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躺饭”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作者:吴潜 朝代:宋 体裁:词 佳人步玉。待月来弄影,天挂参宿。冷透屏帏,清入肌肤,风敲又听檐竹。前村不管深雪闭,犹自绕、枝南枝北。算平生、此段幽奇,占压百花曾独。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梦断魂惊,几许清凉,却是千林梅屋。鸡声野渡溪桥滑,又角引、戌楼悲曲。怎得知、清足亭边,自在杖藜巾幅。
篇2: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作者:吴潜 朝代:宋 体裁:词 嗤琼笑玉。向画堂可肯,风露边宿。耐冻禁寒,便瘦宜枯,前生莫是孤竹。从来不上春工谱,梦不到、沈香亭北。算只消、澹影疏香,伴个幽栖人独。莫待痴蜂呆蝶,倩青女捺住,多少红绿。落雁寒芦,翠鸟冰枝,近傍三间茅屋。□□□□□□□,□□□、□□□□。想这般,夷旷襟怀,渺视乾员坤幅。
篇3: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作者:吴潜 朝代:宋 体裁:词 千门委玉。是个人富贵,才隔今宿。冒栋摧檐,都未商量,呼童且伴庭竹。千蹊万径行踪灭,渺不认、溪南溪北。问白鸥,此际谁来,短艇钓鱼翁独。偏爱山茶雪里,放红艳数朵,衣素裳绿。兽炭金炉,羔酒金锺,正好笙歌华屋。敲冰煮茗风流衬,念不到、有人洄曲。但老农、欢笑相呼,麦被喜添全幅。
篇4: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作者:吴潜 朝代:宋 体裁:词 寒梢砌玉。把胆瓶顿了,相伴孤宿。寂寞幽窗,筛影横斜,宜松更自宜竹。残更蝶梦知何处,□只在、昭亭山北。问平生、雪压霜欺,得似老枝擎独。何事胭脂点染,认桃与辨杏,枝叶青绿。莫是冰姿,改换红妆,要近金门朱屋。繁华艳丽如飞电,但宛转、断歌零曲。且不如、藏白收香,旋学世间边幅。
篇5:姜夔:疏影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
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
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
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
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
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注释:
1、苔枝缀玉: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2、有翠禽二句:用罗浮之梦典故。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3、无言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4、昭君四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5、犹记三名:用寿阳公主事。
6、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7、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8、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翻译: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赏析:
这一首紧接上首而来,叙述宴会后,来到梅花前仔细观察梅花。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点点,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同宿”照应上一首“几时见得”,两者形成反差,意思是,翠禽小小反而同宿双飞,人却孤单无伴。自己在客旅他乡时见到梅花,它像绝世佳人,倚着修长的翠竹,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只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她不能回家乡,只能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梅花的一缕幽魂。接下来是说南朝时的深宫旧事。不要像吹落残花的春风,不顾梅花的娇嫩轻盈,要学会及早惜花,应该像汉武帝金屋藏娇,呵护珍重。然而终究是护花无力,苔梅凋谢的花片,随波飘零,更怨恨那玉龙笛吹奏出《玉龙》哀曲。待到梅花落尽时,再寻觅她的幽香,她已经映入小窗,像一幅画着梅花的横幅。赞美梅品,悯惜美好事物过早凋落,呼唤爱美护花情,为本篇所昭示的内在意蕴。
篇6:姜夔——《疏影》
【年代】:宋
【作者】:姜夔——《疏影》
【内容】: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
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
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
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
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作者】:
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父知汉阳县,夔幼随宦,往来沔、鄂几二十年。淳熙间,客湖南,萧德操爱其词,妻以兄子,因寓湖州,自号白石道人。会上书乞正太常雅乐,得免解,讫不第,以布衣终。他的词属婉约派,风格清峻,音调谐婉,多写爱情,或自伤身世。有《白石词》、《白石道人诗》传世。
宋·张炎《词源》卷下:“姜白石词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
宋·黄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卷六:“白石道人,中兴诗家名流,词极精妙,不减清真乐府,其间高处,有美成所不能及。”
清·汪森《词综》序:“西蜀南唐而后,作者日盛,宣和君臣,转相矜尚,曲调愈多,流派因之亦别。短长互见,言情者或失之俚,使事者或失之伉。鄱阳姜夔出,句琢字练,归于醇雅。于是史达祖、高观国羽翼之;张辑、吴文英师之于前;赵以夫、蒋捷、周密、陈允衡,王沂孙、张炎、张翥效之于后,譬之于乐,舞箾至于九变,而词之能事毕矣。”
清·周济《宋四家词选》序论:“白石脱胎稼轩,变雄健为清刚,变驰骤为疏宕。盖二公皆极热中,故气味吻合。辛宽姜窄,宽故容藏,窄故斗硬。”
清·刘熙载《艺概》卷四:“白石才子之词,稼轩豪杰之词。才子、豪杰,各从其类爱之,强论得失,皆偏辞也。姜白石词幽韵冷香,令人挹之无尽。拟诸形容,在乐则琴,在花则梅也。”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二:“姜尧章词,清虚骚雅,每于伊郁中饶蕴藉,清真之劲敌,南宋一大家也。梦窗、玉田诸人,未易接武。”
【注释】:
苔枝缀玉:范成大(即小序中提到的石湖)《梅谱》说他家乡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
客里:白石是江西人,当时住苏州。
篱角黄昏:指环境寂寞、凄清。
倚修竹:杜甫《佳人》,「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里把梅花比作美人。
佩环月夜归来:杜甫吟昭君云,「环佩空归月夜魂。」
深宫旧事:《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飞近蛾绿:用南宋武帝女梅花妆之典。蛾绿,美女的黛眉。
盈盈、金屋:《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又《汉武故事》记武帝幼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武帝表妹)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玉龙、哀曲:玉龙是笛子名,哀曲指曲子《梅花落》。李白有诗云,「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恁时:那时。
幽香:代梅花。
【赏析】:
俞平伯曰:“此系白石自度曲,二首均咏梅花,蝉联而下,似画家的通景。第一首即景咏石湖梅,回忆西湖孤山千树盛开,直说到‘片片吹尽也’。第二首即从梅花落英直说到画里的梅花。……上首多关个身世,故以何逊自比。下首写家国之恨居多,故引昭君、胡沙、深宫等等为喻。”(《唐宋词选释》)
篇7:梨花疏影散文
梨花疏影散文
岁月悠悠,红尘漫漫。将思念掩藏在芬芳四溢的花海,一缕思念的气息,扬飞在岁月的长廊,飘香悠长。
若时光慢下来,把时光旖旎成一束花香;若喜欢,种一季繁花,守一味清凉,那朴素的韵脚,可曾惊艳了岁月悠悠?一树梨花胜雪,可曾剔透了你的芳心?春风解花语,疑是故人来。那些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忧伤,是否未曾写意的离愁?
笙箫流年,是谁将那一瞬凝眸的相遇,静染了春的暖意。种下的清风,与繁花共语。低眉如画,凝在眉间那一抹嫣红的相思,暗香盈袖,一抹浅痕。看芬芳流年,落一地情长。春风柔柔,淡淡飘香,怎及回眸时的那一眼眷恋,只为这一世不再擦肩而过的修行。
时光悠悠,一枝新绿,春花瓣瓣;一抹嫣红,沁香满径。经年的文字里,蓦然回首有一种禅意的忧伤。一抹孤瘦的倩影,美丽如旧,禅变成雪白色的思念,温润着孤寂的心灵。
红尘陌上,思绪拂过衣襟,轻轻打湿着诺言。一笺心语,轻绕耳畔,写意最暖的情意。拈一瓣岁月的香,不诉忧伤,将微笑涂抹一个春意,任花香悠悠飘逸,春韵馨香。 静守流年里那一场花染诗意的时光。
一季花香,拂面而来;一段岁月,芬芳了一亩心田。镜中伊人,花影对月容,若尘世无缘,洗净铅华,红尘深锁,展颜回顾,倾城一暖。端坐在季节的轩窗,多少心乐事,被莫名地关在院落里。修颜遮挡心扉,也留不住昨天的那朵姹紫嫣红。
远处的尽头,纵情轮回的风,那些温暖又触摸不到的影子,情深处,一瓣一瓣的芬芳,落一地花香。浅忆一段温馨的往事,任时光轻轻流淌,闻花香扑鼻,一段花香悠长的牵念,将爱的期许典藏在下一个春花绚烂的`花季延续。
一支素笔,一段爱恋,描绘时光;一缕幽香渐长的思念,沿着沁香的花瓣径绕满记忆的心弦,雕琢花韵生香的回忆。春风无痕,遗留一地花影,朵朵忧伤,谁来珍惜!泪吻落花,瓣瓣思绪,谁人问否?
思念的情丝,缠绕在芬芳的画卷中,梨花深处的守候,落花无数,在轮回的陌上,写一一阕温情的相遇,将那一抹最浪漫的胭脂红,淋漓在在每一段的光阴里。回眸被风飘摇了的诺言,幽幽离人泪,靓丽了花的明媚。花染暖香,萦牵梦绕,醉了光阴,多少花被流年的光阴给无端遗忘。
寻花,暖到落泪。一盏花香几近凋零,奈何,种下的蛊。打湿了覆满光阴的年轮。那一朵朵梨花带着忧伤一瓣瓣的飘落,凝望远方的思念。触摸那身影那么近又那么远,梨花树下隐藏着多少心底的秘密。
风,吹走了曾经的容颜,花下任由时光在指尖的缝隙中悄悄地飘逝。于是多了一个牵挂,多了一个茫然与渴望。问花:昨影如梦,那一袭白衫,落地忧伤的初见,回眸一间,是否香薰了那眼角眉梢的凄凉?
红尘渡口,一滴清泪流淌;滴落在枝头凝结成一枚枚菩提,那一份守望是否季入了眉的清欢,那一剪阳光可曾留下一片纯白凄凉的花事疏影?
篇8:现代诗歌:七夕和疏影
现代诗歌:七夕和疏影
【疏影】
烟雨心字
引风情万种,说与一夕
一曲衷肠,回旋花季,娇颜难收别离
疏影此际销魂中,记暗香、化作忧戚
想旧欢、冷忆入袭,前梦凋落相思
回忆咫尺千里,那晚泪如斯,病了舞姿
莫似夜琴,只管瑟瑟,唯悦者不由己
谁解眼看朱成碧,又无计、思绪坠地
盼一年、牛郎织女,也只一夜七夕
【落世尘】
剪流水,愁云下离恨
雨弹红尘,心事纷纷
待一声轻叹打开回忆之门
风月一醉,回首柔肠如刃,无人问
夜不寐,风画黛眉
暗香写泪,疏影舞媚
枕边相思续了一杯憔悴
花香闺阁,情薄如烟翠
梦微来,入窗扉
一度温柔转身后,梨花无尾
晓风狠对伤痕,残香闻与情碎
别苦,心狼藉,更须不停杯,才得黑
绣花,针针失真
无欢自怨,鸳鸯微颤冷气氛
经年已瘦,芳心依旧幽深
怎忍屈指、确已七夕,落世尘
篇9:疏影古诗词鉴赏
关于疏影古诗词鉴赏大全
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苔枝缀玉①,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②。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③。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④。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⑤。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⑥。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⑦。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⑧。
【注释】
①苔枝缀玉: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住》: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
②有翠禽二句:用罗浮之梦典故。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
③无言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④昭君四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雨,环佩空归夜月魂。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⑤犹记三名:用寿阳公主事。
⑥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武帝小时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
⑦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
⑧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译文】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题解】
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是年冬,作者造访范成大,应主人之请而谱新声。夔自度《暗香》与《疏影》以咏梅花,实系感伤身世,抒发郁郁不平之情。
【鉴赏】
这是一首梅花的赞歌,又是一首梅花的咏叹调。词中先绘出梅花不同凡俗的形貌,又表现了她那孤芳自赏的清姿和高洁情怀,再化用杜甫、王建诗意,把远稼异域不能生还汉邦的昭君故事神话化,将眷恋故国的昭君之魂和寒梅的幽独之魂合而为一,带有极深的悲剧意味,境界又极凄美。下片则眼前梅花盛开推想其飘落之时,用寿阳公主及陈阿娇事,寓无限怜香惜玉之意,又借笛里梅花哀怨的乐曲,加深怅惋的感情,末二句想到梅花凋尽,唯余空枝幻影映上小窗,语意沉痛。全词用事虽多,但熔铸绝妙,运气空灵,变化虚实,十分自如。篇中善用虚字,曲折动荡,摇曳多姿。张炎极口称道本词及《暗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自立新意,真为绝唱(《词源》)。许多词评家认为此篇寄托了徽、钦二帝北狩之悲但却很难指实。力主抗敌的爱国大臣吴潜与姜夔曾有交谊,姜去世后,吴潜曾次韵《暗香》、《疏影》二词,却并无一字明写或暗寓感伤二帝之意,亦或佐证。
篇10:疏影·咏荷叶
宋代 张炎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译文
碧绿的圆荷天生净洁,向着清浅的沙洲,遥远的水边,它亭亭摇曳,清姿妙绝。还有水面刚刚冒出的卷得纤细的荷叶像美人坠落的玉簪,抱着一片素洁的心田,能将多少炎热卷掩?两片伞盖状的荷叶像成双鸳鸯一见如故亲密私语,且不要,向浣纱的美女说起。只恐怕花风忽然吹断哀怨的歌吟,将荷丛搅碎像千叠翠云。
回首当年汉宫里起舞翩翩,天子怕大风吹走舞袖飘扬的赵飞燕,叫人胡乱扯皱了舞裙,自此带皱折的“留仙裙”就在后世流传。叫我恋恋不舍的青衫,还沾染着枯荷的余香,还叹息着鬓丝如白雪飘散。绿盘心中盈聚着清晶露珠,像金铜仙人的清泪点点,又是一夜西风将它吹断。我喜欢观看,明月洒下澄净的飞光,如白色的匹练,倒泻入半个湖面。
注释
碧圆:指荷叶。
遗簪:指刚出水面尚未展开的嫩荷叶。未展叶之荷叶芽尖,似绿簪。
倾盖:二车相邻,车盖相交接,表示一见如故。
怨歌:喻秋声。
花风:花信风,应花期而来的风。
汉舞:指汉赵飞燕掌中起舞。
翠云千叠:指荷叶堆叠如云的.样子。
留仙初褶(zhě):此指荷叶多皱褶,灯多褶裙。《赵后外传》:“后歌归风送远之曲,帝以文犀箸击玉瓯。酒酣风起,后扬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帝令左右持其裙,久之,风止,裙为之皱。后曰:‘帝恩我,使我仙去不得。’他日宫姝或襞裙为皱,号‘留仙裙’。”
盘心清露如铅水:喻荷叶带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阕写荷叶神态,下阕叹自己已发如雪白,不同心生怅惘,但又幸有如荷叶的心灵,能够欣赏流泻如练的月光。结尾三句写荷池整体画面,相融相汇,空明宏丽。
本篇为咏荷抒怀之作。全词咏物而不滞于物,字面上处处写荷叶,但又时时能感受到作者对人生的感叹。全词色彩鲜明,清丽流畅,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情绪。通过咏叹荷叶的高洁自持,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性,隐寓着词人洁身自好的情志。上片妙笔描绘荷叶之芳姿,富有情趣。重点写荷叶之形,开头三句写开放的荷亭亭玉立向远处铺展的情景。“犹有遗簪”三句写刚出水面之嫩叶卷曲未伸展的情景,上下兼顾。“鸳鸯密语”以下写荷叶给自然界带来的欢欣及对荷叶的怜惜之情。下片作者赋予荷叶以深刻内涵,其思之珍贵在于用暗寓回首往昔盛事,表现对故国繁华的眷恋之情。“恋恋青衫”五句抒年岁已老而一事无成之慨叹。末几句见荷叶被秋风所折却依旧生活在清净圣洁的环境之中的情形,暗寓自己高洁自守,表白终老林泉的心迹。全篇写景如绘,物我交融,情蕴深永。
创作背景
这首词约作于南宋覆灭,作者隐居浙江之时。
篇11:疏影原文译文及赏析
疏影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
疏影
姜夔
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
犹记深宫旧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莫似春风,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还教一片随波去,又却怨、玉龙哀曲⒅。等恁时⒆、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
疏影字词解释:
⑴疏影:词牌名,姜夔的自度曲。
⑵辛亥:南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
⑶载雪:冒雪乘船。诣:到。石湖:在苏州西南,与太湖通。南宋诗人范成大晚年居住在苏州西南的石湖,自号石湖居士。
⑷止既月:指刚住满一个月。
⑸授简索句:给纸索取诗调。简:纸。
⑹征新声:征求新的词调。
⑺把玩:指反复欣赏。
⑻二妓:乐工和歌妓。肆习:学习。
⑼《暗香》《疏影》:语出北宋诗人林逋《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⑽苔枝缀玉:范成大《梅谱》说绍兴、吴兴一带的古梅“苔须垂于枝间,或长数寸,风至,绿丝飘飘可玩。”周密《乾淳起居注》:“苔梅有二种,宜兴张公洞者,苔藓甚厚,花极香。一种出越土,苔如绿丝,长尺余。”苔枝,长有苔藓的梅枝。缀玉,梅花像美玉一般缀满枝头。
⑾“有翠禽”二句:用罗浮之梦典故。旧题柳宗元《龙城录》载,隋代赵师雄游罗浮山,夜梦与一素妆女子共饭,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绿衣童子,笑歌欢舞。赵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株大梅树下,树上有翠鸟欢鸣,见“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诗:“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吴潜《疏影》词:“闲想罗浮旧恨,有人正醉里,姝翠蛾绿。”翠禽,翠鸟。晋郭璞《客傲》:“夫攀骊龙之髯,抚翠禽之毛,而不得绝霞肆、跨天津者,未之前闻也。”
⑿客里:离乡在外期间。唐牟融《送范启东还京》诗:“客里故人尊酒别,天涯游子弊裘寒。”白石是江西人,当时住苏州。
⒀黄昏:日已落而天色尚未黑的时候。《楚辞·离骚》:“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⒁“无言”句: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⒂“昭君”四句: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王建《塞上咏梅》诗:“天山路边在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昭君已没汉使回,前后征人谁系马?”
⒃“犹记”三句:用寿阳公主事。蛾,形容眉毛的细长;绿,眉毛的青绿颜色。《太平御览》引《杂五行书》云:“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几时,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今‘梅花妆’是也。”
⒄安排金屋:《汉武故事》载,汉武帝刘彻幼时曾对姑母说:“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借指梅花。
⒅玉龙哀曲:马融《长笛赋》:“龙鸣水中不见己,截竹吹之声相似。”玉龙,即玉笛。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哀曲,指笛曲《梅花落》。此曲是古代流行的乐曲,听了使人悲伤。唐皮日休《夜会问答》说听《梅花落》曲“三奏未终头已白”,可见一斑。故曰“玉龙哀曲”。
⒆恁(nèn)时:那时候。南唐冯延巳《忆江南》词:“东风次第有花开,恁时须约却重来。”
⒇小窗横幅:晚唐崔橹《梅花诗》:“初开已入雕梁画,未落先愁玉笛吹。”陈与义《水墨梅》诗:“睛窗画出横斜枝,绝胜前村夜雪时。”此翻用其意。
疏影翻译:
苔梅的枝梢缀着梅花,如玉晶莹,两只小小的翠鸟儿,栖宿在梅花丛。在客旅他乡时见到她的倩影,像佳人在夕阳斜映篱笆的黄昏中,默默孤独,倚着修长的翠竹。就像王昭君远嫁匈奴,不习惯北方的荒漠,史是暗暗地怀念着江南江北的故土。我想她戴着叮咚环佩,趁着月夜归来,化作了梅花的一缕幽魂,缥缈、孤独。
我还记得寿阳宫中的旧事,寿阳公主正在春梦里,飞下的一朵梅花正落在她的眉际。不要像无情的春风,不管梅花如此美丽清香,依旧将她风吹雨打去。应该早早给她安排金屋,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但这只是白费心意,她还是一片片地随波流去。又要进而钌玉笛吹奏出哀怨的乐曲。等那时,想要再去寻找梅的幽香,所见到的是一枝梅花,独立飘香。
疏影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年),与词人《长亭怨慢·渐吹尽》为同年之作。是年冬,姜夔载雪访范成大于石湖。他在石湖住了一个多月,自度《暗香》《疏影》二曲咏梅,深蕴忧国之思,寄托个人生活的不幸。
疏影赏析:
《疏影》一词集中描绘梅花清幽孤傲的形象,寄托作者对青春、对美好事物的怜爱之情。
上片写梅花形神兼美。“苔枝缀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开篇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幽雅清丽的“双栖图”。它描绘了一株古老的梅树,树上缀满晶莹如玉的梅花,与翠禽相伴同宿。苔枝与翠禽色相近,都是充满生机的“绿”,其间点缀着美玉般的梅花,就更显得光彩照人。字里行间不露半个梅字,而梅的形象却浮雕般突现出来了。
接着推出第二个画面,是“客里相逢,篱角黄昏,无言自倚修竹”,这完全是用写人的手法来写梅。梅花就是佳人的幻化。相逢在“客里”,又是“篱角黄昏”这么一个典型环境,更突出了寂寞的氛围。在这么寂寞的氛围里,“佳人”“无言自倚修竹”。“无言”这神态,“自倚”这动作,突出了这位孤高的佳人形象;另一面,也折射了词人在“客里”怀念情人的孤寂心情。
在这种孤寂情绪的支配下,词人想到对方也一定会同自己一样孤寂难熬。下句就借昭君出塞、远嫁番邦之事来抒发这种情感。“不惯”“暗忆”这两个貌似平常的词,在这典型的语言环境里,就传达出了不寻常的深沉感情。“想佩环、月夜归来,化作此花幽独”,这就明写出人花幻化的艺术意境。放在“月夜”归来,就更突出“幽独”的气质。“月夜”与“黄昏”照应,“花”与“玉”照应,“幽独”与“无言自倚”照应,文字针线细密,情感脉络分明。而“幽独”一词又是总撮了上片的精髓而成为全词的基调。上片最后这几句是词中重点,写梅花的灵魂。
下片换头推开一笔,说明梅花不仅有美的'容貌,美的灵魂,而且还有美的行为——美化和妆扮妇女。过片开头的“犹记深宫旧事”与上片的“暗忆江南江北”遥相呼应,这是词人想象自己心上人在远方孤寂中一定会时时想起美好的往事。“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是借南朝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午睡时梅花飘落眉心留下花瓣印,宫女争相仿效,称为“梅花妆”的故事,喻往事之美好令人难忘。这美好的时光非常值得珍惜,千万不要像无情的东风一样,“不管盈盈,早与安排金屋。”但到底往事已成空,如今只留下一片美好的追忆而已。这就正如梅花终于被东风吹落,而且“随波去”了,不能不怨恨那“玉龙哀曲”。
“却又怨、玉龙哀曲”,可以看作是为梅花吹奏的招魂之曲。这是从音乐这一侧面来申明爱护梅花的重要性。再有,这儿的“玉龙”是与前篇的“梅边吹笛”相呼应的,临近收拍,作者着力使《疏影》的结尾与《暗香》的开头相呼应,显然是为了形成一种前勾后连之势,以便让他所独创的这种“连环体”在结构上完整起来。
“等恁时,重觅幽香,已入小窗横幅。”又从绘画这一角度加以深化主题。《疏影》最后一句的“小窗横幅”应该是与《暗香》的开头一句“旧时月色”相呼应的,那么,“小窗横幅”就既可解释为图画又可解释为梅影了。月色日光映照在纸窗上的竹影梅影,也是一种“天然图画”,非常好看。《疏影》中所出现的梅花的形象,梅花的性格,梅花的灵魂,梅花的遭遇,寄托了作者身世飘零的感叹,表现了对美好事物应及时爱护的思想。
此词笔法极为奇特,连续铺排五个典故,用五位女性人物来比喻映衬梅花,从而把梅花人格化、性格化,比起一般的“遗貌取神”的笔法来又高出了一层。
“苔枝缀玉”三句用了此词的第一个典故。讲的是隋代赵师雄在罗浮山遇仙女的神话故事,见于曾慥《类说》所引《异人录》。作者用这个典故,入笔很俏,只用“翠禽”略略点出。读者知其所用典故,方知“苔枝缀玉”亦可描摹罗浮女神的风致情态,“枝上同宿”也是叙赵师雄的神仙奇遇。姜夔爱用此典,其《鬲溪梅令》有句云:“谩向孤山山下觅盈盈,翠禽啼一春”。这个典故,使得梅花与罗浮神女融为一体,似花非花,似人非人,在典雅清秀之外又增添了一层迷离惝恍的神秘色彩。
“客里”三句由“同宿”转向孤独,于是引出第二个典故——诗人杜甫笔下的佳人。杜甫的《佳人》一诗,其首尾云:“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这位佳人,是诗人理想中的艺术形象,姜夔用来比喻梅花,以显示它的品性高洁,绝俗超尘,宁肯孤芳自赏而绝不同流合污。北宋词人曹组《蓦山溪》咏梅词中,有“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的句子,也用了苏诗和杜诗的典故。诗词用典,都要经过作者的重新组合与精心安排,姜夔在引出佳人这个艺术形象之前,先写了“客里相逢”一句,使作品带上了一种漂泊风尘的知遇情调,又写了“篱角黄昏”一句,这是与梅花非常相称的环境背景,透露了一点冷落与迟暮的感叹,显示了梅花的高洁品格。
“昭君”至上片结句用王昭君的典故,作者的构思,主要是参照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一去紫台”句,被姜夔加以想象,强调昭君“但暗忆江南江北”,用思国怀乡把她的怨恨具体化了:“环佩空归”一句也得到了发挥,说昭君的月夜归魂“化作此花幽独”,化为了幽独的梅花。为昭君的魂灵找到了归宿,这对同情她的遭遇的人们是一种慰藉;同时,把她的哀怨身世赋予梅花,又给梅花的形象增添了楚楚风致。
换头三句用的是寿阳公主的典故。“犹记深宫旧事”一句绾合两个典故,王昭君入宫久不见幸,积悲怨,乃请行,远嫁匈奴,也是“深宫旧事”,“犹记”二字一转,就引出“梅花妆”的故事来了。那人正睡里,飞近蛾绿“,写出了公主的娇憨之态,也写出了梅花随风飘落时的轻盈的样子。这个典故带来了一股活泼松快的情调,使全词的气氛得到了一点调剂。
最后一个典故是汉武帝“金屋藏娇”事。“莫似春风”三句由梅花的飘落引起了惜花的心情,进而联想到护花的措施。这与上片“昭君”等句遥相绾合,是全词的题旨所在。“莫似春风,不管盈盈”,直是殷切的呼唤,“早与安排金屋”,更是热切的希望。可是到头来,“还教一片随波去”,花落水流,徒有惜花之心而无护花之力,梅花终于又一次凋零了。
五个典故,五位女性,包括了历史人物、传奇神话、文学形象;她们的身份地位各有不同,有神灵、有鬼魂,有富贵、有寒素,有得宠、有失意;在叙述描写上也有繁有简、有重点有映带,而其间的衔接与转换更是紧密而贴切。
姜夔作《暗香》《疏影》词,的确是“自立新意”。其新意在于他完全打破了前人的传统写法,不再是单线的、平面的描摹刻画,而是摄取事物的神理创造出了多线条、多层次、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境界和性灵化、人格化的艺术形象。作者调动众多素材,大量采用典故,有实有虚、有比喻有象征,进行纵横交错的描写;支撑起时间、空间的广阔范围,使过去和现在、此处和彼地能够灵活地、跳跃地进行穿插;以咏物为线索,以抒情为核心,把写景、叙事、说理交织在一起,并且用颜色、声音、动态作渲染描摹,并且多用领字起到化虚为实的作用,这样,姜夔就为梅花作出了最精彩的传神写照。
个人资料: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篇12:疏影,疏影周密,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疏影,疏影周密,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 -诗词大全
疏影作者:周密 朝代:宋 体裁:词 冰条木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彷佛玉容明灭。疏疏满地珊湖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疏影,疏影吴潜,疏影的意思,疏影赏析】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