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鉴赏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鉴赏

2022-06-02 05:06: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榛子椰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鉴赏,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鉴赏,供大家参考。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鉴赏

篇1: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鉴赏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

沙头牧马孤雁飞,汉军游骑貂锦衣。

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

胡儿起作本蕃歌,齐唱呜呜尽垂手。

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身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

蕃音虏曲一难分,似说边情向塞云。

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

【赏析】

夏州,唐属关内道,治所在朔方,即今陕西省靖边县终界乡白城子,东距长安一千五百余里。这是诗人在公元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从军朔方后,登上夏州城楼,观看欢送征人回内地之作。诗歌的核心是要表现流徙到夏州居住的“胡儿”(这是当时用语,泛指突厥、吐蕃等少数民族)对遥远的家乡的深切思念,作者浓墨重彩描写欢送征人回乡的情景,通过汉族征人的有家可回,来衬托“胡儿”的无家可归,使无尽的乡思被表现得相当婉转、深沉而又凄苦。

首先,是渲染环境,酝酿情绪。从“六州胡儿六蕃语”到“今日征行何岁归”六句,写出了夏州边地蕃、汉杂居的独特风情,引出汉族征人思家之念。开始二句就给人以十分新奇有趣之感。在夏州这个地方,向有“六州”即“六胡州”之称,《元和郡县志·关内道》:“调露元年(679)于灵州南界置鲁、丽、含、塞、依、契等六州,以处突厥降户,时人谓之六胡州。”从新疆、青海、内蒙等广大区域迁来的各种少数民族,大家混居杂处在一起,语言各不相同(“六蕃语”,是对各少数民族语言的统称),听起来特别有趣。这是诗人在城上所听到的说话声。再放眼一望,那就更新奇了:十来岁的小“胡儿”正骑着羊在野地里追赶“沙鼠”(兔子一类的小动物),那机灵可爱、欢呼呐喊的情景,别具情趣,令人叫绝。再看远处,在河边沙滩上,穿着貂皮锦衣的汉军游骑正在牧马,空中飞过失群的孤雁,时而传来凄厉的叫声。这时,诗人不禁想到:到这遥远的边地(“云中”,本在内蒙,此泛指边地)驻守的汉军征人,不知要到何年才能回归内地的故乡啊!这六句,写景生动活泼,形象鲜明,中间用“孤雁飞”这个富有特定含义的意象巧妙过渡,使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引发得十分自然,这就为下文的送行场面作了环境和情绪的铺垫、烘染。

其次,是刻划形象,反衬对比。从“无定河边数株柳”到“一声回尽征人首”,写城下送行场面,通过对比,反衬出“胡儿”的望乡深情。诗人看到,在河边(“无定河”是黄河中游的支流,在陕西北部)柳荫下,人们正在为即将回乡的'汉军征人饯行,有的折柳相送,有的正一杯一杯地劝酒;那朝思暮想,“今日征行何岁归”的征人,竟然有了回乡的机会,高兴万分,饯行的场面十分欢快、热闹。“胡儿”也深受感动,齐声用“蕃语”唱起呜呜的歌,还跳起“垂手舞”来,使饯行的热烈情绪达到高潮。但就在“胡儿”们唱歌、跳舞时,他们也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不禁伫足停口,久久凝望着遥远的故乡“西州”(在新疆),并且转身用家乡的方音同乡友们诉说起思乡之念。这时,饯行的场面突然从热烈转为悲伤,那兴高采烈地等待回乡的汉军行人也回过头来,陷入凄苦的沉思之中。这一段,作者通过场面的渲染,通过一连串富有特征性的动作,先是刻划汉军行人和“胡儿”欢天喜地的形象,然后中间陡然一跌,用汉军行人的兴奋引出“胡儿”内心的痛苦,用热闹的送行场面来反衬“胡儿”们望乡的凄切,由此形造成强烈的对比,把“胡儿”们有乡归不得的更为深切的思念,表现得异常沉痛。

再次,深层挖掘,抒发感慨。从“蕃音虏曲一难分”到最后“古来愁杀汉昭君”,紧接第二段,深入揭示了“胡儿”们向往故乡的情思,表示了作者悠长的感叹。在上一段“一声回尽征人首”的戛然而止之后,送行的歌舞还是重新开始了,“胡儿”们又唱起歌来,那突然中断的热烈情绪,终于恢复起来,但“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白居易《琵琶行》),那曲曲“虏歌”全然变成了诉说乡情的“蕃音”,散在空间,飘向塞云。然而,关山万里,风沙满眼,他们不可能回得去,只有徒然望乡断魂罢了。这当中,表现出诗人对他们的无限同情。最后,作者用西汉王昭君出塞客死异邦,死后坟上长满青草,以表示对故乡的思念的故事,来表示感慨,意思是说:汉人有流落异地终至不归的,而“胡儿”也有流落汉区无法回去的,彼此都是一样,你们怕是永远也回不了家乡啊!诗人在这样如此深沉的感叹中,表现了对少数民族人民亲切友好之意,对他们长期飘流异乡生发出由衷的同情。

【作者介绍】

李益( 748——827),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八岁时,逢安史之乱,西北地区常受到外族侵扰,李益离开家乡。唐代宗大历四年( 769)中进士,历任象郑县尉等职位低下的小官。其后弃官而去,游燕、赵间,在藩镇帐下任幕僚十八年,长期征战南北,经过多次战争,所以他对边塞的军旅生活非常熟悉,写了不少描写边塞风光、讴歌战士慷慨激昂为国捐躯的诗歌。在艺术上能够吸收乐府民歌的特点,节奏和谐,语言优美精炼。尤其擅长绝句、七律。至唐宪宗时便因诗名被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至礼部尚书。有《李君虞诗集》。更多古诗词赏析内容请关注“”

篇2: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李益,登夏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李益,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的意思,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赏析 -诗词大全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

作者:李益  朝代:唐  体裁:七古   六州胡儿六蕃语,十岁骑羊逐沙鼠。沙头牧马孤雁飞,

汉军游骑貂锦衣。云中征戍三千里,今日征行何岁归。

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胡儿起作和蕃歌,

齐唱呜呜尽垂手。心知旧国西州远,西向胡天望乡久。

回头忽作异方声,一声回尽征人首。蕃音虏曲一难分,

似说边情向塞云。故国关山无限路,风沙满眼堪断魂。

不见天边青作冢,古来愁杀汉昭君。

篇3:《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古诗词鉴赏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注】①原州城,即今宁夏固原,属当时的边疆地区。

8.这首诗的颈联写得很好,请简要赏析。(5分)

9.千古登楼,几多情思。李煜在《相见欢》中写道无言独上西楼,而魏野在本诗中也有独自登楼的行为,请简要分析两人借登楼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6分)

参考答案

8.颈联写景,诗人站在高楼上,耳边传来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号角声,放眼望见早已结冻、不再流淌的泾河。(2分)动静结合(或:视听结合),传神地描绘出苍凉萧瑟的边塞风光(2分);自然地流露出凄凉哀愁的情感(1分)。

9.同:身处异地的孤独、思念之情。(2分)异:①李煜被囚于宋,登楼只见缺月、梧桐、深院,由寂寞秋色引发的是无法排遣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2分)②魏野作客异乡,借登楼所见的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描述了边塞的凄苦之境,由此引发思乡之情。(2分)

赏析

首联以设问形式开篇,先是自问身处异乡何处最易牵发个人愁绪,接着自答孤身一人独自登上边远城楼,这就足答案。身处异乡,就已令人孤寂忧愁的了,更何况是客子伶仃一人独自登上偏远边城城上之楼呢。站在边城高处,就能极目远眺,边地景色一览无余。就是这带有边地特征的景色,最能牵动客子心中之愁,此意虽然诗人没有明说,但却蕴情于景。借助逼真的画面予以展现。这就既为下文抒写展开了宏伟的画卷,又设定了愁这一主体旋律,颇有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式的开头风格。

颔联开始抒写塞外风光。日暮北来惟有雁,秋季黄昏,抬眼望去,眼前看到的唯有振翅而飞的北归雁群,尽管是平沙万里绝人烟,但却仍是衡阳雁去无留意,北来的雁群仿佛毫无留意,头也不同地向着南方的中原飞去了。渐渐地几行归雁云边断,心中不南涌起何处行人不断肠的愁怨。诗人的.家同本在中原,但却不得不滞留两北边陲一望着那越飞越远的雁儿,令作者伤感。地寒西去更无州,虽说现在还是秋天,然而边地冬季来临甚早,早已天寒地冻,衰草连天了。从此再往西去,已经没有朝廷的州郡了。想到自己就像那身不由己无依无靠的蓬草,被寒风一吹,就流落到了这边远荒凉的原州边城了,作者不由得悲从中来。

颈联紧承上文进行情景描述。数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角,就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在原卅l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让这种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呼北风,一介书生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尾联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这两句是说:你在异乡作小官,我在异乡作异客,其中的客愁,是你我两人都难以收拾的。尾联以贫官、异客之离恨作结,呼应了开头的牵愁,点明了主旨。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中间两联写景。抒情,则感情悲怆;写景,则景象萧瑟。情景交融,感人至深。这首边塞羁旅行役律诗景象萧瑟,感情悲怆,和盛唐的边塞诗有霄壤之别。时代之不同是造成差异的一个原因,身份之不同则是更主要的原因,作者是个消极遁世的隐士,而高适和岑参他们则是积极进取的用世之士。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鉴赏】相关文章:

1.王维《伊州歌》鉴赏

2.同州湖赋的散文

3.韩元吉——《六州歌头》

4.《利州南渡》温庭筠古诗鉴赏

5.旅次夏州,旅次夏州马戴,旅次夏州的意思,旅次夏州赏析

6.《蝶恋花·密州上元》古诗原文及鉴赏

7.王维《送梓州李使君》诗歌鉴赏

8.石州城,石州城武元衡,石州城的意思,石州城赏析

9.州地税系统 “六好 ”创建工作目标考核办法

10.《六州歌头·东风著意》译文赏析

下载word文档
《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