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果在野的散文
“whor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佳果在野的散文,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佳果在野的散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佳果在野的散文
佳果在野的散文
出校门,横穿国道,便是狮子岭森林公园。
说是公园,其实与荒山野岭差别不大。或许是设计粗糙,或许是工程草率,反正较之以前,这里除了多出条盘山大道,几个休憩驿亭,以及路旁一些供行人歇足的石头长椅,似乎也没别的什么了。
我一般不去,不喜欢。一来过国道恐怖,车流太大;二来道旁坟多,晦气。就是在白天,荒冢,深林,行人不多,漫步其间已觉阴森,而如果是在夜间,那简直让人胆寒。可毕竟这是回家的捷径,于是偶尔也走走。
这一走,竟有了发现,有了惊喜。
原来这路边不止有坟,也有泡,这泡不长刺藤上,竟然长在桑树上。这桑树大多抱团生长,要么没有,要么就是一伙,都那么细细长长,在风里勾肩搭背,喁喁私语,让人疑心这树是不是也怕孤独。若从上往下或是从旁看,倒也平常,一色儿的绿,与周围灌木并无两样,但若弯下腰来,偏头仰视,那景象便很是迷人。只见绿的叶,红的果,疏朗处蓝的天,配合得无可挑剔,仿佛绿色长空,红星点点,光灿夺目。那绿,绿得张扬,绿得晶亮;那红,红得妖艳,红得炫目;那空,空得幽蓝,空得透明。这泡能吃不能呢?道旁如此招摇,居然无人问津,似乎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吃不得。不过这泡颜值实在是高,鲜红透亮,形如细颗粒玛瑙聚合而成,点缀在片片心形叶下,让人一见心动,没法移步。我自然摘来吃了,不信这么迷人的小果会有毒。事实也是,这泡甜中微酸,介于刺泡和桑葚之间。不过,这小果挂在枝头倒是有模有样,娇俏可爱,一摘下来,便有些黏黏糊糊,若是积在一处,怕是要乱成一团。于是边摘边吃,不亦乐乎。有散步者见状,一笑而过。也有人好心提醒:妹子,这东西吃不得!我有些好笑,也暗自庆幸。只是不懂,这道上往来的学生不少,这么诱人的小果他们竟然毫不心动?明明是色味俱佳的小果,为何大家众口一词,都说吃不得?
和同事说起,同事笑了:就算吃得,现在谁还吃那东西?
没人在意,倒显得我有些怪异。可我不想糊涂,于是上网查了,得知这小果学名树莓,不但味美,还有药用价值,于是安心享用,独霸美食。
我也纳闷,自己对吃一向模糊,水果也是,何以眼下对这野生小果有了兴趣。
若非要溯源,也简单,我之痴迷,皆因旧习,皆因潜意识的蓦然苏醒。
我从山中来。在我的家乡,青山绵亘,大河逶迤,那里的灵山秀水滋养了太多类似这样的野生小果,它们是我儿时最美的记忆。
小时候,我吃过的野果可太多了。单说泡,我便吃过不下十种。比方说,有柄的,没柄的;实心的,中空的;大颗的,小颗的;有须的,没须的;色黄的,色红的;甜甜的,酸酸的;单颗的,成串的;有刺的,没刺的;透亮的,暗沉的,不一而足。这些泡啊,看起来相似,可各各不同。不过,我们哪管得了那么多,喊不出,说不清,索性都称泡,只是根据外形的不同略为区分。比如说,蛇泡,刺泡,空心泡,牛眼睛泡,如此而已。这些泡树,或说泡藤,往往簇生,且多生长在路旁崖壁,沟渠高窾,属于那种能摘而难摘一类。好泡都难摘,自然要动点脑子,想点法子。防摔,防刺,防虫,防蜂,防蛇,有时还得防人。这泡虽长于野外,可一身公主病,娇滴滴的,稍不留神,便要黏糊,所以我们通常都是现摘现吃,并不积存。印象最深的是一种串串泡,因别处少有,便很是珍惜。读初中时,学校组织抬粪去几公里外的农中,虽说这活一路上坡,又累又臭,可大家竟然都开心,因为去农中的路上长有大量的.串串泡。大概是一路之上,崇山峻岭,杳无人烟,人迹罕至,这些串串泡生于路旁,蓬蓬簇簇,放肆而招摇,这简直是上天给我们的最好馈赠,我们怎肯错失了这美食美味?不过这泡虽多,泡藤却浑身是刺,要摘到它并不容易,于是我们就地取材,做了树钩。这下好办了,狂钩海摘,不亦快哉,完了一叶铺开,坐地就吃,是为泡宴。其实这泡看起来娇小,味道却奇酸,偏偏酸中沁甜,吃起来很是过瘾,好吃者自是抵不住诱惑,一顿赛吃,午饭可免。
说起串串泡不能不提野葡萄。
出我家门不远,沿河下行两三里,这一路山多石,水湍急,石壁高崖,巨石嶙峋,河边小路,灌木夹道。这一带风光最好,河水自上流至此刚好转弯,水路狭窄。上可览两岸河州,青山对出;下可观江水东流,境界新开;水中白帆逐浪,轻舟竞渡;夹岸高山对峙,危崖矗立。谁能想到,这一带河岸,巨石沙土之间竟蓬生着一簇簇的野葡萄藤。那时扯猪草,足迹遍及家乡每一寸土地,山里地头,河岸溪边,都不放过,而野葡萄藤,叶大藤嫩,算是理想的猪草,发现野葡萄算是额外惊喜。其实那时我并不知道什么葡萄不葡萄,只是觉得那串生的小青果太可爱了,圆溜溜,亮晶晶,摘下一尝,倒也没觉得特别好吃,酸酸涩涩的,便囫囵吞下,根本没想到是因为还没成熟。大概扯这野藤做猪草的不少,反正我是没见过它熟透的样子,所以记忆中只有青葡萄没有紫色的。现在那里还有没有呢?筑堤拦坝之后,水位大举上升,沿河也新修了马路,估计是再无踪迹了吧。
山里才是野果繁生地。家乡的山多竹,楠竹居多,毛竹也不少,光是竹子家族,可以找出一大堆来,几乎是应有尽有。不过,我这人一向糊涂,有眼不识家乡竹很正常。山里多竹,可不尽都是竹。杉树、松树、樟树、楸树、茶树,还有难以数计的叫不出名儿的各种杂树,混杂其间,说是混合林更靠谱些。也正是因为这点关系,山里野果形形色色,成为我幼年时候的天赐美食。
杨梅是个美丽的传说。小时候,看邻居大人们或哥哥姐姐们吃那红得发紫的杨梅,会羡慕得直咽口水。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知道者往往讳莫如深,别人问及,大都会故弄玄虚,指东道西,等你按路线找去,结果往往一无所获。我这人素来眼盲,如果不是树上挂有杨梅,估计就算杨梅树下过,都还不觉得。再说,分山到户后,你就算找到了,万一摘了人家的杨梅,估计被发现了也会被当贼人的。于是,心中藏有一个愿望,若是哪天能够堂而皇之痛痛快快地摘吃杨梅,应该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前年,随一帮同学前往一同学哥哥家的杨梅林,却不巧碰上大雨,眼看到村了,却只在村口买了一篮摘好了的杨梅回来,亲自摘杨梅的愿望至今没能实现,遗憾呐。
野柿子类似鸡肋。我家山上有棵野柿子树,树不甚大,结果不多,但总算没有错过。只可惜这果子模样儿俊俏,金黄黄圆溜溜,可味道却不好,除了涩,没别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算放谷柜里捂上多日,我也依然不爱,就像我一直不爱西红柿一样。后来看商场里卖的柿饼,竟疑心根本不是一样东西。石嘴山有一种叫凉仔饭的小果,树不高,最多与肩平,果实成熟后呈乌青色,绿豆大小挨挨挤挤,摘时一把撸了,直接开吃,粉粉甜甜,酸酸涩涩,吃后容易饱腹。若是砍柴累了,碰上这宝贝,那是天赐佳果,可遇而不可求,必吃它个痛快不可。不过肚子管饱,要带却是不易,就算塞裤兜带回,这山里穿梭,走路累赘,难保不摔跤。再说了,肩上扛着重物,哪还有心思带那劳什子?
我地油茶不多,那时学校勤工俭学,我们被带到离家十里开外的地方去捡茶籽。现在想来,那时的老师们真是大胆,将一群不知天高地厚,也没出过远门的小娃娃放归山林,真是冒险,要是放到现在,估计没哪个学校敢如此任性妄为。那时我的装备是一个白色帆布挎包,这在那军用书包盛行的时候,可算是很独特了。包有点大,若是捡满了,沉甸甸的,以我那小个头,小身板,要走那么远,估计会累得够呛。我捡茶籽肯定不行,因为我几乎从未完成规定的任务,不是要交钱补数,便得从家里弄些凑足,但这种经历却无疑是我读书期间最美好的记忆。这捡茶籽不比旅行,越是跟在人后越是收获甚少,所以胆大的人总要另辟蹊径去寻找未开发的处女地。我这人从小便路痴,毫无方向感,若是离了群,也就等于陷入迷途困境。所以,每次出去,我都是谨慎又谨慎,至少要跟定一人,从不敢落单,但意外还是难免。
怕迷路倒是次要的,最难受的是饥渴。因为路途遥远,我们大都轻装简行,连干粮都不带。可等到了目的地,要不了多久,肚子便开始闹饥荒,难受得要死。每每这时,便只能遇什么吃什么,可我这人胃口不佳,遇到地里有红薯算是走运,要是只能拔萝卜,那便有点惨,我是绝对吃不下那涩中带苦的萝卜的。更多时候,是不见人烟,纯粹的荒山野岭。饿了,怎么办?看老天是否垂怜。运气好了,会碰上毛栗,碰上梨楂,或者秤砣籽、猫居籽,而若能发现毛冬瓜、牛夫子,那就要叩拜皇恩浩荡了。毛栗好吃,却不易得,那家伙就是植物界的刺猬,浑身长刺,摘已是不易,要弄出肉来,简直难上加难。拿石头砸吧,却是玉石俱焚壳肉尽毁,得不偿失。梨楂看似可爱,却汁少渣多,也不知是何缘故,这雪豆大小的棕色小果简直涩不可言,空有梨子的模样却远不如梨子甘甜,所以也是解不了饥饿救不了渴。牛夫子倒是个好东西,它形如猪腰子,色黄,体胖,挂于枯藤之上,拿在手里实在,剥开来,里面果肉似香蕉,软软糯糯,香香甜甜,入口便吞。熟透后的牛夫子会从边上爆开,果肉尽露,这时候的牛夫子最好吃,味道远胜任何一种香蕉。不过,这东西好吃却难得,遇上了算三生有幸,积德了。毛冬瓜却常有,这被大家称之为猕猴桃的小果形如冬瓜,大小却相差十万八千里,色栗棕,表面有白色绒毛。这小子很考验人,若想摘下来就吃,它绝对硬邦邦让你涩到吐,但若把它们放谷堆里捂捂,倒是要不了几天便软下来,甜滋滋滑溜溜了。
说到捡茶籽,不能不提一下茶苞和茶冠,茶苞我未亲见,据说这东西形如茶籽,其色却白,味道好不好呢,也只能去想象了。茶苞太稀罕,难睹芳容,茶冠却常见,这白嫩嫩厚嘟嘟脆生生的变异叶子,味道实在好极,不是野果却不输野果。这茶苞茶冠呢,捡茶籽时候是没有的,得等清明雨后,雨水充盈季节方可一亲芳泽。
岁月悠悠,时光匆匆,那些有关野果的记忆本已淹没在时光之流里,如今因了这红艳艳的小山果竟又鲜活如初见,方知岁月可以老去,记忆却永不沉沦。
有意思的是,上网一查,原来自己当年吃过的那些小山果,大都价值非凡,其药用价值、营养价值、美学价值,甚至超过市场上那些光鲜亮丽的所谓名贵水果。
正可谓佳果在野,物以稀为贵。我们其实只需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那些个标注了“野”字的商标一旦登堂入市,我们原本不屑一顾的野生小果价格甚至比同类人工栽培的水果还要高出很多。
在食品安全屡受质疑的今天,在越来越重视养生的社会大潮中,我相信,那些生于荒山野岭甚至穷山恶水的野生小果会越来越让人们刮目相看的。
篇2:如何让宝宝享受荔枝佳果
如何让宝宝享受荔枝佳果
多吃荔枝而得荔枝病。荔枝病的症状开始时饭量大减,次日清晨突然面色苍白、手脚冰凉、大汗淋漓。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几分钟后便可出现神志昏迷、抽搐、呼吸衰竭,甚至导致死亡。此时病人血液中葡萄糖浓度极度降低,远低于正常人空腹血糖浓度。
多吃荔枝怎么会发生低血糖呢?这是由于荔枝肉中含有α一次甲基环丙基甘氨酸,它可直接引起血糖下降,并且导致肝脏脂肪变性;另外,由于多吃了荔枝,正常膳食吃得很少,更加剧了低血糖的发生。
一般说来只要及时治疗,病情能迅速控制,但此病易反复发作。因此荔枝虽然味美可口,却不可让小儿多吃,要适可而止。
一旦发生荔枝病,可立即口服较大量的高浓度葡萄糖水(也可用食糖代替),然后赶快送医院救治。在疾病恢复阶段,除保证足量碳水化合物(米面类)外,还应在饮食中增加动物性蛋白质,如鸡、鸭、鱼、肉、蛋等。对于婴幼儿来说,还可选用营养成分较高的配方奶,如雅培喜康力奶粉,它能补充足够的营养并含提高婴幼儿免疫力的'核苷酸。
荔枝应如何给儿童吃?
医生建议老人或儿童吃荔枝时,应该剥壳后用刀具切开果肉,去掉果核,只将荔枝肉放入口中。
据了解,吃荔枝连遭意外的两位老人都是剥开荔枝壳后就直接送入嘴中,没来得及在嘴中剥脱荔枝肉便连核一同滑入喉咙。
老年、儿童由于神经系统的协调性不如青壮年,容易出现噎食情况,同时由于老年人多数都已经没有牙齿,口中含着的荔枝肉一时会无法被嚼开,加上荔枝圆滑无比,极易直接滑入喉咙,造成食道或呼吸道被堵塞。
篇3:热情果散文
热情果散文
早餐的热情
在一次早餐的时候吃到外皮很皱的热情果时,就此迷上了那诱人的香味,那酸味也不再是印象中般强烈,而变得非常微妙,就是那股复杂的味道,即使酸得让人不断流口水,却也一个接一个地收不住口,而每次早餐的桌上也必定会出现3只皱皱的热情果才能满足。
到后来才发现,外表干皱的热情果的味道更加浓缩。热情果皱皮的程度与其甜度有很大的关联,而除了热情果本身酸甜交错的味道外,因为果实中蕴含着132种芳香物质令其拥有世上绝无仅有的香味,所以不少葡萄酒的香气形容都少不了热情果这个名字。
每天早上用小咖啡勺将果肉连子送到嘴里,那一阵尖锐的刺激真是无比地醒神,加上独特的香味,实在没有比它更适合作为在清早第一个品尝的味道。其实在早上,我们不单只能把热情果肉挖出与其他切好的水果拌在一起,为单调平常的水果沙拉增加一丝异域迷人的味道,也可以用叉子在热情果肉上轻压,让纯粹的果汁滴入起泡酒里,这样无论什么样的起泡酒都会多出一份有如阳光般动人的香气与韵味,让一天的开始充满了颜色。
热情大块头Riccardo
然而,除了在早餐不同的享受方式以外,热情果还会在西餐各大流派里出现,而它也在各个星级名厨手里幻化出各种不寻常的美味,它的功用之多更是满足了那些名厨对菜品创作的想象。就像来自意大利的Riccardo那样,本身虽然在不少星级餐厅做过大厨,但无论到什么地方,菜单都一直会出现用热情果作为食材的菜品。
对于Riccardo来说,热情果独特的酸甜味道与南意大利菜系擅长的各种海鲜菜品有着天然的缘分,相比以往用柠檬柑橘类水果来提起海鲜的香味,热情果会更加适合。因为不少南意的海鲜菜味道浓郁,热情果浑厚的回味会在不影响整体味道的前提下让菜品的味道变得更加出色。其标志性的香味则会让色彩化的南意菜增添一份性感的魅力,正是如此,Riccardo认为加入热情果元素的菜品都会充满魅惑。
性感的牡丹虾沙拉
热情的Riccardo为了演示热情果让菜品性感的效果,他立刻就从冰箱取出几只早上刚从日本运到的`牡丹大虾,红如牡丹的大虾被飞快地剥去虾壳,白里透红的虾肉则被冰冻起来,至于虾头却被Riccardo留下,“这可是好东西啊大块头神秘地说。没多久,Riccardo的助手将新鲜清洗后最嫩的沙拉摘好送到他面前,这位意大利大块头就很休闲地哼着小曲,把虾脑与橄榄油挤入搅拌机里,这时Riccardo取出一个皱皱的热情果用刀切开,将果肉挑入搅拌机中打成酱汁,“热情果尽可能要最后才打开,因为这样才会让香气保持其最佳的状态。Riccardo一副专家口吻说着。最后他把虾肉取出与沙拉放在一起,然后再淋上打好的热情果酱汁,这份沙拉就算是完成了。不过看起来简约的沙拉已完全体现了南意菜口感清爽、味道浓郁的特点,而意大利平常惯用的油醋汁在Riccardo以热情果替代后更是变得自然,就像色彩丰富的丝绸衬衫那样,新鲜的牡丹虾与热情果酱汁的结合后多出了一种热带花香的气息,加上新鲜的沙拉口感更是让人觉得这是一道如出水芙蓉般干净的前菜。
去腻高手
除了代替调味品化入酱汁里以外,热情果也可以直接变成菜品主体的一部分。因为其独特的口味,Riccardo不但经常将其用做调味,还很喜欢将热情果的特性用在一些菜品上以增加主食材本质的味道或者减去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像鹅肝这种口感肥美,味道浓郁的食材,以往都是相配一些无花果酱或者浓缩后的意大利黑醋作为搭配,但这样的搭配很多时候由于口味偏甜,结果会让本身已经丰满的鹅肝变得肥腻,但Riccardo就喜好在鹅肝酱中切一个圆洞,直接把热情果肉填塞入,吃时再配上烤过的厚吐司条和几滴陈年的意大利黑醋。那一阵味道果真是与吃到麻木的鹅肝酱有着天壤之别,起码鹅肝的鲜美能更加清楚地体会之余,那股腻味的感觉更是消失无踪,多出来的反而是一种难以形容的异香,天然清新又不失余韵。
正沉醉在鹅肝与热情果充满玩味的搭配,Riccardo表示如果用产自巴西的一种黄色的热情果来搭配会更加出色,因为黄色的热情果香味会比紫黑色的更加清澈,酸度也会较为温和,而相对内敛的甜味也会更适合用在料理的层面上。
篇4:粑果散文
粑果散文
春分后,雨水渐渐少了,空气中还迷离着潮湿的水汽时,清明来了。拗不过乡俗,村小自然是要放假,村小以上的学校依规是不放假,因此清明、端午、中秋姐与哥还有父亲依然要上学上班,空闲的只有我和弟还有母亲,当然彻底沉寂下来的还有偌大的院落和喧闹了一周的屋子。
踱步在院落里,灰青色的天空带着几丝晦暗,映着院落两旁的柏树枝越发墨绿。
屋道与屋道间没有一个小孩撒欢的,恍若看到他们窝在自己低矮的屋里,在柴灶边涎着父母做粑的粉盆,欢腾地蹦着跳着。乘父母姑婶不备,掐个粉团揉个小戏法,或装模作样学大人捏个米粑,在粑扎上摆弄来摆弄去,全身心都浸泡在散发着新鲜大蒜和腊猪肉的粑馅味里。
在空中望去,落院就像一块澄清的翡翠,在这块浑然天成的玉石里,突兀着一个斑点,就像汪洋大海里的一座孤岛。
这座孤岛里没有热的灶台,仅只姐弟俩O@在家,你瞅瞅我、我瞅瞅你的冷冷清清。时不时又踱步,探向院门看有没有人经过,什么人也没有。
依稀记得每逢放假的时候,母亲不是忙于劳作就是满心欣喜地到村头的肉铺割九毛钱一斤的膘猪肉独自去姥姥家。为什么要去姥姥家?为什么大多数时候不带我们去?为什么不能像别人家一样揉粉做粑、熬米糖切糖糕、烫粉皮切薯片?小时候的脑瓜自然找不出答案来,只是默默地看着充盈着生命张力的年轻母亲急匆匆地忙着丰沛自己的事,我们只是焦切地巴望年轻的母亲快点回到有我们的地方。
母亲不做粑,并非我们没有米粑吃。大约上午十一点以后,家里陆陆续续就开始有人出入了,有老人、小孩,还有年青妇人,我们就站在凳上扳开碗橱门拿出蓝边碗,一碗碗地从他们手中接过粑碗,又一碗碗地倒在蓝边碗里。中午端来的一般都是热的,下午端来的一般都是冷的,傍晚端来的还要对母亲说些歉意的话:“叫她上午端过来,不知忙什么去了,等我回家一问,我会赶紧端过来的。占老师,这粑是盐菜馅猪肠的,很好吃!”
时节里的接粑待人还有个小插曲,竟成了检验我们兄弟姐妹情商的标尺,最聪明的自然是哥哥了。母亲说,哥哥会把粑接过来一个个地数好,一只只地分配给我们吃,还要记住是谁端来的。母亲回家来了,哥哥就一一汇报。关于哥哥的这种聪明,因我太小记不真切。临到我接粑待人时,慌慌乱乱的.,忘记操作的程序,而嘴巴又馋,吃了一个又一个,算也算不清。端粑的人也越发多,几乎是全村人都端,自然也记不住是谁家端的。
到了下午,我们吃过清明粑,蹦到屋外,发现院落里有些许小孩在玩耍,他们拿出布头包裹住圆肚脐粑,往空中一抛又双手接住。咦,我们怎么没有那种圆肚脐粑呢?原来那是特意做来祭祀祖宗的供品,中间还要用筷子扎一个小孔。
有一次做粑的时节,弟弟被帮忙看护他的奶奶接到她家中过节,我也厚着脸皮跟去了,奶奶眉目含笑地对弟弟说:“晓啊,给你捏个小鸡,给你捏个小猴呵!”不一会儿,粑扎边上摆了一圈弟弟的小玩意儿,蒸熟了,那就是弟弟的玩具了,他可尽情地把玩。
节后的日子,我们要面对一盆盆完整的、破损的粑。母亲一般是先吃破损的后吃完整的,等吃完破损的,完整的又破损了,所以我们要对付的是黄烂了的粑馅、残不忍睹的粑。
母亲越发有理由在这个时节里欣欣然,满身心轻松地拎着膘猪肉去姥姥家。
春天的雨水就像含在春风里,世间的万草万木鼓着腮帮使劲地吮吸着。
姥姥家定然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不然疲乏了一周的母亲怎么从姥姥家回来后容光焕发,也像吮吸了春天的雨水样,满身盈溢着生命的活力。母亲兴奋地给我们讲属于她而不属于我们的乡俗逸事,眉飞色舞地讲述姥姥家屋前屋后的果树。屋后的狗屎桃树被雨扫弯了枝,姥姥乘着女儿归家了拣大的摘下来,让母亲带回家给我们吃。真的,那些狗屎桃蒂新鲜的就像刚脱落了脐带,还带有几片春水长成的桃叶,桃面上扎扎实实的一层白绒毛,用纸擦不掉,用冷水洗不掉,要拿温水洗,才能洗去从酥润的土壤里长出的保护层。
一家大小围着脸盆,洗的洗,擦的擦,咬的咬,说笑的说笑,在屋内昏黄的光影中,咔嚓出生命中最愉悦的胶片,母亲就是那聚光点。
当我也成为一个妇人,想起当年热衷于乡村教育又忙着操持家务的年轻母亲,对于那个期待已久的时节,她的心里究竟期冀着什么?
篇5:时光的停顿处,如花在野散文
时光的停顿处,如花在野散文
许多时候,时间煮雨,光阴宁静,我们走在路上的人,都有不可言说的宿命;拂过尘埃,将思绪沉淀又沉淀,不过是因为那一小段时光的浸染,让身处其中的人找回了真实的自己。
我迷恋在石径小路中穿行,它使人心生静谧和不慌不忙,也深爱着随遇的老树、古屋、花朵、小桥流水,还有陌生而素朴的脸庞,皆是一场不曾约定的遇见,风情灵动。
于是在这个绵软的初夏里,犹如一场前世的缘分,与“张家小院”就这样相逢了。驱车进入周口店镇涞沥水村的尽头,一路向山上行,“张家小院”几个字映入眼帘。
小院年轻的女主人笑盈盈的出来招呼,她白净柔美,随意扎着马尾,一说话也是柔柔软软的,有着与景致相匹配的娴静。
一进入这家二层山间别墅的院落,心中便暗赞“小而别致,是禅意与现代,古朴与乡野的完美结合。”
经典的中式布局中穿插了富有禅意的细节配饰,极为舒服和有情调;大厅的几副字画,藏了浓浓的书卷气,每个房间的名字也韵味十足,“春花”、“秋月”、“夏风”、“冬雪”……房间里配有榆木衣柜和书桌,古朴精致。
我选择了名为“沥泉”的房间住下,宽敞的整面大落地窗外便可见云雾朦胧的远山,水墨画般的景致,而我不知不觉中已成画中人。
靠山而居的院落,有一种实实在在的踏实感,这个季节山上的黄栌花早已大朵大朵的绽放,生动又铺天盖地,在院中喝了一壶茶后,女主人说带我们去山上转转。
一树一树的'黄栌有着天然素朴的性情,和时光一起散淡,细雨后黄栌粉色的丝丝缕缕晶莹剔透,吸引我走近细看,它有一种低调的美,松松散散的姿态,却有着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禅意,非常独特,有韵味。
若隐若现的远山和翠色古松,是无尽的绵绵空灵,于是不自觉便沉溺其中了,与这风动黄栌轻摇的时光,与这不由分说便纵情跳跃扑向我的粉色蝴蝶……路遇一个和我们一样出来闲逛的美丽女子,我们相视而笑,轻轻的擦身而过,恍若在古时。
暮色时分回到小院,饭菜香味远远地飘了过来,家一般的味道,瞬间便打开了我的味蕾。帮着女主人在厨房盛饭,轻轻问她:“在这里,落后与这个时代的步伐,你有过焦虑吗?”
她说:“不会的,已经习惯了这种清净的生活,有野趣,有生命力。现在住在市区的日子反倒是越来越少了。”
是呢,一个肯隐居于乡下的人,内心必有自己的一方天地山水,绝不会放纵自己去盲从时代的节奏。
我所欣赏的人大抵都是这样有趣,既懂风花雪月,又可柴米油盐,过着素朴简单的日子,晨起暮落,时光安详,静守一隅,安度流年,真是好!
忽然想到了李渔和他的《闲情偶寄》,中年后对于他骨子里的一情一调爱到不能自拔,他可以亲手烹制食物,亦可以将戏剧、艺术、美学、养生玩到无人能及的境界,大俗即是大雅,一切皆来源于他对生活最本真的趣味和心境,即便是几百年后再审视,依旧生机勃勃。
“窗临水曲琴书润,人读花间字句香”, 而此时,这闲适的美妙正在无限的向我们贴近、贴近。
其实身在哪里又有什么重要?重要的是心的取舍。就如穿行于江南墨绿的古镇,体会它的诗性如画,走在自带烟火气的城市,品尝那浸润过五味杂陈的风韵,亦或是行走在一个又一个充满艺术的空间,呼吸着逍遥与自由的空气,都是在追忆心的情怀,停留一刹,只为回味一生。
今晚,我住在“张家小院”,享受着乡村的野趣与素朴的山水,与小院里的人煮茶、喝酒、听雨、话过往,不问因果实已温润了因果。
一次又一次的遇见让我明白,安放着身体、喂养着灵魂的永远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只有生活是第一位的。花影与笑脸交叠,不经雕琢,便会慢慢舒展,渐渐生香,有些风景或许有些人一生都无法抵达,而有些人却一刻都不会舍弃。
像这黄栌一样,默默不争,花自落,云自闲,成全了一季又一季的风景;又如这夜不闭户的“张家小院”,你来与不来,它都安静的驻留在时光的一角,坐拥一窗花影,月满弦。
篇6:绮色佳散文
绮色佳散文
一
明月穿过杨柳,自涧上来。泉水一片片的,曲折的,泻下层石,在潺潺 的流着。树枝在岩上,低垂的,繁响的摇动着。月光便在这两两把握不定的 灵境中颤漾着!涧中深空得起了沉沉的回音。两旁的岩影黑得入了神秘。桥 上已断绝行人。泉水的灵光中的细吟,和着我的清喟。轻风自身旁燕子般掠 过,在怜惜讽笑这一身客寄的'孩子。他问我:“你是何人?到此何事?千百 万年中为何有此一瞥的相遇?”徘徊凄动,凉露侵衣――这些都是画中境呵, 我做了画中人!
七,一夜,一九二五。Cascadèlla Falls
二
刚做了三山光明,星落如雨的梦,黄昏时醒来到了湖上。月儿
正到了将圆未圆对节!夕阳已落,霞光未退。鱼肚白的,淡红的,紫的, 一层层融化在天末,漾浮在水面,将水上舟上的人儿,轻卷在冰绡褶里。月 儿渐渐高了。湖上泛来一阵轻云,淡淡的要梦化了这水大世界!遥望见岸上 整齐的点点的灯光映到水里,是弯弯曲曲的一缕缕一条条,光丝竟欲牵到船 下!四围紫山,圈住这茫茫光影。是花?非花!是雾?非雾!是梦?非梦! 人世间决不能有此梦,决擎受不起此梦!月光照着我的衣裳,告诉我,“有 你在,有我在,决不能是梦!”湖水扣着船舷,告诉我,“你在船上,我在 船旁,上有湖天,湖月,中有湖山。这一切都互相印证,决不能是梦”!惘 然遽然,不知所答――这些都是诗中境呵,我做了诗中人!
八,三夜,一九二五。Lake Cayuga
三
自黄昏坐到夜里。历落的星辰在深密的松梢闪烁。层层碑碣间的青草地 下,累累地掩埋着许多荣名,热爱,才艳与青春。我含着彷徨之泪,扶着碑 石,一一的唤起,墓中人,珍重的问他。他说:“人生不过数十年,何必多 寻事作”?我说,“正以人生不过数十年,所以要多寻事作”。语声未了, 我觉得我的远怀与奢望,在墓中人唇边鄙夷的一笑中消灭!自然要输与过来 人,但我这俊彩星驰的路程,却如何止息?悲剧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冲 突,事业与事业的冲突,人物与人物的冲突。终有一方烛灭香消,风流云散。 我不甘消灭,我不甘流散,而人生本质是悲剧,具大智慧善知识者尤其是剧 中之重要脚色,我将奈何!才觉得冷露已湿透了我的轻蓝衫子,四野风来, 松影森立――这是悲剧之一幕呵,我做了剧中人!
八,七夜,一九二五。Graveyard in East Ithaca
篇7:秋果图散文
秋果图散文
中元节前夕,喊上弟妹回家上坟。从县城到老家一路之上,兄弟姊妹聚在一辆车里,其乐融融。上坟是祭奠逝者的仪式,理应保持严整肃穆气氛。然而感恩之心早已盛过悲慽之情,幸福之感早已掩没追忆之念。时间是个好东西,它就那样用简洁的“咔嚓咔嚓”把几欲走不出来的创伤修复了,它就那样无声无息把人从悲怆漩涡中打捞出来。听吧,你说她孩子的出息,她说他生活的美满,他说我诸事顺利,车里溢出的欢乐,连路边的草木都笑起来了。觉得这种情绪与悼念不符,又觉得这正是逝者期待看到的情景。
车拐到家门前的小路上,一眼望去,小果园里秋果繁茂,枝桠各个低头。看来开春时我和弟弟回家修剪果树起到了明显效果。树不修不成材。花果树不修,它也不怎么结果实。父亲在世的时候年年要修,每个秋天都硕果累累。十一回家,他和母亲早早把各种水果装箱等着我们拿呢。父母离开的这几年,果树疏于管理,自由生长,每年树上稀稀拉拉没几个果子。今年好收成,去坟上总算给父母有个好交待了。
上坟的路很近,就在地头那边;上坟的路很远,亲人们都在远得不能再远的地方无法再见。看房子的姨夫说要用电三轮拉我们到墓地。弟弟说,不用,我们走吧。妹妹说,还是走吧。我说,还是让我们用脚步丈量这段路吧。上坟回来,弟弟妹妹下果园摘枣、摘桃、摘梨,忙得不亦乐乎。老树上嫁接的苹果还得些日子,低处斜枝上的小酸果子到已经黄琮琮的,香味扑鼻。我站在门口那两棵大杨树下,痴痴地发呆,眼里全是曾经的画面。
枣子已经半红,妹妹笑说已经很甜了。弟弟搬了椅子去,他们忙着摘起来。枣子有刺,小心点儿啊。我可以“述而不作”。我眼里出现的是那个沙尘天里父亲清灈的脸庞。他刚骑自行车从王家二表哥家回来,车后衣架上夹着的蛇皮带里装着几棵树苗。他一只手拍着后腰喘息,一只手拎下蛇皮带里的树苗高兴地说:我从你二哥家挖来几棵枣树,今年栽上,有两年就能吃枣儿了。父亲在门前地里选好地方,我三下五除二挖了几个深坑。父亲看了说,挖得太深了。你二哥专门交待,枣树不能栽太深了。于是我又把土往坑里填了些,才把枣树栽好。妈妈出门来,手里提着一桶水。我接过来浇了一棵树,又提了几桶水。门前只栽了4棵枣树。还剩下几棵树苗,父亲说要给别人种。“就我们一家种了太少,容易招人惦记;别人也种,就不稀罕了。”过了两年,果然树上有了枣。中秋回家,母亲把摘下的枣拿出来献给月亮,我们也有了口福。又过了几年,父亲又从别处找来另一种枣树,树冠不高而结枣更多。从此年年我们都有新枣,再不用像过去那样看见别人吃枣垂涎三尺。
父亲去世那年,门前栽下的一棵枣树被别人挖走了。春天,后栽种的地方发出许多新芽。如今,枣树在门前一条埂上快长满了。虽然家里没人,但村子里几乎家家都有枣树,到成熟时节,枣子不至于被喜欢的人摘光。这时候再想起父亲说的“大家都有”的话,知道这是一个非常有远见的认识。
“好了好了,过几天再来摘,那时候更甜更红了。”妹妹弟弟嚷嚷着,从枣树下转移到桃树下去了。桃树不大,我春天还锯掉过几个大枝,没想到结果仍然很密。枝头上桃子已经转色。大妹尝了一个说:已经熟了呢。我说你们就抓紧摘吧,过几天熟了就掉地下,可惜了的。他们边说边摘。太阳很快爬到头顶,热度升起来,树阴下更加清爽。一阵风刮过来,身上不觉一颤。突然意识到这是进入深秋,无论阳光多好,地气已经从暗处走来拍人的肩头了。我小的时候就见门前地当间有3棵大毛桃树,秋天的毛桃辫子似地在枝杆上以艳红招摇,路过的人无不直吞口水。人小树高肚空嘴馋,早上起来就跑到地里捡被夜风刮下来的桃子,捡到桃子往棉袄袖子上抹一下就往嘴里塞。奶奶看见了喊:葸娃子,也不擦净了吃,乱吃肚子疼呢!那里顾得上洗干净啊!地下的挑子都是熟透被风刮下来摔裂的,吃起来凉凉的',味道甘醇,当时认为是最好的美味。现在想想,那时候桃子成熟的时候怎么会那么冷,穿着棉袄还手脚冰凉。到收果子桃子的时候了,父亲摘下来堆在院子里,奶奶分成一份一份的,送外爷大爷六爷,给舅爷姑姑姨姨各留一份,遇到路过的乡邻就给捧上一捧。至于我的肚子,只有吃不饱的印象,从来没有疼过的记忆。只能说,人实实在在是环境的人。老桃树什么时候死的我不知道,新桃树什么时候栽的我也不了解,花草树木历来都是父亲操心的事情。
尝尝。弟弟的声音把我从遥远处拉回来。我拿出纸巾擦了擦绿桃子上的绒毛,有些胆怯地咬了一口。在大妹家吃的水果太多,牙有些“倒”了,再看见水果有点儿害怕。行,还不错。大体还是毛桃的味道,但我真没吃出记忆里的那种美味。不是我吃不出过去的味道,是许许多多寻找味道的人都找不回来曾经了。我知道,把寻找不到曾经的原因都归结到农药、化肥什么的并不公平,根本在于今天我们的腹中已经饱满、味蕾已经麻木。三个品种七八颗梨树占据了小果园里的中间位置,修剪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它们身上。前几年树高枝展梨少,今年梨子把仅有的枝子都压下来,其中那个名为“夏里门(音)”的正当脆甜。妹妹们在椅子上摘,我和弟弟在下边接。摘了一兜子妹妹问谁还要啊,我们都说不要了。包括梨树在内,小果园里的树木大都是父亲亲手栽植、悉心嫁接的成果。门前花果成片,是他的美好愿景之一。在他近80年的生命里,有无数愿景,比如修一座一砖到顶的房子,让儿女都有出息生活得好,每年庄稼种得最好,等等,他的愿望基本都实现了。站在硕果累累的树下,更能体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意蕴。人生一代又一代,哪里是栽树乘凉,简直就是前一代生命对后一代生命的透支式支撑。奶奶逝世后我虽然痛苦,但并没弄清楚死去的真正含义。直到父母先后离开,我才悟出一点点道理:人的命,完全是为着下一代的命存在的。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有责任精神的父母,哪个不是这样呢!
忽然发现,小果园里那棵有百年树龄的大果树上已然有些干桠岔了。老了,它还是老了!有些东西大约是有气数的,比如父亲逝世后实然失踪的那只猫,那几棵父亲务息过猛然枯干了的果树,还有那棵被人盗去的枣树,以及那几株年年发芽、年年死去一次的葡萄老藤……于是忽然感激面前这些蓬勃的果树和它上面的果实,它们还让我们能从其中重温无数温馨、聆听无数故事、看到无数画面。
哦,眼前这幅硕大的立体秋果图是多么壮丽秀美!
9月5日
篇8:遇见菩提果散文
遇见菩提果散文
在微风中,在细雨里,慢慢地移动着一把红色的小伞 ,伞下两个女子,相互依偎。聆听着天籁之音,欣赏着雨中美景。
那是6月25日,中考的第一天。
学生入场不久,便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和振华把身体缩在一把红色的小伞下,在公园里散步。向她介绍着这里的每一个景点:观杏台、和谐亭、万象石、日月坛等等。回到和谐亭边的小广场,沿着甬道西行,不经意抬头仰望,竟然发现了菩提树浓密的枝桠间缀着一小嘟噜 一小嘟噜的菩提果儿。这简直是惊人的发现。去年我还在感叹菩提树无花亦无果,无果亦无花。今年春天,我竟然看见它开出了一串串不起眼的淡黄色的小花。花蕾小米粒般大小,花儿也不显眼,闻不到醉人的芳香,也没想到它会结出果儿。
那果儿一小嘟噜一小嘟噜向下垂着,像袖珍葡萄,果粒如花椒粒大小,色彩如猕猴桃的外皮,表面光滑如土豆的外衣。很奇特的`一种果儿。
振华打趣说:“看看,我给你带来了好运,没有我你怕是发现不了菩提果儿。”
我立刻笑纳:“对对对!我曾经无数次经过这里,抬头仰望,直到今年春天才看到它的淡黄色花儿。今天确实是第一次看见它的果儿。”
我们的笑声和着淅淅沥沥滴滴嗒嗒的雨声,在空中,在林间,在河边,在寂静的公园里荡漾着。
后来,在园子里转的地方多了,渐渐地看到,和谐亭、观杏台的旁边,有好几棵树上结了菩提果儿。
相传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人们便赋予菩提树更多神秘的色彩。菩提一词在佛教中便有了另一层意思,那就是觉悟的程度。菩提心的本体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大千世界,真的是无奇不有。还记得佛祖拈花一笑,迦叶尊者颔首微笑的故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能于细微处见事物的本质,能从一花一叶中悟得宇宙变化的奥秘,实在难能可贵。见微而知著,见著而知微。六祖惠能的偈语流传很广:“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如果理解了这四句偈语,那么相对论、矛盾论,发展观,运动论,便可以迎刃而解。
我和振华继续徜徉于园中。在微风中,在细雨里,慢慢地移动着一把红色的小伞 ,伞下两个女子,相互依偎,聆听着天籁之音,洒下一路笑声。越过小广场,经过和谐亭,穿过汉白玉的小拱桥,踩着晨露,踏着雨滴,湿了衣衫,凉了足底,亦不足惜。轻轻地漫步如梦如茵的青草地,来到几株石榴树前,欣赏着满树的石榴果儿,将树的枝丫压坠得很低很低。
那是另一种菩提——是自然给予人类的甘美的果实。
人生路上,心中若有善念,处处皆是菩提。
【佳果在野的散文】相关文章:
2.果成里的七夕散文
3.陈果语录
4.作文 无果
5.张嘉佳语录
6.谢佳的经典语录
8.果中之王作文
10.果培 研修感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