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峨眉山有感
“小羊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登峨眉山有感,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登峨眉山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篇1:登峨眉山有感
青城山下白素贞”,白蛇变成人,是在青城山,是四川的山。我向来对四川的山充满向往,认为四川的山是神仙的住处。前年,我便去亲自登上了峨眉山,与她来了个亲密的接触。
我和妈妈乘车到达山腰。一路上,司机热情地用着带有川味的普通话为我们介绍峨眉山。我被他所说的“佛光”深深吸引,那是在峨眉山顶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光的变幻会形成一种光圈,金黄发亮,极为罕见。另一方面,因为峨眉山是一座佛教圣地,有佛光的出现会被盛传为佛祖显灵,必会有好事情发生。我被司机的话吸引了,心中对峨眉山又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感觉。沿途山路的曲折蜿蜒与颠簸和不远处的浓雾都无法阻挠我的好奇心,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了。
下了车,迎面而来的凉风让我打了一个寒颤,郁郁葱葱的树木绿得深邃,湿冷空气充满了树木之间,浓浓的雾气笼罩着山间。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不由地心生敬畏,这些上千年的树木一定充满了故事。
我做了一个深呼吸后和妈妈开始爬山,我们拾级而上,不一会儿就感到一些吃力,难道是我们的体力不佳还山因为山路的崎岖呢?两旁茂密的树木遮蔽了大部分天空,只能在树枝的缝隙间看到星星点点的天空,不可见到其真貌。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来到了接近山顶的一片平地,我长长舒了一口气。随着海拔升高,温度不断地降低,但我却出了一身汗,衣服也贴在了身上,已经感觉不到最初下车时的寒冷了。听,风与鸟儿在对话,让我浮想联翩。若此作文wWw.ZuoWenWang.Net/时,在山间一隅,有一位姑娘用清澈又洪亮的嗓音唱一段醉人的山歌,我会轻轻地应和起来。隐隐的,一阵阵花香扑鼻而来,顺着味道的来源,我发现了一片矮矮的野花。一朵朵小野花也在努力地绽放着自己,大自然就是这么平等无私地给予各种生命以成长的力量。
我们继续向着山顶进发,突然间噼里啪啦地下起了雨,雨点打在身上加之湿冷空气一并袭来,我不由地开始打喷嚏,妈妈只好“不惜千金买宝衣”,一件厚厚的熊猫服加身后,顿时暖和起来。继续赶路,云烟翻滚,天空离我们越来越近,飞云之上是否有鹏在翱翔吗?烟雾缭绕,白雨跳珠,是大鹏之翼遮住了太阳吗?其视下矣,亦若是则已矣,天地自古便浑茫一片。
终于到了山顶,我仰望苍穹,灰蒙蒙地,几滴调皮地雨滴顺着伞的边沿滚落到了我的脸颊,原来我与天空的距离就是这几滴水珠从云端掉落到脸颊的距离,我与天近在咫尺。山顶变地开阔一些了,我的心也开阔起来。俯瞰,一片云雾,白茫茫一片。我睁大眼睛向远方望去,也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看到的佛光,心中有些沮丧。但是眼前的景色让我相信,这里的某个地方一定曾经住着神仙。
我憧憬庄子的“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我好想在这里住下来,过一过一把宝剑、一壶浊酒,逍遥自在的生活,还可以以天为伴,以地为侣,以物为友……
我们应该敬畏天地,尊崇自然,天地本浑茫,你我皆为自然所造就,敬畏的同时,我们也在享受天地给予的一切,所以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是你我的使命。
篇2:登峨眉山有感
峨眉天下秀,暑假我们一家去登峨眉山。
我们早上6点从酒店出发,坐车到万年寺停车场,开始登山。我抬头往远处一看,山上长满了植物,真像一片绿色的海洋。一阵风吹来,这绿色的海洋泛起了微波,好像是在欢迎我们。看着一级一级望不到边的台阶,我心想:“我能爬上去吗?我能征服它们吗?”我们走走停停到了一线天,走在两座山之间的小路上,我抬头一看,看到天就像一条线,我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爸爸告诉我过了一线天再走一会儿就快到生态猴区了。听了这个消息,我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和爸爸连走带跑地向生态猴区走去,汗水大颗颗地从我们头上滴下来,我不停地用手擦汗,树上的蝉使劲地叫着:“热啊!热啊!”在猴区的快乐是短暂的,还有十多千米,我们才能到达金顶。我不停地问爸爸:“金顶还有多远?”爸爸总是说:“快到了,快到了。”再看看后面的妈妈,她累得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脸色苍白。这时一个滑竿从我们身边经过,只见滑竿上坐着一位老太太,她安逸地随着滑竿的节奏上下摆动着,我心想:如果上面坐着的是我该多好啊!我一屁股坐在台阶上不走了,希望能等到一个空滑竿。爸爸、妈妈一声不吭地坐在我身旁,和我一起等。过了一会儿还真被我等到了一个空滑竿,我兴奋地叫了起来,“妈妈,有空滑竿!”妈妈站起来平静地说:“不,我们自己走上去,只要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会看到更美的风景。”说完,我们又继续往上攀登??????
这次,我们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风景!
篇3:关于登峨眉山作文
去年夏天,我与妈妈来到了四川著名的景点,峨嵋山。刚到山底,〞天呐,好高!〞我奋极了,可转念一想,这么高,别说爬到金顶,就是爬到半山腰,也得累个半死吧?但是,如果连这点困难都克服不了,以后还谈什么成大事,立大业?所以,峨嵋山,我罗梓瑜今天一定要把你踩在脚下!
〞征程〞刚开始的时候,我还兴致勃勃地欣赏着周围的崖壁,葱茏的树木,以及路边摆的摊子。可是吧,越到后面我是越来越力不从心了,倒不是我的心动摇了,也不是因为这漫无止境的阶梯使我退缩,而是因为太冷了!这峨嵋山夏天的气温都快赶上我们这里的冬天了,我会不会被冻成传说中的〞罗氏冰棍〞?哎呀,这可说不准!
但是我这个好胜心极强的人,就是不服输。于是,咬咬牙,我便用我那一件短短的衬衫和一件薄薄的外套扛着如同冬天的严寒一步一步地踏着阶梯走向金顶。
我抬起脚,迈出了最后的一步。太好了,我终于走上金顶了!
哎呀,金顶的风景真好啊!你瞧那在一层白雾中影影绰绰露出的山,如同仙境。刚看见这景色,我就把前面差点冻成冰棍的情节给忘了,心里还颇有些惬意,有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朋友们,你们想去这如同仙境的峨嵋吗?一定要带足够的衣服哦,我还可以当免费的导游呢!
篇4:《登峨眉山》翻译赏析
《登峨眉山》翻译赏析
《登峨眉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前言】
《登峨眉山》是唐代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名作。峨眉山风景幽美,有“峨眉天下秀”之称。李白这首诗通过写他登峨眉山时的感受表达了他对仙界的向往。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因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而得名,是著名的风景区,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⑵邈:渺茫绵远。
⑶周流:周游。
⑷绝怪:绝特怪异。
⑸青冥:青而暗昧的样子。
⑹泠然:轻举貌。《文选·江淹〈杂体诗〉》:“冷然空中赏。”
⑺锦囊术:成仙之术。《汉武内传》载:汉武帝曾把西王母和上元夫人所传授的仙经放在紫锦囊中。
⑻琼箫:即玉箫,箫的美你。
⑼微尚:指学道求仙之愿。
⑽烟容:古时以仙人托身云烟,因而称仙人为烟容。此处烟容即指脸上的烟霞之气。
⑾尘累:尘世之烦扰。
⑿骑羊子:即葛由。《列仙传》卷上:“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
【翻译】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我平生素有修道学仙的'愿望,自此以后将结束世俗之乐。我的脸上似已充满烟霞之气,尘世之牵累忽然间已消失。倘若遇上仙人骑羊子,就与他相互携手凌跨白日。
【鉴赏】
此诗为五言古体,全篇十六句可分四段,每段四句。用入声质韵,一韵到底。四段的首句,皆用平声字作结,在音调上有振音激响的作用。虽是一首五言古诗,但在结构层次上是非常严整的。
首段“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四句突出峨眉山在蜀中尤为名胜,无与伦比,为登览游山,伏下线索。接着写初到名山、亲历奇景。“周流”说登览游赏当遍及峨眉古迹名区。“试登览”即初次登临。“绝怪”指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阴晴变化,景象万千。“安可悉”极言峨眉山深邃,林泉胜迹,难以尽觅。
第二段首二句“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具体写峨眉山之高峻磅礴,秀丽无俦,奇光异彩,分列杂陈。让人感到一登峨眉山,顿入清境,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后二句“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进一步写登山以后的感受。言登临峨眉山,沉浸于丹霞翠霭之间,心与天和,似能参天地之奥秘,赏宇宙之奇观,得到了仙家的锦囊之术。
第三段“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接着描述诗人在这样的山光掩映,云霞飘拂的景象下面,欢快无极。弄琼箫于云霄,响彻群峰;弹宝瑟于石上,声动林泉。怡情于物外,乃得偿平生之夙愿。“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说明诗人早已绝情荣利,不慕纷华,在漫游峨眉,饱览山光之际,快慰平生,欢情已偿。
末段前二句“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云烟万态,晴光霞影,呈于眉睫之前,大略指峨眉山顶的“佛光奇景”。在晴光的折射之下,人影呈现于云影光环之间,不禁有羽化登仙之感,尘世百虑因而涤尽。末二句“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骑羊子”,指峨眉山传说中的仙人葛由,传说他骑着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诗人说:假如得遇骑羊子葛由,亦当与之携手仙去,上凌白日,辞谢人间。
陆文华《诗酒李太白》中说,此诗极写峨眉之雄奇无匹,真令人有人间仙境之感,这就难怪诗人会飘飘然有出世之思了。他甚至幻想能遇到仙人葛由,跟着他登上绝顶,得到成仙。当然,当时的李白实际上并不想出世,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正想干一番经国济世的大业,峨眉奇景只是暂时淡化了他的现实功利心。不过,由此也不难看出,名山之游对李白超功利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
此诗写寻仙访道,虽然是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篇5:登峨眉山原文及赏析
登峨眉山原文及赏析
原文: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译文
蜀国有很多仙山,但都难以与绵邈的峨眉相匹敌。
试登此峨眉山周游观览,其绝特奇异的风光景致哪里能全部领略。
青苍的山峰展列于天际,色彩斑烂如同出自画中。
飘然登上峰顶赏玩紫霞,恰如真得到了修道成仙之术。
我在云间吹奏玉箫,在山石上弹起宝瑟。
我平生素有修道学仙的愿望,自此以后将结束世俗之乐。
我的脸上似已充满烟霞之气,尘世之牵累忽然间已消失。
倘若遇上仙人骑羊子,就与他相互携手凌跨白日。
注释
⑴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因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而得名,是著名的风景区,有“峨眉天下秀”之称。
⑵邈:渺茫绵远。
⑶周流:周游。
⑷绝怪:绝特怪异。
⑸青冥:青而暗昧的样子。
⑹泠然:轻举貌。《文选·江淹〈杂体诗〉》:“冷然空中赏。”
⑺锦囊术:成仙之术。《汉武内传》载:汉武帝曾把西王母和上元夫人所传授的仙经放在紫锦囊中。
⑻琼箫:即玉箫,箫的美你。
⑼微尚:指学道求仙之愿。
⑽烟容:古时以仙人托身云烟,因而称仙人为烟容。此处烟容即指脸上的烟霞之气。
⑾尘累:尘世之烦扰。
⑿骑羊子:即葛由。《列仙传》卷上:“葛由者。羌人也。周成王时,好刻木羊卖之。一旦骑羊而入西蜀,蜀中王侯贵人追之上绥山。山在峨眉山西南,高无极也。随之者不复还,皆得仙道。”
赏析:
此诗为五言古体,全篇十六句可分四段,每段四句。用入声质韵,一韵到底。四段的首句,皆用平声字作结,在音调上有振音激响的作用。虽是一首五言古诗,但在结构层次上是非常严整的。
首段“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四句突出峨眉山在蜀中尤为名胜,无与伦比,为登览游山,伏下线索。接着写初到名山、亲历奇景。“周流”说登览游赏当遍及峨眉古迹名区。“试登览”即初次登临。“绝怪”指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阴晴变化,景象万千。“安可悉”极言峨眉山深邃,林泉胜迹,难以尽觅。
第二段首二句“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具体写峨眉山之高峻磅礴,秀丽无俦,奇光异彩,分列杂陈。让人感到一登峨眉山,顿入清境,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后二句“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进一步写登山以后的感受。言登临峨眉山,沉浸于丹霞翠霭之间,心与天和,似能参天地之奥秘,赏宇宙之奇观,得到了仙家的锦囊之术。
第三段“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接着描述诗人在这样的山光掩映,云霞飘拂的景象下面,欢快无极。弄琼箫于云霄,响彻群峰;弹宝瑟于石上,声动林泉。怡情于物外,乃得偿平生之夙愿。“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说明诗人早已绝情荣利,不慕纷华,在漫游峨眉,饱览山光之际,快慰平生,欢情已偿。
末段前二句“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云烟万态,晴光霞影,呈于眉睫之前,大略指峨眉山顶的“佛光奇景”。在晴光的折射之下,人影呈现于云影光环之间,不禁有羽化登仙之感,尘世百虑因而涤尽。末二句“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骑羊子”,指峨眉山传说中的仙人葛由,传说他骑着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诗人说:假如得遇骑羊子葛由,亦当与之携手仙去,上凌白日,辞谢人间。
陆文华《诗酒李太白》中说,此诗极写峨眉之雄奇无匹,真令人有人间仙境之感,这就难怪诗人会飘飘然有出世之思了。他甚至幻想能遇到仙人葛由,跟着他登上绝顶,得到成仙。当然,当时的李白实际上并不想出世,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正想干一番经国济世的大业,峨眉奇景只是暂时淡化了他的现实功利心。不过,由此也不难看出,名山之游对李白超功利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
此诗写寻仙访道,虽然是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八、九年(720、7)间。李白二十五岁之前在蜀地,读书游学,先后两次登上峨眉山。据裴斐《李白年谱简编》,开元八年春李白游成都,随即又登峨眉,作《登峨眉山》。据清人黄锡珪《李白年谱》称:“开元九载,白游峨眉,有《登峨眉山》诗。”
篇6:登峨眉山的游记作文
今年暑假,我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游览峨眉山。
我们从成都出发,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来到了峨眉山下。
我迫不及待地下了车,来到峨眉山脚下。峨眉山真不愧为山中之秀。数座玲珑俊秀的山峰连绵不断,远观山似长帘,近看林如绿染。山峰有起有伏,起者如剑,直插雾云里,伏者像佛,稳坐天地间,极有气势。真令人难以想象这是天然而成,而不是能工巧匠们精心制作的盆景。
山路两旁,无数大树郁郁葱葱,想必都有百年历史了。走在这一条条林荫大道上,我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侧耳倾听,有一种极细腻的声音,就像春蚕在沙沙地吃桑叶,越往前走,这声音就越大,到最后就像发怒的狮子在狂吼。山路突然一转,眼前豁然开朗,“清音阁”三个清秀的大字清晰地刻在一块大石头上,原来这就是声音的发源地。泉水像泻洪一般,从上源倾泻直下,撞击石头发出巨大的隆隆声,像一首演奏到高潮的交响曲,气势磅礴,犹如野马在奔驰,大海在咆哮。落在石头上,击起的水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如烟、如雾、如尘……
下午,我们终于登上了那入云的山顶,欣赏峨眉山茫茫的云海。我见过马尾似的卷云,条纹工整的鱼鳞云,又厚又黑的乌云,却从没见过峨眉山这样的云海。峨眉山的云真白呀!白得那么洁净,那么润泽,没有一丝斑点,宛如刚落下来的洁白的雪花;峨眉山的云真轻呀!轻得像棉絮,好像一阵风就可以把它吹散似的;峨眉山的云又真大呀!大得像一匹长长的绸缎,铺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把大地裹在了里面。真可谓是“茫茫云海为奇观,如绸似缎盖满天。”
篇7:登峨眉山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峨眉山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
登峨眉山
作者: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翻译
古蜀国,今四川,群山绵绵,犹如仙山,其中最秀美的算是峨眉山,天下无双
登览上绝顶,四周风光收入眼底,山山秀美,峰峰奇绝,浅溪幽兰,深壑白云,奔涌不停
高高的青山象尖利的匕首直插苍穹,七彩云霞与绚烂的山色象斑驳错彩的山水图画
紫霞中仿佛有仙人把汉武帝当年埋藏锦囊宝经赠送给我,使我雀跃欢腾
仙人与我在彩云间吹箫,在白石上抚弄镶满宝石的琴瑟、
生平的愿望在今天终于圆满实现,使我欢乐无比
灰白疲倦的容颜得以灿烂,尘世间的烦劳得以脱离
如果遇到骑着青羊的仙人葛由,我将与之携手驾驶太阳,游遍穷宇。
赏析
此为五言古体,全篇十六句可分四段,每段四句。用入声质韵,一韵到底。四段的首句,皆用平声字作结,在音调上有振音激响的作用。虽是一首五言,但在结构层次上是非常严整的。
首段“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四句突出峨眉山在蜀中尤为名胜,无与伦比,为登览游山,伏下线索。接着写初到名山、亲历奇景。“周流”说登览游赏当遍及峨眉古迹名区。“试登览”即初次登临。“绝怪”指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阴晴变化,景象万千。“安可悉”极言峨眉山深邃,林泉胜迹,难以尽觅。
第二段首二句“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具体写峨眉山之高峻磅礴,秀丽无俦,奇光异彩,分列杂陈。让人感到一登峨眉山,顿入清境,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后二句“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进一步写登山以后的感受。言登临峨眉山,沉浸于丹霞翠霭之间,心与天和,似能参天地之奥秘,赏宇宙之奇观,得到了仙家的锦囊之术。
第三段“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接着描述诗人在这样的山光掩映,云霞飘拂的景象下面,欢快无极。弄琼箫于云霄,响彻群峰;弹宝瑟于石上,声动林泉。怡情于物外,乃得偿平生之夙愿。“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说明诗人早已绝情荣利,不慕纷华,在漫游峨眉,饱览山光之际,快慰平生,欢情已偿。
末段前二句“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云烟万态,晴光霞影,呈于眉睫之前,大略指峨眉山顶的 “佛光奇景”。在晴光的折射之下,人影呈现于云影光环之间,不禁有羽化登仙之感,尘世百虑因而涤尽。末二句“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骑羊子”,指峨眉山传说中的仙人葛由,传说他骑着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诗人说:假如得遇骑羊子葛由,亦当与之携手仙去,上凌白日,辞谢人间。
陆文华《诗酒李太白》中说,此诗极写峨眉之雄奇无匹,真令人有人间仙境之感,这就难怪诗人会飘飘然有出世之思了。他甚至幻想能遇到仙人葛由,跟着他登上绝顶,得到成仙。当然,当时的.实际上并不想出世,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正想干一番经国济世的大业,峨眉奇景只是暂时淡化了他的现实功利心。不过,由此也不难看出,名山之游对李白超功利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
此诗写寻仙访道,虽然是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篇8:李白《登峨眉山》全诗赏析
李白《登峨眉山》全诗赏析
登峨眉山
李白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
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
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
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
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
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
①琼箫:指箫。
②宝瑟:饰以宝玉的瑟。 ③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是蜀地名胜之一。
《登峨眉山》是一首五言古诗,写于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诗人未出川时。
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
这两句是说,云海茫茫,云中吹箫,如入仙境;石平如几,石上弄瑟,其乐陶陶。云美石奇,景色深幽,吹箫弄瑟,别具神韵,运笔妙甚。
鉴赏:
此诗为五言古体,全篇十六句可分四段,每段四句。用入声质韵,一韵到底。四段的首句,皆用平声字作结,在音调上有振音激响的作用。虽是一首五言古诗,但在结构层次上是非常严整的。
首段“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四句突出峨眉山在蜀中尤为名胜,无与伦比,为登览游山,伏下线索。接着写初到名山、亲历奇景。“周流”说登览游赏当遍及峨眉古迹名区。“试登览”即初次登临。“绝怪”指峨眉山岩壑幽深,群峰险怪,阴晴变化,景象万千。“安可悉”极言峨眉山深邃,林泉胜迹,难以尽觅。
第二段首二句“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具体写峨眉山之高峻磅礴,秀丽无俦,奇光异彩,分列杂陈。让人感到一登峨眉山,顿入清境,仿佛置身于图画之中。后二句“泠然紫霞赏,果得锦囊术”进一步写登山以后的感受。言登临峨眉山,沉浸于丹霞翠霭之间,心与天和,似能参天地之奥秘,赏宇宙之奇观,得到了仙家的锦囊之术。
第三段“云间吟琼箫,石上弄宝瑟”接着描述诗人在这样的山光掩映,云霞飘拂的景象下面,欢快无极。弄琼箫于云霄,响彻群峰;弹宝瑟于石上,声动林泉。怡情于物外,乃得偿平生之夙愿。“平生有微尚,欢笑自此毕”说明诗人早已绝情荣利,不慕纷华,在漫游峨眉,饱览山光之际,快慰平生,欢情已偿。
末段前二句“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云烟万态,晴光霞影,呈于眉睫之前,大略指峨眉山顶的“佛光奇景”。在晴光的折射之下,人影呈现于云影光环之间,不禁有羽化登仙之感,尘世百虑因而涤尽。末二句“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骑羊子”,指峨眉山传说中的仙人葛由,传说他骑着自己刻的'木羊入山成仙。诗人说:假如得遇骑羊子葛由,亦当与之携手仙去,上凌白日,辞谢人间。
陆文华《诗酒李太白》中说,此诗极写峨眉之雄奇无匹,真令人有人间仙境之感,这就难怪诗人会飘飘然有出世之思了。他甚至幻想能遇到仙人葛由,跟着他登上绝顶,得到成仙。当然,当时的李白实际上并不想出世,他有着远大的抱负,正想干一番经国济世的大业,峨眉奇景只是暂时淡化了他的现实功利心。不过,由此也不难看出,名山之游对李白超功利审美情趣的形成有着不容低估的影响。
此诗写寻仙访道,虽然是受时代环境的影响,更多的则是李白追求纯真善美,反对虚伪丑恶的表现。
篇9:登鹳雀楼有感
登鹳雀楼有感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焕的一首不朽之作,我们在小学课本里面就学过。不过那时候我们只是似懂非懂地会背而已,但实际蕴含的深远含义远非我们那时的年纪可以懂的。明白的只是表层的意思而已。前些日子教儿子学这首诗时,我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特地将这些感受写出来,请朋友们指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说的是太阳朝着山那边落了下去,黄河汇入了大海。这是一种自然现象,自古如此。平平淡淡地,没有一丝奇特,也没有人会投入更多的关注。可是诗人在登鹳雀楼时,一下就把这种常见的自然现象高度的概括出来,并形成直观的感受:要想看的远一点,那么就要站的更高一点。这些平常的事物、道理经诗人的一提炼,把它们凝聚在一起,就形成一种意味深远的意境。
白日,白天的太阳。在白天是何等的强大,辉煌啊!但是一到晚上,还是要落下去,没有一天不是如此。无论多么辉煌,伟大,总还要向黑夜投降,经过黑暗的洗礼,再重新绽放光芒。黄河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浩浩荡荡,奔腾不息,绵延几千里,但最终还是汇入大海。在内陆大地上,黄河是多么巨大啊,可这么大的河流,汇入大海时,不也被静静地吸收了,和浩瀚的大海相比,它也只是一条涓涓细流而已。
诗的后两句说的人生的一种境界。我们着眼点的.不同,看到的景物也不相同。站的越高,看的当然也就更远了,看到的也就更多了,其实人生什么事情也不都这样吗?要想收获的更多,自然就要向更高的境界攀登。如果说看的更远更多是一种收获的话,那么向上攀登就是耕耘,就是付出。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付出才有回报,这个世界上绝没有不劳而获的事物。
诗的前两句讲的是万物归自然,就像日落西山、黄河东归大海一样,这一切都属于自然法则的范畴,任何事物都逃不出自然法则。阳极而阴,阴极而阳,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才构成的自然。在盛极时万不可得意忘形,否极时切不可垂头丧气,失去进取的勇气。此所谓得矣?失矣!世上本来就没有绝对清晰的界线!
篇10:登泰山有感
泰山是中国的五岳之首,我盼望着有一天能登上泰山。暑假的一天,我终于如愿以偿了。
那天,我和妈妈、姑妈、哥哥四人怀着兴奋的心情一大早就出发了。在泰山的脚下,我们坐的旅游车沿着崎岖的山路盘旋而上,大约二十几分钟就到达了中天门。然后我们坐上了索道,索道在半空中缓缓前行。我向窗外望去,天空很蓝很蓝,一朵朵白云轻轻地漂浮在我们周围。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南天门。听说西游记里的“南天门”就是在这里取景的。
接着我们从南天门步行继续向前,一路上穿过了天街、碧霞祠,还跟“五岳独尊”石碑合影,最后终于登上了最高的玉皇顶。在玉皇顶上,周边的山峰忽隐忽现,云雾缭绕,我好像来到了童话中神奇的仙境。
中午我们吃了干粮,准备走下泰山十八盘。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泰山十八盘宛如一条长长的巨龙,陡峭险峻,我们小心翼翼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下走。累了,妈妈就给我事 先买好的登山杖,鼓励我坚持下去,这样我用我的“三只脚”终于独自走完了3000多个台阶。一路上,我看到好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还有一些跟我差不多年纪的小朋友都坚持爬上了泰山。我好佩服他们!
愉快的泰山之旅很快就结束了,这次旅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11:登长城有感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也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从小就听说过“不到长城非好汉”,梦想着有一天能去爬长城。参加英国优秀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才终于圆了我的长城梦。
那天中午,我们来到了北京八达岭居庸关长城脚下。仰望着眼前重叠的山峦,万里长城就像一条灰色的巨龙卧在山脉上。山上长满了树,绿油油的一片,就像给山盖了一层厚厚的毛毯。山顶上还笼罩着薄薄一层雾,看上去特别神秘。当我踏上第一层台阶时,心里非常兴奋和激动。我终于要登长城啦!攀登战线一拉开,同学们均是斗志昂扬,我们团的每个人都想爬到最高峰。
我爬了几层,抬头望去,眼前没有尽头的曲折、狭窄、陡峭的台阶,不禁自问:“我行吗?”“行!”我对自己说。既然从小一直盼望有一天能爬长城,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我就应该努力。
那天天气特别热,天气预报的气温高达35摄氏度,长城上没有任何可以遮凉的东西,火辣辣的太阳把我们的皮肤都晒痛了,汗止不住地往下流。爬了十几分钟,大家就累了,有的停下脚步歇一歇,有的喝点儿水。一路上,随着我们越爬越高,队伍里的人也越来越少。一个大队逐渐变成了一个小队,不久这小队也开始分解,变成了几个小组,而且每个小组间的距离也越拉越大。没过多久,一部分人已经开始往回走了。
我在第二组。在我们这组的前面还有两个男生。我越爬越累,但我对自己说:“人做事就要有毅力,爬长城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毅力那就无法爬到顶峰,又如何达到自己最终的目标呢?
这时我抓扶手的手开始发僵,机械性地重复着攀登的动作。我的脚开始变得越来越沉重,下意识地向上迈进。汗水迷住了我的眼睛,流到嘴边还带着咸味儿。我咬咬牙,用t恤的袖子擦去满脸满头的汗水,一门心思地继续往上爬。如此这般,又爬了一大段,水瓶里的水也喝完了,这时我真有点儿坚持不住了,上气不接下气,好像手脚都不是自己的了。走在一起的还有3位男生,他们看见我
那艰难的模样,不停地鼓励我:“你能爬到这里已经很棒啦!你看前面只有两位男生比你爬得快。”“后面一组已经被我们甩得看不见了。”“你如果以这样的速度继续往上爬,一定会是我们团第一位登上长城最高处的女生,多荣幸啊!”听了这些话,我又充满了信心,最后一鼓劲,向最高的目标攀登。
终于踏上长城的最高点,此时我的心里充满了自豪和骄傲。我终于胜利了!我成为我们团里第一位登上最高峰的女生。
我站在高山之巅眺望远处,祖国的锦绣大地就在眼前。站在长城的最高处,我无比激动地高声向世界宣布:“我是个真正的好汉!”层层叠叠的山峦里回荡着我的宣言,又把这声音传得很远。
登长城的体会是深刻的,要实现自己的理想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人的一生就像爬长城一样,不可能一直总是很轻松顺利地度过,总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人不能被困难吓倒,要用爬长城的精神,咬紧牙继续往前走,就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这次登长城,我不光目睹了中国人民的伟大,能在两千年前建造这么雄伟壮观的长城,也意识到只要不怕困难,勇于攀登,就能爬到长城的顶峰。
我想,生活中很多事都跟爬长城一样。今后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都会发扬这次登长城的精神。
篇12:登长城有感
暑假里,我在北京要和妈妈他们一起去登长城啦。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我就要去当一回好汉,登一回长城。 来到了长城脚下,我们坐上缆车,上长城。行到半山腰,放眼望去,只见长城翻山越岭,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山海关和嘉峪关中间,时高时低,依着山,靠着林,气势磅礴,雄伟壮观。
下了缆车,我们就开始登“好汉坡”。我靠着墙壁,一步一步往上登。长城的台阶可真高!平时我上台阶一步跨三级,可是这里的台阶我还没爬四五级就累得气喘吁吁。据说,这种条石块重好几吨,而垒成这么大的长城要多少块呀!我不禁对那些修建长城的人肃然起敬。
一步两步……过了一会,我们登上了第五座烽火台。
传说,古代人用烽火台来传递信息。那时通讯不方便,匈奴又经常入侵,聪明的古代人民就想出了这个办法,用烽火来召集士兵打仗。但是,周王却博取妃子能笑一笑,用烽火来戏弄了诸候,以致后来落得国破人亡。我既为古代人民的智慧感到钦佩,又为君王的昏庸感到可悲。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不知不觉中,已是中午,该下城了。坐在城垛上,远眺着那没有尽头的长城,我情不自禁地想古人不畏艰难,铸造了这个庞然大物,可见他们的毅力和耐力啊!我们向他们学习,也应该有好的毅力,才能冲破困难,完成自己心中美好的心愿。
【登峨眉山有感】相关文章:
2.登鹳雀楼有感
3.作文;游峨眉山
6.峨眉山景区导游词
7.峨眉山实习报告
8.峨眉山月作文
9.游峨眉山作文
10.登小杏山有感的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