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儿童故事:礼让
“乱码要重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传统美德儿童故事:礼让,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传统美德儿童故事:礼让,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传统美德儿童故事:礼让
从前,有一只绵羊,它活泼乱跳,很招人喜欢。有一天,许多动物都感应到了地震,纷纷逃离,绵羊也逃离了。
要躲避地震,必须要去“神圣之庙”,它不会被任何厉害的东西击破,因为这是天上所有的神仙法力(除了玉皇大帝),佛祖力量也用上了。但是要经过一条宽广的大河,上面有座桥,绵羊有家人,动物们过了河,绵羊让家人先走,家人过去了,它自己才过桥。
去“神圣之庙”还要经过一座山,幸好山中间有个山洞,动物们还是不管别的动物,全都挤进山洞,朝出口跑去。绵羊还是让家人先走,自己最后再走。
过了山,再走过迷雾森林,就能到“神圣之庙”。到了迷雾森林,森林里全是迷雾,动物直接走森林,而它们没发现一条隧道。绵羊又让家人先走,自己最后走,一家人很快出了迷雾森林,它们看到了“神圣之庙”,便朝“神圣之庙”走去,而动物们才走出迷雾森林。
所有动物都进了庙,庙真大,大的像一个巨人。这时,如来佛祖出现了,他用手指了指绵羊一家,说:“他们一家,只有这只绵羊让家人先走,这是礼让。虽然来了地震,但你们都慌慌张张地跑到这里来,而他们,却是礼让而来的。”
做人一定要让着他人,你一让,他也会让,巴尔扎克说过:“谦让是身体的良心。”
作者:荷师
公众号:61作文
篇2:中华传统美德作文500字:礼让
礼让,是互相成全的尊重,不是懦弱,而是眼光和肚量。
有两个有关谦让的历史故事至今流传,它们便是《六尺巷》和《孔融让梨》。
清朝康熙年间,宰相张英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两家院落中间有条巷子,供双方出入使用。后来,吴家要建新房,想占巷子,张家不同意,两家便一直互相吵嚷。再后来,直接打了起来。两家人被县太爷请到了县衙,因为两家都是名门望族,当地的县官也不敢轻意决断。
这时,张家一气之下写了一封家书,送给在京城当大官的张英。张英看过信后,便写了一封回信,信中只有四句话:“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后,便明白了其中的深意,于是命工人把墙退后三尺。吴老爷见后,深受感动,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便也命工人把自家的墙退后三尺,六尺巷从此得名。
东汉时期,孔融是个聪慧可爱的孩子,自小就饱读诗书,也懂得谦让。孔父的学生上门拜访,还带来了一筐梨。孩子们一看有梨吃,便围了上来,孔父明白孩子们的意思,便让孔融来分梨。孔融挑了两个最大的梨分给了爸爸妈妈,再把又大又好的梨分给哥哥们,筐里只剩下一个最小的梨了,是孔融留给自己的。
孔父问孔融:“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孔融回答:“我食量小,再加上年龄最小,理应拿最小的梨。”大家一听,都称赞孔融是个懂得谦让的好孩子。
礼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六尺巷是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的见证。
公众号:61作文
篇3:关于礼让的儿童故事:六尺巷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南边是宰相府,北边为吴家吴氏宅。
在清朝康熙年间,宰相张英老家桐城的官邸与吴家为邻,中间有一面墙。后来,吴家要建新房子,吴家人让工人们马上拆了这堵墙。
此时此刻,张英的父亲正在悠闲地陪孙子放风筝,听到了敲打声,马上过去看。他叫佣人拿来椅子,正在张英的父亲抬头望时,吴家人手一滑,斧头砸到了张英的父亲,两家人一气之下打了起来,还将官司打到了当地县衙。
县官考虑到两家都是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张家人一气之下写封加急信送给张英,要求他出面解决。张英看了信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他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的含义,主动让出三尺空地了。吴家看见了,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这是《佛经》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只有舍,别人才会给你得。正是因为张英的行为,让大家都称赞他和他家人的旷达态度。
作者:荷涵
公众号:61作文
篇4:传统美德故事
东汉时期,有位很有学问的人,名叫杨震。杨震家境贫寒,还有老母亲要奉养,只能一面教书,一面靠种地来维持生活。
杨震五十岁那年,被派往东莱做太守,管辖好几个县。上任的路上,他路过昌邑县,住了一晚。昌邑县正属东莱太守所管辖,而县官王密,恰恰是杨震的学生。
晚上,王密单独拜见杨震,看旁边没有人,悄悄从袖子里掏出十斤黄金,送给杨震。
在旧社会,下属给上司送礼以求得庇护,本是公开的秘密。杨震却很不高兴,沉下脸对王密说:“咱们相处了许多年,你怎么一点儿都不了解我呢?快把黄金收回去!”
王密还以为他假意推让,连忙说:“这会儿夜深人静,您收下吧,没有人会知道的。”
杨震摇摇头,说:“不对,这件事天知道,地知道,你知道,我也知道,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哩!”
王密听了,满面羞愧地走了。
杨震做官十分廉洁,从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不拿不应该得的钱财。他的生活也很俭朴,家里常吃素菜,出门不坐车子。老朋友劝他替子孙积点钱财,他说:“只要后世的人指着我的子孙说,这是清官的后代,就是最厚的遗产了。”
传统美德故事大全3:陆游报国至死不渝
陆游,南宋诗人。他从小受到父亲强烈爱国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养成了忧国忧民、渴望国家重建的品格。为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他特别注意学习兵书。
到了四十多岁时,他在军中做了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他身着戎装,来往于前线各地。抗敌将士的艰苦生活和爱国热情,极大地开拓了他的诗歌境界,豪迈而悲壮成为他一生诗歌创作的基调。
这位伟大而杰出的爱国诗人,直到临终,心里念念不忘的,仍然是祖国领土的完整,国家的统一。这种至死不渝的报国信念,这种炽热的爱国激情,多少年来同他那不朽的诗作一样被人们传诵。
12春天,85岁高龄的爱国老诗人陆游生病在床,吃药也不见效,病情越来越严重。在最后几天里,陆游已茶饭不进,不能说话了。
全家人围在他身边,满含热泪,悲痛万分。一天,他忽然示意要坐起来,家人只好扶着他坐好,他又让家人把窗户打开。他透过窗口,翘首北望,眼含热泪,思绪难平。
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亲眼看到金兵蹂躏中原人民,曾多次表示要挥戈跃马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但都被软弱无能的南宋朝廷拒绝了。国仇未报,一腔爱国热情只好倾注笔下。“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他强烈的爱国热情,有增无减;“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
他的报国壮志,老益弥坚;“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他收复中原的信念,至死不渝。几十年过去了,山河依然破碎,百姓仍遭涂炭,自己壮志未酬,所有这些,怎能不叫他“悲歌仰天泪如雨”?
诗人明白自己就要离开人世了,他又看了一会儿窗外,忽然指指书案,家里人明白,他要写诗。儿子端来了笔砚,跪在他身边。他那颤抖的手拿起笔刚刚写了“示儿”两个字,便喘成一团。但他不肯作罢,用尽最后的力气,哆哆嗦嗦地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就是千古传诵的《示儿》诗,是一位伟大爱国诗人留下的最后心声。
点击下页查看更多>>>传统美德故事
篇5:传统美德故事
传统美德故事4:诚实守信
诚实,就是忠诚正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的欺诈。“言必行,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年的古话,都形象地表达了中华诚实守信的品质.
孔子也是一个例子:在多年前,孔子对自己的学生说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孔子一直遵守着他的这句话,所以他会成为举世闻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曾子是孔子的一名弟子,大概是受孔子的教育.他从小也十分诚实守信。一次,曾子的妻子去集市上买东西,孩子哭着喊着要和她去。曾子的妻子就骗他说:“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就不闹了,等妻子从集市回来时,发现曾子在杀猪,就连忙阻止他,曾子却说:“你现在如果不杀猪,孩子长大了会对别人也不守信的”。然后就把猪给杀了,孩子长大后,果然十分诚实守信。
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小事在感动着我。一次,我在朋友罗缓丹家里玩,不小心把语文书落在她家忘了拿回来。我就在电话说请她帮我拿来,可不,一会天空下起了大雨,我以为她不会来了,可我万万想不到,她和她妈妈冒着狂风暴雨把书送到我家里来了,书完好无损,可她们全身都被雨水淋湿了。她诚实守信的精神让我感动。还有一次,我口袋里放了3第一百元的钞票打算交学费的,一路上蹦跳,一点也不知道钱掉了。这时身后传来一阵声音:“小妹妹,停一下,你的钱
掉了”。我一摸口袋一看真的不见了就接过来连声说谢谢,这时我才发现她是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姐姐,她笑了一下说:“不用谢”。她笑得是多么灿烂,是啊!她这种拾金不昧的品质,不占为己有的诚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诚信,千年来就是人所具有的美德。诚信,源源不断的财富。它还是立身、修德、处事之根,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以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你待人以诚,人也会投你实。不仅如此,诚信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常言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千言万语就汇成一句话:“中华之诚信,为人之美德”。
篇6:传统美德简短故事
中国人是非常推崇“孝”这一传统美德的,并且还选拔出24位著名孝子,称为“二十四孝”。东汉人王祥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他的事迹是“卧冰求鲤”,这个故事颇多吊诡之处,似乎是古典版的荒诞派小说。
王祥的母亲早亡,父亲王融迅速娶了一位姓朱的续弦夫人。和所有传说中的后妈一样,朱女士发自内心地嫌弃与厌恶王祥,并且寻找一切机会对王祥进行语言攻击与人身暴力。朱氏的行为令人鄙夷,但却是符合人性与常理的。
王祥的反应就有些不可思议了,他对后母百依百顺。如果某一天朱女士顺手往他左脸颊招呼了一个耳光,他会龇着牙,努力地挤出真诚的笑容,贴心地将右脸颊递上。
后母生病时,王祥不是疯狂庆祝,也没有事不关己,而是衣不解带地亲奉汤药,连朱女士的亲儿子王览也只能在一边干瞪眼。
王家有一棵大李树,树上果实累累,煞是喜人。朱氏给家里人分配了任务:王祥负责看护李子,其他人负责吃。感受到信任的王祥心中洋溢着一股暖流,他乐不可支地坐在树下,忽然间,风雨交加,李子掉落一地,王祥抱着树哇哇大哭:我辜负了后妈对我的信任,我不孝啊!
高潮的到来是一个冬天,朱女士卧病在床(朱女士似乎不是很健康,这大概是王祥未能英年早逝的直接原因),嘴里嚷嚷着要吃新鲜鲤鱼。王祥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捕鱼之旅。
严冬的沂蒙山区(王祥,琅琊人)朔风凛冽,沂水上结着厚厚的冰,在暖阳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王祥踩在坚硬如铁的冰面上,不由眉头紧蹙。在尝试了各种工具无果后,王祥急得两眼珠泪莹莹。
情急之下,王祥三下五除二扒掉衣服一头倒卧在冰面上。他是想不开要自杀吗?事情好像不是这样的。
据汉朝的官方表彰记录说,王祥用他瘦小的身躯以及高达40度的体温,竟然融化了厚实的坚冰。从融化的冰洞中,还窜出两条活蹦乱跳的鲤鱼。看来,王祥不仅拥有火娃一般的超能力,还能和水族进行心灵对话。
这个漏洞百出的故事,不但成为脍炙人口的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被无数缺乏逻辑能力的小学生传颂,甚至还成为了“山东省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统美德儿童故事:礼让】相关文章:
6.儿童故事王子
7.编写儿童故事
8.儿童故事小毛驴
9.1年级儿童故事
10.儿童趣味故事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