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东方杰”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下面就是小编整理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希望大家喜欢。
篇1: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篇2: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大学生群体,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学业、生活、情感、就业多重大山的压迫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已经告急。下面小编就告诉你们几个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值得重视的八个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学业问题、情绪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焦虑问题、情感问题、性健康、特殊群体心理健康问题和大学生活适应问题是目前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就如学业问题来说:
学习压力大,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等学业问题始终困扰着大学生。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学习动力不足。在大学生生活事件量表中,列在第一位的是学习压力大。调查结果表明:有69.6%的新生和54%的老生感到“学习难度加大,非常困难”;在座谈中问到学生为什么学习时,学生淡淡地说:“为学习而学习”。一位大二学生也写道:“学习始终不能进入状态,总感到是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被动地学,而静下来想为什么学时,会感到很苦恼。”特别是一年级学生,认为“学习负担重,难以应付”的占70.4%。
2、 学习目的不明确。自习路上永远有匆匆的身影,但仔细考虑学生的学习目的却不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很多同学为了应付不得不参加的考试,不能不做的事而学习。有的学生甚至直截了当地回答:为了能够考试过关,至于为什么学生心中没有底。一位学生这样写道:“在中学时代,各方面表现都很出色,进入大学后,沿着中学的惯性学习,尽管成绩还算理想,但学习虽然努力却常常感到心力交瘁,学而无所获。”更多的学生是懒得“精益求精,但求蒙混过关。”面对人才市场的巨大压力,很多学生也感到内心的危机感,但真正要努力学习,却提不起精神来。
3、 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困难的学生虽然在大学生群体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他们的负性情绪,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无法集中,有的学生不适应大学生生活,“小学、中学都是尖子学生,到大学生后一下子变为普通学生,个人约束力又差,自制力弱,大学期间较为放任,因而学习差了”;“虽然学习上很尽力,上大学就是为了求学,而学习成绩总是不理想,因而感到很自卑,也十分压抑。”调查中有42%的学生经历过考试失败,我们随机抽查了一个30人的大四工科班级成绩,在七学期中,有63门次不及格,人均2.1门次,不能不引起重视。
4、 学习动机功利化。市场经济的利益杠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对于学习,学生表现出空前的功利意识。对还没有学的课,学生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学习这门课有什么用?”因而出现了专业课、基础课门前冷落车马稀,而技能类课程如计算机、外语、股票各种各样的证书班摩肩接踵、门庭若市的明显对比。“考证热”正是学习功利化的直接表现。学生充分了解到市场对各种证书的青睐,因而放弃了专业课的学习去追逐各种有用的证书。
如何自我心理调适?
满意的感受、愉快的心情,主要来自较好的精神修养。心理健康的人,也不是对任何事物都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而是善于控制和调整自己。例如。有的人感到烦躁时,会选择柔和的音乐听,以使自己的心情宁静;有的人感到忧郁时,去听一些雄壮或激昂的乐曲上,以使自己兴奋起来。通常所用的自我调式的方法有:
1、自我激励
自我激励是一个人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主要是用崇高的理想、生活的哲理、榜样的事迹或明智的思想观念来激励自己,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调整不良的心理。调适好自己的心理,不自卑,不自傲,相信自己,接受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相信未来是美好的,学会从零开始,心向未来;在学业上要追求无止境,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要学会知足。
2、情境迁移
在遇到苦闷或愤怒的情境时,可以把注意力从消极的方面转移到积极方面去,尽量避免或减轻精神创伤,使自己的情绪恢复到稳定。比如,可以听音乐,散步,和知心的朋友聊天,逛公园等。这对消除烦恼,缓解紧张的情绪大有益处。
3、情绪宣泄
心理学家认为,宣泄是人的一种正常的心理和生理需要。是个体在产生痛苦时、悲伤忧郁时,通过适当的方法、渠道进行发泄,达到减轻痛苦的目的。如向师长亲友、同学朋友倾诉一番,把自己的委屈、烦恼、痛苦诉说出来;或大哭一场;或干脆通过体力劳动、唱歌、运动等形式发泄一下,来缓解心理上的压力;或在空旷的田野上大声喊叫,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宣泄积郁。
4、必要的咨询
当遇到困惑和挫折时,可以咨询父母、老师、同学、朋友,也可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去咨询,向他们诉说内心的困惑或心理障碍,以求的他们的帮助和开导。
5。讲究处事技巧
当与别人发生冲突时,不妨暂时避开对方一段时间,或找亲朋好友倾诉一番,这么做并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或因某种事情引起不愉快的情绪时,最好把这件事尽快忘掉,不要去想它,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最好配合转移思维,就是设法使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到更有意义的方面去,这种重新投入到新的一件更高尚的、更有意义的事情上,以冲淡感情上的不愉快或痛苦的现象,称之为“升华”。
6。学会自我放松
这种方法是要学会四肢放松,并获得安静,能有意识地去感受四肢的松紧、轻重、冷暖的程度,从而取得放松的效果。自我训练法能改善生理功能、交感神经活动降低,心率、呼吸频率减慢等,可达到排解和消除不良情绪的目的。
7。常做“心理美容”
每个人都有心理缺陷,这就好比人的身体相貌总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一样,并非是什么疾病。经常进行“自醒”,反观内照,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就是给自己的心理做了美容,对心理健康大有益处。
8。发展多种兴趣
笔如书法绘画、唱歌跳舞、体育运动等。特别是体育运动,除了可以宣泄情绪外,还能培养互相合作、敢于对抗、勇于向上的品质,从而通过锻炼体能达到带动“心能”的目的。
篇3: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二、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介定心理健康,其基本标准有: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三、摆脱忧郁情绪的方法:
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再给自己一点爱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变你的行为
5、走出忧郁,创建“三人空间”
6、了解自己的极限
7、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1、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4、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四、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篇4: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
五、测试一下,每题有三种选择答案。
1、与人初次会面,经过一番交谈,你能对他(她)的举止谈吐、知识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准确的评价吗?
A、不能。 B、很难说。 C、我想可以。
2、你和别人告别时,下次相会的时间地点是――
A、对方提出的。 B、谁也没有提这事。 C、我提议的。
3、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个人,你的表情是――
A、热情诚恳,自然大方。 B、大大咧咧,漫不经心。
C、紧张局促,羞怯不安。
4、你是否在寒暄之后,很快就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A、是的,对此我很敏锐。 B、我觉得这很难。
C、必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
5、你与人谈话时的坐姿通常是――
A、两膝靠拢。 B、两腿叉开。 C、跷起“二郎腿”。
6、同他(她)谈话时,眼睛望着何处?
A、直视对方的眼睛。 B、看着其他的东西或人。
C、盯着自己的钮扣,不停玩弄。
7、你选择的交谈话题是――
A、两人都喜欢的。 B、对方所感兴趣的。 C、自己所热衷的。
8、通过第一次交谈,你们分别所占用的时间是――
A、差不多。 B、他多我少。 C、我多于他。
9、会面时你说话的音量总是――
A、很低,以致别人听得较困难。 B、柔和而低沉。 C、声音高亢热情。
10、话时姿态是否丰富?
A、偶尔做些手势。 B、从不指手划脚。 C、我常用姿势补充言语表达。
11、你讲话的速度怎么样?
A、频率相当高。 B、十分缓慢。 C、节律适中。
12、假若别人谈到了你兴趣索然的话题,你将――
A、打断别人,另起一题。 B、显得沉闷、忍耐。
C、仍然认真听,从中寻找乐趣。
说明 选A----1分 B---3分 C---5分
分数为0--22:首次效应差。也许你感到吃惊,因为很可能你只是依着自己的习惯行事而已。你本心是很愿意给别人一个美好印象的,可是你的不经心或缺乏体贴或言语无趣,无形中却为来人做出关于你的错误的勾勒。必须记住交往是种艺术,而艺术是不能不修边幅的。
分数为23--46:首次效应一般。你的表现中存在着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时又偶有不够精彩之处;这使得别人不会对你印象恶劣,却也不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首先必须心理上重视努力在“交锋”的第一回合显示出最佳形象。
分数为47--60:首次效应好。你的适度、温和、合作给第一次见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对方是你工作范围抑或私人生活中的接触者,无疑他们都有与你进一步接触的愿望。你的问题只在于注意那些单向的对你“一见钟情”者。
篇5: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二、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介定心理健康,其基本标准有: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三、摆脱忧郁情绪的方法:
1、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再给自己一点爱
3、分散你的注意力
4、改变你的行为
5、走出忧郁,创建“三人空间”
6、了解自己的极限
7、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8、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1、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4、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篇6: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四、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五、测试一下,每题有三种选择答案。
1、与人初次会面,经过一番交谈,你能对他(她)的举止谈吐、知识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准确的评价吗?
A、不能。 B、很难说。 C、我想可以。
2、你和别人告别时,下次相会的时间地点是――
A、对方提出的。 B、谁也没有提这事。 C、我提议的。
3、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个人,你的表情是――
A、热情诚恳,自然大方。 B、大大咧咧,漫不经心。
C、紧张局促,羞怯不安。
4、你是否在寒暄之后,很快就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A、是的,对此我很敏锐。 B、我觉得这很难。
C、必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
5、你与人谈话时的坐姿通常是――
A、两膝靠拢。 B、两腿叉开。 C、跷起“二郎腿”。
6、同他(她)谈话时,眼睛望着何处?
A、直视对方的眼睛。 B、看着其他的东西或人。
C、盯着自己的钮扣,不停玩弄。
7、你选择的交谈话题是――
A、两人都喜欢的。 B、对方所感兴趣的。 C、自己所热衷的。
8、通过第一次交谈,你们分别所占用的时间是――
A、差不多。 B、他多我少。 C、我多于他。
9、会面时你说话的音量总是――
A、很低,以致别人听得较困难。 B、柔和而低沉。 C、声音高亢热情。
10、话时姿态是否丰富?
A、偶尔做些手势。 B、从不指手划脚。 C、我常用姿势补充言语表达。
11、你讲话的速度怎么样?
A、频率相当高。 B、十分缓慢。 C、节律适中。
12、假若别人谈到了你兴趣索然的话题,你将――
A、打断别人,另起一题。 B、显得沉闷、忍耐。
C、仍然认真听,从中寻找乐趣。
说明 选A----1分 B---3分 C---5分
分数为0--22:首次效应差。也许你感到吃惊,因为很可能你只是依着自己的习惯行事而已。你本心是很愿意给别人一个美好印象的,可是你的不经心或缺乏体贴或言语无趣,无形中却为来人做出关于你的错误的勾勒。必须记住交往是种艺术,而艺术是不能不修边幅的。
分数为23--46:首次效应一般。你的表现中存在着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时又偶有不够精彩之处;这使得别人不会对你印象恶劣,却也不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首先必须心理上重视努力在“交锋”的第一回合显示出最佳形象。
分数为47--60:首次效应好。你的适度、温和、合作给第一次见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对方是你工作范围抑或私人生活中的接触者,无疑他们都有与你进一步接触的愿望。你的问题只在于注意那些单向的对你“一见钟情”者。
篇7: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人是一个整体,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身体的健康是指人的身体符合人的正常生理现象,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没有疾病的发生;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二、心理健康从心理学的角度介定心理健康,其基本标准有:
1、有基本的自我安全感;
2、能很好地了解自己,并能恰当地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要求。
珍爱生命,活在当下
三、摆脱忧郁情绪的方法:
1、 不要为自己寻找借口
2、 再给自己一点爱
3、 分散你的注意力
4、 改变你的行为
5、 走出忧郁,创建“三人空间”
6、 了解自己的极限
7、 寻找心灵的绿洲----让身心安宁的放松术和冥想术
8、 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
9、 计划一些积极有益的活动,应付枯燥的生活
10、向朋友诉说自己的'烦恼
11、看到事情的光明面---宽容、自嘲及“愉快疗法”
12、把复杂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13、倾尽全力完成一件事
14、运动是自救的基础
四、大学生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1、 自觉学习心理知识,寻求心理健康的良药
2、 对自己不过分苛求,确立目标适中,养成“平常心态”
3、 对他人的期望不要过高,避免失望感
4、 不盲目的处处与其他同学竞争,避免过度紧张
5、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扩大社会交往
6、 加强意志锻炼,保持乐观的“正性情绪”
五、测试一下,每题有三种选择答案。
1、与人初次会面,经过一番交谈,你能对他(她)的举止谈吐、知识能力等方面作出积极、准确的评价吗?
A、不能。 B、很难说。 C、我想可以。
2、你和别人告别时,下次相会的时间地点是――
A、对方提出的。 B、谁也没有提这事。 C、我提议的。
3、当你第一次见到某个人,你的表情是――
A、热情诚恳,自然大方。 B、大大咧咧,漫不经心。
C、紧张局促,羞怯不安。
4、你是否在寒暄之后,很快就找到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话题?
A、是的,对此我很敏锐。 B、我觉得这很难。
C、必须经过较长一段时间才能找到。
5、你与人谈话时的坐姿通常是――
A、两膝靠拢。 B、两腿叉开。 C、跷起“二郎腿”。
6、同他(她)谈话时,眼睛望着何处?
A、直视对方的眼睛。 B、看着其他的东西或人。
C、盯着自己的钮扣,不停玩弄。
7、 你选择的交谈话题是――
A、两人都喜欢的。 B、对方所感兴趣的。 C、自己所热衷的。
8、 通过第一次交谈,你们分别所占用的时间是――
A、差不多。 B、他多我少。 C、我多于他。
9、 会面时你说话的音量总是――
A、很低,以致别人听得较困难。 B、柔和而低沉。 C、声音高亢热情。
10、话时姿态是否丰富?
A、偶尔做些手势。 B、从不指手划脚。 C、我常用姿势补充言语表达。
11、你讲话的速度怎么样?
A、频率相当高。 B、十分缓慢。 C、节律适中。
12、假若别人谈到了你兴趣索然的话题,你将――
A、打断别人,另起一题。 B、显得沉闷、忍耐。
C、仍然认真听,从中寻找乐趣。
说明 选A----1分 B---3分 C---5分
分数为0--22:首次效应差。也许你感到吃惊,因为很可能你只是依着自己的习惯行事而已。你本心是很愿意给别人一个美好印象的,可是你的不经心或缺乏体贴、或言语无趣,无形中却为来人做出关于你的错误的勾勒。必须记住交往是种艺术,而艺术是不能不修边幅的。
分数为23--46:首次效应一般。你的表现中存在着某些令人愉快的成分,但同时又偶有不够精彩之处;这使得别人不会对你印象恶劣,却也不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如果你希望提高自己的魅力,首先必须心理上重视努力在“交锋”的第一回合显示出最佳形象。
分数为47--60:首次效应好。你的适度、温和、合作给第一次见到你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无论对方是你工作范围抑或私人生活中的接触者,无疑他们都有与你进一步接触的愿望。你的问题只在于注意那些单向的对你“一见钟情”者。
篇8:心理健康小知识
心理健康是指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欢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环境具有高效、欢乐的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人应坚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让我为你的心灵插上一双放飞的翅膀。
小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学习焦虑
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10%以上的小学生存在学习焦虑。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学习竞争加剧,学习负担过重,同时学校、教师、家长又过分看重分数,给小学生心理造成沉重压力引起的'。
(2)人际交往焦虑
人际交往焦虑,主要指在与人交往中表现为焦燥不安,无所适从。这种倾向在当今小学生中日益严重,影响了儿童正常的人际交往与心理需求。
人际交往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由小学生的家庭交往环境不利所致。另一方面,是教师教育方法不当,忽视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培养的结果。
(3)自责倾向
自责倾向是指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经常认为自我不好,对自我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心理。自责倾向的根源是对失去别人的关爱与认可的不安。当学生感受到父母、教师、朋友不认可时,往往构成自责倾向。
(4)挫折感
小学生的挫折感是来自多方面的,有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和愿望方面的,以及自我尊重方面的。其原因有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主观因素。
【大学生心理健康小知识】相关文章:
10.心理健康知识活动策划方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