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2023-04-24 08:37: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松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供大家参考。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篇1: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

根据9-12月和3~5月印度洋西北部公海海域(13°N~20°N、59°E~64°E)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调查中所采集的样本,选取了12个站点48尾鸢乌贼肌肉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根据UPGMA聚类分析,样本中存在2个种群,13°N~18°N海域和18°N-20°N海域.分析得知,2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为0.2150,表明不同种群间在遗传背景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种群内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676±0.1801.2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为0.1338,遗传相似性指数为0.8748.

作 者:刘金立 陈新军 许强华 LIU Jinli CHEN Xinjun XU Qianghua  作者单位:刘金立,LIU Jinli(上海水产大学图书馆,上海,90)

陈新军,许强华,CHEN Xinjun,XU Qianghua(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上海,200090)

刊 名:南方水产  ISTIC英文刊名:SOUTH CHINA FISHERIES SCIENCE 年,卷(期): 4(2) 分类号:Q751 S931.5 关键词:鸢乌贼   种群遗传结构   RAPD   印度洋西北海域  

篇2:黄、渤海半滑舌鳎种群遗传结构的同工酶分析

黄、渤海半滑舌鳎种群遗传结构的同工酶分析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黄海、渤海半滑舌鳎两个群体的同工酶组织特异性并分析和研究其群体遗传结构.结果表明,半滑舌鳎的眼、鳃、肌肉、心脏、肝脏、肾脏、脾脏、鳍条、脑等9种组织和器官对18种同工酶的表达呈现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对肌肉和肝脏两种组织的PGDH、MPI、IDHP、SOD、AAT、MDH、LDH、G3PDH、PGM、LAP、ADH、SDH和ALP共13种同工酶进行了遗传学分析,共记录16个基因座位.其中,黄海群体在4个基因位点(IDHP*、PGM*、G3PDH*、SDH*)、渤海群体在5个基因位点(IDHP*、PGM*、MDH-2*、SDH*、ALP*)表现为多态,黄海和渤海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0.250 0和0.312 5;两个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014 3、0.010 4,平均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014 0、0.010 2;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则分别为1.015 1和1.010 8.两群体间的遗传距离为0.000 12.半滑舌鳎的两个群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两群体间无明显的遗传分化.

作 者:庄志猛 韩志强 马爱军 柳学周 高天翔 ZHUANG Zhi-meng HAN Zhi-qiang MA Ai-jun LIU Xue-zhou GAO Tian-xiang  作者单位:庄志猛,韩志强,ZHUANG Zhi-meng,HAN Zhi-qiang(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03;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马爱军,柳学周,MA Ai-jun,LIU Xue-zhou(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

高天翔,GAO Tian-xiang(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海水养殖重点实验室,青岛,266003)

刊 名:海洋水产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MARINE FISHERIES RESEARCH 年,卷(期): 27(2) 分类号:Q959.486 Q8 关键词:半滑舌鳎   同工酶   组织特异性   黄渤海群体   遗传结构  

篇3: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比较分析

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群体遗传结构的RAPD比较分析

为探究中国和美国大豆疫霉的遗传关系,采用随机扩增DNA多态性(RAPD)的方法,对来自中国黑龙江省、福建省和美国的3个大豆疫霉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使用21个RAPD引物对供试的111株大豆疫霉菌株进行扩增,共得到223个RAPD标记,其中多态性标记为199个,占89.23%.遗传变异分析表明,美国群体具有更高的遗传变异度; Nei's遗传相似性和主成分分析均显示,中国福建群体与美国群体间的遗传相似性最高,而福建群体与黑龙江群体间遗传相似性最低; 聚类分析显示,供试菌株在88%的相似性水平上可被区分为7个聚类,且美国群体分布于更多的'聚类组中;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也表明美国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综合分析表明,本研究的结果不支持关于美国的大豆疫霉可能来源于中国的推测.

作 者:王子迎 王源超 张正光 郑小波  作者单位:王子迎(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南京,210095;安徽省教育学院生物系,合肥,230036)

王源超,张正光,郑小波(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系,南京,210095)

刊 名:科学通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年,卷(期):2006 51(16) 分类号:Q81 关键词:大豆疫霉   遗传多样性   起源   地理分布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相关文章:

1.乌骨鸡蛋用系群体遗传结构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下载word文档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印度洋西北部海域鸢乌贼种群遗传结构的RAPD分析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