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诚信故事
“DVDDWNABCDEF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古人的诚信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古人的诚信故事,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古人诚信的故事
晏殊信誉树立的故事
晏殊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14岁被地方官作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能够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以往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所以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理解皇帝的复试时,把情景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相比较我们有的同学为了得到一个好一点的成绩就徇x舞弊,抄袭夹带偷看等舞弊,我们要感到汗颜。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之后皇帝了解到这个情景,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晏殊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故事说明,一个人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对于取得别人的信任是多么的重要啊!
篇2:古人诚信的故事
蔡璘坚还亡友财
吴县有一个叫蔡璘的人。他重视诺言和职责,重视朋友之间的情谊。有一个朋友寄放了千两白银在他那,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过了不久,他的朋友死了。蔡璘把他朋友的儿子叫来,要把千两白银还给他。他朋友的儿子很吃惊的样貌,不肯理解,说道:“哎呀!没有这样的事情,哪里有寄放千两白银却不立字据的人?并且我的父亲从来没有告诉过我呀。”蔡璘笑着说:“字据是在心里,不是在纸上。你的父亲把我当知己,所以不告诉你。”最终蔡璘用车子把千两白银运着送还给他。
篇3:古人诚信的故事
曾参杀猪的故事
曾参,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懦学家,是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之一。据记载,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就是他的后裔。他博学多才,且十分注重修身养性,德行高尚。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十分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妻子看到曾参把猪杀了,就说,“我是为了让孩子安心地在家里等着,才说等赶集回来把猪杀了烧肉给他吃的,你怎样当真呢。”曾参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世事,只得学习别人的样貌,尤其是以父母作为生活的榜样。
今日你欺骗了孩子,玷污了他的心灵,明天孩子就会欺骗你、欺骗别人;今日你在孩子面前言而无信,明天孩子就会不再信任你,你看这危害有多大呀。”曾子的妻子觉得丈夫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心悦诚服地帮忙曾子杀猪去毛、剔骨切肉。没过多久,曾参的妻子就为儿子做好了一顿丰盛的晚餐。曾参深深懂得,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若失言不杀猪,那么家中的猪保住了,但却在一个纯洁的孩子的心灵上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曾子用言行告诉人们,为了做好一件事,哪怕对孩子,也应言而有信,诚实无诈,身教重于言教。一切做父母的人,都应当像曾参夫妇那样讲究诚信,用自我的行动做表率,去影响自我的子女和整个社会。由此可见古代的圣贤们是多么重视诚信的教育啊!
篇4:古人诚信的故事
退避三舍
此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原句“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为什么晋楚两军相遇,晋军不战而退避三舍呢?这其中有个故事: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我为夫人,还要立自我的儿子做太子。但献公原先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为太子了,骊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杀重耳。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忙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问重耳说:“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你什么贵重东西、奴隶、完美都有了,我能给你什么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之后重耳果然做了晋国国君,并且真同楚王在战场相遇了,重耳没食言,确实退避三会以报楚王!
篇5:古人诚信的故事
郭汲不失信于孩子
郭汲是东汉人,官至大司空、太中大夫,他为官清廉,信义为先,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做并州太守时,他勤政爱民,常常微服私访,解决民生疾苦,有功于民,所以百姓一向感念他的恩义,敬仰他的为人。郭汲每经过一县一乡,老老少少都夹道欢迎。
一次,郭汲到各地州县巡查吏治情景,带着几名随从骑马赶往西河郡美稷县。还没有进城,就看到有几百儿童,各自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郭汲问道:“孩子们为什么自我远来?”孩子们回答说:“听说使君来到,十分高兴,所以前来欢迎。”郭汲闻言赶忙下马,辞让致谢,在众多小孩的簇拥之下进了县城。
郭汲在美稷县衙,详细阅读了近年所积案卷,又查访民情,慰问贫苦,所至之处,百姓欢欣,多有馈赠礼物者,他却一律不收。事办完了,准备要到下一县考察。刚到城门口,没想到众孩童骑着竹马又来相送,一向送到了城郊外,并且问他:“使君哪一天回到再经过,到时还要来迎送。”郭汲叫别驾从事计算了日程后,告诉了孩子们。
由于郭汲在下一个县巡视的十分顺利,比原定日期提早一天回到。他为了不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就在野外的亭中露宿了一夜,直等到第二天才入城……
郭汲以太守之尊,与骑竹马的小孩子在道边野外说的话,都不肯失信,更何况对于重大的事情呢!正是这份言而有信的品德,所以而使他最终能够成就伟大的功业。光武帝称赞他的德行说“信之至矣”。后世更以“郭汲待期”做为重约守信之典范。
【古人的诚信故事】相关文章:
1.古人看诚信
2.古人的诚信名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