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
“俺来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某某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某某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
旅游业发展年度报告
一、xx年全省旅游业发展总体情况
xx年,湖南省旅游行业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旅游局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特别要把具有湖南特色的旅游业做大做强”的指示精神,加快旅游产业大省建设,狠抓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xx年,全省接待入境旅游者97.08万人次,同比增长34.86%,旅游创汇5.03亿美元,同比增长28.82%,接待国内旅游者9098万人次,同比增长27.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46.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75%。旅游总收入588.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68%。全省旅游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关联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旅游业在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我省和谐社会构建和富民强省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二、xx年,全省旅游工作的显著特点
乡村游、红色游持续火爆。全省紧扣中国乡村旅游年主题,通过在全省开展“农家乐”旅游采风等活动,加强调研,科学规划,重点宣传,积极引导,使乡村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乡村旅游发展为推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红色旅游持续快速发展。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品牌特色更加鲜明,一系列红色旅游活动的开展,使我省红色旅游更加红红火火。“全国85列红色之旅专列首发式暨中国红色旅游联谊会”活动影响大、效果好。同时,全省休闲度假产品建设加快。郴州的温泉休闲、长沙的城郊休闲、张家界的生态休闲以及湘西凤凰的各种特色休闲旅游深受游客欢迎。
境内外旅游市场全面升温。省旅游局在年初制定了十一五入境市场的“百万十亿工程”目标计划,并将各种重大促销活动进行了科学安排,分解了工作任务。省财政厅拿出专款,奖励入境旅游有突出贡献的旅游企业,有效地激励市场主体开拓境内外市场的积极性。全省重点强化了对韩国市场的`促销,长沙—首尔直航自3月26日启动,每天五个航班和长沙—常德(桃花源)—张家界产品的销售,使韩国市场持续走旺,今年可望突破60万人次。此外,省旅游局还精心组织了一系列境外重点客源市场的大型旅游促销展会及活动,并有效地加强了区域旅游合作,开拓了国内旅游市场。先后参加了在云南昆明举办的第三届“泛珠”合作高峰论坛及经贸洽谈会,广州国际旅游博览会、(河南)中部旅游协作年会和(武汉)华中旅游博览会、广东文化旅游节等一系列区域联合促销活动。全省各地切实加大国内市场促销力度,促进了国内市场的持续繁荣。假日旅游持续火爆。
旅游交通更加畅通。全省旅游业发展的交通条件不断改善。今年3月26日,韩国首尔—长沙的国际直通包机航班正式开通,10月1日,该航线正式进行正班运营。湖南已成为中部地区开通国际航线航班最多的省份。此外,全省高速公路实际通车里程达1406公里,特别是长常张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为游客前往张家界观光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省旅游局还加强了与交通部门的衔接,积极推进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和旅游区(点)连接线的建设。
三、xx年年全省旅游工作思路
xx年,是贯彻落实省委“培育壮大湖南旅游支柱产业”重大战略决策的第一年,全省旅游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按照支柱产业的要求,结合xx年“中国和谐城乡游”主题,进一步完善旅游业发展规划,大力推进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加快旅游精品开发,加强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体制,加强旅游人才培养,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大力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努力形成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合力,把旅游产业培育壮大成为有规模、有实力、有永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xx年,全省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实现旅游总收入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05%。旅游业为加速推进我省富民强省建设和构建和谐湖南作出更大的贡献。
xx年,全省旅游工作总的思路是,办好三件大事,抓好五项重要工作。办好三件大事是: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培育壮大我省旅游支柱产业的决定》;成立高规格的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旅游产业发展机制;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拟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出席会议作指示。抓好五项重要工作:一是完善和编制全省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快推进全省旅游产品提质转型;三是加强全省旅游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四是进一步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和市场开发力度;五是切实完善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和行业管理机制。
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省委、省政府对旅游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有国家旅游局的亲切关怀和业务指导,有6700万勤劳智慧的湖南人民的全力支持,有湖南旅游全行业的拼搏努力,湖南旅游产业一定会迎来辉煌灿烂的明天。
篇2: 旅游业发展演讲稿
旅游在当代人的生活日记里已经占有了不可或缺的一席,只要有充足时间,连经济条件都可以忽略而选择旅游。
旅游以什么为魅力,吸引着如此巨大的人群争相奔走,而乐此不疲呢?这个答案无法以数量计,有的是为了放松心情,有的是为了开阔视野,也有的是想增长见识,更有通过旅游来磨练个人独立生存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旅游的人群越来越壮大却是不争的事实。特别是国民旅游热的潮流更为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
应该说,中国的全民旅游才是旅游业最有潜力,也是最应该开发的市场。这么说有三点理由,一是中国国民的经济实力已经勿庸置疑;二是国内的旅游胜地真的不胜枚举;三是旅游业的经营效益大家有目共睹。
但中国国民的旅游意识还没有完全的开放,13亿国民中,至少有8亿国民是有条件、有能力选择旅游的,但实际的参与水平却未达到应有人群的千百分之一。现有的国民旅游群体中至少有半数以上是重复旅游甚至是N次出游。
这种状况的出现就是国民的旅游意识还不及格,没有认识到旅游的好处和带来的收获,要不然都说中国人的小农意识在世界上举足轻重呢。
再看看英国人,英国人成年后,不是以谁资产多、谁结婚早、谁学历高为荣,而是以谁走过的地方多,游学的时间长为荣,在旅游中学习,在对比中提高,这样的一个国家,这样的一种风气,它的社会进步速度,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生活质量可想而知。
再把目光拉回现实,虽然中国的国民是后知后觉,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中国旅游社会化趋势正在逐渐成形,中国国民出游的中兴时代已经迫在眉捷,旅游业应该做好大军压境,知已知彼,决战决胜的万全准备。为此,我准备了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是不能让国民对出游失去兴趣。要整顿旅游市场,严厉打击旅游景点制假贩假、高买高卖、恶意欺诈等行为,实行旅游景区规范化管理,为游者提供一个舒心、愉悦的旅游环境,保护好国民出游的积极性。
二是要让游者对旅游景点流连忘返。提高导游的素质,创新导游词,生动活泼的介绍旅游景点的历史人文背景,富予每个景区景点美丽的神话,用善意的谎言引起游者的L想和思索,让游者总能留下意犹未尽之感。我们的景点需要培植更多的回头客。
三是要强化旅游设计的品牌效应。设计更多的旅游品牌,无限延伸旅游路线,给游者更多的选择空间,把红色之旅、自然之旅、城市之旅、探秘之旅、自由之旅等做成专业品牌,避免鱼目混珠,做成四不象。
我的初步的设想已经公开,愿有共识的朋友借步切磋,共成大举!
篇3: 旅游业发展演讲稿
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上的应用,是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以自然环境为主要活动舞台所进行的一种对生态和文化负责的旅游。简单地讲,生态旅游就是把旅游和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的旅游。检验生态旅游的标准有三条:一是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特色,二是旅游对象应该受到保护,三是要有当地居民参与。它与一般观光旅游比较有许多独有的特点,如旅游活动场所的'自然性、以生态文明观为基础的高品位性、可持续性及活动项目的参与性与教育性等。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指出:“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肩负着三个方面的迫在眉睫的使命:经济方面要刺激经济活力、减少贫困;社会方面要为最弱势人群创造就业岗位;环境方面要为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提供必要的财力。”现在适合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的地区,大多数处在经济不发达、开发力度很小甚至是无人问津的地方。
文成县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因素制约,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没有大的工业污染源,县境植被繁茂,山峻谷幽,座座湖泊如珍珠散落,条条江河似项链缠绕,拥有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体、奇妙的景致和保存完好的历史名人庙、墓遗迹,是一处难得的生态旅游处女地。按照生态经济学和旅游经济学等规律,去开发利用,给当地的人民扩大就业门路带来经济实惠,以摆脱长期的落后现象,无疑是逐步走向富裕的最佳选择。因此,对文成生态旅游业发展进行研究,促进欠发达的文成完成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文成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⒈动植物资源。文成县国土总面积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以上,森林覆盖率达,人口大多聚居于河谷平畴之处。境内山峦绵延起伏,沟谷纵横交错。深山密林处,人迹罕至,成了鸟兽的乐园,各种野生植物的天堂。县境内现存很大一部分次天然植被,有各种木本植物科,属,种。其中连香树、钟鄂木、福建柏、鹅掌楸、香果树、天竺桂、沉木樟等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闽楠、南方铁杉、天目木兰、天女女、银鹊树等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野生名贵药材有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动物有云豹、黑麂、黄腹角雉、短尾猴、猕猴、金钱豹、金猫、白颈长尾雉、、水獭、大鲵等种。其它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等动物余种。比我省临安天目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还要丰富。所具备的这些基本条件,既属于生态资源,又是令人沉醉的生物景观,是揽胜探幽,乃至开展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
⒉山水资源。文成县地处洞宫山脉之罗山余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县境诸多俊秀绮丽的山川。最高的杨顶岗海拔米,海拔超过千米的山峰就有座,几乎遍布全县各地,高旷绝尘的朱阳九峰景区,九座奇峰比肩傲立,犹如倚天巨剑直插霄汉。其中海拔米的亢五峰,壁险崖危,尤为雄浑,游客到此,无不叹为观止。座座山峰和丰茂的植被孕育条条河流,由于落差巨大,河流中瀑布相连,蔚为壮观。被誉为“神州第一瀑”的百丈飞瀑,由头T、二T和三T三级相连构成。形成了总高米的壮美景象。其中头T高米,比全国著名的雁荡山大龙湫瀑布还高米。此外还有众多深藏于大山幽谷之中风姿迥异的大小瀑布数百处。具有开发价值的有峡谷景廊、朱阳九峰、铜铃山峡、岩门大峡谷景区内的“山坑三瀑”、“阴阳瀑”、“三叠瀑”、“百折瀑”、“九龙瀑”、“三潭三瀑”以及“中曲瀑”、“含羞瀑”、“三重T瀑”、“虎口双瀑”等,瀑瀑皆飞珠溅玉、气象如虹、风光无限。国内旅游专家考察后称文成为“百瀑之乡”。飞瀑狂泻,日夜不息,亘古至今。悬瀑之下,皆形成深潭。其水明净如镜,其境幽荫可人。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铜铃山景区,景区内丛林蔗天,峡谷幽深,溪涧潺潺,空气新鲜,壶穴奇形怪状,目不暇接,令人叫绝,全国著名风景专家北大谢凝高实地考察,定位于“壶穴奇观,华夏一绝”。
文成之山峰俊崖危,文成之瀑雄浑壮美;文成之峡幽深奇幻。高山间,飞瀑下,奇峡幽谷浑然天成。峡谷中清流激湍,鸢飞鱼跃;两岸奇峰壁立,古木参天,危崖兀突,兽戏鸟鸣,一步一景,引人入胜。经有关部门勘探,具有开发价值的峡谷达多处。尤以铜铃山峡,岩门大峡谷,峡谷景廊为最具特色。其中最壮观的岩门大峡谷,被国内旅游专家称为“华东第一峡”。峡谷中飞瀑高悬,壶穴珠连,碧潭秀水美不胜收,使人留连忘返。
文成秀水孕育了一批神奇的湖泊,具有代表性当属飞云湖与天顶湖。飞云湖,其集湖面积达平方公里,属浙南第一大湖,湖水清澈如明镜,四周青山屏列,茂林修竹绵延数十公里。湖光倒映山色,堪称人间仙境。天顶湖座落于海拔米的高山之上,集湖面积平方公里,与杭州西湖相仿,湖中有岛,岛上鹭飞兽走,木秀花香,泛舟碧水,天光云影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该湖由于地势较高,夏可避暑,冬可赏雪,被誉为人间瑶池,极具开发价值。
⒊人文旅游资源。文成县是我国历史上被誉为“大明第一功臣”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封诚意伯)故里。刘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精通天文地理,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巩固了当时社会的稳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历史界公认其为一位卓越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刘基故里的明代建筑有庙宇、墓葬、民居、祠堂、牌坊、亭台廊阁,以及部分的书籍、文献真迹。其中刘基庙、墓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文景观资源和弥足珍贵的旅游财富。此外,还有富相国(富弼,宋相)祠,赵超构故居,及一批古民居、古村落、摩崖石刻、红军挺进师创建的武装斗争根据地等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历史遗迹,文化积淀极为深厚。
文成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除汉族外,畲、壮、回、满、布依、蒙古、高山、土等个少数民族长期在此繁衍生息,共计有万人口,其中在县境生活历史最长(始迁于明嘉靖年),现有人口万,是浙南地区重点畲民聚居地。县内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积淀深厚,各种民俗表演精彩纷呈,风情独具,特色鲜明。从而为文成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⒋景区开发初具规模,交通、服务、接待能力日趋提升。文成风景旅游业起步较晚,年才开始资源调查和风景区规划,年月日,百丈T景区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同年组建风景旅游管理局。十年间,从资源保护、景区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开拓诸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旅游进入了较好的发展时期。目前省级风景区已开发了峡谷景廊、百丈飞瀑、天顶湖、朱阳九峰、刘基故里、铜铃山峡、飞云湖等景区。初步构成了文成南北黄金旅游线。在浙江省“游客喜爱的乐园”评选活动中,荣获全省第五名;年度被评为温州市首批“文明风景旅游区”。
经过几年的建设,文成县的综合接待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已拥有三星级宾馆一家,较为高档的旅游饭店、宾馆余家,客房多个;各类上档次的餐馆多家,文化娱乐场所余处,国内旅行社家,各种出租车多辆,游船多艘。⒍两条省道贯穿县境,目前正在拓宽、改造,完工后到温州、青田仅需一个小时,到杭州只需个多小时。现已基本解决了“吃、住、游、行、购、娱”等诸要素。年全县各生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达万人次,社会综合创收达万元。××年接待游客达万人次,社会综合创收万元。
总之,文成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交通、接待等条件初步完备,已具备开发生态旅游业的先决条件。
二、文成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从文成县现有的生态优势出发,中国共产党文成县委、县人民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旅游县的奋斗目标,从旅游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无疑是振兴文成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造福子孙后代的正确选择。但从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来看,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⒈规划滞后,引发行业间利益之争,导致珍贵的自然资源得不到保护。文成风景旅游业起步较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才开始做筹备工作,发展生态旅游,更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开发口号,因而造成了旅游规划的落后,使一些珍贵的自然资源逐渐流失。例如,被国内风景旅游专家誉为“壶穴奇观”的铜铃山森林公园生态旅游景区的壶穴景观,因前几年建造高岭头水电站,上游水源被截流,下游流量不足,导致泥沙淤泥,久而久之,大有千年壶穴被填埋,整个景观消失之虞。同样原因,百丈飞瀑景区,由于年代建造了水电站,水源被截断。使得高米的“神州第一瀑”,因无水而象个丧失了灵魂的躯壳,失去九天悬河的气势和魅力,令游客深感失望的同时又甚为惋惜。并由此而引发了一场到底该不该废电站而还百丈飞瀑以本来面目的大争论,旅游与电力部门以各自的利益出发,各执一词,唇枪舌剑,到头来费力又耗财,弄得莫衷一是,争无定论。
⒉宣传推介力度不足,使文成景区的知名度不高,影响了文成旅游业的发展。文成由于受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落后于周边地区。古往今来,文成人为生存,大多采取走出山门,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或务工或投资,以谋求发展。而外界很少有人到文成投资兴业,因而外人缺乏对文成的了解,文成的秀山丽水,奇妙风光,犹如一位久养深闺的绝色佳人,而未为世人所知。文成打造生态旅游县,其对外宣传工作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使得国内乃至省内的旅游机构及游客,多数不知文成地处何方,更不知文成的生态资源和旖旎风光,导致少有人问津涉足。既使有所耳闻者,也往往了解不透彻而闹出笑话,其中有一批游人,因慕名文成的铜铃山风光,却把车子开到了瑞安桐岭山,遍找桐岭山而无景可赏,无假可度,弄得高兴而来,扫兴而去。
⒊环保意识淡薄,景区污染加剧,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文成生态旅游业已初具规模,各地游客慕名而至的与日俱增。但有关部门目前着重于景点的开发与建设工作,忽略了对环境保护的宣传与落实工作。因而造成了景区环境的污染。笔者走访了铜铃山森林公园,峡谷景廊,飞云湖等景区,随处可见被丢弃的饮料罐、塑料袋、纸屑等杂物,有的游人甚至随处便溺,有的景区内还存在开山采石,砍伐森林,破坏植被等现象,凡此种种,给景区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文成生态旅游业良性发展的对策
⒈科学规划生态旅游,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加强旅游规划是旅游业有序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旅游规划工作是适应旅游发展自身内在要求和市场发展需求,合理保护、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进行旅游基本建设及行业管理等的有效手段。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总谱,是旅游业发展战略、目标、措施和各方面工作的总成,是旅游业发展基本格局与产品结构的系统表述,一个好的规划是事业实现有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加强旅游规划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并通过提高水平、高质量的规划管理,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对于促进旅游业快捷、健康、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和作用:一是保证生态旅游的有序性,避免发展中的盲目性,二是保证生态旅游业和相关行业的相互配合、协调发展,三是保证生态旅游资源有效的利用和结构上的合理性,四是保证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成的生态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可以开发利用并产生经济效益的生态旅游资源也较多,但从投入产出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有一个有效利用的问题。在一定地域内,在一定的时期中,并不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得越多越好,要与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相适应。与一定的客流量相适应。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偏少,不能构成对游客的吸引力,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会造成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阻碍;超越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就会导致所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闲置。目前与文成生态旅游与之相配套的交通条件、通信、接待、购物、娱乐等设施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造成游客的不满意感受。因而影响了游客对文成生态旅游业的总体形象。文成的生态旅游业属初创阶段,必须设计一套科学合理,高起点、高水平,具有前瞻性的规划开发方案。统筹全县生态旅游资源,以优美的自然景区为中心,以旅游交通线路为廊道,逐步形成飞云湖――岩门大峡谷――铜铃山――刘基故里――朱阳九峰――百丈T――峡谷景廊的旅游黄金线,并以旅游区(点)为节点,建构旅游资源区域体系。根据文成的实际,以铜岭山、百丈T为核心,周边飞云湖、岩门大峡谷、朱阳九峰、峡谷景廊、伯温故里等个各具特色的风景旅游区与核心区形成互补的第二圈层结构,再辅以生物与环境互补,造就国家级森林公园;植物补动物,大环境之静补飞禽之动,使生态系统结构完善。
从生态旅游规划开始,政府必须承担起保证健康与安全、维护公平贸易、保护消费者利益和进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有责任为发展前景良好的行业项目提拱财政资助,在县财政建设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应该转变投资理念,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逐步完成规划目标。
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景区知名度。由于经济的落后和地理环境的偏僻,影响了文成在外部世界的知名度。文成初打生态旅游品牌,境内的明媚风光,优雅环境,更是养在深山人未识。发展生态旅游业有良好资源的基础上,关键是客源问题。随着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各阶层的人们迅速地富裕起来。其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其中用于生态旅游,度假休闲的支出日益增多。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都急切需要寻找一方幽静宜
人的自然山水环境来放松心境。温州乃至整个浙江及上海等地经济发达,富人众多。据调查,本省的富裕人群中,了解文成生态佳境的人寥寥无几,每逢节假日,他们舍近而求远,结伴前往国内其它知名景区度假,而置较近的文成山水胜境于不顾。究其原因,就是我县对生态旅游的宣传推介力度不足。因此,必须彻底放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观念。酒香也应勤吆喝。以百丈T飞云湖晋升国家级风景区为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争取客源。去年,县委宣传部邀请国内十余家晚报社记者来文成采风。各报记者无不被文成的风光所倾倒。个个拍案惊奇。尔后,介绍文成生态风景的报道,游记纷纷见诸报端,因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今后的宣传推介工作,还应不定期邀请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家、书画家、摄影家、影视剧组来文采风和创作,利用他们的作品作媒介,宣传文成的生态旅游风光,中华民族自古崇尚文化,崇尚名人,名人名家对事物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庐山香炉峰瀑布远没有文成百丈飞瀑雄壮,却因李白一句:“飞瀑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蜚声海内外,令几多游人心驰神往,至今凭吊诗仙遗踪,求一睹瀑布芳颜的游客络绎不绝。文成古道上的红枫,完全可以与爱晚亭之枫媲美,却寂立道旁,少有人问津。原因是文成之枫没有爱晚亭之枫那样幸运,没有象杜牧那样的诗人光顾,没有“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那么美丽诗句的点染,缺乏的正是景区的文化内涵。游爱晚亭的人与其说是去看枫赏叶,还不如说是去品味诗的意境。其诗句之美,已远远超越了自然景色之美。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名人文化的影响,就是景区的“仙”与“龙”,有着极大的感召力。
加强文成生态旅游风光的宣传,还应动用另外一支大军。文成是个著名的侨乡,近百年来,累计有万移居世界各地的文成籍侨民。改革开放以来,文成有十万多人到全国各地投资创业,或打工谋生。不妨把文成的生态环境美景,制作成精美的画册、光盘,通过这支人马带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让这支大军人人都成为宣传员和业余导游,效果将是不言而喻的。
⒊加大保护和执法力度。保护一直是生态旅游的一大特点,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维护生态旅游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份与环境条件,使其较好地相互适应,相互融合。各种生物都各得其所,共同繁荣。这也恰恰是生态旅游区环境对游人的吸引力所在。因此,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就是保护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基础。生态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一定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做到先保护后开发。当外界的干扰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生态平衡一旦被打破,就需要很长时间的恢复。所以,保护生态旅游景区的生态平衡,消除人为破坏与污染,显得十分重要与急切。
一方面,加强环保设施建设,文成生态旅游景区的环保设施建设较为薄弱,一些景区内几乎找不到果壳箱,几百米内没设置供游人们“方便”之所。这些都非难事只需加以投入便可解决。另一方面,鼓励旅游区当地居民参与旅游业,为保护提供动力。同时,加强环保宣传,可采取在门票或旅游指南上印制有关环境保护的规章、警句,在旅游区适当树立一些警示牌,提高游客注意环保,也可对导游人员进行环保知识培训,使他们既讲解景点构成特色,又对游人进行环保意识教育等措施。提高旅游者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自觉消除不文明行为,是保持生态旅游景区免受污染的关键。
加强生态旅游景区的制度管理与执法力度尤为重要,它是维护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生态旅游景区应制订相应的管理规章,落实国家有关环保,森林、水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坚决打击盗伐森林,污染水源,偷猎野生动物,在景区内开山采石等违法违规行为,以确保文成生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4: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评析
进入90年代,尽管北美和西欧无论是从客源产生量还是从接待游客人次上看都仍然占据着国际旅游的首要位置,但随着国际旅游重心东移意,亚太地空旅游业一枝独秀,其持续、高速增长令人瞩目,国际旅游业正在逐步形成欧、美、亚太地区三足鼎立的分布格局。从接待游客人次来看,虽然区内各部分呈现出一定的非均衡性,但总体增长势头却是十分强劲(见表一),1980年至1992年期间,亚太地区旅游接待人次增长近三倍,即由1980年的2100万增至1992年的5800万,年均增长8.9%,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从接待人次占全球份额来看,1960年,亚太地区接待游客人次占全球国际游客总人次的1%,1980年增至7%,1992年增至12%;从国际旅游收入来看,1980年,亚太地区旅游总收入为80亿美元、占全球8%,1992年旅游收入为430亿美元,占全球15.5%;从区内客源产生能力看,传统的单一欧美区际长程国际客源市场地位有所下降,区内各旅游目的地之间互访游客人次急剧上升,1967年,亚太地区国际游客人次56%是区外客源,44%是区内国际客源,至1992年,区内国际客源比重上升为73%预计在会增至85%。
亚太地区旅游业迅速发展,区内各国或地区因此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香港,1993年旅游的外汇收入高达600亿港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8%。亚太地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与下列因素是密不可分的:
其一,亚太地区经济稳步增长。过去20多年时间里,亚太地区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球其它任何地区,亚洲“四小龙”更是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世界旅游组织指出,1980年至1991年时间内,亚洲整体经济增长率为5.5%,是世界平均增长率2.2%的两倍半多,90年代以来增长率也一直维持在4%的水平上。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崛起和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将有更多的区内国际客源产生,另一方面,亚太地区旅游业不断走向成熟,旅游产品日趋多样化和标准化,也会吸引更多的区外旅游者来访。
其二,旅游环境改善。旅游环境改善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指亚太地区各国或地区旅游管制逐步宽松,例如,日本不断地放宽居民出国旅游签证管制,台湾当局亦于1989年放松签主管制;二是指交通“可进入性”提高,这主要又是指区内、区外航空运力增大,对区内、区外国际客
表一:亚太地区旅游的接待人次增长情况 (单位:百万) 地区 1980年 1992年 1980—1992年年均增长率 1992年占亚太地区比重 亚太地区
东北亚
东南亚
大洋洲
2110
8
3
5832
21
5
8.9%10%
8%
8%
—55%
36%
9%
源市场而言,亚太地区航空“可进入性”得以改善,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指出,1990年,亚太地区国际航空客运量达8700万乘客人次,预计1995年将会达到1.32亿人次,20达到1.89亿人次,到,亚太地区区内、外国际航空客运量预计会占到全球航空客运总量的51.1%。
其三,主要竞争对手徘徊不前。欧美是世界上国际旅游最集中、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1986年共接待全球国际旅游客总人次的72%,而传统上,欧美地区的国际旅游客源市场主要是区内对流客源,即各国、地区互为主要客源,因此,欧美始终是亚太地区旅游业在国际市场上扩大占有份额的主要竞争对手。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来,欧美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加之全球第一大旅游客源国—德国居民的出国旅游市场规模已接近“封顶”程度,因而各国、特别是德国出境旅游人次规模和增长速度已是强弩之末,很难提高,作为旅游目的地,欧美各国在接待国际游客(多数是欧美本土居民)人次不会有太大起色,亚太地区各旅游目的地得此契机,在国际旅游的市场上大显身手。
其四,亚太地区旅游业具有“比较优势”。如前所述,欧洲旅游业接待游客人次总量规模难以提高,与此同时,欧洲区内国际旅游者对本区各主要旅游目的地旺季时的拥挤和人满为患感到不满和失望,加上他们对新旅游胜地向往,流失于欧洲之外的国际客源与日俱增,而亚太旅游区作为新兴的旅游目的地,既有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又是各个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混和体,既有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又有新兴工业化国家,具有很强的旅游吸引力,因此,欧洲流失的本土客源将可能有部分作长距离旅游,前赴亚太地区,近几年欧洲赴亚太出国远程旅游呈增长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就证实了这一点。就北美而言,由于美元对欧洲主要货币持续疲软,美国游客在欧洲的购买力下降,美国客源对欧洲旅游目的地需求受到抑制,必须寻找转移地区,相反,亚太地区许多国家的货币汇率都同美元直接挂钩,美元的价值在这些国家或地区相对而言又较为坚挺和稳妥,因此,美游客选择亚太地区为旅游目的地的人逐年上升。以中国大陆为例,1990年赴华美国游客为233193人次,仅两年时间,1992年就达到346303人次。
(二)
传统上,现代化都市一直都是亚太地区旅游目的地,亚太地区接待的国际游客,66%是为了一睹亚太区现代化都市如香港、东京、新加坡等城市风貌,旅游消费结构中购物和美食占有相当比重。进入90年代,由于国际客源旅游消费偏好改变,亚太地区热点旅游目的地发生转移,度假旅游地取代现代化都市成为国际游客出访亚太地区的首先目的地,其中以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尤为明显。与此同时,旅游基础设施、雇员短缺以及环境破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一、基础设施方面:亚太地区过去20多年的产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东亚、东南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引起了道路、电讯、公交系统等公共设施的老化和短缺现象,据预测,本世纪内更新亚洲基础设施需耗2.5万亿美元巨资。在旅游业中,民航客机是亚太地区区内、区外国际客源的主要输送渠道,尽管航空运力不断提高,但在香港、孟买、东京、汉城和新加坡等地,国际机场都几近或已达到饱和的`警诫线。据资料统计,香港启德机场每年最多能处理13.4万航班和2400万人次乘客,而1994年机场接待乘客人次高达2609万,仅在1993年,因机场无法容纳飞机频繁的升降,6700个航班被机场当局拒降,造成140万客源流失。在机场趋于饱和的同时,亚太地区新机场建设项目数量有限,依据对供求双方的估测,只有新加坡、台北等地新机场落成启用后能满足游客的增长;而老机场扩建、改建工程进展又不顺利,在日本、纳里它机场已趋饱和,但其扩建工程因当地农户拒售农田而受阻,在南朝鲜,由于资金难以落实到位,汉城附近扩建机场计划亦被无期限地搁置起来。
亚太地区地面,尤其是城镇区交通有较大改观、由于区内各国(如中越两国)相互开放边境地区,区内长距离公路、铁路网络覆盖面得以扩展。尽管如此,亚太地区内仍有不少地方过度使用原有陈旧老化的基础设施,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等问题产生,泰国政府正是迫于交通压力,才在公路出口建设尚未全部竣工的情况下,在曼谷开放其新建的公交系统。
二、环境方面:环境是旅游业的“生财之源”,它和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共同构筑旅游产品的整体框架。综观整个亚太地区,环境质量却是每况愈下,对旅游业构成了极强的杀伤力,欧洲旅行团就曾因污染严重而取消赴曼谷的旅游计划。虽然工业化一般被公认是亚太地区环境质量恶化的罪魁祸首,但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是人所皆知的。亚太地区开发资金奇缺、开发技术落后,过度砍伐树木、大量侵占土地、破坏野生动物栖息之地,所有这些掠夺性开发无一不加剧环境质量恶化,引起生态系统失衡。由于市场需求旺盛,亚太地区度假旅游目的地成批量开发,度假地中必不可少的高尔夫球场也相应迅速增加,整个亚太地区高尔夫球场泛滥。新加坡是全球面积较小的国家,而其高尔夫球场密度却是全球最高。1992年,泰国高尔夫球场多达200个,朝鲜也已超过178个。预计到年,亚太地区将有3000个高尔夫球场。这些高尔夫球场对整个亚太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工程宏大的高尔夫球场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用水量大(仅一个高尔夫球场耗水量就可供2000户人家使用),而且污染严重,随着高尔夫球场的大量入侵,泰国主要农作物用水受到威肋,大米产量因缺水而不断下降。在马尼拉的海滨地区,高尔夫球场
产生的污水和工业废水结合形成“红潮”,严重危及海洋生物资源。
三、人力资源方面:亚太地区旅游业的永续发展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之一便是人力资源开发。然而目前亚太地区旅游业人力资源开发暴露出许多问题,其中以旅游企业员工利用效率较低最为突出,在饭店方面,员工利用效率低表现于饭店具有较高的员工——客房比率(见表二)。
表二:主要国际城市饭店客房员工比率对比 东盟国家 发达国家 雅加达 1:1.6
曼谷 1:4.5
马尼拉 1:1.3
新加坡 1:1.0
吉隆坡 1:1.0
伦 敦 1:0.6巴 黎 1:0.6
旧金山 1:0.7
东 京 1:0.6
资料来源:东盟饭店业人力资源调查报告1991年
其原因是亚太地区多数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富裕,价格低廉,饭店雇佣员工边际成本很低,人浮于事自不见怪。与此相反,少数大都市却出现员工短缺现象,香港饭店业平均空缺约为4000人,且香港雇员流动性很强,饭店业雇员年更换率达30—40%,饭店业唯有以高薪相聘才能留住老雇员,吸引新雇员,进而加重工资成本。
亚太地区多是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培训设施、培训人员质量和数量都不够理想,有的国家甚至一片空白,象越南就根本没有正式的接待服务管理培训机构或单位。旅游培训不完善、不规范直接接导致旅游从业人员较低的素质(见表三)、表三显示,东盟各国饭店业中熟练雇员仅占34.4%,低于40%的国际通行标准,而半熟练雇员和非熟练雇员比重高达48.31 %,表明就业人员专业服务水准不高,从而直接影响服务质量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旅游形象和国际竞争力。
表三:东盟国家饭店业技术水平构成 技术等级 比重(%) 管理雇员
高层雇员
熟练雇员
半熟练雇员
非熟练雇员
6.4010.89
34.40
24.60
23.71
资料来源:见表二
(三)
相对于西欧、北美的衰退而言,亚太地区旅游业发展前景较为乐观,欧美、亚太可望在21世纪三分国际旅游市场,但从目前来看,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扰的现象:其一、亚太地区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同日本及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增长有直接联系,然而,步入90年代,作为地区经济发展主要起动机的日本经济持续不景气,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又面临各种结构性问题,亚太地区旅游业增长速度可能因此放缓,尽管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悄然兴起的中国居民出境旅游市场成熟尚需一些时日;其二,随着冷战结束,和平成为全球政治、经济生活的主旅律,大洋洲各岛国的战略地位相对下降,从西方国家获取的各种援助减少,直接影响其未来经济增长和旅游业发展;其三,亚太地区局部(如菲济、泰国、柬埔寨)政局动荡,种族矛盾、宗教矛盾、阶级矛盾相互交错,不时酿成军事冲突,脆弱的旅游业经济受到冲击。亚太地区未来旅游业要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早日成为三强之一,至少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完善旅游供给体系。亚太地区各国政府应致力于改善旅游环境、扩建机场、道路和通讯设施,鼓励各界人士投资兴建酒店和新的旅游景点,逐步形成一个现代化的完整旅游供给体系,并使之成龙配套。例如,香港政府为缓解启德机场压力,耗资1582亿港元在90年代后半期开展新机场核心项目建设。由于旅游基础设施耗资巨大,各国政府难以承担全部项目建设成本,因此可同私营部门展开合作,共同建设基础设施;同时,对建成基础设施严加管理,合理使用,为避免对基础设施造成过大压力,印尼政府就曾暂时冻结过巴厘的饭店开发项目。
二、开展区域合作和联合促销。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单一旅游目的地很难在竞争中占有优势,许多国家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认识到区域合作的意义,积极开展旅游协作,并取得了巨大成功,典型的有东盟五国的“整体一位旅游”。因此,亚太地区各国应形成一种有意识的、共同拓展旅游市场的伙伴关系,借助优势叠加和资源互补,充实旅游活动内容。同时,开展地区整体目的地营销和联合促销。亚太地区应是一个地理位置的相关性和资源的互补性组成的联合区域,在共同开发国际旅游市场和联合宣传促销时必将产生吸引“合力”,从而强化亚太地区旅游形象并丰富其内涵。
三、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肩负环境责任、具备环境论理的旅游活动,是近年来国际休闲旅游新的发展趋势。因此,亚太地区旅游业要在未来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必须迎合旅游新潮流,讲究完善的整体规划与经营,加强各个国家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关索,妥善维护环境资源,使之能永续利用。在这方面,已有一些国家或地区作了表率,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均已成功地阻止了一些有损于生态的高尔夫球场开发。
篇5:西班牙如何发展旅游业?
西班牙如何发展旅游业?
旅游业现在是第三产业中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世界旅游大国的冠军、亚军和季军,一直被意大利、法国和西班牙这三个国家占据着.2002年,西班牙接待了7700万名观光客,约是全国人口的两倍,旅游总收入高达920亿美元,而且86%的观光客都是二度或多度造访的`.西班牙的旅游资源并不丰富,不像意大利和法国有众多的名胜古迹,比起世界旅游资源最丰富的中国来,更不能望其项背.
作 者:钱星博 作者单位: 刊 名:国际市场 英文刊名:WORLD MARKET 年,卷(期):2003 “”(6) 分类号: 关键词:【某某生态旅游业发展初探】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