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精神的拐杖散文

精神的拐杖散文

2022-09-09 08:47:3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所谓幸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精神的拐杖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精神的拐杖散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神的拐杖散文

篇1:精神的拐杖散文

宿舍里只剩下我一个人。

我把视线从书上移开,用手揉揉发涩的眼睛,站起身来,伸了伸腰,踱到窗前,望外面耸立的高楼,匆忙的行人,苍翠的树木……

也许是鬼使神差,我竟跑到一所大学的刊授中心,花了四百多块钱,买了二三十本自考教材和刊授指导。读大学这个梦,我已经做了好多年,自从高中毕业进入社会打工之后,这梦便离我愈来愈遥远。自学,谈何容易!由于生活的奔波和自身的惰性,结果一直拖到现在――我经济上和爱情上遭到空前打击的时候――才冷静下来,正式下了决心,开始了我大学长征的第一步。

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他们都出去了。只有工厂里机器的轰鸣声在陪伴着我。

同事们都惊异于我有那么多的书,他们也想与我分享读书的快乐,但一看到书名,他们就都皱起了眉头。而我看这些书,自然也不会轻松。什么《文学概论》呀,《哲学》呀,简直把我轰炸得头昏脑胀,“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在宿舍里只有我一个人的时候,我不禁想起过去的种种:生意上的失败,女友的离去,甚至是求学时光。啊,那个时候,我是多么的自信,多么的坚强!

我还记得,有一次爬山,在那崎岖的山道上,同学们都在奋勇向上攀爬。那时候,在我的前面有一个女同学,她捡了一支木棍当作拐杖,艰难地甚至有点摇晃地行进着。我在她旁边鼓劲,告诉她要凭自己的'力量爬上去,而不要借助拐棍之类,我这似乎不近情理的要求,她竟然听从了,那支木棍被丢下了山涯,她说:“你的话就是我精神的拐杖。”目前,我就需要这样的精神拐杖,在这个孤独的宿舍里,书成了我的最好的伙伴,它充实、支撑着我的整个生活。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

我并不想像陶渊明似的做个隐士。人是社会的,所学到的知识还要为这个社会服务。

愿精神的拐杖伴随着他,伴随着你,也伴随着我。克服困难,顽强前进!

【书是用来读的,不是用来蛀的】

那年我从广州跑到东莞来开展业务,寄存了几箱书在三哥那里。每次探亲,我都会带一些书回来。但每次当我打开纸箱,那种书被虫蛀的惨状都令我触目惊心,而且心痛不已!要知道,书是用来读的,而不是被虫蛀的!

这一次过完中秋节,要回东莞了,我决定仍带一些书回去。这一次的虫蛀惨状一如从前。有几本重要的书,已被蛀得不成样子……

我的书虽不算太多,但搬起来总是非常吃力。我多么希望有一天能把我的书集合在一起,而且有一个专门的书房,不用再看到蛀书虫们的“丰功伟绩”了。

我越来越静不下心来读一本书了。每次一回到出租房,就不停地调换电视频道,又或者到网上去浏览……

静静地阅读的心境早已不再。

以前读起书来废寝忘食,爱不释手,每晚睡觉之前都要看一会儿书,然后进入睡眠状态。又或者,一边放牛,一边在树荫下品味着精美的精神的食粮,连牛去了哪里都不知道……

为了我的写作能力能得到提高,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沉静下来,精心钻研文学大师们的精品佳作。而这些,在电视上,或者在网上,都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下,才能很好地吸收的。正所谓,一书在手,幸福即刻拥有。

对于文学,我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我要读书,我要重温过去那种看书的境界:精彩处击节赞叹,悲伤处痛哭流泪……

篇2:拐杖的散文

拐杖的散文

拐杖,是很普通的一种行走辅助工具,它看上去很不起眼,但是,它所发挥的作用很大。它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特殊感情的见证物,也是沟通晚辈与长辈之间感情的一种得力工具,更是寄托着割舍不断的血缘亲情。在我的前半生中,关于四次购买和赠送给亲人拐杖的故事,至今历历在目,仿佛如昨……

30多年前,我刚从公办教师改行当公社团委书记不久,趁一次到驻马店市出差的机会,在乐山商场,我看到一把竹制拐杖造型美观,手感轻巧,让商场服务员给我取来后爱不释手,一打听才15元钱,正好买下送给70多岁的小脚老奶奶,这不是给奶奶生日送去的最好礼物吗?奶奶年龄大了,是多么需要它呀!平时见她有时拄个木棍,这不正是雪中送炭吗?所以,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下。当奶奶接到这根拐杖时喜出望外,连连夸我:“还是俺大孙子想的周到啊!”从此,她把木棍扔了,天天就拄着这根拐杖,那个高兴劲儿甭提啦。这根拐杖朝夕伴随她的晚年,一直到去世,还把它当成了陪葬品放进了棺材。

20多年前,我和一群我区党委办公室系统的同行们,在信阳市参加完秘书工作培训会,结束后十几人组团,由区办公室领导带队,顺便兴致勃勃地游览了我国著名风景区庐山、黄山和杭州西湖等,那时正值而立之年,血气方刚,风华正茂。可是,由于平时缺乏体育锻炼,几天的长途跋涉和接连不断地爬山,结果累得精疲力尽,以至于到爬黄山时,就模仿别人,也掏20元钱,买了一把木制龙头拐杖拄着,从此,一路上像多长了一条腿,对我行走帮助不小。回家后,我把它送给了60来岁的父亲,他摆摆手,连连说,现在还年轻,用不着。我说:“先放着,以后会用上的。”

10多年前,我在市教育学院工作,学校利用暑假,分批组织领导和优秀教师搞红色旅游。这次旅游很潇洒,我们自带车辆,从河南出发,先游焦作市修武县的云台山,后入河北境内的西柏坡革命圣地,重点转山西乔家大院、晋祠、佛教圣地五台山、阎锡山老家、八路军抗战总部和古代保留最完整的古县城。根据以前外出旅游的经验,在游览云台山景区时,我最先买了一把紫藤拐杖,上书“云台山旅游”5个大字,一路上对我游览帮助又不小。回家后,我把它送给了农村70多岁的老岳母,她正好爱用,逢人便讲:“这是俺三女婿外出旅游专门给俺买的,拄着可好使啦!”

3年前,我随公司员工到湖北旅游,同样是自带旅游大巴,先参观宜昌长江三峡大坝,后到野人出没地神农架林区,再游道教圣地武当山,最后是襄阳武侯祠,目睹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的情景。在雨中游武当山前,我同样在景区先买一把龙头拐杖,陪伴我了一路,回家给了78岁的'母亲,其实,大妹已给她买了一根,只是外形不一样罢了。

拐杖,功能都是起站立走路辅助作用的,尤其是对年龄大腿脚不好的老年人,用途的确大大的。给老人主动买拐杖,看起来事小,其实饱含了对老人的尊重和一片孝心。人都有生老病死的时候,生儿育女除了传宗接代衍繁生息为社会做贡献外,在家庭就要孝敬老人,敢于担当,让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让老人延年益寿,安度晚年。

在我们老家农村,思想很守旧,墨守成规,一般老人很少拄拐杖,克勤克俭了一辈子,生活很简单,到老了真走不动了,才拄一根竹竿或木棍,谁拄龙头拐杖,谁就是在摆谱,即使晚辈孝敬了拐杖,也轻易不爱拄,我父母都是这一类的人,不到万不得已,自己放着拐杖也不愿意拄,怕家乡人说闲话。如上所言,我给父亲已买拐杖二十几年,只有去年腿肿住院治疗,他才愿意拄拐杖。问及原因,他说一怕人家议论显摆,旧社会只有大地主,才拄龙头拐杖;另一怕,一旦拄上就扔不掉,起立走路非依赖拐杖不可。现在都是80多岁的人了,路快走不动了,顾忌还那么多,每次回家看望他和母亲,我都会叮嘱他们,拐杖就是让人多长了一条腿,一定要拄上,不要怕人家笑话,只有拄着拐杖,才能步子站得稳,走得稳,不要把它当摆设。

长年在外工作和生活,老人在城市我家住下来很少,特别是到省城生活这几年,由于我家的房,是多层中的6楼,没有电梯,上下很不方便,所以,三位老人都没有长住,甚至来一次,就不愿意再来第二次。年老多病,只有我们勤回去看望他们,或是经常和他们打个电话,免除他们的孤独。拐杖的最大好处,是见物思人,即使我们不在他们身边,只要看到我给他(她)买的拐杖,也会减轻对儿女们的思念。

孝敬老人的方式很多,送拐杖只是其中的一种,比如:这些年,我、父亲和岳母都患高血压病,天天量血压是必须的,为了方便自用,我从省城一次性买了三个相同的腕式血压计,他们都很高兴。去年父亲说,原来买的血压计不准,我又掏380元,给他买个臂式血压计,这样,我心里也得到了慰藉。有时,回家还给他们拿钱拿物买很多药,他们怕我们花钱,我就安慰他们说:“社会上流行两句话:‘年轻时拼命挣钱,年老了拿钱买命’;‘小时老人抚养孩子,到老了,孩子赡养老人’这是天经地义的!”

我所赠送给老人的拐杖,除奶奶已经作古近30年外,其余三位老人都还健在,他们现在都在天天使用着,有我给他们买的拐杖庇护,我相信,保佑他们的晚年,一定会战胜病魔、逢凶化吉、健康长寿、颐享百年!

篇3:拐杖散文欣赏

拐杖散文欣赏

还是过年回家的时候,突然间就感到了父亲走路的蹒跚,仿佛是苍老一下子袭击了他老人家一般,他的脸上早已填满了岁月的坎坷,但以前父亲走路却总是急匆匆的,早晨是必定要出门的,除了溜狗外,最主要的是去小镇的邮局,买一份当天的报纸,然后坐在朋友的香烟摊上,边看报纸边享受着悠闲的阳光。每天都这样,以至于每到刮风下雨冰冻天时,我总会担心起他来,并不时会唠叨着父亲,让他多呆在家里不要出门。当时看着父亲连走路都经常用手当作依靠时,便产生了给他买个拐杖的想法,毕竟他老人家快到耄耋的年纪了。

从此,一根拐杖就这样横亘在了我的生活里,一头连接在父亲蹒跚的脚步上,一头连接在我自己的忙碌里。虽然出差出游时也放在了心头,让我惶惶不安的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不是质地太松就是样子粗糙不好看。不知不觉地就这样过去了好几个月,直到今天才在小城角落的礼品店里看到中意的拐杖了,那还是经过了几个熟人的'介绍才找得到的,兴奋之余忘记了找零就拿着拐杖匆匆往父亲家方向赶去。

父亲一个人独居着,两年前母亲的病逝给他造成了很大的悲伤,不爱说话的他更加沉默寡言了,他不愿意离开以前相依为命的地方,房子虽小,但挤满了他们悠悠的岁月和幸福的时光。父亲不出门时,家里的电视机就成了他的朋友,每时每刻都陪伴着,即使是这样,当他朋友出问题时(电视有故障或信号没有了),也不会给我打个电话,怕耽误我的工作或生活,一直要等到我去探望他时才会解决掉。当我拿着拐杖出现在父亲的面前时,他还是掩饰不住地惊喜起来,浑浊的眼睛开放出灿烂的花朵,不苟言语的他坦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我依稀能看到他拄着拐杖出门时的兴高采烈,依稀能看到他放下拐杖读报时的慈祥--------。

突然想起了古希腊斯芬克斯的谜语,狮身人面怪物斯芬克斯站在悬崖上问路人:什么东西早上四条腿走路,中午两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回答不出就残忍地将路人吃掉,但年轻的俄狄浦斯猜中的谜底是人,斯芬克斯因此羞惭得跳崖自杀了。父亲啊,岁月的苍老只是站在你面前的斯芬克斯怪兽,虽然张牙舞爪的,但终究会被打败的,而我,只要是你的儿子,就永远愿意做你老了时才多出的那条腿------拐杖。

篇4:夫妻如同一对拐杖散文

夫妻如同一对拐杖散文

昨天下午我去医院看望公公,老人家患了腰间盘突出,正在医院进行中医康复治疗。病房里住了三位病人,就是公公身体最好了,其他两位都是脑部出血导致偏瘫,语言失调。他们都在进行康复治疗。其中和公公邻床的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男子,人长得高高大大的,皮肤白白的,样子很帅气,看上去一点儿也不像一个病人。

在床前忙前忙后的女人是他的爱人。我想,他的老婆一定是个能干的人,能把一个偏瘫病人服侍得如此好,功夫一定下得不少。男子口齿还不怎么清楚,但和他爱人说得兴高采烈,脸上的笑容如婴儿般天真、灿烂!能看得出来他是如此的依赖他的爱人,就像婴儿依恋母亲一样。

女人用劲的把他抱起,给他穿上衣服,一件一件地穿上,就像一个母亲在给幼小的孩子穿衣服,嘴里还不停地和他说着话。衣服穿好了,女人又把他扶到床沿上坐好,然后去洗手间端水来帮他洗脸。男子看着脸盆的热气笑了,女人轻轻地给他洗着,并问:“舒服吗?热水洗脸暖和吧?”“嗯···嗯······好舒服!”男子一个劲儿地点着头。洗好了脸,女人又给他抹上护肤霜,梳理好头发,难怪男子有这么好的皮肤呢!女人的照顾真是细致入微。男子一如孩子般的表情,始终是用那依恋的眼神望着女人,看了让人心中有说不出的滋味,但更多的应该是感动吧。女人给男子搞好一切后,搀着他去做按摩康复了。

看着他们慢慢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无限感慨,男子虽不幸患病,却又是幸运的,他有这样一位如此爱他、护他、体贴他、不离不弃的爱人,此生是幸福的,知足的!他们是患难与共的夫妻,是幸福的伴侣。

夫妻是什么?是相知、相伴、相惜的伴侣。是相互搀扶走完一生的人!夫妻之间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表达一种深情,足以让你我感到温暖。

有人这样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临各自飞。”也有人这样说“百年修得同船渡,万年修得共枕眠。”这是说夫妻之间要珍惜缘分,彼此爱护。而前一句话则表达了夫妻之间的虚伪,能同享福,不能共患难。但这样的`话在我的眼里是不能成立的,我分明看到了患难与共的真情。不过,也不能排除有这样虚伪的夫妻,因为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但我想,大多数的夫妻还是能患难与共,相知,相扶的。

大千世界中,唯有你我相识,相知,又走到了一起,成了夫妻,这就是一种缘分,是上天的赐予,既然有缘走到一起,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共同面对,互相搀扶,共同走过。夫妻就如同是一对拐杖,在你遇到困难时,我就是你的拐杖,当我遇到不幸时,你同样也是我的拐杖,这是别人不能替代的。一个家庭,夫妻关系是维系家庭的支柱,只要夫妻之情稳固、深厚,家庭就会是一个温馨的港湾,一个令人幸福、向往的地方。也就没有什么困难能打到你我。

篇5:母亲的拐杖散文

母亲的拐杖散文

二十八年前,我陪母亲到青州去看望三舅时,三舅给了母亲一条拐杖。说这条拐杖也叫文明棍,是我大舅荣立一等战功后上级首长专门发给他的。我说立什么战功?三舅说,你大舅和你二舅都是抗战英雄,在部队里屡立战功。在一次对日作战中,你大舅身负重伤,昏死过去。后续增援的部队赶到打退了日本鬼子,清理战场时,战友们从死人堆里发现了尚有一丝气息的你大舅。后经抢救,你大舅的性命虽然保住了,但却落下了终身残疾。后来,你大舅又拖着残腿参加了无数次战斗,直至战死疆场。部队领导在转交你大舅的遗物时,就把这条拐杖一并转交给了你姥爷。从此,你姥爷一直把它锁在柜子里,从未舍得用过。只不过在想你大舅时,你姥爷才从柜子里拿出拐杖,一抚摸就是半天的时间。

母亲接过拐杖后,从头到尾抚摸了一遍,泪水瞬间便从母亲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流了下来。“既然是咱大哥的遗物,还是由你保管着吧。”母亲把拐杖又递给了三舅。三舅说这是咱爹的心意。咱爹去世时你没在身边,他老人家曾有过交代,说是把这条拐杖送给你。他老人家觉得咱家人亏欠你的太多,没有你当初的远嫁,就没有咱这个家后来的一切。是你救了咱们一家人的性命。三舅说着把拐杖递给了我,并嘱咐我说:好好地替你娘保管着。虽不值钱,但这是你姥爷的一点心意,况且上边有你大舅留下的痕迹。

接过拐杖后,我不由得仔细地打量起这支拐杖来。拐杖不足一米长(后来我量过,长为88厘米),黄盈盈的木质杖身散发着一种透亮的光,仔细一闻,似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摸在手里有一种油光水滑的感觉。杖身上隽刻着一条云中腾飞的金龙。那龙周身金光闪闪,两眼放着金光。那精、气、神,简直就跟活的一样。龙的旁边题着一行字:民国三十一年。拐杖的两端各镶嵌着一个铜帽,焦黄的铜色虽历经岁月的磨蚀,但却依旧熠熠发光。我禁不住用手掂了一下它的重量,感觉它比一般的木棍沉很多。从此,这根拐杖便留在了我母亲的手中。

90年左右,一个到村子里来收购文物的贩子无意中发现了我母亲手中拿的这根拐杖。他惊喜地从我母亲手中拿过拐杖,仔细地打量过后,愣是要出五十元钱购买。母亲说你别说给五十,就是给一百也不卖。第二天,这个人又找上门来,价钱也抬到了二百元,但母亲仍没有卖给他。最后,那个人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家。

秋天我去爬泰山,见泰山顶上有许多卖拐杖的,那式样很适合老年人用。于是,我便挑选了一支带弯把的拐杖买了下来。回家后,我将这支曾经沐浴过泰山风雨阳光的拐杖给了母亲。母亲说还是这根好用,轻巧、灵便,拄着也顺手。从此,母亲无论走到哪里,我给她买的拐杖便陪伴到哪里。

前几年的.夏天,在一次大雨过后,拄着拐杖来到院中的母亲突然因地面湿滑而摔倒,造成了腿部骨折。当我得知情况后,我立即给母亲买了一个轮椅送回了老家。大哥说轮椅在咱农村用起来不方便,路面坑坑洼洼的,再说咱娘也没有那个力气自己摇着轮椅出去玩,我们也没功夫整天推着咱娘出去转悠。等咱娘身体康复后,还是靠拐杖。我想想也是,便又给母亲买了一根底部有三个爪的拐杖,目的是为了增加拐杖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以防打滑现象的发生。靠着这根拐杖,身体康复后的母亲又可以出去串门啦呱了。

我清楚地记得,每逢我从老家看望母亲时,她总是拄着拐杖一刻也不停歇地给我弄着弄那。院子里,那咯噔——咯噔的声音,犹如一首动听的歌,响彻不绝。春天,她拄着拐杖,把哥嫂们种植的新鲜蔬菜给我装到塑料袋里;夏天、秋天,她拄着拐杖把自家院子里长的扁豆、丝瓜给我摘下来,间或还有那黄澄澄的杏子、红彤彤小枣。而每当我离开家门时,母亲总是拄着拐杖把我送到大门口。我曾多次劝母亲不要出去送我,但母亲却一直不听。每当我行至转弯的地方往回看时,母亲仍拄着拐杖站在那里,两眼凝视着我的身影,雕像一样的一动不动。微风中,母亲的白发飘舞成一副绝妙的剪影,深深地定格在了我的脑海里。此情此景,以至于母亲去世后我每次回老家离开家门口时,我都觉得仿佛母亲就站在那里,就那么目光痴痴地看着我一步一步地离开家门……

母亲去世后,在掩埋完母亲的那天晚上,大哥从母亲的柜子里拿出了母亲珍藏的那支拐杖,用手轻轻地抚摸了一下后递给了我。大哥说:这根拐杖凝聚着一段历史,凝聚着几辈人的愿望,更是咱的姥娘家一门忠烈的象征。我们庄稼人不懂得过去的历史,或许你能从中受到点什么启发。大哥说完,把倚在墙角的那根我从泰山买来的拐杖和立在母亲炕下的那根三个爪的拐杖拿了起来,不无伤感地说这个或许以后我们还能用的上。

我把三舅给母亲的那根拐杖带回了我家。工作之余的晚上,我打开了百度的网页,首先输上了“文明棍”一词。电脑屏幕上清晰地出现了如下解释:文明棍,也叫手杖,旧时西方的绅士平时喜欢拿一根精致的手杖,以示风度和身份。这样的手杖到了我国,就被称为文明棍了。民国期间,我国的一些知识分子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喜欢拿一根手杖。之后,我又把“民国三十一年”的字样打在了电脑上。电脑显示:民国三十一年,即一九四二年。看到这里,我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了一个模糊的身影。一个戎装在身的战地军人,手拄文明棍立于阵地前沿,两眼凝视着远处四起的硝烟,正在紧急部署着接下来更为惨烈的战斗……

我默默地关上了电脑,一任思绪漫无边际地飞扬、驰骋。虽然我无法想象那段岁月里,像大舅、二舅一样的军人为保家卫国是怎样的冲锋陷阵,浴血奋战,但我却真实地享受到了无数革命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感受到了社会在发展变化进程中带来的春风扑面般的和谐文明。

文明棍,就其使用价值来说,于我,于后代早已过时,今后更没有其用武之地,但它所凝聚着的那段鲜活而又沉重的历史,却不能忘,也不敢忘。

我把这根姥爷、母亲抚摸了不知多少遍的手杖包裹了起来,放在了书橱的最上方。从此,我的脑海中便又多了一段悲壮、心酸的记忆,内心深处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往事……

篇6:拐杖

父亲就像一根拐杖,

在我颤颤巍巍,颤颤巍巍的时候,

给予我了一个依靠,

然而,在父亲颤颤巍巍,颤颤巍巍的时候,

我却没能成为他的拐杖。

父亲的拐杖,

是成长的避风港,生活的指向标,

而我的拐杖,

却只是一句句平常的问候而已,

可我吝啬地连这都没给予父亲。

初二:王杰娜

上一篇:期中考试之后 下一篇:《皇帝的新装》续写 相关推荐 点亮我心中的那盏灯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友谊,爱一般的香气 一路走来,感谢有你演讲稿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作文600字 这次,我没有放弃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600字 人生路上温暖多作文800字 最好的我们 老师的另一面作文700字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_12篇 《法官妈妈》观后感700字

篇7:拄拐杖的爷爷散文

拄拐杖的爷爷散文

“爷爷!”我笑着朝爷爷怀中跑去,一下跳入爷爷的怀中,爷爷立刻放下手中的拐杖接住我,牵着我的小手回家。

傍晚,我和爷爷坐在门外,看着那一座座青翠的高山变得若隐若现。当夕阳的光斜射在我和爷爷身上时,天上燃起了火。爷爷在金黄的阳光中显得威武雄壮,真有老当益壮的气势。

“吃饭了!”随着爸爸的一声叫喊,我便和爷爷走回家中,爷爷拿起拐杖,一步一步地走回家。

十岁时的一天,我外出回家时,发现爷爷和爸爸在下棋,我像往常一样喊着跑过去,跳入爷爷怀中,爸爸还没来得及制止我,我已经跳入爷爷怀中。突然,爷爷的椅子倾斜了,爷爷抱着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爸爸跑过来,把我从爷爷身上拉开,小心地扶起爷爷,把爷爷扶坐在椅子上,就开口骂我。

爷爷忍着痛说:“不要怪孙子,是我自己没坐稳,算了吧。”爸爸又气又无奈地扶爷爷进了屋。我却在外面继续生爸爸的气。

此后,每天看见爷爷拄着拐杖走来,我都不敢再让爷爷抱我,我总是牵着爷爷的手,跟着爷爷的'拐杖,一步一步地走。后来,每次看见拐杖,我就认定拐杖的主人是我的爷爷。

两个月后,我再次看见了那根熟悉的拐杖,那拄着拐杖的人向我飞快地跑来。我愣住了,我以为爷爷变年轻了。那人来到我面前,原来是爸爸。爷爷的拐杖怎么在爸爸手里?

我向爸爸跑去,心中预感到有不好的事发生。

“钟钟,看见你爷爷了吗?”爸爸焦急地问道。爸爸说,爷爷可能出来找我了,他在“石三”路旁发现了这根拐杖。

听我说没看见爷爷,爸爸掉头回家,马上联系家人去找爷爷。经过几个小时的寻找,在路边的草丛中发现了爷爷。爷爷浑身摔破了皮,一块紫,一块青。可爷爷看见我,却笑着说:

“好孙儿,爷爷没事儿。”

原来,爷爷出来找我时,突然腰疼,一不留神,拐杖滑了,人就摔下了公路边的悬崖,好在悬崖不高。

现在,爷爷离去了,但爷爷的拐杖我还留着,那年老的旧痕和褪色的拐杖会永远陪着我。

篇8:亲情散文《父亲的拐杖》

亲情散文《父亲的拐杖》

人生中总有一根拐杖,支撑起生命的脊梁。在亲情的拐杖的全力支撑下,父亲挣脱了病魔的爪牙,重新迈出了生命的步伐。父亲的拐杖更像是一根用情和力揉合的生命之弓,发出人间至纯至真的清丽之音,引发生命的强烈渴望,满载情感的礼花飞向远方。它陪伴父亲顽强地走出生命的绝境,迎来一个飘着桂花清香的金秋。———题记

中秋节过后,我正准备返回北京上班。一早就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说爸爸高烧不退,输液几天不见效,医生发病危通知了。听着妈妈哽咽的声音,我一边安抚妈妈不要着急,一边告诉她:“我们马上飞回去”。

我买机票,老公去单位请假,然后我们一起去女儿学校和她商量我们走后她的留住地方。一切准备好后我们于次日凌晨4点起床,赶往机场,乘坐7:50飞往成都的航班。秋风习习,轻拂着我的长发。一颗怦怦直跳的心系着无数担忧的瞎猜,我和老公都怀着焦虑不安的心情走下了飞机。取行李时我赶忙打电话给妹妹问父亲的病情,得知好一点后,悬着的心稍微落下去一点。

坐在回家的车上,看着路边熟悉的故乡的风景,不像往日那样去用心欣赏,用情去感。此刻,我的心里眼里都是父亲的影子。想象着父亲高烧昏迷的痛苦表情,眼泪禁不住滑落,流进嘴角,咸咸的,有点点苦涩。想着一生操劳的父亲是怎样忍着病痛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是用怎样的求生的意念支撑自己等着他的孩子归来?父亲前一阵就身体不好,怕我们担心而影响工作就一直没告诉我们,这次听妈妈说起父亲是病得很重了。我在心里默默地为父亲祈祷,祈愿我亲爱的父亲能用顽强的毅力去同病魔作战,最终转危为安,早日康复!路旁的桂花开了,缕缕清香随风吹来,给烦躁不安的我一丝温柔的慰藉。我的心随着车轮而翻滚,随着落叶而起伏,随着花香而浮动。此时,只希望车能快些,再快些,尽快赶到父亲的病床前,送去女儿的安慰。

见到父亲已是中午11点半了,父亲睁开眼睛看了看我和老公,又疲倦地闭上了。医学博士后的老公找医生了解了父亲的病情和用药情况,与医生一起讨论了治疗方案。原来父亲在县城医院的时候一直以为是感冒发烧,输消炎药也一直退不了烧,这才转院到市医院,经检查确诊是患了肺结核,这才对症下药。之后的一周,老公和我都日夜陪在父亲的身边。父亲不能坐稳,更不能走,因病常拉肚子,照顾父亲大小便还真有些难度。幸好老公一起回来了,他每次都小心翼翼地抱着父亲,轻轻地扶着,仔细地给父亲洗脸檫背,喂药喂饭,照料父亲的大小便,换洗弄脏的裤子衣服。父亲输液到凌晨5点,我和老公就换着守候。父亲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一天天地好起来了,虽然我们很累,没睡好,可看到父亲病情缓解了,心里都很开心。晚上父亲输液的药水有时候不滴,我就仔细查看,发现父亲的手放的位子不对,我轻轻地弄一下父亲的手,父亲总是用劲地握紧我的手,那一刻,我才感到了父亲心中的恐惧,他抓紧我的手就像抓到了一份生存的希望。我轻轻地告诉父亲:“不用怕,您会很快好起来的。”在父亲生病住院的这段时间,母亲,妹妹,妹夫,老公和我都全力投入,用心照顾父亲。终于,父亲的`坚强和亲情的滋润加上药物的治疗,父亲终于体温正常,慢慢地大便也正常了,气色也好多了。父亲的病情稳定,日趋好转成了我们全家最喜庆的事。

老公看到父亲病好多了,因工作也繁忙就决定返杭了。在老公走的时候,父亲流泪了,他告诉母亲说:“一飞照顾他比两个女儿还细心周到。”是啊,父亲被女婿的真情感动了,为女婿的孝心而欣慰。一个医学博士后,放下手中最繁忙的科研工作,没有怕被传染,亲自守在病床前每天端屎尿二三十次,不怕脏不怕累。他总是那么微笑着给父亲做好每一件事情。夜深天寒,老公在照顾父亲几天后患重感冒了,但他仍坚持护理父亲,直到他走的那天才换岗。这样的行为也让我感动,对于生病的父亲,他早已把女婿当成他站立的拐杖,其依赖性特强,难怪老公一走,父亲竟然那么不舍地流泪了。

老公回杭的时候,父亲交代我去成都给他买根拐杖。到成都后,老公下车开车门的时候,因为一连几天没睡觉,加上重感冒,头晕眼花,竟然把自己的手放在车门里也没意识到就关车门了。听到他“哎呀”!一声叫,我才看到他手被压着了,从车门里取出来的时候,小拇指已经有一块肉都没了,只见露出的手指骨。我摁着它的手指,怕流血太多,心疼得难受。去医院包扎好后,老公休息了一下就去了机场坐晚班飞机。到次日凌晨两点老公打了个电话报平安到家我才稍微放心些。我第二天一早就去市场为父亲挑选好了拐杖。一根是铝合金的,一根是红木的龙头拐杖,上面刻有龙头,龙嘴里还有意颗吉祥如意珠,我希望父亲扶着拐杖的时候心中能有一丝快慰,能有享受一份亲情的温暖的愉悦。

我带着给父亲准备的拐杖到医院已是下午七点了,我惊喜地看到父亲坐在床上自己吃饭了。后来又看到他能自己解大小便了,我可乐坏了。看到父亲康复得这么快,我心里真是好开心啊。我不在的时候,母亲和妹妹就是父亲的拐杖。父亲努力地想站立,想为家人减轻一些负担,就想自己能扶着拐杖走。父亲看到我给他买的拐杖后,眼里溢满幸福而满足的笑。父亲之前一直以为自己是肺癌呢,因为母亲和妹妹一直没告诉他啥病。直到那天我和老公说起父亲的肺结核病有传染性,但父亲不咳嗽,传染性不大。这些话被父亲听到后,父亲才知道他是啥病。现在父亲康复得很好,他也像从鬼门关走出来的人一样珍视生命,珍惜生活,珍爱身体了。

看着父亲柱着拐杖慢慢走动的身影,我流泪了。我英雄的父亲终于可以离开躺了半个多月的病床了,终于可以稳稳地坐着了,终于可以和我们一起欢喜地坐在餐桌前用餐了。父亲的拐杖,静静地躺在凳子旁,随时听候它的主人使唤。

在父亲出院后的两天,我也返杭了。这次父亲很安静地坐着和我告别,手里握着我给他买的拐杖。那两根可爱的拐杖在女儿不在父亲身边的时候,一定会轮流执行帮助父亲行走的使命。此刻在父亲的心里,一定也有很多的不舍,但为了儿女们的工作、前途、事业,我的父亲勇敢地站立。凭着坚强的意志,凭着心中涌动的亲情的暖流,父亲再次微笑着迎接一个美丽的金秋。74岁的父亲,告别了病痛的折磨,慢慢地走向健康的大道,闻着桂花的馨香的父亲一定会感到这个秋天虽然有秋雨绵绵的愁思,也一样感受到了雨中弥漫的芳香了吧?

父亲的拐杖,记载着父亲生命历程中最难忘的一页;父亲的拐杖,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父亲的拐杖,是父亲行走中最温馨亮丽的风景;父亲的拐杖,握在手中,温情在心中,亲情在脚下延伸……

篇9:做婆婆的拐杖散文

做婆婆的拐杖散文

婆婆今年85了,腿脚已经有些不太灵便了,每次下楼,都会柱着那根有些破旧的拐杖,那拐杖上暗红色的油漆已随着岁月被磨损的有些破旧,爱人说:“妈妈,您这根拐杖这么破旧了,过几天我去给您买个新的。”婆婆一把抢过那根有些破旧的拐杖,紧紧抓住不放手……

婆婆坐在那里絮絮叨叨说:“这拐杖跟了我快有10年了,有感情了,不舍得啊!”在一旁的我能够深深体会操劳了一辈子的婆婆,是怎样的一种心情,也知道勤劳善良的婆婆从52岁就独自拉扯9个孩子成大成人的艰辛。

婆婆原本身体硬朗,有一年的秋天,倾盆大雨,婆婆害怕她养的那几十只土鸡被雨淋着,冒雨去盖鸡舍,一着急摔倒了,造成左腿骨折,渐渐康复后,左腿从此就落下了毛病,不得已只能柱着拐杖。

公公去世后,性格倔强的婆婆执意不肯跟着她9个子女中的任何一个孩子生活,她害怕影响孩子们幸福的生活,就独自住在乡下,柱着拐杖还依然喂鸡、养鸭,一到夏天就开始倒饬门前那块菜地,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每到秋季,我们坐在葡萄架下,吃着香甜的苹果,拔一根带刺的黄瓜用手一擦就往嘴用塞,却从来没有想过老人腿脚不好,就那样柱着拐杖还为我们一直在操劳着、辛苦着……

有时我们工作忙了,一连好几周不回家,婆婆就会柱着拐杖来到村头跑塔城线路的司机那里,托司机把准备好的土鸡蛋,地里刚摘下的新鲜蔬菜带给我们。

婆婆说:“每次看到她的儿孙们吃着她养的鸡、她种的菜,就感觉腿也不疼了,”听着这些,心里既感动又酸楚。

如今婆婆老了,我们执意接她来城里居住,每次我们拉着她去散步,她总是推脱不想去,我一问原因才知道,婆婆的`腿落下的病根,走路时间长了,就会酸痛,每次下楼,需要人扶,她不想麻烦我们,所以就呆在楼上。

知道原因后,每次下楼散步时,我们都会抢着去扶婆婆,天真活泼的女儿对婆婆说:“奶奶,我来做您的拐杖吧!”每次看着女儿或者爱人扶着婆婆慢慢地前行在马路上,心里总是充满了感动。

我想我们不仅要做他们的拐杖,还要用我们有力的双手承担起照顾他们的义务,就象小时候他们照顾关心我们那样,不要嫌弃他们嘴角上的饭渣,轻轻拿纸为他们擦去,不要嫌弃他们由于吃饭时不小心滴落在衣服上的油渍,为他们换上干净的衣裳。

看着女儿和爱人搀扶着婆婆的背影,心中总是涌动着感动,想想父母为我们操劳了一辈子,从呱呱坠地到结婚生子,待到他们年愈花甲时,我们能扶着他们,做他们的拐杖,搀扶着他们慢慢走在公园里,看着他们灿烂如花的笑容和脸上洋溢的幸福,感觉心里甜甜的,心中也是满满的幸福。

【精神的拐杖散文】相关文章:

1.拐杖记叙文

2.拐杖广告语

3.拐杖作文600字

4.思维训练《拐杖》

5.蚂蚁精神的散文

6.拐杖糖叔叔作文

7.妈妈的拐杖作文

8.一种精神,一种生活散文欣赏

9.母亲的拐杖作文1200字

10.精神

下载word文档
《精神的拐杖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