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云南省的游记散文
“努力开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写云南省的游记散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写云南省的游记散文,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写云南省的游记散文
第一站:
在我的梦中,丽江古城是一个神秘的地方,那里拥有着世界各地的特产,那的风景决不亚于桂林的山水。听哥哥给我介绍,这里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又叫大研古城。是中国历史古城中唯一一个没有城墙的古城。城里光滑的石板路存留着古老的气息。木制结构的房屋完全是手工制造。里面到处是古石桥,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
第二站:
茶马古道,我们骑马上山。拉市海,我们坐着铁皮船畅游整个湖面。在马上,我犹如古代的侠客一般。纵横山间。在船上,水天一色,我也融入了这美景。我也是醉了。
第三站:
今天我们游览的目的地是束河古镇。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它与丽江古城有几分相似,但是比丽江古城明显少了熙熙攘攘的景象。显得十分幽静。
第四站:香格里拉。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虎跳峡分为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下虎跳尚未开放,中虎跳十分陡峭,所以我们今天去的是上虎跳。上虎跳是峡谷中最窄的一段,其江心雄踞一块巨石,把激流一分为二,惊涛震天。传说曾有一猛虎借江心这块巨石,从玉龙雪山一侧,一跃而跳到哈巴雪山,故此石取名虎跳石。第二天我们来到了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它是我国大陆地区第一个国家公园,形成于4,5千万年前,其中木栈道全程共有7。5公里长,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总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在这里,我们如同经历了一次时光旅行,看到了我们的家乡几百万年前的模样。
第五站:
在大理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崇圣寺三塔和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是中国现存古代佛塔中造型最精美的建筑之一。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一千多年来,三塔经历了风雨剥蚀和多次强烈大地震,仍然巍然屹立,显示了古代大理劳动人民的智慧。大理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古城清一色的清瓦屋面,鹅卵石堆砌的墙壁,显示着古城的古朴、别致、优雅。
第六站:
泸沽湖是我们云南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站。当我第一眼看到它,就有一种亲切的感觉,它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深深的吸引着我。格姆女神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景点,我们要先乘坐滑车,到达索道口处,再乘坐索道上山。全程共有3456米,往上看云雾缭绕,不知道山到底有多高。往下看茂密的树林逐渐缩成了一个个小点点。看的我也吓出了一身冷汗。(说的我好像很勇敢的样子)但我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坚持爬到山的最高峰。因为我知道最美的风景往往就在最特别的地方。
结束篇:
16天的丽江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的山是那么的秀丽,水是那么的清澈,感受了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使我再次体会到了旅行的意义就是观察世界,发现美。扎西得嘞。
篇2:写云南省的游记散文
暑假里,我们全家和我的好朋友,我们两家一起坐飞机去了云南美丽的城市丽江。下了飞机以后,在我的眼前看到的是山清水透,朵朵白云触手可及,妈妈说那画面给人的感觉很不真实,美丽极了。
第一天,我们先去了茶马古道,它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茶马古道被马儿走的有50厘米那么深,四周有一些小池塘,池塘里的水是彩色的,那是因为天空中的云彩折射下来的结果,真是太神奇了。领马的队长说,顺着这条道可以一直走到西藏去,好像去看一看,妈妈说海拔太高了受不了,所以就没有去。
下午,我们又来到了拉市海,我们一看,它很像一个小湖泊,可是划船的老爷爷说:这是我们纳西族最大的海了,我们大吃一惊。
第二天,我们跟团去了白族的居住地——大理。那里的白云显的更低了,都把山顶淹没了。我们下了车以后,先来到了大理的标志性建筑——崇圣寺三塔。据说:很久很久以前,发生了一次地震,这里的三座塔裂开了三分之一,又过了一段时间,下了一场暴风雨后裂缝又长住了,很是神奇。
参观这里的塔后,我们还坐了洱海豪华大游轮,中途我们经过了有名的南诏国风情岛,站在岛的最上面可以看到整个洱海的风景,真是美丽极了。
在船上我们还喝了白族人给远方的来宾最尊贵的礼仪——三道茶。苦茶 甜茶和回味茶,这是他们的特色茶,充分展现了他们民族文化的传承。
第三天,我们又去了蝴蝶泉,它很像一个小池塘,里面存了许多的泉水,四周飞着许许多多的蝴蝶,非常的漂亮,下午我们结束了大理的行程,又回到了美丽的丽江。
第四天,早晨吃过饭了,天空中下着小雨,但依然阻挡不了我们的脚步,我们去了束河古镇,里面有许多的千年古树,在这里我们还了解了藏族的一些文化,跟我们的汉族文化反差很大。
通过这几天的走走看看,我了解到了,丽江是纳西族,他们以胖为美,以黑为贵。大理是白族,他们以胖为美,以白为贵。
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他们的独特之处,真是感叹创造了这历史文化的祖先们,云南之旅行,让我学到了许多的文化历史,我还要到全国都看一看,感受一下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传统,小伙伴们,有空就和我一起出发吧。
篇3:云南省博物馆游记作文
今天,老师带我们去参观科普博物馆,上午,我们参观了航宇博物馆。下午,也是今天的重头戏,去参观汽车博物馆。
坐了一个半小时的车,我们到了博物馆,只见一栋气派的建筑,毫无疑问,那就是汽车博物馆了。
一进馆,迎接我们的是一辆拉风的美国老爷车,我仔细地端详了一番,想象自己坐在老爷车上舒舒服服的样子,我的心里就美滋滋的。“告别”了老爷车,我们继续往前走,走到半路,我突然听到同学们正在议论,“哇,酷毙了!”帅呆了!“听了同学们的议论,我十分好奇,于是,我带着好奇心,向前走去,定睛一看,是一辆外表酷似”火箭“的意大利跑车,突然,一个奇怪的想法涌上了我的心头:这辆”火箭“车是不是可以上天呢?不过,这个不科学的您头,立刻被我否定了。第一层就这么精彩,那后两层一定更精彩了。带着求知和好奇心,我们向后面两层进发!
一来到二楼,大家就惊叹不已,是一辆像”大黄峰“的一辆美国跑车,同学们议论纷纷,只听一位同学说:”这有什么,你们没看到那个加油站吧,没加油站车怎么运行呢?“说罢,导游就领我们到一个装满加油器材的箱子前,这个小而精致的”加油站“,果真很有意思呢!紧接着,我们来到了三楼,老师带我们来到了一个神秘的地方,老师说:”女生坐在椅子上,男同学谦让一下,坐在地上。“于是,大家都纷纷坐下,突然,大屏幕上显示出了四个大字”未来之路“。这部微电影讲述了未来汽车的发展:汽车可以自动驾驶,你还可以在车窗上和别人通话。没油了,只要说一声”去加油“车子就会自动去加油站,加油站就像一个能量球,而且,加油还免费。无聊的时候,你还能在车子里玩游戏,只要你想玩游戏,车子就会把你带到虚拟的游戏世界里,让你一次玩个够。你说,这样的车子谁不向往呢?
看完微电影后,老师带我们下楼,准备回学校,这时候来了一位记者,她亲切地说:”大家好,我是科技报的记者,今天,我想采访一下你们。你们最喜欢什么车?“”那辆老爷车和像“火箭”一样的车。“我率先回答。记者又问:”你们想坐‘未来的车’吗?“”想!“大家异口同声道。”如果你们想坐‘未来的车’,那就需要你们来实现。“记者说。话音刚落,老师就叫我们排好队上车,我们和记者道了别,上了车。这次完美的科普展览馆之旅圆满结束!
篇4:高中800字散文写游记
明湖的四季都是美的,先单说明湖的秋,秋天是萧瑟的,古人大多有伤秋之感,但到了济南,到了大明湖你就感觉到秋天不光是悲伤的,还略带有些的诗情画意,更加上他一千多年的历史,更给人以深沉的感觉,神游大明湖似乎可以感受到那种历史的厚重感,让你不禁神往。——题记
初晨,漫步大明湖,昨落了一夜的雨,迎着清晨的薄雾,踩着一夜的秋雨,微风拂过,不仅有一些凉意,使精神略微一阵,当晨雾润湿我惺忪的双眼的时候,朝阳已经露出了半张脸,一丝半缕的晨光透过云层洒在湖面上,我站在岸边,垂柳微黄,丝绦般的枝叶像是一副窗帘悬挂在我的眼前,如有如无的遮盖着还未苏醒的大明湖,好像害怕我审视的目光,我沿着岸边的石栏杆,踏着被秋风吹落的柳叶,转过一弯,突然眼前只是满目的绿色,一直涌到天边,在这样的秋天,还能见到这样的绿色,不是盛夏被骄阳烤的微黄的绿,也不是向春天那般娇嫩的绿,这是经过了春夏的历练而来的深绿色,但却又不失鲜亮的颜色,我想这也许是受了这泉水滋润之故吧!“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想这是吟诵这首诗,确实再恰当不过了。
在秋天,在大明湖的秋天,其实最宜也晚来——明湖秋月。月生日落,一湖碧水,天上一轮明月,倒映在水中,此时再来阵微风,柳条轻抚,荷香浮动,轻雾被微风一吹,仿佛有了形态,在皎洁的月光下起舞,湖面的圆月,碎了又圆,圆了又碎。如果还能荡舟湖上,那就更加的妙不可言,想想,用手掬一捧冰凉的湖水,似乎像是捧了一手的月华,任由冰冰凉凉的湖水在指尖间溜走,在采点莲子。呵呵!便真有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之感。
秋天的大明湖不紧是梦幻的,还是丰富的,老舍先生记:茭白,蒲菜,白花藕,莲藕湖鱼等等。这就是明湖得秋,可以在现实中寻求诗人营造梦幻般场景的地方。
高中800字散文游记:游庐山瀑布
日照香庐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小时候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脑海中总会出现一幅诗人站在瀑布畔眺望远方的画面。水如牛奶般白皙,如丝缎般倾泻而下。用珍珠点缀的白色连衣裙是那么的清纯,在绿意的包围下,温暖在洋溢。
梦境中无数次幻想它,直到真正见到才突然发觉我早已被它征服。
沿着蜿蜒的山路向上驶去,左边是山壁,右边是深渊。当我摇下车窗的一刹那,我的心为之一惊。苍劲挺拔的树木在山上生成,绿荫将荒芜覆盖。丝密的树叶将空气分分割,却露出点点泥土的黄色。
此刻的我呼吸开始急促,内心有一种要迸发的压抑在不断上升,接近我的心、肺、喉咙,我无法控制了,旁若无人的呐喊着,然后在山谷的回音中慢慢平静。那阴霾的天空似乎也透出一丝光芒,照射在那幽深的谷底。
休整一段时间后,我们踏上通往三叠泉的路。
走过了几千级台阶,到达那瀑布的脚下。扑面的水珠似无数的精灵在你周围飞舞,与你嬉戏。当手指触摸到那冰冷刺骨却带着生命灵气的瀑布时,整个人都酥软了。天空中还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心中却在燃烧着一团烈火。
站在观望台上仰视,那若隐若现的瀑布如一条通往天堂的阶梯,那样神秘却仿佛触手可及。它与我想象中的瀑布很不一样。瀑布是清澈的可以在浪花间看到山的那一边。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孙悟空,也许这也有一群机智的猴子在洞里把酒言欢吧!
在那时期的包围下是那么舒适。再望望两旁的青山翠柏,无疑显出闪亮的光泽,雁群飞过,情趣盎然。仿佛这山是为瀑布而存在,这瀑布是为山而流泻。它们相依在这蓝天碧水的环境里。它们不去想着烦恼与无奈,尽情为世人展示他们的风采。
我是多么愿意像它们一样,在爱的笼罩下,大喊一声:“我无悔!”山之韵,韵之美,美之瀑布,瀑布之动情!
篇5:高中800字散文写游记
和煦的阳光,飘舞的柳絮,翠绿的枝叶,盛开的鲜花,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的图画。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假日,我们一家三口驾车去平谷游玩。
到了目的地,我们并没有停下歇息,而是去了平谷最高峰——东指壶。那里的路曲折而陡峭,如同小肠一般,每一条小路都是U型弯,与秋名的五连发夹弯可说是有得一拼。我们费劲千辛万苦,可算是到了站,
可算是征服了平谷最高峰,站在山顶,俯览众山小,抗击着凛冽的寒风,此时的心情就一个字——爽!
告别东指壶,我便去了第二个目的地——一线天。山路真陡啊!不一会儿脚就痛了,只得边歇边走,终于走到了一线天。一线天还真是一线,中间的缝隙真细,换了胖人可还过不去呢!两旁山石将天隔开一线,犹如一条笔直的海平线。过来之后我们便看见一条小溪,旁边还有一条山间小路。真有种”山中有山路转弯,高山流水向潺“的味道。我们二话没说,便走了进去。路越走越陡,走着走着,便看见前方有一个八边形的蓝边红砖白瓦小亭,我们立刻跑到那里休息,我感受到了坐着的舒适。休息片刻继续前进,只见一个庞然大物进入视野,走近一看,乃是千年迎客松。这才是真正的美景,它并没有与妖艳的花儿争艳,也没有像它们一样昙花一现,而是静静的在这里,守卫着这座山,十年、一百年甚至一千年……不由地赋词一首:
巍巍山崖,寒风凛冽,飞雪旋挠。望山峰上下,钢显本色;千年古松,褪尽浮华。百年久立,千年不倒。试问谁人能比高?待今日,虽不与争艳,但朝显张扬。
山涧如此婀娜,引无数才子着笔着。惜鲜花绽放,略失。莲荷开苞,只如昙花。一代兽王楚国于莬,最终惨死天王下。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转眼五一就过完了,回想起一座座大山,以及那千年古松,我们的生活也应该如此,克服一个个困难,征服一座座“大山”。
篇6:苏州拙政园游记散文怎么写
到江苏苏州,游人的目光会自觉地投向拙政园,据说那里曾是富豪贵族的天堂。莲叶叠翠,莲花娇羞,绿树掩映的莲池慵懒地散发着江南的柔光。信步园中,楼亭深深深几许,又藏着几多的古意?这里不就是与承德避暑山庄、留园、北京颐和园齐名的中国四大名园之首的拙政园么伍?
拙政园最初绽放着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第一个富贵梦,他把这里辟为住宅。岁月沧桑,宅主几番更替,宅子几兴几废,到15时,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仕途失意归隐苏州后,将其买下,用十六年心血,扩建成拙政园的雏形。王献臣去世后,其子在一夜豪赌中,把整个园子输给徐氏。崇祯四年(1631年)此园归侍郎王心一所有。清顺治十年,陈之遴曾购得此园。1662年,拙政园充公。康熙年初,园子辟为驻防将军府、兵备道行馆。其后还予陈之遴子,陈家再卖给吴三桂的女婿王永宁。清康熙十八年,辟为苏松常道署。乾隆三年(1738年),蒋棨接手此园。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曾以此园为忠王府。光绪三年(1877年),富贾张履谦接手此园。同治年间的江苏巡抚李鸿章、张之万,辛亥革命伊始时的江苏都督程德全,抗战时期的伪江苏省省长陈则民都看中了拙政园,一度成为园子的主人。时疫医院、戒烟所、区公所都曾是拙政园的别名。千年名园如舞台,曾换几多富贵人家,悲欢离合,一个个富贵梦在这里消逝,几度兴衰话凄凉,历史物什的兴替的奥妙,让人深思。
王献臣当初退隐泉林,建园以寄托情怀,种莲以表心迹,他便借用西晋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句以取园名为“拙政”。拙政园的亭台楼榭高低错落,临莲池而建,或直出水中,与山岛、竹坞、松岗、曲水相映成趣;桥亭相连,曲岸湾头,若隐若现,回环精巧,引人入胜;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幅幽远宁静的三唯画面弱。
远香堂隔水池与东西两个山岛遥遥相望,林荫藤影,倒映池中;鸟鸣声声,如飞珠溅玉,伴花香飘浮。湖、池、涧等不同的景致,闲适、旷远、雅逸,藏着风景诗,藏着山水画。远香堂西面的倚玉轩与船舫形的香洲遥遥相对,连同北面的荷风四面亭三足鼎立,不管站在哪里,都可随势赏景。细看中,会发现倚玉轩有一曲水湾,恰到好处地深入南部居宅文。
走过微观楼、玉兰堂、见山楼、枇杷园,便来到西部的补园,也许,这里的起伏、曲折、凌波而过的水廊、溪涧,是拙政园造园艺术的最得意之笔。恍惚间,从三十六鸳鸯馆看室外景色,犹如一片雪景伍。
最为惊喜的是,我在水廊上看到了文征明八十岁时所作的蝇头小楷《千字文》,抚摸字迹,感受文征明笔势的空灵飞动,好象与文征明做了一次隔世的握手。拙政园滋育了吴门画派代表人物之一的文征明,当时是人们争相传播的一段佳话。园主王献臣与文征明交往甚密,王献臣买下拙政园后,着手扩建,立即聘请文征明参与设计,历时建成。新园子建成后,王献臣经常邀文征明宴饮、赏游,常对园中美景乐而忘返。拙政园也成了文征明的创作蓝本,他曾数次为拙政园作画,其中的《文待诏拙政园图》,集诗、书、画于一体,堪称巨构杰作弱。
在园子里转来转去,欢快地追逐着园子的每一个细节。走累了,我便在与谁同坐轩里,一个人静静地坐一会儿,靠着栏柱眯着眼舒心地小睡一会儿。此时,树静花幽,整个园林仿佛浮于水面,我仿佛浮于水面,周围的一切似乎软绵绵的,思绪也有些缥渺,不久,竟不知不觉地徜徉于梦境,拙政园的春日繁花、夏天蕉廊、秋季芦塘、冬夜梅影及诸多关于园子的名人趣事,一一涌入梦中,当然我的梦里尽是悠闲梦。其实,大富大贵也不过是过眼云烟,人间美景,谁也独占不了文。
篇7:苏州拙政园游记散文怎么写
在国庆节里,我们一家人来到了苏州拙政园。导游阿姨告诉我们,苏州有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留园四大园林。其中,最早最大的园林是拙政园,它有52公顷,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为明代弘治进士、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处建成。因为王献臣认为此园是无聊的人以浇花种植为政,所以将此园命名为拙政园。
王献臣在建园之期,曾请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为其设计蓝图,形成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这座园林用了16年时间建造,而王献臣十分不幸,他只在园林中度过了2年便去世了。他唯一的儿子在一次赌博中将园输给徐氏。
拙政园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池水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拙政园为三个部分:东部,曾取名为“归田园居”,以田园风光为主;中部,也称为“复园”,以池岛假山取胜,是拙政园的精华所在;西部,也称为“补园”,园内建筑物大都建成于清代,其建筑风格明显有别于东部和中部。
一进大门,首先看到的就是“兰雪堂”,什么是“兰雪堂”呢?“兰雪堂”是当年抬轿子的轿夫放轿的地方,也是轿夫歇息的地方,主人就从这里来到园中,轿夫则万万不可进入园中。走出“兰雪堂”,迎面就看到一座假山,青翠的竹丛和古树,簇拥着一座巨大的石峰,它状如云朵,巍然屹立在草坪上,西侧有两块形状怪异的湖石,两石中间夹着一条羊肠小道。中间这座石峰叫做“缀云峰”,像一个巨大的屏风,挡住来宾们的视线,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起着引人入胜的作用。
我一到这里,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觉得很奇怪,好像某个名著的拍摄场地。仔细一想,是《红楼梦》,我正为自己的聪明得意,爸爸发话了:“其实,《红楼梦》并不在这儿拍摄,只是书中描写的大观园进门处的假山,同这座假山极为相似。但是越剧《红楼梦》确实在这拍过。”“哦!”我恍然大悟。再告诉你一个特别的事,这里的窗户一共有108扇,却没有一个是重复的。
这儿最美的景色要属“芙蓉榭”。“芙蓉榭”就是建筑在荷花池边上的水榭。榭,是苏州园林建筑中的一种类型,造型轻巧,建在水边或高坡上,下面架空或半架空。“芙蓉榭”的正面有一池荷花,背后是一堵高墙,一边开阔、一边封闭的强烈反差,恰如其分地烘托了宁静的气氛。加拿大温哥华“逸园”中的水榭,就参照了这个设计,前面是一泓池水,后面是一堵高墙,很有苏州古典园林的味道。我走到芙蓉榭的门前向西面看,看到这个水榭进门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圆光罩,透过这个圆光罩可以看到前面的小桥流水,犹如一幅镶嵌在圆形镜框里的油画。我走过去再仔细看看,又可以发现这个水榭临水的门框上装了一个雕花的长方形落地罩,前面的河水曲折婉蜒,两岸桃红柳绿,把我引入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中去。我很好奇,问爸爸:“这是怎么回事?”爸爸说:“这是苏州园林中一种比较常见的造景手法,叫做框景。园主想通过这种手法,把来宾们的视线集中到最佳角度,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真是十分神奇耶。
哇!苏州的拙政园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品啊,这古老的建筑更有着我国古代人民的勤奋和智慧。
篇8:网游记散文
网游记散文
折腾了一天的贝贝此时已酣然入梦,鼻翼微动,与爸爸略显粗重的鼻息一唱一和。小镇的夜晚还算宁静,远处传来的机器轰鸣声经过玻璃和墙壁的过滤,如同幼时母亲哼唱的催眠曲,伴随人们安然入梦。夜晚将小镇变成墨黑的海,小而温馨的家是其中一个港湾。想到这里,紫萱忍不住微笑,为自己还不算差的想象力。自小她就是个爱幻想的人儿,应该归功于那时匮乏的文化娱乐生活,还有从不曾远离的老友——书。邻居家叔叔是一名老师,孩子与紫萱年纪相仿。一天去他们家玩,突然对那个高大的书橱发生兴趣。她清楚记得捧在手里的第一本书是《作文通讯》,有些字并不认识,但这没有妨碍她看下去。孩子的世界大同小异,她一口气看完了,同伴们的叫声也充耳不闻。与书的缘分,就这样开始了。她像勤勉的渔人,只要在当时条件下能搜罗到的,无不悉数收入网内。她曾经在语文老师的葡萄架下将正午的太阳读到落山。她曾经在家住山腰同学的院中囫囵吞下整本《中国古代神话》,起身时,只见秋阳下枯草满目,似乎有什么东西击中她幼小的心房。多少年过去,她才明白,那幅画面有荒凉,也有悲壮。她经常想起这个情景,多像一则寓言。生命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粒草芥,却仍然要抗争,似乎自己的神话有别于芸芸众生。
“讨厌,不和你玩了!”儿子的呓语惊醒了陷入回忆里的紫萱,为他盖好被子,轻轻打开电脑。这是爱人送给她的礼物,很多时候他还是懂她的。苛刻,小肚鸡肠,女人的通病她也间歇性发作。想到这里,紫萱笑了。如果有下辈子,做个男人也好,唯一的遗憾是不能穿漂亮的裙子。她浏览最多的是文字性网站,看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绝不亚于现实生活。偶尔发些小感想,或在有感觉的空间博客里留言,由此认识了一些人。这种认识仅限于网络交流,对于见网友这种形式,她采取中立态度。形式是相对人来言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本无可厚非。闲散时间有限的她,更喜欢通过文字认识他们。喜欢写字的人气味相近,紫萱对此深信不疑。她欣赏那些率真有血性的写者,那些男子或女子是从尘世里逃逸的精灵,让她看到通往另一个世界的一扇门。兴致来时她也会敲打些散乱的字句,偶尔会沾惹些小是非。过于女性化的网名有时会招来不便,照猫画虎,后来她模仿一个女网友以假乱真,倒也痛快。有利必有弊,为此,有同性信以为真,几欲卷入桃色**,文字也害人,可见一斑,差点为此戒掉网络。懂的人懂,不懂的人自是不懂。写字是一种思绪的梳理,情绪的释放调整。想来算是有比较明确的目的性吧。有时不免脱离轨道,几行字,一篇文,一首音乐,一幅画,一条新闻或旧闻,不经意触动尚未钝化的神经,或勾起几近湮灭的记忆,平静和缓或激越昂扬的文字流泻水到渠成。对于紫萱,文字是表达,更多是与自己的对话。与人交谈多浮光掠影,与自己交谈时常让她有意外惊喜。思路逐渐清晰,芜杂的枝叶让路,主干向上伸展,让她看清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这样的过程让她着迷。尘世里行走,人心浮躁功利居多。她喜欢阅读那些清明温暖如莲的文字,不灼热亦不薄凉,适宜映照这承载万物的人世。席慕容写诗文时,随时响应儿女的呼唤,紫萱没有如此的才情与定力。更多时候,她在安静的夜晚会晤她的小嗜好。不过是嗜好,她自知没有太多时间精力来培育它。搁笔多年,指头都生锈了。或许多年后,她会为所爱的人们,用心写一部长篇,写写亲人朋友甚至一些不愉快的记忆。在记忆衰退之前,手指还未僵硬,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紫萱最近停在一个新网站,相比以前驻足过的网站,这个风气相对纯正。他们或思想成熟,或情致婉约,或见解独到,对待如她的门外汉态度令人敬佩,看来暂时结束漂泊了。想起自触网以来种种,不免心惊。也许她落伍了,追不上世界奔跑的脚步。黯然决然离开,愧对好友挽留,最主要还是清醒的知道,有些事情不适合自己。如果不争强好胜,岂会自取其辱,咎由自取罢了。大山里的野孩子,不缺少旺盛生命力。她是蚯蚓,是壁虎,劫后总能重生。只是再不是原来的自己,疤痕自己了然。馈赠自是有的,自己的权益绝不退让,这恰是生活中紫萱的致命伤。北国的风光四季分明,她生于雪花飘飞的季节,凛冽冰雪也是她喜爱的。紫萱,平凡而心存梦想的女子,是你,是她,也是我。矛盾的统一体,竟有如此温婉娟秀的名字,老天偶尔也会看走眼,想到这,她又笑了。
篇9:游记散文
游记散文
我们大理是一个旅游城市,经常有欧美国家的外国人来这里旅游。
他们穿着牛仔衣、牛仔裤,骑着自行车,戴着头盔,挎着大包小包的行李,或穿行于各大风景区,或穿行于大理的大街小巷。
累了,躺在路边休息一下,喝口清水,吃一点自带的干粮。
困了,就地打开帐篷,睡了。
在大理旅游的老外,很少见他们开车,也很少见他们进大饭店、进大酒店。
我们大理也是个文明之邦,经济虽然还有点落后,但也经常有一些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来这里留学。
他们出门经常走路,穿着当下大理不怎么流行的中国服装,咋一看还以为是晒黑了脸的中国农民。
他们经常挤公交车,在公交车上还经常看见他们给别人让座,但不管是老的、少的,怀孕的,只要是别人就都给让座。
最有趣的是他们在农贸市场买菜的时候,他们也会讨价还价、斤斤计较,有时还会偷偷地多拿一根葱一个青辣子什么的。
受朋友之拖,我也帮老外租过住房。
依我的想象,出国旅游、出国留学应该是挺有钱的,家里没有百万家产谁敢出来也出不来啊,他们应该是租那种豪华的和价格高的公寓。
但是我错了,他们喜欢租那种最旧的老公房和农家院,有的`还是泥巴地面或土巴墙,这不仅仅只是喜欢中国的落后吧!
在大理,看的老外多了,接触的老外多了,总有一些感受。
他们崇尚简约,内心平平淡淡的,生活简简单单的。
他们崇尚务实,过自己的生活,不铺张,不浪费,不做给别人看。
【写云南省的游记散文】相关文章:
2.游记散文
3.漫游记散文
4.丝绸之路散文游记
5.游记散文范文
6.喀纳斯湖游记散文
7.婺源游记散文
8.招宝山游记散文
9.千岛湖游记散文
10.写游记教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