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醉爱丽江散文

醉爱丽江散文

2022-12-04 08:53: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金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醉爱丽江散文,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醉爱丽江散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醉爱丽江散文

篇1:醉爱丽江散文

醉爱丽江散文

昨夜,梦里又去了一趟丽江,那个种满故事的地方。一匹白龙马,边走边歇,把我托运到了远方。

一个人的丽江,些许奢侈的流浪。趴在马背上熟睡,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拉市海的水鸟,成群结队扑闪着翅膀,我跳下马鞍,摇起了船桨。

花海像迷宫,让我差点迷失了方向。美丽的传说,总是令人无比流连,无限遐想。坐在草地上,我抱着吉他低婉地弹唱,白龙马竖起耳朵,听出来了,与纳西古乐不太一样。

茶马古道的铃铛,在空旷的山谷里回响。悠悠的马蹄,得得得得,来到神秘的玉龙雪山,和白云一起游荡。突然,马儿昂起头来,我连忙抓紧缰绳,飞奔到长江第一湾,澎湃的金沙江边,听虎跳峡的咆哮,看滔天的巨浪。

古城的.石拱桥下,青龙河水草柔长。老街的西边有家铺子,叫一米阳光,旁边刻了个快乐天堂,窗台的瓶子还飘着陈年的酒香。东巴文字,木府风云,客栈香坊,老外们目不暇接,OK,OK,直挂在嘴上。

天然的彩石路,似乎在千年前就抛过光,不知多少的光脚板,才把它磨成了这样。古铜色的银匠,把小锤敲得叮叮当当,城外的大水车,一圈一圈挽留着如烟的时光。

丽江印象,一生难忘,总是不经意的,在睡梦中回访……

【注:心中,一直欠丽江一篇文章,那么美的地方,却无从起笔。几年前去过,回来写了个随笔的草稿,不知丢哪儿了。累了一周,昨晚入睡安好,居然梦里又见丽江,大清早醒来,正好周末,忽然想写两句,说提笔就提笔,以散文记之,曰《醉爱丽江》。】

篇2:醉爱春天优美散文

醉爱春天优美散文

悄悄的,你来了,清朗而干燥的空气,拂去了一季的寒意,用温柔的风,缠绵的雨,迎来了明媚阳光,铺展了盈盈笑意,让天地间瞬间充满了勃勃生机。我们欣喜地走进大自然,欣赏春天的美丽和多姿。

春天是鸟语花香,蓬勃灿烂的季节。迎春花、桃花、犁花等等都开了,把春天的枝头打扮地姹紫嫣红那浅粉的杜鹃的花丛之中,夹杂几枝妍红色的枝条,两种颜色的杜鹃花不分鄙薄地交映在晨空下,花朵早已有些湿了,似开未开地张合着,只因刚刚接受了一场上天的洗礼。它们的叶子也是默默的,碧青而沉静,毫不哗宠地经受着春雨的沐浴。“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南飞的燕子回来了,和麻雀、喜鹊等一起吱吱喳喳个没完,好像在诉说重逢后的欢欣。它们一起飞在蓝蓝的天空中,站在青郁的枝条上,走进我们的视线,也走进我们的生活,地面上的小动物也活跃起来,草地上,河水里,常常出现矫健而贪玩的身影。它们是那么地可爱,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趣味。小孩子也脱掉臃肿的棉衣,在青草地上欢快地跑来跑去,放着轻盈的风筝,望着蓝天,诉说着自己的理想和欢乐。

春天更是盛满诗意的季节。晶晶亮亮的'雨珠敲打在新鲜的树叶上、泥土上;打在梧桐树的紫色花瓣上,滴到树下的杜鹃花上,晶莹的雨丝清晰可辨。风抚弄着我的头发,我穿的有些单薄。我在一棵槐树下站了下来,任雨滴忽悠悠地吹了过来。哦,清的雨滴啊,如一朵

朵色彩缤纷的繁花盛开在满怀憧憬的心里。你能在我和他同时吸吮的清风里,嗅见往日的气息吗?那是春天给与我们的最后的恋情,在那个雨中,轻轻的,随着雨滴在眼睫上面的颤动,我醉了。

篇3:醉爱秋的散文

秋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因为在我眼里秋是有着多变的性格,因此其他的季节与之相比就显得单调几分。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人们对春天的感觉永远都是充满生机。而夏天的就是炎热,似乎连空气中都燃烧着令人燥热的火焰。冬季则是繁华落尽的季节,也许只有飞雪降临的刹那才会为死寂的天空增添一抹灵动。

而不论是春的生机还是冬的死寂,都是有些单一。而秋则不同,在万里无云,秋高气爽的艳阳天里,空气里沉淀着的是收获的气息。各种喜人的水果还有地里的庄稼全都散发着诱人的成熟的气息。这饱满的收获的喜悦,将整个秋天都渲染上了一层金黄的颜色 但秋又有着截然不同的一面,收获的背面就是死亡。秋天,草木枯萎。原来盛满了饱满庄稼的田野里也就只剩下些残茬。如果恰巧再来一场带着丝丝凉意的秋雨挥洒在逐渐空旷的'世界里,慢慢的,一点点的将那些残留的绿色洗去。心里仿佛是失去了什么,瞬间便开始莫名的感伤了起来。细细的雨伴着秋虫低低的吟,为秋添上一幅充满萧瑟与寂寞的背景。

不论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潇洒还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无奈与苦楚。都是美得让人心醉的。醉爱秋,最爱秋。

篇4:穿越滇藏之醉读丽江散文

穿越滇藏之醉读丽江散文

车入丽江,赶上雨。

高耸云端的玉龙雪山映入眼帘。不远处的丽江古城,一片青砖灰瓦。令人徒生一股带着久远的亲近感。

而这里,我不曾来过。

该是因为玉龙雪山吧。因为雪峰终年护佑的古城,我不曾见过。

丽江,不远万里的我们来了。一口气赶到丽江休整,是因为她的.海拔与昆明、大理差不多,2400米左右。此后之地,海拔渐高。

我们选择丽江作为穿越滇藏的第一站,主要是尽快地适应气候。

老吴说:“穿越滇藏做好三条,一般便不会有问题,一是谨慎驾驶;二是预防重感冒发烧;三是适应气候条件以防‘高反’,因为海拔高度超过2900米左右时,一般就会开始有或重或轻的高原反应。”

丽江,地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交汇处。金沙江流经其境。

其名出自《千字文》,“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丽水便是丽江。

古城里的民宅鳞次栉比依水而筑,多为两层楼阁,红檐青砖灰瓦,院内遍植花草,古朴而典雅。

房舍前后,河道密布,弯桥点点,桥下流水潺潺,穿墙越户蜿蜒而过,水旁垂柳临风摇曳。颇有些“高原姑苏”的感觉。

入夜的丽江古城,是柔糯的。

民宅、小桥、溪水、垂柳融于一片霓虹里,充满着浪漫、神秘,又不失静谧、淡雅。

四方街,丽江古城的中心,人影攒动,最为繁华。

五彩石铺成的街道一尘不染,光洁中透着茶马古道的韵味。

身处其中,伴随着纳西古乐,脚步是轻盈的,时间是可以慢下来的。

我们从酒吧出来,步入丽江木府旁的一座牌坊前,但见其上行云流水般书写着四个大字——“天雨流芳”。意境够美。

而细看介绍,“天雨流芳”原为纳西语的音译,意为“读书去吧”。汉纳两音,一语双意,“读书去吧”还可以这样表达,能悟出这四个字的人,读书该是读到了何等境界,实在是令人惊叹。

丽江,我醉了。

篇5:印象丽江散文

印象丽江散文

整理抽屉时,翻出了几张去丽江的照片,思绪便被带到了至今都念念不忘的地方。

那是的春天,与同事相约去了云南。世博园的宏大气势、西山的温婉秀丽、民族村的奇异风俗、玉龙雪山的银装素裹,都让人愉悦,但是我最让魂牵梦绕的,却是古城——丽江。

踏进丽江,你会立刻感觉到,它与众不同的宁静,是一种相约的召唤,是一种心灵的渴盼。每家每户临溪而建,在溪边栽上垂柳,在曲径通幽的青石板两旁,摆上盛开的鲜花,小溪缓缓从每家门前流过。通过小桥,一家连一家,一户挨一户,就形成了这座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城。游人到了这里,会不由自主地放轻脚步,深怕打扰了它的宁静。

最爱的是丽江的'晨光,从蔚蓝色的空中缓缓倾泻下来,照进沿街的铺子里,铺子四周挂满了各种木制工艺品,游客进去,店主不会向你喋喋不休地推销产品,只顾埋头摆弄手中的作品,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每个人的神情,是那样专注、安祥,像是在享受劳动的快乐,一点也不在意产品能否尽快出手。正是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让你觉得他们的每件作品都那么纯净,那么阳光。累了,走进一家咖啡屋,推开木窗,便可见窗外的垂柳、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声不大,像恋人在窃窃私语。主人端上一杯咖啡,阳光射了进去,和着阳光尝一口,你的心里也就装满了阳光。此时,古城的上空,飘来宣科先生耗尽毕生精力挖掘的纳西古乐,舒缓的乐曲,和着浓香的咖啡,那柳、那溪、那石、那桥、那鸟、那肥绿、那艳红,一切都漫浸在阳光里,班班驳驳,深深浅浅,眼波里外都入了诗,都入了画,于是,心灵陶醉了,思绪在花开闲庭中弥漫。

整个古城没有车鸣,没有叫卖,只有安祥的手工艺人、柔柔的阳光、垂柳、流水、古乐,让你忘了来路,忘了归途。同去的一位同事说:“这里简直就是世外桃源,我都不想回去了。”最终,我们还是走了,把丽江的一切装进了心里,留在了记忆里。

篇6:丽江的散文

关于丽江的散文

如果你想知道丽江是什么样子的?来看看以下这些关于丽江的散文吧。

关于丽江的文章【1】

迷失在丽江的街巷

从丽江回来已有些日子,可我的心还留在那里。

女儿说:“你把自己迷失在丽江的街巷里啦!”

还是女儿看得懂我的心事。

我真的想把自己迷失在那里。

在丽江旅行的那段日子,我果断放弃了拉市海、黑龙潭、茶马古道、玉龙雪山等诸多声名响亮的去处,省去车马劳顿的辛苦,坐在客栈里喝茶,看书,在难得的静谧里偷得一点清闲,让自己的心散淡、从容、安静下来。

木府,当然是去了的,但印象寡淡。

银都水乡,银匠们细细碎碎的敲打声,节奏沉实、绵长,仿佛是一种唠唠叨叨的诉说。

每个小锤都在说话,争先恐后。

它们在互相倾诉,询问,并以图案、纹饰、形状呈现时间、心灵和思想。

据说,小锤已敲过千年。

村镇里此起彼伏的锤声,是绵延不绝的生活,也是世俗的娱乐。

叮叮当当的锤声在空气中缭绕,碰撞,跌落,沉淀,如阳光的颗粒,或清亮的露珠,在时间里一点一点汇聚成清澈的河流,在生活的深处,秘密流淌。

那些成色鲜亮的银器,像村庄里的阳光和寓言,明亮,纯净,光芒四射。

我曾多次跋涉过喀喇昆仑雪山、藏北阿里和帕米尔高原,游客们趋之若鹜的玉龙雪山,未能引起我的兴趣。

我喜欢在熙熙攘攘的古城街巷里穿行,盘桓,出神,发呆,甚至迷失。

内心恬淡,安静。

我们落脚的第一家客栈叫布丁,座落在四方街,不大,两进的四合小院,古旧的两层纯木建筑。

宽敞的院落古老,淡雅,静谧,闲适。

树下古香古色的旧木茶几,秋千,吊篮,花朵,袖珍般精致的山石盆景,流水淙淙,还有种在花盆里的辣椒,很容易让人一下子静下来。

头顶的一方天空,蓝得纯粹,蓝得透澈,蓝得晶莹剔透,像质地纯正的蓝宝石。

棉花糖似的云朵,近在咫尺,仿佛触手可及。

它们以花朵的姿态鸟瞰、放牧古老繁华的城池。

窄窄的木楼梯,发出时断时续的吱嘎声,笨重,发钝,亲切,节奏随脚步下沉、上浮,吟唱时间与神秘。

那些曾经居住在这里的纳西人、摩棱人,还有水波一样,带着风尘来来去去的旅行者,如今都已不知去向,但他们的笑声、咳嗽、脚步、梦呓,柴米油盐的细碎生活及起起落落的日子,像透明阳光的微小颗粒,在时光里一点一点跌宕,湮没。

此刻,在楼梯和窗户的咿呀声里,那些曾经的朴素岁月,似乎又一点点复活了,它们蛰伏在寂寥的时间里,等待聆听的耳朵。

还有那些精致里透着妩媚的雕花门窗。

你忽然觉得自己正置身于一个遥远的回忆。

阳光温温柔柔地落在它们曾经落过的地方,青石水槽里的紫色睡莲静静的,一朵挨着一朵,两盆栀子花悄然绽放,芳香四溢。

二楼的廊下,坐着一对青年,是夫妻,或者只是刚刚邂逅的情人,他们头对头喃喃私语,优雅、暖昧,男的捧着女的葱段似的手,像欣赏神秘的花朵。

女的看着他,妩媚的笑,亲昵里透着浅浅的矜持与忧郁。

不多久,俩人起身进屋,轻轻掩上了厚重的门。

除了偶尔出去散步,更多的时间,两人都在廊下聊天。

我知道,来这里的旅行者,和我一样,将疲惫的背影、过往的杂沓脚步、故事留在这里后,会在某个晨曦迷朦的清晨,悄然消失在门前的街巷里。

各种各样的人,操着各种各样的口音,在客栈庭院里那些配制讲究、雅致、诗意,透着淡淡浪漫情调的榻椅上,或坐或卧,随意,慵懒,身心释然,随心所欲,像归来的游子,慢慢地品茗,或静静地发呆,心思与思绪,如檐上绵绵的雨线,在柔软的时光里轻轻跌落,悄无声息。

有时你会在不经意间突发奇想,在同样的地方,相同的天气里,眼前的榻椅上,曾经坐过怎样的人,他们在这里呢呢喃喃地说了些什么,为这古朴的院落里留下了怎样的故事呢?

丽江被誉为“艳遇之都”。

也有人说,丽江不是一个为爱情感伤的地方,回眸一笑,蓦然邂逅,心像平静的湖掠过一股风,忽然里起了涟漪。

但彼此心里明了,都是匆匆过客,挥一挥手,带不走一片云彩。

客栈老板是一对年轻夫妻。

两年前,他们结伴踏访丽江,来了便舍不得走。

为了找个营生在这里长期生活下来,俩人寻寻觅觅,最后,曲曲折折地承包了眼下的这家客栈,安顿身心,结婚生子。

“幸福不是用钱来衡量的,我们喜欢这里缓慢、闲适、古旧的生活,丽江有五千多家客栈,钱并不好赚,但我们也没渴望发什么大财,只要能维持正常生活就好。

”夫妻两笑呵呵地说。

笑容,像纳西人纯真简单的生活。

其实,在丽江,像他俩一样,来了便不想走的人很多。

导游小陈原是海南人。

那年,她在丽江与一个藏族小伙偶然相遇。

为了爱情,她辞掉了广州薪水丰厚的工作,不顾家人反对,嫁到了山秀水清的丽江。

她觉得,人只有让自己慢下来,不被虚浮的繁华和名利绊住脚,心灵才会自由飞翔。

站在高处眺望,眼前是层层叠叠的屋顶,一片一片的青灰,错落有致的屋脊,在阳光里铺陈、延伸,辽阔遮蔽了热闹与喧嚷。

我知道,绵绵延延的屋檐与灰瓦下,处处藏着故事,如街巷里老墙上明亮的水珠,轻轻碰触就会跌落,只是无人聆听,无人理解。

而我的眼睛和心灵,已被厚重的世俗遮蔽,只隐隐听得一片窸窸窣窣,读不懂,也看不清生动的细节。

谁能在自己的哀愁里读懂并理解别人的哀愁呢?

雨,总是不期而至,不动声色,淋漓尽致,或缠绵细密,持续时间大都不长,如游客的脚步,来去匆匆。

有时窗外正飘着细雨,进屋拿了伞,刚出门,那雨却停了。

在这里,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青石板街、老墙、瓦棱,都是干净的,一尘不染。

蒙蒙细雨中的街巷,与阳光下的街巷不同,也跟夜晚灯光迷离的街巷不一样,在时断时续,似有似无的雨雾里,人被淡淡的诗情画意围拢着,脚随心动,没有目的,你可以一个人在小巷里随便溜达,走走停停,东张西望。

沿街的.小商品铺子里堆满纳西风情,银饰、木刻、版画、石头、纳西头巾,一路欣赏把玩,累了,随便走进一个茶吧或咖啡馆,坐下来休息、愣神,也可以和陌生人搭讪,东扯葫芦西扯叶。

然后,再走进一个个工艺品店、古玩店欣赏自己喜欢的宝贝。

午间的街巷里游人当然不会少,但却是平静的,温馨的,没有喧哗。

小桥下的潺潺流水,和着游人的脚步低吟浅唱。

客栈更是安静、寂寞的。

旅客或者结账离开,或者外出观光,沉重匆促的脚步声在小巷尚未醒来前已稀疏、远去。

一院子安然。

客栈老板静静地坐在随形而成的木茶几前,喝茶,上网。

那只叫布丁的小狗,敞开四肢躺院子里,金色的阳光轻轻落在它金色的皮毛上。

一片树叶,在空中缓缓翻转,能听到它划动阳光的声音。

古人说,最喝茶宜在瓦屋木窗之下,清泉绿茶,阳光明媚,月淡星稀,一二知己,有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人有闲适之心,才能看到人生最悠远的画境。

可是,茫茫人海,有几人能有闲适之心?人人都步履匆匆,都想开最好的车,住面积更大的房,挣更多的钱,满眼里看到的尽是疲惫身影,人像红尘中忙碌的蚂蚁,心焦灼而浮躁,甚至抽不出一点时间与闲情仰望星空。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坐在寂静的庭院里听老宅深沉低语,漫不经心地品茗,我忽然想起英国作家狄更斯小说《双城记》里的这句话。

“现在生活比过去好了,我们为啥反而找不到幸福感?”与朋友聚会,常有人这样问我。

我当然无法回答。

因为我也被同样的问题困扰着,衡量我们这个社会美好或丑陋的确切标准什么呢?实际上,丽江青砖灰瓦的古老建筑,我的故乡也有,还有清澈的泉水,月明星灿,草长莺飞,云淡风轻。

但是,现在那盛开着油菜花的村庄、岁月久远但质地鲜亮的老屋与生活,已在城市化的进程里快速地死掉了,消亡了。

跟许许多多从乡村走出来的人一样,我成了无处安放乡愁的异乡浪子。

有人说,休闲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与智慧,只有懂得休闲的人,才是真正的现代人。

没有谁不喜欢闲适从容。

但问题是,我们整日奔波在城市的喧嚷里,整日里被吵音和污染包裹着,被没完没了的梦想、浮躁、焦灼、欲望挟裹着,忙得没时间陪伴父母,没空闲和心情静下来读一本书,甚至忘记了抬头仰望星空,听秋虫唧唧,当然。

当然,繁华喧嚣的都市里,没有真正的黑夜,也看不到蓝天、白云、弯月、星斗、静谧,它们在我们眼前已变得越来越稀罕,甚至早已濒临灭绝。

当自然之声被噪音湮没时,人类应有的原始本能也就丧失了。

所以,我们不得不花钱,千里迢迢,辗转奔波,去越来越远的地方寻觅曾经的闲散与快乐。

偶尔会有拎着大包小包的旅行者悄然走进客栈,询问、交谈,轻声细语,似怕打碎一院子的宁静。

也有身粗脚重嗓门大的,裹挟进一阵大呼小叫、汗酸、尘埃,在软软的阳光里荡进来又荡出去。

我喜欢坐在寂静的庭院里,静静地想一些什么,其实,也没想什么。

秋高气爽,天气不冷不热,就那样静静地默默地坐着,身心澄澈,很安然,很惬意。

丽江的时光是柔软的,细腻的,也是缓慢的,古旧的,像凝滞的河,有过去生活的老味道。

一家人坐在“稻花香”二楼用餐,庭院里高大的桂花树,将酽酽的香气,在微弱的几乎觉察不到的风里,从枝头一股一股送过来,不由得人想张大嘴呼吸。

我喜欢桂林,因为桂林的桂花树不光树身高大,品种多,花亦繁茂。

但眼前的桂花树还是让我有些惊讶。

米粒似的细碎花朵,繁密如织,轰轰烈烈,碧绿油亮的叶子,被花朵隐藏了,疏淡了,成了可有可无的陪衬。

远远望去,树上是泛着金黄或玫瑰金的耀眼光团。

一把从水塘里捞上来,带着小白花的青草,做成菜,竟被赋予一个充满暧昧和诱惑色彩的名字――水性杨花。

如果有人愿吃,我将在今夜伸手抓一把,炒一盘丽江星斗,用滚水焯去宇宙深处的寒意,给每颗星子裹上花香和蜂蜜,让食客在唇齿与筷子之间品味、欣赏神秘夜色。

一顿饭吃了很久,迟迟不忍离开,想一直坐在那里。

餐馆不小,就餐的人也不少,但却没有大城市里的喧哗吵闹,除了服务生传菜的脚步声,一院子安然。

人在那样的气氛与环境里,一切烦恼都淡去了。

坐着坐着,忽然心生感慨,花再多钱,跑再远的路,能有这样的心境看一两树如此壮美的繁花,值!

人走在迷宫一样的小巷,很容易迷失方向,迷失自己。

丽江古城,纳西语意为金沙江江湾中的集镇,始建于南宋末年,据说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这个仓库集镇,曾是南方陆上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上的驿站,商人和驮队带着一路风尘来到这里歇息,留下疲备与故事,再带上温暖与牵念上路。

徐霞客明朝末年来到这里时,已是“民房群落,瓦屋栉比”。

青石小巷,窄窄的,如蛛网般密集,交错,两边是落满了旧时光的老墙屋舍,挤挤挨挨,在静默里互相守望。

故事与传说被时间的颗粒一层一层履盖着,游人匆促的脚步穿过清亮的石板小巷,不着一丝痕迹。

篇7:丽江印象经典散文

丽江印象经典散文

这里是鲜花遍野的甘海子,五彩绚丽的锦缎缓缓涌向了天和地相接的地方,那里是纳西人崇拜的神灵居所,圣洁巍峨的玉龙雪山,中午时光,一条蚕丝般柔滑的云带环绕在雪山的肩头,神的容颜在若隐若现中是那样的让人憧憬和期盼。

就在这雪山的注视下,听,一阵阵马铃急促而来。红的像是在熊熊燃烧的岩壁上,轰然冲出了无数的马帮,他们从天而降,在十二折的绝壁上奔跑着,呐喊着,马帮路上腾起了一阵阵欢快激昂的烟尘,茶马古道的风雨,承载了纳西人生命的渴望,马帮穿行在彩云之南,纳西人的歌声也锻炼的如此嘹亮和粗犷。

岩壁下的广场上,纳西的姑娘正在和筐子一起舞蹈,那是她们生活最真的写照!她们是世界上最勤劳的女性,披星戴月,辛勤耕耘在丽江,这一片神奇而古老的圣地,她们用双手织就了纳西人的未来,她们用双肩撑起了一个民族的生命!在姑娘们的身边,纳西的汉子们是整装待发?还是在胜利的归来?马鞍就渗透在他们的生命里,他们是马背上的精灵!马鞍舞的王者,是纳西人的英雄,马锅头是他响亮的名字,他在男人羡慕的目光中走来,在姑娘崇拜的欢呼中走来,舞蹈,为个性的张扬,为民族的蓬勃!

纳西的男人是好酒的,有朋自远方来,喝酒!有朋回故乡去,喝酒!这是男人间的酣畅淋漓,酒令如山响,喊出来的是热情好客的浓浓情谊,是自然纯朴的天然个性,更是对生命的热切拥抱!他们像孩子一般,扯直了嗓子,不在乎脚下是否已经漂浮,就是那样尽情地跳着!雪山似乎也为他们的快乐而陶醉,在云丝之外,缓缓地现出了神颜!

玉龙雪山,你这伟大的神灵,你这座爱情的山,你见证了多少纳西恋人们坚贞不屈的爱,他们在你的怀抱找到了爱的极点、爱的尊严、爱的意义!他们就像雪顶一般的纯净洁白,就像群峰一般的紧紧相依,在这里,所有的爱情就如四时不谢的鲜花,灿烂夺目地绽放,抛弃了所有的忧伤和疲倦,得以快乐地永生,世世代代,不离不弃。

走过了爱情,快乐永远是纳西人的本色。宽阔的广场上,百十个纳西青年组成了圈子,手拉着手,口中唱着抑扬顿挫的曲子,旋转着舞蹈起来。打跳是纳西人生活的浪花,手臂扬起落下,像是在召唤所有的宾朋加入,脚步前转后飞,像是在证明民族的自信和洒脱。青年男女在打跳中双手紧拉在一起,目光交织在一起,心灵就贴近在一起。而那些远方的朋友呢?他们也不由自主的加入到了打 跳的队伍中,去尽情享受纳西人的热诚,去尽情宣泄自己的天真!

鼓声,轰隆隆的鼓声!像是天际神灵的呐喊,它似乎在鼓动着风云雷电,让它们幸运地垂顾这人间盛会。千百个纳西的汉子,黑色的'长袍,是虔诚的崇拜,对天神的敬畏,红色的衣襟,是炙热的激情,对生命的喝彩!鼓声就如大海的狂澜,一排一排的到来,翻滚着,咆哮着,一浪高过一浪,有着摧枯拉朽的伟力,又像是岩浆从地心深处迸发出来,直冲到九霄云外,让整个宇宙不能平息的躁动!鼓声中,充溢着源于自然的力量,鼓声中,宣誓着纳西人不屈不挠的魂灵。而和着鼓声互相唱和的,就是老东巴的唱经声,它在这鼓声中悠然四散,浸入到每一个角落,每一寸土壤和岩壁,每一个人的心灵!

回家,回到自己心的家园,让一切得以清澈自在地生活!在歌声中,双手交叉,放在额头目光向着无尽的远处,向着苍茫的雪山之巅,向着天和地的尽头。双手合十,用心感应自己的呼吸,每一朵鲜花的呼吸,每一丝风的呼吸。展开双臂,高举过头,在神奇的雪山脚下,对着浩浩苍穹,对着莽莽高原,对着虔诚的万物精灵,愿望,就如泪水,夺眶而出!

我还会回来! 丽江!

我还会回来!玉龙雪山!

篇8:人在丽江散文

丽江,一座缓慢的城市。空气慢慢流,雪水慢慢淌,人与车慢慢走。仿佛是由于时间老人的眷顾,连时间在丽江似乎都变慢了。摆脱了长时间以来的喧嚣,挣开了日复一日的繁忙,猛然投入这个慢悠悠的世界,享受“慢生活”的美好,让缓缓流下来的雪山水,清洗我们被尘世变得虚伪做作的心脏。洗去繁华的我们,就在这一站慢下来,好好地享受后,继续人生的旅程。

人在丽江,志存高远。

到达了玉龙雪山顶峰,空气变得稀薄,稀薄到使人难以呼吸。往前一看,先是白茫茫的一片,尔后便是置于足下的束河古镇……阳光照在雪上,使光线无比刺眼,却又如此辉煌。山顶的云雾,在光线神奇的魔法下,产生了一道耀眼的虹。经过缺氧之苦才看到这般美景,人生亦是如此:只有经历磨难与痛苦,才能攀上人生顶峰,用饱经沧桑的双眼来品味人生美景!

篇9:人在丽江散文

雪水清洗着这座城,也清洗着人们的心。我们放下了复杂的`心境,放下繁杂的思想,置身于这座古朴的城里。一座城池,一代回忆,丽江和其他许多城市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厚重的记忆。但不同的是,其他城市抛弃了历史在它们身上留下的痕迹,投入到科技改造中,丽江却选择了,留住历史,面对未来。也许,就是这么一个决定,再加上丽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旅游资源,才让丽江今天得以面向世界吧!人们向往丽江,不只是因为它的美丽,也是因为人类对返璞归真的向往吧!

世界在改变,人类也如此。在世界主流使世界变得更繁华的同时,人类也在渐渐迷失。为了适应社会,不得不戴上面具,变得矫揉造作;不得不庸庸碌碌,背弃理想;不得不加快脚步,匆匆走过……

在这与世界主流相逆的城市,人们渐渐放慢脚步,找回理想,返璞归真。这是历史送给每座城市的礼物,但最终保存下这份礼物的城市实在太少太少。还好,丽江便是选择这份礼物的城市之一。

人在丽江,人在路上。

【醉爱丽江散文】相关文章:

1.论醉散文

2.醉在雪夜散文

3.醉娇颜散文

4.醉饮汉江散文

5.醉腊月的散文

6.樱灿醉三月散文

7.茶醉不惑之年现代散文

8.四月芳菲醉春风散文

9.那年秋雨红妆醉散文

10.蝴蝶为花醉散文

下载word文档
《醉爱丽江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