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基础知识之藏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rustl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导游基础知识之藏族概况及民俗禁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导游基础知识之藏族概况及民俗禁忌,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导游基础知识之藏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导游基础知识之藏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部分地区。唐宋时期称其为“吐蕃”,康熙年间才称其为“西藏”。
藏语属汉藏语系。藏族文字是参照梵文某些字母创制的。藏族普遍信仰“桑结却鲁(藏传佛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原始宗教苯教。藏族的医药、天文、历算、戏曲、文学、歌舞、“唐卡-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热贡艺术”等,都有较高水平。《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藏族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农区多垒石建房,房屋平顶多窗,大都建筑于向阳高处坐北朝南。牧区则住帐篷。
以糌粑为的主食。服装的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男女喜爱戴藏式金花帽,上身穿绸布长短袖衫,外套宽肥的藏袍,藏语称为“朱巴”,下着藏靴。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最普遍的一种礼仪,表示主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
葬礼有天葬、水葬、火葬、土葬和塔葬。
主要节日有藏历年、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等。雪顿节又名藏戏节。
小结:
藏族——“博巴“
节庆:藏历年、雪顿节、花灯节、望果节
饮食:糌粑
服饰:爱戴金花帽
习俗:以畜牧业和农业为主;
《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献哈达,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最高级别,用于仪式;
葬礼有:天、水、火、土、塔葬;
藏族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多:唐卡、雪顿节等;
禁忌:禁吃驴、马、狗肉;
忌讳用手触摸头顶;
进入藏胞的账房,男左女右,不得混坐。
文化:唐宋时称其为“吐蕃”的少数民族
篇2:导游基础知识之傣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导游基础知识之傣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两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新平、元江、金平等自治县。
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建国后曾对傣文进行了改进。
以种植水稻为主,有比较完整的耕作体系。“普洱茶”中外驰名。
普遍信奉小乘佛教。
傣族有自己的历法、文献和民间文化艺术。著名的孔雀舞和“赞哈”(歌手)演唱民间叙事长诗和民歌为傣族人民所喜闻乐见。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傣族大多住于平坝,村寨临江湖畔。住宅建筑以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最具特色,每户一座竹楼,竹篱环绕,自成院落。竹楼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
以大米为主食,德宏多吃梗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喜酸味及烘烤水产食品。嗜酒,喜嚼槟榔。
男子服装上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裤,冷天外披毛毡,多用白布或蓝布包头。妇女服饰因地而异。
主要节日是泼水节-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类的孔雀舞等、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的年节,又称“浴佛节”。泼水活动最初是为洗去为人间谋福利而设计杀死魔王的七位妇女身上的污血。该节在农历清明前后举行,为期一般三至五天。节日清晨,青年男女上山采摘山花和树枝制成花房,连同供品抬到佛寺,并在佛寺院中堆沙造塔三五座,塔尖插几根缠有彩色纸条的竹枝,然后围塔而坐,听佛爷颂经,有预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之意。中午时,担清水浴佛。礼毕,青年男女到寺外互相泼水,以示祝福。人们常以被拨得全身湿透而为吉祥如意。此外还举行赛龙舟、丢包、放高升、点孔明灯及唱歌跳舞等活动。
小结:
分布:云南德宏、西双版纳
宗教:小乘佛教(傣族、布朗族)、上座部佛教(傣族、佤族、德昂族、阿昌族)
节庆: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又称“浴佛节”)
饮食:“普洱茶”
民居:“干栏”式竹楼(壮族,傣族),分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习俗:镶牙套、染齿、文身,男子不文身,女子看不起
禁忌:进入竹楼要脱鞋,脚步要轻
火塘是神圣的地方,不能跨过,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角架
不能坐门槛
忌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
文化:能歌善舞,孔雀舞、泼水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篇3:导游基础知识之黎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导游基础知识之黎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主要分布在海南省的通什市,是古代百越人的后裔。黎语属汉藏语系,不同地区有不同方言。
奉行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对“万物有灵”迷信很重。
传统住房有船形和金字塔形两种。
历史上纺织业比较发达,所织“黎锦”驰名中外。元朝松江府黄道婆曾学习植棉、纺织于海南黎族地区。
以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多以狩猎、采集所得为副食,只种少量蔬菜。习惯腌制生鱼、生肉。竹筒烧饭是黎族日常生活中独特的野炊方法。黎族妇女爱嚼槟榔。
黎族男子穿无领对襟上衣,下穿前后两幅布的吊瞧,结鬓缠头。女子穿对襟无扣(敞胸)上衣,下穿无褶绣花筒裙。束发于脑后,披绣花头巾,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地方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俗称“儋(丹)耳”。原先妇女有纹身的习俗,一般纹面部、手背和脚踝,称之为“雕题”。
黎族儿女成年后住在村寨外的.“隆闺(寮房-简陋的房子;寺庙里僧人的住房)”里,俗称“放寮”;以前婚后盛行不落夫家的婚俗。
特有节日是三月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黎语称“浮内浮”,因在每年夏历三月三举行故名,是预祝“山兰”(山地早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日子。
主要禁忌:妇女纹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忌头朝门口睡觉;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小结:
分布:海南,“百越”人的后代
宗教: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对“万物有灵”的迷信很重
节庆:“三月三”
饮食:稻米、玉米、番薯为主食;竹筒烧饭;妇女爱嚼槟榔
民居:船型屋和金字型屋两种
习俗:自由恋爱,俗称“放寮”
禁忌:妇女文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
忌头朝门口睡觉;
部分地区对猫禁杀忌食。
文化:打柴舞、三月三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篇4:导游基础知识之土家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导游基础知识之土家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集中居住在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丛山之中。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但是绝大多数人使用汉语,仅有少数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土家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相信鬼神,崇拜土王(整个土家族的祖先)。
多食包谷、稻米,习惯做包谷饭、豆饭、团馓和糍粑等。
土家族恋爱“以山歌为媒”自由择偶,婚礼中有“哭嫁”的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
房屋依山而建,成虎坐形。其中土司或土官居住的木架屋,雕梁画柱,房顶盖瓦,俗称吊脚楼。
服饰与当地汉人的服饰差不多。但是在高山地区的土家老人穿着或保存的衣饰,则与汉族、侗族和苗族的服饰不同:布料多为自纺自织的土布(史称溪布或峒布)。男装为对襟短衫,扣子很多,下着长裤;无论年老年轻,爱用青布包头。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衽开襟,滚镶花边,原着八幅罗裙,后改镶边筒裤;头缠墨青丝帕或布帕。
摆手舞是最著名的一种古老舞蹈,每年春节期间都要举行“摆手舞”会;土家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是土家族妇女独特的织锦工艺品,仅织锦团案就多达数百种,它跟“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传统节日主要是赶年、六月六。赶年就是土家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相传跟土家族祖先为了抗击外来侵略,提前吃年饭以出发迎战有关系。
禁忌:禁食狗肉;忌用脚踩灶或把脏物放在灶上;客人不能与少妇坐在一起;忌在家里吹口哨或随意敲锣打鼓。
小结:
1、分布:湘、鄂、川、黔丛山之中
2、宗教:崇拜祖先、相信鬼神
3、节庆:赶年(提前1~2天过年)、六月六
4、饮食:酸辣,糯米和高粱制的甜酒、咂酒
5、民居:吊脚楼
6、服饰:
7、习俗:“以山歌为媒”,婚礼中有“哭嫁”
8、禁忌:禁食狗肉
忌踩灶、赃物放置在灶上
忌客人与少妇坐在一起
忌在家中吹口哨或随意敲锣打鼓
9、文化:语言属汉藏语系缅语族,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文的少数民族
土家织锦称“西兰卡普”
“摆手舞”、织锦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
篇5:导游基础知识之白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导游基础知识之白族概况及民俗禁忌
分布在云南、四川、西藏三省区相邻的地区,主要聚居在纳西族自治县以及滇川间的泸沽湖畔。
纳西语属于汉藏语系。普遍信仰多神的东巴教,部分纳西人信仰喇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
纳西族保存下了用东巴文及哥巴文书写的东巴经数千卷之多,是闻名世界的`古文字资料。东巴教、东巴经、东巴文学艺术,形成了纳西族独具特色的东巴文化。在纳西族的灿烂民族文化遗存中还有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即大研镇)、《创世纪》等三部史诗、丽江古乐和丽江壁画等。
房屋多系土木结构,普遍采用“三房一照壁”的形式,正房较高,偏房略低。以玉米、大米和小麦为主食。妇女服装具有纳西族的民族特色,上身穿宽腰大袖大褂外加坎肩,下身穿长裤、系百褶围裙,脚穿绣花鞋,在领袖襟等处绣有花边,衣料多为蓝、白、黑三色,以黑为贵。劳动或出门披黑羊皮七星披肩,俗称“披星戴月”,象征勤劳。
婚俗各地不同:丽江地区已经是一夫一妻制父系小家庭制,部分地区却仍有古代多种婚姻家庭形态的残余,如云南宁蒗县永宁地方和四川盐源县的泸沽湖畔的部分地区,仍以母系氏族社会的对偶婚初级阶段为主要形式,他们互称为“阿注”,所以也称为“阿注婚”,家庭形态仍以母系为主,但已开始向父系家庭过渡。
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是三朵(本族保护神)节。它是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朵是纳西族千百年来笃信的保护神,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羊日,各地纳西族都到丽江白沙三朵阁(俗称北岳庙)和各地三朵阁举行隆重祭拜活动,并进行各种文娱活动。1986年8月丽江县决定将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日祭拜三朵活动定为纳西族传统节日。
小结:
分布:云南、四川、西藏三省相邻地区
宗教:东巴教
节庆:三朵“本族保护神“节
服饰:妇女“披星戴月”象征勤劳
习俗:“阿夏”“阿注”走婚制和母系氏族,“人类社会家庭婚姻发展史的活化石”
禁忌:祭天堂、祖先、战神时,忌外人观看 忌打狗
不主动入老人,女人卧室,女孩的“花楼”
不在家中唱情歌、吹口哨
文化:东巴教和东巴文学
东巴画和手工造纸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
【导游基础知识之藏族概况及民俗禁忌】相关文章:
10.国际商务礼仪知识及禁忌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