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

2022-06-05 08:15: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坚强的坚果”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

篇1:《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

杨布打狗

【出处】《韩非子·说林上》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

杨朱有个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恰好遇上天下雨,他就脱掉白衣穿上黑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是他换了衣服,汪汪叫着扑过来。杨布怒气冲冲地就要打这条狗,杨朱对他说:“你别打它啦,你也可能犯它这种错误。要是你的狗出去时是白色,回来时却变成了黑色,你会不觉得奇怪吗?”

【注释】

缁(zī):黑色。

【评析】

这篇寓言故事说明: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篇2:《杨布打狗》原文翻译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上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素:白色的。

5.雨:下雨。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同“返”返回,回家。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示顺承。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无扑之,子 :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对……感到奇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篇3: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遇到了大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素:白色的。

5.雨:下雨。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同“返”返回,回家。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示顺承。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无扑之,子: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对……感到奇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赏析

1.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别人。

2.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是不对的。

3.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4.凡遇是非,务必先内求诸己,切莫忙于责人!

5.遭遇别人不友好的表现,应设身处地,反躬自问,不应一味责怪别人。

6.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篇4: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杨布打狗

先秦:列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准备打狗。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zī)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fèi)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曰:名叫。衣:穿。素:白色的.。雨:下雨。衣:上衣,这里指衣服。缁:黑色。反:同“返”返回,回家。知:了解,知道。而:连词,表示顺承。吠:(狗)大叫。怒:生气,愤怒。将:打算。扑:打、敲。子无扑之,子:你犹是:像这样。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使:假使,假若。岂:怎么。无:同“毋”,不,不要。怪:对……感到奇怪。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赏析:

杨布出去时穿的是白色的衣服,下雨了,环境条件变化了,他换了黑色的衣服,杨布依旧是杨布。但是他家的狗却无视这些变化,冲着换了装的杨布狂吠。原来狗只忠实于那个穿白衣服的杨布,却不理穿黑衣服的杨布!杨布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结果咬错了人。狗犯这样的错误并不可笑,人看问题,如果只注意表面现象,不抓住本质特征,同样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现实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不能用旧的眼光看待变化了的事物,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心: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醒,说明真相,消除误解。而不能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弄不好会激化矛盾。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篇5:杨布打狗原文及赏析

杨布打狗原文及赏析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返。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穿着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准备打狗。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曰:名叫。

衣:穿。

素:白色的。

雨:下雨。

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缁(zī):黑色。

反:同“返”返回,回家。

知:了解,知道。

而:连词,表示顺承。

吠:(狗)大叫。

怒:生气,愤怒。

将:打算。

扑:打、敲。

子无扑之,子 :你

犹是:像这样。

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使:假使,假若。

岂:怎么。

无:同“毋”,不,不要。

怪:对……感到奇怪。

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赏析

1.当朋友误解自己的时候,不要头脑发热,动怒发火;而应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要学会换位思考,并理解别人。

2.以短浅的目光看到事物的表面而看不到事物的本质,是不对的。

3.事物是千变万化的,要想正确地认识事物,就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更不能被一时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要抓住事物的本质。

4.凡遇是非,务必先内求诸己,切莫忙于责人!

5.遭遇别人不友好的表现,应设身处地,反躬自问,不应一味责怪别人。

6.若自己变了,就不能怪别人对自己另眼相看。别人另眼看自己,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然的话就像杨布那样:一身衣服变了,反而怪狗不认识他。

创作背景

杨布出去时穿的是白色的衣服,下雨了,环境条件变化了,他换了黑色的衣服,杨布依旧是杨布。但是他家的狗却无视这些变化,冲着换了装的杨布狂吠。原来狗只忠实于那个穿白衣服的杨布,却不理穿黑衣服的`杨布!杨布的狗只看衣服不看人,结果咬错了人。狗犯这样的错误并不可笑,人看问题,如果只注意表面现象,不抓住本质特征,同样会犯类似的低级错误。现实生活中,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不变是相对的,变化是绝对的,不能用旧的眼光看待变化了的事物,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心:当别人因为表面现象误解自己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清醒,说明真相,消除误解。而不能像杨布那样发火解气,那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弄不好会激化矛盾。

列子

列子(大约公元前450年—公元前375年即战国年间,享年75岁),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名寇,又名御寇(“列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华夏族,周朝郑国圃田(今河南省郑州市)人,古帝王列山氏之后。先秦天下十豪之一,著名的道学者、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影响非常深远。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列子学)。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篇6:《杨布打狗》文言文翻译

《杨布打狗》文言文翻译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雨:下雨。

5素:白色的。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通“返”。返回。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修饰,无义。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 :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以……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降,脱掉白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的。杨布生气,准备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样。如果让你的狗白而去黑而来,你难道不奇怪吗?”

篇7:杨布打狗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杨布打狗的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杨布打狗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是指名叫。

3衣是指穿。

4雨是指下雨。

5素是指白色的。

6衣是指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是指黑色。

8反是指通“返”。返回。

9知是指了解,知道。

10而是指连词,表修饰,无义。

11吠是指(狗)大叫。

12怒是指生气,愤怒。

13将是指打算。

14扑是指打、敲。

15子是指你

16犹是指像这样。

17向者是指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是指假使,假若。

19岂是指怎么。

20无是指同“毋”,不,不要。

21怪是指以……怪。

22衣素衣是指穿着白衣服

【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降,脱掉白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的。

杨布生气,准备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样。如果让你的狗白而去黑而来,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篇8:文言文《杨布打狗》原文翻译与赏析

文言文《杨布打狗》原文翻译与赏析

【前言】

《杨布打狗》为《列子》里的一篇寓言,这则寓言说明,一旦遇到事情,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错误,不要马上怪罪于人。否则便要像杨布那样,自己衣服换了而怪狗来咬他,那就太不客观了。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雨:下雨。

5素:白色的。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通“返”。返回。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修饰,无义。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 :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以……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降,脱掉白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的。杨布生气,准备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样。如果让你的狗白而去黑而来,你难道不奇怪吗?”

篇9:杨布打狗文言文的翻译

杨布打狗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

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是指名叫。

3衣是指穿。

4雨是指下雨。

5素是指白色的'。

6衣是指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是指黑色。

8反是指通“返”。返回。

9知是指了解,知道。

10而是指连词,表修饰,无义。

11吠是指(狗)大叫。

12怒是指生气,愤怒。

13将是指打算。

14扑是指打、敲。

15子是指你

16犹是指像这样。

17向者是指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是指假使,假若。

19岂是指怎么。

20无是指同“毋”,不,不要。

21怪是指以……怪。

22衣素衣是指穿着白衣服

【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降,脱掉白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的。

杨布生气,准备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样。如果让你的狗白而去黑而来,你难道不觉得奇怪吗?”

篇10:杨布打狗的文言文翻译

杨布打狗的文言文翻译

杨布打狗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雨:下雨。

5素:白色的。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通“返”。返回。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修饰,无义。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 :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以……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翻译】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穿着白色的衣服出门。天降,脱掉白衣服,穿黑色的衣服回家。他的狗不知道,迎面狂吠的。杨布生气,准备打它。杨朱说:“你不要打了,你也是一样。如果让你的狗白而去黑而来,你难道不奇怪吗?”

篇11:杨布打狗文言文的翻译

杨布打狗文言文的翻译

杨布打狗

杨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缁衣①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杨布怒,将扑之。杨朱曰:“子无扑矣,子亦犹是②也。向者使③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矣?”

译文

杨朱的弟弟叫杨布,他穿着件白色的衣服出门去了。天上下起了雨,杨布便脱下白衣,换了黑色的衣服回家。他家的狗没认出来是杨布,就迎上前冲他叫。杨布十分生气,正准备打狗。在这时,杨朱说:“你不要打狗,如果换做是你,你也会是像它这样做的。假如刚才你的狗离开前是白色的而回来变成了黑色的,你怎么能不感到奇怪呢?”

注释

1.杨朱,先秦哲学家,战国时期魏国人,字子居

2.曰:名叫。

3.衣:穿。

4.素:白色的。

5.雨:下雨。

6.衣:上衣,这里指衣服。

7.缁(zī):黑色。

8反:同“返”返回,回家。

9.知:了解,知道。

10.而:连词,表示顺承。

11.吠:(狗)大叫。

12.怒:生气,愤怒。

13.将:打算。

14.扑:打、敲。

15.子无扑之,子 :你

16.犹是:像这样。

17.向者:刚才。向,从前,往昔。

18.使:假使,假若。

19.岂:怎么。

20.无:同“毋”,不,不要。

21.怪:对……感到奇怪。

22.衣素衣:穿着白衣服。

篇12:《杨布打狗》说课稿

《杨布打狗》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课地位和作用——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处理

1、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杨布打狗》编排在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9课《列子》二则中。本单元主要通过叙述董宣,包拯,岳飞等人的历史故事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杨布打狗》是一篇文言文,在古文阅读上要求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杨布打狗》又是一篇寓言,前一单元重在学习寓言的特点,本单元重在如何解读一篇寓言。一是通过分析它的内容和形象,提示其深刻的寓意;二是通过分析它的表现手法,了解寓言的写作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作品做出恰当的评价。

2、学情分析:文言文与现代文有时代距离,学生在阅读上存在一定的障碍。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兴趣不是很浓厚,在教学时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根据学情分析,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寓言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重点实词,懂得寓言的特点及寓言包含的寓意。

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译读——演读——悟读”这过程来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认识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明白如果别人对你态度发生了变化,应先从自身出发分析原因,不能一味责怪别人。

4、教学重难点:

课文篇幅短小,但有完整的故事情节,一方面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一方面又可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由教到不教”,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这是一个关键。所以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教会学生用朗读四步骤法(即“诵读——译读——演读——悟读”。)来学习文言文,并且当堂能用此法来拓展解读《智子疑邻》。

本文寓意深刻,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在理解感悟上有一定难度,因此我把联系生活,领悟寓意作为教学难点。

5,教材处理

《杨布打狗》只有短短的八十个字,许多老师纳闷这能上满四十五分钟吗?我觉的对短课文的教材处理,应该在“细”字上下功夫。这个“细”字指的是:怎样教得细一点,怎样教得实一点,怎样教得深一点,怎样教得多一点,,教学层次怎样精细一点,教学的角度怎样丰美一点。

由此,它让我们关注如何充分有效地高质量地利用课文,让我们研究如何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教学45分钟,让我们注重教师多角度品味课文的能力,让我们设想如何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的层次,让我们考虑如何尽可能地创造出学生活动充分的学习局面,让我们探究如何形成细腻优美的.课堂教学结构。

根据这短文细教的原则,我设计了“诵读——译读——演读——悟读——扩读” 使教学层次精细一点。在“诵读”中,把字音,朗读节奏教得细一点,在“译读”中把实词及重点句子翻译教得实一点,在“演读”中,使教学的角度丰美一点,在“悟读”中,把联系生活,领悟寓意教得深一点。

二、学法分析:

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因此学习本文的方法主要是采用朗读法,将朗读进行到底,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以读为线索,构建七大板块,贯穿整个课堂。在读中寻找疑问,在读中解决疑点,在读中梳理情节,在读中领悟寓意。让学生读出兴趣,读出韵味,读出道理。并且以小老师的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教法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要贯穿新课程理念。教师的角色地位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的教学策略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本课内容不难,因此我决定拟用一课时,采用学导式教学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任务。对重点的突破主要采用诵读法。对难点的突破采用质疑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分析

课前准备及导入——诵读课文,琅琅上口——译读课文,读懂故事——演读课文,读出韵味——悟读课文,明白寓意——拓展阅读《智子疑邻》——布置作业诵读感悟

1、 导入:

经常在同学们的作文里看到狗,有的同学甚至写到狗挺身护主,但是古时候却有一只狗,它却对着自己的主人大声吼叫,这是为什么呢?学完《杨布打狗》,你们就知道原因了。翻开课本29课。

设计意图:利用悬念导入,学生有一种疑问,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2.诵读课文,琅琅上口: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在这个环节中,老师提醒学生注意“衣(yì)素衣(yī)”,“天雨(yù)”。在备课时,我发现录音朗读有一处停顿错误,于是在分析完节奏后,我让学生听录音朗读,看看我们分析的与录音朗读是否相同?如果不同,你赞成谁的观点?为什么?

设计意图:因为朱熹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教师就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求异,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因为学生在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思考分析的过程,已经在进行创新思维活动。

3.译读课文,读懂故事:在学生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后,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也就是学生自行对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读懂课文。在这过程中,学生可质疑,然后尽量让小老师组织同学讨论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是强硬灌输,包办代替,但也不是不管不问不讲,而是发挥主导作用,提醒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句。

设计意图: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也有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的自主阅读,交流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符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

4.演读课文,读出韵味:先要求学生边听教师背诵课文,边让学生想像画面,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为了增加趣味性,还可让学生表演读,配上形象生动的肢体语言,如边读“天雨”,就用双手过头做遮雨之势。读到“将扑之”,应表现出气愤状,并手拿棍子要打狗的动作。

设计意图:通过模仿动作神态表情,读出味道。它有助于帮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直观地读懂故事。

5.悟读课文,明白寓意: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我引导学生讨论“这只狗该打吗?”如果该打,那是因为狗只认衣衫,不识主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由此引导学生懂得我们认识事物不能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如果不该打,那是因为杨布白色衣服出行黑色衣服回来,由此引导学生明白如果别人对你态度发生了变化,应先从自身出发分析原因,不能一味责怪别人。通过不同角度的辨析,学生很快明白了寓意,突破了教学难点。我在学生理解了寓意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你见过杨布这样的人或这样的现象吗?

设计意图:因为语文课程是开放的,有活力的课程,它的开放要向全体学生开放,向学生的思维开放,向学生的情感开放,向学生的未来开放。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我在“诵读——译读” 这环节请了两位小老师上台讲课,自主教学。这一新颖的形式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这时教师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引导者。全班质疑,小老师解惑,这时教师则是一个能欣赏学生意见的倾听者;能积极参加探究的参与者;当学生呈现探究成果时,教师又是判断学生认识正误的辨别者,这实质上是一个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动态生成过程。

6.拓展

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与寓言相似得情况,加深对本文寓意的理解。

7.作业

(1)掌握重点字词。

(2)掌握本文的翻译。

(3)掌握本文的寓意。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相关文章:

1.杨布击狗文言文翻译

2.古文《杨布打狗》阅读答案

3.杨布打狗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

4.列御寇《杨布打狗》诗词简析

5.杨炯从军行原文及翻译

6.《杨修之死》原文及翻译

7.良狗捕鼠原文及翻译

8.《棋经》原文及翻译解析

9.《宋史杨栋传》原文及翻译

10.杨继宗传原文及翻译

下载word文档
《《杨布打狗》原文翻译及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