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如何对对联

如何对对联

2022-09-28 08:27:1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Carie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如何对对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如何对对联,欢迎阅读与收藏。

如何对对联

篇1:“对对联”

“对对联”_小学作文

现在我们班里开始流行“对对联”啦!有一天,老师上了一节有关对联的课,我们对对联也产生了兴趣。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对对联”啦!

下课了,我猜想我的'同学韦坤杰会不会又来让我“对对联”呢?这时,果然,他来了,笑着给我出了句“上联”:“一起来‘对对联’啊!‘上联’是:‘早上,覃天作踩到香蕉,摔了个全身残废!”“哼!策我?以为我对不出来,看我怎么还给你”我说。然后思索着该怎么“对”他的“上联”。“早上”我就对“夜晚”吧。“覃天作”就对“韦坤杰”,姓名对姓名。“踩到香蕉”就对“踏中西瓜”,反正都是滑的东西。“摔个头脑开花”对“跌得满体流血”,嘿嘿,一样惨。“哈,对出来了!”我笑着说,“韦坤杰,上联是‘早上,覃天作踩到香蕉,摔了个头脑开花’,那么下联就是‘夜晚,韦坤杰踏中西瓜,跌得满体流血’!哈哈!你策我,我当然也要策你啦,否则――不工整!”韦坤杰哭笑不得。

接着,“还有!”韦坤杰又来了个上联:“上联”是:‘男男女女天天亲亲密密恩恩爱爱’!”啊?又些不三不四的感觉,不过照样可难不倒我!“男男女女”对个“老老少少”。“天天”当然对“日日”啦。“亲亲密密恩恩爱爱”嘛,我要想想了,老人和小孩天天都要怎么样呢?对了!对个“建健康康快快乐乐”吧。哈哈,搞定!我大声说道:“韦坤杰,我又对出来了!“上联”是:‘男男女女天天亲亲密密恩恩爱爱’那么“下联”就是:‘老老少少日日建健康康快快乐乐’!”韦坤杰心服口服……

怎么样,“对对联”好玩吧!大家也和班里的同学们一起“对对联”呀!

篇2:对对联作文

快过年了,爷爷进了一批对联,又可以帮他卖对联了!据说爷爷已经卖了二十五年的时间了。岁月在爷爷的额头上刻下了一道又一道深深的皱纹,爷爷的身体也一年不如一年了。他白发苍苍,行动也不太灵活。不过我还是挺佩服爷爷的毅力。

这一年是羊年,我们家好多人都属羊。爷爷、伯伯、姐姐、我,这一年可是我们四个人的本命年哪!于是,我伴随着新春一步步的临近,开始了一次生意之旅。

第一天,我们在大队,卖了差不多五十元钱;第二天的收获就有些少了,只卖出了十几元钱;第三天,我们在六队。我、姐姐、哥哥、爷爷、妹妹,我们人员这所以这么多,是因为爷爷的身子骨弱了,需要我们帮忙。不过那天的收获还不小,差不多有二百元钱的收获。

现在你对我们的阵容估计还不太熟悉,我来给你一一介绍。

爷爷和姐姐负责给顾客拿东西,哥哥负责看货,我负责找钱、算钱,妹妹则负责看包。俗话说“人多力量大”,我们分工明确,所以干起来十分麻利。一点都不耽误顾客的时间。

我们不断换地方,细心经营,直到现在(腊月二十二),我们大概有一千元的收入。相信剩下的时间会收入更多。

寒假前期,我计划帮爷爷买对联,中午写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下午来到爷爷卖东西的地方,帮助爷爷卖东西。通过帮爷爷卖对联,我才知道做生意有多么不容易。我不但学习上没有耽误,生意上也没有耽误。为人处事上知道了做生意要谦逊、低调,不要跟顾客吵架。我之所以有了经商的头脑,是因为每次寒假都帮爷爷卖对联。爷爷身体抱恙,但还坚持了二十五年余载。

新的一年,祝爷爷奶奶身体健康,祝同学们学习进步。你们也要抓紧时间,趁爷爷奶奶还有时间,帮他们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吧!

篇3:对联倾对

对联倾对大全

001

出句:鲸吐日出海 [赛事出句]

对句: 仙拥月入怀 [笑僧]

赏析:出对气势如巨幅之画,李白归来哉

002

出句:拂柳窥帘内[夜风]

对句:飞花卧砚中[陆小凤]

赏析:“东风有意揭帘栊,柳欲窥人帘便卷看是飞花同与进,砚中一卧自然研”诗情画意的小布局

003

出句:小舍一篷月 [对月悲歌]

对句:孤窗几树梅 [对月悲歌]

赏析:有月有梅,仿佛林和靖小孤山居所,对仗自然,意境孤绝清高

004

出句:珠雨轻敲瓦 [阅微草堂]

对句:春风漫卷帘[竹山一墨]

赏析:余光中有篇散文《听听那冷雨》,说的就是珠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如一种美妙的音乐伴随的是春风卷帘欲探谁,这就有回味性的余地

005

出句:雨新阶上绿[问之]

对句:瓜嫩蔓间青[问之]

赏析:雨新,遮了苔痕的语境,似给前人的“苔痕上阶绿”提供了文学养分此联妙在对幅“以自然之心,道出自然之声”蔓蔓青藤上几只嫩瓜悠悠的挂着,或在雨丝中慢摇其情其景,让人不禁向往

006

出句:小径花飞乱 [淡云]

对句:幽阶犬卧闲 [一格]

赏析:“犬卧阶前知地暖,花飞径上问谁闲”以闲对乱,表达了一种情境的冲突却又和谐,更写出了乡村的静谧

007

出句:松荫闲睡鹤 [任雨读]

集句:溪午不闻钟 [花易落集李白句]

赏析:对幅集句不易,与出幅构成一松溪隐居图意境清幽,对仗又有韵味,得工整之实

008

出句: 一网鱼和月[赛事出句]

对句:半船笑与歌 [嘀嗒]

赏析:出幅与对幅都无出奇的字眼,但却饱含一种快乐的.渔家情绪思合而自逢,无须多余的字眼

009

出句:柳梢簪小月[闲云野鹤]

对句:眉黛锁轻愁[孔雀东南飞]

赏析:佳丽之乡谁妆点?一种淡淡的忧愁在一种细腻的刻画下栩栩如生柳记得那玲珑可人的小月,谁是那思人的小家碧玉,动词簪与锁两字用

的恰好

010

出句:镰蘸月光磨[汇波晚照]

对句:锄从云影落[醉卧东山]

赏析:“但凭想象作文章”,此情此景,纵是诗仙也只能羡慕整联的意境如图画:“劳作的乡村人挥动着锄头,从云影中落下叮当的快乐丰收的乡村人在准备着镰刀, 蘸着月光的清水,磨得一张张明亮,磨得镰刀的心直往丰收飞奔”

出句:无翅心偏远[蓝风景]

对句:敢情花最香[好人生]

赏析:难得有一种浪漫的情愫,心有多远,天就有多大出幅如不够坚定的话,对幅的花最香更印证了这种坚定性祝福每一个有梦想的人都能飞到自己的理想花国对幅的对仗有些跳脱大胆,却很合意

012

出句:满腹梅花句 [匆匆过客]

对句:一颗冰雪心 [二月]

赏析:只要有爱,就有纯洁的心,满腹的梅花诗句短而富有内涵,可以试

用词来诠释,浣溪沙:“若问连城飞雪忙,纤纤雪片入新房娥眉无意画眉妆一朵香微吹下酒,无穷温暖溢于窗梅妻回首笑三郎”

013

出句:云补山缺处 [-泥鳅-]

对句:江流天尽头 [燕十三]

赏析:苍茫山缺,可以云补,对幅化用了“江流天地外”的部分诗意时空的上下转换,有种视觉的震撼效果

014

出句:云拖山色近[周家大少爷]

对句:风渡鸟声清[流月长河]

赏析:云拖有前人的“一帘花影云拖地”的痕迹,把山色用固体的感觉表达出来,对幅风渡一词选择不错整联是声色的对比运用,写出了自然环境的美

015

出句:不畏人间苦[快乐神仙]

篇4:对对联技巧

【关于对联的第一个故事】

明人解缙,门对富豪的竹林。除夕,他在门上贴了一副春联:

门对千根竹, 家藏万卷书。

富豪见了,疑有讽己之意,叫人把竹砍掉。解缙深解其意,于上下联各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富豪更加恼火,下令把竹子连根挖掉。解缙暗中发笑,在上下联又添一字:

门对千根竹短无,家藏万卷书长有。

富豪气得目瞪口呆。

【关于对联的第二个故事】

纪晓岚9岁那年,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手里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这时,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岚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一本正经地向教谕大人问好。

先生看着这个小机灵鬼,心中十分喜欢,便把他叫到身边说道:“你这个小顽童,生得倒挺机灵,不知你的书念得如何?”纪晓岚的娃娃脸上,两只大眼晶晶闪亮,看着教谕说道:“一会儿入场考试,大人就会晓得了。”他这么一说,把教谕大人逗乐了,说道:“现在未入考场,我倒要先试你一试。”说完,教谕给纪晓岚出了一联,要他来对,这句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纪晓岚听了,脸上微微一红,便扑嗤一下笑出声来,想是先生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忙回答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

篇5:对对联技巧

对联的上句叫上联(也叫出句)下句叫下联(也叫对句)

对联的特点为:

1、字数相等。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

例: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2、词性相同。 如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实词里要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

例:请适当调整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

上联:胜地据淮南,看云影当空,与水平分秋一色;

下联:桥过下扁舟,何处问箫声,有人吹到三更月。 (扬州二十四桥联)

改后下联:扁舟过桥下,问箫声何处,有人吹到月三更。

3、结构相对。 上下联的结构要并列对并列,偏正对偏正,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

墙 上 芦 苇,头 重 脚 轻 根 底 浅;

山 间 竹 笋,嘴 尖 皮 厚 腹 中 空。

└—┘ └—┘ └—┘ └—┘ └—┘ |

方位 并列 主谓 主谓 方位 │

└————┘ │ │ └——┘

偏 正 │ │ 主谓

└┬┘ └———┴—————┘

│ 并列

└———————————┘

主 谓

例:(北京西城区第三次模拟考试第23题)下面这副对联有明显对仗不工整的地方,在不改动字句的前提下,请分别调整上下联词语顺序,使上下联对仗工整,合乎对联的要求。

纵目登阁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木清华万类荣

答案:登阁纵目鸢飞鱼跃千帆竞

览胜抒怀水清木华万类荣

篇6:对对联技巧

张贴桃符:秦汉以前,民间每逢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神荼和郁垒)的古老风俗。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到了唐以后,有人开始把桃符上的门神神荼和郁垒换成了秦琼和尉迟恭。

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 嘉节号长春。——五代时期后蜀王孟昶作

篇7:巧对对联

巧对对联

上联:花甲重逢 增加三七岁月

下联:古稀双庆 更多一度春秋

此对联的`来源是这样的:

乾隆五十年,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应邀赴宴的人达三千九百多人,其中有一老叟一百四十一岁,乾隆皇帝便以此为题,与纪晓岚对句。

“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乾隆出了上联。

按我国古代纪年法,六十为花甲。“花甲重逢”,即两个“花甲”,为一百二十岁,三七岁月,即三七为二十一岁。这样一百二十岁,加上二十一岁,共为一百四十一岁。出联称奇。

纪晓岚思索片刻,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我国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古稀双庆,就是两个七十为一百四十岁,再加一度春秋,就是一百四十岁加一岁,也是一百四十一岁。对句绝妙。

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

唐伯虎同祝枝山因事到乡村,看到村夫车水。

祝出对曰: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

唐对道: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祝唐之对实属巧妙,传诵一时。

更多相关内容欣赏:

对联的作法

对联图片

结婚对联

篇8:相声对对联

甲:谢谢同学们给我一个人的掌声,

乙: 合着大家这些掌声都是给你一个人拍的。

甲:然也!

乙: 还然也?我跟你说啊,这相声可是两个人表演。

甲:对对对,两个人两个人.你说咱俩同学也有3-4年了吧。

乙:是。

甲:如果说我在学校里取得一丁点成绩的话,那么完全得力于(指乙)我自己,我一直很努力,谢谢!

乙:跟你说个事行吗?

甲:你说你说。

乙 :你要是不打算介绍我,就别比划这一下成不成?

甲:好的好的。我话还没有说完呢。孤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没有您的帮助,我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吗?

乙: 不能

甲:我能获得大家的支持吗?

乙: 不能

甲:所以今天借这块宝地,我要感谢一下----我的老师。我的父母。我的祖国。我的。。。

乙:(打断)你这发表获奖感言啊?跟你打听一下啊

甲:你说你说。

乙 :这里头到底有我没有啊?

甲:有 你啊

乙 :那说我呀。

甲:我们班要是没有你呀,早就评上先进班集体了。

乙: 合着我就一直给班里拖后腿来着。

甲:这是跟你开个玩笑。

乙 :开玩笑啊。

甲:哪能没有你呢。我现在重新介绍一下你啊。

乙: 你好好介绍一下我。

甲:乙是我的同班同学。

乙:唉,我们俩是一个班的。

甲:在班里学习成绩一直是优秀。

乙:你这是夸奖我。

甲:经常获得老师的表扬。

乙:你这是也在表扬我。

甲:上学期学校发你(比划)这么大一奖状。

乙:你说的这是奖状还是 海报啊?

甲:我们俩是一对好朋友。

乙:是。

甲:连追求都一样

乙:是嘛

甲:今天站在台上为大家说段相声,我是逗哏的

乙:那我是捧哏的'

甲:我要是喜羊羊

乙:我就是灰太狼

甲:我要是铁甲小宝

乙:我就是金龟次郎

甲:我要是沙和尚

乙:我就是孙悟空

甲:我阿童木

乙:我孙悟空

甲:我哪吒三太子

乙:我孙悟空

甲:我金刚葫芦娃

甲乙:我孙悟空

甲:去(推甲)你怎么一直孙悟空啊?

乙:随便你怎么换,我会七十二变嘛

甲:我们今天说段什么呢?

乙:我们来对对联,怎么样啊?

甲:你说说什么意思?

乙:就是我给你说个上对。

甲:我给你对个下对。

乙:这上下联可得合辙押韵,对仗工整。

甲:有点意思。我试试。

乙:好啊。

甲:譬如你说:人之初,我给你对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乙:你这是《三字经》,不是对联。

甲:一九得九,二九是十八,

乙:你这是乘法口诀,

甲:三九是胃泰。

乙:胃药啊,你到底会不会?

甲:我这儿有点乱。你给说说对联的规矩

乙:你听好了,我先来一简单的。白日依山尽。

甲:黄河入海流。这简单,一年级的小朋友就会背。

乙:其实吧,对联的规矩是: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甲: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乙:原来你知道对联的规矩啊。

甲:这么跟你说吧。我七岁就会背《笠翁对韵》。

乙:又吹上了。那废话少说,这就开始了。

甲:来者不拒。

乙:我这上联有了:羊肉。

甲:我给你对“萝卜。”

乙:不像话。

甲:怎么了呢?

乙:羊肉对萝卜,有讲吗?

甲:有啊,羊肉炖萝卜,它好吃啊,还特有营养。

乙:没问你那个。好好说啊。

甲:行咧。

乙:我说:核桃。

甲:我给你对“萝卜。”

乙:我这核桃可能吃。

甲:我这萝卜也能啃啊(做动作)

乙:别啃了。我再出一上联:绸缎

甲:我给你对“萝卜。”

乙:啊?萝卜像话吗?我说的这是穿在身上的:绸缎。

甲:我这也能穿啊。罗是‘绫罗绸缎’的‘罗’,卜是‘布匹’的‘布’,你看怎么样?”

乙:好,算你对上来了

甲:什么叫算对上了,就是对上来了。

乙:我再说一上联:钟鼓

甲:(想也不想)萝卜

乙:走(推甲)。捣乱是不是?当着这么些同学,你掉萝卜堆里了?

甲:你才掉红薯窖里了呢。

乙:怎么我说什么你 都对萝卜啊?

甲:谁让你刚才一直“我是孙悟空”来着。

乙:他这里等着我呢。我刚才说的上联可是“钟鼓”,就寺院里一敲,咚咚咚咚,动静很大的钟和鼓。

甲:我这“萝是‘锣鼓’的‘锣’,卜是‘铙钹’的‘钹’,一敲哐哐哐哐,动静也不小。

乙:嘿。还真有你的。

甲: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我七岁就会背《笠翁对韵》。

乙:别吹啊,我说,一个字的你能对吗?

甲:一个字?十个字,一百个字也不在乎。

乙:是这话。我单说一个字:小。

甲:我给对:大。

乙:小对大,这个可以。我再说一个字:香。

甲:“香”?我给你对个“臭”。

乙:香对臭,也行。我再说一个字:手。

甲:手,对脚啊。

乙:(看手。再看脚。)一个上边,一个下边。行。

甲:(作得意状)、谢谢!谢谢!

乙:我这三个字合起来就是我的上联。我是:小香手。

甲:我是:大臭脚。(尴尬)我呀,合着你是下套蒙我啊。

乙:你不是说你七岁就会背《笠翁对韵》吗?

甲:他在这等着我呢。

乙:你还能对吗?

甲:当然能对了,这回我加点小心。不能让你再把我绕进去。

乙:听着,我说:山羊。

甲:我得你对:水牛。

乙:我这能加字。

甲:我这也能添字。

乙:山羊上山。我这羊啊上去了。

甲:水牛下水。我这牛啊下去了。

乙:我这还能加字。

甲:我这还能添字。

乙: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比划)

甲: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也比划)

乙: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甲:叫唤什么呢?

乙:碰山羊角了,疼了,这叫:山羊上山,山碰山羊角。咩。

甲:我给你对:水牛下水,水没水牛腰;哞 。

乙:嘿,你可真行。

甲:对了,一会下台别走,跟我回家去。

乙:你要请我吃饭。

甲:不是,我呀,才买了两斤萝卜。正好把你这羊炖了。

乙:去你的吧。

甲乙:(鞠躬)(下场)!

篇9:怎样对对联

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基础要素。字数相等,指的是,若上联是由几个分句组成,则下联也应是由字数上与之一一相等的几个分句组成。总之,若连字数都不能相等,那无论如何也难以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对联。

从内容看,上下联之间,内容要相关,以起到相反相成或相辅相成的效果。这种关系或者是从相同的角度互相映衬、补充,即所谓“正对”;或者是从相反的角度互相反衬、对照,即所谓“反对”。如:

觉行圆满;功德庄严。(正对)

心平积福;欲重招殃。(反对)

还有少数对联上下联之间属于互相衔接的关系,即所谓“串对”或“流水对”。如:除了香甜苦辣咸酸涩;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上下联内容毫不相关,会使人觉得非常别扭和生硬,则起不到对联应有的文学效果,难以称得上是合格的对联。当然,有一种特殊的'对联形式,即所谓“无情对”。它指的是上下联形式上(字面)对仗工整,而内容上(意义)却有意不相关,从而造成一种特殊的效果。无情对主要是利用对联的形式特征(对仗),来体现一种文学趣味和技巧,其内容是次要的。如:

庭前花始放;阁下李先生。(常用无情对)

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常用无情对)

总之,字数相等,内容相关,是对联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最起码的要求,体现了最基本的对应性和关联性,故将二者称为基础要素。

篇10:怎样对对联

词性相当、结构相称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语法要素,也是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词性相当,指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性质应尽可能相同或相近。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等。如:五蕴皆空观自在;一心不乱见如来。

此联中,“五”和“一”都是数词,“蕴”和“心”都是名词,“皆”和“不”都是副词,“空”和“乱”都是形容词,“观”和“见”都是动词,“自在”和“如来”都是名物化的形容词或动词。一般对虚词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实词的要求较为严格。在具体的对仗中,除词性外,还可适当考虑词语在句中的作用,对修饰词语的要求较宽松,对中心词语的要求较严格。

结构相称,指上下联对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尽可能相同。如:一心常忍辱;万事且随缘。

此联上下联皆为主谓宾结构,其中,“一心”对“万事”皆为偏正结构,“忍辱”对“随缘”皆为动宾结构。

篇11:怎样对对联

节奏相应,平仄相谐

这是对联格律的两个声律要素。节奏,本是音乐术语,指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等现象。在联律中,则是指对联语句中有规律的停顿现象。节奏相应,指上下联在节奏的停顿上应当尽可能保持一致。如:

漏尽-飞身-去;

心空-及第-归。

以-神通力-护持-正法;

设-孟兰盆-超度-慈亲。

不过,作者认为,节奏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节奏包括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狭义的节奏则专指语意节奏。语意节奏主要依语句结构去划分,指根据语意而产生的音节上的停顿或间歇。声律节奏则是从平仄要求去看,指句中一定位置的声调要求(平仄安排)。作者认为,为使概念明确,最好将语意节奏和声律节奏分别用“节奏”和“音步”来表达。举例如下: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节奏)

同时-闻授-记;次第-得菩-提。(音步)

当然,节奏和音步还是有密切联系的,二者经常是一致的。

平仄相谐,又称平仄协调,狭义地说,是指对联在音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相对与平仄交替。广义地说,也包含句脚平仄安排等其他一些平仄问题(见六禁忌)。平仄相对,指上下联各音步以及各分句句脚之间,要平声对仄声、仄声对平声,即上联是平声,下联就要是仄声,反之亦然。对音步的安排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因为,实际上并不一定要求整个音步平仄相对,能在音步位上平仄相对即可。所谓音步位,就是每个音步的末位字,这是决定整个音步性质的重点声。由于汉字的绝大多数音步为二字音步,因此,音步位一般指的就是每句的第二、四、六字。所以便有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说。如:

心驰-有外-实迷-有;身处-空中-不见-空。

○○ △△ △○ △ ○△ ○○ △△ ○(○表平声, △表仄声。)

此联中,第一三五字不一定平仄相对,第二四六字皆平仄相对。不过,并非所有的音步位都在二四六位置上,主要是由于对联行文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外,还有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等句式,以及领字、专有名词等的运用。如:

建-曼荼罗坛-修法;于-阿兰若处-参禅。

直心-乃-万行-之本;贪欲-为-诸苦-之源。

深心-勤习真言宗-教义;全力-弘扬-大手印-法门。

以上诸联,其音步位就不一定在二四六位置上。

平仄交替,它与平仄相对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指上联或下联的句子,其自身的音步(或者说音步位)之间,平仄应交替使用。只有各分句的句脚与前一音步之间,可以不考虑交替问题。如:

真身已过凡间望;妙法不堪小智听。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也交替)

正信起行真有佛;深心入解本无魔。

△ ○ △△ ○ △ ○○(音步交替,句脚与前一音步不交替)

平仄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以律害意,个别地方出现平仄失对或平仄失替,亦可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和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之类的情况下,更可以适当放宽平仄方面的格律要求。

对联格律的上述六要素,大体上还存在某种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词性相当是结构相称的基础,结构相称是节奏相应的基础,节奏相应是平仄相谐的基矗两个基础要素则自不必说。

篇12:王维对对联

王维对对联

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传说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年进京赶考,傍晚的时候走到一处荒野,荒野上只有一座小茅屋。王维在门外敲门,过了半天,一位年轻的姑娘出来开门。

王维把要留宿的想法和姑娘说了,姑娘听了之后微微一笑,说道:“我爹爹说了,让来的客人对对联,如果对上了,就可以留宿,如果对不上,恕不接待。”

王维一听,马上来了兴趣,一口答应,并且催促姑娘抓紧时间出题。姑娘吟道:空空寂寞宅,寡寓安宜寄宾宿?

王维一听,这个上联字字都是宝盖头,一时想不出来,觉得有点为难。

他正在那里苦思冥想,姑娘见他不做声,就说;“堂堂一位文人,连个对联都对不上,怎么进京赶考啊?”说着进去把门关上了。

王维很无奈,只好在黑暗中继续赶路。黑夜中不认识路,又是在荒郊野外,这可怎么办啊?王维很焦急,情急之中,他居然想到了下联,于是又匆匆返回敲门。姑娘开门见还是他,有点诧异,但还是听他把话说完。

王维这次昂首挺胸,十分自信地说出了下联:迢迢逶迤道,适逢邂逅遇迷途。

姑娘闻后,连连称妙,于是把王维迎进家中,盛情款待。

感悟

这副对联的魅力不仅在于上联和下联分别由同一部首的汉字组成,而且对联完全根据彼情彼景而出,读起来就像是这位少女和王维在款款对话:“先生您看,这个空空的茅屋里就住我一人,荒郊野外,让我怎么方便留宿宾客您呢?”“姑娘呀,我走了千里迢迢的路程,在这茫茫迷途中恰恰遇到了你,这真是你我的缘分,请你不要再推托我了吧!”

拓展:

王维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因笃信佛教,又被称为“诗佛”。

公元701年,生于蒲州(今运城永济市)。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受累,贬为济州司仓参军。开元二十三年,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次年迁监察御史,后奉命出塞,为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此后半官半隐居。安史之乱被捕后被迫出任伪职,战乱平息后下狱。因被俘时曾作《凝碧池》抒发亡国之痛和思念朝廷之情,又因其弟王缙平反有功请求削籍为兄赎罪,得宽宥,降为太子中允,后兼迁中书舍人,终尚书右丞。

他才华早显,既是诗匠,又精禅理。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据其《请施庄为寺表》云:“臣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岁。”《王右丞集笺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与其小一岁的弟弟缙幼年均聪明过人。十五岁时去京城应试,由于他能写一手好诗,工于书画,而且还有音乐天赋,所以少年王维一至京城便立即成为京城王公贵族的宠儿。有关他在音乐上的天赋,《唐国史补》曾有这样一段故事:一次,一个人弄到一幅奏乐图,但不知为何题名。王维见后回答说 :“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叠第一拍。”请来乐师演奏,果然分毫不差(根据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书画”的考证,《霓裳羽衣曲》第三叠并没有拍,是散曲,白居易的句子“中序擘騞初入拍”也可以说明这一点。沈括精通音律,其言可信。王维工于音律,是正史所载之事,但这个故事却是编造的)。

在诗歌方面,有他十五、十七、十八岁时写成的有文字记载的资料。可见,他在十几岁时已经是位有名的诗人了。这在诗人中是罕见的。当时,在那贵族世袭的社会中,像王维这样多才多艺的资质,自然会深受赞赏。因此,二十一岁时就考中了进士。

出仕后,王维利用官僚生活的空余时间,在京城的南蓝田山麓修建了一所别墅,以修养身心。该别墅原为初唐诗人宋之问所有,那是一座很宽阔的去处,有山有湖,有林子也有溪谷,其间散布着若干馆舍。王维在这时和他的知心好友度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就是他的半官半隐的生活情况。

一直过着舒服的生活的王维,到了晚年却被卷入意外的波澜当中。玄宗天宝十四年(755)爆发了安史之乱。在战乱中他被贼军捕获,被迫当了伪官。而这在战乱平息后却成了严重问题,他因此被交付有司审讯。按理投效叛军当斩,幸其在乱中曾写过思慕天子的诗,加上当时任刑部侍郎的弟弟(曾跟随皇帝出逃)的求情,恳请将其官职等换其兄性命,王维才得免于难,仅受贬官处分。其后,又升至尚书右丞之职。

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这首诗是他隐居生活中的一个篇章,主要内容是“言志”,写诗人远离尘俗,继续隐居的愿望。诗中写景并不刻意铺陈,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来,而淡远之境自见,大有渊明遗风。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如何对对联】相关文章:

1.对对联

2.在线对对联

3.怎样对对联

4.怎么对对联

5.国庆对联对诗大会主持稿

6.春节对联怎么贴才对

7.对联对出美姻缘的故事

8.古诗春节对联集 古诗词里的对联

9.2022结婚七字对联带横批_新婚对联

10.对联 横批

下载word文档
《如何对对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