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

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

2023-06-24 09:04: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oSolei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

篇1: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

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

指鹿为马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指着鹿,说是马。比喻故意颠倒黑白,混淆是非。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下面是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请参考!

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

【原文】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注释】

1乱:叛乱,此处指篡夺秦朝的政权。

2设验:设法试探。

3二世:指秦二世皇帝胡亥。

4阴中诸言鹿者以法:暗地里假借法律惩处那些直说是鹿的人。阴,暗中。

5左右:身边的人。

6阿顺:阿谀奉承。

7欲:想要

8恐:害怕,恐怕。

9或:有的。

10半:一半。

11自信自:自己相信自己。

12因:于是,就。

13误:错误;误会。

14皆:都。

15持:带着。

【翻译】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篇2:指鹿为马汉文言文翻译

1乱:叛乱,此处指篡夺秦朝的政权。

2设验:设法试探。

3二世:指秦二世皇帝胡亥。

4阴中诸言鹿者以法:暗地里假借法律惩处那些直说是鹿的人。阴,暗中。

5左右:身边的人。

6阿顺:阿谀奉承。

7欲:想要

8恐:害怕,恐怕。

9或:有的。

10半:一半。

11自信自:自己相信自己。

12因:于是,就。

13误:错误;误会。

14皆:都。

15持:带着。

篇3:指鹿为马文言文道理

指鹿为马文言文道理

【原文】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注释】

1乱:叛乱,此处指篡夺秦朝的政权。

2设验:设法试探。

3二世:指秦二世皇帝胡亥。

4阴中诸言鹿者以法:暗地里假借法律惩处那些直说是鹿的人。阴,暗中。

5左右:身边的人。

6阿顺:阿谀奉承。

7欲:想要

8恐:害怕,恐怕。

9或:有的.。

10半:一半。

11自信自:自己相信自己。

12因:于是,就。

13误:错误;误会。

14皆:都。

15持:带着。

【翻译】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们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道理

迫于压力,歪曲事实。

篇4:指鹿为马原文及翻译

指鹿为马原文及翻译

【原文】

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注释】

1、乱:叛乱,此处指篡夺秦朝的政权。

2、设验:设法试探。

3、二世:指秦二世皇帝胡亥。

4、阴中诸言鹿者以法:暗地里假借法律惩处那些直说是鹿的人。阴,暗中。

5、左右:身边的'人。

6、阿顺:阿谀奉承。

7、欲:想要

8、恐:害怕,恐怕。

9、或:有的。

10、半:一半。

11、自信自:自己相信自己。

12、因:于是,就。

13、误:错误;误会。

14、皆:都。

15、持:带着。

【翻译】

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篇5:《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指鹿为马》阅读原文

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与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

《指鹿为马》阅读题目

1.解释下列字意思。

(1)赵高驾鹿而从行。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从:

(3)以鹿为马。以:

(4)以臣之言不然。以:

(5)以鹿为马。为:

(6)丞相何为驾鹿。为: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翻译句子)

3.“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赵高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群臣半言马半言鹿。”你认为言鹿者为何人?言马者为何人?

《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1.(1)赵高驾鹿而从行。从:跟随、跟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从:相信。

(3)以鹿为马。以:将。

(4)以臣之言不然。以:以为、认为。

(5)以鹿为马。为:当作、作为。

(6)丞相何为驾鹿。为:与何一起意为为什么、为何。

2.译为:秦王不相信自己而相信了馋臣的话。

3.目的是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注:解此题应了解历史及历史人物,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4.说是鹿者,是反对厌恶赵高者;说是马者是巴结讨好赵高者。

《指鹿为马》阅读译文

赵高想要叛乱(篡夺秦朝的政权),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篇6:《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1.解释下列字意思。

(1)赵高驾鹿而从行。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从:

(3)以鹿为马。以:

(4)以臣之言不然。以:

(5)以鹿为马。为:

(6)丞相何为驾鹿。为: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翻译句子)

3.“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赵高这样说的目的是什么?

4.“群臣半言马半言鹿。”你认为言鹿者为何人?言马者为何人?

篇7:《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1.(1)赵高驾鹿而从行。从:跟随、跟从。

(2)秦王不能自信其自而从邪臣之说。从:相信。

(3)以鹿为马。以:将。

(4)以臣之言不然。以:以为、认为。

(5)以鹿为马。为:当作、作为。

(6)丞相何为驾鹿。为:与何一起意为为什么、为何。

2.译为:秦王不相信自己而相信了馋臣的话。

3.目的是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

(注:解此题应了解历史及历史人物,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4.说是鹿者,是反对厌恶赵高者;说是马者是巴结讨好赵高者。

篇8:《叶公好龙》文言文阅读翻译

《叶公好龙》文言文阅读翻译

叶公好龙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经,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 ) .

②钩以写经( ) ③施尾于堂( ) .

(2)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舍,古代计算路程的'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②用刀刻画的意思 ②写,用刀刻画的意思 ③施,伸出、延伸

(2)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参考译文

子张去拜见鲁哀公,过了七天了鲁哀公仍不理他。他就叫仆人去,说:“传说你喜欢人才,因此,冒着风雪尘沙,不敢休息而来拜见你。 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我觉得你所谓的喜欢人才倒是跟叶公喜欢龙差不多。据说以前叶公子高很喜欢龙,衣服上的带钩刻着龙,酒壶、酒杯上刻着龙,房檐屋栋上雕刻着龙的花纹图案。他这样爱龙成癖,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 ,龙尾伸进了大厅。叶公一看是真龙,吓得转身就跑,好像掉了魂似的,脸色骤变,简直不能控制自己。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 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现在我听说你喜欢英才,所以不远千里跑来拜见你,结果过了七天你都不理我,原来你不是喜欢人才 ,你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人才非人才的人罢了。诗经早说过:‘心中所藏,什么时候可以忘!’,所以很抱歉,我要离开了!”

后来,大家就用“叶公好龙”来形容一个人对外假装自己很爱好某样事物,其实私底下根本就不喜欢!

篇9: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文言文阅读与翻译

帝与辅臣言及朝士有交相奏荐者,王旦曰:“人之情伪,固亦难知,或言其短而意在荐扬,或称其能而情实排抑。”帝曰:“险伪之辈,世所不能绝也。”

帝议立皇后,参知政事赵安仁谓刘德妃家世寒微,不如沈才人出于相门。帝虽不乐,然察其守正,不罪也。它日,与王钦若从容论大臣谁为长者,钦若欲排安仁,乃誉之曰:“无若赵安仁。”帝曰:“何以言之?”钦若曰:“安仁昔为故相沈义伦所知,至今不忘旧德,常欲报之。”帝默然,始有意斥安仁矣。尝谕王旦曰:“闻安仁在中书不亲事,奏对亦未尝有一言,可罢之。”旦对曰:“安仁颇知大体居常进拟皆同列议定方敢取旨臣每见临时变易于上前者皆迎合陛下意。安仁无异议,是有执守。”帝曰:“能如是邪?卿可谕之,使更宣力。”

旦欲引李宗谔参知政事,尝以告王钦若,钦若唯唯。宗谔家贫,禄廪不足以给婚嫁,旦前后资借甚多,钦若知之。故事,参知政事谢日,所赐物几三千缗。钦若因密奏:“宗谔负王旦私钱,旦欲引宗谔参知政事,得赐物以偿己债,非择贤也。”明日,旦果以宗谔名闻。帝变色,不许。

帝尝以《喜雪诗》赐近臣,而误用旁韵。王旦欲白帝,钦若曰:“天子诗,岂当格校之?”旦遂止。钦若退,遽密以闻。已而帝谕二府曰:“前所赐诗,微钦若言,几为众笑。”旦唯唯。

七月辛亥,飞蝗过京城。翌日,执政有袖死蝗以进者曰:“蝗实死矣,请示于朝。”率百官贺。王旦曰:“蝗出为灾,灾弭,幸也,又何贺焉?”众力请,旦固称不可,乃止。于是二府方奏事,飞蝗蔽天,有堕于殿廷间者。帝顾谓旦曰:“使百官方贺而蝗若此,岂不为天下笑邪!”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人之情伪,固亦难知

情:性情

B.禄廪不足以给婚嫁

给:供给

C.天子诗,岂当格校之

格:纠正

D.执政有袖死蝗以进者曰

进:进献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无若赵安仁 ②使百官方贺而蝗若此

B.①安仁昔为故相沈义伦所知 ②前所赐诗

C.①微钦若言,几为众笑 ②蝗出为灾

D.①旦果以宗谔名闻 ②帝尝以《喜雪诗》赐近臣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安仁颇知大体/居常进拟皆同列/议定方敢取旨/臣每见临时变易/于上前者皆迎合陛下意

B.安仁颇知大体/居常进拟/皆同列议定/方敢取旨/臣每见临时变易于上前者/皆迎合陛下意

C.安仁颇知大体居常/进拟皆同列议定/方敢取旨/臣每见临时变易于上前者/皆迎合陛下意

D.安仁颇知大体居常/进拟皆同列/议定方敢取旨/臣每见临时变易/于上前者皆迎合陛下意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皇帝曾想罢免赵安仁,王旦陈述自己了解的实情,使皇帝改变了态度。

B.王旦向李宗谔借了很多钱,但引荐李宗谔为参知政事,却与借钱一事无关。

C.皇帝写诗用韵有误,王钦若阻止王旦禀奏更正,是为了邀功争宠。

D.蝗虫为害,竟有大臣借机向皇帝献媚,王旦力排众议,得到皇帝称许。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能如是邪?卿可谕之,使更宣力。(3分)

②故事,参知政事谢日,所赐物几三千缗。(4分)

(2)从文章中找出能体现“称其能而情实排抑”的一个事例。(自己概括,也可引用原文)(3分)

参考答案

5.(3分)A.【真心,真实意图】

6.(3分)D.【把,拿。(A.①比得上/②好像,如同。B.①“为??所”表被动/②与“赐”结合,构成名词性结构。C.①表被动/②造成)】

7.(3分)B.【安仁颇知大体,居常进拟,皆同列议定,方敢取旨。臣每见临时变易于上前者,皆迎合陛下意。】

8.(3分)B.【不是向李宗谔借钱,是拿不少钱帮助李宗谔。】

9.(10分)【(1)(7分)①(3分)他能这样做吗?你可以告诉他,让他更努力工作。 关注点:如是、谕、宣力。

②(4分)按照惯例,新任参知政事向皇帝谢恩的时候,皇帝赏赐的财物价值接近三千缗。关注点:故事、谢、几、句子大意。

(2)(3分)原文:它日,与王钦若从容论大臣谁为长者,钦若欲排安仁(1分),乃誉之曰:“无若赵安仁。”(1分)帝曰:“何以言之?”钦若曰:“安仁昔为故相沈义伦所知,至今不忘旧德,常欲报之(1分)。”自己概括示例:王钦若要排挤赵安仁(1分),故意赞扬(1分)赵安仁念旧报恩(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皇帝与辅佐大臣谈到在朝官员有人互相弹劾、荐举,王旦说:“人们的实情假意,本来就不容易了解,有人数说别人的缺点,用意却在于推荐赞扬,有人称赞别人贤能,实情却在于排斥贬损。”皇帝说:“阴险狡诈的`一类人,各个朝代都无法根绝。”

皇帝让大臣商议册立皇后,参知政事赵安仁认为刘德妃家族门第低微,不如沈才人是宰相门庭出身。皇帝听了虽然不高兴,但是明察他秉持正道,没有责罚他。后来有一天,皇帝神态从容地跟王钦若谈论大臣当中谁德高望重,王钦若想排挤赵安仁,就称赞他说:“没人比得上赵安仁。”皇帝说:“凭什么这样说呢?”王钦若说:“赵安仁先前受到前任宰相沈义伦赏识,至今不忘往日的恩德,一直想着报答他。”皇帝沉默了,从此之后有意贬斥赵安仁。皇帝曾经告诉王旦说:“听说赵安仁在中书省不亲自处理事务,向我呈报公务的时候也从不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你可以解除他的职务。”王旦回答说:“赵安仁很识大体,平日呈奏的草案,都是先经同僚商议确定,这才敢向您禀奏听候发落的。我经常看到那些在您面前临时变更意见的人,他们都是在迎合陛下的旨意。赵安仁不提出异议,这是由于他坚持操守原则。”皇帝说:“他能这样做吗?你可以告诉他,让他更努力工作。”

王旦想要引荐李宗谔做参知政事,曾经把想法告知王钦若,王钦若口头说好好。李宗谔家庭贫困,俸禄不够给儿女办理婚事,王旦前后帮助他很多钱财,王钦若知道这事。按照惯例,新任参知政事向皇帝谢恩的时候,皇帝赏赐的财物价值接近三千缗。王钦若于是秘密报告皇帝:“李宗谔欠下王旦私人钱财,王旦想引荐李宗谔任参知政事,让他获得皇帝赏赐来抵偿欠下自己的债务,不是为朝廷举荐贤人。”第二天,王旦果真把李宗谔的名字呈报给皇帝作为举荐对象。皇帝脸色都变了,不答应他。

皇帝曾经把《喜雪诗》颁赐给左右大臣,诗中却误用了其他韵部的字做韵脚。王旦想告知皇帝,王钦若说:“天子写的诗,难道该由别人去指正?”王旦于是作罢。王钦若退朝后,急忙秘密把韵脚不对的事禀告皇帝。后来皇帝对中书省、枢密院的大臣们说:“前时我颁赐给诸位的诗,如果不是王钦若告诉我有瑕疵作了更正,几乎被众人讥笑。”王旦连声恭

敬应诺。

(大中祥符九年)七月辛亥日,蝗虫从京城飞过。第二天,有的执政大臣在袖里装着死蝗虫进献给皇帝看,并说:“蝗虫其实都死了,请求在朝廷上展示给群臣看。”还要带领百官来庆贺。王旦说:“出现蝗虫造成灾害,灾害消停了,是侥幸的事,又庆贺什么呢?”大家苦苦请求,王旦则坚决主张说不能这样做,事情这才罢休。中书省、枢密院大臣奏事,正在这时飞蝗又蔽天而过,还有蝗虫掉落到大殿、朝堂之间。皇帝回头对王旦说:“假如百官正在庆贺蝗虫却这样凑热闹,难道不被天下人笑话吗!”

篇10: 南辕北辙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南辕北辙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南辕北辙》原文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反,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注释

衣焦:衣裳皱缩不平。

申:伸展,舒展。后作“伸”。

大行:大路。

方:正在。

北:面向北方。

持其驾:驾着他的车。

之:到。

将:又。

奚:为何。

用:费用,钱财。

御者善:车夫驾车的技术高超。御,驾驭车马。者,…的人。善,好。

数者:几样。

而:却(表转折)。

恃:依靠,依仗。

广:使动用法,使……广大,扩展。

犹:如同,好像。

尊名 :好的名声。

翻译

魏王想要攻打邯郸,季梁听说这件事后,半路返回,来不及抻平皱缩的衣服和去除头上的尘土,去拜见魏王说:“今天我来的时候,在路上遇见了一个人,正在面朝北面驾着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去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精良。’我说:‘你的马虽然很精良,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你的路费虽然多,可这不是去楚国的路。’他说:‘我的马夫善于驾车。’这几个条件越是好就离楚国越远了。现在大王的'行动是想成为霸王,举止是想取信于天下。依仗魏国[2]的强大,军队的精锐,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有好的名声。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您)距离称王的事业就越来越远了。这就好像到楚国却向北走一样。”

【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相关文章:

1.指鹿为马汉文言文翻译

2.《指鹿为马》阅读答案

3.岳飞传文言文阅读翻译

4.文言文 翻译

5.文言文翻译

6.指鹿为马造句

7.文言文阅读训练答案及翻译

8.文言文阅读

9.活版文言文翻译

10.语文文言文翻译

下载word文档
《指鹿为马文言文阅读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