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数字0的童话故事

数字0的童话故事

2023-05-19 08:30:1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梨花一谢山风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数字0的童话故事,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数字0的童话故事,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数字0的童话故事

篇1:数字0的童话故事

数字王国里,所有的数字都要进行一场比赛,看看谁的用处大,谁就能当上数字王国里的国王.

到了比赛的这一天,数字们都在议论纷纷,要问说什么?当然是说自己的用处呗.大家都没注意到,数字开头的“0”宝宝被冷落了,所有的数字都不管它.到了决赛,只剩下两个数字宝宝了,一个是“9”宝宝,另一个竟是“0”宝宝.

现在的问题:在数字100的后面加上“9”宝宝和“0”宝宝,再看哪边的数字大.“9”宝宝肯定地说:“我的这边大.”于是,大家把它们放在一起,100的后面加上9等于1009,100的后面加上0等于1000,果真“9”的这边比“0”大.于是,“9”宝宝坐上了王位.

“0”宝宝这下可生气啦,竟然离家出走.一天,小红在算算术时,有一道题做不出来了,3×8-24=?究竟是多少呢?

因为“0”宝宝离开了数字王国,小朋友都不会写了.于是数字王国的数字都全体出动,找了三天三夜,终于找到了“0”宝宝.可是,“0”宝宝不肯回家怎么办呢?哈,数字王国里最聪明的科学家“8”宝宝出了个主意,它说:“我们来进行一次比赛吧!如果0宝宝输了,它就不回去,如果它赢了,就跟我们回去.”

国王“9”宝宝和“0”宝宝比完以后,结果“0”宝宝赢了.原来,“8”宝宝说:“10-( )=?如果得数谁大,谁就赢了.”10-9=1,10-0=10,当然是0宝宝赢了.

“8”宝宝还说:“你们看,0宝宝无论站在哪个数字的右边,哪个数字都扩大10倍呢.”“3”宝宝和“7”宝宝一做实验,真是那么回事呢,一下就变成30和70啦!

“0”宝宝终于和大家一起回到数字王国了,但是它为自己的离家出走而感到羞愧,怪自己太任性了,也不争当国王了.“9”宝宝封它做了大臣.

篇2:数字:0

——你生。你死。你的未来从这里开始。

雁阵惊寒的十一月。这是很多年以前

暗淡颤悸的落日时分,

一点闪烁的光亮,一跃而起。

可是,没有风。

(她坐在那房前白色的吊椅上轻轻的摇……)

当一年五季的第十三个月星期五。

撒旦与上帝没有距离,雪还在下。

在耶路撒冷黄昏进入的瞬间——

你死在梦里,你的身边。

(她的皮肤白皙细腻她的身材她脸型她的眼神)

光线撇开窗户,记忆忽远忽近。

看着我的眼神。

一行行光的逃逸与

焦急的惊骇中,声音进入你。

(她额头发际的曲线头发的质地……)

十分虚弱的一再复述。

“无终的过去无始的未来

似动非动若醒若醉的现在

倘若我现在离你高翔远行”。

(她的透明仿佛只穿着一层泪水……)

没有一丝风,没有什么是一定的。

迷惑在雪茄烟雾中的十万里千万里的恐惧,

自你清晰的骨节上流了下来。

你生。你死。你的未来从这里开始。

篇3:0童话故事

星期天,0兴致勃勃的准备去郊外钓鱼。

到了小河边,遇到了扛着钓鱼竿的8。0带着讥讽的语气对8说:“老兄啊,胖就胖呗,还系什么裤腰带?”8不好意思,说:“哎呀,没有啦。我是8,不是0。”0脸一红:“对不起,我认错人了。”不一会他们就成了好朋友。就在他们边聊边钓鱼时,一只鸡妈妈丢了一个蛋宝宝,火急火燎地找了起来,找到了小河边,看到0,心花怒放:“哦!小乖乖在这呢,快跟妈回家。”不由分说,抱起0就跑。8想解释,但鸡妈妈已经不见了踪影。

8见0被鸡妈妈抱走,再也没心情钓鱼了。于是就去找好朋友6和9,准备营救0。他们觉得人手不够,又请了2和7帮忙。他们为了一次性救援成功,还精心地制定了多种营救方案。

0被鸡妈妈放到鸡窝里。啊!挤死了,0感觉上下左右都是鸡蛋。鸡妈妈开始孵蛋了,温度渐渐高起来,0被压在下面更是喘不过来气,心里的着急就不说了。但是0并没有束手待毙,。试着逃跑了几次,但都被精明的鸡妈妈逮了回来,只好生闷气。

营救开始了7开着宝马名牌私家车带着大家来到了鸡窝。负责侦察的2,发现守岗的只有鸡警官。不出所料,跟B计划的场景相符,决定实行B计划。

9倒立成6,站在真的6后面。真6向鸡警官问路,假6趁鸡妈妈上卫生间的空隙,把0救了出来0很感动的热泪盈眶地想对9说些什么,9提醒道现在还不是激动的时候,等脱离了险竟再说。0很听话,紧跟着9身后,小心翼翼地撤退,小心翼翼地向大门口运动,瞅着鸡警官一个疏忽,成功地从大门口边门溜了出来,眼看着就要到安全地带,眼看着营救就要大功告成……却被鸡警官发现了。0和9在前面玩命的逃,不玩命非变的不可;鸡警官铁青着脸、面目狰狞的在后面搏命的追,仿佛前面是一注能令它即刻草鸡变凤凰的亿万大奖。听着后面越来越重的脚步声,0一慌跌倒了,由于惯性的原因就地滚起来,样子虽难看,速度倒快多了,0心头一喜,滚蛋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啊!早知这门绝技哪有着般狼狈,如果开个滚蛋武艺公司,那钱不赚疯了。当0正在胡思乱想、自鸣得意时,鸡警官的脚步声又近了,0大惊,心想这次恐怕要彻底玩完!就在0精神接近崩溃时,奇迹出现了,只见一个又一个圆状物——轮胎、铁环、救生圈从四周纷纷滚向鸡警官,气急败坏的鸡警官给拌到了……0边跑好奇地问:“你们为什么要帮我?”它们纷纷答到:“老大,我们是一家人哩!”0大喜,我还有这么大一个家族啊,原来我不是孤苦伶仃的零蛋啊!

0被救出后很感谢大家,对8的感激就不用说了,除了每天必练的“滚蛋功”外,其余时间都和8泡在一起,好的象一个人似的!如果不注意它们的腰围,它们就是一个人。

篇4:0童话故事

有兄弟10个,大哥叫1、二哥叫2、三哥叫3、四哥叫4、五哥叫5、六哥叫6、七哥叫7、八哥叫8、九哥叫9、小弟叫0。9个哥哥都瞧不起小弟0,他们说:“你这个0算什么呀,是个大零蛋,什么都没有。人们常说:唉,真是等于零,白干了!”

然而,小弟弟0却不服气,弄起恶作剧来。有一次,躺在帐簿上的小弟弟0突然爬起来,走到大哥1的后面躺下。主人会计先生回来了,他打开帐簿一看,高兴得跳起来,嚷道:“这里原先明明写着收入1万元,怎么竟变成10万元了!”不过,这位会计先生是个很细心的人,他核对来核对去,知道是0在捣蛋,那10万元是假的,应把零去掉,更正为1万元。

对于这件事,大哥1开始也高兴了一阵子,以为自己的身价一下子升值10倍了;后来会计先生把自己身后的0弟弟请走,自己的身价又回复正常,空欢喜了一场。

又有一次,帐簿里的0弟弟又出新花样:他静静地躺到大哥1前边,而且在旁边还放下一个小数点。会计先生翻开帐簿一看,大吃了一惊:“这里明明有1万元,为什么一下子变成0.1万元,成了1千元了!”当然,那位精明的会计先生又查出这0白白占了个位置,又把它请走了。这一次,大哥1的身价差一点被0弟弟降到了1成。从此,大哥1以及其余8个哥哥,都不敢小看0弟弟了。都齐声称赞0弟弟的位置重要,说:“我们的名字1234……是永远不变的;可是0弟弟在我们的左边一站,或右边一站,我们的身价就完全不一样了。0弟弟真行,本事真大!”

不过,0弟弟经过各位哥哥的称赞,自己竟骄傲起来了,心想:“你们往日欺负我,你们算老几呀?我可以将你们的身价提高,也可以将你们的身价降低……”

0弟弟既然瞧不起9位哥哥,便再也不愿意和他们呆在一起了,认为和他们在一起有失身份。于是便独来独往,离群了。然而,0弟弟身前身后没了各位哥哥,0始终是0,一无所有。孤零零的0,人们并不重视它,0弟弟到处受冷落,他后悔了,认识到自己一刻都不能离开数字哥哥,从此它又回到数字大家庭来了,1、2、3、4、5、6、7、8、9、0,10个兄弟团结合作,为人类作出非常非常大的贡献!

篇5:《数字0》教案

第一单元倍数与因数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数的世界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自然数和整数,联系乘法认识倍数和因数。

2、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3.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

[教学重、难点]

探索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

[教学过程]

一、数的世界

创设“水果店”的情境,呈现了生活中的数有自然数、负数、小数。在比较中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有哪些数,并给它们分类。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通过比较认识自然数、整数,使学生对数的认识进一步系统化。

二、因数与倍数

1、在解决书上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引出算式。

5×4=20(元)

以这个乘法算式为例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即20是4的倍数,20也是5的倍数,4是20的因数,5也是20的因数。引导学生认识倍数与因数,体会倍数与因数的含义。

在利用乘法算式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出示一个除法算式,如:18÷6=3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整数除法算式能不能确定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说明:在研究倍数和因数,范围限制为不是零的自然数。

2、你写我说

让学生同桌间互相写算式,再说一说。算式可以是乘法算式,也可以是除法算式。

三、找一找

1、判断题目中给的数是不是7的倍数

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判断,再组织学生交流,使学生逐步体会可以通过想乘法算式或除法算式的方法来判断。

2、找7的倍数:

引导学生体会一般可以用想乘法算式的方法来找一个数的倍数,要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并逐步让学生领会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四、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4的倍数和6的倍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并让学生说说找倍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4的倍数有是6的倍数。

第3题:先让学生独立写一写,再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体会怎样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体会到像这样找一个数的倍数,一般用乘法想比较方便。

[板书设计]

倍数与因数

像0、1、2、3、4、5、…这样的数是自然数。

像-3、-2、-1、0、1、2、…这样的数是整数。

5×4=20(元)20是4和5的倍数

4和5是20的因数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2、5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2、5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2、5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

2、知道奇数、偶数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或是偶数。

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探索2,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1到100的数字表格。

[教学过程]

一、5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5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5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试一试:

尝试用5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5的倍数。

二、2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2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归纳2的倍数的特征:

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三、奇数、偶数

在学生理解2的倍数的特征后再揭示偶数、奇数的含义,并进行你问我答的

判断练习。

偶数: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

奇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

四、练一练:

第2题: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思考方法。在引导学生判断时,应根据2、5的倍数特征说明理由。如“因为85不是2的倍数,所以不能正好装完”;又如:“因为85是5的倍数,所以能正好装完。”

五、数学游戏:

这是围绕“2、5的倍数的特征”设计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加深学生对2、5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

[板书设计]

2、5的倍数的特征

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

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

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

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3的`倍数特征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3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理解3倍数的特征,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3、渗透集合思想和不完全归纳法。

[教学重、难点]发展分析、比较、猜测、验证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1到100的数字表格。

[教学过程]

一、3的倍数的特征的猜想

我们研究了2、5的倍数的特征,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呢?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学生可能会猜想:个位上能被3整除的数能被3整除等,老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研究。

二、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

让学生在100以内的数表中找出3的倍数,用自己的方式做记号,并观察、思考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3的倍数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再观察,逐步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从而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引导学生归纳

3的倍数的特征每个数位的各个数字加起来是3的倍数。

试一试:

尝试用3的倍数特征来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三、练一练:

第2题:

让学生准备几张卡片:3、0、4、5边摆边想,再交流讨论思考的过程。

(1)30、45、54(2)30、54(3)30、45(4)30

四、实践活动:

让学生运用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的方法去研究9的倍数。让学生经历涂、画、想等过程,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体验

[板书设计]

3的倍数的特征

3的倍数的特征:这个数各位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

第4课时

[教学内容]找因数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

3、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不完全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1。动手拼长方形

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

学生一般会用乘法思路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然后找出:

1×12、2×6、3×4。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

2。试一试

找因数的基本练习:找9和15的因数。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

3.练一练

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

第3题;

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

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

【板书设计】

找因数

面积是12的长方形有:6种图形1×12=12

2×6=12

3×4=12

第5课时

[教学内容]找质数

[教学目标]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能正确判断质数和合数。

3、在研究质数的过程中丰富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质数与合数的过程,理解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2、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动手拼长方形,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1、用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边拼边填写书上的表格。

2、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小正方形有的只能拼成一种长方形,有的能拼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长方形,为什么?”

3、揭示质数、合数的意义

组织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逐步发现特征,并把几个自然数分类,揭示质数和合数的意义。

从概念出发理解“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讨论判断质数、合数的方法。

1、尝试判断:2、8、9、13、51、37、91、52是质数还是合数

先让学生独立判断,再组织交流“怎样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

2、归纳方法:

只要找到一个1和本身以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合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找不到其他的因数,这个数就是质数。

三、探索活动:

第1题:

用“筛法”找100以内的质数。引导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操作、观察和交流,找出100以内的质数。

介绍这种方法是两千多年前希腊数学家提出的研究质数的方法,称为“筛法”。现在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这种操作方法可以编成程序让计算机进行操作。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魅力,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认识,激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和兴趣。

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探索规律。

第(1)、(2)题,学生会发现这些质数都分布在第1列和第5列,为什么?

引导观察:因为2,4,6列除2外,其他数都是2的倍数,这些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2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列的数除1和本身外还有3这个因数,所以不是质数。第(3)题理由:用6除一个大于6的自然数,如果余数是0、2、4,这个数肯定是2的倍数;如果余数是3,这个数肯定是3的倍数

[板书设计]

找质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个数就叫合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做质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第6课时

[教学内容]数的奇偶性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经历探索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的过程,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在活动中体验研究的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利用数的奇偶性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发现规律,教师适当进行“列表”“画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策略的指导。

试一试:

本题是让学生应用上述活动中解决问题的策略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最后的结果是:翻动10次,杯口朝上;翻动19次,杯口朝下。解决问题后,让学生以“硬币”为题材,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可以开展游戏活动。

活动2:探索奇数、偶数相加的规律

先研究“偶数+偶数”的规律,在经历“列式计算—初步得出结论—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后,再引导学生用这样的研究方式探索“奇数+奇数”“奇数+偶数”的奇偶性变化规律,最后让学生应用结论判断计算结果是奇数还是偶数。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减法中奇偶性的变化规律

偶数+偶数=偶数

[

奇数+奇数=偶数

偶数+奇数=奇数

[板书设计]

数的奇偶性

例子:结论:

12 + 34 = 48偶数+偶数=偶数

11 + 37 =48奇数+奇数=偶数

12 + 11 =23奇数+偶数=奇数

篇6:《数字0》教案

教学目标

1、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表达方法。

2、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收支、海拔高度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在现实情景中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

教学难点:

用正负数描述生活中的现象。

一、引入

老师收集了某天四个城市的最低温度资料,并用温度计显示。

二、新授

1、教学用正负数和0表示几个城市某一天的最低气温。

出示图片:香港19摄氏度

那一天香港的最低气温是多少度?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介绍温度计的看法。

出示图片:上海3摄氏度

上海的气温是多少摄氏度?

出示图片:南京0摄氏度

南京呢?和上海比,南京的气温怎样?

出示图片:北京零下3摄氏度

和上海比,北京的气温怎么样?

同时出示上海、南京、北京三地的气温图片。

上海和北京的气温一样吗?

在数学上怎样区分零上3摄氏度和零下3摄氏度的呢?

2、介绍正负数的读写法。

规定零上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或3摄氏度,规定零下3摄氏度记作-3摄氏度。

教学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法

“+3”读作正三,再写的时候,只要在3前面加一个“+”——正号,“+3”也可以写成3。“-3”读作负三,书写时,只要先写“-”——负号,再写3。(板书)

现在,我们可以说那一天上海的气温是+3℃,北京的气温是-3℃

三、练习

(1)选择合适的数表示各地的气温

你还会用这样的方法来记录温度吗?

看屏幕上的温度计,选择适当的卡片举起来。

(卡片上分别写有+12℃、-12℃、30℃、+30℃、-30℃)

哈尔滨:零下12摄氏度,漠河:零下30摄氏度,海口:零上30摄氏度

对于海口学生有两种不同的选择:+30℃和30℃

对于这两种选择你有什么看法?

(2)小小气象记录员

我们一起来当气象记录员,一边听天气预报,一边记录气温。

课件演示:赤道零上40摄氏度,北极零下26摄氏度,南极零下40摄氏度

四、延伸

感知生活中的正数和负数。

1、认识海拔高度的表示方法

从上面的资料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区有温差,在我国同一地区同一天也有很大的温差。

出示教科书上的“你知道吗”

新疆吐鲁番是我国还把最低的地区,你知道它的海拔高度是多少?

出示海拔高度图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以海平面为标准,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

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表示这两个地方的海拔高度吗?

小结:用正负数还可以区分海平面以上的高度和海平面以下的高度。

练一练

(1)用正数或者负数表示下面各地的海拔高度。(出示海拔高度图)

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的海拔高度高于海平面3193千米。

世界最低最咸的湖——死海低于海平面400米。

世界海拔高度最低的国家——马尔代夫比海平面高1米。

(2)说说下面的海拔高度是高于海平面还是低于海平面?

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水面的海拔高度是-28米。

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最深处海拔-11034米

五、总结

(出示有关图片)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六、课堂作业

认识负数(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盈与亏、收与支、升与降、增与减以及朝两个相反方向运动等现实的情境中应用负数,进一步理解负数的意义。

2、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应用正数和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教学难点:体会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数量。

一、导入

读一读,分一分。

+3000 +4200 -1800 +2700 -900+3700

正数负数

二、新授

师:老师收集了新光服装店今年上半年每月的盈亏情况,列出统计图。

月份

盈亏(元)

+3000

+4200

-1800

+2700

-900

+3700

教学用正数与负数表示盈亏情况的具体意义。

师:通常情况下,盈利用正数表示,亏损用负数表示。

表中哪几个月盈利?哪几个月亏损?

从表中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试一试

根据新光服装店去年下半年的盈亏情况,填写下表。

七月份:亏损1200元;八月份:亏损850元;

九月份:盈利2500元;十月份:盈利4300元;

十一月份:盈利3700元;十二月份:亏损250元;

月份

十一

十二

盈亏(元)

介绍一下服装店七至十二月份盈亏情况。

三、延伸

1、出示情境图,辨别方向。

2、教学用正数和负数区别表示相反方向运动的路程。

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

小华如果向西走2100米,到达公园。

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以记作什么?

师:可以把向西走2100米记作+2100米吗?那么向东走2100米记作什么?

3、试一试:

(1)你会填一填、读一读吗?

-5-2-10124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2)-2接近2,还是接近0?

正数和负数在数轴上的排列方向是怎样的?

4、练一练

1、小明家今年六月份收入和支出的记录。你能说一说小明家各项收入和支出的情况吗?

2、(1)如果张军向东走30米,记作+30米,那么李刚向西走52,记作米。

(2)如果张军向北走40米,记作+40米,那么李刚走“-40米”,表示他向()走了()米。

四、练习

练习一第6题。

某市20xx年每个季度的平均气温如下表。

季度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

平均气温(℃)-10 15 20 -5

你能在温度计上表示出这些温度吗?

练习一第7题。

你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1)升降机上升8米记作+8米,下降5米记作()米。

(2)一幢大楼18层,地面以下有2层。地面以上

第3层记作+3层,地面以下第1层记作()层,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层。

(3)学校举行自然科学知识竞赛,抢答题的评分规则是答对一题加100分,答错一题扣10分。如果把加100分记作+100分,那么扣10分应记作()分。

练习一第8题

你能说说存折中红线框处的数各表示什么吗?

妈妈于6月10日又存入20xx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6月25日取出400元,在存折上应记作()元。

五、总结

像零摄氏度以上与零摄氏度以下,海平面以上和海平面以下,地面以上和地面以下,存入和取出,比赛的得分和失分,股价的上涨和下跌等等都是由相反意义的量,都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负数在生活中应用的资料,下节课来交流。

六、课堂作业

篇7:《数字0》教案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0”,知道它所表示的含义。

2、养成认真作业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纸卡箱子4个;减法图卡、算式三套;幼儿操作材料若干。

活动过程:

1、游戏“开箱子”导入活动,初步认识数字“0”。

⑴教师带领幼儿逐个打开前三个箱子,引导幼儿说说箱子里有什么?有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

⑵第四个箱子是空的,引导幼儿说说用什么来表示?

⑶出示数字“0”。

2、认识数字“0”。

⑴发散幼儿思维说说“0”象什么?

⑵引导幼儿说说“0”的其他意思。

师:箱子里没有东西可以用数字“0”来表示,你们还在什么地方见到过数字“0”的'?它用来表示什么?

⑶教师小结:在温度计中“0”表示温度的度数,在电话里“0”表示一个号码,在这里“0”表示没有了。

⑷玩游戏“看谁做的对”。

3、进一步了解“0”的含义。

⑴出示减法算式图,教师口述应用题,引导幼儿摆算式,分别列出

2-2=0 3-3=0 4-4=0

⑵教师总结:在减法算式中减号前后两个数相同,得数一定为“0”。

4、小组活动。

⑴教师讲解作业的要求。

⑵幼儿完成幼儿用书作业:图色“兔妈妈在哪里”;书写数字“0”;做得数等于“0”的算式。

⑶评价幼儿作业,结束活动。

【数字0的童话故事】相关文章:

1.奇妙的数字0幼儿园课件

2.在Excel中输入0开头数字

3.大班数学活动《奇妙的数字“0”》教案

4.分数:0

5.会计简历0

6.初一作文0

7.认识0教案

8.数字对联

9.数字杂说

10.数字歇后语

下载word文档
《数字0的童话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