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智利的习俗礼仪

智利的习俗礼仪

2022-11-28 08:28:0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我又饿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智利的习俗礼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智利的习俗礼仪,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智利的习俗礼仪

篇1:智利的习俗礼仪

智利的习俗礼仪

智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hile), 简称智利。它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面积75.69万平方公里,南北长达4332公里,东西宽约宽约90-401公里,好象一条长长的带子,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智利人口为1235万。85%的人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为国教。西班牙语为国语。首都圣地亚哥( Santiago),是一座风格独特的现代化城市。货币为比索Peso.

智利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大小铜矿星罗棋布,是世界著名的产铜国。素有“铜的王国”、“铜矿之国”的美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矿,已探明蕴量达1.845亿吨,占全球总储量四分之一以上,储量、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铜的出口量仅次于赞比亚。世界上产硝石的国家很多,但智利却独居榜首,独享世界“硝石之国”的盛誉。

智利人1天吃饭多达4次。早餐他们喝的是咖啡,吃的.是吐司(Toast),以简便为原则。下午1时左右,是正午的午餐,量多质佳。下午4时,再喝咖啡,吃数片吐司。晚上9时,吃正式的夜餐。到智利,自然是“入乡随俗”了,一天4餐,您可以照吃不误。

智利的商务礼俗,随时时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公私访问均需先订约会。持用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对照之名片最佳,当地可印英、西文名片,两天取件。与销售有关之文最好用西班牙文。姿态宜低而谦虚,最忌气凌人。圣地亚哥商人对此事甚敏感。许多当地商人的英语、德语流利。智利商人对第一次访智能的外国人常感可笑,因为这些外国人往以为智利也是个热带、湿润、丛林密布的南美洲国家,实际上,智利的景观与欧洲相似。故你的注意一切采用欧洲方式就没有错。商界招特多在大旅社或饭店、午餐于下午2时开始,晚餐自晚间10时开始。多多赞美智利的葡萄酒和水果。智利为南美洲A、B、C三大国之一(A--阿根廷、B--巴西、C--智利)。3-11月宜往访。只可饮瓶装水。

智利人都喜欢牛,每逢盛大的节日都要举行这种活动。围牛就是骑马把牛围起来。智利牧区,地广人稀,牲畜分散.牧主为了把赶回畜赶回畜栏或把它们圈起来清点数目,都需要掌握围拢牲畜的技术。外国的来访者到智利也都想看看围牛。有的人说:“看围牛就有算真正了解智利”。

“戈比爱”野百合花是智利的国花.

海关免税香烟500支,或雪茄100支,或烟草1磅。酒2瓶。本国货币或外汇进出无限制,外币入关申报,出境时时携出。

在智利,男人之间见面也经常热情搂一搂,女人见面是亲面颊。到智利人家中做客时,要在门外等主人请才能进门。可以送一束鲜花给女主人。

智利人喜欢听客人谈论他们的家庭,特别是孩子,避免议论当地有关的政治和宗教。

篇2:智利国家的习俗礼仪有哪些

智利国家的习俗礼仪有哪些

智利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Chile), 简称智利。它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面积75.69万平方公里,南北长达4332公里,东西宽约宽约90-401公里,好象一条长长的带子,是世界上最狭长的国家。智利人口为1235万。85%的人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为国教。西班牙语为国语。首都圣地亚哥( Santiago),是一座风格独特的现代化城市。货币为比索Peso.

智利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大小铜矿星罗棋布,是世界著名的产铜国。素有“铜的王国”、“铜矿之国”的美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矿,已探明蕴量达1.845亿吨,占全球总储量四分之一以上,储量、产量均居世界前列,铜的出口量仅次于赞比亚。世界上产硝石的国家很多,但智利却独居榜首,独享世界“硝石之国”的盛誉。

智利人1天吃饭多达4次。早餐他们喝的是咖啡,吃的是吐司(Toast),以简便为原则。下午1时

左右,是正午的午餐,量多质佳。下午4时,再喝咖啡,吃数片吐司。晚上9时,吃正式的夜餐。到智利,自然是“入乡随俗”了,一天4餐,您可以照吃不误。

智利的商务礼俗,随时时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公私访问均需先订约会。持用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对照之名片最佳,当地可印英、西文名片,两天取件。与销售有关之文最好用西班牙文。姿态宜低而谦虚,最忌气凌人。圣地亚哥商人对此事甚敏感。许多当地商人的英语、德语流利。智利商人对第一次访智能的外国人常感可笑,因为这些外国人往以为智利也是个热带、湿润、丛林密布的南美洲国家,实际上,智利的景观与欧洲相似。故你的注意一切采用欧洲方式就没有错。商界招特多在大旅社或饭店、午餐于下午2时开始,晚餐自晚间10时开始。多多赞美智利的葡萄酒和水果。智利为南美洲A、B、C三大国之一(A--阿根廷、B--巴西、C--智利)。3-11月宜往访。只可饮瓶装水。

智利人都喜欢牛,每逢盛大的节日都要举行这种活动。围牛就是骑马把牛围起来。智利牧区,地广人稀,牲畜分散.牧主为了把赶回畜赶回畜栏或把它们圈起来清点数目,都需要掌握围拢牲畜的`技术。外国的来访者到智利也都想看看围牛。有的人说:“看围牛就有算真正了解智利”。

“戈比爱”野百合花是智利的国花.

海关免税香烟500支,或雪茄100支,或烟草1磅。酒2瓶。本国货币或外汇进出无限制,外币入关申报,出境时时携出。

在智利,男人之间见面也经常热情搂一搂,女人见面是亲面颊。到智利人家中做客时,要在门外等主人请才能进门。可以送一束鲜花给女主人。

智利人喜欢听客人谈论他们的家庭,特别是孩子,避免议论当地有关的政治和宗教。

智利风俗礼仪禁忌

智利城市建筑的最大特点是,各大城市都有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建筑物和现代化的色彩艳丽的住宅,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村房屋一部分是欧式的,其余大部分是平房。智利居民在庄重和正式场合,一般都穿西装。平时穿着比较随便。

智利人的主要食物有面粉、大米、玉米。牛肉、猪肉和羊肉,在智利重大的活动中都占有重要位置,而且多为烤肉。在该国,葱头、土豆、西红柿、生菜、龙须菜、白菜和紫菜头等蔬菜及菜豆、兵豆和鹰嘴豆都是家庭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品。智利的高质量海产品,如海蟹、大牲朗和硕大的贻贝,也是节日里做菜的主要原料。各种各样的天然水果,如苹果、柑桔、葡萄、西瓜、甜瓜、李子、杏、草毒、桃、荔枝和山橄揽等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必备之物。智利人吃饭必须饮酒,而且,在智利消费的红、白葡萄酒都是上等酒,还有白酒,喝的方法也很多,可以单独饮用,也可以掺进柠檬和糖作开胃酒。

禁忌和礼仪

智利人十分重视见面时的问候礼节,他们同外来客人第一次见面时,多要握手致意,熟悉的朋友,还要热情拥抱和亲吻。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见面,还习惯行举手礼或脱帽礼。智利人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夫人或太太,对未婚青年男女分别称为少爷和小姐。在正式场合要在称 呼前加行政职务或学术头衔。智利人应邀参加宴会或舞会,总是带上一点礼物。人们有妇女优先的习惯,在公共场合年轻人总是将方便让给老人、妇女和孩子。智利人的禁忌和西方几乎一样。智利人还认为“五”这个数字不吉利。[来源:中华涉外网]

篇3:智利的节日习俗

智利的节日习俗

智利风俗礼仪在许多方面同西班牙人的十分近似,但又带有当地土著居民的鲜明特征。智利人注重礼节,热情好客但传统习俗颇多,而且带有明显的西方人的特征。智利人十分重视见面时的问候礼节,他们同外来客人第一次见面时,多要握手致意,有时男性之间要热情地拥抱,女性之间要相互亲吻面颊,最常用的问候语是“您好”、“见到您非常高兴”“感谢上帝让我们相识”等。熟悉的朋友见面,多是热情拥抱和亲吻,寒喧问候,异常亲密,男女均是如此。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见面,还习惯行举手礼或脱帽礼。

同许多美洲国家一样,智利人一般不邀请他人到家中作客,除非是感情深厚的朋友,如果你被智利朋友邀请到家中作客,应视为一种荣幸,不可出自客气或其他理由而谢绝,否则会被主人认为是瞧不起人而生气。应邀到智利朋友家中作客,应按时赴约,迟到或早到都是不礼貌的行为,智利人的时间观念比较强,凡事都习惯按预定的时间进行,这是同许多美洲国家所不同的。到达主人家,客人应主动送一束鲜花或包装精美的糖果给女主人,先向女主人表示问候,随后问候男主人和其他家庭成员。

智利人待客的.饭莱品种丰富,风味独特。待客的主食有用新鲜的玉米面制成的一种名叫“乔克洛”的嫩玉米糕,用大米、玉米粉、肉汤和蔬菜制成的“肉汤莱饭”,用奶酪、海鲜作的馅饼和用肉末、葱头、葡萄干、油橄榄、鸡蛋等作的馅饼。菜肴是用猪肉、牛肉、羊肉、葱头、土豆、西红柿、生莱、白菜、菜豆、兵豆、鹰嘴豆等制成的,其中烤肉占很大成份,香味扑鼻,鲜美可口。待客的餐桌摆有各类水果,如苹果、柑桔、葡萄、西瓜、甜瓜、李子、杏、桃、草莓、荔枝以及山橄榄等,智利人称水果为天然甜食。智利人爱饮酒,待客是少不了酒的,低度白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等是待客的常备酒。

智利的节日分为全国性节日和地方性节日两种。两者中又有宗教性节日和非宗教性节日之分。这些节日反映了智利的历史、宗教、文化和风俗习惯。以日期先后排列的主要节日有:

2月2日,洛瓦斯戈斯圣母庆典节。中部农业区农民举行的庆典活动。

3月10日至18日,葡萄收获节,是传统的民族节日。每年葡萄收获季节,姑娘们在一片悠扬悦耳的歌声中采摘葡萄。人们从中选出十几位漂亮的女青年为“葡萄女郎”。在葡萄公司和其他组织策划下,她们乘着载满葡萄及其展品的大篷车,进城推销出售。在城内市场上,葡萄女郎宣读“葡萄令”,庆贺葡萄丰收。然后,她们品尝自备的美味肉汤以示喜庆。

5月1日,国际劳动节。工人和其他劳动人民的节日。

5月21日,海军节。海军传统节日。

6月29日,圣佩德罗宗教游行节。主要在拉尔温泉区举行。这一天,以一艘载着圣佩德罗传教士偶象的小船作前导,后边跟着数艘装点着鲜花、彩旗和龙头的船队,在水上畅游。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舞蹈演员翩翩起舞,庆祝助兴。

7月12—18日,蒂拉纳朝圣节。纪念16世纪抗击西班牙殖民者的印第安女英雄蒂拉纳的节日。7月12日开幕这一天,人们到女英雄遇难地的十字架前肃立致哀。然后列队走进圣母殿。殿内悬挂一幅圣母像,祭坛上坐着一名少女,她被视为“活的圣母”。人们入殿后,先对圣母像唱朝圣歌,接着向那位少女鞠躬致意,做祷告和献贡品。16日这一天纪念活动达到高潮。午后举行宗教游行,游行队伍以80人抬的圣母像为前导,然后是“活的圣母”,基督像,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和参加游行的群众。队伍一直游行至黄昏。夜幕降临后,蒂拉纳小镇点起无数支蜡烛,镇外燃起一堆堆篝火。在这灯火通明的夜晚,人们跳起“假面具舞”。一时间,镇内外到处游荡着可怕的“幽灵”。节日最后一天举办交易会,街上列处摆着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随意挑选,直到满载而归。

9月18日,国庆日。智利人通称18日节。189月18日,圣地亚哥人民举行公开市政会。18智利正式宣布独立,成立智利共和国,并把9月18日定为国庆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在总统府前广场上举行有共和国总统参加的集会游行,以示庆祝。

9月19日,陆军节。这一天,在奥希金斯公园的圆锥形广场上举行有共和国总统出席的阅兵式。

10月和11月,圈牛节。智利人最喜爱的一次群众性游艺庆祝活动,多在农村和小城镇举行。圈牛比赛是它的主要活动项目。比赛在一个称之为“半月”的圆形木围栏中举行。参加圈牛的骑手以两人为一组,每次比赛三轮,时间不限。比赛时,以骑手所乘马匹的前肢挤住牛的特定部位计分,最后根据积分多少决定胜负。比赛间歇时,男女都在吉他伴奏下唱歌助兴。

11月2日,亡人节。是智利人悼念已故先人的节日。

12月25日,圣诞节。

篇4:智利

智利

智利共和国,面积756626平方公里。位于南美洲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秘鲁、玻利维亚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智利是拉丁美洲比较富裕的国家,它拥有非常丰富的矿、林、水产资源,铜的蕴藏量居世界第一,它拥有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铜矿,有“铜之王国”之称。它还是世界上惟一生产硝石的国家。智利的农业,渔业和服务业也很发达。智利人均GDP位居南美洲第一,不过社会贫富差距非常巨大。社会治安方面属南美洲较为安定的国度,官员贪污的程度也是该洲国家中最为轻微的。

目录概况地理概况

国名

智利共和国 (Republic of Chile)

经纬: 南纬 18 度与57度, 西经 81.5度~68.5度之间。

国旗

由蓝、白、红三色构成。靠旗杆一边上方的旗角为蓝色正方形,其 中央 绘有一颗白色 五角星 。旗地由白、红两个平行 长方形 构成。白色在上,红色在下。白色部分等于红色部分的三分之二。红色象征为了智利的独立和自由, 为了反抗 西班牙 殖民军的'统治,在 兰卡瓜 英勇牺性的烈士鲜血。白色象征 安第斯山 高峰的白雪。蓝色象征海洋。

国徽

盾面来自国旗图案。盾徽左侧是安第斯鹿,右侧是 美洲 大兀鹰 ,上方是与国旗颜色相同的 美洲鸵鸟 羽毛。底部的智利 国花 “戈比爱”野百合花是独立自由的象征。绶带用 西班牙文 写着“依靠公理和武力进行斗争”。

国家人口

1660万 。其中城市人口占86.9%。印欧混血种人占75%,白人20%,印第安人4.6%。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15岁以上人口中信仰天主教的占70.0%,信仰福音教的占15.0%。

国树

阿劳乌卡利亚松 。是 世界 稀有树种。有“黑色 金字塔 ”之称。

别名: 诺福克南样杉、小叶南洋杉

形态特征: 有树脂,树形端正,树干通直。树皮略灰色,裂成薄片状。树冠塔形。大桂平伸,长达15米;小枝干展或下垂;侧校常成羽状排列,下垂。叶二型。

国花

“戈比爱”野百合花(柯碧韦)是 喇叭藤科植物 。花红色,偶尔也开白花, 长度 3―4寸,花瓣坚挺好像涂蜡。结椒形小果。花开藤上,藤攀缘在树干上,以智利南方多见。

国石

青金石

国舞

昆卡

货币

智利比索

官方语言 :西班牙语。在印第安人聚居区使用马普切语。

节日

独立日 :9月18日(1810年)

国庆日 :9月18日

国家政要 :

塞巴斯蒂安・皮涅拉 ,年1月17日,皮涅拉在第二轮投票中当选 智利总统 。2010年3月11日宣誓就职,就职仪式举行后即奔赴灾区视察,并于当晚9点抵达圣地亚哥 总统府 ,向国民发表第一次演讲。

政府首脑 埃德蒙多・佩雷斯・约马 , 被任命为政府首脑。

国际域名 缩写: CL

国际电话区号: +56

地理

自然

智利位于 环太平洋地震带 上,境内多 火山 , 地震 频繁。1960年5月21日凌晨,智利蒙特港附近海底,发生了罕见的9.5级强烈地震,引发的强烈 海啸 波及到了远在太平洋彼岸的 日本 ,2010年2月27日智利第二大 城市 康赛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地震。位于智利、阿根廷 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 海拔 6885米,为 全国 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 比奥比奥河 等。主要岛屿有 火地岛 、奇洛埃岛 、惠灵顿 岛等,按照 柯本气候分类法 ,在智利国境内至少包括了七种主要的气候亚类型,包括有北部的 沙漠 到东部和东南部的 高山苔原 和 冰川 , 复活节岛 上的 湿润亚热带性气候 ,智利南部的 海洋性气候 以及智利中部的 地中海气候 。由于地处美洲 大陆 的最南端,与 南极洲 隔海相望, 智利人 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

智利面积756626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56253平方公里,岛屿面积373平方公里)。位于 南美洲 西南部,安第斯山脉西麓。

东同阿根廷为邻,北与 秘鲁 、玻利维亚 接壤,西临太平洋,南与南极洲隔海相望。海岸线总长约1万公里,南北长4352公里,东西最窄96.8公里、最宽362.3公里,是世界上地形最狭长的国家。东为安第斯山脉的西坡,约占全境东西宽度的1/3;西为海拔300―米的 海岸山脉 ,大部分地带沿海岸伸展,向南入海,形成众多的沿海岛屿;中部是由冲积物所填充的陷落 谷地 ,海拔1200米左右。境内多 火山 , 地震 频繁。位于智利、阿根廷 边境上的奥霍斯-德尔萨拉多峰海拔6885米,为全国最高点。全国有河流30余条,较重要的有 比奥比奥河 等。主要岛屿有 火地岛 、奇洛埃岛 、惠灵顿岛 等,气候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明显不同的地段:北段主要是 沙漠气候 ;中段是冬季多雨、夏季干燥的亚热带 地中海 型气候;南为多雨的 温带阔叶林气候 。由于地处美洲大陆的最南端,与 南极洲 隔海相望,智利人常称自己的国家为“天涯之国”。大致上智利可分三个区域:

北部多山,许多山峰在6000米以上。在 安第斯山脉 的两条山脊之间是 阿他卡马沙漠 。这是地球上最干燥的

地方,往往终年无雨。过去这里有 硝酸 矿被开发,现在主要是铜矿。这个地区较大的城市是 安托法加斯塔 (219,000居民)及 伊基克 。

中部气候类似地中海气候。这个区域土地非常肥沃,人口众多。 首都 圣地亚哥 (约五百万居民)就在这里。除此之外还有瓦尔帕莱索( 港口 ,280,000居民)和康塞普西翁(工农业中心,350,000居民)是重要城市。智利 阿塔卡马沙漠 附近的 塔拉尔盐湖 南部人烟稀少,降雨极丰富。海岸前有许多岛屿。大陆南方有火地岛,智利和阿根廷各占一半。火地岛前的一个岛上的 合恩角 是智利和南美洲的最南点。

从西向东首先是一条狭窄的海岸,然后是山脉,然后是比较宽的 高原 。在中部这个高原很肥沃,可以被用作耕地和牧场。智利和玻利维亚和阿根廷的 边界 线是安第斯山脉的东山脊。

除此之外太平洋中的 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 和复活节岛也属智利。

年平均降雨量 在智利北部的安托法加斯塔为12.7毫米,在圣地牙哥为375毫米,在南部的 火地岛 为5800毫米。

篇5:智利英文简历

智利英文简历模板

basic personal information

name:

current location: hangzhou national: han

exit and entry: hunan yuanjiang

marital status: single age: 25 years old

job search intention and work experience

personnel types: ordinary job

position: clothing proofing / plate: playing board pattern division / public works vehicle plate patterns

work experience: 5 title: senior

job type: full-time can be reported for duty - a week

monthly requirements: 3500 - 5000

personal experience: company name: fashion factory荣峻beginning and ending date :XX-08 ~ XX-06

company nature: private-owned industries: textiles, clothing

positions: pattern

job description: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to a single sample and plate-making. fashion. jeans. casual fashion. careful work, and actively

company name: clothing co., ltd.beginning and ending date :XX-05 ~ XX-07

company nature: joint-stock enterprises in their respective professions: textile, clothing

positions: computer pattern (fu yee software)

job description: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to a single sample and plate-making. plate to plate. tooling.棉服casual fashion. careful work, and actively

reasons for leaving:

company name: kim yeon-fashion garment factory start-stop date :XX-10 XX-04

company nature: joint-stock enterprises in their respective professions: textile, clothing

positions: assistant pattern

job description: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to a single plate. women#39;s suits. fashion. casual fashion. careful work. positive

reasons for leaving:

educational background

graduate institutions: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highest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bachelor#39;s degree: fashion design. pattern graduation - XX-07-01

studies by a: clothing specialty ii project:

b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experience: the termination of the start date school years (institutions) to obtain a certificate of professional certificate number

zheji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XX-09 XX-07 undergraduate costume design

language ability

foreign language: english poor

the ability to work and other expertise

i have a number of apparel companies engaged in: plate. playing board. put code, trial version for many years.

fashion design and pattern in a deep sense of aesthetics. i read with proofing and designers have a stronger ability to comprehend. for a variety of fabrics and processes with knowledge. familiar with the apparel production process. familiar with the washing cloth materi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customer information and making plans. able to complete the first kind of clothing. grading and the quality of tracking goods.

to the needle. woven fashion-oriented leisure and outside the single ladies. i can be trained to master the changes in pattern and size.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a strong apparel.

detailed personal autobiography

i am a dedicated pursuit of clothing striver. i hope and companies in the clothing market with efforts to create a brilliant achievement.

i am lively and cheerful character, honest and trustworthy, adaptable, conscientious and responsible, hard, has a good groove cvs

pass ability and team spirit, able to withstand the pressure of a higher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cause.

i hope to become a member of your company. ability to fulfill your development.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篇6:中秋节礼仪习俗

(一):赏月

中秋节赏月中秋赏月是中秋节的传统项目之一,《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至唐宋时期,赏月之风更加盛行,关于中秋的诗词也层出不穷,包括辛弃疾的《木兰花慢中秋》,苏轼的《水调歌头》。《东京梦华录》更有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

(二):赏月吃月饼

赏月和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了,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月饼一词,源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那时仅是一种电信食品。到后来人们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同时,月饼也是中秋时节朋友间用来联络感情的重要礼物。

(三):赏月赏桂花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四):赏月烧塔

中秋夜烧塔中国南方的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农村很流行。塔身有碎砖和瓦片以及树枝干草等搭建而成。圆窑形,下宽上尖,内为空心,中秋晚上点烧,常常会有烧塔比赛,塔烧得越通红越好,烧得越旺越有彩气。

(五):赏月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因为是大多数年轻男女喜爱的活动,同时在这些活动上也传出爱情佳话,因此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国内外中秋送礼习俗

       国内中秋送礼习俗

秋收之际的中秋节,正是加强亲族联系、增进感情的好时机,是一年当中仅次于年节的馈赠大节。中秋节日馈赠,称为“贺节”、“送节”、“追节”,也称“送节礼”,陕西醴泉称“送秋节”。往往在节前数日甚至月初就开始赶办节礼,相互馈送,路上行人往来如梭。直到今天,中秋节前送节礼的习俗依然盛行,几乎等同于年前送礼贺节。一般送礼要赶在节前,但也有在节后送的,如在甘肃洮州,中秋节后第二天以饼果馈送亲戚。

作为团圆象征的月饼和时鲜的瓜果都是馈赠佳品。其他节物各地多有不同,如在广东东安要送糖饴;在湖南蓝山,亲友间多馈赠鸭;在江苏六合,家家以菱藕、蹲鸱、糖饼相馈赠;在四川江津,中秋前一日互相馈赠糍饼,取意其圆;福建同安分节前一二日,亲友间互送月饼、番薯、芋魁,中秋时以此祀先和祭神;在台湾嘉义,节前人们互送月饼、文旦、麻糍,等等。

中秋送礼习俗颇多,如在江苏地区,必要送礼的有学徒向师父送礼,分家的儿子给父母送礼,女婿要给岳家送礼,书塾学生要给教书先生送过节钱。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亲戚之间互赠节礼。

母家给女儿家送礼,较为普遍的中秋送礼习俗。在河南新安,母家携枣糕(用面叠作数层,下大上小,内夹枣)、月饼、梨、柿、石榴等看视女儿,称为“送糕”。在山东泰安也有八月十五看闺女的习俗,节前家家户户买上月饼、鲤鱼之类的礼物,挑担、骑驴、坐车,去看望自家已出嫁的闺女。

对于新嫁女,母家送礼更为隆重。在浙江乌青,有新嫁女的人家要以盘或箱盛月饼,送至女儿家,叫做“致秋节”。浙江双林的新妇之母家必备果品、粉圆(意为团圆)相送。在江苏高邮,娘家给新出嫁的女儿送节礼,但不留餐。在福建福鼎,父母给已出嫁的女儿送中秋节礼,第一次送节称“送头年”,礼品要丰厚,以中秋粿、月饼为主,再加酒、鸡、鸭。其中,中秋粿又有白粿(米浆加盐蒸熟)、糖粿(米浆加红糖蒸成)、肉粿(米浆加盐、肥猪肉、葱头油、葱叶等蒸熟)、芋蛋粿(也称槟榔芋粿)等各种,粿圆味美,象征团圆。女儿收下中秋粿和月饼,其它礼品一般退回,再添上几种礼品为压礼。收下的中秋粿,切成一块块,分给邻居和亲戚、朋友,叫做“分头年粿”。

有些地方会有要给外孙、外甥送礼的中秋送礼习俗。在福建藤山,凡为外祖父母者,必以中秋饼,附以鲤鱼饼送给外甥孙。在江苏高邮,外婆要在中秋这天送给外孙扎制“宝塔”,直到外孙十岁为止。在福建福鼎,当舅舅的每年中秋节都要送给外甥中秋饼和柚子,有几个外甥就要送几份,直送到外甥16岁为止。

当然,也有女婿要给丈人家送礼的中秋送礼习俗。如在浙江温州,女婿送丈人的礼品,一般是一对鸭子加鱼、肉、豆糕。回盘用三锦、粉干、雪梨。有外孙的,必须加大月饼和“赏月食”。在浙江乐清,中秋这天女婿、外甥、干儿需向岳父母、舅父母、干父母馈赠礼物,俗称“望八月十五”或“望中秋节”,礼物有粉干、鱼、肉等。女婿望第一个中秋要有鸭、鱼、肉等六样礼物,其余礼物则以月饼为主,其次是芋艿和茶食包等。送时还带着丝竹伴奏,饶有情趣。

其他馈赠礼节,如在福建福鼎,当年有父母或长辈过世的人家,过中秋节时不能蒸中秋粿,要由出嫁的女儿或亲戚给家中送来中秋粿和月饼,称为“送孝”。在江苏高邮,此日求婚者多带着雄鸡、鹅、藕、月饼去女家“追节”。这些都是一些很有风情的中秋送礼习俗。

国外中秋送礼习俗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风俗流传在岁月中流转,影响周边的许多国家,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日本、韩国的传统节日,同时也形成了很多中秋送礼习俗。

日本的传统中秋节叫芋明月,也叫栗明月,但现代日本人已经不过中秋节了。那天人们可以不工作,在家里呆着喝啤酒,不看月亮,看电视节目。由于传统文化的衰退,年轻人都不知道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不管你是什么节日,只知道那天不用上班。

不同的是,中秋节在韩国被称为“秋夕”,是民间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有两天的法定假期,加上周末的时间,就成为含金量不低的“黄金周”了。人们也在假期表上把“秋夕”的英文写成为ThanksgivingDay,意为韩国的感恩节,很多人都有互相馈赠礼物的中秋送礼习俗。在韩国,最受欢迎的中秋节礼物是亲手制作的米糕,据说米糕里还含有诚心、爱心和孝心的含义,最能表达中秋一家团圆的气氛。

在一些没有中秋节的国度,他们对于送礼的态度是很自然的。当然也没有那么多讲究的中秋送礼习俗。如德国人过圣诞节不兴送厚礼,一瓶香水、一条领带、一张贺卡、甚至自制的蛋糕、果酱都是送给亲朋好友的最好礼物。如果是为公事或外事送礼,他们就更注重礼品的意义。

篇7:美洲国家习俗礼仪

美洲国家习俗礼仪

(1)社交礼仪 美国人在待人接物方面,具有下述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随和友善,容易接近。

第二、热情开朗,不拘小节。

第三、城府不深,喜欢幽默。

第四、自尊心强,好胜心重。

(2)服饰礼仪

总体而言,美国人平时的穿着打扮不太讲究。崇尚自然,偏爱宽松,讲究着状体现个性,是美国人穿着打扮的基本特征。跟美国人打交道 时,应注意对方在穿着打扮上的下列讲究,免得让对方产生不良印象。

第一、美国人非常注重意服装的'整洁。

第二、拜访美国人时,进了门一定要脱下帽子和外套,美国人认为这是一种礼貌。

第三、美国人十分重视着装细节。

第四、在美国女性最好不要穿黑色皮裙。

第五、在美国,一位女士要是随随便便地在男士面前脱下自己的鞋子,或者撩动自己裙子的下摆,往往会令人产生成心引诱对方之嫌。

第六、穿睡衣、拖鞋会客,或是以这身打扮外出,都会被美国人视为失礼。

第七、美国人认为,出入公共场合时化艳妆,或是在大庭广众之前当众化妆补妆,不但会被人视为缺乏教养,而且还有可能令人感到“身份可疑”。

第八、在室内依旧戴着墨镜不摘的人,往往会被美国人视作“见不得阳光的 人”。

(3)餐饮礼仪

美国人用餐的戒条主要有以下六条:

其一、不允许进餐时发出声响。

其二、不允许替他人取菜。

其三、不允许吸烟。

其四、不允许向别人劝酒。

其五、不允许当众脱衣解带。

其六、不允许议论令人作呕之事。

(4)习俗禁忌

国花:玫瑰

国树:山楂

国鸟:白头雕

国石:蓝宝石

最喜欢的颜色:白色

最讨厌的数字:13和3

忌讳:白色百合花不可作为礼物送人

篇8: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中间举杯向主人敬酒。在进食过程中,同样先有主人执筷劝食,客人方可动筷。所谓:“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古代还有一列进食规则,如“当食不叹”、“共食不饱、共饭不泽手”、“毋投骨于狗”等,主客相互敬重,营造和谐进食、文明进食的良好氛围。

拜贺庆吊之礼——

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相互关怀、相互体恤,在拜贺庆吊中有许多仪礼俗规。拜贺礼一般行于节庆期间,是晚辈或低级地位的人向尊长的礼敬,同辈之间也有相互的拜贺。如古代元旦官员朝贺,民间新年拜年之礼。行拜贺礼时,不仅态度恭敬,口诵贺词,俯首叩拜,同时也得有贺礼奉上。庆吊之礼,主要行于人生大事中。人的一生要经历诞生、成年、婚嫁、寿庆、死亡等若干阶段,围绕着这些人生节点,形成了一系列人生礼仪。子孙繁衍是家族大事,诞生礼自然隆重热闹。婴儿满月时,亲戚朋友纷纷上门恭贺,并馈赠营养食品与幼儿鞋帽衣物。小孩长大成人时要行成年礼,成年礼在中国社会称为冠笄之礼。男子20岁行加冠礼,重新取一个名号,表示该男子具有了结婚、承担社事务的资格。女子15岁行绾发加笄礼,表示到了出嫁的年龄。现代成年礼的年龄在18周岁,学校举行集体的成年宣誓仪式,强调青年人的成年意识。婚嫁是人生的大事,社会十分看重。婚礼有六道程序,所谓“周公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宋代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礼。婚礼的高潮在亲迎,新郎要到女家亲自迎娶新娘,新婚夫妇拜堂之后入洞房,行结发礼与合卺礼。大婚之日,亲友纷纷前来恭贺,主人要大宴宾客。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以后开始举行。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亲友送寿礼致贺。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气象。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这就不符合的礼义标准。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篇9: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一、飨燕饮食之礼

1.飨燕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上古时,飨、燕是有区别的。飨礼在太庙举行,烹太牢(祭祀时使用的祭品)以饮宾客,但并不真吃真喝,有一定之规,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燕礼在寝宫举行,亦有一定之规,燕,通「宴」,为吃喝之宴。

2.饮食之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这里说的“饮食”也是宴饮,通常专指宗族之内的宴席,而不是日常家居的饮食。宗族兄弟合族宴饮,大抵有两种,一种逢祭而宴,一种以时而宴。

飨燕礼

二、冠礼、笄(jī)礼

冠礼

冠礼是成人礼,是给跨入成年人行列的男子加冠的礼仪,是从这种“成丁礼”演变而来。《礼记·冠义》说,冠礼是“成人之道也”,要按照“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四个方面的礼的规范加以约束,使之成为具有“孝、悌、忠、顺”完美品德的人。故古人重冠礼,行之于宗庙,告于先祖,民族之新生命,已由幼苗而长成,负担继往开来之责任。

冠礼

笄礼

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女子在15岁许嫁之时举行笄礼,结发加笄。结发是将头发梳成发髻,盘在头顶,以区别童年时代的发式。女子到了20岁,虽然还未许嫁,这时也要举行笄礼,表示今后要以成人相待。

笄礼至明代即废而不用。民间女子婚嫁时将头发挽束成髻,用簪子固定,与婚前发式明显不同。这也算保留了些许笄礼遗风。

笄礼

三、射 礼

射礼有四种。一是大射,即天子、诸侯祭祀前选择参加祭祀人而举行的射礼;二是宾射,即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相会时举行的射礼;三是燕射,即平时燕息之日举行的射礼;四是乡射,是地方官为荐贤举士而举行的射礼。射礼前后,常有燕饮,乡射礼也常与乡饮酒礼同时举行。大射前燕饮依燕礼,纳宾、献宾、酬酢及奏乐歌唱娱宾,宴毕而后射。

投壶之礼

与射礼相仿的还有投壶之礼。有人推测投壶乃是射礼的变异,或者由于庭院不够宽阔,不足以张侯置鹄;或者由于宾客众多,不足以备官比耦,因而以投壶代替弯弓,投壶,以箭矢投入壶中为胜。以乐嘉宾,以习礼仪。

四、乡饮酒礼

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周礼·地官·乡大夫》说:“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乡老及乡大夫,帅其吏与其众寡,以礼礼宾之。”郑玄归纳乡饮酒礼的意义有四项:一是选拔贤能;二是敬老尊长;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仪礼·乡饮酒礼》孔疏)乡饮酒是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五、养老、优老之礼

我国有养老、优老的传统,古礼中对此有详细规定。《礼记·王制》云:“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九十使人受。”这虽是儒家的理想制度,但对历代都有很大影响。

优老是指对老年人的优待政策,往往由国家颁布律令加以施行。如在田役方面,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家庭中可免除一名男丁的田役;90岁以上的老人,全家免除田役。在道路交通方面,规定车辆、行人见到老人要主动让路躲避。在刑律方面,规定70以上不得为奴,80、90虽然有罪,亦不加刑。北魏时,还有为高年老人授名誉官职的办法,也表示了一种恭敬之意。礼经的这些主张,对后世的优老制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金代天德三年,沂州一名男子犯罪应处以死刑,但家中老母有病而别无侍奉之人,海陵王特准免于一死,命在家奉养老母。这是“独子留养”制度之始,后来定为法令,历代多沿用其例。

历代养老、优老的法令和规定,体现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一个方面。

六、帝王庆贺之礼

1.帝王即位改元

《尚书》之《顾命》、《康诰》篇写到周成王死后,康王告殡宫而即位的典仪,这是文献中最早的关于帝王即位礼的记载。与即位相关的是“纪元”。

新君改元,自有肇兴代终之义,第一年称为元年。我国历史有可靠元记载的是西周共和元年,相当于公元前841年。后代帝王在位期间改元,往往因为有某种祥瑞或灾异,或者是为了纪念某一事件。

2.朝礼

朝礼是帝王与大臣上朝办理政务之礼,主要涉及听朝之场所,听朝之时间,以及与听朝相关的仪式。朝之所以称为朝,因为通常都是在清晨入宫廷理事。《孟子·公孙丑》云:“朝将视朝。”《诗经·齐风·鸡鸣》云:“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古之君臣鸡鸣天明之时入朝,而未明之时即已起身上路。群臣俟君王临朝,拜揖行礼,王答礼,就位,然后听事理政。事毕,退朝入路寝。群臣各自回到各自的治事之所。

3.朝贺之礼

常朝为治理国政而设,除此之外又有大朝,又有节日庆贺,礼仪规格皆高于常朝,故朝贺之礼另有一套礼规。

唐代元旦、冬至两大朝会,合称“正至”。元旦朝会,由皇太子献寿,中书令奏诸州上表,黄门侍郎奏祥瑞,户部尚书奏诸州贡献,礼部尚书奏诸蕃国贡献,百官上殿高呼万岁。乐舞有“三大舞”,即七德舞、九功舞、上元舞。朝贺毕,皇帝宴飨群臣。

朝贺

4.千秋万寿节

帝王诞辰称为“千秋节”或“万寿节”,庆贺典礼始于唐玄宗。上古有祝寿之词,但无庆贺生日之活动唐玄宗时,宰相率群臣上表称贺,要求将玄宗生日定为“千秋节”,置酒张乐,大宴百僚。玄宗登花萼楼受贺,全国放假三天。晚唐诸帝过生日多邀集沙门、道士讲论祈福,也没有举行朝贺之礼仪。

唐、宋时,每一皇帝诞辰往往各立节日名称,如唐玄宗生日称“千秋节”;肃宗生日称“天成地平节”;五代后唐庄宗生日称“万寿节”;宋真宗生日称“承天节”;仁宗生日称“乾元节”……元代则一般统称“天寿节”或“圣诞节”;明、清称“万寿节”。

可列入“嘉礼”的典礼制度还有许多,如“尊亲礼”,皇帝追尊已故的先祖父考,给他们加上种.种尊号,或者给禅位的太上皇,给皇太后、太皇太后加上种.种尊号、徽号;又如“巡狩礼”,帝王巡行天下,察吏治,观民风等等。

礼者,履也、体也。实践谓之履,即人生行为之法则,立本谓之体,即民族、国家、社会、家族等人群之秩序。时至今日,由于各种原因,丢失了很多可以承载中华民族人文品格和精神气度的传统。仪礼就是其中之一。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一种寓教于美的文明教化方式,有着民族特有的人文传统。礼乐文化强调秩序与和谐,故而回归民族文化传统,无疑将增添我中华民族屹立风雨的底气,给浮躁庸俗文化有泛滥趋势的当今,注入一股雅正的新风。

诚然,如今时代不同,对古人追求的礼仪不需要完全生搬硬套,然而按照礼的,恭敬而恰如其分地发扬,对中华传统文化而言便是一种可贵的传承,衷心希望中华优秀传统礼仪,能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扬,国家昌盛繁荣,民风淳朴温良。

篇10: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拱手礼已经有两三千年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开始在同辈人见面、交往时采用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国人是讲究以人和人之间的距离来表现出“敬”的,而不像西方人那样喜欢肉体亲近。这种距离不仅散发着典雅气息,而且也比较符合现代卫生要求。所以很多礼学专家都认为,拱手礼不仅是最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

拱手礼是最具中国特色的见面问候礼仪。那它有哪些规范的礼仪姿态呢?

礼仪姿态

古代行拱手礼,身体和手都不动。现代行拱手礼,身体立正,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上而下,或内而外,有节奏的晃动。

1:左手掌心平张,向下压住右拳(此手势又叫“拱”)正对胸口不高于颚不低于胸平臂,行礼此乃“王者对揖”、“时揖”、“平揖” ;

2:平辈行礼左手手心向内贴于低于胸口直身行礼,此乃“土揖”、“下揖“ 上位者还礼;

3:双手平伸指间交错,左手在外,两掌心向内,双臂前伸如抱一环,举手至颚,欠身行礼,此乃“天揖”、“上揖”,最适合向长辈行礼;

4:以此手势直身举手过额,此乃”帝揖”,过去为祭祀用礼,后来被用来向皇室和宰相行礼;

5:双手抱拳(注意 只有这个才是两手抱拳),左手抱住右手,平身行礼,此乃”武揖“,为周朝军礼,后为武者专用。

常见的手法就这五种当然还有”侧揖“ 、“旁三揖”、“旅揖”。

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调。礼仪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是中华优秀的之一。礼仪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作为中华儿女,我们更有义务去传承这样优秀的文化,展现我们“礼仪之邦”的魅力!

篇11:各族礼仪习俗

各族礼仪习俗

一、壮寨迎客

壮族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做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并送到分手处。

二、趣说洛阳话“中”

洛阳人同意某个事情不说“好”,而是重重地说一句“中”。在洛阳话里,“中”就是好,它代表了很多意思,比如“不错、可以、可行、同意”等。

你若问饭做好了没有,人家回答“中了”,就表示做好了;你若问这个人咋样,回答“不中”,就说明这个人不好。一个“中”字,被洛阳人用到了极致。

“中”的本义是一个方位词,表示“中间”。甲骨文里的“中”是一杆大旗中间放着一面鼓,这是上古社会的一种召集工具。凡有大事,便在一空旷地的中央树起大旗,这便是“建中”,领袖立于中央,民众站于左右。所以,“中”就是中间、中央的意思。

那么,这个“中间”的“中”怎么就变成了洛阳人口中的“好”呢?

这源自汉民族根深蒂固的尚中思想。

我们民族自古就有崇尚中心的传统。单就我们的国名来说,就表现出先人强烈的自我中心思想。祖先认为,我们处在世界的中心,四海环绕,再无第二,所以命名为“中国”。我国古代的建筑观念也是如此。先秦的城市最外一周为郭,郭的中间为城,王宫一定会建在城的最中心,也叫中城。北京故宫用一条中轴线把偌大的紫禁城完美地剖为两半,各主要大殿无不建在中轴线上。这些都是尚中思想的体现。

古人对色彩的认识也是如此。黄色之所以成为尊贵至极的颜色,是因为“黄,中之色也”(《左传》),而“中”就是好,所以,黄色才成为皇帝专用的颜色。

以“中”为“好”,也是受八卦和中庸思想的影响。《周易》六十四卦中,“二、五多吉,三、四多凶”,因为二、五处在上卦、下卦之中,也叫中爻,处中为上,便是吉卦、好卦。儒家的“中庸”,讲的是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凡事不能过,也不能不及,只要“适度”,只要“处中”便是好的。

时代变迁,改变的不仅是语言,还有观念和想法。但固执的洛阳人依然守着祖宗的教诲,守着古老的观念,中和公正,认为只有这样,才“中”!

三、维吾尔族的用“盐”之道

维吾尔族把盐称为“吐孜”。在维吾尔族的生活和一些习俗中,都离不开盐。在维吾尔族举行“尼卡”时,新郎和新娘要拿用盐水蘸过的馕来吃。以避免灾难,表示爱情的甜蜜。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纠纷或争执。常用发誓来解决矛盾。如果用脚踩盐来发誓(也有踩馕块或抱《古兰经》发誓的),那就是千真万确的,绝无谎言。所以另一方则完全相信,不再追究。维吾尔族对盐和馕非常珍惜,从不轻易践踏,所以他们从不把含有粮食和盐的洗碗水、洗锅水随意倒在人们行走的路上,而是倒在人们踩不到的墙旮旯。维吾尔人还把盐看作是吉祥之物。在吐鲁番一带的维吾尔族,盖新房、乔迁、结婚时,都要用盐,以此来祈求平安、吉样和幸福。

有趣的是,南疆一些地方的维吾尔族群众还用盐来下“逐客令”。如果谁家来了一位不受欢迎的客人,久坐不走,主人又不好意思开口叫客人离去,于是,他们到厨房移动几次盛盐葫芦,相信客人会很很快离去。

四、土家人告别人生的盛大仪式

传统的撒尔嗬

亲人去世,本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伤心事,谁会在此时击鼓踏歌至通宵达旦?然而,在巴东县野三关、清太坪、水布垭等土家族聚居的村镇山寨,就有这样一种奇特的“丧事喜办”的民俗:在这些地方,一旦土家老人亡故,亲朋好友往往不约而同赶到孝家灵堂,参加跳撒尔嗬,借此为死者亲属排忧解愁,慰藉亡灵。人们在孝家灵堂跳撒尔嗬,一跳就是两三个夜晚,直到送亡人上山时为止。这种丧事喜办的形式,在当地叫做“热热闹闹陪亡人,高高兴兴办丧事”。

亦歌亦舞祭亡灵

按照土家人的习俗,丧家在老人去世后,孝子首先要跪在亡者床前,燃烧一种当地制造的很粗糙的黄色草纸,土家人称之谓“落气纸”。在将亡人装殓入棺后,即燃放鞭炮或派人翻山越岭去告诉亲朋好友,叫做“报信”,亲友及乡邻在得到报信后,即从四面八方赶到丧家,有的.亲友乡邻要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山路,不管多晚,打着火把也要赶到丧家,土家人称之谓“奔丧”。前来奔丧的亲友至家,会对孝家后人说一声:“恭喜你尽孝哒!”

孝家把灵堂设在堂屋里。灵柩前的四方桌上供奉着红色的灵牌,灵枢上铺着红色的绣花绒毯。跳撒尔嗬所用的牛皮大鼓就置于灵柩前的桌子旁边,灵柩前的空地就是人们跳撒尔嗬的地方。

夜渐渐深了,吊丧的人们吃过晚饭后,最热闹、最浓烈的跳丧也要开场了。只见掌鼓歌师父走到灵柩旁,拿起鼓捶示意前来奔丧的客人,意思是愿意上来跳的可以开始跳了,随即擂响了牛皮大鼓,随着“咚咚咚”的鼓点节奏,掌鼓的歌师高声唱出了跳撒尔嗬开场的第一个曲目“待师”——

“我打鼓来你出台,黄花引动白花开……”

伴随着鼓声和歌声,前来奔丧的土家汉子两人相邀上前,随着鼓点踏着节奏,自然地走到灵柩前起舞,边跳边与旁边观看的乡邻一起唱着应和:“跳撒尔嗬哎——”。

一领众和,边唱边舞,现场气氛欢快热烈。

撒尔嗬是一种歌舞性很强的民俗祭祀表演活动。其舞姿刚健、古朴、豪放、粗犷,尤其是跳“燕儿衔泥”,更为妙绝。只见一人丢一手帕在地下,另一人叉开双腿下大腰,随着鼓点的加快,双手后翘煽动双翅,嘴拢地面衔起帕子。

“好!”周围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

就这样,众人且歌且舞,壮观的场面一直持续到次日天明……

【智利的习俗礼仪】相关文章:

1.鄂伦春族习俗礼仪

2.各族礼仪习俗

3.端午节的礼仪习俗

4.国外新年习俗礼仪

5.加纳文化习俗礼仪

6.巴拿马的习俗礼仪

7.闽南结婚习俗礼仪

8.捷克的习俗礼仪

9.越南文化习俗礼仪

10.西班牙礼仪习俗知识

下载word文档
《智利的习俗礼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