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笔记本(硬盘篇)

笔记本(硬盘篇)

2023-04-14 08:44:2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ul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笔记本(硬盘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笔记本(硬盘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笔记本(硬盘篇)

篇1:笔记本(硬盘篇)

基础知识

尺寸: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硬盘一般是2.5英寸,部分超薄机型用1.8英寸,而台式机为3.5英寸,笔记本电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中为数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笔记本电脑硬盘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但是笔记本电脑硬盘有个台式机硬盘没有的参数,就是厚度,标准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有9.5,12.5,17.5mm三种厚度。9.5mm的硬盘是为超轻超薄机型设计的,12.5mm的硬盘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光软互换和全内置机型,至于17.5mm的硬盘是以前单碟容量较小时的产物,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机型采用了。

转数:虽然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最快的已达到10000转,但普及也7200转尚须时日,主流硬盘还保持在5400转的速度上,甚至只有4200转。其速度和现在台式机最慢的硬盘比较起来也相差甚远,由于笔记本电脑硬盘采用的是2.5英寸盘片,即使转速相同时,外圈的线速度也无法和3.5英寸盘片的台式机硬盘相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颈。

缓存:影响笔记本电脑硬盘传输速度的因素除了主轴转速外,还与其缓存密切相关,缓存越大,回写传输的速度也就会相应提高。早期硬盘的数据缓存只有128KB甚至更小,而那时2MB的数据只能在高端的SCSI硬盘上看到。随着笔记本硬盘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已达2MB和8MB等几种。其类型一般是EDO DRAM或SDRAM,目前一般以SDRAM为主。

接口类型: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

单碟容量:除了缓存容量外、单碟容量也是衡量笔记本电脑硬盘性能好选的重要指标,高的硬盘单碟容量可以为我们带来两大好处:一是使硬盘可以拥有更大的存储容量。2.5英寸的硬盘目前最多只能装四张碟片,如果要增加硬盘的存储空间,唯一的方法是提高单碟容量。提高单碟容量后,用同样数目的碟片可以生产出容量更大的硬盘,能进一步控制硬盘的成本。二是可以有效地提高硬盘的内部转输率。在磁盘转速和磁头的操作速度不变的情况下,相同的时间内磁头所能访问到磁盘的区域是一定的。而单碟容量提高后,碟片上的数据密度更高,单位面积上所记载的数据量也得以提高,相应的在单位时间内磁头能够存取到的数据信息也更多。

容量及采用技术: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它还采用了诸如增强型自适应电池寿命扩展器、PRML数字通道、新型平滑磁头加载/卸载等高新技术。

笔记本硬盘优化技巧

虽然前段时间流传着DIY笔记本(好像外壳还是使用的全木质材料),但是没引起什么关注,这一方面是因为笔记本的配件大多是各大厂商定制的,另一方面也和笔记本体积小巧,不容易拆卸组装有关,

虽然我们没有什么机会接触或者更换内在配件,但是却可以通过很多优化设置来提升笔记本的综合使用性能。拿笔记本的硬盘来说,其盘片直径大多是2.5英寸,5400rpm转速的,当然,很大一部分的轻薄笔记本使用的还是1.8英寸4200rpm。如果采用优化,即使后者在性能上仍然会比前者略有逊色,但是却算是已经挖掘出了笔记本的潜力,发挥了最大性能。

笔记本硬盘合理分区

在笔记本电脑上要讲究硬盘分区的格式和容量的规划。合理的分区对笔记本的使用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笔记本硬盘,现在主流笔记本都在20G以上,一些高端产品达到了60G甚至更高,如何划分好这几十个G的硬盘空间?

要保证操作系统

先要保证操作系统正常的运行,为操作系统划分出合理的使用空间,并预留足够的使用空间。如果硬盘容量不是很大的话,如只有20G,安装的是Windows 或者XP系统,系统分区至少要预留5G左右的空间。笔者建议用户把笔记本硬盘划分出4个空间,也就是C、D、E、F盘,C盘安装操作系统,按硬盘大小设置成5G-10G,D盘安装软件(10G-20G),E盘放一些资料备份、音乐和电影文件等,喜欢玩游戏的朋友可以把游戏放F盘。D、E、F盘的大小可以用户按需分配,可以看用户自己的需求。

采用合适的分区格式

就目前而言,对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分区方式主要有FAT16分区格式、FAT32分区格式和NTFS分区格式。对于使用Win95/ Win98/ Win98se/

WinME版本的操作系统,基于Win9X内核,只能支持用FAT16或者FAT32分区的硬盘格式。建议使用FAT32格式分区,这种分区格式磁盘空间的浪费比较小,而且在笔记本电脑上的运行速度更快,即使遇到系统崩溃不能进入时,也可以在DOS下面挽救数据。FAT32分区还可以兼容Liunx等操作系统。

虽然FAT32分区是多数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分区形式,但它也有自己的缺点。FAT32分区在DOS下可以访问所有的文件,并且无法控制每一个用户的使用空间和对文件/文件夹加密,所以它的主要问题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

NTFS分区只有在WinNT、Win2000、WinXP以及Win中能得到支持。NTFS分区管理功能要比FAT32和FAT16更好,用户可以对任何数据加密,限制其他用户使用的空间。而且NTFS分区有良好的稳定性,也能够自动维持较好的优化。NTFS分区的空间占用比起FAT32还要少。而且NTFS分区也没有FAT32最大单个文件和分区大小的限制,适合巨型文件的存储。另外,NTFS分区还允许压缩分区来节约硬盘空间,并且支持编制索引来减少文件的搜索时间。

NTFS分区的主要问题是,在笔记本电脑硬盘上面没有性能优势,在实际操作中采用NTFS分区总是比采用FAT32分区慢一点。而且它与其它分区的文件不能互相访问,在数据崩溃后,无法从DOS下面挽救。不过基于NTFS分区的优势,如果想节约硬盘空间的话可以考虑划分成NTFS分区格式。

当然,也可以两种分区格式并存,比如系统盘C盘采用NTFS分区格式,其他盘采用FAT32格式。

篇2:笔记本硬盘

笔记本电脑硬盘和台式机硬盘从产品结构和工作原理看,并没有本质的区别,笔记本硬盘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积小巧,目前标准产品的直径仅为2.5英寸(还有1.8英寸甚至更小的),厚度也远低于3.5英寸硬盘,

笔记本硬盘

一般厚度仅有8.5mm-12.5mm,重量在一百克左右,堪称小巧玲珑。笔记本电脑内部空间狭小、散热不便,且电池能量有限,再加上移动中难以避免的磕碰,对其部件的体积、功耗和坚固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篇3:硬盘 笔记本硬盘

尺寸: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硬盘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机为3.5英寸,由于两者的制作工艺技术参数不同,首先,2.5硬盘只是使用一个或两个磁盘进行工作,而3.5的硬盘最多可以装配五个进行工作;另外,由于3.5硬盘的磁盘直径较大,则可以相对提供较大的存储容量;如果只是进行区域密度存储容量比较的话,2.5硬盘的表现也相当令人满意,笔记本电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中为数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笔记本电脑硬盘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但是笔记本电脑硬盘有个台式机硬盘没有的参数,就是厚度,标准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有9.5,12.5,17.5mm三种厚度。9.5mm的硬盘是为超轻超薄机型设计的,12.5mm的硬盘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光软互换和全内置机型,至于17.5mm的硬盘是以前单碟容量较小时的产物,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机型采用了。

转数: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最快的是5400转2M Cache,支持DMA100(主流型号只有4200转512K Cache,支持DMA66),但其速度和现在台式机最慢的5400转512K Cache硬盘比较起来也相差甚远,由于笔记本电脑硬盘采用的是2.5英寸盘片,即使转速相同时,外圈的线速度也无法和3.5英寸盘片的台式机硬盘相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颈。

接口类型: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

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

早期的笔记本的接口采用的主要是UltraATA/DMA 33,然而笔记本硬盘转速以及容量的提高使得它成为一个阻碍本本电脑速度的瓶颈。为此正如台式机的发展趋势, Ultra ATA/DMA 66/100/133也被运用到了笔记本硬盘上。目前使用的是Ultra ATA100,E-IDE接口的产品在提供了高达100MB/s最大传输率的同时还将CPU从数据流中解放了出来。

现在SATA串口技术已在广泛使用在了台式机的硬盘中,目前在笔记本硬盘中也开始广泛应用Serial ATA接口技术,采用该接口仅以四只针脚便能完成所有工作。该技术重要之处在于可使接口驱动电路体积变得更加简洁,高达150Mb/s的传输速度使厂商能更容易地制造出对处理器依赖性更小的微型高速笔记本硬盘。

容量及采用技术: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它还采用了诸如增强型自适应电池寿命扩展器、PRML数字通道、新型平滑磁头加载/卸载等高新技术。

篇4:笔记本硬盘吱吱响

笔记本硬盘吱吱响

如果在安静环境下使用电脑,会听到笔记本电脑响的声音,一般是吱吱或咯噔这两种,即使不进行任何操作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一般还有规律,很多人会担心是不是笔记本硬盘质量不好,或是电脑有其他故障,下面我们就看看这种情况是不是正常。

笔记本硬盘响(吱吱)原因:

1、如果拆卸过笔记本硬盘,会知道,笔记本硬盘是个机械设备,有马达有磁头,有磁盘等等,这是造成笔记本硬盘响声的主要原因,因为她是机械设备。

硬盘原理就是磁头在磁盘盘片里面读取数据,在你电脑开机时,盘片是飞速选择的,还有在读取数据是磁头悬浮在硬盘表面,

还有磁头臂会移动,这些都可能是造成硬盘响的原因。

2、正常的硬盘会有响声但是不会太大,如果声音明显变大或是带有死机等现象,那可能就是硬盘真的有问题了。比如坏道等等。我们知道移动硬盘和笔记本硬盘的区别不到,尽量不要在颠簸的地方使用笔记本,这也是保护笔记本硬盘的主要方法,比较他是精密的机械部件。

3、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的笔记本硬盘采用了自己的防震技术,可能有时就会出现这种声响但是不影响硬盘使用,反而有保护硬盘作用。

总之,笔记本硬盘发出,吱吱和咯噔的响声,没有大惊小怪,只要不是特别大声音就没有问题,还有不同品牌的笔记本硬盘可能响声不同。

篇5:笔记本硬盘常见故障

在电脑的使用过程中,我们都有可能会遇到电脑无法启动的问题,引起系统启动故障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很多都与硬盘有关。一般情况下,当硬盘出现故障的时候,BIOS会给出一些英文提示信息。由于不同厂家主板或不同版本的BIOS,其给出的提示信息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但基本上都是大同小异的。下面我们就以使用较为常见的Award BIOS为例,探讨一下如何利用其给出的提示信息,判断并处理硬盘不能启动故障的方法。

1.Hard disk controller failure(硬盘控制器失效)。这是最为常见的错误提示之一,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应仔细检查数据线的连接插头是否存在着松动、连线是否正确或者是硬盘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2.Date error(数据错误)。发生这种情况时,系统从硬盘上读取的数据存在有不可修复性错误或者磁盘上存在有坏扇区。此时可以尝试启动磁盘扫描程序,扫描并纠正扇区的逻辑性错误,假如坏扇区出现的是物理坏道,则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尝试修复。

3.No boot sector on hard disk drive(硬盘上无引导扇区)。这种情况可能是硬盘上的引导扇区被破坏,一般是因为硬盘系统引导区已感染了病毒。遇到这种情况必须先用最新版本的杀毒软件彻底查杀系统中存在的病毒,然后,用诸如KV3000等带有引导扇区恢复功能的软件,尝试恢复引导记录。如果使用WinXP系统,可启动“故障恢复控制台”并调用FIXMBR命令来恢复主引导扇区。

4.Reset Failed(硬盘复位失败)、Fatal Error Bad Hard Disk(硬盘致命性错误)、DD Not Detected(没有检测到硬盘)和HDD Control Error(硬盘控制错误)。当出现以上任意一个提示时,一般都是硬盘控制电路板、主板上硬盘接口电路或者是盘体内部的机械部位出现了故障,对于这种情况只能请专业人员检修相应的控制电路或直接更换硬盘。

坏道故障

通过上面的学习,阿King对硬盘不能启动故障的解决有所了解了,接下来阿King想知道的当然是如何对付自己那已经有坏道的硬盘了。老师这期就为阿King介绍一下逻辑坏道和物理坏道的故障和相应的维修。但在开讲之前,老师就提醒阿King,做这项工作一定要慎重仔细。

逻辑坏道

出现逻辑坏道是在电脑的日常使用中容易出现的一种硬盘故障,逻辑坏道实际上就是磁盘磁道上面的校验信息(ECC)与磁道的数据和伺服信息不匹配。出现这种故障的主要原因通常都是因为一些程序的错误操作,或者是该处扇区的磁性介质开始出现不稳定现象的先兆。逻辑坏道在一般电脑使用中的表现,就是文件存取时出错或做硬盘克隆时,当到达出错部位后,因弹出出错信息窗口而不能继续下去。 消除这种逻辑坏道的方法比较简单,很多专用软件如:DM、NORTON的DISK DOCTOR等都能做到,但最常用的还是Windows自带的“磁盘扫描”功能。对于FATl6或FAT32分区来说,可以在DOS实模式下用Scandisk扫描磁盘,此时系统可将逻辑出错的扇区标注出来,以后在进行存取操作时就会避开这些扇区,

由于这些软件的使用方法较为简单且也多有介绍,在这里也就不过多地讲解了。

但是,假如采用的是NTFS分区且安装Windows XP系统,由于它没有Scandisk这个工具,故只能使用Chkdsk这个工具了。Chkdsk工具会基于所用的文件系统,创建和显示磁盘的状态报告。另外Chkdsk还能够列出并纠正磁盘上的错误。不过如果不带任何参数的话,chkdsk将只显示当前驱动器中磁盘的状态,而不会修正任何的错误,要修正错误则必须包括/f参数。

物理坏道

硬盘物理坏道是比较常见的硬盘故障。实际上它是因为震荡、划伤等“硬”原因,导致—些扇区的磁介质失去了磁记忆能力而造成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损坏修复起来都比较麻烦。因为,在硬盘内部的磁道列表中,这个扇区是被标记为正常的,而坏道也是物理性存在的。所以,它无法通过扫描、格式化、低格或者激活扇区的方法来加以消除,必须将这个扇区加入到设置在硬盘内部的系统保留区,告诉磁盘这些磁道已经不能使用了,才能在硬盘控制系统的可见范围内消除这个坏道。当然,这样做需要使用一些专用软件,对普通用户来讲维修有些困难。

不过有些硬盘厂商会提供原厂的工具软件,如IBM/日立的DFT和西部数据的Data LifeGuard Diagnostics。这些原厂的工具软件不但扫描速度快,而且辨别准确率也很高,能够对付较为普遍的硬盘物理坏道故障。因此对硬盘内部进行操作还是原厂的软件较为可靠,除非原厂工具不能解决问题,否则不推荐使用第三方的工具软件。

相对于上面这种比较高级的隐藏方式,对于那些要求不高的用户来说,则可以通过“坏盘分区器 ”FBDISK 和Disk Genius这一对软件的组合,完成将坏道所在位置做成分区隐藏起来的任务。其具体的操作简要介绍如下:www.dzng.cn

首先,将下载来的软件复制到一台正常使用的电脑的C盘根目录下,再把出现物理坏道的硬盘作为第2硬盘挂接在该电脑上。接着启动到DOS的实模式下,并运行Disk Genius的可执行程序Diskgen,然后按“Ctrl+Alt”组合键,选择“硬盘”菜单下的“第2硬盘”。这时就可以看到第2硬盘的具体分区情况了。假如要重新规划这块硬盘,就可以把所有分区都删除掉,随后存盘退出。

接着运行FB Disk,选择要检测的硬盘后按“Y”开始扫描。如果硬盘存在坏道,则FB Disk会自动显示出它在哪个扇区和磁道。扫描完成后它可以把所有的坏道都罗列出来,并询问是否要写入硬盘。如果按“Y”将会自动将坏道隐藏起来,最后按Esc键退出。

随后再次运行Diskgen,这时就可以看出经过FB Disk处理后的磁盘情况,此时坏道处会呈现—种灰白色。通过Diskgen再稍微将隐藏物理坏道的分区扩大一些。最后,将这些坏道全部隐藏在一个分区里,修复工作即告结束。

两款软件配合使用是因为,经过FBDisk处理后的硬盘可能会有很多分区,而受软件自身最多4个主分区的限制,会导致硬盘利用率不高的后果。而通过Diskgen的配合,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篇6:固态硬盘笔记本推荐

雷神911 Targa-T6b

硬件配置:第七代酷睿i7-7700HQ/NVIDIA GeForce GTX 1060/8GB/512GB SSD/15.6英寸/1920×1080

参考价格:9499元

游戏影音本往往具有高规格的配置,但大多数游戏影音本采用机械硬盘,机械硬盘的一个问题就是抗震能力比较差,不小心一摔就能报废。而固态硬盘就不一样了,抗震能力强得多。现如今,一些游戏影音本采用机械硬盘+固态硬盘的混合设计,甚至有的游戏影音本只采用固态硬盘。雷神911 Targa-T6b就是一款没有采用机械硬盘而是采用固态硬盘的游戏影音本。雷神911 Targa-T6b的主要配置包括第七代酷睿i7-7700HQ四核心八线程处理器、NVIDIA GeForce GTX 1060独立显卡、8GB内存、512GB SSD混合硬盘、15.6英寸1080P全高清屏幕等,相对于雷神911 Targa-T6c来说硬盘容量翻倍。

联想 X1 Yoga 20FQA00HCD

硬件配置:第六代酷睿i7-6500U/HD 520/8GB/256GB SSD/14英寸/ 2560×1440

参考价格:12799元

ThinkPad是电脑子品牌中的老字号了。相对于IBM时代过于呆板的ThinkPad 来说,如今联想旗下的ThinkPad不仅价位有较大的降幅,而且变得时尚起来。ThinkPad X1 Yoga在传统ThinkPad机型的基础上融入了时下流行的变形设计,属于翻转型2in1电脑。作为具体型号之一,联想 X1 Yoga 20FQA00HCD采用了在笔记本电脑中少见的OLED屏幕,与常见的IPS屏幕相比有一定的优势,这也是主要卖点之一。联想 X1 Yoga 20FQA00HCD的主要配置还包括第六代酷睿i7-6500U双核心四线程处理器、8GB内存、256GB固态硬盘、英特尔HD 520核芯显卡等,对于非游戏玩家来说配置足够用了。

苹果 12英寸MacBook(MK4N2CH/A)

硬件配置:酷睿M/HD5300/8GB/512GB SSD/12英寸/ 2304×1440

参考价格:11000元

固态硬盘在轻薄本上得到了广泛的影响。有的消费者对变形设计不感兴趣,也不需要让屏幕支持触控,但对便携性要求比较高,那么可以选择传统轻薄本。在轻薄本领域,苹果MacBook不仅有11.6英寸和13.3英寸两个版本,还推出了12英寸版本。12英寸MacBook搭载英特尔酷睿 M处理器,并采用了无风扇超静音设计,让用户彻底远离风扇运转产生的噪音。苹果12英寸MacBook的裸机重量仅为921g,是极少数能够把机身重量控制在1Kg以内的笔记本电脑,便携性确实出众。

华硕灵耀U3000

硬件配置:第六代酷睿i7-6500U/ HD520核芯显卡/8GB/512GB SSD/13.3英寸/ 1920×1080

参考价格:5999元

华硕灵耀U3000是一款价位相对较低的轻薄笔记本电脑。大多数配备512GB 固态硬盘的超极本售价超过1万元,而华硕灵耀U3000目前的售价不到6000元。华硕灵耀U3000是一款采用13.3英寸屏幕的超极本,不像有的机型刻意追求便携性而牺牲了实用性。华硕灵耀U3000采用全金属机身设计,外形具有典型的华硕金属风格,机身厚度最薄处仅为3mm,裸机重量仅为1.45Kg,便携性极佳。同心圆发丝纹金属质感显得比较高档,一体成型工艺带来了整体感。机身表面采用抗污防指纹设计,抗震防跌。

[最新固态硬盘笔记本推荐]

篇7:什么是笔记本硬盘

什么是笔记本硬盘

尺寸: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硬盘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机为3.5英寸,笔记本电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中为数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笔记本电脑硬盘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但是笔记本电脑硬盘有个台式机硬盘没有的参数,就是厚度,标准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有9.5,12.5,17.5mm三种厚度。9.5mm的硬盘是为超轻超薄机型设计的,12.5mm的硬盘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光软互换和全内置机型,至于17.5mm的硬盘是以前单碟容量较小时的产物,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机型采用了。

转数: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最快的是5400转2M Cache,支持DMA100(主流型号只有4200转512K Cache,支持DMA66),但其速度和现在台式机最慢的5400转512K Cache硬盘比较起来也相差甚远,由于笔记本电脑硬盘采用的是2.5英寸盘片,即使转速相同时,外圈的线速度也无法和3.5英寸盘片的台式机硬盘相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颈。

接口类型: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

容量及采用技术: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它还采用了诸如增强型自适应电池寿命扩展器、PRML数字通道、新型平滑磁头加载/卸载等高新技术。

篇8:什么是笔记本硬盘

什么是笔记本硬盘

尺寸:笔记本电脑所使用的硬盘一般是2.5英寸,而台式机为3.5英寸,由于两者的制作工艺技术参数不同,首先,2.5硬盘只是使用一个或两个磁盘进行工作,而3.5的硬盘最多可以装配五个进行工作;另外,由于3.5硬盘的磁盘直径较大,则可以相对提供较大的存储容量;如果只是进行区域密度存储容量比较的话,2.5硬盘的表现也相当令人满意。笔记本电脑硬盘是笔记本电脑中为数不多的通用部件之一,基本上所有笔记本电脑硬盘都是可以通用的。

厚度:但是笔记本电脑硬盘有个台式机硬盘没有的参数,就是厚度,标准的笔记本电脑硬盘有9.5,12.5,17.5mm三种厚度。9.5mm的硬盘是为超轻超薄机型设计的,12.5mm的硬盘主要用于厚度较大光软互换和全内置机型,至于17.5mm的硬盘是以前单碟容量较小时的产物,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机型采用了。

转数: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最快的是5400转2M Cache,支持DMA100(主流型号只有4200转512K Cache,支持DMA66),但其速度和现在台式机最慢的5400转512K Cache硬盘比较起来也相差甚远,由于笔记本电脑硬盘采用的是2.5英寸盘片,即使转速相同时,外圈的线速度也无法和3.5英寸盘片的台式机硬盘相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现在已经是笔记本电脑性能提高最大的瓶颈。

接口类型:笔记本电脑硬盘一般采用3种形式和主板相连:用硬盘针脚直接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用特殊的硬盘线和主板相连,或者采用转接口和主板上的插座连接。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效果都是一样的,只是取决于厂家的设计。

早期的笔记本的接口采用的主要是UltraATA/DMA 33,然而笔记本硬盘转速以及容量的提高使得它成为一个阻碍本本电脑速度的`瓶颈。为此正如台式机的发展趋势, Ultra ATA/DMA 66/100/133也被运用到了笔记本硬盘上。目前使用的是Ultra ATA100,E-IDE接口的产品在提供了高达100MB/s最大传输率的同时还将CPU从数据流中解放了出来。

现在SATA串口技术已在广泛使用在了台式机的硬盘中,目前在笔记本硬盘中也开始广泛应用Serial ATA接口技术,采用该接口仅以四只针脚便能完成所有工作。该技术重要之处在于可使接口驱动电路体积变得更加简洁,高达150Mb/s的传输速度使厂商能更容易地制造出对处理器依赖性更小的微型高速笔记本硬盘。

容量及采用技术:由于应用程序越来越庞大,硬盘容量也有愈来愈高的趋势,对于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来说,不但要求其容量大,还要求其体积小。为解决这个矛盾,笔记本电脑的硬盘普遍采用了磁阻磁头(MR)技术或扩展磁阻磁头(MRX)技术,MR磁头以极高的密度记录数据,从而增加了磁盘容量、提高数据吞吐率,同时还能减少磁头数目和磁盘空间,提高磁盘的可靠性和抗干扰、震动性能。它还采用了诸如增强型自适应电池寿命扩展器、PRML数字通道、新型平滑磁头加载/卸载等高新技术。

篇9:笔记本硬盘性能瓶颈何在

1、英寸大小限制

由于笔记本电脑必须体现移动性的方便,所以其尺寸必须考虑轻薄,受到体积的限制,笔记本硬盘不可能做的像台式机硬盘现的3.5英寸大小,目前大多为2.5英寸,由东芝推出最小的笔记本硬盘为1.8英寸硬盘,也正是由于这这硬盘的诞生,缔造了世界上第一个最薄的笔记本--Portégé

2000,随后的2010和r100也基本保持了这个厚度,并没有太大的突破,因此,由于温氏硬盘的特性,笔记本硬盘的盘片半径比较小,平均线速度也就比较小,读写速度自然也就比较差。

由于笔记本内部空间比较有限,所以笔记本硬盘和主板之间的连接就不能采用像台式机硬盘那样用长长的数据线,所以它不得不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相对简单,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生产的硬盘控制器的兼容性,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我们只要拧开笔记本后面的螺丝,直接就可以把硬盘抽出来就可以完成

2、转速的限制

在主轴转速上,桌面系统上是7200RPM大行其道,至少也得是5400RPM。而可怜的笔记本硬盘因为体积、能耗、散热的原因,没办法用高速电机,大部分转速还在5400RPM以下,5400RPM还一直是大多数笔记本发烧友们追求的目标。不过近来不少厂商也已经推出了7200转/秒的笔记本专用硬盘,如日立的Travelstar

7K60,容量是60GB,主轴转速是每分钟7200转,采用了ATA-6磁盘接口,它的磁盘密度达到了50Gbits/sq,而且Travelstar

7K60把磁盘的内部数据传输率提高到了518Mbits/s,已经接近了台式机硬盘的水准,而新技术的采用使它在抗震和节能方面都表现突出,

3、缓存的限制

性能瓶颈主要体现在内部数据传输速度和寻道时间上,如性能较好的希捷Momentus

5400转硬盘,内部传输速率48.25MB/s,外部传输速率100MB/s,平均寻道时间10ms。相对于两年以前的台式机硬盘来说,它的技术参数也毫无优势。由于靠提高转速来提升性能还有些困难,越来越多的中高端的笔记本电脑硬盘开始配备8MB缓存,东芝的MK6022GAX、MK4019GAX等甚至装备了16MB的缓存,这可是主流台式机硬盘2MB缓存的8倍,从一些实测的数据来看,即使装备了16MB缓存的5400转笔记本电脑硬盘,与我们主流台式机硬盘性能也还有不小的差距。很多用户认为转速是硬盘性能的唯一衡量标准,转速对于笔记本硬盘必然是重要的,但我们也不要忽视缓存在硬盘性能上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缓存的大小与速度是直接关系到硬盘的传输速度的重要因素。目前主流笔记本硬盘的缓存主要有512KB、2MB、8MB等几种,其类型一般是EDO

DRAM或SDRAM,目前一般以SDRAM为主

4、材料的限制

笔记本硬盘外壳只是一层很薄的铁片,很容易弯曲变型,而台机硬盘采用很厚的金属材质制作而成,不容易变型。之所以采用很薄的材质制作硬盘,是为了让笔记本硬盘做的更轻而做的考虑,所在硬盘使用过着中不要用力按或者在表面放重物,这样会使磁头过于接近盘片而导致盘片划伤的。一般而言,早期硬盘的盘片都是使用塑料材料作为盘片基质,然后再在塑料基质上涂上磁性材料就可构成硬盘的盘片。

采用铝材料作为硬盘盘片基质随后推出,目前市场上的IDE硬盘几乎都是使用铝硬盘盘片基质。而采用玻璃材料作为盘片基质则是最新的硬盘盘片技术,玻璃材料能使硬盘具有平滑性及更高的坚固性,此外玻璃材料在硬盘高转速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IBM公司是采用玻璃材料作为硬盘盘片基质的先锋,富士通笔记本硬盘也有相应的玻璃材料产品。

【笔记本(硬盘篇)】相关文章:

1.笔记本作文

2.硬盘散热问题

3.恋恋笔记本台词

4.重拾笔记本-记叙文

5.消失的笔记本

6.超能笔记本作文

7.笔记本好帮手作文

8.笔记本租赁合同

9.恋恋笔记本经典台词

10.恋恋笔记本观后感

下载word文档
《笔记本(硬盘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