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黄山宏村行
“江湖救急”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散文随笔:黄山宏村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散文随笔:黄山宏村行,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散文随笔:黄山宏村行
散文随笔:黄山宏村行
在往黄山高处的途中,经常可看到这些景象:挑夫用两根扁担摆成三角汗流浃背地挑着一前一后俩箩筐,非常艰辛;在一些传统经典景点,可以看到一些大旅游团,导游用喇叭哇啦哇啦介绍;一些年迈的游人则干脆坐上人力轿子让人抬上去。这些景象到了西海大峡谷的险峻部分就全部消失了,我有些不解,小戴和老公分析,狭窄的栈道只容一人安全通过,谁敢挑着箩筐活着抬人走过呀,导游可能考虑安全因素也不会带团进来的。沿途反倒遇到各国老外,无论是年轻的,还是中老人的,都以夫妇为单位,结伴而行,他们的脸部表情充满旅行的快乐笑容,与我们热情招呼,很少有疲累不堪的疲态,弄得我们自惭形秽,说自己到底还是东亚病夫的延续,国民身体素质跟别国如何相比哦。
按理想路线,我们应该走完八字形路线进入预定白云宾馆,但是因为地下工程设施的建设阻挡了路线,这大概是山下“莱昂纳多”讲解的.疏忽吧,害的我们重新穿越峡谷,天色已晚,天边堆满美丽的云霞,而山风在傍晚时分吹起来,满山沙沙作响,我想象这里若是下雨,那风声雨声是多么宏大——仿佛要淹没天地。
这一天的行程估计达20多华里,我体力不支,行李全部由他人分担,我还是走在最后了。人在疲惫状态时行李仿佛成几倍增重——哪怕平时看来小菜一碟的东东也仿佛庞然大物了。小戴的膝关节本来就不大好,因为负重开始疼痛,老公背负了最重的水和食品,他俩在这个时候互相体贴,争着分担负重,物理黄老师背负了我的个人行李,同事赵和两个大孩子也都分担着,女儿虽然嘟囔着:“我要挂了”可还是坚持不肯将双肩背包交给我,这一切都令人感动。野外生存是对孩子意志力最好的锤炼,同时也是对人际合作的考验,俩孩子真不错,欣慰。
到达目的地时正好迎来日落,看完日落入住白云宾馆。山顶气温与山下简直两重天,风呼呼刮在落地窗上,睡觉还需要盖棉被,房间里还有备用羽绒服,供看日出时穿。
篇2:黄山-宏村行作文
黄山-宏村行作文
7月伊始,自驾游计划匆忙出炉。老公的同事小戴事先网上预定好入住的驴友俱乐部,借好专用背包,对讲机等,看他们信心满满的样子,我只好将踌躇和顾虑先放到一边,整理行李箱。
早晨7点,两辆车,8个人,准点出发。小戴夫妇准备工作很充分,食物冰袋都带上了。物理黄老师的准备则简单实用。我同事数学赵老师母子的物资看样子也不少。
考虑从南京高速的话车辆多路况相对差一些,我们舍近求远从杭州观光高速一边看景一边赶路,遇到服务区便进去续茶或者方便,所以感觉上少了些长途跋涉的疲惫。车子进入浙江境内后,眼前全是连绵的绿色,真的非常养眼。
一路上的隧道很多,特别是进入皖南境内。可以想象,在开山隧道之前,要快速进入风景名胜该翻山越岭多艰难。交通的发达使我们得到便利的同时也破坏了大自然的原貌和生态。
下午2点左右,我们到达望秀山驴友俱乐部。迎接我们的小伙子咋一看,满目含笑的.表情与长相都像莱昂多纳,我们母女觉得好笑,直接问他:“你长得像莱昂纳多,你看过《泰坦尼克号》吗?”对方茫然摇头,我们都笑得更厉害了,小戴也跟我们同感。
领好房卡将行李放进房间,大家感觉还不是很累,于是去附近漂流。我开始以为是竹筏漂流或者是坐船漂流,去了才知道是皮艇漂流,怕水的我和同事赵都想打退堂鼓,被他们几个鼓动着硬着头皮穿上救生衣下去了。屁股一坐下去便沾水了,将身上雨衣束紧点想侥幸不湿透。这样的侥幸很快便破灭。第一个落差下去,皮艇遇到激流打转,下半身全部浸在水里了;第二个落差,水浪直接从头灌入,冰凉的山泉水让我很不舒服,顾不得什么了,拼命划桨前进;第三个落差下来,所有的人个个成了鸭子。终于上岸了,最滑稽的事儿发生了,每日晨泳的老公可能太重了,船夫没有办法把他拉上去,他整个儿掉进水里扑腾,脚上的拖鞋有一只漂浮在皮艇右侧,我慌忙去捞拖鞋,所有的人都笑翻掉了,倒把刚才的惊魂不定给忘记了。
这一整天的天气是一路阳光灿烂,可是晚间接到家人的电话说南通在下大雨。
篇3:黄山宏村行游记作文
黄山宏村行游记作文
在山顶用餐,对比出在山下吃得有多好:小戴夫人自制的白斩鸡,酥脆豆瓣,当地野菜马兰头,鸭板菜,徽菜中特有的臭桂鱼。
山顶上无法享用到这些美味了。
休息一宿之后,大家发现,小腿大腿和膝关节都有些不听使唤了,按照计划还得走一天山路呢。昨天的西海大峡谷全程穿越将近5个小时,有些透支额体力哦。
早饭后先去步仙桥—一座小小拱桥在两座峭壁之间悬空而架,桥下是万丈深渊,它将西海景区和天海、白云景区连接在一起,作为绕谷路线地标,是很多爱冒险的游客必到之处。
那段路可能用了40-50分钟,平坦路段很少,要么上,要么下,把人折腾得浑身湿透,遇到凉风再吹干。小戴和黄老师先后放弃去目的地,留在半途给我们看行李,我差点也想放弃了。
记得有段路几乎垂直而下,可看见前面三峰的山腰,两座小桥穿洞相连,最绝的是第三石峰是一小平台,一巨大石头狮子屹立悬崖边。过了桥到这三面临海的峰顶平台上,我们遇到一个森林防火警察,便坐下来喝茶顺便聊天,警察说他住在半山腰,每天都上来一趟(单程1小时不到),一个月才下山回家一次,他已经习惯了,待遇是每月3千多,在当地算可以。说话间孩子发现上空出现巨大蛋形云,他也掏出手机拍起来。
临近中午我们去迎客松的一路上游客特别多,百步云梯上远看全是人——百步云梯在莲花峰西北麓的峭壁上。离“莲梗”不远处有两块巨石,一形如龟,一形如蛇,两石平行。在石壁上凿成的一百余级窄道从两石间穿过下行,从对面鳌鱼洞观看,窄道下临深渊,象靠在峭壁上的长梯,有云雾缭绕,十分险要。
附近的流动厕所很臭,丫头憋不住去上了一下,出来就干呕不止。
天都峰正实行封山,莲花峰照常开放,可是我们都爬不动了,只能从下面的幸福大道通过——莲花峰海拔1860米,我们已经多次远观她的美丽姿容:似一朵即将盛开的莲花,爬莲花峰的.游人形容就像在莲梗上数莲瓣,到达峰顶有香沙井,可一览众山小,是鸟瞰黄山壮丽全景的理想之地。我们对着她望洋兴叹——来了也攀不了,全都败兵残将啦。另外我很纳闷:这里大多山峰都是硬线条,刀削一般,为什么莲花峰独显出弧线的柔美,巨型鹅卵石堆砌一般,难道风雨的侵蚀有啥不一样吗?
到达迎客松时一看全是游客,我们打消了在此用餐的念头。同事赵问:“这大名鼎鼎的迎客松在黄山不是到处都是吗?有什么稀奇呀?”我也不知其所以然,黄山松一般都是在向阳面长出平行枝干犹如迎接客人的手臂一般,沿途更见过二连体,三连体甚至四连体的奇松,这两颗迎客松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倒是石壁上朱德元帅的题字“风景如画”让我有些意外,印象中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元帅书法其实不坏啊。
因人多体乏我们决定不按计划玩到傍晚下山了,提前就在迎客松下面的玉屏索道下山。
缆车内我们观赏到前山的全景,也算是劳累后的快乐。
篇4:黄山宏村导游词
各位游客,今天我们上午游览有着“中国古民居博物馆”之称的西递村,下午游“中国画里乡村”宏村。西递是一处建于北宋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迄今已有900多年历史,西递村风光秀丽四面环山,群峰连绵,它所有的街道均已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扰,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
提到“西递”,我想许多朋友都想知道为什么叫西递呢,其实啊,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为村子被两条溪水环绕,水呢又是自东向西而流,取东水西流之意就叫它西递了;另一种说法是西递在徽州府的西面,旧时这里设有递铺所,故名西递。西递村落呈船型,那它的桅杆和风帆,船舱,以及海面又是什么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答案吧。
各位游客,现在巍然屹立在村口迎接我们的就是胡文光刺史坊了,原先这里依次排列有13座牌坊,_时大部分被拆毁,这胡文光刺史坊还是因为喷了漆,写上毛泽东语录才幸运地保留下来。大家看,这个牌坊它通体用质地细腻的黟县青砌成的,雕琢精绝,为我国石牌坊之瑰宝。说到胡文光,他可是很有名的,明嘉靖时,他在担任江西万载知县期间造福于民为百姓所爱戴,升任胶州刺史,政绩卓著,至湖北荆王府长史,受四品朝列大夫,被誉为“荆藩首相”。明神宗皇帝恩准建造这座牌坊以弘扬他的政绩,流传后世。大家再看一下,这檐下斗拱上刻有32个圆形花盘饰纹,相当的精美吧,这象征着胡文光为官32年,也表达了他对皇恩浩荡的感激之情。
各位团友,咱们继续往前进,现在我们就站在了敬爱堂的门前了,它是清代重建的胡氏宗祠,一直是胡氏族人的议事之所,它是一座跨度为30米的砖木结构建筑,大家看一下,它下厅两根6米高的黑色大理石柱与上厅两根直径近2尺的银杏木柱相望对称,承托着规整的梁架,多么雄伟壮观!大家看到后厅的这个硕大的“孝”字吗?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写的,咱们在仔细看一下这个“寿”字,是不是隐约能看到一个仰面拱手作揖、跪在地上孝敬长辈的俊俏后生,而他的后脑却像一个尖嘴猴头,这寓意:孝顺者为人,不孝者为畜,这充分体现了敬老尊老的中华美德。
篇5:黄山宏村导游词
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位于黄山市黟(yi)县的世界文化遗产———美丽宏村!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朱正焜,很荣幸能陪你们一起仔细游览。
宏村原名“弘村”,在清朝乾隆皇帝的当政期间被改名为“宏村”。宏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明朝时候就已经尚存。村里住户大多姓“汪”,这是因为宏村的开山鼻祖是一位姓汪的大户人家,他在此兴建了第一座大房子,而经过了风风雨雨的岁月,子子孙孙的修筑,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宏村。
现在请大家聚焦我们前方的荷塘。这片荷塘十分清澈,有许多鱼儿在荷叶间游戏,不亦乐乎。满池的荷花多姿多彩,有的才刚刚是花骨朵儿,有的已经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还有的长出了小小的莲蓬……它们就像是镶嵌在荷叶上的小香囊,真是美丽!而荷叶呢,好似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过了池塘上的那座桥,我们就可以进入宏村了。
看,宏村的建筑有着一种古老的味道,属于明清风格,内部保存完整,而它们的样式还是沿袭古代的模样。我们脚下是一条条的水渠,从东向西,来来回回,是整村人的生命之源,依着房屋渐进,有一句俗话说“有房子的地方就有水渠”。
宏村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怎么也介绍不完,就请你们自行细细地欣赏。最后,我奉上一首我赞美宏村的诗:“细水潺潺依村行,永保纯清不驻停。小街通野蔬果盛,蝶扑花躲戏新春。豪放农家迎过客,淡饭新菜化佳肴”。欢迎大家来宏村玩
黄山宏村导游词 (四)
各位团员: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皖之旅旅行组织的西递、宏村两日游。我是皖之旅旅行社的导游员我姓唐,大家叫我小唐就可以了,在旁边正开在车的师傅姓陈,陈师傅已有介绍安微宏村的导游词年的驾龄了,由他行车大家尽可以放心,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与大家相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将由我陪同大家一起游览,希望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大家能通过我走进西递,了解宏村。在行车途中,为了避免意外发生,请大家不要把您的头、手、伸到车窗外,在游览途中旅游车就是我们的第二个家,请大家注意保持车上的卫生,如果您有什么要求,可以直接告诉我,我将会尽力为您服务。大家注意一下我们的车是蓝白相间金龙车,车牌号为_,请大家在上下车时注意识别。
都说,想了解中国古代帝王生活,请到北京来,想了解中国古代明清平民生活,请到黟县去,此次旅行我们所要游览的西递、宏村正是座落于黟县,黟县位于黄山南麓,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黟县始建于公元前2,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黟县境内分布有数百个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较为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期建造的古名居3700余幢,在一个有限的地域内能完整的保存如此众多的古名居,这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罕见的奇迹这些古民居仿佛是飞速发展的人类文明无意间遗落下的迷人长卷,置身于这些古村落中,如同徘徊在久远的中国历史长廊,西递、宏村正是这些古村落中的杰出代表。 西递、宏村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今天我们将要游览的是我们此次旅行的第一个目的地---被专家、学者称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的西递。(低头看表)现在距离西递还有20分钟的车程,请大家按奈住激动的心情,听我简单的介绍西递的概况。
西递位于黟县县城东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它是一处典型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经数十代繁衍而成的同族聚居村落。西递,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高出俯瞰,鳞次节比的古民居建筑群体似一船形。,据考证:西递人本不姓胡,县志中有记载,西川胡族(历史曾称西递为西川),其本李姓,唐昭宗李晔子昌翼公,因避梁太祖朱温难,育于婺源胡氏,遂从胡姓。
西递,原名西川。因何又叫西递呢?有两种说话,一说:古代此处为交通要道,设有驿站,供传递公文和来往官员歇息,驿站又称“递铺”,所以西川又叫“西递铺”。
另一种说话法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人面蛇身的共工与颛顼(zhuanxu)争夺帝位,共工战败,一怒之下,一头触不周山,不周山是撑住天地的柱子,共工撞到不周山后,造成天塌地陷,使得地上的水都朝东面流,而奇怪的是流经西川的两条小溪却是东往西流,东水西递,西川也因此被称为‘西递’
快乐的时光总是飞速的,各位游客:请看前方就是西递景区了。请大家不要急不要挤,携带好随身物品,等车停稳再下车。好了,都下来吧,大家稍休息片刻,再次检查一下有没有遗漏的东西,我们待会就要去探询中国明清博物馆了 好了!
篇6:关于黄山宏村导游词
人们都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我竟也有机会来到黄山 ,欣赏黄山壮丽的景色。
黄山屹立在中国安徽省南部,方圆250平方公里,精华部分15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皆在一千八百米以上。
我看见过冰雪覆盖的长白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有看见过这“云奇山异”的黄山。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山峰玲珑峻秀,有的像雕纹精美的香炉,有的像层层叠叠的彩缎,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说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美,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生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盆景;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连绵起伏,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那样,能腾云驾雾,悠然而去似的;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以来还从没有看见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磷峋,崖壁陡似削,山石横如断,几乎是90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也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黄山之所以有着“天下第一奇山”之称,是因为“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四绝。
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位于云谷寺至皮蓬路口。怪石屹立在峰巅,其状似身着道袍的仙人,他一手举起,似为游客指引进入皮蓬之路,故名“仙人指路石”,它之所以颇负盛名,在于它的外形酷似。
黄山“无处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有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之染,如同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黄山描绘上了生命的色彩。那漫天遍野、普普通通的无名石,就足以把整个黄山装点的妙不可言。正因为有了满山的松树,于是,黄山的景美了,犹如一卷绿色的油画长卷。难道古人说:“黄山之美始于松。”这就是黄山的另一绝:奇松。
黄山除了有怪石、奇松,还有更美丽的云海。清晨,一片片云朵铺满了天,黄山山顶好像高出了一截,顶破了白云,站在山顶上看,漫天无际的白云格外漂亮。傍晚,晚霞和白云融为一体,向远处望去,一片橘黄色的天地。有人称为:云海。
黄山温泉,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但它能为广大游客带来温暖,使你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爽,而且能治一些疾病,这就胜似传说中的功能妙用了。因此,黄山就有了这美妙的温泉。因此,黄山还有着“天下名泉”的美称。
黄山除了四绝还有四水:“九布瀑”、“人字瀑”、“百丈泉”和著名的“千岛湖”。
人字瀑,又称“双龙瀑布”,在紫云和朱砂两峰之间流出,一源而流,在紫云峰和朱砂峰之间清泉分左右两边崖壁下泻,形成“人”字形,变的丰满遒劲。
九布瀑位于云谷西路上山处,瀑布源于天都、玉屏、炼丹诸峰,汇为云谷溪,然后在香炉、罗汉两峰之间的悬崖上奔流而下,长达300米,整条瀑布共九折九瀑,一瀑一潭,故名“九龙潭”。九龙潭是一群神形各异、变化莫测的五彩潭池,如九颗瑰丽的宝石镶嵌在崖上瀑间,瀑潭一体,兼有飞练和彩池之双胜,真方罕见,天下奇观。
百丈泉,阳日,涓涓细流,如轻纱薄雾,雨后,急流而下,如白练长垂。大雨初晴,山风将飞流吹离崖壁,似无数条洁白的细带在空中舞动,真是妙不可言。
千岛湖浩瀚赛太湖,秀丽比西湖。千岛湖风光宜人,美不胜收,是黄山最佳旅游点之一。千岛湖的天空是湛蓝的,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水也是清的。农夫山泉的产生地就在这儿。
篇7:黄山宏村导游词
宏村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黄山宏村导游词,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黄山宏村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宏村游玩,我叫钱皓宇,大家可以叫我小钱,或者可以叫我钱导,我很荣幸能为大家服务。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宏村的历史,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具黄山市黑多县县域十公里。宏村建于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2年)距今有9的历史。 请大家跟我往前走,进了宏村,大家首先看到的是两棵具代表性的古树,一棵叫白果树,另一棵叫红杨树,两棵树组成了一对“牛角”,让整个村子充满虎虎生气。 翻过一座桥,我们来到全村现存完好的明清民居140余幢,其中最有名的是志道堂,它的“三雕”技术十分精湛,富丽堂皇,被誉为“明间故宫”。请大家继续跟我走,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南湖书院,又称“依湖书院”。它是所县传统微派建筑风格的古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望湖楼、袛园六部分组成。 我们的游览结束了,希望这美好的回忆能成为您永恒的回忆,希望您再次到宏村游玩。 篇二:黄山宏村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的导游,今天我很荣幸带领大家来浏览宏村。 我们现在正站在宏村的大门口,宏村,它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这里还是具有代表性的徽派建筑呢!你如果从远处看,宏村就像一个牛的形状。 我们现在要进去,请注意以下事项:不要乱丢垃圾,不要随地吐痰,请保持好宏村的清洁,谢谢! 看!我左手的荷花池,是用来排放污水的地方。这个荷花池是弓箭形的,由于特别设计,脏水不会漫出来,即使下大雨,也不会溢出来。为了让污水池不那么单调,所以住在这里的人在里面种上了荷花。每当夏天荷花盛开的时候,都会引来很多的游客来这里看荷花。 我们继续往前走,现在我们正经过的小巷旁边的是一条小溪,是这里人的饮用水,另外还特别规定,8:00以前可以拿这种水洗衣服,以后的时间供人们饮用。 接着我们到以前人住的房子里去看,请大家跟紧队伍,不要走散。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幢,承志堂“三雕”精湛,富丽堂皇,被誉 为“民间故宫”。宏村的建筑主要是住宅和私家园林,也有书院和祠堂等公共设施,建筑组群比较完整。各类建筑都注重雕饰,木雕、砖雕和石雕等细腻精美,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村内街巷大都傍水而建。 接着我们到一户人家的房子里去看一看。楼上是住女人的,以前的女人不能随随便便地进进出出,所以墙上只有两个大洞,结婚的时候男的看不到女的,但是女的可以看到男的,所以女人自然占了一点小便宜了。 现在请你们往我指的方向看,你看在这么小的门廊上,竟然有古代人民精心雕刻的101个小人,他们精湛的艺术,雕刻出来的小人栩栩如生,个个活灵活现,至今好完好无损。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好了,我们游完了中国最美丽的山庄:宏村。你们说是不是名不虚传啊?现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动,我们一个小时后在车上集合,再见! 篇三:黄山宏村导游词 黄山,古称黟山,黟县因山而得名。黟县境内的群峰与黄山连为一体,在历史上曾阴碍了古黟与外部交往,造就了黟县“世外桃源”般的生态环境。中国著名古代文学家陶渊明受到这一特定环的启发,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从而黟县自古享有:“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黟触到 内至今仍存有保护完整的古民居3600幢,为皖南之首。宏村、西递、南屏、关麓屏山等古民居建筑村落布局严谨,工艺精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作出决定,将中国的安徽与古村落(宏村、西递)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在黟山脚下,也就是黟县的西北角,距离屯溪65公里,距黟触到城11公里的地方就是宏村。宏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古代宏村人独出机杼,开“仿生学”之先河,规划并建造了堪称“中华一绝”的牛形村落和人工水系,统看全村,就像一只昂着奋蹄的大水牛,成为当今“建筑史上一大奇观”。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从村外的自然环到村内的水系、街道、建筑,甚至室内的布置都完整的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状态,没有丝毫现代文明的迹象。造型独特并拥有绝妙田园风光的宏村被光荣誉为“中国画里乡村”。 宏村水系是依牛的形象设计的,把清清的引为“牛肠”。“牛肠”从一家一户的门彰缓缓流过,只要一出门就能看到它。宏村有一句老话:“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渠”就是说这“牛肠”。 “牛肠”在流入村中被称为“牛胃”的月塘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
篇8:关于黄山宏村导游词
俗语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闻名中外。今天我就给大家重点介绍黄山的奇松吧。
大家请跟我来,看这边山上的松树能在岩石缝中生存,生命力极强。它们形态各异,姿态万千:黑虎松、龙爪松、连理松、迎客松等很多松树,都是因为它们的形态而得名呢!迎客松是著名的景点之一,外形更是特别:它的树干中部伸出长达16米的两大侧侧枝展向前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挥展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黄山游览,成为中华民族热情好客的象征。等会儿我们还可以在那儿尽情拍照,作为纪念。
不知不觉大家跟我来到了山顶上,请看山顶上各种怪石,形态各异,还有天上的云海映衬,黄山的奇观说也说不完,看也看不够。现在大家自由活动,大家尽情去欣赏黄山的美景吧!
请大家在游玩的时候不要乱扔果皮和食品包装袋,不要到危险的地方去。
祝大家旅途愉快!
篇9:黄山游记——话说宏村
刚放寒假,我和家人、亲戚一同来到黄山市汤口县,准备开始这次黄山之旅!
根据计划,我们首先来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皖南古村落——宏村,而宏村则坐落于中国徽州文化的长廊——黟县。黄山古代时被称为“黟山”,黟县因为在“黟山”南麓,所以因此得名。黟县从公元前2开始建造,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尽管经受过了多年的风吹雨打,但是黟县依然是风景秀丽,连绵起伏的峰峦与黄山连为一体,如果将高耸入云的黄山比成一部气势雄伟的交响乐,那么黟县则是这部交响乐中一节动人心弦的乐章!
既然黟县如此美丽,那么宏村就更是青出于蓝!
先说宏村的建筑。由于宏村始建于南宋,所以宏村的建筑全部都是粉墙青瓦,远远望去,连绵起伏的峰峦之间是灰白色的天地。可是,宏村当时居住这腰缠万贯的土豪、富商,可他们为什么不把钱花在房屋的外墙色彩上呢?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对于色彩的运用,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区分,一般的平民百姓的住宅外墙上是绝对不能使用金碧辉煌的色彩与装饰的,尤其是金色。金色是皇家、贵族专用的。因此,在建造时,聪明的建造师们设计了这种灰白色的颜色,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产生了一种宁静与祥和。然而,经过几千年的日晒雨淋,墙面上的白粉早已斑斑驳驳的脱落,尽管它失去了白色的明朗、单调甚至单纯,却又因此而增添了一种浓厚的历史感。
看完宏村的建筑,再让我们来看看宏村的大体样貌。由于古代的人都比较讲风水,所以宏村的规划很有讲究。在风水学中有大量的对山形的评判,如:“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秀,山浊人迷”等。而宏村背有雷岗山雄耸,且有碣溪环带,形势较胜,所以山势方面不必过多操心。然而宏村的两条溪流不汇于西而绕南而过是一大缺陷。所以,在明水永乐年间,宏村76世祖汪辛夫妇,三次聘请了号称为“国师”的风水先生——何可达察形望势,按照牛形改造村落。于是村民们凿水数百丈,作为牛肠;开采了天然泉水,作为牛胃;架四座木桥,当做牛脚;栽了两颗参天大树成为牛角;而山则作为牛头,屋子则作为牛身。
了解了这些我不禁感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博大精深!绝不能丢!无论是从建筑的颜色,建筑的构造,建筑大体的布局以及关于风水的认知,还是古人的赏识,似乎我们现代人都较为逊色!中华民族还有许多文化期待我们去了解,这些文化充满了知识与真理,让我们进一步的了解它们,对它们进行深入的探讨,进行“解剖”。
上一篇:唯美古诗
下一篇:《穷人》续写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篇10:描写黄山宏村的900字作文
描写黄山宏村的900字作文篇1
宏村风情
昨天下午,顺着山路开车蜿蜒了70多公里后,我们来到了黄山之行的第二站——宏村。
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然后走向售票处。因为我们订的客栈就在景区里面,所以我们等客栈老板来了才买门票。
进了景区,一眼看到的就是一池满满的湖水,一座小小的石桥,一片高矮参差的青瓦白墙,两相辉映,真是好看。我们入住的客栈就隐藏在这一汪清澈宁静的湖水后面。走到门口,我觉得这客栈太小了,大门的宽度都不过2米。约10平方大的前厅,顿时令人感觉到居住空间很狭小。可是,穿过前厅的月门,这种感觉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展现在眼前的是大片大片的荷叶和许多青绿色的莲蓬。在这些绿得发亮的莲蓬与荷叶间,无序地隐藏着粉红色的荷花。它们有的开得正盛,有的已经凋谢,有的还是一个娇小玲珑的花苞。在这荷池的中间,是一座不宽的小木桥,有两边的荷叶荷花夹着,漂亮极了!空气里还流动着隐隐的荷香,真是美妙极了!
放下背包,走出客栈,一眼便见到了湖边一角的荷花开得正盛。荷花上空,一大群蜻蜓正在飞舞。它们时不时点一下水面,产下一枚卵,然后以比直升机快好多倍的速度升上天空。
在湖中心,有一座小石桥,窄窄的长堤连接着南北两岸,同时也把湖分成了两半。桥上的台阶,越靠顶部就越陡,越靠底部越缓。桥的两边,各有一群鸭子在水里自由地游着。它们有时也会爬上岸来。有一次,它们爬上了岸,眼看就要走进一座房子了,我急忙跑过去,挡在鸭子面前。鸭子见我就跑,我拔腿就追,把一只鸭子吓得飞了起来,直冲进水中。
马上就到傍晚了,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飘起了炊烟,小巷两旁飘来的香味也渐渐浓烈起来。我们吃完晚饭,
篇11:宏村导游词
Ladies and gentlemen
Hello, everyone. First of all, on behalf of Anhui travel agency, I warmlywelcome you. Confucius said, “it's not easy to say that friends come from afar.”it's a great honor to serve you. I'm your guide today. My name is Wang Bing. Youcan call me Xiao Wang or Wang Dao. Our tour bus is this white bus with thelicense plate number of 12345. You must remember that I'm next to you Ourdriver, Mr. Zhang, has been driving for many years. Next, Mr. Zhang and I willaccompany you on your journey to Xidi Hongcun!
Before unveiling the mystery of Xidi Hongcun, please allow me to give you abrief introduction. Hongcun,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Yi County, AnhuiProvince, covers an area of 19.11 hectares. It was first built in Shaoxing of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800 years. It is backed byYangzhanling, Leigang mountain, etc., and integrates natural landscape andcultural landscape. It is known as “the village in Chinese painting”. Inparticular, the whole village is a “cow” structure layout, which is known as amiracle of today's worl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Taking Leigangmountain as the ox head and towering ancient trees as the ox horn, the scatteredfolk houses from east to West are like the big ox body. In the northwest of thevillage, a canal with nine curves and ten bends is used to transfer theownership around the house, and the natural spring water in the village isgathered to form a half moon shaped pond, which is like a cow's intestines andstomach. The canal finally flows into the lake in the south of the village,which is called tripe. Then, people built four bridges on the river around thevillage as corbels. After several years, a totem of cattle came out of jade.This ingenious village water system design not only solves the problem of firewater for villagers, but also regulates the temperature, provides conveniencefor residents' production and living water, and creates a good environment of“the road is far away, and there is a clear spring in front of the house”.
Hongcun, also known as Hongcun, means “Hongguang developed”. The villagewas first built in the Song Dynasty, with hundreds of ancient dwellings withpink walls and green tiles, especially the Chengzhi hall, which is known as the“folk Palace Museum”, and the smooth moon marsh which looks like a mirror. TheSouth Lake is rippling with blue waves, the towering ancient trees on Leigangmountain, the strict Xuren hall and Nanhu academy, etc., which form a perfectartistic whole. It can be said that it is really a step-by-step scene and can bepainted everywher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flects the extensive and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left by the long history. In the mid-1980s, thetourism industry began to develop. Qiao Shi, Zhu Fuji and others first followedHongcun for tourism inspection, and Qiongyao, Chen Kaige and others firstfollowed Hongcun for artistic creation. On November 30, 20__, Hongcun was listedin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list by UNESCO.
After talking about Hongcun, let's talk about Xidi. Xidi is located in thesoutheast of Yi County, Anhui Province, with an area of 12.96 hectares. The mainskeleton of the village is a vertical street and two roads along the stream,which constitutes a village street system with the East as the main directionand the North-South extension.
Xidi village is an ancient village, which is connected by clan bloodrelationship and inhabited by Hu family. The village originated in the 11thcentury and flourished from the 14th century to the 19th century. With thedisintegration of China's feudal patriarchal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Xidivillage is also gradually slow. Due to the less invasion of war and the impact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istory, the original form of the village is wellpreserved, always maintaining the authenticity and integrity of historicaldevelopment. At present, there are 124 ancient dwellings and 3 ancestral halls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all of which have been listed as key cultural relicsprotection units in Anhui Province. It was listed in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list by UNESCO on November 30, 20__.
Time flies. Our journey to Xidi Hongcun will be over soon. Xiao Wang isgoing to say goodbye to you. There's nothing to send you. Let's send you threewords. First of all, the first word is fate. As the saying goes, “one hundredyear's rest in the same boat” means “one hundred year's rest in the same car”.The next word is the origin of forgiveness. In today's journey, I have someexperience I hope you can forgive me for not doing well enough. I'm sorry to saythat I'm in a perfect circle. Thanks to your support and cooperation in my work,I'd like to say thank you. I wish you a good meal, a good sleep and a good playin your next trip. Thank you.
篇12:黄山行
今年春节老爸、老妈带着我,还有姐姐一家人到黄山旅游,可好玩了!
这天早上我们两家人跟着旅游团来到了黄山。哇!黄山上积满了雪,一片白色,就像走进银色的童话世界,看!大片大片的雪花从银灰色的天空悠悠的飘下,像满天白色的蝴蝶在迎风起舞。雪花粘在松树上,远远望去,犹如一丛丛雪白的珊瑚,美丽异常。见到这景象,我乐得又蹦又跳!心里幻想着:要是走在这样又松又软的白雪上就如同踩在一条被子上面,肯定很舒服!刚下车,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玩雪。瞧!全车的人都被这美丽的雪景所吸引,有的堆雪人,有的在雪上散步……最调皮的要数我和姐姐了,我们俩人打起了雪仗,你揉一块汤圆似的雪球仍向我,我揉一块皮球似的雪球抛向你,真是有趣极了!
玩过雪,导游说:“我们要登到山顶上去。”我仰望着这座又高又大的山吃惊的说:“不会吧,这么高!”导游连忙接上一句:“不不不,再走一段路就会有索道了。”“哦!原来是这样,吓死我了!”我如释重负地说。果然,走了一段路之后,一条索道出现在我们眼前。可能是因为现在是春节,人格外多,所以我们等了好久才上缆车。我看着窗外的景色。不禁赞叹道:“啊!黄山,真是一座美丽的山啊!”。缆车越升越高,忽然,我发现有一层薄物笼罩在黄山上,老爸好想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这不是雾,是著名的黄山云海”“云海?”“对!黄山云海一年只出现50次左右,看到云海是很难得的!”,我听了高兴的说:“那我们运气可真好呀!”过了一会儿,索道的终点到了,我依依不舍地下了缆车,继续徒步攀登黄山。登山确实很累,可一路上美丽的风景让我们忘记了疲劳,我们看到了黄山的雪松、云海、奇峰、怪石,看到了黄山的雄伟,黄山的秀丽。从不同的角度看黄山有不同的美丽,真是移步换景,风光无限啊,想到老师说的那句话: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今天我真的来到了黄山,确实感到了黄山真是名不虚传啊!
终于,我们来到了黄山的最高点光明顶,举目眺望美丽的黄山尽收眼底大家争着抢着在光明顶上拍照片,看!洁白的云在我脚下飘荡,我站在黄山的顶峰,心里无比喜悦。美丽而又神奇的黄山,真令我流连忘返。
篇13:村行
惦念榆叶梅,随风至门前。
枝上粉蕾稀,满树爆雪团。
羞赧打腮粉,佳酿醉红颜。
蜜蜂催彩蝶,流连赏玉颜。
我笑蜜蜂慵,日升已一竿。
篇14:黄山游记散文随笔
黄山游记散文随笔
因为时间匆忙,路过艳压五岳的黄山,只停留短短几个小时,连走马观花都算不上,实在是遗憾。也许是景仰得太久,这惊鸿一瞥的造访,并没有给我惊艳的感觉,打探一番,原来这冬雪已去,春华未放之际,还真不是个好时节,倒是我误会了。加之又看不到日出云海,没时间泡温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这黄山四绝,已然去了一半。
一路的春寒料峭,贫于想象的我无法构画她绚烂时的神韵,到得山顶,但见树木枯枝寥落,这遗憾越发的深入心里。萧瑟的草木倒也不是一无是处,把那怪石衬托得更加逸趣横生,想来夏季树木繁茂,应该是要掩盖这些石头不少风采。直到看见声名遐迩的迎客松,我才算领略到黄山奇松冠绝天下的魅力,其卓然风姿,确是不负盛名,虽只是逗留片刻,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下山的路上,还想着那些树木枯枝,突然想起王安石的诗: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惟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我来的时间不对,不能目睹她光艳动天下的美好,算来只能是我的.损失,唯有春风之心,方可成人之美。
可凡世之中,浮名逐利,有几人能做到一年一度一归来,做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事?别说是你浪荡落魄之时无人眷顾,就是你风光无限之际,离你而去,也算不得是奇事。
离开一个地方,风景就不再属于你;错过一个人,那人便再与你无关。你我曾经的相遇,就如这次黄山之行,再来不知是何年何月,说是熟人,如果不能再见,事实上就是已经永诀。那些曾经的暴雨骄阳,恍若时光的匆匆过客,我只记下了你笑而不语的模样,让我痛彻心扉。
只可惜,在一起的光阴,不够我一生回忆,却足以使我所有年华老去,我竟仍然看不透;只可惜,当时辜负春光好韶华,春雨谷酒,没能尽情痛饮,憾之又憾;只可惜,当年风雨同路,现在却望断天涯,是否别来无恙,都无从知晓。
一路下山无话,突见山间一抹亮色,居然有不畏春寒的桃花绽露芳华,虽零落,却让我萎靡的精神徒然一振,这乍泄的春光,预示着万紫千红即将粉墨登场,我苏醒的想象力开始肆意泛滥……
黄山最后留在我心中的印象,终归不是一幅清淡的黑白水墨:陌上花开,你若有心,可缓缓归矣。
篇15:安徽宏村导游词经典
在揭开西递宏村神秘面纱之前,请允许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至今有800余年历史。它背靠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特别是整个村子呈“牛”型结构布局,被誉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以雷岗山为牛头,参天古树是牛角,由东而西错落有致的民居群宛如宠大的牛身。以村西北一条九曲十弯的水渠绕屋过户,聚村中天然泉水汇合成一口半月形的池塘,形如牛肠和牛胃。水渠最后注入村南的湖泊,称牛肚。接着,人们又在绕村的溪河上先后架起了四座桥梁,作为牛腿。历经数年,一幅牛的图腾应玉而出。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换吉未防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
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的意思。村子始建于宋代,数百户粉墙青瓦的古民居群,特别是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平滑似镜的月沼。碧波荡漾的南湖,雷岗山上的参天古木,森严的叙仁堂和南湖书院等等,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的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旅游业,乔石、朱F基等先后来宏村旅游考察,琼瑶、陈凯歌等先后来宏村进行艺术创作。在20_年11月30日,宏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讲完宏村,我们来说西递,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落面积12.96公顷。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
西递村是一处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胡姓聚族而居的古村落,该村源于公元11世纪,发展鼎盛于14——19世纪。随着我国封建宗法制度的解体,西递村的发展也日渐缓慢。由于历史上较少受到战乱的侵袭,也未受到经济发展的冲击,村落原始形态保存完好,始终保持着历史发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现保存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均已列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_年11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时间过的真快我们的西递宏村之旅马上就结束了,小王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临别之际没什么送大家的,就送大家3个字吧,首先第一个字是缘分的缘,俗话说“百年休的同船渡”和大家的共处就是“百年休的同车行”,接下来就是原谅的原,在今天的旅途中,我有做的不够好的地方,希望大家多多包涵,在这里说声抱歉!在一个就是圆满的圆,此次行程的圆满多亏了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此说声谢谢了!预祝大家接下来的旅途吃得好,睡的香,玩的爽,谢谢大家!
篇16:安徽宏村导游词经典
寒假里,我们全家一起去浏览了世界非文化遗产之一——宏村。
走进宏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如同电视里才能出现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波光粼粼的南湖上,坐落着一座小巧玲珑的玉白色拱形小石桥。湖面清澈如镜,两边的白墙黑瓦的马头墙和路边的古树倒映水中,相映成趣。虽然气温还较低,但已有几只小鸭子悠闲地游来游去,给前来游玩的游客增添了几分乐趣。
通过古朴的小桥,我们正式进入宏村,最先来到南湖书院。里面整整齐齐摆放着一张张书桌,我坐在桌前,感受古人曾经坐过的地方,仿佛听到了朗朗的读书声。穿梭在小巷里,你会发现家家户户门口都有一条小沟渠,流水不断,流动的水使安静的村庄灵动了起来。听导游介绍,宏村古居民始于南宁绍兴年间,距今有9的历史,村形为牛形,古宏村人为了防火灌田,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居民为“牛身”。真有趣啊!我敬佩古宏村人的聪明智慧。
随着浏览的人群,我们走进了“牛胃”——月沼。清澈见底的月牙湖形如半月,这里便是电影《卧虎藏龙》的取景点。月塘对面的白墙灰瓦的楼房还曾被制作成邮票发行。导游说,如果到了夜晚,月亮被倒映在水中,美极了,可谓“月中有月”!
宏村房房相连,间间相似,像迷宫一样。最大的一间是大盐商汪定贵住宅——承志堂。整栋建筑是木结构,有大小房间六十间,富丽堂皇,有前堂、后堂、东厢、西厢、客厅……
最后我们接连参观了树人堂和汪氏宗祠,以及宏村千年历史的“见证者”——千年古树。这两棵古树从古至今一直被视为宏村建成的标志,它们正如两个牛角,屹立在宏村的村头,真威武啊!
看似简朴的房屋,在青山绿水的相衬下,产生了一种宁静与祥和,古朴与庄重,增添了一份凝重的历史感,难怪众多画家和摄影师们都流连忘返呢!
篇17:安徽宏村导游词经典
国庆放假七天,必然少不了出去旅行。今天,我们一家都来到了安徽宏村,领略徽派建筑的美。
刚走进宏村,便看见石板路两旁长满了柳树,正低着头羞答答地欢迎我们这些远方客人。这一条石板路长极了,根本看不见尽头。沿着石板路没走多久,就能看见一座石桥,桥的两边就是碧绿的河水,颇有一番江南水乡小桥流水的韵味。过了这座桥,再走一点儿石板路,就能看见两个大字——“宏村”,仿佛进了这大门就能饱览宏村所有的美丽景色了。
宏村里都是层层叠叠的徽派建筑民居。黑瓦白墙,简朴而又雅观,房前坐着几位居民,他们纯朴的容颜、衣着已与这山光水色融为了一体。随着游览的人群,我们走进了“牛胃”月沼,月沼正处于宏村的正中心。清澈见底的湖形如半月,湖面上,三三两两的大白鹅来回嬉戏,好不自在。听当地村民说,如果到了夜晚,月亮将被倒映在水中,美极了。真可谓“月中有月”啊!
说到湖水,除了月沼,还有我刚从桥走来的那片湖,它其实是“牛肚”南湖。如果此时正值夏季,你将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色:远观,岸边成荫的绿树枝繁叶茂,那长长的柳枝条和那些写生作画的人,以及民居、画桥和远处的群山,被倒映在水中,与湖中荷花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水彩画,让我想起王维的“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身临其境,让我感到如痴如醉。近观湖面,一大片亭亭玉立的荷花随风摇曳。在满塘的荷花中,有的初生的花苞如一个巨大的毛笔头,探出身好奇的观望着游人,有的小荷展开了粉红色的花瓣,好似害羞的孩子,还有的荷花完全绽放了,露出了嫩黄色的花蕊。一阵风吹来,满塘荷花翩翩起舞,又似一幅画中画了!
顺着羊肠小道一路前行,石板路给人一种极传统的感受,路边的小河中,时而几只小鱼游过,民居们用原始的方法敲打着衣物,旋律和谐动人。又沿着曲折的小巷,我们首先到了一家私塾,里面摆放着先生用的八仙桌,学生用的椅子,以及巨大的牌匾,屋中的柱子、房梁、窗户…处处透露着历史的气息。 而后,我们又到了一个官人家中。庭院中花木繁多。门上方精致的石雕优美别致,每一处都蕴藏着深刻的含义。石雕上下分好几层,有一层雕了一排小窗户,十二个,精巧逼真,甚至窗户还能打开。屋内全为木制结构,梁上、椅背上、墙上、门上,处处都雕有逼真细腻的人物、花鸟画。房屋结构更是舒适巧妙,天井、横梁都很有代表性,是艺术中的极品。 徽派建筑有它的美,而徽州的人文也是一种美。
一路走去,几乎都是差不多的建筑,却令人百看不厌。走出村子,在村口可以看见一棵红白古树,正向我们挥手送别。
篇18:安徽宏村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
欢迎你们来到,位于黄山市黟县的世界文化遗产---美丽宏村!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朱正焜,很荣幸能陪你们一起仔细游览。
宏村原名“弘村”,在清朝乾隆期间被改名为“宏村”。宏村的历史十分悠久,在明朝时候就已经尚存。村里住户大多姓“汪”,这是因为宏村的开山鼻祖是一位姓汪的大户人家,他在此兴建了第一座大房子,而经过了风风雨雨的岁月,子子孙孙的修筑,就形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宏村。
现在请大家聚焦我们前方的荷塘。这片荷塘十分清澈,有许多鱼儿在荷叶间游戏,不亦乐乎。满池的荷花多姿多彩,有的才刚刚是花骨朵儿,有的已经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还有的长出了小小的莲蓬……它们就像是镶嵌在荷叶上的小香囊,真是美丽!而荷叶呢,好似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过了池塘上的那座桥,我们就可以进入宏村了。
看,宏村的建筑有着一种古老的味道,属于明清风格,内部保存完整,而它们的'样式还是沿袭古代的模样。我们脚下是一条条的水渠,从东向西,来来回回,是整村人的生命之源,依着房屋渐进,有一句俗话说“有房子的地方就有水渠”。
宏村到处都有美丽的风景,怎么也介绍不完,就请你们自行细细地欣赏。最后,我奉上一首我赞美宏村的诗:“细水潺潺依村行,永保纯清不驻停。小街通野蔬果盛,蝶扑花躲戏新春。豪放农家迎过客,淡饭新菜化佳肴”。欢迎大家来宏村玩
【散文随笔:黄山宏村行】相关文章:
2.宏村导游词
3.桂林行散文随笔
6.西递宏村导游词
7.黄山行的作文
10.潞村行经典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