残奥会冠军田荣游泳改变人生的故事
“Kkkkkkk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残奥会冠军田荣游泳改变人生的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残奥会冠军田荣游泳改变人生的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残奥会冠军田荣游泳改变人生的故事
对于湘西少年田荣来说,如果没有游泳,他可能现在还不知道如何去面对生活。在夺取雅典残奥冠军后,田荣感叹,“我要一直游下去,直到游不动的那一天。”
意外导致童年伤残
1987年,田荣出生在湘西自治州永顺县城郊一个农民家里。6岁那年的一个夜晚,一家人在屋子里看电视,调皮的小田荣像往常一样在门里门外跑来跑去,可能家人已经习惯了他的调皮,也就没怎么去管他。由于地面不平,田荣一下子绊倒在地,正好倒在漏电的变压器上,一瞬间,他失去了自己的左手和右脚。
命运偏偏要和这个已经承受了痛苦的家庭过不去,在田荣11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不幸去世。妈妈、田荣和同样年幼的'哥哥,年老的奶奶四人开始相依为命。
抓鱼抓出来的天才
自从家里出了变故后,田荣的性格变得沉默起来,哥哥见在家里呆得无聊,就带他到河里去抓鱼,没想到,这一抓竟然成就了日后的奥运冠军。
虽然手脚不便,但田荣在游泳方面的天才还是很快就显现出来。,田荣12岁那年,永顺县体委的李老师路过河边,发现了当时正在河里翻上翻下的田荣,李老师跑到旁边问:“,你愿意不愿意搞比赛?”就这样田荣糊里糊涂地跟着李老师开始了正式训练,当年到湘潭参加了一次省内的比赛,马上就拿了个第一。
除了游泳不知干嘛
当记者问田荣平时都喜欢干些什么的时候,田荣的回答让记者吃惊,“不知道,我平时就是训练,之外就是和朋友们聊聊天,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了”。
童年的磨砺让田荣早就明白了生活的艰辛,“如果我不当运动员的话,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我拼命地训练,用成绩来回报妈妈和教练对我的支持”。
对于自己退役后的生活,田荣表示还没有想过,“我还没想到那么远,反正现在就是训练,争取在北京奥运会上再去争夺一块奖牌。”
篇2:里约残奥会游泳冠军黄文攀的人生励志故事
“他是眉山建市以来首位站上国际残奥会舞台的运动健儿,保守估计,在此次里约残奥会上黄文攀可能会拿3枚金牌。”据唐体芳介绍,此次里约残奥会期间,黄文攀将参加巴西里约残奥会5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150米混合泳、50米蛙泳、50米仰泳接力,20分男女混合泳接力。
父母说:儿时的黄文攀也曾叛逆过希望他尽最大努力创最好成绩
不要看,黄文攀现在成绩不错,但他的父母说,小时候的黄文攀可是非常的叛逆,不管是学校还是平时与邻居相处都很不听话,自从进入游泳队训练之后,黄文攀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叛逆不在,而是整天泡在游泳馆里,春夏秋冬从不间断。
据黄文攀的母亲李锡冰介绍,平时也经常会跟儿子通电话,但每次通电话儿子都说“很累”,有时候晚上通话,儿子的声音都比较弱,一天训练下来,体力不支,作为父母还是很心痛,但是想到这个是儿子擅长的,也是他喜欢的,我们作为父母也就无条件支持他。
“很激动,也很开心。”昨晚9点刚过,得知儿子在里约残奥会上拿了金牌,远在洪雅高庙的父母,高兴地一晚上都没有睡着,因为他们知道儿子能出国去巴西,代表国家出战,还拿了金牌,真的非常自豪。
就在前几天,黄文攀曾打电话告知父母他将去里约参加残奥会,远在他乡的父母其实并不了解里约残奥会这个国际舞台,当时只是简单的几句安慰、鼓励话,后来了解听说里约残奥会之后,才知道儿子这次去比赛意义非同。
“希望他尽最大努力,发挥更好,创最好成绩,多拿金牌,为国争光。”黄文攀的父亲黄腾飞说,我们也隔儿子这么远,只能心里上默默支持他,希望他能发挥出最好实力,尽最大努力取得金牌。
没有双臂的维纳斯却成为了雕塑史上“美”的代表;曾经怕水的黄文攀,如今已经为眉山夺得了市级、省级乃至全国的残运会的多枚金牌。他虽肢体残疾,却能在池中泳道里如同鱼儿般畅快地游泳,将自身能量发挥到极致,超越了常人,他更以青春和激情诠释了体育精神。
【怕水的游泳金牌“专业户”】
在四川省第八届残运会暨第三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年仅19岁的黄文攀一鸣惊人,一举夺得了游泳锦标赛中的6枚金牌,项目涵盖自由泳、蛙泳、仰泳、混合泳。
黄文攀所参加的比赛级别属于S5级,在残疾人运动会中“S”是自由泳、仰泳、蝶泳的标志,按肢体不同残疾程度分为S1—S10十个级别,数值越小残疾程度越高。
一说起拿金牌的感受,黄文攀脸上便露出了自信的笑容。“除了混合泳,其他项目拿金牌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而且我对其他参赛的选手也比较了解。”
在黄文攀看来,能拿到混合泳的奖牌有些意外但却更令人备受鼓舞。“混合游按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顺序进行。第一阶段的蝶泳,我落后其他队员整整5米,后来靠着其他泳式,奋力赶上,最后以超出第二名1秒的成绩险胜,我都觉得不可思议。”黄文攀说。
个人混合泳要求较高,运动员既要在全面基础上突出某项特长,又要在混合泳中的转身技术上兼顾不同泳式间的'衔接。前一泳式结束转身时,要为下一泳式创造条件,这个项目对正常的运动员来说也是难度颇大,更何况身患腿部残疾的人,腰间无法正常着力会使竞技难度进一步增大。混合泳里的蝶泳需用腰部发力,这在当初也成为黄文攀的弱项,更是攻克的难题。
从市残运会到省残运会,再到全国残运会,怕水的黄文攀曾经只能羡慕会游泳的人,如今他却不仅学会了游泳,还能在竞技场收获金牌,他证明了自身的价值。
【被伯乐相中的“好苗子”】
,洪雅县残联选拔运动苗子,14岁的黄文攀被的启蒙教练唐体芳看中,带他开始参加游泳集训。
起初由于水感不够好,刚开始学游泳时,黄文攀一下水便失去重心,既无法站稳,腰也动不了,只能完全依靠两只手臂的力量。教练便拖着他的下半身让他练习漂浮、划水、练习嘴巴在外面换气。一个普通的漂浮动作都要练习很长时间,所要付出辛苦和努力也比健全的运动员多得多。
“因为腿脚不方便,拉伤、抽筋、呛水都是常事,特别是冬天下水都特别冷。多亏了教练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这才让我一直坚持了下来。”黄文攀说。
虽然生理上存在缺陷,但有了更多人的关心和帮助,黄文攀的信心越来越高涨,对游泳的热爱也越来越浓,比赛成绩也得到了飞速提高。经过无数次的呛水和苦练后,黄文攀终于在省运会上夺得了一枚银牌。取得如此佳绩也让他随后被选拔进入省集训队。
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看似顺利的体育生涯却有更大的挑战正等待着他。
【为年轻付出代价他知耻后勇】
进入省队后,黄文攀所要经受的是更大的训练量以及更大的比赛压力。
50米长的泳道,黄文攀每天要游13000米,近130个来回。训练中的辛苦他能够忍受,但年轻时的冲动却让他付出了刻骨铭心的代价。
因年轻气盛,脾气直冲的黄文攀与省队的教练发生了顶撞和冲突,后来省队领导便让黄文攀回家调整。黄文攀也没想到就是这一走,两年便过去了。
回家的黄文攀没有沉沦下来,还选择了去职业学校读书,但与此同时,一些流言蜚语也不禁传来:“周围的一些人说我以后没出息,每当想起家里的情况和家里人的付出,自己却一事无成,心里很愧疚。”懂事的黄文攀暗下狠心,一定要争气,让所有人刮目相待。
“后来我主动找了我的启蒙教练,道歉认错,教练见我的心意坚定,一再嘱咐后又将我再次推荐到省队。的那个圣诞节让我终身难忘,我第二次踏入了省队,重新开始了我的游泳生涯。”黄文攀说。
【倍受爱护他誓言夺得更大成绩】
经历了“被退队”的黄文攀异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平时的训练中,他更努力刻苦,更注重技术性、流线性、整体性和划水效率、频率的完美结合,黄文攀在水中越来越游刃有余。
平日里,省队的教练对他的爱护有加,生病了来探望,训练归来晚了,都会给他留有饭菜,但在训练中教练却严厉有加。在黄文攀看来,教练是训练中的灵魂,没有了灵魂,自己就会像行尸走肉,学不好任何东西。
而在自己获得金牌的那一刻,教练却用语重心长的话告诉他不要骄傲,“没有平时的努力,今天的金牌就会是别人的。”
游泳让黄文攀找到了生活的新方向。“在水里我能行动自如,岸上我不能,游泳让我的生命更有意义。”下一个目标,黄文攀要在全国残运会上勇夺更多的金牌。
以往辉煌成绩
20曾获省残运会游泳锦标赛1枚银牌
曾获市残运会游泳锦标赛8枚金牌
20曾获全国残运会游泳锦标赛1枚金牌
曾获省残运会游泳锦标赛6枚金牌
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4金2银
早在今年6月,眉山运动员黄文攀代表国家队参加20德国游泳公开赛,获得S3级150米混合泳金牌,并以2分43秒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获得50米仰泳银牌。
篇3:里约残奥会游泳冠军柯丽婷的成长故事
这是里约残奥会闽将首金,也为三明市摘得了史上首枚残奥会奖牌。在女子S7级100米仰泳预赛中,柯丽婷排名第一并打破了残奥会纪录。
这些天,柯丽婷父亲柯国仙、母亲傅新美和其他家人牵挂着的心,也终于放松了。柯国仙激动地说:“泳池里手臂抬得最高的那个,就是我的女儿。”
天赋异禀 成绩斐然
柯丽婷,出生于1995年12月,是尤溪县城关镇水东村人。在柯丽婷出生7个多月时,因一次高烧不慎致小儿麻痹症,导致肢体残疾。
204月,中国残疾人游泳队到福建各地挑选残疾人游泳运动员,柯丽婷被选中。据柯丽婷母亲傅新美回忆,当时到三明参加选拔时,柯丽婷原本想进射击队。在此之前,柯丽婷从未学过游泳。在参加选拔的人群中,柯丽婷早就被著名残疾人游泳教练张鸿鸪相中,认为小柯的身形及其他条件都非常适合游泳。
后来,在选拔过程中,用尺子量小柯的手臂长度和身高,发现小柯的臂展比身高长了10多厘米,而且其他各项测试也都表明小柯天赋极佳,是个学习游泳的好苗子。才14岁的小柯,还想着参加射击队。张鸿鸪教练等一直做工作,努力说服柯丽婷,并告诉她“选择这条路绝对不会错”。
“我们让她自己做决定。”傅新美说,当时女儿在校学习成绩还不错,作为父母不敢鼓励女儿选择游泳,因为怕女儿游泳和学习都没搞好,耽误了孩子。后来女儿说,大学生就业都不容易,何况自己这个样子,就业更难,所以还是决定加入国家队。
被国家队选中以来,柯丽婷在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中,获得女子S6级50米自由泳金牌、女子S6级100米和S6级400米自由泳银牌、女子SM6级200米个人混合泳铜牌,取得一金两银一铜,并以38秒41的好成绩打破了女子S6级50米自由泳的全国纪录;20伦敦残奥会,刚满16岁的柯丽婷,克服了参加等级从原来的S6级被评定为S7级的不利因素,获得4 100自由泳接力第五名、女子S7级100米自由泳第六名;20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女子S7级100米仰泳金牌,并破该项目全国纪录,获得女子SM7级200米混合泳金牌、S7级100米自由泳和S7级50米自由泳银牌,获得两金两银……成绩斐然。
本次到里约,是柯丽婷第二次征战残奥会,除了女子S7级100米仰泳以外,她还将分别参加女子S7级50米自由泳、SM7级200米混合泳和S7级100米自由泳3个项目的`角逐,令人期待。
挥洒汗水 曲折前行
在傅新美的手机上,记者看到了柯丽婷在里约的照片:头发染了颜色,手上涂了红色指甲油,大方漂亮。但训练起来,小柯却很刻苦,其间也经历了曲折。
傅新美说,女儿性格有些大大咧咧的,独立能力非常强,也很懂事。这么多年来,女儿为了训练,过年没回家是常事,目前回家次数也屈指可数,一般只有大赛结束时才能放假回家休息一小段。女儿的训练非常辛苦,有时为了锻炼手臂力量,练得连筷子都拿不稳。有一回,晚上7点左右,她给女儿打电话,女儿说因为游泳速度没进步,正被教练罚练3000米,教练也陪着她还没吃晚饭。
有时,因为教练要求太严格,柯丽婷也会同教练闹点情绪。家人会配合教练,通过电话帮助女儿稳定情绪。刚到云南集训时,因为年龄太小想家等因素,虽然成绩提高很快,但小柯也曾状态不佳。后来在教练的允许下,柯丽婷父母和弟弟专门到云南看她。家人陪伴了3天后,柯丽婷就重新投入到训练中。
最难的是,参加伦敦奥运会前,柯丽婷的参赛等级,从原来参加比赛的S6级被评定为S7级。傅新美回忆当时女儿心情很不好,因为需要加重训练强度,甚至一度觉得太累想放弃游泳。在教练们等努力下,女儿扭转了思想,开始慢慢加大训练强度。年,柯丽婷参加了在巴西圣保罗举行的比赛,还拿到2枚游泳金牌。
母亲傅新美表示,女儿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多年的关心支持,更离不开女儿的教练团队等。20,柯丽婷参加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当拿到第一个金牌时,她在电话里告诉父母,自己拿到第一准备上领奖台时,傅新美和柯国仙都不敢相信。傅新美马上打电话找小柯的教练杨文彪核实,发现杨教练激动得哭了,因为小柯是他教的第一个出成绩的队员。目前带小柯时间最长的正是杨教练,大约有7年左右。
现在,柯国仙和傅新美与女儿联系大多用微信。但最近,为了不影响女儿比赛,减少了与女儿联系。最近一次通电话,还是9月1日下午4点多,女儿到达里约后打来的。赛前,傅新美就觉得,这次小柯总体状态比较好,在北京倒时差调整了一个星期,又坐专机到里约。
拿到金牌后,记者通过微信,第一时间采访了柯丽婷。柯丽婷说:“决赛时就想着按自己的节奏游,然后闷着游,被眷顾了。接下来的项目,还没想怎么比,希望能进决赛就好。”我们衷心预祝她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篇4:残奥会冠军王晓福的人生励志故事
残奥归来,王晓福风尘仆仆,家里人觉得他长大了,北京残奥会终于让昔日那个懵懂少年成熟不少——在历经峰巅与谷底之后,这个20岁的传奇男孩收获了一份沉甸甸的“残奥厚礼”。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老歌《爱的代价》算是王晓福喜欢的非摇滚类的`歌曲之一,本届残奥会他终于感受了如何才能“自己长大”。赛前中国代表团旗手的殊荣一度让他“挺得意”,但次日就在S8级100米蝶泳中意外失手,只拿到铜牌;他很快在100米自由泳决战中夺回金牌并打破了残奥会纪录;但接踵而至的100米仰泳、200米混合泳的两次犯规再次把这个游泳天才推入谷底;14日,他又以50米自由泳冠军度过了一个完美的“金牌中秋”……
“回头想想,好像整个游泳队就我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大的波折。”王晓福从容微笑着,似乎在谈论别人的事情。但当时的大起大落差一点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尤其第二次被判犯规之后,他把毛巾狠狠摔在地上。“你想啊,刚被判个犯规,就憋着口气想拿回来,不料又给判了……”
金牌和犯规之间的折返跑让他备受煎熬,但教练、父母、队友给了他莫大的鼓励。“我的性格中永远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你不是取消我成绩了吗,那好,我下一个项目非得证明给你看!我也要告诉所有关心我的人,我才不会那么快就趴下。”在中国代表团积极申诉后,两次判罚王晓福犯规的澳大利亚裁判终被取消资格,但结果已无法更改,这也让王晓福深深领略了复杂的人生况味,也头一次感受了体育竞技的酸甜苦辣。
“必须迅速调整过来,因为你后面还有比赛啊,绝对不能放弃!”这一次,王晓福开始思考比赛的输赢、胜负以及付出、失落之间的深刻哲理,思考奥林匹克精神的意义。“在雅典的时候哪儿知道什么奥林匹克啊,跳下泳池游就行了。拿冠军都拿得稀里糊涂。但今年不一样,我觉得只要摆正心态,积极参与,全力付出,就不会有遗憾。我想,这大概就是奥运精神。”
参加9项角逐、赛前被称为“中国的菲尔普斯”的他没能抵达菲尔普斯的高度,但他笑了,“我就是我,为什么要做菲尔普斯?我觉得我这届残奥会收获的东西不比他少。” 2金2银2铜、两破纪录、两次犯规,这样的奥运成绩单让他满意吗?“还行。这还不够丰富啊?”他又笑了,“我认为失败带给我的触动远比金牌更大。我收获了成熟、稳定的心态。”
“走吧,走吧,人生难免经历苦痛挣扎”。这个热衷“德国战车”、“愤怒机器”、“金属”等摇滚乐的年轻人也能从《爱的代价》这样的“平淡老歌”中深刻领会成长的意义和爱的代价了。“我热爱泳池,所以,无论什么样的挫折,都是生活的一部分,都是你必须付出的爱的代价。下一届?当然要参加。我还会继续证明自己!”
回到云南新平县老家的王晓福每天都陪在父母身边,他已经半年多没有回家了,比赛期间妈妈做了手术,她担心影响他比赛没敢告诉他,王晓福为此还很生气,他说:“现在好了,金牌是我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
篇5:里约残奥会冠军黄敏的人生励志故事
庆幸女儿终于打破“老二”魔咒
她远在云南罗平的父亲兴奋异常,“太棒了!我们都为她骄傲,她终于把‘老二’的帽子彻底扔掉了”。
黄敏的父亲黄建桥介绍说,13日下午1时多,20多名亲戚朋友就陆续来到家里,等候下午5时开始的50米蝶泳决赛。“简直把家里围得水泄不通,有两个亲戚脸都贴到电视机上去了!”黄建桥说,比赛开始后,所有的人都为黄敏大声呐喊助威,响亮的加油声一直陪伴女儿游完50米率先触壁。很多人高兴得跳了起来。
“我、黄敏妈妈、黄敏妹妹都非常非常激动,女儿不容易啊!上一届她拿了两块银牌,这一次又拿两块,有亲戚开玩笑说,她怎么总是老二啊!今天的50米蝶泳是她的强项,早上她预赛破了世界纪录我就想,这回决赛总得给我拿块金牌了吧?‘老二’的帽子该彻底扔掉了,她总算没让我们失望,”黄建桥说。
比赛结束后,所有的亲戚朋友仍然意犹未尽不肯散去,他们聚在黄敏家一遍又一遍聊着黄敏,聊着决赛夺金的每个细节。“大家都觉得她给我们争了光,给罗平争了光”。黄建桥说,黄敏拿到金牌后,第一时间就给家里打了电话,居然对父亲讲,她觉得挺遗憾的,她本以为自己能游得更好。
黄建桥现在就等女儿比赛结束后赶紧回家,“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让她回家来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我知道她太累了……”
和谐家庭中的不幸遭遇
谁也没有想到,黄敏在自己充满和谐气氛的家庭成长到8岁时,厄运却早早地降临到了她身上。黄敏的父亲黄建桥还清楚地记得,1992年10月6日下午,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黄敏与同学出去玩,好奇的黄敏与同学比赛爬高的`时候,无意中爬到了一座变压器上,黄敏被电击烧得昏迷掉在地上,被送到医院抢救。11月16日黄敏出院后,永远失去了左臂,右手无名指也弯曲不能动,由一个健全人变成了残疾人。在那段连自己生活都无法料理的岁月里,小小年纪的黄敏更多的是学会了沉默;也是从那时起,黄敏比以前更懂事、更坚强,懂得了父母的含辛茹苦,她幼小的心灵深处早早地萌生了一种倔犟和无畏。
充满艰辛的求学之路
出院后,家人不在时,黄敏自己练习抓筷子、抓铅笔、端碗吃饭……由于残疾的手不能灵活操作,她不知打碎了家里的多少碗,倒掉了多少饭。回到学校,她整天与书为伴、勤学苦读,并努力锻炼独立生活的本领。渐渐地,她学会了自己系鞋带、到灶上打水、掰馍泡开水、洗衣服等。在各位老师的精心辅导下,黄敏1995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罗平二中。她的母亲张寿兰回忆说,“黄敏读初中后,每天放学回家都很勤快,经常帮她爸爸喂鸟;经常自己洗衣服,用脚踩后再用一只手搓洗;经常做饭做菜,一只手切菜,切得有些粗,可菜的味道还不错;还学会一只手织毛衣……”黄敏升入曲靖市罗平职业技术学校医士班后,虽然只有一只手,但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学,有时还带人;她学习十分用功,立志当一名医生,对专业课十分感兴趣;她活泼开朗,不服输,喜欢看书、打网球,不论是学习还是做事,都喜欢争第一;残疾学生按有关规定可不用上早操与体育课,中考体育可以免试,但黄敏不仅坚持上好每一天的早操和每一节体育课,还高标准严要求地按正常学生要求自己,坚持练习立定跳远、原地投铅球、100米跑、800米跑;她的乒乓球打得好,在学校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上,只要是黄敏报的项目,冠军就非她莫属。
辛勤耕耘获多项殊荣
6月,云南残疾人游泳队主教练张鸿鹄亲自到罗平选拔游泳苗子,经罗平县残联推荐,云南省残联、云南省体委对黄敏的体能素质、综合素质测试后,黄敏被定为S8级(S级指自由泳、仰泳、蝶泳),在可选择的人选中,黄敏的爆发力是最好的,慧眼识英才的教练张鸿鹄也就是看重她的这一点,决定让黄敏参加集训。黄敏加入云南省残疾人游泳队后,由于自身的天赋和刻苦训练,她在游泳池里如鱼得水,游泳技能、比赛决窍、训练成绩提高很快,很快成为全游泳队的训练尖子。刚开始训练的日子很艰难,有几次黄敏都想放弃一些比赛,但在母亲的不断鼓励下,终于坚持走到了现在,而且频频取得战绩。黄敏还先后荣获县、市、省“三八红旗手”、市“巾帼十杰”、市“残疾人自强模范”、省“优秀运动员”、市“十大杰出青年”、省“五一劳动奖章”、省劳动模范等。她的父亲黄建桥说:“看到黄敏一项项荣誉、一块块奖牌,全家人心里都感到温暖。她是一位残疾青年,沐浴着党的阳光茁壮成长,凝聚了社会各界的关爱,才助她扬起生活的风帆。”
1911月,参加云南省残疾人运动会获100米游泳第二名;5月,参加全国第五次残疾人运动会5个项目比赛获三金二银;6月,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中获三枚金牌;月,参加在韩国釜山第八届亚洲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获五枚金牌一枚银牌;年12月,参加在阿根廷银海市举行的残疾人世界游泳锦标赛获一枚金牌;9月,参加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四枚金牌一枚银牌;月,参加新西兰残疾人世界轮椅锦标赛获三枚金牌一枚银牌;5月,参加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获得四枚金牌;12月,参加南非残疾人世界游泳锦标赛获一枚金牌一枚铜牌,并在该赛事的50米蝶泳中打破了雅典残奥会上金牌得主波波维奇的世界纪录;3月,参加丹麦残疾人游泳公开赛获三枚金牌二枚银牌,并以36秒84的成绩打破了由自己创造的女子S7级50米蝶泳世界纪录;205月,参加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获六枚金牌一枚银牌。北京残奥会女子50米蝶泳S7级冠军,女子200米个人混合泳SM7级亚军,女子100米蛙泳SB7级亚军。
篇6:残奥会冠军盛玉红百折不饶的人生故事
百折不挠体育梦
盛玉红1971年出生于江苏南通,父母都是朴实的农民。小时候并没有显现特别的体育天赋,就是身高比别的同龄孩子都要高,就这样被选拔到了江苏省南通市体校练习排球。经过8年刻苦训练,盛玉红被选进了国家青少年排球队。父母不忍心她训练太辛苦,多次劝她放弃,但盛玉红表示为了心中的体育梦,无论如何也要坚持下去。
本来美好的前途已在向拼搏中的小将招手,没想命运却向正处于事业高峰期的盛玉红展现了残酷的一面。1991年,在训练中,盛玉红左腿不幸受伤,医生将两颗12厘米长的钢钉植入她的伤处。就是这两颗钢钉粉碎了盛玉红的奥运梦,她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作为健全人重返赛场。突如其来的打击让这位20岁的姑娘陷入了消沉迷惘,她一度甚至想到了死。但心中萦绕的对体育的挚爱还是支撑着她度过了那最艰难的三、四年。
既然当不了运动员,就去当教练!1995年,盛玉红考取了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专业,毕业后来到无锡市锡山青少年业余体校任教。2002年,命运意外向盛玉红伸出了橄榄枝:江苏省组建残疾人坐式排球队,任命盛玉红为总教练。盛玉红异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她全身心投入工作,苦练技术、钻研教法、帮助队员克服身心障碍,手把手地把一个个几乎从未摸过排球的残疾运动员训练成了无坚不摧的“铁军”。坐式排球必须臀部着地,盛玉红和她的队友们经常训练得手上、身上血迹斑斑,但她们以乐观的精神看待这一切,坚强挺了过来。辛勤付出终有回报,2003年,仅在一年之后,盛玉红带领的江苏省女子坐式排球队获得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冠军。比赛结束,盛玉红被调入国家队当教练兼主攻手,目标是进军雅典残奥会。
浴血拼搏冠军路
曾一度熄灭的.奥运梦再次在盛玉红心中熊熊燃烧!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我国首次参加坐式排球比赛,盛玉红以主攻手身份出战,与队友们一起奋力拼搏,为中国赢得了残奥会上第一块集体球类项目金牌。在残奥会赛场上,盛玉红展现了过硬的技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重扣凌厉,无人能挡,6场比赛共为球队获得143分,成为名副其实的“得分王”,被评为“雅典残奥会十大传奇英雄”之一。
2008年北京残奥会,盛玉红再次带领队友披挂上阵。小组赛中,盛玉红继续扮演“杀手”角色,凭借一记记或强劲或诡异的重扣轻吊不断得分,以三战三捷的好成绩晋级四强。在卫冕战前夕,盛玉红正发着高烧,但她咬紧牙关,照常和队友们一起认真训练、积极备战,在决赛中,随着她最后一个发球直接得分,中国队以3:0完胜美国队,再次卫冕成功。
2012年,伦敦残奥会如期揭开帷幕,盛玉红已年过不惑,是队里年龄最大的运动员,但为了实现中国坐式排球“三连冠”的梦想,这名老将依旧顽强奋战在球场上。比赛前,盛玉红坦言夺冠的压力比较大,因为其他国家队如美国队、乌克兰队等进步飞速,但同时,她坚信付出会有回报。她说,“我们的水平比较娴熟,很多队员打过大赛,这个就是我们的优势。”接着她笑称,“最主要的是场上有我呢!”语气中洋溢着乐观自信的大将之风。
2012年9月7日,中国队与美国队在伦敦残奥会坐式排球决赛场上再次狭路相逢。首局中国队以22:25告负,但从第二局开始,中国队逐渐找回了应有的节奏和感觉,迅速以25:15扳平一局。第三局打得异常辛苦,比分一度呈“胶着”状态,但中国队顶住压力,最后连得两分以32:30拿下这关键一局。中国姑娘们的神勇表现瓦解了美国队的士气,第四局中,中国队迅速以25:14赢得比赛。中国队的姑娘们兴奋地拥抱在一起庆祝,她们终于再次登上了最高领奖台,拿到了这块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金牌。中国队领队吕志新在赛后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表示:“太不容易了,连续三届夺冠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但我们今天做到了!”
盛玉红像往常一样,发挥了“定海神针”的作用,在伦敦5场比赛中一人拿下了141分,得分名列各国坐式排球运动员之首。当再次登上最高领奖台,现年已41岁的盛玉红心潮澎湃:为了心爱的排球事业,付出了无限努力和辛苦,身上伤痛无数,也曾彻夜难眠,但能实现“三连冠”的梦想,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无悔奉献赤子情
在赛场上,盛玉红是叱咤风云的运动健将,在生活中,盛玉红平易近人、善解人意有如邻家大姐。由于队中其他队员都相对较小,盛玉红平时对她们非常照顾,经常给予帮助,抚慰心灵,队员们都很愿意和她交流,称她为“尊敬的大姐”。盛玉红也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是一位公安民警,儿子继承了父母的体育天赋,正在常州学习棒球。
2005年,盛玉红经学校老师介绍,加入了中国民主促进会,光荣成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对于自己民主党派成员的身份,盛玉红非常珍惜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她也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默默为社会奉献自己应尽的力量。由于平常一直在积极备战大赛、进行封闭式的艰苦训练,盛玉红没法像其他普通民进会员一样经常参加组织生活,但是,只要有机会,她还是非常愿意、也会竭尽所能参加一些公益慈善活动。今年5月,民进无锡市委组织举办“与爱同行·共建美好人间”全国助残日书画义卖活动。盛玉红特意请假从上海赶来参加活动开幕式,因为大赛在即,要接受兴奋剂检查,按规定不能在外吃饭,盛玉红饿了一天肚子,直到赶回上海才吃上饭。但她对此无怨无悔,她很乐意参加这些慈善活动,觉得可以帮助到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盛玉红的性格脾气非常好,心态很阳光,骨子里有一股乐观向上、不服输的劲儿。就是这种精神支撑她顶住压力、调整好心态,一路过关斩将赢得一次次胜利。尽管经历过挫折,平时的训练也非常的艰苦单调,但她始终对生活充满感激,以开阔的胸怀来迎接每一天。伦敦残奥会前几天,盛玉红在QQ签名上写道:“时间在一天一天流逝,比赛在即,心中却是出奇的平静,我知道自己现在的心态调整得不错,每次大赛之前,我都能感觉到自己一些细微的变化,比平时更稳重、更谦和,头脑更加清晰。”这就是一个成熟的高水平运动员具有的不凡素质!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不经风雨,怎见彩虹?31年的体育情缘、10年的坐式排球训练生涯、3届残奥会,盛玉红用自己的汗水、努力和身上累累伤痛缔造了“三连冠”的传奇,为祖国、为家乡赢得了荣誉。盛玉红,我们为你感动和骄傲,也衷心祝愿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高奏凯歌,再铸辉煌!
【残奥会冠军田荣游泳改变人生的故事】相关文章:
3.书改变人生
6.哲理故事:改变
7.读书改变人生作文
10.习惯改变人生-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