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中的高粱菊散文
“呆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园中的高粱菊散文,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园中的高粱菊散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园中的高粱菊散文
园中的高粱菊散文
初春时节,在园中的墙角处、池子里长出了好多高粱菊,如今,有好多或含苞待放或绽开了花朵。原来,这高粱菊还是去年墙角处的一株高粱菊的后代呢。去年初夏,墙角处突然悄无声息地长出一株高粱菊,没人理会却独自生长,不久便花团锦簇,且花期一直延续到霜降前。难怪,高粱菊被老舍先生誉为“好种易活”之花,真的`意想不到,高粱菊的生命力和繁殖力如此之强。
见高粱菊如此生命力旺盛,我便特意查询了下,这高粱菊属万寿菊的一种,传说于十六世纪中叶传入中国,人们不知其名,只见其花期漫长,呈瓣状,似菊,花色艳丽,花叶有股臭味,故名“瓣臭菊”。一年秋天,一县太爷过生日,管家为增添喜庆,在门将偶摆上两列,顿时增色不少。县太爷见此更是眉飞色舞,问是什么花,管家答“瓣臭菊”,县太爷没听清却连连称道:“啊!万寿菊,好呀!好呀!”从此,“万寿菊”芳名不胫而走。人们常用之美化环境,逢年过节,特别是老人寿辰,常馈赠此花,以示健康长寿。
高粱菊不择地力,几无所求,无需外界给予更多的关照,便在那里默默无闻,“横不攀竖不比,自己活自己”般枝繁叶茂,坦然生长,悠哉乐哉,无怨无悔,绽开笑脸,美化环境。这高粱菊虽无牡丹般富贵娇艳,却有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顽强,和“宁愿枝头抱香死,不随黄叶舞秋风”的个性。为高粱菊的这种生命精神和生活态度所动,我便把密实的高粱菊的小苗间开,移植到花盆中,不几日,它便绽出花朵,笑脸示人。
篇2:菊经典散文
菊经典散文
菊的光,一点一点褪去;它的香气,也一点一点升入天空。雾气一样,缥渺无言。
旧梦似的,往事似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似的,不可捉摸。
菊,到底是一些异样的女子。她只和秋风相爱,诞下淡淡的清香,与幽幽的清苦的气息。
你不可能走进她的内心。除非,你是秋风或秋霜,或秋夜里的'星辰。
她是寒冷的,又是热烈的。她的寒冷与热烈,都只是独白的。无人来嗅。或者嗅了,也无人能懂。
你,一点一点地看着她,将自己打开:长出花一苞、开出小骨朵朵,绽放成大朵大朵的花儿,蜷缩、萎谢,抱香枝头,老去。无悲无喜。再多的灰尘,也污染不了她洁净的面庞;再多的纷扰,也吵攘不进她清静的心地。再清冷的风,吹过她的发梢,她也没有一声叹息。她,只坚守着她自己。或粉一红,或墨绿,或金黄;线状的,球状的,蟹爪状的。月光一样的清澈,像一个个额头光洁的女子。
她,只是一味地寒冷,或热烈。
她,不思,不想。她,无时不在思,不在想。你走不进她的内心,走不进。满天的寒星,是她悬在天幕上的梦的碎屑吗?不知。潇潇的暮雨,是她清亮的泪滴吗?不知。
从没有想到要掐一支来装点我空空的瓶子,或心扉。她,不属于我。她的影子;她的冷;她的香;她的孤傲;她的热烈。都只是她自己的。连她的露珠,也只是她自己的。丛丛的花一瓣里,包裹一着那样平平仄仄的心事。
她,总是攥着一些梦的。或许,她也是想念着谁的。
篇3:高粱红了散文
高粱红了散文
昨天还是夏的炎热缠绕中,今天一转身竟与秋撞了个满怀,时光老人的脚步还真是匆匆。天高云淡,秋风乍起偶尔的掠过一丝凉意,平添了几分秋韵。秋蝉没有了夏日的那般嘶噪,似乎变哑了似的。草丛间的蟋蟀和着其它虫鸣的调调也慢了半拍且稀疏了不少。虫鸟们少了往日的喧闹,路边的菊花开始绽放出五颜六色争着秋景,池塘里有朵出奇的荷,张开粉红的脸蛋摇曳在秋风里惹人爱怜。艳阳高照,打卷的荷叶任由秋日的阳光怎么抚慰,也很难再舒展开来。岸边的杨柳多了几分倦怠,似睡不醒的老者蔫头耷脑地随风摇晃。哦,一片秋意浓。一年四季之中,向来对秋情有独钟的我,踏上回故乡的路。
车窗外是泛黄的田野,偶有一片绿影掠过,那是晚收的玉米地点缀这秋色。矮矮的一片黄,被田间地头的一排排簌簌作响的杨树间隔开,那是金黄的稻谷摇摆着低垂的稻穗冲着路人微笑呢。时而一片矮黄,时而一片挺拔的绿,丰收和喜悦交织在一起,给秋天的田野渲染了一幅巧夺天工的优美画卷。也给这田野一份写意的秋韵,你看,秋意扯着变色的裙裾,迈着优雅的脚步向我们款款走来。
故乡,每次走进都是泥土的芬芳紧紧地将我拥抱。而每次踏进二叔家的宅院,总会有一份欣喜。二叔是个地道的农民,勤劳、朴实、本分的二叔尽管这几年身体不是很好,但是却把宅院打理的一年四季总是呈现各有各的风景。这不,宅院里最抢眼的,要数紧挨着已经荒废多年的猪圈旁几十垛高粱,还有靠近南院墙的同样有几十垛的高粱齐刷刷地头顶着沉甸甸的红穗,站成了农家宅院秋天里的一道风景。哦,高粱红了。它们几乎齐院墙那么高,一身绿装挺立在那里,自是吸引了我的眼球,对望着彼此。日照下靠近南院墙的那几十株高粱穗饱满锤状泛着满脸红光,仿佛是俏皮的小姑娘露出喜悦的一张张甜丝丝地笑脸。哦,记得的,那是儿时记忆里的“甜秫秸”。甜秫秸也是高粱的一种,学名糖高粱。这类高粱植株高大,茎内含有丰富的糖分,汁多味甜,且营养价值高,通常作牲畜饲料或供作糖浆的原料,也可当“水果”生食,有“北方甘蔗之称”,又被誉为“高能作物”。可以说,记忆中的甜高梁浑身都是宝,不仅头顶上的穗脱去外壳可以做粮食食用,茎秆又可以当成甘蔗被农家人嚼食着秋天里的甜蜜。长大后,还听说甜高粱不仅可以产糖,还是做酒和味精等的原材料呢,原来打小我们农家人就是吃着这“宝物”长大的啊。怪不得记忆中的农家人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个个都精神饱满呢。
记忆中,每当秋风乍起,甜高粱穗圆嘟嘟的脸蛋还没有完全涨红了之前,等不及的孩子们早就跃跃欲试了。在甜高粱穗还没有全部红润到成熟时,各家的孩子们已经开始下手慰籍自己的胃了。那时生产队每到秋天就专门派人“看秋”,目的是预防村民们偷田里的庄稼,或是甜高粱茎之类的而毁坏了高粱收成。家里的大人就开始在自家的宅院种植一小片,有几十株足够孩子们解馋的。若是种植太多,搁置久了也会慢慢丢失水分变成干髓没有了嚼头,自是流失了甜蜜。儿时记忆里,常常是早上从大炕上爬起,就跑到甜高粱面前,看看它们的脸又变红了几分,恨不得拿自己的蜡笔涂上一层红,让它们快些变红,因为馋虫啊,一直勾着哩。“妈,什么时候才可以吃甜秫秸杆啊。”盼望着、盼望着,等不及的孩子会不时地问自己的母亲。“等高粱穗全红了就可以吃了。”母亲们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她们的孩子。是啊,那个时代,秋天甜秫秸杆的成熟期,是她们的孩子们在秋天唯一的期盼了,那是孩子们的甜甜蜜蜜地期盼啊。每天,一个个小手摇晃着挺拔、修长身材,看上去就是一身健美的甜高粱茎,嘴里念叨着:“你快熟啊,我给你浇水施肥。”可是,等不到完全成熟,嘴馋的孩子们还是经不起那丝丝甜甜的诱惑,早就偷偷从隐蔽的地方割下几株尝鲜去了,等到别家的成熟更有滋滋甜味的时候,这里已是光秃秃的微微露出地面的甜高粱茬子了。看着别家孩子嚼着满口的甜水,只能是老远兴叹,一脸羡慕的表情了。遇到要好的玩伴偶尔送给一两节,更是甜蜜无比的事了。此时嘴巴也是甜甜的,口中不住的说着“谢谢”两个字,顺着嘴角边的甜滋滋流出来了。甜高粱茎我们儿时俗称它为甜高粱秆,它是儿时记忆里的最甜蜜的回味。秋天,甜高粱熟了的时候,老槐树下、矮墙上,常常是每人一小捆一节一节的甜高粱杆,互相交换着各自的甜高粱秆,然后剥去绿色的包皮,再剥去席篾,咀嚼着秋天里的一丝丝甜蜜。通常是越是绿色的茎内髓越甘甜,小伙伴们相互比试着谁的更甘甜、更清脆,树上的鸟儿冲着树下的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乱叫。胆子大的,趁孩子们不注意的功夫,啄食一下被孩子们嚼过的甜高粱秆,突地飞起。不一会儿,地上就是一堆皮,甜甜蜜蜜早就嚼碎流入每个人的心里、胃里面去了。
每当秋天到了,故乡一望无际的高粱地俨然就是田间的一幅画。阵阵秋风拂过,一阵阵唰唰啦啦的叶子作响,你挨着我,我挤着你。红高粱红红的高粱穗沉甸甸地笑弯了腰,你冲我挤眉弄眼,我冲你回眸嫣然一笑。你夸着我红润的脸蛋漂亮,我羡慕你饱满的颗粒。霎时,高粱地里有窃窃私语,也有飒飒风姿。低头的,不是趋炎附势,而是一种谦卑的姿态等你开镰收割。是啊,你看它们依然挺拔高高的站立在田间,俯首于你的却是一张张红润的脸,捧起它们的脸的一刹那,你依然感觉到它们是那么的高大。而白高粱挺着粗实高大的秸秆,尽管头顶着沉甸甸的高粱穗,却是一直昂首于秋天,再大的风雨也不会弯腰低头。宛如是一排排、一列列等待你检阅的士兵,站成威武的军姿,庄严肃穆,那透着红亮的高粱穗,仿佛是烈日下站久了的士兵的一张张年轻而富有生动的脸。有坚毅、有活力,也有农家人汗水洗渍过的光泽。
而紧挨着猪圈的那几十株看上去穗轴极短的低着头齐刷刷地正在偷看着我的高粱们,是儿时记忆中母亲用来做笤帚、编炕席等农副产品的帚用高粱。儿时的故乡,物产丰富,这源于故乡肥沃的土地。而勤劳智慧的故乡人,哪里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心里面清清楚楚的'。村西土质适宜种植高粱,那时生产队种植的高粱有几个品种,除了甜高粱之外,一小部分种植粘高粱,其余大多数是以种植红高粱、白高粱为主。到了秋天,红灿灿的高粱穗被秋天的阳光度上一层金,老远是一望无际的高粱红,像是天边飞来的一朵朵红云,附着在绿海上。秋风起,一波波的红波绿浪,叶子泛着亮光随风唰唰作响,“看秋”人一声“喔喝、喔喝”惊起附身在高粱穗上的鸟儿扑棱棱飞起。接着一阵铜锣声“铛铛”地从高粱地里顺着叶片穿过火把似的高粱穗的缝隙窜起回荡在高粱地的上空,偷来啄食的鸟儿们暂时躲在远处的杨树上偷偷张望着诱人的高粱穗。伺机下一轮与“看秋”人捉迷藏继续偷食。再“铛铛”几声,高粱地片刻地宁静了些。此时的“看秋”人,已从地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去了。
故乡的高粱,从播下种子的那一刻,它们各自憋足劲唯恐晚一步探出一抹绿。有的,精神饱满的种子自是先拱破泥土,其它的种子也不甘示弱,接二连三地使劲钻出来,吸收到了养分,或许几日窜出老高。它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比试着谁长得更高更帅。说到帚用高粱,主要是用于制作笤帚、编炕席之用的。儿时村子里的男孩们,时常会就地取材用此高粱的席篾编制蛐蛐笼子、蝈蝈笼子等。天气好的时候,他们会各自拎着自己的蛐蛐笼子、蝈蝈笼子斗蛐蛐或是蝈蝈。帚用高粱通常没有穗轴或是穗轴极短,茎内髓干燥,没有一丝甜味,结实不多且粒小,又因其茎杆枝长且有韧性,故成为被用于制作笤帚之类的农副产品的首选原材料。儿时家用的扫地笤帚、扫炕笤帚和家家大炕上的炕席,都是取材于此。纯天然没有任何庞杂的掺杂,劳作了一天的农家人,睡在大炕上,枕下就会有一股股沁入心脾的清香。能不早早进入梦乡去么?
故乡的红高粱大多数交公粮或是做牲口的饲料用,因为其口感不是很好,一般是用于酿酒,或许是因为其口感的原因,我的故乡又称红高粱为“笨高粱”。而白高粱和粘高梁则可以食用,虽说不及大米、小麦的口感好,但是因为高粱是高产农作物,那个时代是农家人的餐桌主食、常见的口粮。记忆里儿时的白高粱和玉米,几乎成为村子里家家户户的主食。粘高梁则是小部分种植,收割后的粘高梁米可以磨成粉,手巧的农妇可以做成粘高梁米面的红豆包,又可以直接将粘高梁米掺杂其它杂粮一起做成主食,有了粘高粱米的添加,口感糯糯的,也算是一种小小的改善吧。记得儿时几乎天天不是吃高粱米粥或是米饭,就是玉米渣粥或是玉米面饼子。高粱米煮出来的高粱米粥或是蒸熟的米饭通常是泛着淡淡的粉红,那时我们也称高粱米为红粮,听起来如此喜庆的一个农作物的名字,吃在嘴里的口感却是不敢恭维的。每天上顿下顿的吃高粱米饭,幼小的我们常常只有忍受。那个年代,村子里每人分得的口粮是有限的,麦子成了金贵的细粮,除了逢年过节平时不食用。而高粱作为大田高产作物,通常是种植首选。即便是这样,常常是家里有男劳力或是男孩子多的左邻右舍,劳作了一天的男人们和孩子们正长身体需要能量,往往有吃不饱的时候。我的母亲很会节俭安排我们一家五口的饮食,自我记事起我们从来没有挨过一天饿。此时善良贤惠的母亲,常常会把家里的一些余粮接济一些口粮不够吃的左邻右舍。那些左邻右舍的婶子、大娘们,一直念母亲的好。“他大婶,等秋收分口粮了再还啊。”端着满满一大葫芦瓢或是小半袋高粱米、玉米面的婶子或是大娘一脸的不好意和无奈。母亲总是微笑着说:“还啥,我家孩子们饭量小,这点粮不打紧的。”那个年代,有多少个无奈啊,可是有亲情在,我们抗过来了。如今的故乡,是富蔗有名的村庄,过往,总会成为远去的一段历史。
说起高粱米饭,也有香喷喷的记忆。当年母亲看着我们整天的高粱米饭难以下咽的样子,偶尔也会给我们变着法的改善一下。比如煮高粱米粥或是蒸高粱米饭时,会放上一些红小豆或是白豇豆,豆香多少会勾着一些食欲不再难以下咽。时至今日,最令我怀想,是当年的母亲从黑瓦盆里,拿一双筷子依次蘸取一点猪油,然后放进我们每个兄弟姐妹的高粱米饭里,再滴上几滴酱油或是自家产的黄豆酱,用筷子搅拌后是一碗飘着猪油香的美味高粱米猪油拌饭。那时,我们常常是眼巴巴地望着母亲手里面的的那双筷子,希望母亲手多用些劲,可以剜出一大坨白白、腻腻的猪油来。那时的我们常常是把拌好的猪油饭先是大口、大口地吃,直至看到碗底时却是一点一点地咀嚼起味道来。碰到嘴角不小心沾到了一点点油,伸出舌头来还在那里舔舐吧唧嘴。离开故乡快四十年了,猪油拌高粱米饭的滋味,一直在会在记忆的橱窗里浮现。那是儿时舌尖上的一道美味,自是忘却不了的。因为那里还有母亲的味道,丝丝缕缕不曾剪断。
尽管离开故乡太久了,可是高粱却是记忆里最深的一种农作物。而秋收时节涨红了脸、笑弯了腰等待收割的高粱地个个饱满的高粱穗,似摇动的火把那般红彤彤的盛况,也便成为记忆里最美丽的风景。站在习习秋风里,眼望着二叔宅院里的这两片高粱红,我已幻想成儿时记忆里的那一片片一望无际的高粱红了。因为现在的故乡,很难见到成片种植,那一望无际的高粱红自是成为当下的幻想了。哦,高粱红了。只是,我再也吃不到母亲给我做的猪油拌高粱米的拌饭了。难道说,这一切都成为秋天里的故事,随秋风远去了吗?母亲,高粱红了,我等着您的那碗猪油拌高粱米的拌饭香喷喷地入口呢……
篇4:菊心散文
菊心散文
一
几天前,这里漫山遍野还是一片残黄,枯草迎风。
北方的春来的比较晚嘛。
今天,上班的路上,树儿始发新绿,短短几天这小镇变成了绿腰小女,
再过几天,当蒲公英开始绽放的时候,放眼望去又是一个娉婷袅袅的黄花姑娘了。
再迟些,满树的柳絮纷飞,柳絮让小镇一夜白头。
我在这风景里行走,觉得满足又况味无限,先生看不见,很多人看不见,问我为什么看得见小女姑娘又白头娘子的,我说我心里有风景呀。 那风景让我看山是山,山多了灵动。看水是水,那水又多了婀娜。其实是我爱生活的心呀在荡,一春就在我眼里风情了一万种。还不够,还不够。让小镇的四季都风情摇曳吧,明媚能驱散所有阴郁的云。
刘大白的诗云,归巢的鸟儿尽管倦了,还是驮着斜阳回去,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头白的芦苇也装成一瞬的红颜。
我就住在这里,有黑土白水和红颜的地方,山山水水我的知己。
二
著名诗人泰戈尔晚年病重的时候,一位朋友来探望并安慰他说,老朋友,即便死去,你可以心满意足了。你写了那么多的诗歌,每一首诗歌都那么完美和珍贵,没人比得上你,你死而无憾了。
朋友说完泰戈尔泪睫于盈。
朋友问,你怕死吗,你不是在诗中写过死亡也是一种伟大的发明吗?
泰戈尔说,不,我不是怕死,我哭,是因为近年来我写的诗歌越来越好,我的心还像个孩子,灵感越来越多,好多的诗歌涌上我的心头,而我现在却要走了,真是不巧,到老了又回到孩子纯真状态写美妙诗歌的时候,感觉到现在才要写出真正的诗歌。
泰戈尔含泪而逝。
读完泰戈尔的自传,只有这段让我感慨最深,矗立窗前很久,他告诉我不要以成熟的心去写文章。成熟的心里太多世俗熏染,用那颗孩子纯净不添加任何杂质清澈的'心吧,简单的对待文字,这就是写作者的楣角,也就是窍门,看似简单的,又是最难的,难在我们那颗孩子的心随着岁月陨落在时光的轨道上了,泰戈尔晚年才想到,留下的智慧之言,我们热爱写文字的人要多久才能做到呢,
做到皆大成。
三
餐厅总有一段不忙的时候,这段时间很短,短的我写不完一篇文章,有时候又很长,那是被我拿来发呆,望着窗外,看众生百态上演,感悟人生,回过神来翻两三页书,也不忘当窗理红晕对镜粘黄花。
然后敲敲打打手机来上两三行。日子悠闲的过火,感谢岁月,前天经过痛苦痛哭,昨天经历烦恼烦殇,可今日依然阳光,心里感恩活着的美好,仅是让我活着,我都感觉这就是最大的幸福。何况还赐我这样的宁静安康。
活着就是幸福,
你,这样感觉过吗?
四
网络三年,是我人生质的飞跃和提升,我一直很感谢网络打开我人生的格局和视野,
榕树下网站创始人朱威廉说,打开心灵的窗,你站在窗口,你看见了世界,世界也同样看见了你。
我不知多少人看见了我,我却在窗口的的确确的看见了世界。从以前单一看书到开始学会思考,接受更多知识,更浩瀚的未知。那之前我只是埋头走路耕作的小妇人。如今也不能说我又变了怎样,可是我心中的宇宙和乾坤只有我自己知道呀,他多精彩多美妙又解释的不得当。
于是,遇见了这个世界,我开始写字,从一字无有到满纸荒唐言,我自己喜欢呀。变成铅字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不再前进。我不忧伤,我知道,在敲打所有的门都无人应答的时候,正有无尽的风月与无穷的天地正在打开。
感谢网络给我的这扇窗,我在等待我的门打开走出去迎接新天地,等待我老去时文字的瓜熟蒂落。我却,终身埋首在这里,不寻归路,这里有另一个我呀。一个喜悦的灵魂。
我总是相信,我写过的字,会让某些细腻的心灵笑过也流泪过,
因为我用我的真心去写了呀。
五
写到最后想起一位诗人的两句诗,全句记不得了,大意是,偶开天眼窥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
我们都是红尘中苦苦挣扎苦苦奋斗的可怜人,放下不可能,停下不可能,逃避又不可能,那么就偶尔停歇一下吧,看看沿途的风景,别只顾奔跑,达到事业的巅峰物质的高潮固然是人生成就,可是撒手人寰的时候你骄傲的都不是这些,而是遗憾自己急于奔跑从来都忘了生活真正的意义。
其实我们可以爱好我们自己的。
六
这里正在落雨,一片山水被涤荡分外清澈美好,送菜的阿婆淋湿了发,几缕头发湿答答的贴在前额,沟壑落住在苍老的脸上昭示岁月的流逝,阿婆家亦是不穷的,我说阿婆回家抱孙孙吧,别再卖菜了。
阿婆乡下人的局促,双手抹了一下大襟,笑着说,一辈子在田里忙碌惯了,歇不住呀,别糟蹋了老天爷的赐予。
他们一生都不失农夫的本色,在田里耕作,看到自己的辛勤收获成果感到欢喜,然后在田间采摘一篮子欣喜,卖给很多人,他的许多成就感和喜悦心也一起装在里面了。把风雨和阳光也同时免费赠送了,你想呀,每一颗蔬菜不是蕴含了无数的阳光和风雨,我们品味蔬菜与果实,其实不也是品味阳光与风雨了吗,那么风雨和阳光也化作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如此想,那么好,播种阳光风雨,兜售果实,又赠人阳光雨露是多么有趣的事,身为农人,我骄傲了呢。
这样的想,午饭烹煮的食物有甘美的滋味,天地万灵都来拜访我们了。
也在写的最后想起阿婆,播种兜售幸福的人,让我心头犹染幸福气息。
篇5:簇菊中的恬淡身影散文
簇菊中的恬淡身影散文
细雨淅淅沥沥地下着,时间的巨轮伴着声声雷响隆隆地碾过,凋残的花瓣洒落满天,芬芳依旧。
初次与你相识,我总觉得你是个乡野间的怪人。读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我不禁莞尔。野草在田里长得格外茂盛而豆苗却稀稀疏疏,这人定是个不识农术又耕得自在的老翁。忽然,一阵风拂过,吹得树叶飞舞。恍惚间,你从书中信步走来,一身白素衣,袖口上还有些补丁。腰间挂一葫芦酒壶,肩上扛一节泥铁锄。脸颊有些泛红,双目半闭着,一副优哉游哉的模样。
我心生疑惑,你既不是以耕地为生的农夫,那又为何出现在此?我无从得知,便在你的诗中寻找答案。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夜露随细雨沾湿了你的一身素衣,但你却浑然不觉。铁锄扛在肩头,身后披着皎洁的月光。星星点点的细雨你看不见也不愿去理会。在你心生厌倦,向往田园之时,便不顾一切毫不留恋地辞官隐居。一代才子,归田隐居,但在你的背后,漫天的'闲言杂语洒落在你身上,沾湿了你的衣襟。你没有与他们争辩,甚至不愿为自己做任何辩解。迈着潇洒的大步,头也不回地离开,一心去追寻自己心之所向的净土。心中也没有一丝在意,旁人的流言蜚语,于你而言,不过是微风细雨罢了。
黑得发亮的乌纱帽,笑不见眼的嘴脸与谄媚讨好的口舌……你回想着自己一路的仕途,年少成名,名气远扬,最终,还不是到头来也比不上自己一个突如其来的愿望,真是可恶又可笑。你笑着摇了摇头,淡然了,便将这一切都抛在脑后,你的心中早已无处安放这些过往的烦恼——装着的满是对未来美好悠然的一片遐思。
细雨,湿衣,看不见。心中只有一腔向往。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世间花草有千百种,或娇小玲珑,或芳艳华丽,或冰清玉洁,或热情似火,而你唯独只钟情于菊。所谓菊,花之隐逸者也。远离世俗烦扰的你与隐逸自得的菊,仿佛就是久别重逢的好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你以菊相伴,与菊为友。倚靠在门框旁,夕阳的余晖洒在菊圃上,也映在你眼中。一壶清酒尽矣,人不醉心自醉。
你独居田园之中,却不曾感到孤单。我愈发觉得,团团紧凑的菊花与悠闲淡雅的你渐渐愈发相像。
闲花,落地,听无声。耳旁只有一片淡然。
你,就是陶渊明。
看不惯无情冷漠的宦海,隐居的陶渊明。嗅不惯芬芳浓烈的百花,独爱菊花的陶渊明。
洋洋洒洒的细雨你毫不在乎,香远益清的菊瓣凋零,你也只是会心一笑。在历史的润土上,你如一簇菊,长久不败,馨香不改。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篇6:悠悠园中亭的散文
悠悠园中亭的散文
学校背后有一座亭子,因为它被设计者安排在花草树木中央,所以在校师生赞称——后花园的亭子。
学校后花园的亭子,也就被赋予了文化背景和文化内涵:廊柱前沿刻有名言警句,廊顶外观及内部结构上,不但绘制有历史人物故事等图案,还添加不少地方山水村舍和人们生活情趣等画面内容。跨上几步阶梯就是廊檐下垂的分界点,亭子很自然就挺拔在了阶梯上端。方方正正的阶梯不仅连接了亭子中央一方石桌和几个石墩,还与花园上下几条路经息息相通紧密相连。
路经铺设有花砖彩石。彩石在花园处处与亭子首尾呼应,彩石的迁徙算得上价值连城,从选料到购买再到刻字,为了使彩石位置在花园中的正确定位,有时也让设计者的预定方案不得不变动频繁,这样撇开前后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不去计算的话,结果后来倒给设计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在亭子的周围空白处细心一看,新栽植的一些花草树木,与花园周边环境连成一片。
花比草鲜艳张扬,在设计者手中如果一布置,仿佛成为一片花的海洋;草比树虽然矮小,但它把满身的露珠第一个献给土壤,因为它与土地相距最近;大树虽有根深叶茂,高大挺拔,气度不凡,但它也离不开肥沃的土壤。漫过花园亭子,可以看到有几根老态龙鈡的古树松柏,人称长寿古树。但这几棵古老的松柏也为学校师生日常生活带来了不少的神秘话题。
根据我们理解古人古树是相通的。那些渊源流长而又悠久的神奇故事对于古树要比人类发展史优越得多。古树它常常能招来千里迢迢的远方游客;如果游客带走的是希望与神奇,那么让后来者看到的又是一片茫然与遗憾。放开眼界扩大视野看一看新生长的花草树木正在花园周围慢慢成长,看到了这一切,此时滋润的心田马上就会带来春天般的歌唱。虽然生长时间不长,但它们不到几年功夫却给人们带来了花草繁茂、树木修长的美好景色。
漫步在花园亭子间,你一定会发现,亭子内有学生诵读吟唱,花草中有学生窃窃私语交流有关神秘话题,彩石边树身旁有老师手握神奇的彩笔指点迷津,学生扬起了小手向老师发出的热烈掌声精彩不断。书声、歌声、掌声,落在花瓣内,掉在草丛中,挂在树梢上,他们的音容笑貌映在整个校园每一个角落悠悠漫长,响在了耳边的却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收获与希望。
花园亭子中一年四季也有热闹非凡的时候,看一看那些低空盘旋的鸟儿越过人们的头顶,排着长队结伴飞舞着,从花园的东头飞到花园的西头,又从花园的西头飞到花园的东头,最后落在花园亭子周围的树冠上,叽叽喳喳跳上跳下,好像是一不小心坠入了爱情的长河,不得不自由飞翔。还有那些悄悄埋伏在花园中间的虫儿,哼出小调又唱响了歌谣,歌声连成一片。
由于花园中的地势优越,阳光也就放开了胆量,拖长了闪光的尾巴,把一束束光柱集中照射到花园亭子周围的各个角落。如果抬眼一望,花园上空蓝天白云一衬托,矗立在阳光中的.花园亭子越发显得庄严肃穆。“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确是花园一切世界的生动写照。
当微风带着几点新雨,悄悄来到花园的时候,花园世界又像是娃娃的一张笑脸,充满欢乐与神奇。一向长空飞舞的新燕,降低翻转飘扬的速度,又缩短了低空盘旋的范围,三三两两集中驻守在花园中的亭子上。在亭子廊檐处也有新燕筑起的巢穴。巢穴是新燕的归宿,也是它们繁衍下一代的神宫宝殿。新燕按时坚守它们的家园,按时叼来食物喂饱自己的下一代。新燕的巢穴不断在更新,新燕的队伍不断在壮大,一代又一代新燕离开母亲的怀抱远走高飞,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校园一片灯火通明亮光闪闪。教室里灯光下,沙沙笔尖在爬满长征路,知识的海洋在翻浪搏击。在学生精心策划下,一段知识的波澜被学生小心翼翼地放在了书桌上,最后一张张白纸黑字一本本书籍数量和一支支深藏不露的彩色笔管,它们都统统跟着知识的无限空间形成了不平凡的一座仙岛:叠加起来的各类书籍、白纸黑字、彩色笔管,在学生手下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形状,仿佛像是花园中高高耸起的亭子,那样壮观自然。
教室内不怕没有春天,只怕没有希望。在希望之火燃烧的背后,没有被熄灭的可能。老师一生中背负着红红的灯塔,忘记了生命的存在,总是带着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与时间赛跑。看上去老师被压弯的脊背像是一座曲折的桥梁,但他一定会抛开一切烦恼与忧伤,把双手托起明天的希望,将他举得更高更高。虽然老师一辈子挤干了满身的汗水,但为人类的文化发展谱写出一生的战斗与辉煌。
每当灯火随着夜色渐渐消失的时候,有几处灯光在师生眼里经常通宵达旦,夜夜灯光闪烁。于是,从光亮处走出一位老人,他步伐虽有蹒跚但很稳健。老人一路绕开花草树木,蹬上几步阶梯,便坐在花园亭子间的石墩上休息片刻。老人望着深沉的夜晚,掏出一张纸,取上一支笔,借助模糊的光线,面对花园亭子内的一切世界,老人到底想要去记载些什么呢?
篇7:游记散文500字:园中访友
微风把树叶吹得“沙沙”响,在这清爽宜人的一天,我将要去婺州公园拜访我的好朋友。
踏进公园大门,花朵向我鞠躬问好,树木为我撑起了一把把大遮阳伞。
看,那林荫小道上,知了正与树木亲切地交谈,松鼠正在树上跳来跳去。我捧起一把坚果,那松鼠也不怕,跳到我的手中,一会儿就把坚果吃光了。我摸摸它的头,它也蹭蹭我的手。我们在树下玩了许久。当我要离开时,松鼠目送我,知了喊着再见,树木向我挥手。
离开了林荫小道,映入眼帘的是两头金牛。走近金牛,拍拍它们的背。啊,牛儿们,你们屹立在这里多少年了;啊,牛儿们,你们经历了多少风吹雨打;啊,坚强的牛儿,你们任凭人们骑坐,却没有半句抱怨。岁月流逝,你们可苍老了许多啊!
来到婺江边,鱼儿跃出水面,跟我打招呼,我大声回应。汩汩江水,流向远方。波浪时而大,时而小;水流时而缓和,时而汹涌。站起身来,俯视水中的人影,鱼影,还有那树的倒影。多少年过去了,两岸高楼林立,唯有你依然如旧。
天晚了,我该回家了,转身向朋友挥挥手道别……
作者|陶若晨
公众号:慢慢写作坊
篇8:写景散文500字:园中访友
早晨,微风轻轻地吹过绿色的草地,撞在了我的脸上。啊,好凉爽!
公园的林荫小道,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朋友。啊,小道,你如一位修长的巨人,在这里躺了好几年了吧?这几年来,你承受了多少人的脚步,帮他们走过这片树林。岁月悠悠,时光仍然,只有你不变初心。
往树林的深处走,鸟儿叫着我的名字,大树与我轻轻击掌。每个生物都是我的朋友、知己,我仿佛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与他们谈天说地。
这公园里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又见面了,雄壮的金牛雕塑,你庞大的身躯,无论遇到风雨还是冰雹,你总是坚强地站在那里,供人们观赏。又见面了,清凉的溪流,你沉稳的男低音多悦耳啊,是在为我伴奏吗?又见面了,静谧的大树,你默然地站在那儿,是为人们遮风挡雨吗?喂,淘气的鸟儿,你们叽叽喳喳地在聊些什么呢?我猜你们定是在讨论今天遇到的趣事吧。
忽然,下起了毛毛雨,我躲在大树底下,看着雨中的景色。不久后,雨停了,我也该回家了。带着满怀的喜悦,迈着轻松的步子,慢慢地走回家。
作者|蒋雨航
公众号:慢慢写作坊
【园中的高粱菊散文】相关文章:
2.香飘九月菊散文
3.小园散文
4.高粱情
7.红高粱影评
8.园中冬写景作文
10.夜游网师园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