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感悟:宝贝破车——为孩子的攀比找一个突破口
“longerc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教育感悟:宝贝破车——为孩子的攀比找一个突破口,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教育感悟:宝贝破车——为孩子的攀比找一个突破口,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教育感悟:宝贝破车——为孩子的攀比找一个突破口
“妈妈,我们同学家都有小轿车,你看看我们,老是骑着电动车”一真噘着嘴说
“电动车多好啊,你看,市里车太多,不停堵车,我们的电动车就不会堵车,这样多好啊”妈妈解释。
“可是,小轿车好,我们什么时候才能买小轿车?”一真非常渴望也象同学家一样拥有小轿车。
天要下雨了,妈妈准备把电动车推到楼道里,她吃力的把电动车往楼道里推着,一真用不屑的表情对着妈妈说“哎呀,推什么呀,这辆破车还往楼里推,还能丢吗?”她八岁,脸上挂着不屑,嘲弄地说着。妈妈看着她的斜着眼不满的表情,无奈的想笑。
“你看看,人家在楼道里的车子都是新的,就我们的车最破”一真很在乎这辆破旧的电动车。
我们在探讨小孩子有攀比的时候,家长该怎么办,怎样应对,如果只是针对当前的情况给孩子简单敷衍的答复,往往起不到什么效果,这让父母很难以应对。但是,我们在无意交谈时,我发现了一个可以解决的突破口。
我有一辆除了车梁,其他地方都锈迹斑斑的自行车,平时上班骑着,到上班的地方就放置在公司车库外,没敢往车库里面放,放里面有两大罪恶感,一是占住了别的新车的地盘,纯属资源浪费;二是下班推车引起众怒,这样的破车也来凑热闹,造成堵车现象要能忍住别人的白眼。有一次市里检查不让车子放车库外面,我不得已放到车库里,遭到熟人非议,然后我就再也不敢随便乱放车库了。我想,如果我把车子放在黄一真家的电车旁边,她肯定会有些欣慰吧。
有一次,我的车子出毛病了,我去修车,正好遇到一个高中同学,他开着小轿车,看见我,帮我把车子搬到了修车师傅那里,我当时很难为情,心里有些不舒服,即使我想的很开,假装对这些很无所谓,我也无法逃脱人类心理的一般规律:虚荣。我想,如果我当时也开着一辆小轿车,这样我肯定不会难为情。可是我当时没有这个能力实现我的想法,然后心里有了不平衡。即使学过心理学,我也摆脱不了人类心理的一般规律,不能做到无动于衷。直到有一天,我又回到了最初的平衡点上,而且这个平衡点让我很欣喜地看到了给自己找一个这么好的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让我很轻松的驾驭我自己。
我的自行车又出了问题,看着锈迹斑斑的车子,车带已经该换了,如果换个车带需要几十块钱,我还不如走着省事儿省钱呢,我不再去修理,而是放置在院里任其风刮雨淋,我想没过多久它就会烂掉了。可是,我每次出门都要走着或者打的,有一次我乘坐女儿的自行车出去,她不停的唠叨“老妈,你赶紧修修你自行车吧,每次让别人带着你,很累啊!”我不停的给她说好话,她才勉强带着我上街了,还不停警告我,赶紧去修车,自己的事情自己不操心还要连累别人,没有自行车多不方便啊。这让我很无语。即使唠叨我也坚持不骑我的破车了。
坚持了几天,我的破车在雨中已经面目全非了,我更不打算再骑了。有一天有急事,我打不着面的,只能想办法借车,看大门的老头老太太有一辆自行车,我跟他们打招呼,想骑骑车出去办事,老太太听说我要借车,就说好,我这里有一辆自行车,可好骑了。她帮我把自行车从小屋里推出来,小心翼翼的把车子擦了擦,很欣赏的看着她的车子,说:“这是我从拾破烂那里买来的,你看,还是捷马车,70块钱,结实又好骑,你尽管骑吧。”听着她说,看着她的表情,好像在欣赏一辆宝马车似的,我转而也小心翼翼的欣赏起她的自行车来,这辆车简直跟我的车子象孪生姐妹一样,不同的是,这辆车即使是锈迹斑斑的地方也被擦得干干净净,那些锈迹只是擦不掉而已。跟我的车子一样,一看就是经历了岁月的磨砺。我骑着这辆自行车,感觉很珍惜也很别扭,蹬着比我的车子费力,哪里有我那辆车子灵便呐!老人还把它当成宝贝一样。而跟我一起奔跑了几年的那辆自行车,却默默地站在风雨中,瘪着车轮被遗弃了,我根本对她不屑一顾,还费尽周折的借用别人的车子,忽略了它对我的价值和意义。
我突然开始珍惜起来,回家后把已经搁置很久的自行车推到修理铺,仅仅花了2块钱就修好了,我又开始骑着这辆旧车上班上街了,不同的是,我的心情变了,我不再嫌弃它的破旧,我开始珍惜她对我的意义,它可以随时随地解决我的交通问题,不怕堵车不怕被偷,出去不必再借车或搭车,不用看别人的脸色。在市区,凡是我想马上到达的地方,他驮着我,一溜烟就可以实现,也不必为打的费周折浪费钱,它的价值跟小轿车是一样的。因为这是属于我自己的东西,我可以随心所欲的支配,即使它很廉价,在我这里它就是宝贝。
我和朋友一起,从我的旧车中找到了解决孩子攀比的突破口,不管属于我的东西多么廉价,多么令人不屑,但它对于我的意义和价值是任何别人的东西无法取代的,如果我自己珍惜了,别人也会像我一样珍惜它,即使你的宝贝是一块石头,如果你把它当成宝石,它就是跟宝石一样珍贵。
篇2: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孩子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刘老师!王雨霏抢我积木,我不要和她一起玩。”“刘老师,王雨霏又抢我的玩具了。”一早上盈盈的告状声此起彼伏。很快,我就走向她们,了解争吵的情况,我先问了告状的孩子盈盈:“你们怎么了?”她皱着眉头苦恼着说:“她抢我的积木。”而一旁的霏霏也不甘示弱:“她先抢我的。”
此时,我拿起她们手中争吵的玩具问着其他的孩子:“这些玩具是谁的呀?”“幼儿园的。”盈盈说道,“我们不能抢的。”
“盈盈真懂事,这些玩具是我们幼儿园的,我们应该一起玩。抢玩具的小朋友不是个礼貌的孩子哦。你们看,琴琴和晓彤她们玩的真不错,她们在一起玩跳蹦蹦的.游戏呢!盈盈先看了看我,然后看了看菲菲。然后我问盈盈:“应该怎么办呀?”她低着头不情愿的说了句:“那一起玩吧。”“我们一起玩吧。”霏霏接受了这个建议。
之后,教室暂时没有争吵,大家互相一起玩了起来。
盈盈是一位以自我为中心意识很强的孩子。妈妈在外打工,很少回来。爸爸也经常忙于工作,所以家里的爷爷奶奶非常宠爱她,总是顺着她的意思满足她的各种需求。有的时候,稍有不满意,她还对奶奶发脾气。在幼儿园里,她在玩区角游戏时常常会与同伴抢玩具。然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初对外界事物的认识,都是从自我出发,所以都是以自己为中心去认识她所接触的外界事物。因而,她们经常会出现“争抢玩具”这样的情况。
为了让孩子更快地融入到同伴中去,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及时与她的家长沟通,把她的这些情况告诉了他的奶奶,通过家园共育,孩子在慢慢改善。
同时,我们也利用各种机会教育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如通过讲故事、儿歌等形式让孩子学会玩具要大家一起玩,如果都要玩时,应该交换玩或轮换玩。
其次,在一日活动中,我们也尽可能的提供幼儿一切锻炼的机会。比如:组织一次玩具总动员的活动,幼儿各自带来了自己的一些玩具,让幼儿学会和其他孩子交换玩等,让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学会谦让和分享。
篇3:初中教师的教育感悟:为每个孩子铺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2017年7月13日,高效课堂核心校校长代表和新教育实验学校校长代表和课改先进中心校校长代表及教体局相关领导一行在教体局张荣照局长的带领下,到江苏省南京市参加新教育第十七届研讨会,在三天的时间里,收获颇多,现和大家一块分享。
一、更加认同新教育,大力践行新教育,让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每个孩子铺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新教育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既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也是对当下畸形教育提出疗治的愿望与计划。在素质教育成为越来越多人共识的同时,学生的童年和青春却是充满失败、没有美好梦想的,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新教育实验提出“教育幸福”,那种唯分数论英雄;唯升学率论英雄,严重的摧残了儿童和教师的身心,教育应该是多彩的,孩子们应该是有各种各样特长的。把丰富的教育生活,把孩子们的特长淋漓尽致的发挥,才是作为教育人应该做的一切。我作为农村基层的一位普通教师,对学生的情况是非常了解的,学生个性特长千差万别,如果对学生只要求分数,那就是对学生天性的一种扼杀。让校园歌声飘起来,舞蹈跳起来,学生的双手动起来,不仅使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融洽了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使老师和学生都体会到了在学校生活的幸福感。新教育的十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 培养卓越口才。 构筑理想课堂。 建设数码社区。 推进每月一事。 缔造完美教室。 研发卓越课程。 家校合作共建。我们学校实践了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 构筑理想课堂。推进每月一事。 缔造完美教室。全体师生忙碌着,幸福着。不同的孩子的聪明,特长是多方面的,如果能够发现孩子的特长,并让特长得以发挥,发扬。那么孩子老师生活都是幸福的,把每个孩子特长发挥出来,让每个孩子都能体会到教育的成功,这才是我们教育人应该做的事,当然,新教育不是不要成绩,通过一年多的实践看,我们的高效课堂,在教体局组织的历次验收中,都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我们的教学成绩,连续两年位于全乡第一。我们的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每个孩子铺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二、做好平民的教育,做好家校共育。
现在,在农村上学的孩子,多数家庭贫困,但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和孩子们是否聪明无关,农村的孩子也有很多奇思妙想的好主意,也非常有理想、有抱负,这样的孩子经过老师的培养,同样是国家的栋梁。当然,孩子身上有这样那样毛病的更多,他们要么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管,要么是家庭问题缺乏管教。很多老师抱怨孩子身上的毛病多,我总是给老师讲,我们是农村孩子的老师,我们的职责就是陪伴他们幸福的成长,离开了这样的一帮孩子,我们的工作还有价值吗,农村的孩子同样承担国家建设的责任,或者承担的更多。做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工作,家校共育是一条捷径,多和家长沟通,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找出影响孩子成长的原因,是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有的时候我们还要教育家长,甚至我们在某些方面,代替家长(比如关爱,救助等),这就是农村教师的特殊职责所在。
三、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优秀
7月16日上午,我们初中组的一行参观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这是一所高质量的公办初中,校园环境优美,处处透露出文化气息,学校的社团有美食制作社团,古筝社团,击剑社团,航模社团,各种活动丰富多彩,孩子们的表演赢得了全体学习者的阵阵掌声,我在观看的同时,内心深处和自己学校的社团对比,我们有乒乓球社团,书法社团,素描社团,手工绢花社团,合唱社团,舞蹈社团,我爱发明社团。到底谁的社团表现更好呢,我在内心深处的评价是:平分秋色,不分伯仲。比如仙林学校的西游记新传和我们的皇帝的新装。说不定还没有我们的更胜一筹呢。有的除非我们条件不具备的,比如航模,但是如果我们将来具备了条件,会怎么样呢,我想格赛尔的双生子爬楼梯试验能够给我们一个答复。
四、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早在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用这句话教诲我们,嚼得菜根,做得大事,当时就听得特别认真,今天,看到了它的出处,“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是南大前身——两江师范学堂总督李瑞清先生早在1906年定下的校训,这句话既朴实,又高雅,我要把它讲给孩子们听,能吃苦者,方能成大事。它是多么适合农村的孩子们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只有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的人,才是懂得教育规律的人,教育不是把不同的人培养成相同的人,而是把不同的人变得更加不同,教育是园艺,培养的孩子应该是多彩的,把孩子都做成标准件是教育的悲哀。我要和全体老师一起,让孩子们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每个孩子铺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作者|滑县上官镇第二初级中学 李俊
【教育感悟:宝贝破车——为孩子的攀比找一个突破口】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