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节小论文
“还是叫小丑八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科技节小论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科技节小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科技节小论文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1654年格里克在德国马德堡作了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这让人们对大气压有了深刻的认识。为了让我们亲身感受一下大气压强的存在,科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纸片托水”的实验让我们回去做,并且让我们找到实验原理和应用。
回家后,我就不亦乐乎的开始忙碌起来。首先,我找来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和一张长方形的白色纸,来到卫生间,在杯子里倒满自来水,然后小心翼翼地把那张白纸盖了上去,最后,用手轻轻地盖住杯口,把杯子倒了过来,过了一会,我把手放开,嗨!还真是真的,纸真的把水托住了,小小的一张纸怎么可能托住一杯水呢?我又试了几遍,果不其然,都是这样的结果。
我问爸爸,为什么会这样?爸爸说:“一张纸是顶不住一杯水的,而真正起到神奇力量的是大气压,当水杯灌满水盖上纸后,杯中没有大气,杯中的大气压就低于杯外的大气压,杯外的大气压就压住了纸,水就流不出来了。由于口杯中装满水后,杯中没有大气,当用纸片把杯子盖住倒过来后,纸片只有杯子里的水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和杯子下方有一个向上的大气压;向上的压强大于向下的压强。故把水杯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倒过来以后,大气压就能托住了纸片及其上方的水,使纸片不会掉下来。
于是,我想,那我把杯子里的水稍微放少一点点,留一点空气在里面,我本以为如果杯中的水不满的话,杯内有空气,压强应当跟外界的大气压强相等,并且杯内还有水对纸片的压强,杯内压强应当大于大气压强对纸片的作用,水肯定会洒出来。但是奇迹又出现了,我等了半天,纸依然稳稳的托住了杯中的水。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爸爸很耐心的让我观察这次试验跟上次试验有哪些不同,终于,在我一遍又一遍仔细端详观察之后发现,这次试验中的纸片向上方会有轻微的凹进去,原来,在我旋转杯子的时候,杯中气体通过纸片被液体压到杯外,就跟刚刚满杯水的情况一样了。
接着,在爸爸的鼓励下,我又做的第三个实验,这次我使用了半杯水,在反过来之后,啪的一声,水立马洒了一地。这次我终于明白了,半杯水虽然比一杯水轻,但是,杯中还有半杯空气,杯内的空气压强是和外界一样的,再加上液体重力,水不是可能被纸片托住的。
大气压有这么神奇?我上网一查,原来人类祖先在很久以前就发现了大气压现象,并且在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做出了许多伟大的发明。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就是飞机的发明,这让人们飞上了蓝天,开启了航天时代。而飞机的飞行原理就是:当飞机的螺旋桨高速转动时,发动机向尾部喷气而向前运动的时候,飞机的边上就会形成一个高速的气流,由于机翼的上侧做成上凸圆形状,而下侧做成平面形状。上方的气流的速度就要比下方气流的速度大得多。这样机翼下侧受到向上的压强就比机翼上受到向下的压强大得多。正是因为这个压强差,使飞机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除此之外,利用大气压的发明还有很多,例如生活中常用的真空压缩袋、吸尘器、离心式水泵、压力锅、自来水钢笔等等。
但是大气压对人类的'生活也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在晴朗的天气里一般人的心情会比较舒畅,而在阴雨天却往往感到疲倦和心神不宁,这往往跟晴天和阴雨天的大气压高低变化有关。并且,人体对大气压的变化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现代的交通工具能使人登山的过程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会使人的机体来不及调节而产生不适,例如生活在平原的人进入高原会因气压减少而产生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等现象,所以飞机在高空时要增压,宇航员出舱时要穿上宇航服。在火车站和地铁站台上,都画有一条安全线,当火车快速开过时,人越过这条线就会有危险,这是因为,火车开动时,靠近火车的地方气体流速大,压强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流速小,压强大,强大的气流会将人推向列车。
这就是生活中神奇的大气压,在生活中有利有弊,以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要让神奇的大气压更加造福于人类。
篇2:科技节小学小论文
科技节小学小论文
瓦特的新型蒸汽机给世界带来了工业革命,爱迪生的电灯给人类带来了光……科技推动了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使人类有了日新月异的'进步,所以,我想设立一个科技节。
科技节是为了帮助人们解释科学技术的新节日。科技节的主题是:培养对科学的热爱;了解那些为了人类进程做出贡献的科学家们;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在科技节中,人们可以悼念已故的科学家们,在他们的墓上献上一朵花,以表敬意;可以去影剧院看一些科学名人的故事;可以去博物馆观看人类发明史上的“第一次”;可以去天文台上用天文望远镜观看星星;可以与各领域的名人一同探讨科学;还可以去书店,购买科学方面的书籍,了解人类的科技进程史……在这一周中,人们以畅想科学,研究科学,做一些试验,搞一些研究,产生一些奇思妙想。比如这两天,我在家里就做了个有趣的试验,我想:火在空气中会燃烧,它离开空气会怎么样呢。于是,我在一个大玻璃瓶里点燃一支蜡烛,然后盖上瓶盖,奇迹出现了,燃烧着的蜡烛居然熄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后来我查阅资料才理解,这是因为瓶中的氧气在燃烧过程中消耗完了。我从试验中学到了知识,获得了乐趣。
篇3:科技节小论文四年级
生活真是处处离不开电。早上起床,天还没有大亮,我打开了电灯,家里的饮水机帮我们烧起了热水,我从冰箱拿出面包,妈妈用电煎锅给我做起了美味的早餐,然后洗衣机开始帮我们洗衣服。电梯带我们下楼,电动门打开,我们走出小区。到了教室,同学们已经打开了灯,老师的电脑已经打开,学校播放着音乐……
我无法想象没有电的生活,但是电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我好奇地问爸爸,通过爸爸的讲解,我对电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人类最早认识电,是发现人戴在身上的琥珀和丝绸的衣服发生摩擦后,琥珀就会吸引灰尘、羽毛等小物体,那时的人们把这种不可理解的力量叫做“电”,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被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荷。带相同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不同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18,英国科学家汤姆逊发现原子的中心是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在电力吸引作用下绕原子核运动。不同的物质,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强弱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电子会从原子核吸引力小的物体,转移到原子核吸引力大的物体上,失去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带负电。所以,摩擦生电的实质是:电子发生了转移。我们生活会发现很多摩擦生电的例子:比如睡觉前脱毛衣,就会有“哔哔哔”的静电,天气干燥的时候,妈妈梳头也会出现,头发跟着梳子走的情形,还有泡沫盒子里面的白色粒子也会吸附在我们的身上,甚至我们和好朋友拥抱一下,也会被彼此电到哦!还有一次,我发现油罐车的车尾下面拖着一段铁链,我很好奇的问爸爸,他说,油罐车里面的油与油罐发生摩擦,使油罐带电,而汽车轮胎是橡胶不导电,油罐带的电荷不能通过它传到地下,电荷越积越多,就可能产生火花,从而引发爆炸,所以需要在车底下拖一根小尾巴。油罐里的电荷通过铁链转移到地面了。
为了让我更深入的了解电,爸爸带我做了一个小实验———水果电池,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东西都可以产生电,很多果蔬的汁液可以说就是一种电解液,做这个实验还需要两个金属片和导线。一般采用的是铜片和锌片(铁,锡都行),由于锌片的化学性质比铜更活泼,当这两种金属同时处在酸液中时,锌就会失去电子,这些失去的电子沿着导线传到铜片上,形成电流。因此锌作为负极,铜作为正极。如果在该电路中再连接一个LED灯泡的话,灯泡便可以发光。
我们开始准备材料,家里的电线是铜线,我截取了一截,锌片不好找,爸爸准备拆开废旧电池,从里面取出锌片,考虑到会产生一些污染,我建议用铁钉代替,家里正好有土豆和西红柿,我想都试试,看看哪个效果好,我们又从五金店购买了小灯泡一个,5号电池一个,一些电线。第一步,我先试验小灯泡能否正常发光。很好,咱们小灯泡亮了,说明我们接的线路没有问题。其实刚开始,我还是很怕碰电线的,我担心电流会击到我,爸爸说没关系的,这个电流非常微弱的。然后,我切开一个土豆,把灯泡两端的电线分别绑上铁钉和铜丝,然后插进土豆里面。可是灯泡没有亮,我想应该是一个土豆力量不够大。我马上切了好多土豆,分别接上铁钉和铜丝。
篇4:科技节小论文四年级
上周,我们紫微小学的第22届科技节顺利地举行了,活动真是丰富多彩,有好玩的吹泡泡,有可爱的冰项链,有美丽的环保画,有有趣的废旧物品利用,有神奇的喷水塑料瓶,有令人惊讶的扑克牌搭高塔,同学们都尽情地享受着科技为我们带来的快乐。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活动是“喷水塑料瓶”。
下午第二节课,活动开始了,我们都争先恐后地拿着空塑料瓶到洗手间,往瓶里灌三分之二的水,接着用橡皮泥捏住两根吸管,再把捏住吸管的橡皮泥粘在瓶口上捏紧。并且让一根吸管碰到水,一根吸管不碰到水,瓶口不留一丁点的空隙,因为,有了空隙,一漏气,实验就要失败了。朱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在和煦的暖阳中,在轻柔的微风中,我们班的“小组赛”拉开了序幕。
首先是我们组的同学,我们站在一条线后面,朱老师喊一声“开始”,我们都使劲吹了起来。我把没有碰到水的吸管放进嘴里猛地一吹,一条高高的水柱就出现在我的眼前,但没想到,石振煜竟然吹出了一条比我高好多好多的水柱,我可不甘心,决心吹出一条比他更高的水柱来。于是,我再把那根没碰到水的吸管放进嘴里,使出吃奶的劲吹了一口气,果然如我所料,一条比石振煜吹出来的更高的水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高兴地跳了起来。就在这里,朱老师大声宣布道:“王滋和石振煜都进“决赛”!”
过了一会儿,“决赛”开始了,参加比赛的都站在了线的后面。只听朱老师喊了一声“开始”,大家都用尽了全力使劲地吹,一条条高高的水柱简直都飞上天了,一条条水龙竞相喷向前方,可美丽了!
“喷水塑料瓶”这个游戏那么有趣!瞧,同学们玩得多开心呀!
篇5:科技节小论文四年级
科技,是由于人们不断创新,对科技的热爱而形成的。喜欢科技,就代表着科技跟人类是密不可分的。“青少年科技节”让我们为科技节更进一步了解。我们画画,画出我们心中所想的科技;我们写,写出了我们对科技的热爱;对科技的看法,我们制作电子模型,做出了对科技有一步的奉献。我们对“青少年科技节”在一步步地熟悉。从小学到现在,我们都不断地在科技节中去创新,在创新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我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人。不会画画,不会制作电子模型,不会去创新。但我爱语文,爱写作,我爱用笔去写下那些精彩的瞬间,我爱我可以用眼睛去观察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利和弊,我爱我可以在观察中写下人们对科技的贡献。“青少年科技节”就这样一步步的踏入了我们的学习。当我们去了解,去观察,去创新,去享受挑战的过程时,就会发现,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生活,为人们迎来了怎样的环境,为人们创造了怎样的快乐。
当我去体会科技时,就会慢慢的增进我对“青少年科技节”的了解,对科技节的知识。我每年都会去写“青少年科技节”的作文,我在作文中写下了每一次科技的进步,每一次科技给生活带来的方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也离不开大自然。正因为这样,我们就更应该去熟悉科技,去爱护科技,去爱护我们的大自然,我们的家。我爱写科技,我爱写那些对科技有所帮助的人,我更爱写那些为科技做出贡献的人。当然,“青少年科技节”不仅仅让我们在了解科技的过程中培养了兴趣,并为我们的论文、画画,科技创新等实践活动做出的肯定。
爱迪生用电灯为人类增添光明,袁隆平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高锟用光纤使人类加强交流......。一直以来,“他们”都为我们的生活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并和全人类一起享受到科技进步的成果。
“青少年科技节”既是检验我们对科技的了解,也是让我们去了解不一样的科技。
篇6:科技节小论文四年级
放学路上,我一直在想怎么制作陀螺呢?由材料想到制作方法,由样子想到旋转时间。这一路算是费劲心思。到家后我便急不可待的四处找材料,不一会就找来废弃的光盘、跳棋、妈妈的化妆品盖、胶水,当我把三样材料组装在一起时,它真的神奇的转起来。这可是我自己制作的玩具,我好喜欢它。可惜不久我就发现它旋转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才30秒左右。哎!看来我还得好好考虑考虑。
第二天,我来到市场,开始东奔西走的寻找制作陀螺的材料。什么地方有圆形的又比较重,中间最好有孔的材料呢?最后我来到“标准件”,哇!这里都是各种金属制品,终于找到心仪的圆形厚铁,我不由得暗自庆幸。上面搭配什么金属的漂亮“把手”呢?这可难倒我。接着,我又走几家文具店,发现这里有一款油笔笔帽即是金属材质又有“长矛”模样,就选择它。回到家后我把找来的两样宝贝和一个玻璃弹珠小心翼翼的粘合在一起。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的陀螺竟然能旋转1分30秒。由于它长的像木星,于是我给它起名神奇“小木星”。
我得意的将“小木星”带到学校和其他同学炫耀起来,但是他们做的居然能转到2分钟。回家后我继续想办法进行改良,看来我还得增加陀螺下面的重量。我冥思苦想,决定把旋转的玻璃球改换成磁铁球,这样不光重量增加好几倍,色泽上也比以前好看多。做好后我拿着秒表提心吊胆的计算着这改进的小陀螺。1分30秒、1分50秒、2分20秒、2分30秒。哇!我高兴得蹦起来。心也终于落地,由于上面画上螺旋纹,转起来让人看着有点晕,就取名“小迷糊”。
终于等到班级里的陀螺大比拼,大家都使出全身解数旋转自己心爱的陀螺。不幸的是我的陀螺就像是丑小鸭遇见美丽的孔雀。虽然转的很起劲但它真的不华丽,尽管没有成功,但我也很珍惜它,因为它是自己用心设计并制作的。
篇7:科技节小论文四年级
对电器痴迷的老爸经常给我普及各种电学知识,已经带着我做了不少相关的实验和小制作。上次的磁铁小实验过后,老爸说:大的马蹄形的磁铁磁力会更大,能带动通电线圈转动,而这也就是家用电器电机的工作原理。多么期待啊!今天老爸终于有时间再次带着我探究科学的奥秘了。
吃过早餐后,我和老爸忙着准备必需的材料:马蹄形的磁铁、1号电池2个、漆包线一卷、铁丝、电线1米、细砂纸1张、开关1个、电工胶布一卷、万用表1个、木板1块。
材料准备齐全后,我和爸爸便开始了以下的实验步骤:
1、做电线圈。用一头大一头小的茶杯做“绕线器”,绕上近20圈漆包线,线的两头各留出近1米长待用,中间穿上一根铁丝作转动轴;
再把漆包线其中1端近1米长的部分用细砂纸把表面的油漆打磨干净,然后再紧密缠绕在先用电工胶布包裹(以防漏电)的一端铁丝轴上,另一端漆包线不打磨油漆便缠绕于铁丝轴之后,用小刀轻轻刮去一侧的油漆。(因无换向片,用刮去部分油漆的方式导致线圈通电时有时无,以代替换向片的作用)
2、做支架。用铁丝弯曲成一个支架,用胶布固定在底板上;10公分的软电线两根,两头均割掉塑料绝缘层,弯成S形钩状,一头用胶布与支架固定,另一头穿上铁丝轴。
3、让电线圈通电。两根1号电池用胶布缠在一起,固定在地板上,露出两极;1米长的漆包线2根,两头同样用砂纸打磨掉油漆,与电池的两极用胶布裹住,另一头缠在电线的弯钩上。用万用表第一次测试全线是否通电。
4、安开关。在电池的一侧安上一个开关,不用的时候关闭开关,以节约电流。再次用万用表测试安装开关的情况下是否正确。
5、制造磁场。在电线圈的正下方安装马蹄形磁铁,用胶布固定在底板。
一切准备就绪后,我们启用开关,开通电源,然后我们便观察到惊奇的一幕:电线圈快速地不断地转动起来。我高兴地跳起来,赶紧喊老妈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开心时刻。然后老爸再次出场详细地给我讲解其中的电磁学的原理:首先带电的线圈导体在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磁力;带电的环形线圈产生相反的电流;在磁场的作用下相反的电流受到的磁力一个向上、一个向下,于是电线圈在上下力的拉动中便不停地转动起来。这就是电机的工作原理,原来洗衣机、冰箱就是这样在动力的作用下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实验转动现象见视频附件)
从准备材料到最终完成实验,总共花了4个多小时的时间,虽是由老爸在一旁指导,但从头到尾都由我亲自完成,其中过程反复曲折,如先用小刀刮绝缘层,发现太慢了且不安全,便换成细砂纸打磨速度便快多了;先用矿泉水瓶子绕线圈,发现绕完后退不下来,然后换成一头大一头小的的杯子,绕完线后从小的这头很容易退下来;最让我头疼的环节是因为条件简陋,无电池盒,自制的电流系统常因接触不良而不通电,反反复复地检查和测试才最终让电流全线贯通,虽然急躁了好多次,甚至不想做了,但最终还是成功了!这次的实验让我明白了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道路,需要我们认真耐心地反复实验才能接近成功的边缘!非常感谢老爸的耐心指导和陪伴!期待下次实验的来临!
篇8:科技节
科技节闭幕式今天,在天正路小学科技节闭幕式上,三模科技组的同学们为我们展示了他们的制作和试验。闭幕式的节目让我们大开眼界,有“人造火箭”、小球、大抖、赛车和机器人爬梯……其中,热气球和“人造火箭”的演示让同学们心潮澎湃,激动万分。“人造火箭”是一个装满水的雪碧瓶,为了发射这个“火箭”,要用打气筒向瓶中充气。
开始时是一位四年级的男生给瓶子打气,他看上去打得很吃力,不一会就用尽了力气。孙老师接着完成了这个工作。另一位男生取下瓶子,打开瓶盖,只听“呼”的一声,“火箭”拔地而起,冲上了高高的天空,引起了同学们一阵掌声。掌声渐渐平息,接下来是一个危险又美丽的节目——热气球。几位同学拿着气球,由老师用打火机点燃气球里面的蜡烛。刚开始,气球怎么也升不上天空,原来是蜡烛燃烧的时间太短,里面的温度不够高。大家耐心地等待着。盼呀,盼呀,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手一松,一只只热气球缓缓升起,向瓦蓝的天空飞去。
热气球的颜色很多,黄的、红的、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操场上一片欢呼,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科技节虽然落下了帷幕,但科技在我们身边。我们只有学会观察生活,才会发现身边的科学,才能有新的收获。
篇9:科技节的小作文二年级
5月22日,我校科技节开幕,我参加了高一高二的讲故事大赛。比赛的时候,我一上台就有很多双眼睛看着我,心里很害怕!说完,我立刻走下来,史东倒在了地上。
5月23日,我参加了高一高二的拼图比赛。赛前,陈老师告诉我和几个同学:“比赛期间不要慌张!找不到了,再找一个!”我们满怀信心去看比赛。
5月24日和5月25日是三、四、五、六年级的“头脑风暴”比赛。每个班分配三个学生,一个是组长。
5月27日是我们和一年级小朋友的扔纸飞机比赛。我们班还没有选出任何同学参加比赛,期待在这次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篇10:科技节的小作文二年级
10月21日上午,天空晴朗,秋风凉爽。我们的校园很热闹,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因为一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节就要开幕了!
庄严的升旗仪式结束后,校领导大声宣布:“化废为宝,无限创意”第四届“秋恩”校园科技节开始。随后,一群小环境模特兴高采烈地走上讲台。他们穿着耀眼的服装看起来非常漂亮。
科普讲座同样精彩。电视上介绍了各种各样的小制作,让我们着迷。其中我最喜欢那个小电风扇,因为是专门设计的。看完这些充满奇思妙想的小作品,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同学们纷纷议论,决定设计一个作品,在下一届科技节上展示自己的才华。有趣的校园科技节以笑声结束。我喜欢科技节,因为它告诉我“科学研究不仅仅是科学家的事情。”愿我们的校园永远充满对科学的热爱、学习和运用。
篇11:科技节作文
大礼堂里热闹非凡。你错了,并不是在开什么贸易节,也不是许多同学在里面玩耍,而是正在开展有趣的科技节!
所谓科技节,就是每个班都准备一项有关科学的实验,然后像摆摊一样在大礼堂展览,让全校同学来体验,从中了解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原理。总之,用四个字来形容:妙趣横生!
我担任我们班的实验的管理员。本来以为做个管理员挺轻松的,可真正上岗后才感觉到了辛苦。队伍长的像一条龙,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看着他们一个个操作,我的心里也有些痒痒的了。别的班有什么有趣的实验。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终于自由了!我激动地左顾右盼,找了个最少的地方排队。终于到我了,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杯子,里面有一张餐巾纸,已经搓成了一团。老师指示我,让我把杯子垂直扣入水中,问我发现了什么。我小心翼翼地把杯子放入水中,可是什么都没发生。我把头凑了下去,可还是一无所获。当我把杯子拿起来的时候,惊奇地发现里面的纸团竟然没有湿!老师告诉我:是纸杯中有空气的缘故。我恍然大悟。
还有一个辨认生、熟鸡蛋的实验也挺有趣。有个问题我以前有研究过。我轻轻拿起两个鸡蛋,摇了摇,左边的鸡蛋毫无反应,而右边的却有很大的动静:蛋清开始摇晃了!这就说明右边的蛋清没有结起来。我又仔细地摸了两个鸡蛋的表面,发现左边的鸡蛋上有一条裂缝,可蛋清却没有流出来!我思考了一阵,做出了结论:右边的鸡蛋是生的!
这次科技节让我们大开了眼界,不仅看到了这么多科学实验,还了解了许多科学原理和知识。这次活动真是意义非凡!
篇12:科技节作文
“周家巷小学第7届科技节现在开始!”刚劲的话语随着礼花的喷射拉开了我校第7届科技节的帷幕。听到这句振奋人心的话语,同学们个个喜逐颜开,操场上顿时间欢腾一片。
科技节开幕典礼结束后,同学们回到教室观赏了一部科技电影。下午时分,是本次科技节的主要活动————体验。我们的体验区分为“机器人体验区一、二、车模、海模、空模体验区”等近10个体验区,而其中我最喜欢的则是“机器人体验区一”了。“机器人体验一”主要分为“自动门的讲解”“模型组建赛”和“VEX的体验”这三个项目。
首先是“自动门的讲解”,讲解员告诉我们,这个作品都是由机器人社团的同学们亲自组建、编程的。自动门前有一个关感,当它检测到有人走过时,便自动打开,等过一段时间后,它又会自动关闭,在一旁的同学听了都赞不绝口。其次是“模型组建赛”,在体验区里有4张桌子,每张桌子上都有一些零件,把它们拼装起来就会是一把模型枪,管理同学先向我们展示了一遍,没有一分钟,一把枪就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紧接着是此体验区的重头戏——“VEX的体验”了。管理同学首先用遥控器向我们展示了VEX的基本操作,使我们对VEX的了解更近一步后,管理同学挑选出了3位同学参加体验,谁先能进一球谁就算赢。
比赛开始了,同学们个个奋勇争先,抢着第一个进球,经过2分钟后,终于有一位同学进球了,我们今天的体验也到此结束了。通过这次体验活动,使我们对科技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更进一步的认识。其实科技离我们不远,当你细心观察周围时,就会发现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科技无处不在。
【科技节小论文】相关文章:
1.科技节小学小论文
3.科技节口号
5.科技节活动口号
6.科技节活动方案
7.高中科技节演讲稿
8.科技节作文初中
9.小学科技节发言稿
10.科技节作文10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