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记叙文800字
“糯米糍”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记叙文800字,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记叙文800字,希望大家喜欢。
篇1: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记叙文800字
母亲常在家中说:“你爸就像个捡破烂的,什么东西都不舍得扔”。
家中角落常被杂物填满,导致母亲每次大扫除时,总是会抱怨家里东西太多,怎么整理都很杂乱。母亲总是把家中零碎杂物收拾到一个大袋子里,一股脑地扔了。这时,父亲就像个小跟班一样,到楼梯间,把母亲收拾好的东西又倒出来,拿回来大半袋子。母亲,每次都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父亲,却把这简单地,归结为他天生的恋旧情怀。
我上中学时,父亲已经在国外呆了好几年。我继承了父亲那恋旧情怀,也会把母亲扔到门外,装满杂物和书本的箱子,不听母亲在一旁地囔囔,把箱子抱回家,母亲倔不过我,这些东西又重新回到我的卧室。
有次,我跟父亲视频通话,无意中谈起此事,对着镜头的父亲,抹了把脸,对我说:“孩子,你不知道,这些旧物其实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别样的记载。有时候,看看以前的一些东西,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其实在慢慢流逝,我们的生活正逐渐被电子产品填满,如旧有的名片之类,纸制留言方式已逐渐流逝。这只是一小方面,也是我不愿意扔这些杂物的原因,这些东西,一旦被扔掉,就很难再找回来了。”
我喜欢留存书本,与名家的藏书不同。我是喜欢留着自己学过的课本,因为我觉得课本对我来说是世间独一无二的。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到现在,所有课本被我存放在书柜里,除外观泛黄,其余部分都像新的一样,这些书记录了我的成长历程。我喜欢翻看过去的课本,喜欢看那歪歪扭扭的拼音,一行行笔画,一个个汉子再到一段段笔记,像一颗树逐渐生枝发芽;我喜欢看那书中空白被我黑红蓝的批注填满,像是一颗心脏被逐渐充盈。
这种,把学过的课本珍藏的,不仅是我,父亲也一样。奶奶在家庭聚会时,听到母亲说起此事,就从饭桌旁的老柜子里,拿出一个箱子,说:“这丫头真是随她爸,她爸小时候也喜欢留存书本,还有这些邮票,都整齐地排放在箱子里。有一回,我都卖给人家了,他愣是追上人家三轮车,把书本拿回来了”。
父亲看到这些“书本”,就两眼冒光,小心翼翼地翻阅,说:“你们真是不懂,现在的书上插图都是彩图,机器画的,我们那时的书,都是人画的,这味道哪里是电脑合成能体现的,这线缝的书也不是胶粘可比的。”
夜中深思,父亲留下,岂是那点旧东西,还有那找不回来的记忆、怀念,也是他那怀旧之情。
篇2: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记叙文800字
中国,一个泱泱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沧桑绵长的历史淘尽了不尽的文化遗产。从流传至今的儒家文化到雄伟壮观的历史遗址,无一不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3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哺育着一代代华夏儿女茁壮成长。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方能屹立世界民族之林。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诗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随着外来文化的不断冲击,作为华夏儿女的份子,我们都应义不容辞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但是,现实往往却是相反的。正当外国开展“汉语热”的活动如火如荼的同时,我国的国民部对国语学习不屑一顾,甚至有的年轻人还盲目地搞起“哈韩族”。“哈日族’等。这实在是令人揪心。因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刻不容缓,任重道远的。我们可以通以网络传播和学校教育等方式向社会宣传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人么走回正确的文明思潮,让爱国主义精神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回荡。这样,优秀传统文化才得以传承,民族才得以强盛,华夏文明才得以延续。
传承传统优秀文化才能更好地建设精神文明家园。从古至今,从流传万世的儒家思想,到风骚一时的唐诗宋词等,无一部深深地影响着华夏儿女;还有令人惊叹的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等“世界奇观都不同程度地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去维护,传承和发扬。以至可以更好地建设与当代发展一脉相承又与时俱有的精神文明家园。没有了文化家园的记忆,我们将成为精神的流浪儿,难道我们还要重演“端午节被抢”的悲剧?因此,这就需要我国传统文化不断深入发展。是中华文明不断扩大!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重视文化遗产的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一些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如“爱莲堂”“饭冰室”等一个个文化名人故居遭到被拆迁的厄运;沉淀几百年的“晋翼会馆”等历史建筑被用来作用挣钱之具;故宫的“三重门”困扰……为何我国的文化遗产管理如此疏忽呢?放观文明古国埃及,专门筹建国家控股公司对之进行保护等。因此,我国应建立和健全文化遗产管理机制,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才得以保障。只有政府对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地管理,使其保护制度化和规范化,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华夏的优秀传统文化!
篇3: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记叙文800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必说物质上的四大发明,也不必说思想上的百宗争鸣舞动的符号汉字,就让中华文化永烁光辉。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有了它,中华的文化才得已延续。从仓颉造字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箓书、隶书、楷书,汉字在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不断也演变,同时也记录着历史上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知道了华夏族的祖先是炎黄二帝;让我们知道了中国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让我们知道了繁荣一时的隋朝。就有了它,我们才了解了祖先的生活,探索中华文化的发展。了解古人的思想汲取先人的精华。
在汉字不断演变的同时,它传递的早已不是普通的信息,而是人类种.种美妙的感情。于是,形象鲜活的汉字带着人类的情感跳出人们的脑海,像一个个乐符,组成了一篇篇美文。一卷卷古书,一本本著作。于是,《史记》、《诗经》这些美妙的乐章便纷纷出现。看这一首首流芳百世的古诗,一句句,一行行,读读来朗朗上口,读起来意味深长,读起来获益匪浅,读起来荡气回肠。
汉字是最优秀的艺术文字,唯有它能发展成为一门书法艺术,在各位书法家的笔下,神奇的汉字更是魅力四射:看这一个个字,抑扬顿挫,龙飞凤舞。容不得羁绊,容不得束缚。骤去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炎黄子孙对汉字的感情是无法形容的,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一种由衷的热爱。
在当今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应该热爱自己的文字,传承自己的文化,让汉字这个中华文化的瑰宝永烁光辉!
篇4: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作文_高三文化传承记叙文
我国著名作家鲁迅曾说:”唯有民族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当今世界,发展迅速,日新月异,但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被遗忘,我们不可随大流,而逐渐淡忘自身的文化。
调查显示,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传统节日的起源,内涵,习俗早被淡忘,而西方节日及“双十一”等人造节日却得到了不少人都热捧。这一现象得以证实多数国人的从众心理还是挥之不去,宁愿替外国文化买单也不愿对自身文化加以传承。对西方文化热捧之人,你们是失掉自信力了吗,为什么不坚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呢?
不要盲目从众。“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但那些盲目追随西方等节日的国人,是要传统文化淡忘啊。“哇,双十一快到了”,我相信这是很多年轻人在无意间发出的声音,这种声音何尝不是一传十,十传百。在当今学生众多的时代,补课大军已成为补课现象的代名词,许多学生都有无处安放的补课心理可学习就需要补课吗。一些状元的事例我们不补课还更好。你可能会留意,诗人自杀,留学生不回国的现象越来越明显,这值得我们反思。
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众多民众已经顺从腐朽思想的情况下,毅然选择用自己的观点及思想引导人民。在此过程中,竟不顾统治阶级的反对,不与众多人们一样追随错误思想。假如他从众了会有如此一般的成就吗?
文化的发展需要脱离从众。画家李可染曾说:“踩着别人的脚步前进最佳的结果也只能是‘亚军’”。我国要发展自身文化就必须要国人加以修缮,而不是当前热捧西方节日及狂欢人造节日的现象。这种盲目从众只会让我国与发达国家相差更远,你只要想到我国孔子等也被他国人崇拜时就不会这么盲目了。诚然,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不能独行,也需要与他国文化互相借鉴一下。
不希望淡忘传统佳节等文化的我们,切不可随大流。这时,我们就需要冷静下来,脱离从众的束缚,继而传承文化。
篇5: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作文_高三文化传承记叙文
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中国是唯一没有中断的世界文明古国。华夏千年,孕育了多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即便是一碗面汤,也包含着各种文化。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兰州拉面的一碗面汤放变了多少人民的运途,然而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迈进,这碗面汤似乎和众多优秀传统文化一样,显得格格不入。对此,我认为,传承好中国优秀文化,关键在于顺应时代发展。
优秀文化为国根,顺时发展续新篇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优秀文化更是民族的精魂。在快速发展的当下,优秀文化的传承成为一大难题。??然而,将近600岁的故容却领先解决了这一难题。故宫作为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故宫萌宠――“龙猫”的走红;故宫胶带等文创产品的供不应求;故宫上元节活动的开展无不是故宫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体现。由此可见,传承优秀文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多么的关键。
时代发展需求变,传承品质应提升
改革开放四十年,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多,对传统优秀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群众越来越高的文化需求,应运而生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中国戏曲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这些文化类节目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注重提高文化传承秀文化的品质,给观众一种对文化全新的认识。由此可见,传承优秀文化,应顺时发展,提升品质。
传承发展相结合,促国构建新小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愈推愈远,我们距离构建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越来越近。文化承载着国家的昨天和明天,优秀文化也见证着国家的昨天,激励着祖同的明天。为让文化释放新的活力,我们就应将传承优秀文化与发展时代潮流相结合,为构建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更大的动力。
一碗面汤承载着国家的昨天和明天,改变着无数老百姓的命运。兰州拉面做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积极变革,改善餐饮品质,让中华文化在顺应发展的传承中走得更稳,更远。
篇6: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作文800字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可以叫端阳节,传说那天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日子。那天爱国诗人屈原听到自己的国家快要灭亡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抱起一块石头,纵身跳入江河里。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到端午节时,大家就划着船把饭投进江里,可是后来他们发现投入江里的米饭全被鱼吃了。于是,人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米放在一种长长的叶子里包成四个角的形状,鱼见了以为是菱角,因为菱角有尖尖的刺,鱼就不敢再吃了。
直到现在,人们一到端午节就吃粽子、赛龙舟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外婆也会把长长的、青青的艾条挂在家门口。我最爱吃的就是大肉粽了,特别是高速公路上的绍兴服务区卖的“诸老大”粽子,味道非常鲜美,让我回味无穷。
欢天喜地过春节
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它意味着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开的春天回归大地,多么令人高兴呀!人们自然要载歌载舞地迎接春节。
春节前,人们络绎不绝地到市场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们去人山人海的市场办年货。每个人的篮子装得满满的,有开心果、泡泡糖、花生、瓜子、糖等食品,有鸭、鸡、鹅、鱼、肉等菜,有烟、酒、巧克力等礼物。虽然篮子沉甸甸的,但是每人却乐得合不拢嘴。在家里,我们七手八脚地忙个不停。爸爸手拿扫把,脚踩凳子,把天花板上的蜘蛛网上上下下扫得干干净净。妈妈把抹布打湿,使劲擦着窗户。窗户像明亮的大镜子。我忙着贴春联。红红的纸上写着“合家欢乐”、“财源滚滚”等金光闪闪的大字。有的家门口还挂着大大的红灯笼,显得喜气洋洋。
大年三十,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不一会儿,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就摆在面前。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叔叔拿起一杯酒,说:“让我们为明年的日子更红火而干杯!”“好好……”饭桌上飘荡着一阵阵笑声。团圆饭过后,大家围坐在一起看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里面有滑稽的小品,风趣的相声,优美的歌舞等,一个个精彩的节目逗得我们哈哈大笑。“铛--铛--”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各家各户噼里啪啦地放起了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最快乐的要算孩子们了!孩子对着引火线一点,“砰,”“小子弹”逃到自己家去了,又“砰”,花穗散开了,有的像小鸟飞向天空……
就这样,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啊,多么喜气的春节!(汤贲偲)
快乐的春节
有一天,妈妈对我说:“孩子,马上就是正月初一过春节了,我们得好好的准备准备,你和我一起去商场办年货吧!。”“呀,终于要过年啰!”我兴奋得跳起来,我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它是一年中最热闹、喜气的时候。
我和妈妈走进商场,看见商场里人山人海,个个笑容满面。商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我和妈妈买了瓜子、花生等各种食品,鸡鸭鱼肉等各种菜和名烟名酒等。一回到家,妈妈忙着打扫蜘蛛网。爸爸抹灰尘、扫地。哥哥拿来一张红纸,剪成长方形,然后用毛笔在纸上写字,一幅吉祥、喜气的对联写好了,我忙把它贴在门联上。姐姐在门外挂起了迎新的大红灯笼。
晚上,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个不停,准备团年饭。一阵香味就从厨房里传过来,使我口水直流。奶奶看出了我馋嘴的模样,说:“开始吃饭!”我迫不及待地坐下,夹了一个鸡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佳肴,谈论着一年的收获,举杯说着祝福的话,其乐融融。吃完饭后,我们一起观看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优美的歌曲、舞蹈等节目让我们目不转睛,风趣的小品、相声逗得我们哈哈大笑。只听“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新的一年又来了,我们欢呼着。只听“噼呖啪啦”的声音,我打开门一看,原来他们在放花炮,我拖着爸爸的手,说:“我也要放花炮!”“好呀!”爸爸对我说。我连忙到家里也拿了几根花炮,走出家门。开始放花炮了,我拿着一根花炮,爸爸用打火机一点,只听“呯”的一声,“噼呖叭啦”五颜六色的花升上天空,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一把大花伞。有的像小鸟在天空中自由的飞翔,还有的……它们颜色也不一样呢!有红色、有紫色、有黄色、还有……把夜空点缀得五彩缤纷,绚丽多彩,美丽极了。
正月初一的早晨,我对爷爷说:“祝您长命百岁,寿比南山。”爷爷乐得白胡子一颤一颤的,连忙递给我一个大红包。
春节有丰盛的晚餐、精彩的联欢晚会。在这热闹的气氛中,我进入了梦乡,盼望着下一个春节的来临
篇7:文化传承的高三记叙文800字
谈到传承,我立刻就忆起了祖辈对植物之韵的热情。任何珠宝都没有这种代代相传的花情更为高贵,更为一家族的挚爱。
爷爷的父亲爱养竹,尤其喜爱凤尾竹。凤尾竹枝端多生枝蔓, 长长的“龙须”, 再配上水头极好的翡翠翠绿似的斑斓,简直是太精致。传说那竹枝是菩萨救助世人,扫去洪水,所以这竹子有了平安之意的花语,节节高升。爷爷便随了曾祖父的嗜好,闲暇之中,执着于养花。
日常中点点滴滴的轮廓越加清晰了起来……
爷爷教得很精心。自己植花,让孙女儿边看边学养花的整套流程。类似梅,要费些功夫。有些喜阴且喜寒,所以爷爷都是规律周期长些浇水。冬天刮寒风,又因品种较为稀贵。爷爷便带着我把大理石上搬下来,一丝不苟的刨、插、削、捏、揉……大大小小数十种工艺,不来半点儿虚假;对于水仙,最关键的工序是除。爷爷先用手仔细的摸着,用手纹深深感知着它那脉络、语言,忽然一觉,拿削刀一点点从那部位开始,一点一点把那一层层厚厚的皮裁去,而那绿绿的嫩芽便像着一个个晶莹剔透的水母精灵似的探出脑袋。爷爷的用具虽十分简单,但倍受关爱的它们却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爷爷还一边饮茶,一边咂咂嘴,一边帮我总结着养花宝典:”这太珍贵了!”。他的眼神如醉如痴,而且很着意看了我一眼。呦!这一眼可真厉害,我懂了。平常生活中我都会忙里偷闲的去浇水、松土,。我能感知着世间的美好,且鸟儿常常来访——这里有爷爷对我倾注的传承。
爷爷还告诉我,养花有个规矩:得爱他,得连他,心里不愧于它。而且更是要把它当成知己来一生相伴。梅是爷爷的独爱,梅在天气愈是寒冷,愈是风雪欺压,梅便开的愈精神,愈秀气。它有着这样一种傲气,从来都是昂首挺胸:正如我国的边疆战士一样,整整齐齐地站立着。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安危,一步步写下那铿锵有力的誓言。梅在冬天时开的鲜艳、美丽;在春天时,它不愿与百花争艳,争夺明媚的春天。而这正是爷爷告诉我他所悟得,所领会到的。而我也深深地将这烙印记在心里:学习着它不为严寒、坚强不屈的品质。爷爷上了岁数了,但在养花、护花、悟花之中,他做事仍然是那样的执着、精炼。从此,我会缠住爷爷带我去种花。我的心会为茉莉、菊花般默默地散发着幽芳;也如那热情的玫瑰,芍药般,做那“永世烈火”!这就是爷爷与我间——嗜爱花的传承。
其实,养花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传统。它的工艺就如同我们的步律,而它的气息就好比我们的品质,其中的香,就是融在灵魂中的传统。这种对花的痴迷由祖辈传到我,我也将把它永远地传承下去。
篇8: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议论文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书写着又不停息的追求,展示着永不磨灭的探寻。绵延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从没有中断过。
我们在圆明园里认识了祖国的屈辱和悲愤;在长城岭上,认识了祖国的雄伟和磅礴;在绿色的草原、无边的海洋,认识了祖国的广大和辽阔;在丝绸大道上,认识了祖国的悠久和渊博。
穿越历史的长河,在这段悠长的记忆里,涌现了许多的少年英雄:王二小、刘胡兰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强盛,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有多少人,为了祖国,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鼓舞着我们奋发向上,继续前进
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用革命烈士的生命换来的,看到那闪着光的五星红旗,我们心中是否会响起这样的信念:祖国就是母亲,国家重于小家,我长大后要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
在我国的文化史上那些诗人、文学家是不可缺少的,孟郊的《游子吟》赞颂了伟大的母亲;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还有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孙武的《孙子兵法》是古典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这些文化都经过了历史摧残,是西方文化所没有的,而这些传统文化的长处,必将成为世界文化及其珍贵的部分。
造纸、火药,是中国人的骄傲;泰山,黄山,风景秀丽;故宫、长城,气势辉煌。今天,我们更应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而学习的报负,有为祖国富强献身的伟大志向,用全部的智慧来建设我们的祖国吧。
篇9: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作文
秉持红色的信念,创造红色的光辉。
——题记
红色注定是中华儿女解不开的颜色。
我们脚下的土地是红色的,是革命先辈的躯体铺成的;我们仰望的国旗是红色的,是革命先辈的鲜血染成的;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红色的,是革命先辈的信念铸成的。一代代红色的血脉传承着红色的精神,浸染着这个伟大的红色时代。
我们的血液是红色的。开天辟地,远古以来,华夏儿女的躯体中流淌着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红色血液。从神农氏教民稼穑到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再到霍去病抗击匈奴,戚继刚对阵倭寇,郑成功收复台湾,古今多少英雄豪杰为了保护这片土地,和自然环境,和入侵外族做着不屈不挠的斗争,燃烧着红色的血液,让我们的祖国成长为一头东方雄狮。
我们的信念是红色的。红色代表不屈,代表坚持。中华文明五千年,我们经历过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强盛时代,也经历过被帝国主义无情侵略的屈辱时代。但是,无论面对多么强大的敌人,中国人从来不会屈服,不会退缩。林则徐虎门销烟,唤醒中国人民反抗的意识;康有为、梁启超实施戊戌变法,让中国人再次认识到了变革可以推动时代进步;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写在每周评论上,为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奠定了基础;陈独秀在南湖游船上宣告共产党的成立,让中国人民有了当家做主的机会。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这个有组织有纪律的团体和这支经历过血与火磨炼的队伍的诞生,更加坚定了中国人战胜敌人的信心和决心。在面对帝国主义与国民党的压迫时,红军开始长征,25000里路程,踏草地,跨雪山,这只队伍创造了一个奇迹!当红军抵达延安时,一个伟大的时代注定要诞生。
我们的时代是红色的。经历了血与泪的磨练,我们的祖国成为了世界强国,一系列的发展措施伴随着改革开放频频现身。在历史的丰碑上,我们骄傲地把“中国”两个字刻在上面。如今党的十九大严肃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我们更应该秉持红色的信念,建设这个伟大的时代。凤凰涅盘、复兴大任!如今我们是新时代的接班人。
红色,代表执着、代表前进。让中华儿女将红色精神代代传承!
篇10: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作文
“店主东带过了黄骠马……”,我一边哼着小曲,一边迈着轻快的步伐,在街上散着步。
走着走着,忽地,一张黑色脸谱跳进了我的眼帘中:那是张飞的形象:脸谱中间勾勒着乳白色优雅的线,二目炯炯有神,刚正猛直的神态,不由得令人心生敬意,是一种常见的上色方式。
我愣住了。眼前的这家饭馆,叫做京味斋。古香古色,粗壮的大梁上盖着灰色的瓦片,仿佛进入了古代世界。面对着眼前这与如今充满电子产品的时代格格不入的建筑,忽想起曾经对京剧痴迷过。品一口温茶,润润嗓子;轻咳一声,托着沙哑的音色,在被夜色笼罩的校园里,尽情地模仿着于魁智老先生的“长坂坡,救阿斗,杀得曹兵个个愁……”,细细琢磨,惬意极了。
也许我对京剧的痴迷是因为父亲。父亲是画脸谱的。《林海雪原》《沙家浜》《空城计》等这些经典故事中的英雄人物,在父亲笔下栩栩如生,就在那时候,我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幼小的心灵为之颤动。父亲每周要拜师学艺,几乎没人知道他什么时间在哪里。每次归来时总会带来一大包脸谱的评价和资料;父亲还要阅读经典,我常看见他坐在木椅上,轻轻地把古典往后翻一页,用铅笔轻轻圈画,绵长地感叹道:“嗯,这样更能体现人物性格。”
自从上了初中,父亲便不停地向我讲述着脸谱:先带我走遍了北京四九城,对着画在墙上的脸谱滔滔不绝地介绍了起来;然后花钱去看不同流派的京剧,还特意选了前排位置以便观察演员脸上的妆容,回家后就在纸上画脸谱让我辨认;最后教我画脸谱,父亲的大手握住了我的小手,轻轻地,一点一点,由轮廓到样貌再到上色,精致极了。只记得,从开始的不以为然到慢慢地热爱脸谱,那一刻,我真的对脸谱有了不同的认识。
然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领我去逛庙会。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父亲指着一个泥人张的彩陶对我说:“泥人张也是脸谱,脸谱不单单是戏剧的一个元素,它背后所蕴含的是中华传统文化。无论是脸谱,或是京剧,还是泥人张,我只希望你能将这珍贵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父亲正是因为太热爱传统文化了,所以才会对脸谱这么痴迷。他把传统文化当成他的魂,认真地对待它。从此,我会经常听戏学戏。我知道,戏、脸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我将把它传承下去。
【以文化传承为话题的高三记叙文800字】相关文章:
10.以时尚为话题的记叙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