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须浅碧轻红色李清照
“柝聲彌厲夜嵯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何须浅碧轻红色李清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何须浅碧轻红色李清照,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浅碧轻红香椿芽散文
浅碧轻红香椿芽散文
民国才女张爱玲说,人生有三恨:一恨海棠无香,二恨鲥鱼多刺,三恨红楼未完。依我看,还可加上一句:四恨椿芽期短。
香椿是名副其实的错过要再等一年的“树上鲜蔬”,每年只有早春到谷雨这段时间的椿芽鲜嫩好吃,谷雨一过便老了。时令性太强,委实吃得不过瘾。
在乡人眼里,香椿不算啥稀罕东西。小时候,邻居王大娘家有棵香椿树,碗口那么粗,笔直挺拔,伸枝展叶,紧挨我家院墙。说是邻家,就跟我家的没两样。
一场春雨过后,三五日,嫩红的椿芽,一簇簇,破枝而出,像花朵,像小伞,镶着花边,闪着晶光,散发幽幽的香。晴好天,王大娘就隔墙高喊:霞,霞,打椿芽啦。姐姐从旮旯里找出镰刀,我步其身后,厮跟着上到房顶,站到边沿,伸手便可够到树枝,采一束,往下扔一束,香椿芽似不愿离开母亲怀抱的'娃娃,依依不舍地摇摆飘落。阳光透过树枝,筛下斑驳的光影,身着黑蓝布衫的王大娘在树下迈着小脚往篮子里捡,不时抬头嘱咐我们:“小心点,别掉下来!”
香椿芽入馔,吃法多样。土鸡蛋与香椿是绝配,带着露水和香气的椿芽,鲜、嫩、腴、脆,土鸡蛋炒后,黄澄澄的。碧绿的香椿,配嫩黄的鸡蛋,煞是好看。香椿的香与鸡蛋的鲜相得益彰,当清气充斥舌尖,那滋味就像嚼了一大口春天。
香椿拌豆腐,佐以盐、生抽、麻油。一点小磨香油,简直是画龙点睛之笔,香椿、豆腐、麻油的味道都至为顽固直白,然三者配一起却互相帮衬,满口清鲜。
香椿芽,炒鸡蛋或拌豆腐,仅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何况当时,家里的鸡蛋还要留着换盐,豆腐哪舍得常买?长久的吃法,还是腌香椿。烫过的香椿凉凉,装入罐子,码一层香椿,撒一次盐,直至把罐填满,盖严实,随吃随取。
《庄子》中,香椿意味着吉祥,代表长寿。在乡亲眼里,它是实实在在的菜。庭院一棵椿,青菜不担心。香椿,气定神闲地蜗居于平民灶间。春风一过,香椿主动收敛了香气,安然地待在庭院角落。那一口香,足以让人回味一整个春天。
篇2: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散文
——品徐琳诗词随笔 张亮
在我的文学底色里,凝重的黑色意味着冷静、从容、练达、成熟,常常我就是佩带着这样的面具,逡巡于琳琅满目的诗词作品中。可今天,我不由自主地感到震颤,一种浅色的桂香风暴席卷心田:质朴与清丽、淡然与悠远、铿锵与迷茫、美好与温暖、痛楚与慰藉,是那样贴近却又旷远,精妙却很粗淡,一种神奇,一种推力附香而来。这就是诗人徐琳的诗词映像。
大家钱穆说:“文心即人心,即人之性情,人之生命之所在,故亦可谓文学即人生。”由此意推开去,文学作品是生命之学,是创作者心灵与生命的外化与展现。鲁迅也说:“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充分呈现了一种自觉自愿、大哉伟哉的担当和救赎勇气。徐琳在《将军出征》中言:“大风起兮 尘飞扬/……/红樱枪 手中握/策马奔腾 踏破朝阳/战马烈烈 刺向谁的心窝/风声呼呼 看我一个回马枪”。何等的英烈洒爽,何等的顶天立地,何等的荡气回肠,不但是诗人记忆中珍贵的念想,更是她面对现实的卓然进取。她希望在纷繁芜杂苍凉浮躁的当下,顶起一片慷慨激荡铮铮作响的朗朗云空,把激越把大道把正气还给人间;她蔑视庸常生活中那些匍匐爬行无力挺立之作品的精神丑态,鸡毛蒜皮,欲望隐私,激励人,感染人,强健人,像一支混沌中飞出的响箭,耀眼坚定清晰。作者在《谁的`江山》又言:“江山如画/引各路人马剑指向前/……/可惜了,闯王铁骑踏破琼楼/温柔乡里,失了筋骨/奇珍异宝,失了方向”,一语惊世,震聋发聩,真应了那句唐诗: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如果说江山远阔是用力来眺望和珍爱的,那么月亮静美就是用情来怀想和寄托的。在作者心里,不但有“剑影处,飞沙走石,英雄路,正堪阔步”般的大男儿情结,更隐藏着女儿般的冰清玉洁天真烂漫,像江南的丝绸柔软、精致、斑斓、高贵,既幽雅奇幻又吐气如兰。她的《临江仙 坡上有槐》有云:“谢了红花绿杨堤,空中柳絮飘移。白云落入彼山脊,逆风香袭,坡上有槐兮。”何等的轻灵如蝶,何等的诗情画意。下阕写道:“琼树下愁肠目眇,迎来若骨轻肌。美人拥入梦中怡,春之深意,看喜鹊在栖。”举重若轻,闲庭散步,将一场隆重的百年爱情描绘得如此从容潇洒,惟妙惟肖,形若飞羽,这让我想起了家乡黄河岸边的芦花。它流苏似的身影,如音符般散落在水面,轻灵欲仙。司空曙有“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李煜更有“芦花深处泊孤舟”之说。而轻灵的芦花其实就是爱,就是存于作者心中的“春之深意”。
像所有目光阔远步伐坚定有诗和远方的有为青年一样,诗人徐琳的心里也有阴晴圆缺花开花落,有时困顿,有时迷茫,有时苦涩,甚至于高贵的头颅有时也“低于长满野草的山岗/低于无声流淌的小河”。她在《关于距离》中写道:“灰色的天上/有雾在流动/你的影像一一浮现/这时/我和你的距离最近/我发现这是一个幻像/将目光远眺/你我却在不同的方向/此时/我和你的距离最远”。你对我,近对远,看似目标接近曙色在前,实则那诱人的目的地还在远方的远方。她接着写道:“我选择最短的线/从我的这个点奔向你的那个点/却发现你不在这里站”。作者像黑夜中的萤火虫,飞啊,奔啊,冲啊,隔着迷茫和挫折,始终无法找到那亮晶晶的月亮,在探寻中迷失,在深耕中追觅。而所谓的“独行无向导,一路问黄花”只是理想状态下塑造的人生之途。正如《天上的街市》所言:“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你能分辨清街灯和明星哪个才是我们要追找的目标吗?
有评论家说,诗意的生活和诗意的存在是写作向生活敞开,寻找现实皈依唯一的途径。而我要说,这种“诗意”对作者来讲就是为人为诗中平淡、安静、本色、明朗,在娓娓吟诵中透着纯朴,在明亮的底色下铺展着幽幽自然。她说:“平原静默/合欢树兀自独立/花叶相依/花因叶面艳/叶因花而现/……/朝阳成长/夕露滋润”。多么青浅、多么质朴、于生命从容中款款起来,没有丝毫尘嚣的浸染。她又说:“走近聆听/清越鼓动/历尽沧桑/依然繁华”。正是遵循了自然的规律,在生命生长中“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合欢树尽管历尽沧桑,但“依然繁华”如旧。
荷尔德林说:“诗人是酒神的神圣祭司/在神圣之夜走遍大地。”这儿的“大地”是徐琳所属的凡常生活,是她苦舟遨游的广袤空间,尽管,她的诗品“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莫道不销魂”;尽管,她的诗风“九万里风鹏正举”,但仅仅记忆显然不够,仅仅咏唱显然不够,仅仅畅想显然不够。怎样才能进一步“摸索隐去的神的踪迹,在世界黑夜的时代里道出神圣”,“把这个羸弱、短暂的大地深深地、痛苦地、充满激情地铭记在心,使它的本质在我们心中再一次‘不可见地’苏生。”这就成为诗人具有根性的精神向度的责任和方向。正如我们手中端的一杯葡萄美酒,不该一饮而尽,而要慢品细嘬,这样,其中的本色滋味才会像花香一样弥漫腔胸。
【何须浅碧轻红色李清照】相关文章:
3.李清照
4.碧字成语
6.李清照诗词
7.李清照如梦令
8.李清照个人简介
9.李清照 一剪梅
10.忆秦娥李清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