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

2022-09-10 08:20:17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西瓜皮太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方便大家学习。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

篇1: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

人物国别:德国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paul joseph goebbels,1879-1945),纳粹党宣传部部长,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1810月29日,戈培尔出于德国莱茵地区雷特城的信奉天主教的职员家庭。幼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致使左腿萎缩,乃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被拒绝参军服役。从天主教中学毕业时,戈培尔代表全班所作的毕业演讲获生得好评。194月,戈培尔在海德堡大学犹太文学史家弗里德里希·贡道尔夫教授的指导下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1922年,戈培尔受到希特勒演讲的感染,加入纳粹党,谋求通过政治活动而出人头地。戈培尔大肆散布关于德意志民族和种族优秀的陈词滥调,认为同盟国、马克思主义者和犹人为了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军事胜利而欺骗了德国人。1925年,戈培尔出任纳粹党鲁尔区党部书记,成为纳粹党北德派领袖格里戈尔·施特拉塞的主要合作者。戈培尔创办并编辑《纳粹通讯》等属于施特拉塞兄弟的出版物。为了笼络人心,戈培尔和施特拉塞兄弟经常发表迎合劳动群众情绪的言辞,提出纳粹党与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共同开展征用贵族财产运动,主张将大工业和大庄园收归国有。因为希特勒对此极度不满,戈培尔曾经在1925年11月的纳粹党汉诺威会议上鼓噪“我要求把这个小资产阶级分子阿道夫·希持勒开除出纳粹党”。

希特勒与施持拉塞分裂之后,戈培尔被人推荐给希特勒。希特勒欣赏这位擅长宣传鼓动的演说家,以亲笔签名的《我的奋斗》相赠,邀请戈培尔到慕尼黑发表演说。戈培尔受宠若惊地记载:“我进入大厅,欢声震耳,……我讲了两个半小时,……最后希特勒拥抱了我。”1926年2月,戈培尔在纳粹党班贝格会议上完全倒向希特勒一边。8月,戈培尔通过《人民观察家报》发表与施特拉塞决裂的声明。

1926年11月,戈培尔被任命为纳粹党柏林-勃兰登堡区党部书记,负责清党和机构整编,很快就使该区的纳粹党成为强有力的组织。1927年,戈培尔创办《进攻报》并兼任主编,加强纳粹宣传工作。戈培尔设汁广告画,出版宣传品,组织大游行,举行慕尼黑啤酒店暴动纪念集会和柏林体育馆大型演讲会;制造元首“一贯正确”的神话,把希特勒描绘成“主宰者”,诱导人们盲目服从;将被人杀死的冲锋队头目霍斯特·威塞尔生前所作的进行曲《威塞尔倒下了》作为纳粹党歌,鼓吹为纳粹事业献身。1929年,戈培尔被任命为纳粹党宣传部部长。

在1932年总统竞选活动中,戈培尔促希特勒参加竞选。戈培尔与希特勒周游全国,频繁发表竞选演说,煽动党徒的狂热情绪。戈培尔调集全部人马,开动宣传机器,利用募集的经费,发动前所未有的宣传运动。纳粹党在全国各地张贴100万张彩色宣传画,散发800万本小册子和1200万份党报特刊,有时—天之内就有3000个动员大会,首次将电影和唱片用于总统竞选活动。尽管希特勒经过两次投票均未能当选,仅获得的选票却翻了一番。

1933年1月,希特勒被兴登堡总统任命为政府总理,奉命组阁。戈培尔欣喜若狂,迅即与希特勒“定下同赤色恐怖进行斗争的方针”,第三帝国很快就查封德国共产党的60种报纸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71种报纸,强行封闭德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大楼。2月27门,戈培尔伙同戈林策划制造“国会纵火案”,以此为借口迫害、镇压德国共产党。1933年3月,戈培尔出任纳粹德国国民教育与宣传部部长,不遗余力地宣传纳粹内外政策,推行文化专制主义。戈培尔认为,宣传的唯一目的,就是“征服民众”;“我们的宣传对象是普通老百姓,故而宣传的论点必须粗犷、清晰和有力;真理是无关紧要的,完全服从子策略和心理”。宣传的基本原则就是不断重复有效论点,谎言要一再传播并装扮得令人相信。

1935年5月10日的夜晚,拥有博士学位的戈培尔在柏林发起随后遍及全同的焚书运动,那些被视为“对我们的前途起着破坏作用”的书籍,如马克思、思格斯、卢森堡、李卜克内西、梅林、海涅和爱因斯坦等名人的著作,都被付之一炬。戈培尔向参加焚书的学生们说:“德国人民的灵魂可以再度表现出来。这火光不仅结束了旧时代,而且照亮了新时代。”戈培尔因此获得“焚书者”的万恶之名。   戈培尔对报刊、广播和电影以及新闻工作人员实施严格控制,旨在消灭任何与纳粹党对立的传播媒介。德国广播公司和电影公司亦成为纳粹的驯服的舆论宣传工具。

在万湖会议上,希特勒最后决定在整个西欧开始屠杀犹太人。1935年,戈培尔主持德国的反犹太人活动,宣称“我们再也不想要犹太人了”。戈培尔还气势汹汹地扬言:“只有将所有犹太人消灭干净,才能解决犹太人问题。只要还有—个犹太人活着,这个犹太人就始终会与国家社会主义德国为敌。因此,不能对犹太人讲任何宽容和人道。”1938年,戈培尔再次组织反犹太人运动:情报与安全局局长海德里希奉命逮捕17000名波兰犹太人,用闷罐车驱逐出境(10月);为纪念啤酒店暴动而制造“水晶之夜”(亦称“砸玻璃之夜”),将犹太人经常集会的会场、住宅和店铺的玻璃全部砸碎(价值500万马克),而诡称为德国人民“自发的示威”,身穿褐色制服的纳粹党冲锋队员还高唱“今天,德国是我们的;明天,整个世界都是我们的!”

在纳粹德国发动波兰战争之前,戈培尔操纵宣传机器煽动战争狂热。《柏林日报》先使用大字标题警告“当心波兰!”,后又谎称“波兰军队推进到德国国境边缘”。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后,最高统帅部在作战部设有国防军宣传处负责军事新闻检查和编发国防军公报。戈培尔在整个战争时期都力图把国防军宣传处变为国民教育与宣传部的职能部门,以便使政治宣传和军事宣传协调起来,但是未能成功。戈培尔与里宾特洛甫争夺对外宣传权的斗争也以妥协告终。尽管如此,戈培尔仍竭力利用手中的宣传工具,为配合法西斯战争而鼓噪呐喊,颇具成效。戈培尔认为广播是战争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工具,演说比写作更能吸引人心。由“哈哈勋爵”主持的对英广播节目,在宣传纳粹战争政策、影响英国公众心理方面是相当成功的。1943年2月2日。德军在“命运之城”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惨败后,戈培尔下令全国娱乐场所关闭3天,在第一天和第三天停止交通1分钟。同年2月18日,戈培尔在柏林体育馆向精选的15000名听众发表著名的煽动性演说《论总体战》。演说历时2小时15分钟,据称是纳粹领导人在战争时期所作的最长的演说。演说最后以西奥多·科纳的诗句“国家屹立而风暴消失”作为结尾,获得雷鸣般的掌声。演说之后,戈培尔下令关闭柏林的豪华饭店和娱乐场所,装模作样地带头不用宽敞阔气的客厅、不上高级茶点,并通过纪录影片大肆宣传。戈培尔还经常为希特勒朗诵《腓特烈大帝史》,共同期待第三帝国“时来运转”。

1944年6月,戈培尔出任德国总体战动员委员会全权总监。7月20日,德国发生谋杀希特勒事件。戈培尔积极组织镇压并及时通过广播电台发布挫败谋杀的公告,挽救了垂死的纳粹政权。8月24日,戈培尔下达总动员令。

1945年1月,戈培尔出任柏林城防司令,鼓吹焦土政策和毒气战,下令枪毙被俘盟军飞行员,主张固守柏林。4月,戈培尔大妇迁居总理府地下室。决定自杀的希特勒立下遗嘱任命邓尼茨为总统、戈培尔为总理。戈培尔则写下《元首政治遗嘱的附录》,声称“要在元首身边结束我的生命”,“在今后的艰苦岁月里,树立榜样比活着更为重要”。5月1日,戈培尔夫妇先让人毒死他们的6个孩子,然后让党卫队员从背后开枪致死。

篇2:戈尔简介

戈尔

姓名:戈尔

出生时间:1948年3月31日

籍贯:美国

出生地:美国卡塔基

职务:美国第45届副总统

戈尔1948年3月31日出生于卡塔基,童年在田纳西州的卡塔基和华盛顿特区渡过。夏天他在父亲的农场里干活,大清早就起来喂牲畜,准备草料,开垦农田。有时他前往华盛顿特区看望在那里当参议员的父亲。

1965年戈尔在一次学校舞会上遇见了他未来的伴侣蒂柏。

1969年6月,戈尔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哈佛大学,同年8月进入陆军服役,任美国陆军航空兵学校的情报军官。

1970年5月19日,戈尔与蒂柏完婚。

1971年戈尔前往越南,以军事记者的身份开始了他的越南之旅。他被派往驻西贡东北20英里处的一个空军基地的第二十工兵旅。

1971年,这个基地被撤消后,他被派往西贡附近的一个大型陆军后勤基地。1971年戈尔从陆军中退役,返回美国。他和提普尔在纳思维尔定居,在那里他开始了任纳思维尔田纳西人报的记者,并参加维德比特大学宗教研究生院的课程的学习,后来又在维德比特大学法学院学习。

戈尔在任纳思维尔田纳西人报记者期间,揭露了纳思维尔市政委员会主席杰克·克拉迪的作弊丑闻。当时,杰克·克拉迪在与市政有业务关系的两家公司里都拥有股票。另外戈尔还揭露杰克为了获得开发商的好处,支持为一商业中心扩建下水道。杰克·克拉迪后因在这一交易中获得好处而被判有罪。

1976年11月2日,戈尔当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他在1976年的大选中以90%多的支持率获得了田纳西州第四国会选举区的胜利。

1978年8月16日,戈尔主持了有关制药业控制物价的国会听证会。在有传闻称制药公司将一些一般通用药品都贴上了品牌商标,这使消费者要花更多的钱来购买普通药品。戈尔在听证会上对记者们说:“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制药公司只是用将一般药品贴上品牌商标就可获得近5000%的利润,那些需要这些药品的家庭被这些欺诈手法骗惨了。”

1984年10月6日,戈尔以超过60%的选票当选为美国参议院议员。

1988年,作为民主党1988年总统候选人,他在大选中共赢得了300多万张选票;还在阿肯色州、北加利福尼亚州、田纳西州、俄克拉荷马州、纳华达州、怀俄明州获得了初选的胜利。

1992年11月3日,戈尔当选为美国第45届副总统。

篇3:阿尔·戈尔简介

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阿尔·戈尔竞选失败后的电视讲话

阿尔·戈尔

晚上好,几分钟之前我刚和乔治.w.布什通过电话,并向他赢得此届总统选举成为美国第四十三任总统表示祝贺。我还告诉他,这次我不会再提出上诉了。我还表示,我们双方应该尽快举行一次会谈以便于回顾一下我们刚刚经历的这场竞选。

大约一个半世纪之前,斯蒂芬.道格拉斯参议员曾对击败他而成为美国总统的亚伯拉罕. 林肯表示:“党派情结对于爱国主义是有害而无益的,我和你站在一起,愿上帝保佑你。”本着同样的精神,我要对当选的布什总统说,现在应该把党派情结放到一边去,愿上帝保佑他领导好我们的国家。他和我都不曾想到这次的竞选会持续这么长的时间,进行得如此艰难,当然,我们也都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但事实却是如此,不过,好在现在一切都已结束。在我们的民主机制下,事情总会有结束的一天。

在我们的心中都会有这样一句座右铭,那就是“不是看人,而是要看法律。”而这也正美国民主自由的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我一直把这一原则作为我参选的指导原则,就象在过去长达五周的竞选中美国人民解决竞选中所有麻烦问题时所使用的指导原则一样。现在,美国最高法院已经作出裁决,不用怀疑,尽管我对最高法院的决定仍持反对态度,但我接受这一即将于下周一由选举人团批准的结果。

今晚,为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以及为了巩固我们的民主,我做出让步。我还将无条件地接受停止计票的决定,并尊重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帮助他将全体美国人民团结在一起,以完成《独立宣言》中所描绘的美好前景,并维护宪法的权威性。

请允许我对所有支持过我们和我们事业的人表达感激之情。蒂伯和我要深深感谢乔和哈德塞尔.利伯曼,他们使我们的合作充满热情与动力,他们不仅为我们的竞选,而且还为我们的国家打开了新的大门。

这是一场伟大的选举,这是一个上帝都没有预料到的竞选道路,这个最终被打破的僵局指引我们达成一个新的共识:这次选举差距异常接近的事实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我们仍然是一家人,我们有共同的历史,共同的命运。

实际上,这个历史给了我们许多激烈辩论、激烈争论的例子,而这些例子也在公众意愿中产生了激烈的争论。还有一些争论在得出结果前延续了数个星期,但是每一次,胜利者和失败者都在和解的想法之下和平地接受了结果。所以希望这一次我们大家也能这样。

我知道我的许多支持者都十分失望,我也很失望,但是我们必须要用对国家的爱来克服这份失望。我要向世界各国的朋友们说,不要把这次选举视为美国弱点的一次暴露。我们的困难被强大的民主所克服,而美国民主的力量也由此再次得以体现。

有些人担心,这次选举不寻常的特点可能会妨碍下任总统在任内的行动。我不赞成这个观点。

我们国家的人民已经准备好帮助总统当选人布什来担负起他巨大的总统责任。我个人将听从他的调遣,而我还要呼吁所有美国人,尤其是在选举中支持我们的人,团结起来支持我们的下一任总统。

这是美国。我们要象在竞选成功机会极大时努力拼搏那样,在竞选结束后再度紧密团结起来。我们会有足够的时间来辩论我们的分歧,但现在这个关头却是团结而不是分裂的时候。

我们不应该再固执己见,而要约束自己的行为,因为在政党之上还有另一个更大的使命,那就是美国。我们要把国家置于政党之前,我们将团结在新总统的周围。

至于我接下来要做什么,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象你们许多人一样,我希望能与家人和老朋友渡个假。我会在田纳西渡过一段时光,修修篱笆,当然这包含着字面和比喻两层意思。

对于有些事,我仍然感到遗憾,我确实感到遗憾,因为我没有得到在未来四年中继续为美国人民奋斗的机会,尤其是为那些需要减轻负担和减少障碍的人们,为那些感到自己声音无人倾听的人们。我听到了你们的声音,而且我不会把它遗忘。

我喜欢在竞选过程中所看到的美国,它值得我们为它奋斗,我永远不会停止为美国奋斗。

至于今晚告终的这场战斗,我坚信--正如家父所言,无论失败是多么艰难,它都值得我视同胜利一般珍藏。因此,对我来说,竞选已经结束,但同时又是开始--和我笃信上帝的可爱的家人一起,在这个从越南战争直至就职副总统以来我一直为之服务并感到自豪的国度,开始一种新生活。对于那些不知疲倦的大选工作人员以及志愿人士,包括过去36天来在弗罗里达辛苦工作的所有人员,我们表示感激。

现在,政治斗争已经结束,我们要重新回到为美国大众的共同利益、为全球各地期待着我们在自由事业上负起领导责任的芸芸众生而奋斗的无穷道路上。

现在,朋友们,恐怕我要和其他人说些话了。我该走了,谢谢诸位,晚安!上帝保佑美国。

谢谢诸位,晚安!上帝保佑美国。

篇4:保罗.波耶尔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生

籍贯:美国

化学奖授予保罗.波耶尔(美国)、约翰.沃克(英国)、因斯.斯寇(丹麦)三位科学家,表彰他们在生命的能量货币--腺三磷的研究上的突破。保罗.波耶尔与约翰.沃克阐明了腺三磷体合成酶是怎样制造腺三磷的。在叶绿体膜、线粒体膜以及细菌的质膜中都可发现腺三磷合成酶。膜两侧氢离子浓度差躯动腺三磷合成酶合成腺三磷。

保罗.波耶尔运用化学方法提出了腺三磷合成酶的功能机制,腺三磷合成酶像一个由α亚基和β亚基交替组成的圆柱体。在圆柱体中间还有一个不对称的γ亚基。当γ亚基转动时(每秒100转),会引起β亚基结构的变化。保罗.波耶尔把这些不同的结构称为开放结构、松散结构和紧密结构。

篇5:威廉·戈尔丁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1~1994

国籍:英国

所获奖项:1983年诺贝尔文学奖

威廉·戈尔丁( william golding, 1911~ 1994)英国小说家。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知识分子家庭,自小爱好文学。 1930年遵父命入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两年后转攻文学。1934年发表了处女作——一本包括 29首小诗的诗集(麦克米伦当代诗丛之一)。1935年毕业于牛津大学,获文学士学位,此后在一家小剧团里当过编导和演员。 194o年参加皇家海军,亲身投入了当时的战争。 1945年退役,到学校教授英国文学,并坚持业余写作。1954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蝇王》,获得巨大的声誉。1955年成为皇家文学会成员。1961年获牛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辞去教职,专门从事写作。

戈尔丁是个多产作家,继《蝇王》之后,他发表的长篇小说有《继承者》(1955)、《品契·马丁)(1956)、《自由堕落》(1959)、《塔尖》(1964)、《金字塔》(1967)、《看得见的黑暗》(1979)、《航程祭典》(1980)、《纸人》(1984)、《近方位)(1987)、《巧语》(1995)等。其中《航行祭典》获布克·麦克内尔图书奖。此外,他还写过剧本、散文和短篇小说,并于1982 年出版了文学评论集《活动的靶子》。

戈尔丁在西方被称为“寓言编撰家”,他运用现实主义的叙述方法编写寓言神话,承袭西方伦理学的传统,着力表现“人心的黑暗”这一主题,表现出作家对人类未来的关切。由于他的小说“具有清晰的现实主义叙述技巧以及虚构故事的多样性与普遍性,阐述了今日世界人类的状况”,198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篇6:格雷戈尔·孟德尔简介

格雷戈尔·孟德尔简介

公元1822~公元1884

孟德尔今天以遗传基本原理的发现者而驰名于世。然而他在有生之年却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奥地利修道士和业余科学家,他那光辉的研究成果却被科学界所忽视。

孟德尔于1822年出生在海因珍多弗镇,该镇当时在奥地利境内,现为捷克斯洛伐克的一部分。1843年他进入奥地利布鲁恩(现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一家奥古斯都修道院。1847年他被任命为牧师。1843年他参加一次获得教师证书的考试,但未能如愿,他的生物和地质的分数最低!但是他所在修道院的院长却送他上了维也纳大学。他从1851年到1853年在那里学习数学和自然科学。孟德尔从未获得过一个正式的教师证书,但是从1854年到1868年他在布鲁恩现代学校担任自然科学代课教师。

与此同时,孟德尔从1856年起开始进行他的著名的植物育种实验。1865年他推导出了著名的遗传学定律,他将定律用一篇论文表述出来,并将论文呈交给布鲁恩自然历史学会。1866年他的成果被发表在该学会学报上,题目是“植物杂交实验”。三年后又在同一杂志上发表了第二篇论文。虽然布鲁恩自然历史学会学报不是一家有名望的杂志,但却为主要的图书馆所收藏。此外,孟德尔把他的论文送一份给遗传学的主要权威卡尔·纳基里。纳基里读过论文后给孟德尔做了答复,但却未能理解该论文的重大意义。此后孟德尔的文章大体上被忽视了,实际上几乎被遗忘了三十多年。

1868年孟德尔被任命为牧师会会长。从那时起,行政的职责使得他没有什么时间继续搞植物实验。1884年当他六十一岁去世时,他那光辉的研究成果几乎被世人遗忘,他从未得到过任何承认。

孟德尔的研究成果直到19才被重新发现,当时有三位不同的科学家(荷兰的雨果·德·弗里斯,德国的卡尔·考伦斯,奥地利的埃里克·冯·车尔麦克)各自独立工作,却都意外地发现了孟德尔的文章。他们三人中每人都做自己的植物实验;每人都独自发现了孟德尔定律;每人在发表自己的结果之前都在查阅文献中找到了孟德尔的原文;每人都认真地引证了孟德尔的论文,用自己的实验结果证实了孟德尔的结论。一个多么奇妙的三重巧合啊!同年也有一位英国科学家偶然发现了孟德尔的原文,并立即使其得到了其他科学家的重视。到了年底,孟德尔得到了他有生之年就应该得到的祝贺。

孟德尔发现了哪些遗传事实呢?第一,他发现所有的生物体内都存在着基本单位,今天称为基因,遗传特征就是通过基因从亲代传给了子代。在孟德尔研究的植物里,每项个体特征都是由一对基因决定的。一株个体植物通过遗传获得一对基因,这对基因来自每对亲代的每对基因中的一个。孟德尔发现如果两个通过遗传获得的具有一种给定的特征基因不相同的话(例如,一个代表绿色种子,一个代表黄色种子),那么在通常情况下只有显性基因(在这种情况下指黄色种子)的作用才能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植物中表现出来。但是隐性基因并没有被毁灭,可能会传给这个植物的后代。孟德尔指出每一个生殖细胞即配子(相当于人的精子细胞或卵子细胞)只含有每一对基因中的一个。他还指出至于一对基因中的哪一个出现在一个个体配子内,并且传递给个体的后代,这完全是一个机遇的问题。

孟德尔定律虽然已被稍加修饰,但却是现代遗传学的起点。孟德尔的发明使许多年资高深的、杰出的职业生物学家都感到迷惑不解。作为一名业余科学家,孟德尔竟能做出这样的发明,原因何在呢?他是幸运的,因为他在研究中选择了这样的一类植物:它们的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中的每一个都是由单一的一套基因所决定的。如果他所研究的植物的特征都是由几套基因所决定的话,那么他的研究就会极其困难。但是如果他不是一位相当仔细耐心的实验者,这个运气就会从他的手中溜掉;如果他认识不到对观察做统计分析的重要性的话,这个运气也会不翼而飞。由于上面提到的是随机因素,在一般情况下不可能预见一个个体子代会有什么遗传特征,只有通过做大量的实验(孟德尔记录下21,000棵个体植物的实验结果)及对结果做统计分析,孟德尔才能推导出他的定律。

显而易见,孟德尔遗传学说是对人类知识的重要补充,我们的遗传学知识可能在将来甚至比以往和现在会有更重要的应用。但是在决定孟德尔的名次时还要考虑到另外一个因素。由于孟德尔在世时他的发现受到忽视,并且他的结论是由后来的科学家独自从新发现的,人们可能认为他的研究成果是使他人耗精费力的一纸空文,没有多少保存的价值。如果把这个论点推向极端,人们可能会得出孟德尔完全无资格进入本册的结论,正如由于哥仑布、哥白尼和约瑟夫·李斯特而把莱夫·埃里克森、阿里斯塔克斯和伊格纳兹·塞梅尔维斯摒出册外。

但是孟德尔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孟德尔的研究成果只是被遗忘一时,而一当慧眼识珠,则迅即为人所周知。而且德·弗里斯、考伦斯和车尔麦克虽然都独自地重新发现了他的原理,但却最终都读到了他的论文,并且引证了他的结果。最后,没有人会理直气壮地说如果没有德·弗里斯、考伦斯和车尔麦克,孟德尔做的工作就不会产生影响。孟德尔的文章已被w·o·福克列入一个发行广泛的遗传著作的目录中。这个目录可以确保该学科中迟早要有某个认真的学生会意外地读到孟德尔的文章。人们可能会注意到其他三位科学家谁也未曾要求把发明遗传学的功劳归于自己,而且所发明的原理被普遍称为“孟德尔定律”。

看来孟德尔的发现在创造性和重要性两方面都可以与哈维对血液循环的发现相媲美,且就照此给他排了名次。

篇7:保罗·安·萨默尔森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5年

籍贯:美国印第安纳州

学历:芝加哥大学学士;哈佛大学硕士、博士

保罗·安·萨默尔森,1915年出生于国印第安纳州,现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

主要经历如下:

1935年 芝加哥大学学士

1936年 哈佛大学硕士

1941年 哈佛大学博士

1940年 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

1944年 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1947年 任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

1955年 任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

1945年 任弗莱契法律与外交学院(fletcher school of law and diplomacy)国际经济关系教授

保罗·安·萨默尔森的研究涉及经济学的全部领域,经过多年的研究,特别是发展了数理和动态经济理论,将经济科学提高到新的水平。为此1970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重要著作:

《经济分析基础》(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

《经济学》(economics)

《线性规划写经济分析》(linear programming and economicanalysis),与多夫曼(dorfman)及索洛合著。

《经济学文选》(readings in economics)

《萨缪尔森科学论文选》(the collected scientific papers of paul a.samuelson)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相关文章:

1.交响乐之父约瑟夫海顿百科简介一览

2.叶培大简介

3.尼尔·阿姆斯特朗简介

4.比埃尔·居里简介

5.祖农·哈迪尔简介

6.保罗的圣诞礼物作文

7.保罗的礼物的阅读答案

8.石油大亨保罗戒烟故事

9.叶尔扎提简历(叶尔扎提人物资料简介)

10.等待戈多读书心得体会

下载word文档
《保罗·约瑟夫·戈培尔简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