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幽径,独步烟雨散文
“养乐多杀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竹林幽径,独步烟雨散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竹林幽径,独步烟雨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竹林幽径,独步烟雨散文
竹林幽径,独步烟雨散文
我喜欢在阡陌红尘中,寻找一种宁静。宁静致远,可以让心灵回归,让自然与灵魂契合。无需喧哗,默默珍藏人生的喜怒哀乐,将一些过往沉淀成流年的沉香。黄山脚下的木坑竹海,让我深深体味了一回宁静的抒情。
去木坑的时候,已经是深秋。竹子没有了春夏的青翠欲滴,但自有一种苍劲。再加上天上飘着细雨,拍出来的竹子优点灰,但用眼睛去观赏,却是一场绿的盛宴。
古代诗人喜欢用幽径赋诗作词,木坑竹林里的小路便是这种幽径。那天,人很少。大家都去游西递宏村了,忽略了这木坑。我觉得不来木坑竹海,是皖南之游的遗憾。不过,这种无人的境地,更对我的喜好,没有喧哗,唯我独醉。
我独自走在这样的幽径里,安静的只能听到鸟鸣,感受着“空山鸟语响”的诗意。两边除了竹子还是竹子,竹子是四君子之一,有君子陪伴在我的身边,倍感赏心悦目。一路有这绿色的君子陪着我,也不感到孤独。
茫茫竹海,感觉就我一人在走。偶尔听到人声,一晃就没声了。所谓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走的累了,就坐在石头上,欣赏雨雾里的竹子,如此的幽静,语言是多余的,只用目光和竹子静静对视。心不浮气不躁,和竹林一起安静着。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见真正的竹林。作为一个出生在黄土高坡的人,看惯了满眼的黄土,如今置身在这满眼的绿竹里,心情有点激荡,活着真好!管他贫富,看了自己生平没见的,有个爱人,有个家,就是美好的。寂静的竹林里,偶尔传来叮叮当当的伐竹声,空灵的响着。
站在高处,漫山遍野的竹子尽显眼底,雨云飘荡在上面,我感到仿佛到了仙境。瑞士著名乐队班得瑞有首音乐《仙境》,音乐凄清而悠扬。原来仙境确实是凄清的,仙境没有熙熙攘攘的人,没有川流不息的车。遗世独立的世界是凄凉的,又清净着,而这种凄清是多么的`令人心旷神怡,一切烦恼没有了。所以人们都向往仙境,原来仙境是忘忧的地方。那轻盈的雨雾自在地飘逸着,仿佛身着白纱的仙女。如果在这竹海里,再飘起箫声,那真走进了电影里的诗情画意了。怪不得电影《卧虎藏龙》在此拍摄。
漫步在竹林里,忽见一高坡,上面种满茶叶。白色的茶花正开着,散发着淡淡的香气。黄山的茶叶天下著名,这呼吸着天地精华的地方,能不出好茶叶吗?这沾满雨滴洁白的茶花,如晶莹的泪,这就是山茶花吧,邓丽君那娇滴滴的《山茶花》的歌声,从心底响起。当我继续向前走的时候,一抬头我惊呆了,那歌声立刻飞到九霄云外,如果不是风吹草动,我有一脚踏下去的危险,因为我看到了云海。
我的脚下是个巨大的山谷,山谷外是层层山峦,全是白茫茫的云雾,并且不停地在翻涌着。像瀑布,像海浪,变化着形状。我的眼前是一副巨大的苍茫的云山图,一副绝佳的水墨画,画着是大自然,没有色彩,经典的白与黑。仙人生活的地方大概就是这样神秘美丽的绝地吧。怪不得有古人看见黄山的云海跳下去的传说。这神秘的翻涌着云海的山谷,有一种慑人的吸引力,让人有一种奋不顾身跳下去的欲念。,望不到边的山峦,望不到边的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吸去你的魂魄,我终于知道了什么叫失魂落魄。想起金庸大侠笔下所描写的世外仙地,把高手比武地点写在天都峰,黄山真不亏是三山五岳之首。
木坑竹海,我又一次被深深的沉迷了,沉迷在这雨雾笼罩的幽竹中,沉迷在这茫茫云海中。
篇2:烟雨经典散文
烟雨经典散文
想起烟雨,家乡的明瓦片,被承揽的天空,在明静的小路上,一片树沉默,只有当太阳的到来,它的身影仿佛才有一些意义和笑意显露。
童年像水,一直摇曳,如明镜般的露台,仿佛在喧晃对它的深不见底的承诺。
世界是绿杉,披着一身针,根根是带刺的尖锐。我想起家乡的细雨,它的眼泪就清清楚楚的在滴,一滴一滴落在心上,我情不自禁就被它刺疼。它让我想起西风,想起背影,想起莫名的夜晚所降临的情绪。
夜,一颗迷茫的星星,含着露走来,向我的院子递着晨光。午夜里,它留下的激情隧道,在五月麦芒的缝隙里,向我遥望。一点一盏的明火,在夜稍息的露台上,晃荡着。我的身躯,如它梦魇的到来,不徐不急的进入,被它占据。那一刻,缤纷的思绪,又怎么能说的清,理得明白。这一切,都不足以道,我沉睡过的灵魂。此刻,它含着一身的`不舍,一身的思念,摇摇落落,像童年阿婆唱的歌,悠悠荡荡的进耳,又悠悠荡荡的出去。风,吹它在今夜,它再一次到来,看我锤炼它的语言和金黄的麦子。
和煦断续的风,缓缓的推着时间,三步一徐五步一舒和我隔望田野。乡间的树,那绣在垄上的动人图案,每一片都优美,虽没波浪的壮阔,虽没有涛声的激越,虽没有涌动的暗流,但却有优雅的舞者和王者。我常捻一根树枝头,在碌碌的叶片上,悄悄地抓住爬动的入侵者,带着树梢明媚的笑意,带着我的笑意,在今夜,把它与我糅合,肩并肩我们看和想。想那残月静静的披露,想那隐隐的含蓄,想那一点疼便慢慢跑入心间。
一些丝愁忧郁的声调,像雨滴滴在地里,在我远离它们的地方,敲打出我的疼痛,敲打得明砖与瓦湿淋淋的苦。
空中一些雾迅速过来包围了我的居住,我目击着长廊的影子摸索着走出去。时间让我再悄悄的出去,把它寻找,我再沿着它长须的细角,细细地走遍每一处。
空色让我归,却负我一手徒劳。今夜的风,怎么也抓不住一些闹过的梨雨,悄悄地静止下来,直到东方惨白,直到苦涩还一颗颗抱着整衣的莲子,那夜的心尖儿谁来能拔出?颗颗都是跋涉的疼痛。
篇3:独步世界散文
独步世界散文
在没有光的世界里,一股莫名的恐惧涌上心头。寂静黑暗的夜,凄冷的风浸过你的身躯,这种地狱般的生活你已经习惯了。
曾经那个最“特殊”的你仿佛也已逝去。只留下了一具残缺的空壳来填充那本不属于你的东西。你是那么的“自信”。自信的而不过是小小的火苗来燃烧你那腐烂的躯体。让你知道这就是现实,这就是你不想面对的`人生。
华而不实仿佛最能形容你了,惆怅,后悔,自责。一切的负面。无情的刺穿你那薄冰班的心脏,直取脆弱的灵魂,你毫无还手可言。在别人的镜中你看到了那个骄傲的自己,但在自己的镜中,你从不喜欢照镜子。
彷徨彷徨,想要忘却痛,忘却悲,夜是寂静的,心却是冷凝的。光和热不在惧见。你还是你,毫不改变!
为何要选择忘却?逃避退缩的藏在残缺的驱壳中,一个人默默地哭泣,你早晚会被发现的。到最后还是一样。
净水,鱼儿喜欢在里畅游,快慢,都是自己选择。自由,是啊你渴望得到。渐渐地你变了。由慢到快,在分秒间见证了你的伟大!
你曾经哭过,现在却学会了笑。你说过这个世界上只有你配叫做XXX。这句豪情壮言。也只有你才能说出。
现在的你,抬起了头,仰望天空,极冰也在慢慢的褪去,它化成了水。因为出现了太阳,你那残缺的空壳终于得到了灼烧。渐渐地形成了高大的躯体。你再也不用怕了,再也不用怕了!因为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成为世上独一无二的人!
那个人就是自己!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配叫XXX
篇4: 黄昏独步散文
黄昏独步散文
时光,如流水般浸润,你、我,及每一个步履匆匆的日子,在黄昏独步时微醉。
此刻,你是否也如我,独坐在黄昏的的文字里,心如止水,是否还有剪碎的云,附于心上?
午后的风,已不再热烈,轻柔的翻动着这盛夏的低语,漫过浅草,拂过百花,温柔着记忆的书签,思绪卷合成梦想的触,游动在这黄昏的散漫中。
有一种触摸,缠绕笔端,仿佛一种无形的蛊惑,蓄意将骨子里所有的美好,逐一捡回,阻止它在脉络里游走。
可是,说不清该念些什么、写些什么,春夏秋冬,情深缘浅,唯一真实的就是连自己都说不出的心情。感谢心,每天总是崭新的面对自己,不断警戒自己,我该是水般的柔,抑或苇般的韧。心呢,该是空气般的轻盈与自由,可以随时坐上云朵,读一缕风声,把那流淌的眷恋定格眼底,不在沉恋此岸或彼岸;不再执念前世与今生。
黄昏,总是绽放着孤独与宁静。我又沉浸在这莫名的醉里,像个幼稚的孩子,在和风里流连。
小池,依旧是那么坚守,和身边的每一棵杂草相依相偎。倒映在水面的天空里,留下了片片云朵,如风雨执着的脚印。流水,不曾忘记自己的使命,在清风里悠闲地徘徊。和水底的青石缱眷经典的缠绵。一朵小雏菊,在杂草丛中静静绽放,坚持着它的沉默,浅紫的花瓣,不只是为博人一笑,不是为招蜂引蝶,默默的花开,花落,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淡然地进行着生命的一次轮回。
几株蒲公英颤动着纤弱的羽毛,向风含笑。此刻不知哪一截风,携过衣袖,将其中一枝轻轻摇曳,一朵朵,一簇簇,如快乐的精灵缀着顶顶小伞,曼舞空中。多美,不知它们是要去淋那细腻的雨,还是去要吹轻柔的风,或许,累了,倦了,可以落下来,让瘦弱的脊背寻个怀抱接纳,然后,继续扎根,绽放,继续飘零。
黄昏的天空,不知为何还是这般湛蓝,像个婴儿般,漫无目的,温顺的光线,还是以最相宜的姿势,从背后拥抱,如薄薄的雾纱,神秘笼罩。
我的宿命,我的人生章节,时而雀跃,时而低沉。因为一直等待,那个能读懂自己的人来充盈。也许对于生命而言,接纳才是最好的温柔。无论是接纳一个人的出现,还是接纳一个人的从此不见,不知是幸或不幸,我期待的没有出现。直到这一季,我长放的温柔,渐渐淡去,也许终会有一天于晨曦里或落露中离离碎剪,不成文字。而此刻,我依然守在这黄昏的日子里,试图抹去泥土里我来过的痕迹,偷偷扶起被脚印压倒的`片片萋萋。
干净的季节,将凝聚在眸子里的希望,蜕变成了宁谧的绿,次第参差,行走在我的左右。落寞,不由自主的,收起灰烬,后退到日子的后边,让这寂静越来越深。细微安详的痛,正扛起;沉默的约定,盛开着沉默。
盼望有一朵幸福的花,开在天际,让它的妖娆击碎思念的边缘。然后,我就独坐在这叫做黄昏的角落,带着一颗轻盈的心,偷听叶的情话,聆听风的陈述,低眉含笑,徐徐就影。干涸的章节,忽的就生出了灵动,日色近,波含烟,夜长昼短念未还,迢迢风作弦……
篇5:独步红尘经典散文
独步红尘经典散文
年幼时,以为父母便是支撑自己生命的那片天。给予自己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会我说第一句话,鼓励我迈开人生的第一步路,教会我立足这世界的所有本领。可当自己慢慢长大时,他们却也随着岁月流逝而逐渐老去。才发现,自己人生之路还很长很长,他们也无法永远为我遮风挡雨。
于是,我跨进了这五味杂陈,众生百态的大千世界。搭起属于自己的舞台,演一回爱恨情愁,嗔痴贪怨。青春在哭时、笑时、痴时、恨时,从身边打马而过,便匆匆消失在时光的转角之处!惊谎的抓住某人的手,便相信了会天长地久,从此演绎出白首偕老。却不曾想到爱情原来也只是一种幻象,到最后分不清我们爱的是身边的人还是爱的只是爱情这二个字?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翻开手机中储存的一个个电话号码,举在半空的手却不知该停留在那一个号码前。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谁的存在对于别人又是一种必不可少?更别看躺在你QQ列表中那一个个灰色头像。在你的人生中,有多少人的存在,不过只是你人生之中的一种摆设而已!
人,总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成熟。慢慢懂得人生有太多的无奈,太多的遗憾。很多人总是在追悔着曾经或过去,总有着太多的假设和如果……可是谁也无法让时光流转,岁月倒流,不是吗?曾经,曾经都被抛进了岁月的尘土中,剩下的,不过只是脑中那些残缺的画面。
我亦一样,总是不想放开回忆的手。有些人,有些事,总会在某个午夜被自己想起。不经意间,腮旁的那抹冰凉划过脸颊,流进嘴角那咸咸的味道,彻底的击败了自己一砖一瓦筑起的堡垒,败得如此的惨不忍睹。
终究只是凡尘女子……
食人间烟火,便要尝世间百味。只是我知道,有些人始终会走远,有些情终究会散落天涯。
这世上人儿千千万,与你擦肩的人又有多少?能与你相识、相知、相爱的又能有几人?我只是用我的回忆祭奠一份相遇。
我只是拥有记忆,我失落,我伤怀,不是因为你,仅仅是我拥有记忆这种本能。
不要说我的世界太过冰冷,不要以为我如此孤傲。只是,我的世界,你还不曾真正读懂。
我,只是那驿外断桥处那一株寂寞开无主的.清冷寒梅,独自开放,黯然凋零,疏枝临水,孤芳自赏,黄昏独愁!
可我愿意做那清绝冷傲的梅,愿意这样孤傲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就算无人欣赏,就算无人为之驻足,任由春来谢了嫣红,任由岁月苍老了红颜,就如此寂寞的开着,如此高傲的在绽放枝头,哪怕零落成泥,也幽香满地。
我读梅花的诗句,我亦爱梅的清冷。我虽不如历代来爱梅人那般痴狂,更不如梅妻鹤子的林逋那般爱得痴绝。我只是如此淡淡的爱着梅那份冰洁暗香。
一笑相逢
二字留温存
纵我此生犹甚
傥送促膝得相闻
一别而尽几念深……
随着这一曲《浮生辞》,将前尘往事轻轻搁浅,人生路途漫漫,终究只有自己陪着自己走完,独步于红尘。可还是要感谢那些相逢,感恩曾陪着我走过一程的所有人,感恩有你。
若说情终情始
此身落落自空尘
心性最仁是凡人……
篇6:季羡林散文《幽径悲剧》
全文共16段,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写幽径之美。(简介幽径)
第二部分(7—10),写藤萝之美。(描写藤萝)
第三部分(11—16),写藤萝之悲。(由藤萝之死引出自己的思考与反省)
篇7:季羡林散文《幽径悲剧》
出家门,向右转,只有二三十步,就走进一条曲径。有二三十年之久,我天天走过这一条路,到办公室去。因为天天见面,也就成了司空见惯,对它有点漠然了。
然而,这一条幽径却是大大有名的。记得在五十年代,我在故宫的一个城楼上,参观过一个有关《红楼梦》的展览。我看到由几幅山水画组成的组画,画的就是这一条路。足证这一条路是同这一部伟大的作品有某一些联系的。至于是什么联系,我已经记忆不清。留在我记忆中的只是一点印象:这一条平平常常的路是有来头的,不能等闲视之。
这一条路在燕园中是极为幽静的地方。学生们称之为“后湖”,他们是很少到这里来的。我上面说它平平常常,这话有点语病,它其实是颇为不平常的。一面傍湖,一面靠山,蜿蜒曲折,实有曲径通幽之趣。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无论春夏秋冬,总有翠色在目。不知名的小花,从春天开起,过一阵换一个颜色,一直开到秋末。到了夏天,山上一团浓绿,人们仿佛是在一片绿雾中穿行。林中小鸟,枝头鸣蝉,仿佛互相应答。秋天,枫叶变红,与苍松翠柏,相映成趣,凄清中又饱含浓烈。几乎让人不辨四时了。
小径另一面是荷塘,引人注目主要是在夏天。此时绿叶接天,红荷映目。仿佛从地下深处爆发出一股无比强烈的生命力,向上,向上,向上,欲与天公试比高,真能使懦者立怯者强,给人以无穷的感染力。
不管是在山上,还是在湖中,一到冬天,当然都有白雪覆盖。在湖中,昔日潋滟的绿波为坚冰所取代。但是在山上,虽然落叶树都把叶子落掉,可是松柏反而更加精神抖擞,绿色更加浓烈,意思是想把其他树木之所失,自己一手弥补过来,非要显示出绿色的威力不行。再加上还有翠竹助威,人们置身其间,决不会感到冬天的萧索了。
这一条神奇的幽径,情况大抵如此。
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我最留恋难忘的是一株古藤萝。藤萝是一种受人喜爱的植物。清代笔记中有不少关于北京藤萝的记述。在古庙中,在名园中,往往都有几棵寿达数百年的藤萝,许多神话故事也往往涉及藤萝。北大现住的燕园,是清代名园,有几棵古老的藤萝,自是意中事。我们最初从城里搬来的时候,还能看到几棵据说是明代传下来的藤萝。每到春天,紫色的花朵开得满棚满架,引得游人和蜜蜂猬集其间,成为春天一景。
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评价,在众多的藤萝中,最有特色的还是幽径的这一棵。它既无棚,也无架,而是让自己的枝条攀附在邻近的几棵大树的干和枝上,盘曲而上,大有直上青云之概。因此,从下面看,除了一段苍黑古劲像苍龙般的粗干外,根本看不出是一株藤萝。每到春天,我走在树下,眼前无藤萝,心中也无藤萝。然而一股幽香蓦地闯入鼻官,嗡嗡的蜜蜂声也袭入耳内,抬头一看,在一团团的绿叶中——根本分不清哪是藤萝叶,哪是其他树的叶子——隐约看到一朵朵紫红色的花,颇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意味。直到此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顾而乐之了。
茫茫燕园中,只剩下了幽径的这一棵藤萝了。它成了燕园中藤萝界的鲁殿灵光。每到春天,我在悲愤、惆怅之余,惟一的一点安慰就是幽径中这一棵古藤。每次走在它下面,闻到淡淡的幽香,听到嗡嗡的蜂声,顿觉这个世界还是值得留恋的,人生还不全是荆棘丛。其中情味,只有我一个人知道,不足为外人道也。
然而,我快乐得太早了。人生毕竟还是一个荆棘丛,决不是到处都盛开着玫瑰花。今年春天,我走过长着这棵古藤的地方,我的眼前一闪,吓了一大跳:古藤那一段原来凌空的'虬干,忽然成了吊死鬼,下面被人砍断,只留上段悬在空中,在风中摇曳。再抬头向上看,藤萝初绽出来的一些淡紫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它们还没有来得及知道,自己赖以生存的树干已经被砍断了,脱离了地面,再没有水分供它们生存了。它们仿佛成了失掉了母亲的孤儿,不久就会微笑不下去,连痛哭也没有地方了。
我是一个没有出息的人。我的感情太多,总是供过于求,经常为一些小动物、小花草惹起万斛闲愁。真正的伟人们是决不会这样的。反过来说,如果他们像我这样的话,也决不能成为伟人。我还有点自知之明,我注定是一个渺小的人,也甘于如此,我甘于为一些小猫小狗小花小草流泪叹气。这一棵古藤的灭亡在我心灵中引起的痛苦,别人是无法理解的。
从此以后,我最爱的这一条幽径,我真有点怕走了。我不敢再看那一段悬在空中的古藤枯干,它真像吊死鬼一般,让我毛骨悚然。非走不行的时候,我就紧闭双眼,疾趋而过。心里数着数:一,二,三,四,一直数到十,我估摸已经走到了小桥的桥头上,吊死鬼不会看到了,我才睁开眼走向前去。此时,我简直是悲哀至极,哪里还有什么闲情逸致来欣赏幽径的情趣呢?
但是,这也不行。眼睛虽闭,但耳朵是关不住的。我隐隐约约听到古藤的哭泣声,细如蚊蝇,却依稀可辨。它在控诉无端被人杀害。它在这里已经呆了二三百年,同它所依附的大树一向和睦相处。它虽阅尽人间沧桑,却从无害人之意。每到春天,就以自己的花朵为人间增添美丽。焉知一旦毁于愚氓之手。它感到万分委屈,又投诉无门。它的灵魂死守在这里。每到月白风清之夜,它会走出来显圣的。在大白天,只能偷偷地哭泣。山头的群树、池中的荷花是对它深表同情的,然而又受到自然的约束,寸步难行,只能无言相对。在茫茫人世中,人们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哪里有闲心来关怀一棵古藤的生死呢?于是,它只有哭泣,哭泣……
世界上像我这样没有出息的人,大概是不多的。古藤的哭泣声恐怕只有我一个能听到。在浩茫无际的大千世界上,在林林总总的植物中,燕园的这一棵古藤,实在渺小得不能再渺小了。你倘若问一个燕园中人,决不会有任何人注意到这一棵古藤的存在的,决不会有任何人关心它的死亡的,决不会有任何人为之伤心的。偏偏出了我这样一个人,偏偏让我住到这个地方,偏偏让我天天走这一条幽径,偏偏又发生了这样一个小小的悲剧;所有这一些偶然性都集中在一起,压到了我的身上。我自己的性格制造成的这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
篇8:季羡林散文《幽径悲剧》
近段时间,忙忙碌碌、浑浑噩噩,买了许久的书竟被束之高阁填充了书橱。周日的下午,终于可得空闲,于是洗净了手,靠在沙发上,静静地沉醉在大师所描绘的精神境界里。
跟随大师自己仿佛也来到了北大燕园,徘徊于蜿蜒曲折的幽径。春天里听鸟儿应答;夏天看红荷映日、绿波潋滟,秋天赏苍松翠柏,遍山枫叶,冬天观白雪皑皑,抖擞的松柏。一切的景致在大师的笔下富有了饱满旺盛蓬勃的生机。
此时大师笔锋一转,点出最让人留恋的还是一株古藤萝,从古藤萝隐匿于树丛中,给人们馥郁芬芳而不浓烈的着笔,写出了这株默默无闻的古树是那样让人爱怜。庆幸的是在史无前例的 中,燕园的古藤树几尽消失,而这株古藤萝却幸免于难。就在大师暗自高兴时,莫名的这株古树也被虐杀了,是在藤萝还初绽着淡紫色的成串的花朵,还在绿叶丛中微笑时,被人悬空砍断。从此,这条给大师带来无穷快乐的幽径变成了一条永远无法释然痛苦、悲伤的地方。每次经过幽径,他仿佛都可以听到古藤的哀怨、哭泣,都是对大师心灵的一次拷问、折磨。因为藤萝已不是一棵古树,成了历史和文化的负载和见证。它的最终被砍如同人们最终摒弃了自然,摒弃了历史与遥远的精神回望。整个燕园目睹此树的只有大师一人,只有他一人在为这棵古树悲伤哀叹。是啊,人们要关注的事太多太多,谁又会在意一棵树的生与死。此时大师向人们呼出了“奈何,奈何!”,却只能独自背负起沉重的十字架。
读罢此文,被大师深厚的人文精神和生命底蕴所震撼。而文章的语言又不失雕饰,真正达到了语从口出,真情自现的境界。
【竹林幽径,独步烟雨散文】相关文章:
1.独步世界散文
2.烟雨溧阳写景散文
3.杭城烟雨散文阅读
4.独步春中的散文
6.山涧幽径诗歌
7.幽径悲剧教案
10.半城烟雨一城春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