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设置ADSLMODEM的路由功能网络知识

设置ADSLMODEM的路由功能网络知识

2023-05-10 08:27: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吃苞米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设置ADSLMODEM的路由功能网络知识,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设置ADSLMODEM的路由功能网络知识,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设置ADSLMODEM的路由功能网络知识

篇1:设置ADSLMODEM的路由功能网络知识

笔者在前年年底曾经联合了周围的邻居,合伙安装了ADSL ,由笔者家的计算机作为上网主机,通过ADSL的专用MODEM与电话线相连接,从而利用虚拟拨号的方式实现最实惠、最简单的上网方式,而周围邻居使用集线器这个 网络 交换设备配合代理 服务器 软件, 来让他们

笔者在前年年底曾经联合了周围的邻居,合伙安装了ADSL,由笔者家的计算机作为上网主机,通过ADSL的专用MODEM与电话线相连接,从而利用虚拟拨号的方式实现最实惠、最简单的上网方式,而周围邻居使用集线器这个网络交换设备配合代理服务器软件,来让他们的计算机与笔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成为局域网,并最终共享笔者家的ADSL来上网,不过这种共享上网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不少弊病,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笔者家的计算机一旦不开机,邻居家的所有计算机都不能连接上网;如果要保持网络长期处于接通状态的话,就要求作为代理服务器的笔者家的计算机一直开机,显然这种要求是很难实现的。那么有没有办法在代理服务器不开机或者笔者不想上网时,周围邻居还能通过共享的ADSL实现INTERNET访问呢?

有,只要使用具有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就能解决这样的难题!只要大家所安装的ADSL所处的通信部门有服务器端支持,使用了具有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后,周围邻居家的计算机都能够在不受其他计算机或者主机干涉的状态下随意访问INTERNET,通过具有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上网的所有计算机都变成了独立的主机,它们的状态与其他任何主机的状态毫无关系。

话是这样说,但笔者家两年前使用的ADSL MODEM是属于旧式的那种,不具有所谓的路由功能,而这种功能只是出现在新型的ADSL MODEM设备中。难道必须重新更换ADSL MODEM设备才能解决问题吗?其实,大家可以对早期的ADSL MODEM设备进行升级,让它具有路由功能,这样就不需要重复投资了。不过并不是任何ADSL MODEM设备都支持“软升级”的,例如USB接口类型的设备就不能进行升级,而与网卡相互连接的RJ45接口的设备才能被正确升级。

对ADSL MODEM设备进行升级,其实是对该设备内部设置数据的固件进行内容更改,将其运行模式修改为路由工作模式,然后刷新并保存好数据,就能完成升级任务了。由于ADSL MODEM设备的各生产厂家提供的升级要点不同,因此升级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笔者只能对通用的升级步骤进行一些简单的概括,对于不同厂家的设备升级,请以具体的产品升级说明书为准:

1、认真检查一下自己的ADSL MODEM底部铭牌号码与该厂家网站说明可升级的MODEM产品是否一致,在确认自己的设备可以升级后,大家再从对应网站上去下载与自己产品相符合的升级固件,以便进行升级;

2、修改连接到MODEM的网卡的IP地址,将其设置为168.0.0.1,同时将该网卡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接着再建立一个简易的FTP服务器,同时把FTP服务器的网络IP地址和网卡的网络IP地址设置相同,也就是设置为168.0.0.1,

并启动匿名用户名,密码设置为空,再设置好已经下载的升级固件所在的文件夹为该用户访问的根文件夹;

4、打开开始对话框,并在其中输入te.net168.0.0.1,随后大家可以,在登录界面中输入前面设置好的FTP用户名、密码以及固件的文件名称;当屏幕上显示是否要更新固件时,大家可以作“Yes”回答;确认以后,MODEM过一会儿就能重新启动了;

5、返回到运行框中,再次执行telnet 168.0.0.1命令,以便登陆到MODEM中,在登陆提示界面中,使用show命令,来查看当前MODEM的状态信息;要是对应该型号MODEM的新型号标志出现在显示屏幕上的话,就说明MODEM中的固件内容已经成功升级了;

6、到这里为止,大家使用的ADSL MODEM设备就已经具备了路由功能,而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调制解调器了;要对这个简单的“路由器”进行管理时,只要打开IE浏览器,并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168.0.0.1时,就能打开一个专门管理路由功能的WEB页面了;

7、在该界面中,大家可以将ADSL MODEM设备的工作模式设置为“Router”,然后重新启动ADSL MODEM设备;然后再次进入管理路由功能的WEB页面中,将自己的ADSL的用户名以及密码输入其中,接着选中“PPPoE”连接方式;设置好所有相关参数后,大家可以拔掉MODEM的电源线,然后重新接通,以便让MODEM再次启动一次;

8、返回到与ADSL MODEM设备直接相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在随后出现的网络属性参数设置对话框中,选中其中的“Tcp/Ip协议”,再单击对应界面中的“属性”按钮,在接着打开的设置界面中,将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同时将网关地址设置为168.0.0.1,再将对应的DNS服务器设置为对应的ISP的DNS服务器IP地址;

9、完成上面的所有工作后,所有连上网的计算机都可以在不受其他计算机干涉的情况下随意进行网络访问了。不过笔者在最后还要声明的是,升级ADSL MODEM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稍有不慎的话,就可能会导致ADSL MODEM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大家在动手之前请三思而后行!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2:ADSLModem设置含义及功能全知道(五)

前面我们介绍了ADSL modom中局域网相关设置,对这部分只要使用人有一定的网络基础就基本上可以正确设置,下面我们就开始接触到ADSL modom设置中最让人困惑的广域网部分相关设置,这里有众多让人摸不到头脑的参数名称需要设定,现在我们详细来看设置的各个部分。

3、广域网

ADSL Modem的广域网接口设置方面的内容一般是线路的状态,电信参数等。在示例的modem中,该方面的内容有五个方面的:DSL、ATM VC、PPP、EOA、IPOA。下面加以详细介绍。

DSL

在这个选项中,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内容:DSL状态、DSL统计、DSL参数。我们可以来查看ADSL Modem的DSL线路的配置参数和有关的性能统计。

(一)DSL状态

DSL状态页面显示的是当前有关DSL运行状态的信息,在这一页面中,我们可在“更新速率”下拉列表中来选择系统事先已设定好的某一时间间隔来刷新此页的内容(如下图20所示)。默认的间隔时间是10秒钟,不过用户不能自己输入刷新时间,只能使用系统设定的那几个数值。

图20:DSL状态

在“DSL状态”一表中,运行状态分别是用一个红、黄或绿色的小球来表示的,分别代表DS线路状态是已经停止、启动正常或正在运行之中。随时我们都可以点击“Loop 停止”按钮来停止DSL的连接,要重新启动连接可以点击“Loop 启动”按钮。

虽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查看DSL工作情况、参数和状态信息,但在连接出现异常情况时,这些信息就可能帮忙我们来解决DSL的连接问题或DSL工作时出现的问题,或者把这些参数信息反馈给ISP的维护人员,也有助于他们帮你解决问题。

在图20中可以看到还有几个按钮,可以点击“清除”按钮来把所有的统计参数都清空,而点击“刷新”按钮是来重新显示DSL状态页的最新统计值。

在DSL状态页中我们可以点击“DSL参数”来显示有关DSL的线路的参数和状态信息,但这些数据只供浏览,不能修改。如下图21所示。左侧的表中的数据主要是如下的一些内容:

①DSL参数和状态表中显示由厂家或我们的ISP预设各项设置值。

②这个配置数据表中的内容主要是列举了基于DSL线路状态不同类型的错误和测试中存在的问题。

图21:DSL参数信息

(三)、DSL统计

在DSL状态页我们可以点击“统计”按钮来显示DSL线路工作的性能统计。如下图22所示。

“DSL统计”页面中的统计数据分三种不同来源:每15分钟的数据统计、当天的数据统计和前一天的数据统计,其中的数据显示了有关错误情况。

在“DSL统计”页面的底部,还有一个“过去24小时的详细数据统计”的表格,在其中我们可以点击链接来查看在过去的24小时内每隔15分钟的详细数据,例如,当点击“1-4”时,它会显示整个早先4小时的16个时间间隔(每个间隔15分钟)的数据。

图22:DSL统计信息

ATM VC

在这个选项中,主要有这样一些功能:查看ATM VC值、修改ATM VC的值、添加ATM VC值。下面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有关ATM VC方面的内容。

当我们局域网中的计算机通过ADSL线路来访问因特网时,计算机与我们ISP的数据交换是通过传统电话交换网络、因特网路由器、有关的服务器和网络中其它专门硬件来实现的,这些不同的设备之间的通信是使用一种共同的语言(即称之为协议),叫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这是在广域网中应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通信传输方式,在广域网中它把我们的计算机和ISP与因特网连接起来,

类比一下,ATM协议执行这些功能与在局域网中的以太网协议执行的功能大致有些相似。

ATM VC即ATM虚电路(ATM virtual circuit),VC的参数值是用来定义在一个ATM网络中,一台ADSL Modem/路由器来与所连接的ISP进行通信的路径。

(一)、查看ATM VC

点击该选项后显示一个当前所设置的ATM VC参数的表格,在这个表格中,各个项目的具体含义如下:

①接口:在VC上运行的低层接口名,它是预设在modem的系统软件中,并能识别它所能支持的传输方式,例如数据或声音方式。在因特网上数据服务通常使用AAL5-方式接口。

②VPI、VCI和复用方式:这些设定为我们的ADSL Modem和ISP间建立唯一的ATM数据通路来传输信息。

③AAL5可用的最大协议数:如果你使用AAL5-方式接口,表明这台设备的VC能使用更高层接口(可以是PPP, EoA,或 IPoA接口)。如果自己不大清楚,可向ISP询问到底使用哪种连接协议。

④操作:在这有两个图标,点击修改( )和删除( )有关接口的图标。如果有其它一些协议如PPP, EoA,或 IPoA已经设定运行在ATM接口上,则你不能删除这个ATM接口,故先要删除高层接口然后才能删除ATM接口。

(二)、添加ATM VC值

如果我们的modem根本就没经过配置使用,或者在其系统中没有预设的VC,要不就是ISP提供的多个服务时,我们都可以创建一个VC,每个服务都需要它自己的VC才行,以下的步骤是怎样来添加一个VC的:

(1)、在”ATM VC 设置”页上点击“添加”按钮,弹出一个“ATM VCC - 添加”页面。如下图23所示。

(2)、从“VCC 接口”下拉菜单中选择一个接口名。

(3)、输入ISP指定的VPI和VCI的值,并在“复用方式”下拉菜单中选择具体的复用方式。

(4)、在“AAL5可用的最大协议数”的输入框中输入ISP指定要配置的协议数(通常是2)。

(5)、点击“提交”按钮后,会有页面显示有关你修改的确认信息。然后再关闭该窗口返回到“ATM VC 设置“页则可以看到在表中有新的接口显示。

要使用新的VC,你可能要创建一个新的WAN接口或者修改一个现有的接口。使用它与ISP传递信息。详细请查看PPP, EoA,或 IPoA接口的内容。

我们可以使你的一台LAN/USB的计算机通过尝试访问因特网来检验新设置的运行情况,如有问题你可以联系当地ISP来协助解决。

图23:添加一个ATM VC值

(三)、修改ATM VC值

我们的设备可能已经预设有所需的ATM VC项或者表格中有在你使用设备前必须修改的一些设置值时,我们就要通过现有的这些ATM VC值,修改它们的具体设置来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请按以下的步骤进行操作:

(1)、在“ATM VC 设置”页的操作栏中点击自己想要修改接口中的 图标,弹出一个“ATM VCC - 修改”页面。

(2)、输入新的VPI和VCI的值,并选择复用方式,或者修改你的ISP指定VC能达到的最大协议数。

注意,在这我们不能修改一个现有VC运行方式上的接口方式(如aal5-0),如果想要修改接口方式,必须删除现存接口来创建一个新的接口,并选择你想要的接口方式。

(3)、点击“提交”按钮,会弹出页面显示有关你修改的确认信息。再关闭该窗口返回到“ATM VC 设置”页中可以看到在表中刚才修改过的接口。

同样,我们可以使你的一台LAN/USB的计算机通过尝试访问因特网来检验新设置的运行情况,如有问题你可以联系当地ISP来协助解决。

今天我们讲了ADSL modom广域网设置中的两个选项,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们会介绍广域网设置中PPP,EOA和IPOA这三个选项的含义。

篇3:ADSLModem设置含义及功能全知道(二)

在上文里,我们介绍了配置ADSLModem的基本准备工作,现在我们来介绍一下配置ADSLModem的两种基本方式,

两种方式配置ADSLModem

一般的以太网接口的ADSLModem都提供了两种不同的配置方式:一种是使用专门配置软件,通过配置软件自动连接到modem上,利用其提供的一些设置选项来设置我们的modem。另一种是通过web方式,在浏览器中连接到modem中,利用其提供的web配置接口,对其进行详细的设置。一般情况下,笔者所见到的modem配置软件所提供的配置选项都比较简单,只能完成一些较基本的设置,保证用户能够正常连接到因特网,许多的高级功能都不能在配置软件中进行设置。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使用配置软件更简单,用户一般只要按照其向导的提示,一步一步地完成整个配置过程就可以使用ADSLModem来上网了。全部的过程都是傻瓜式的,用户只需要把几个数值填入其中,并选择几个选项就行了,非常适合那些初级用户。

但要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每个厂家生产的ADSLModem,都只可使用自己专用的配置软件来进行配置,如华硕的一些型号,但现在市面上所销售的modem中,似乎只要使用了同一款处理芯片的产品,大都是配置软件可以相互通用的。故用户只要选择一个与自己modem使用的处理芯片相同,使用时觉得方便的配置软件就行了。

而web配置方式就相对来说要复杂得多,在这种方式下,基本上我们可以对整个modem的全部功能都能够进行详细配置,在许多型号的modem中,它所提供的那些高级功能也只能通过web方式来进行配置。所以在本文的内容中,会着重给大家介绍web方式下ADSLmodem的配置。

另外,实际上还有一种ADSLModem的配置方式,就是使用telnet命令远程登录到modem中。一些型号比较老旧的产品仍然使用的这种配置方式,使用telnet命令或超级终端登录到modem后,一般会出现一个字符界面的菜单来供用户进行选择,按下相应的字母或数字就可逐步对modem来完成设置了。但采用这种方式有两种不便之处,一是字符界面的菜单人机交互并不是很友好,有时返回前面几级菜单要经过多次退回操作,并且其中的一些配置选项也不是很直观,且全为英文界面,用户需要比较熟悉硬件的各项参数。二是在有些型号的modem中,连字符界面的菜单也没有提供,必须要使用一些类Unix命令才可对modem进行配置,更要求用户相当熟悉Linux/Unix操作系统的操作,要不就是在用户提示符状态下使用在线帮助,对英文不好的朋友来说可是个相当头疼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不提倡使用这种方式,只是在有些modem的一部分隐藏功能没有开启时,可以使用telnet方式,输入命令来开启它们的那些默认状态下并没有开放的功能。如中兴8有一款老型号的产品,它的路由功能默认状态下是没有开启的,我们就可使用telnet,在命令状态下开启它的路由功能。这个在以下的内容中将会给大家介绍到。

、使用配置软件

U接口和卡式的modem,一般都是用配置软件来进行设置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接口的modem一般只提供基本的上网功能,并没有诸如现在基本上每个ADSLModem都具备的路由功能(实际上,这也不现实)。而以太网接口的modem也有许多提供了配置软件,以进行快速地设置。这是一种简单的配置方式,我们可使用它来快速设置好modem的一些基本功能,保证连接正常,对于新手来说特别适用,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怎样使用配置软件来设置好我们的modem。

对于使用Globeantitanium系列芯片的modem为说,实际上,它们都可以使用某一个厂家的配置软件来进行配置,因为同一系列的芯片提供的功能大致上差不多,故配置软件也基本上是可以通用的。笔者使用的是TP-Link公司的TD-8800的配置软件,笔者原来使用的modem驱动光盘上的一个配置软件,但它的连接速度很慢,差不多要有五、六分钟才可连接到modem上,并且经常会出现连接错误的提示。而使用TP-Link公司的TD-8800的配置软件,连接速度很快,而且很稳定,且全部为中文界面。这个软件的下载链接在www.tp-link.com.cn/chinese/soft/00005558.zip

执行该软件后,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在“IP地址”一栏中输入你modem的局域网地址,这个地址一般是一个C类的保留地址,默认情况下以9.68..这个地址为多,但也有很多的modem是使用的其他的保留地址,大家可从modem的说明书中查找到该地址,再把它填在其中。

然后,在“用户名”和“密码”栏中分别填入自己modem的用户名与密码,这个用户名与密码的出厂默认值在说明书中也是可以找到的,一般同型号的modem它们的默认用户名与密码都是相同的。如果各位自己已经修改过登录的用户名与密码,但又不记得了,则只需把modem复位就可恢复到初始的用户名与密码。一般情况下,许多厂家modem的用户名和密码基本上都差不多,在碰上连说明书都找不的情况下,我们可试试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参数,很有可能你是能够进入到的噢。

当按下“登录”按钮后,配置软件会尝试登录到modem上,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后,获取得当前modem的状态参数,软件会显示登录成功的画面,

马上就进入到配置软件的主界面,在左边一栏中有四个按钮:“快速设置”、“DHCP设置”、“调制方式”、“当前状态”。在主窗口的右边显示的是modem当前的一些状态参数,如所使用的协议、VPI/VCI的值、封装形式、当前速率等等。如下图所示。对于第一次使用的新modem或要重新设置参数的设备,我们点击“快速设置”按钮,按照其向导的指引,一步一步来完成modem的设置。

接下来,就是让我们来选择modem使用的协议了,在“广域网协议”栏目中,有大概五种modem所使用的广域网协议可供用户进行选择。一般情况下,笔者所碰到的电信、网通、铁通等电信运营商的用户使用ADSLModem有两种基本的方式,使用固定IP地址的路由方式和使用动态IP地址的拨号方式,而又以后一种情况居多。如果用户的上网方式是需要拨号的(即上网之前要使用一个虚拟拨号软件连接到I的服务器上),我们选择第一项“EoA(RFC8Bridged)”桥接模式,而如果是使用的固定IP地址的路由方式(即用户的计算机可从I处获得一个合法的固定公网地址),则需选择第二项“EoA(RFC8Routed)”。

而对于拨号上网的方式,有时我们会看到有的用户在开机上网时并不需要使用虚拟拨号软件进行拨号,而是像小区宽带一样开机就可上网,这大概有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实现,一是把虚拟拨号软件的快捷方式放到系统的启动组中,并系统一进入到桌面就自动进行拨号,也就实现了开机即可上网的目的。由于现在市面上所销售的modem都带有路由功能,且都还带有自动拨号功能。故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ADSLModem配置成路由方式,则整个的modem就变成了一台小型的SOHO路由器,在加电完成与I局端的连接后,它就可自动进行拨号,自动连接到I的服务器。对于这一种情况,就笔者所遇到的,一般I都是使用的oE的方式,则我们要选择最末的一项“oE(RFC56)”。

在这,要给大家说明一点的是,如果我们是几户人家合用一条ADSL线路(这种情况很常见,笔者就给不少的同事朋友做过ADSL共享,大家分摊费用,速度又基本上不受影响,何乐而不为),最好是把modem配置成为oE方式,

在共享上网的时候,应该大家都不想用一台机器常年开着当作代理服务器吧,并且每次上网都要拨一次号也是一件多麻烦的事啊。并且只打开modem,对同时使用的几户人家来说设备都是透明的,他们开机时打开浏览器就可上网就行了。

下一步就是对所使用的协议设置基本的电信参数了,不论选用何种方式的协议,我们都需要选择VPI/VCI的值和协议的封装类型。。每一种不同的协议类型,这两项基本的电信参数都是要填入的,只是其他的参数不同而已。

在“ATMVC设置”一栏中,填入当地电信的相关参数,在笔者这儿,VPI/VCI的值分别是0/5,然后再在“封装类型”一栏中,选择协议的封装类型,这个一般不用更改,选择默认的设置值就行了,如果各位读者不了解当地电信所使用的具体设置值,也可拨打其技术支持电话询问。

在这,有一点要提示的是,如果用户使用的ADSL是能够被分配到一个合法的固定IP地址,可以让整个局域网内的计算机通过这个固定IP来共享上网,即为固定IP多机共享上网,则需要把“WAN参数”这个选项勾选上,再把I分配的IP地址和相应的子网掩码、默认网关填入到其中,然后再把局域网中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与modem的局域网口IP地址在同一个网段内就行了。如果用户没有固定IP地址的话,请不要选择此项。不选择设置WAN参数,也即是ADSLModem被设置为透明网桥的形式,适合于单机上网,一般用户的上网方式正是如此。在这种网桥方式下,我们需要使用第三方拨号软件拨号,由计算机获取一个动态的IP地址后就可上网了。

填写后相关的电信参数后,点击“提交”按钮就可把设置值写入到ADSLModem中了,等modem重新启动后,只要在计算机上拨号成功就可上网了,一切就这么简单。

在EoA(RFC8Routed)模式下,填入电信参数后,也只要I分配的IP地址的相关信息填入到下一步的“WAN参数”选项中,点击“提交”按钮也行了。

而对于自动拨号的oE协议,其实设置也是相当简单的,把相关电信参数填入后,点击“下一步”按钮,再在“参数”一栏中填入I分配给用户的用户名和密码,然后再选择密码协议,在这,我们一般不要改动,选择它的默认值“PAP”就行,再点击“提交”按钮也就大功告成。

使用配置软件来设置ADSLModem,我们一般使用的是它的快速设置功能,简单,快捷,几个步骤就能把modem的基本参数搞定,使之能正常上网。其他的选项如“调制方式”是不用进行更改的,使用它的默认设置就行了。在这个界面中,还有一个用得较多的选项,即“DHCP设置”,即把我们的ADSLModem设置为一台网络上的DHCP服务器,这样在小型的局域网中,对于用户数量不多的情况,我们就可以使用modem提供的DHCP服务功能来动态地分配IP地址给网络中的客户端,免去单独一台一台设置IP地址的麻烦了,在客户计算机上只要设置为自动获取IP地址就可以了。这个功能的设置是相当简单的,只要把欲分配给客户端IP地址的起始地址和终止地址填入到其中,再者如果设置了路由共享上网的话,把D服务器的地址填入就行了。这个DHCP服务器的设置选项在配置软件中还是过于简单,以下有关在web方式下设置modem的内容中我们还会给各位详细介绍这方面的一些控制选项,在web方式下提供了更多的DHCP方面的高级选项来供用户使用。

、Web配置方式

正如上面所提到过的,除了使用配置软件来设置modem外,绝大多数情况下ADSLModem都提供了web的配置界面(至少笔者见过的近两三年销售的modem都可提供这种配置方式),我们就可以使用浏览器来对modem进行配置了。在web方式下,厂商提供的配置选项要更多一些,还有许多的高级功能都可中其中进行设置,搞清楚了web方式下ADSLModem的各个选项的具体意义,那我们就可轻松地驾驭自己的modem了,再也不用求人、请高手来摆平了。

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modem的IP地址9.68..,然后再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我们就可进入到ADSLModem的设置首页(图7-所示)。在这个页面中,有七个大的标签内容,分别为“首页”,有关modem的一些状态信息的描述和系统的时间设置,以及系统模式与快速安装等一些内容;“局域网口”,在个选项中是对modem的局域网参数进行设置,如其使用的局域网IP地址和DHCP功能等相关内容;“广域网口”,这个选项中的内容,主要是配置modem的相关电信参数,以及拨号时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等;“桥接”,该选项是用来配置当设置modem为透明网桥时的相关电信参数;“路由”,这个选项的内容可能是许多多机共享上网的用户最关心的,实际上就只有一台机器使用时,modem也可配置高路由模式,在这有关路由的详细信息及相关的自动拨号等也都可设置完成;“服务”,此选项是modem提供的一些安全方面的功能诸如防火墙、IP过滤的有关设置,以及D、RIP等方面的内容;“管理”,在这个选项下,什么管理modem的用户,远程/本地升级、报警、诊断,modem所使用的一些端口等方面的内容均在此进行详细地设置。

图7-:ADSLModem的web配置首页面

常见的ADSLModem的web配置界面,除了图7-所示的这种多个标签的横式版面外,大致还有其他的几种型式版面,如下图7-和图7-所示的。这两种版面的左侧为可展开的菜单,号下面为各大项的详细功能,右侧是它们详细设置内容。实际上,这只不过是版面的排列不同而已,处理芯片不同的modem其功能也稍有差别,但各个功能选项从名称到实际功能都差不多,主要功能都是一样的。并且,依笔者的经验,下面那两种设置界面的modem所提供的功能实际上还要相对简单一些,因此我们只要搞清楚了Globeantitanium系列芯片modem的各种配置,另外型号的设置也就一目了然了。

图7-:华硕某款型号modem的设置界面

图7-:华为某款型号modem的设置界面

对于每一个具体选项的内容,笔者将会在下面的内容中给大家作详细的解释,并对一些用得比较多,实用的功能,结合笔者自己的使用经验,举出了一些使用的实例,希望各位读者能更好地把自己的ADSLModem的潜力发挥出来。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们将对WEB界面的各配置选项分组进行详细的介绍。

执行该软件后,会出现如下图所示的界面。在“IP地址”一栏中输入你modem的局域网地址,这个地址一般是一个C类的保留地址,默认情况下以9.68..这个地址为多,但也有很多的modem是使用的其他的保留地址,大家可从modem的说明书中查找到该地址,再把它填在其中。

然后,在“用户名”和“密码”栏中分别填入自己modem的用户名与密码,这个用户名与密码的出厂默认值在说明书中也是可以找到的,一般同型号的modem它们的默认用户名与密码都是相同的。如果各位自己已经修改过登录的用户名与密码,但又不记得了,则只需把modem复位就可恢复到初始的用户名与密码。一般情况下,许多厂家modem的用户名和密码基本上都差不多,在碰上连说明书都找不的情况下,我们可试试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参数,很有可能你是能够进入到的噢。

篇4:ADSLModem设置含义及功能全知道(九)

上文中,我们介绍了ADSLmodem桥接模式的相关概念和设置,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接触到ADSLmodem的另一个常用的模式DD路由模式,

5、路由

在ADSL的“路由”标签中,有关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是“IP路由”和“IP地址表”。首先给各位介绍的是“IP路由”。请往下看。

IP路由

现在,一般的ADSLModem都支持多种网络协议,具有静态路由功能,是一台完整的路由器。实际上许多人对ADSLModem的路由功能仅仅是停留在概念上。那么在家庭和SOHO应用中,ADSLModem的路由功能是怎样与其他设备通信地呢?路由的Modem对我们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呢?我们怎样才能使用路由功能呢?有关这方面的话题,我们来逐步跟大家进行讨论。首先来介绍一下有关IP路由方面的概念与基础知识吧。

(一)IP路由的概述

、IP路由器定义

因特网是通过路由器互连的网络和主机的一个庞大的集合,路由器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包交换网络的专用计算机。在路由器工作时,它可以主动地为一个特定的目标设备接收数据,但接收到数据后跟着下一步会把数据传送到什么地方呢?当你给路由器定义了IP路由规则时,则路由器会使用你提供规则来确定把数据传送到哪一个目标设备上。

()、IP路由器和电话交换机相比较

IP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有点类似处理电话呼叫的接线交换机那样。

当我们拔一个长途电话号码时,首先通过我们的本地电话线连接到一台正在工作的电话交换机上,所发出的所有呼叫最先到达这台主交换机的。但如果你所拔的电话号码是你这台主交换机服务区域外的,那么这台交换机会为长途呼叫电话连接到更高一级的交换机,而这台更高一级的交换机会检查你拔的电话区号并为你连接到另外一台在正在为你所呼叫地区服务的交换机上,这台正在工作的新交换机会检查你拔的电话号码的前缀(当中的前三个数字),并连接到符合电话号码前缀的一台更多服务区的交换机上,到最后的交换机上,那么它会检查电话号码的最后四位数字来连接到你要拔给的人或公司的电话上。

相比之下,当你的计算机在因特网上开始与网络中的其他主机通讯时,例如要连接到一台网站服务器浏览网页,你的计算机发送出包括目标网页的计算机的IP地址(如同“电话号码”)的数据包,所有你发出的请求首先到达与你计算机相连的你I的路由器(如同“第一个电话交换机”),这时你I的路由器会查看该数据包目标地址的网络ID部份(如同“电话区号”),并确定哪一个是将要发送网页浏览请求的路由器,经过几个这样的路由器后,这个请求到达了目标网络的路由器中,然后这个路由器用目标IP地址的主机ID部份发送请求到达要访问的计算机上。

比较计算机和电话,所有的处理最初都是送到同一个路由器或交换机上,它对其他更高或更低层的设备来说是作为一个网关服务的,没有一个设备能够得知数据的出发和结尾路径,但每个设备使用目标地址(或电话号码)的一个特定部份来确定哪一个设备是它的下一步所要连接的。

小提示:每个IP地址包含了二种信息,网络ID和主机ID,网络ID是用来区别因特网或企业局域网中的一个特定的网络号;主机ID是用来区分网络上的一台特定的计算机或设备。每个IP地址的第一部份包含有网络ID,其它部份包含有主机ID,网络ID的长度是由网络的等级所决定的(更多关于IP地址的信息可以参见这篇文章)。

()、跳步和网关

每当因特网上的数据包从一个因特网地址通过另一个因特网地址时,亦即是说这个数据包经过了一个“跳步”,一个“跳步”可以是在同一设备上的不同端口、同一网络上的不同设备或在其它网络上的一台设备间的数据传递过程。

当一个“跳步”从一种类型网络到另一种类型网络传递数据时,它要使用网关,网关是在某一个网络上提供给该网络用户使用的一个IP地址,正如一台电话交换机对于一个特定的电话号码来说象一个网关。例如当你局域网上的一台计算机请求访问一个公司的网站时,你的I服务器对于因特网来说就象一个网关,一旦你的请求到达目的地时,另一个网关让你可以访问这个公司网页服务器上的网页。

,

()、使用IP路由器来指定缺省网关

IP路由器可以在计算机、路由器和其它使用IP地址的机器上指定它们使用哪个网关把数据包传送到它的目的地。如果一个目标文件没有确定IP路由,那么它的数据将被送到已经预设的默认网关上,这个网关好像一台更高层的电话交换机一样为传送数据服务,它可能不能把数据包送达最终目标设备,但它可以“聪明地”认出哪一台其它设备能把数据包送到,如果它无法确定哪一台设备能把数据送到时(因为没有指定路由),那么这机器会把数据送到它自己的默认网关上,最终一台高层机器使用它预定的IP路由能把数据沿着传送路径传到数据包的目标设备上。

(二)、什么情况下需要设定IP路由?

在典型的家用或办公用局域网中,在下例情况下,为使ADSLModem与因特网的通信提供合适的路径,我们需要设定它的IP路由。

①如果我们的家中(或办公室)有两个以上的网络或者子网时,在这两个网络内都使用

②还有如果我们的网络比较复杂一点,有时需要连接有二个或以上的I服务器时,就需要在ADSL中设置不同IP路由条目来与这些不同的I进行通信。

③再者当我们需要连接到一个远程局域网时(例如家庭网络与办公网络相连)。在这样的情况下,都有可能要设定网络中的路由器。

(三)、添加IP路由

我们可以自己手工向ADSLModem的路由表中添加IP路由条目,下面笔者向大家介绍一下怎样在路由表中添加一条IP路由。具体步骤如下:

①、IP路由表页上点击“添加”按钮,弹出一个“IP路由-添加页”。如下图所示。

②、为这条IP路由条目指定目标地址、子网掩码、网关/NextHop,请参照上面的介绍输入这些选项的内容,

如果要设定设备默认网关的IP路由,请在“目标地址”和“子网掩码”项中都输入0.0.0.0,在“网关/NextHop”项中输入I的IP地址。

注意:在这页中,我们无法指定接口名,路由类型或RouteOrigin,因为这些参数的使用只有在设备连接到其它路由设备时ADSLModem才会自动获得,对于我们自己创建的IP路由条目,这些选项在“IP路由表”页上是显示系统默认值的。

③、点击“提交”按钮,确认修改的信息。然后再返回,就可以看到在路由表中看到新添加的路由条目了,现在保存即可。

图:添加一条IP路由条目

(四)、查看IP路由表

每台使用IP地址的计算机和路由器都有它经常用来上网的IP路由地址表,对于每个目标IP地址在地址表中都列出有取得数据的开始端IP地址。路由器通过检查其路由表来确定如何转发数据包,如果数据包的目的地址位于路由器直接连接的网络,则路由器不需要使用其他路由器就可以递交该数据包;如果目的地址位于远程网络,则路由器必须将该数据包转发到另一个距目的网络更近的路由器,然后由路由器负责之后的转发及传递。通往远程网络的路由可以通过一些路由选择协议静态配置或动态获得。

进入ADSLModem的配置页面,点击“路由”标签,然后点击任务栏中的“IP路由”,显示IP路由表(如下图所示)。在IP路由表上对每个现用路由都有一行显示,包括在ADSLModem中预设的路由、你已经添加的路由和通过连接你的I网络而自动获得的路由。

在路由表中显示有“目标地址、子网掩码、NextHop、接口名称、RouteType、RouteOrigin、操作”这几项,下面笔者就具体解释一下各项参数的意义与作用。

①目标地址:指定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目标地址可能是指定给一台特定计算机或一个完整网络的IP地址,它也可以指定作为所有节点,即这个路由器将为所有那些没有其它路由器所设定目标地址的计算机所使用,这就是路由器创建的默认网关。

②子网掩码:指网络上涉及目标地址和计算机的部份,默认网关使用0.0.0.0作子网掩码。

,

③NextHop:在“目标地址”栏中显示的目标地址中,通过“NextHop”所指定的地址来作为它下一个用来传送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

④接口名称:指数据包通过哪个接口来传送到它下一个特定的网段。

⑤路由类型:指这个路由器是直接路由(Direct)还是间接路由(Indirect)。在一个直接路由中,源计算机和目标计算机是在同一网络中的,路由器会直接将数据从源计算机发送到目标计算机上。在间接路由中,源计算机和目标计算机是在不同网络中的,路由器要将数据传送到另外一个网络,还需要其它更多路由器来处理。

⑥RouteOrigin:指是什么样的路由模式。动态路由(Dynamic)指由你的I或厂商预设在系统上的路由,使用动态路由,路由器可以在网络之间的大量可用路由中选择一条最佳路径。静态路由(Static)的情况下,网络管理员必须在路由器中逐个输入每个目的网络及相关联的下一跳步的地址。你自己创建的路由标为“Local”。其它路由可以自动创建或者通过各种网络管理协议进行远程创建。

⑦操作:你可以点击“”来删除相应的路由条目。

IP路由表也可能显示你的I作因特网通信的默认网关,这个默认网关在这行里显示包括目标地址0.0.0.0。

图:显示的IP路由表

IP地址表

ADSL的各个接口使用唯一的IP地址与其它网络设备进行通信,并能根据唯一的IP地址识别因特网上和各种设备。我们可以在配置管理页面中查看ADSL设备各个接口所使用的IP地址列表,还能查看其它系统和网络的具体性能数据。在“路由”标签下点击“IP地址表”,在该页中可显示本设备所有端口的IP地址,包括局域网(Ethernet)端口和广域网(DSL)端口.

(一)、查看设备的IP地址

在IP地址表中(如图所示),显示有设备每个IP接口的IP地址、子网掩码、接口名称。

列表中的IP地址通常包含有如下的接口:

①设备的局域网(以太网)端口的IP地址,通常称为eth-0,在设置这个地址的详细内容可参看上面所述的“局域网设置”中有关介绍。

②设备的U端口的IP地址,叫u-0,它在设备启动时会自动取得的。

③设备的广域网(DSL线路)端口的IP地址,I和来自于局域网外的其他设备可以使用这个地址识别我们的网络。在配置管理页中,它可以依据不同的情况,被设定为-0、eoa-0或ipoa-0几种不同的设置值,依赖于不同的因特网协议,我们的ADSL设备使用它来与I进行连接通信。可能,I在用户每次连接时分配给该设备的这个IP地址有可能是相同的,或者每次都是不同的。

④回传IP地址,名叫lo-0,其IP地址一定是7.0.0.。这是个特别的地址能让一些数据直接回传给设备本身,这样做的好处就是避免让一些数据还要通过局域网或广域网端口绕一大圈后再路由回传到该设备上来。

如果设备还有其它接口,那么它们的IP地址也会在这里列出。

图:查看各个接口上的IP地址信息

(二)、查看IP性能统计

我们可以查看设备在处理因特网协议数据包过程中的一些统计信息(数据包是为了方便数据的传输而按一定的规则事例在一起的某些数据的集合)。当然,在一般情况下我们并不需要来总是查看些数据统计信息,但当我们在诊断网络故障和因特网数据传送问题时查看它就可能有助于解决所出现的麻烦与问题。

在“IP地址表”页中点击“全域统计”按钮,就会显示自从你打开这个页面起的所有数据的最新统计表,当然我们也可点击“刷新”按钮来更新这些数据信息。

在下一篇文章里,我们会讲到ADSLmodem提供的各类服务的设置。

篇5:ADSLModem设置含义及功能全知道(八)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们介绍了ADSLmodem的广域网相关设置,本文将介绍ADSL桥接模式各设备选项的含义,

、桥接

我们可以把ADSL配置为连接自己本地的局域网和I网络之间的一个桥,ADSL的桥接功能能够把二个或更多的网络连接起来,好像它们是在同一本地局域网中的两个网段一样。这章介绍如何配置ADSL把它作为一个透明网桥来运行。下面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桥的概念。

注意:在修改自己modem上的桥设置时,请弄清当地I使用哪一类型来连接用户的DSLmodem以传递数据的(即是使用以太网桥还是IP路由)。

ADSL用桥的方式来连接二个或更多网络以便交换数据,桥接模式使用唯一硬件地址(厂家指定给每台计算机或者两网络上设备所指定的唯一的硬件MAC地址),它记忆与其各接口相连的网络中全部设备的MAC地址(ID)。并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帧的MAC地址将之转发到与目标所在网段相连的接口。例如,各位家中的计算机的硬件ID是由计算机中安装的网卡号来确定的,而你I计算机的ID是通过广域网接口来确定的。在桥转发表中保存着它们的ID列表和与每个ID相关联的接口。

当桥接收到一个数据包时,它会把目标硬件的ID与桥转发表中的条目作比较,当数据包的ID与其中一个硬件ID相符时,这个数据包则会通过这个连接接口传送到相应的网络中。注意:桥不会直接把数据传到接收计算机中,但它能广播到数据的接收网络中,使得网络中的任一节点都可以收到使用。在接收网络上,一个局域网端口(如以太网接口)接收到数据后再帮忙把数据包转送到它的目标计算机中。当桥无法辨认数据的目标硬件ID时,它会在它的所有接口上广播数据包,这样每个与它连接的网络都可以收到这个数据包。

(一)、桥与路由及桥的应用

桥与路由的本质不同,在于路由使用高级协议(如IP协议)来确定怎么传送数据,IP数据包包含有独特识别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路由器能够解读这些信息并将数据传送到目标计算机上,或者如果目标计算机不在与它连接的同一个网络时,它能确定要将数据传送到那一个路由器上以让数据包正确达到目标计算机,

桥不能解读数据包中的IP信息,但它代之以使用包含在数据包中的目标计算机唯一的硬件ID号,硬件ID号是厂家指定给他们所出售的每个硬件中的,全都是唯一的号码。桥通过它的接口来获得可辨别硬件身份的ID号码,当它接收到数据包时,桥只会简单地通过它与目标硬件ID号相关联的设备接口来传送数据,或者如果它还没有识别硬件ID时会通过它所有的接口来传送。硬件ID通常即是指MAC地址,即为网络中某一设备的网络地址。

普遍认为,路由器的应用比桥更聪明灵活,前者一般能提供多样的安全和网络管理服务。

桥的应用:

尽管我们的ADSL在出厂时系统已经预设成一台路由器模式,用来为我们的局域网提供连接到因特网的服务,不过还是有如下的几种情况你可能要使用桥的模式。

①我们的I与自己的局域网间的连接需要使用桥接协议,那ADSL将要配置为一个桥模式用来连接I进行通信,这时它为我们的局域网提供象路由器功能那样的。

②我们的局域网中存在有使用不同于因特网协议的“layer-”(第三层)协议进行通信连接的计算机,这些协议包括有IPX和AleTalk(Mac机器所用的网络协议之一)。在这种情况下,ADSL将要设置为一个桥模式,要像路由器那样为使用这些协议进行通信的IP数据包服务。

(二)、定义和删除桥接口

要使用一个桥,只要简单地指定设备上你想要用它来桥接数据的接口,然后在桥模式里将它打开即可。具体步骤如下:

篇6:设置ADSL Modem的路由功能

本文主要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了对于ADSL 路由器,我们应该如何去设置,那么具体要怎样操作呢?下面的文章将给我们详细的介绍,

笔者在前年年底曾经联合了周围的邻居,合伙安装了ADSL,由笔者家的计算机作为上网主机,通过ADSL的专用Modem与电话线相连接,从而利用虚拟拨号的方式实现最实惠、最简单的上网方式,而周围邻居使用集线器这个网络交换设备配合代理服务器软件,来让他们的计算机与笔者的计算机相互连接成为局域网,并最终共享笔者家的ADSL来上网。不过这种共享上网的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不少弊病,最明显的缺点就是笔者家的计算机一旦不开机,邻居家的所有计算机都不能连接上网;如果要保持网络长期处于接通状态的话,就要求作为代理服务器的笔者家的计算机一直开机,显然这种要求是很难实现的。那么有没有办法在代理服务器不开机或者笔者不想上网时,周围邻居还能通过共享的ADSL实现INTERNET访问呢?

有,只要使用具有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就能解决这样的难题!只要大家所安装的ADSL所处的通信部门有服务器端支持,使用了具有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后,周围邻居家的计算机都能够在不受其他计算机或者主机干涉的状态下随意访问INTERNET,通过具有路由功能的ADSL Modem上网的所有计算机都变成了独立的主机,它们的状态与其他任何主机的状态毫无关系。

话是这样说,但笔者家两年前使用的ADSL Modem是属于旧式的那种,不具有所谓的路由功能,而这种功能只是出现在新型的ADSL Modem设备中。难道必须重新更换ADSL Modem设备才能解决问题吗?其实,大家可以对早期的ADSL Modem设备进行升级,让它具有路由功能,这样就不需要重复投资了。不过并不是任何ADSL Modem设备都支持“软升级”的,例如USB接口类型的设备就不能进行升级,而与网卡相互连接的RJ45接口的设备才能被正确升级。

对ADSL Modem设备进行升级,其实是对该设备内部设置数据的固件进行内容更改,将其运行模式修改为路由工作模式,然后刷新并保存好数据,就能完成升级任务了。由于ADSL Modem设备的各生产厂家提供的升级要点不同,因此升级的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笔者只能对通用的升级步骤进行一些简单的概括,对于不同厂家的设备升级,请以具体的产品升级说明书为准:

1、认真检查一下自己的ADSL Modem底部铭牌号码与该厂家网站说明可升级的Modem产品是否一致,在确认自己的设备可以升级后,大家再从对应网站上去下载与自己产品相符合的升级固件,以便进行升级;

2、修改连接到Modem的网卡的IP地址,将其设置为168.0.0.1,同时将该网卡的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3、接着再建立一个简易的FTP服务器,同时把FTP服务器的网络IP地址和网卡的网络IP地址设置相同,也就是设置为168.0.0.1,

并启动匿名用户名,密码设置为空,再设置好已经下载的升级固件所在的文件夹为该用户访问的根文件夹;

4、打开开始对话框,并在其中输入telnet 168.0.0.1,随后大家可以,在登录界面中输入前面设置好的FTP用户名、密码以及固件的文件名称;当屏幕上显示是否要更新固件时,大家可以作“Yes”回答;确认以后,Modem过一会儿就能重新启动了;

5、返回到运行框中,再次执行telnet 168.0.0.1命令,以便登陆到Modem中,在登陆提示界面中,使用show命令,来查看当前Modem的状态信息;要是对应该型号Modem的新型号标志出现在显示屏幕上的话,就说明Modem中的固件内容已经成功升级了;

6、到这里为止,大家使用的ADSL Modem设备就已经具备了路由功能,而不再是以前单纯的调制解调器了;要对这个简单的“路由器”进行管理时,只要打开IE浏览器,并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168.0.0.1时,就能打开一个专门管理路由功能的WEB页面了;

7、在该界面中,大家可以将ADSL Modem设备的工作模式设置为“Router”,然后重新启动ADSL Modem设备;然后再次进入管理路由功能的WEB页面中,将自己的ADSL的用户名以及密码输入其中,接着选中“PPPoE”连接方式;设置好所有相关参数后,大家可以拔掉Modem的电源线,然后重新接通,以便让Modem再次启动一次;

8、返回到与ADSL Modem设备直接相连接的计算机系统中,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图标,从弹出的右键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在随后出现的网络属性参数设置对话框中,选中其中的“Tcp/Ip协议”,再单击对应界面中的“属性”按钮,在接着打开的设置界面中,将本地计算机的IP地址设置为自动获取,同时将网关地址设置为168.0.0.1,再将对应的DNS服务器设置为对应的ISP的DNS服务器IP地址;

9、完成上面的所有工作后,所有连上网的计算机都可以在不受其他计算机干涉的情况下随意进行网络访问了。不过笔者在最后还要声明的是,升级ADSL Modem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如果稍有不慎的话,就可能会导致ADSL Modem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大家在动手之前请三思而后行!

篇7:路由功能实现主机跨网段互访网络知识

在我们单位的日常工作中,人们往往由于分配的IP地址不在一个网段,而不能相互访问,给员工之间的数据交换带来不便,虽然可以利用第三层交换技术VLAN来实现数据交换,但那需要更换现有的部分 网络 设备。那么,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我

在我们单位的日常工作中,人们往往由于分配的IP地址不在一个网段,而不能相互访问,给员工之间的数据交换带来不便。虽然可以利用第三层交换技术VLAN来实现数据交换,但那需要更换现有的部分网络设备。那么,利用现有的网络设备,通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我们找到了解决此问题的方法,即利用IP转发和Route路由功能来实现不同网段的数据交换。

网络拓扑结构图

我们的网络采用的是C类地址(IP地址前三段固定,最后一段为任意),网络拓扑如图。

网络分三个网段(128.128.10.0网段,10.232.193.0网段,10.232.194.0网段),另外,单位接通了DDN专线,对内的以太口地址属于10.232.193.0网段,不能直接相互访问给其他网段访问Internet带来了困难。

■增设协议太麻烦

10.232.193.0网段的工作站要想访问128.128.10.0网段上的数据库服务器(IP地址为128.128.10.1),由于不是一个网段上,无法直接通过TCP/IP协议访问。考虑到需要访问数据库服务器的工作站数目较少,我们采用了如下方法:给需要访问数据库的10.232.193.0网段的工作站多分配一个128.128.10.0网段IP地址,即在每个机器上增加一个TCP/IP协议,使机器具有两个IP地址,这样它就可以同时访问10.232.193.0网段和128.128.10.0网段,

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占用了IP地址资源,而且,每台机器都必须设置好,比较麻烦。而通过配置Route的方法则简单得多。

■更简单的解决方法

我们用一台NT-Server(IP地址为10.232.193.15)作一台IP转发器,在网络里起到一个简单路由器的功能,经过配置后实现了多个网段的相互访问和不同网段可通过防火墙访问Internet。具体配置步骤如下:

1.将10.232.193.0网段上的主机的网关都指定为:10.232.193.5(防火墙的内部地址)。

2.在防火墙上增加一条由防火墙到10.232.194.0的路由,也就是说要访问194网段可以由10.232.193.15转发。

3.在IP转发器上将网关指定为10.232.193.5,建立了两台网关机的双向联系。另外,添加IP地址,使该机器既在193网段也在194网段。

4.将10.232.194.0网段上的主机的网关都设为10.232.194.254,若要访问194网段外的地址都通过10.232.194.254转发。

这样完成了整个配置。如要从机器10.232.194.25访问10.232.193.65数据这样传送:

10.232.194.25DDD→10.232.194.254(10.232.193.15)DDD→10.232.193.65 。若是194网段要访问Internet则:

10.232.194.25DDD→10.232.194.254(10.232.193.15)DDD→10.232.193.5DDD→ Internet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8:网络路由技术基础网络知识

何为路由? 所谓路由就是指通过相互连接的 网络 把信息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一般来说,在路由过程中,信息至少会经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通常,人们会把路由和交换进行对比,这主要是因为在普通用户看来两者所实现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 其实,路

何为路由?

所谓路由就是指通过相互连接的网络把信息从源地点移动到目标地点的活动。一般来说,在路由过程中,信息至少会经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通常,人们会把路由和交换进行对比,这主要是因为在普通用户看来两者所实现的功能是完全一样的。其实,路由和交换之间的主要区别就是交换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第二层(数据链路层),而路由发生在第三层,即网络层。这一区别决定了路由和交换在移动信息的过程中需要使用不同的控制信息,所以两者实现各自功能的方式是不同的。

早在40多年之间就已经出现了对路由技术的讨论,但是直到80年代路由技术才逐渐进入商业化的应用。路由技术之所以在问世之初没有被广泛使用主要是因为80年代之前的网络结构都非常简单,路由技术没有用武之地。直到最近十几年,大规模的互联网络才逐渐流行起来,为路由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平台。

路由技术的构成

我们通常所说的路由技术其实是由两项最基本的活动组成,即决定最优路径和传输信息单元(也被称为数据包)。其中,数据包的传输和交换相对较为简单和直接,而路由的确定则更加复杂一些。

确定路由

度量标准(metric),例如路径长度等,是被路由算法用来计算和确定到达目的地的最优路径的标准。为了帮助确定数据传输的路径,路由算法可以建立和维护路由表。路由表中包含了各种路由信息。路由信息根据所使用的路由算法的不同而各异。

路由算法在路由表中写入各种不同的信息,路由器会根据数据包所要到达的目的地选择最佳路径把数据包发送到可以到达该目的地的下一台路由器处。当下一台路由器接收到该数据包时,也会查看其目标地址,并使用合适的路径继续传送给后面的路由器。依次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目的地。

路由表中还会包含其它一些对路由的计算和选择有价值的信息。路由器通过比较不同路径的度量值决定最优路径,而具体的度量值则要视所使用的路由算法而定。我们将会在文章稍后对一些较为常用的度量标准进行详细的介绍。

数据包交换

交换算法相对路由算法来说更加简单,而且绝大多数的路由协议都可以使用相同的交换技术。当数据包的发送方通过一定的方式获取到路由器的地址之后,就会把数据包以该路由器的物理地址(MAC地址)发送出去,同时使用网络层地址标识数据包的最终目的地。

当路由器接收到数据包后将查看标明其目的地的协议地址,并决定是否按照该地址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台路由器。如果路由器不知道如何把数据包转发到其目的地的话,一般会丢弃该数据包。如果路由器知道数据包的转发路径,则会将其中的物理地址改为下一台路由器的地址,然后将其发送出去。以此类推,直到数据包到达最终的目的地。在整个过程中,数据包的物理地址会随着移动过程中所经过的不同的路由器而变化,但是代表目的地的协议地址一直保持不变。具体如图所示: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主要由几个关键因素决定。首先,算法的设计意图对路由协议的实际运作具有很大的影响。其次,目前存在许多不同类型的路由算法,每一种算法对网络和路由器资源都有不同的要求和影响。最后,路由算法使用不同的度量标准,从而使最优路径的计算结果不同。

设计意图

通常,一种路由算法可以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设计意图:

最优性

简单,低开销

健壮,稳定

快速聚敛

适用性强

最优性是指路由算法选择最佳路径的能力,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最佳路径所使用的度量标准,

举例来说,一种路由算法可以同时采用数据包经过路由器的跳数和时延作为度量标准,而其中又以时延为主要标准。每一种路由协议都必须严格定义度量值的计算方法。

路由协议的设计应当尽可能的简单。换句话说,路由算法必须能够以最有效的方式发挥其功能,最大程度的降低软件和使用开销。尤其是当实现路由算法的软件只能在资源有限的机器上运行时,有效性就变得更为重要。

路由算法必须具有良好的健壮性,能够在出现异常或突发事件(例如硬件损坏,负载过高以及执行错误等)时正常运行。因为路由器往往是网络的连接节点,所以如果出现问题将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最好的路由算法应当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在不同的网络条件下都能够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路由算法还应当能够快速聚敛。所谓聚敛就是指所有路由器就最优路径重新达成一致的过程。当因为某种原因使路由器出现问题而无法继续正常使用时,路由器会发出路由更新信息传遍整个网络,重新计算最优路径,并最终使所有路由器就新路径达成一致。聚敛速度慢的路由算法可能会导致路由回路的出现。

在下图所示的路由回路中,一个数据包在时间t1到达路由器1。因为路由器1中的信息已经被更新,所以该路由器知道到达数据包目的地的最优路径应当通过路由器2。因此,路由器1把数据包转发到路由器2。但是路由器2中的信息没有被更新,所以仍然认为最优路径应当通过路由器1,并因此把数据包又转发回路由器1。这样,数据包只能在两台路由器之间来回传递,直到路由器2接收到了路由更新信息或者数据包超出了最大存活时间。

路由算法还应当具有非常好的适应性,能够快速准确的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例如,假设某一个网段出现问题,许多路由协议都可以快速的选择新的最佳路径替代已经无法使用的原由路径。路由算法应当能够通过编程,适应网络带宽,网络时延等参数变量的变化。

算法类型

路由算法可以被划分成许多不同的类型。主要的分类标准如下:

静态vs动态

单路径vs多路径

单层结构vs分层结构

主机智能vs路由器智能

域间vs域内

链路状态vs距离向量

静态vs动态

静态路由算法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路由算法,而只是由网络管理员在启动网络路由功能之前预先建立起来的路由映射表。除非管理员人为修改,否则映射表的内容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使用静态路由的算法在设计上非常简单,主要适合在那些数据流量的可预测性强,网络结构相对简单的环境中使用。

因为静态路由系统无法对网络变化作出响应,所以对今天的大型,动态网络来说并不适用。目前所使用的绝大多数的主流路由算法都是动态路由算法,可以通过分析接收到的路由更新信息针对变化的网络环境作出相应的调整。如果网络发生变化,路由软件就会重新计算新路由,并将新的路由更新信息发送出去。更新信息可以传遍整个网络,所有接收到该信息的路由器都会重新执行各自的路由算法,对路由表作出相应的修改。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在适当的环境下,两者可以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互为补充。例如,我们可以创建静态路由,指定一台专门的路由器作为最后诉求(last resort)路由器来接收所有无法被正确路由的数据包,这样,我们就可以保证所有的信息都能够以某种方式被处理。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9:传真路由方法多网络知识

设计传真 服务器 的关键是实现传真的路由,由于传真通信规程T.30建议中没有关于传真路由的定义,要实现传真的路由必须借助辅助的手段。目前有几种办法可以实现传真的路由。 ISDN/DID 路由可靠 使用ISDN或DID,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得属于自己的传真号码而无须再

设计传真服务器的关键是实现传真的路由。由于传真通信规程T.30建议中没有关于传真路由的定义,要实现传真的路由必须借助辅助的手段。目前有几种办法可以实现传真的路由。

ISDN/DID 路由可靠

使用ISDN或DID,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得属于自己的传真号码而无须再架设单独的物理线路。从电信局申请ISDN或DID服务后,用户会获得一组电话号码,然后将号码分配给用户或部门,再安装相应的ISDN或DID卡。当有传真拨入时,ISDN或DID卡会自动检测对方拨的是哪一个号码,并将号码通知给传真服务器。传真服务器查询用户数据库,然后将传真转给拥有该号码的用户,如图1所示。

图1 ISDN/DID方式实现路由

ISDN/DID 路由是最可靠的自动路由方式,但实施成本较高。

OCR路由取决于软件

配合适当的OCR(光学字符识别)软件,可以实现OCR路由。收到传真以后,按照收件人的姓、名、部门、传真号码等关键词进行识别。识别成功的直接转给收件人,不成功的提交给管理员或打印机,

图2 DTMF方式实现路由

OCR路由的质量取决于OCR软件。一般来说,打印字符的识别率要高于手写字符,采用标准的传真格式也有助于提高识别率。

Line路由要支持多线路

Line路由是指利用多条物理线路实现路由。比如为4个部门申请了4条传真线路,则各部门就会自动收到发给自己的传真,惟一的要求是传真服务器必须具备多线路支持的能力。有些传真服务器支持Modem,通过多功能卡可最多接32个Modem。

DTMF路由要求多

DTMF(双音多频)路由要求发送方在发送传真时先输入一个分机号,传真服务器根据分机号判断收件人是谁。要实现DTMF 路由,首先传真服务器的硬件必须支持DTMF检测,如果是Modem则必须支持语音。其次,当线路接通以后要通知发送方如何输入DTMF,一般是播放欢迎语,如“欢迎致电某某公司,发送传真请直接输入4位分机号”。对方输入4位分机号后,系统到数据库中查找与之对应的用户,如果用户存在,则启动传真接收程序;如果用户不存在,则提示对方重新输入或退出,如图2所示。

CSID用传真机ID路由

CSID 或Sender ID路由是利用传真机ID实现路由的一种方式。一般传真机都可设定表明自己身份的ID,如Hualu代表中国华录。这样就可以根据来电的ID将传真转给相应的收件人,如王晓敏负责与华录联系,则来自华录的传真自动转给他。

CSID 或Sender ID路由需要传真服务器的硬件支持才可以实现。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设置ADSLMODEM的路由功能网络知识】相关文章:

1.路由协议设置

2.Android 4.0的静态路由功能设置方法

3.无线Adhoc网络的关键技术的路由

4.3G网络知识

5.巧妙设置DNS 网络加速

6.在WPS文字里设置计算器功能

7.网络邮箱安全知识

8.OSI网络七层协议及其功能

9.Linux中网络如何设置配置linux操作系统

10.Win8桌面显示网络图标设置方法

下载word文档
《设置ADSLMODEM的路由功能网络知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