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shutdown关闭系统命令使用介绍
“高度腐烂的男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linux shutdown关闭系统命令使用介绍,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linux shutdown关闭系统命令使用介绍,方便大家学习。
篇1:linux shutdown关闭系统命令使用介绍
linux关闭系统命令之shutdown
关闭、重启系统
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系统,如果不正确地关闭或重启系统,可能会导致系统中的用户数据丢失,可能的情况是用户正在执行某个关键的运算或操作等,如果不经提示关闭系统,用户将来不及保存当前数据,从而导致数据丢失。因此应该掌握正确地关闭、重启系统的方法,以避免数据丢失。
关闭系统命令之shutdown
shutdown命令是最常用的关闭系统命令,不仅可以用于立即关闭系统,还可以在指定时间关闭系统。
(1)在1分钟后关闭系统:
# shutdown -h 1
由于关闭、重启系统需要管理员权限,因此应该以root用户的身份执行shutdown等关闭、重启系统命令,
立即关闭系统:
# shutdown -h now
(2)指定时间关闭系统:
# shutdown -h 15:30
当根用户发出关机指令后,系统中的其他用户可以得到如下提示:
The system is going DOWN for system halt in 2 minutes!
如果得到此提示信息,用户应该立即停止正在进行的作业,保存必要的数据然后退出系统。
(3)shutdown命令也可用于重启系统:
# shutdown -r 2
系统将在2分钟后重新启动。
如果正在使用系统的用户不止一个,关闭系统时应该使用shutdown命令,并采用延时关闭的方法,以避免数据丢失。
篇2:linux命令介绍Linux
部分命令介绍 在“瘟酒吧”下呆久了,相信大家都有点腻了,而不时的“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关闭”和蓝脸使我们的神经饱受折磨,你试过辛辛苦苦干了几个小时的文件瞬间的丢失吗?还好还有NT,但是由于我们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更只要的是我们口袋中的mon
部分命令介绍在“瘟酒吧”下呆久了,相信大家都有点腻了,而不时的“该程序执行了非法操作,即将关闭”和蓝脸使我们的神经饱受折磨,你试过辛辛苦苦干了几个小时的文件瞬间的丢失吗?还好还有NT,但是由于我们的计算机的硬件配置(更只要的是我们口袋中的money)所限,在NT的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终于有了一个Linux可以为我的等穷人服务了,但刚装上它时,由于对它的常用命令不太了解,往往对着屏幕而不知道干什么好!从书店、网上找来命令一个又一个不断的研究,当我经历了不计其数的重装系统过程(告诉你一个新招:用ghost很方便重装系统)后,终于对Linux有了一点的了解,以己推人,我也深知新手的苦衷,特将一点心得贡献给大家(注:我所列出的只是我认为常用的,为便于大家查找,故以字母顺序排列,还有,我用的是Ret Hat Linux): & &命令可用在其他任何命令的后面,它用来通知计算机在后台运行某一命令。通过把作业放在后台,用户可以继续使用当前的shell来处理其他命令;如果命令在前台运行的话,那么用户在此进程结束前不能继续使用当前的shell。 adduser adduser命令由root或其他具有权限的管理员用来创建新用户,跟在adduser命令后面的是所要创建的帐号名,例如:adduser flying alias alias命令用来设置命令的别名或替代名。一般说来别名往往是实际命令名的缩写。例如用户为ls设置一个别名dir: alias dir=ls 若仅输入alias本身时,系统将显示当前所有的别名。 bg bg命令用来迫使被挂起的进程在后台运行。例如,当你已经在前台启动了一个命令时(没有在此命令后使用&),你才想到这一命令将运行较长一段时间,但你这时还需使用shell。在这种情况下,可通过ctrl+z挂起当前运行的进程。此时你既可以使它长期挂起,也可以通过输入bg把这一进程放到后台运行。这样shell就可以用来执行其他的命令了。 cat cat通常是用来在屏幕上滚动显示文件的内容。它的格式是: cat〈filename〉 cd cd用来改变目录。这一命令非常有用,它有三种典型的使用方法。 cd 移到目录树的上一层 cd~ 移动到用户的主目录,与单独使用cd相同 cd directory name改变到指定的目录 cp cp用来拷贝对象。例如要把file1拷贝到file2,用如下命令: cp file1 file2 dd dd命令用来转换文件格式。 fg fg命令用来激活某个被挂起的进程并使它在前台运行。当有一个进程正在运行时,由于某种原因需要挂起它,在执行完其他任务后,需要重新把这一进程调到前台运行,这时便可用bg命令使这一进程继续运行。 find find命令用来查找指定目录的文件。当找到后将按照用户的要求对文件进行处理。语法是: find以它为起点进行搜索的目录想要查找的文件名或元字符对文件执行的操作 grep grep命令用来在指定的对象中搜索指定的文本。语法是:grep〈text〉〈file〉。它还可以和其他命令的结果联合使用,例如: ps -ef|grep-v root 这一命令要求grep接受ps命令的输出,并除去所有包含单词root的进程(-v的含义是显示与文本不匹配的内容),
在不使用-v选项时,这一命令将显示进程清单中所有包含单词root的进程。 halt halt命令用来通知内核关闭系统,它是一个只能由超级用户执行的命令。 hostname 既可以用来显示系统当前的主机名或域名,也可用来设置系统的主机名。 login 当向系统注册时,将使用login。login命令也可用来随时从这一用户改变到另一用户。 logout logout命令用来使当前用户从系统中注销。如果这是你使用的注册到系统的唯一用户,那么将退出系统。 ls ls命令用来列出目录的内容,它的输出格式可通过选项来控制。没有任何选项的ls命令将按照字母顺序列出所有非隐藏文件,显示的列数以正好适合窗口的大小为准。最常用的一组选项是-la。这里a表示要列出所有的文件;l表示以长格式列出,它使输出结果成为一个详细的长列表。 more more是一个过滤程序,它可以每次一屏地翻阅文本文件的内容。这一命令只能对文件向下进行翻页。 mount mount命令用来把特殊文件(通常是设备名)指定的文件系统安装在作为一个参数被指定的目录上。只有超级用户能够安装文件。如果在运行mount命令时不使用任何参数,它将列出当前被安装的所有文件系统。 mv mv命令用来把某个对象从这一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如果最后一个变量指定的是一个现有的目录,那么这一命令将把命令行中指定的所有文件移到这一目录中;如果给出的是两个文件,mv将把第一个文件移到第二个文件中。只有当最后一个变量是一个目录时,mv命令的变量才可以超过两个。 ps ps用来报告进程的状态,它将显示一张当前进程的快照。 rm rm用来删除指定的文件。利用-r选项,rm将递归地删除文件(warning:危险)。rm可与find命令联合使用,查找某一文件并删除它。在缺省的情况下,rm命令不能删除目录。 rmdir rmdir用来删除指定的空目录。语法是: rm〈directory name〉 umount umount命令用来卸载文件。语法是: umount〈filename〉 unalias unalias用来取消别名。如前面曾把dir设置为ls命令的别名,要取消它只须输入unalias dir即可。 unzip unzip用来列出、检测或从某个zip文档中抽取文件,它的缺省用法是从文档中抽取文件。其基本语法是: unzip〈filename〉 who who命令用来显示当前注册到系统的每个用户的注册名、终端类型、注册时间和远程主机名。 如果有两个非选项的参数传递给who命令,那么它将打印出正在运行此命令的用户的信息。 如果想要查看某一对话所持续的时间,可利用-u选项。 xset xset命令用来设置X Window环境中的一些选项,可利用它来设置响铃(xser b〈volume〉〈frequency〉〈duration in milliseconds〉)、鼠标速度(xset m〈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eleration〉〈threshold〉),以及其它参数。 zip zip命令用来列出、检测或向某个zip文档中添加文件,它的缺省用法就是向某个文档中添加文件。 如果我的这点东东还能帮你一点忙,我将十分的高兴,毕竟Linux是打破windws垄断的一个武器,不过若真要想对linux有更多的了解,你还要在电脑前呆他一段的时间!(cpwc)――摘自:网易报道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3:使用TRACERT网络命令
使用TRACERT网络命令
TRACERT 命令能够报告 TCP/IP 数据包在发送到另一台主机时所经过的每台路由器或网关,要使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您的计算机与其他计算机之间的路由,请在命令提示符处键入 tracert
Tracing route to
1 <10 ms <10 ms <10 ms <###.###.###.###>
2 50 ms 50 ms 51 ms <###.###.###.###>
3 250 ms 80 ms 50 ms <###.###.###.###>
Trace complete.
其中,<###.###.###.###> 是另一台路由器的 IP 地址。
如果网络数据包试图穿越的某台路由器存在问题,您可能会收到类似下面的响应:
Tracing route to
1 <10 ms <10 ms <10 ms <###.###.###.###>
2 * * * Request timed out.
3 * * * Request timed out.
4 * * * Request timed out.
如果在您的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之间的某台路由器有配置错误,您可能会收到类似下面的响应:
Tracing route to
1 <10 ms <10 ms <10 ms <###.###.###.###>
2 50 ms 50 ms 51 ms <###.###.###.###>
3 <###.###.###.###> reports:Destination net unreachable.
当在您的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之间存在代理或防火墙时,也可能会收到与上述类似的响应,
如果在用 TRACERT 命令跟踪您的计算机和其他计算机之间的路由时得不到成功的响应,请与网络管理员联系,以确定这两台计算机之间是否存在路由问题。
篇4:linux rpm命令使用
RPM是RedHat Package Manager(RedHat软件包管理工具)类似Windows里面的“添加/删除程序”
rpm 执行安装包
二进制包(Binary)以及源代码包(Source)两种,二进制包可以直接安装在计算机中,而源代码包将会由RPM自动编译、安装。源代码包经常以src.rpm作为后缀名。
常用命令组合:
-ivh:安装显示安装进度--install--verbose--hash
-Uvh:升级软件包--Update;
-qpl:列出RPM软件包内的文件信息[Query Package list];
-qpi:列出RPM软件包的描述信息[Query Package install package(s)];
-qf:查找指定文件属于哪个RPM软件包[Query File];
-Va:校验所有的RPM软件包,查找丢失的文件[View Lost];
-e:删除包
rpm -q samba //查询程序是否安装
rpm -ivh /media/cdrom/RedHat/RPMS/samba-3.0.10-1.4E.i386.rpm //按路径安装并显示进度
rpm -ivh --relocate /=/opt/gaim gaim-1.3.0-1.fc4.i386.rpm //指定安装目录
rpm -ivh --test gaim-1.3.0-1.fc4.i386.rpm //用来检查依赖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安装;
rpm -Uvh --oldpackage gaim-1.3.0-1.fc4.i386.rpm //新版本降级为旧版本
rpm -qa | grep httpd#[搜索指定rpm包是否安装]--all搜索*httpd*
rpm -ql httpd #[搜索rpm包]--list所有文件安装目录
rpm -qpi Linux-1.4-6.i368.rpm #[查看rpm包]--query--package--install package信息
rpm -qpf Linux-1.4-6.i368.rpm #[查看rpm包]--file
rpm -qpR file.rpm #[查看包]依赖关系
rpm2cpio file.rpm |cpio -div #[抽出文件]
rpm -ivh file.rpm #[安装新的rpm]--install--verbose--hash
rpm -ivh
rpm -Uvh file.rpm #[升级一个rpm]--upgrade
rpm -e file.rpm #[删除一个rpm包]--erase
常用参数:
篇5:FTP使用命令归总
FTP命令是Internet用户使用最频繁的命令之一,不论是在DOS还是UNIX操作系统下使用FTP,都会遇到大量的FTP内部命令,
FTP使用命令归总
,
熟悉并灵活应用FTP的内部命令,可以大大方便使用者,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FTP的命令行格式为: ftp -v -d -i -n -g [主机名] -v 显示远程服
篇6:nfs的使用命令
server端共享在/etc/export中写入,
client端mount:
mkdir mount_test
mount -t nfs -o rw 192.168.1.12:/home mount_test
umount mount_test
如果umount时提示设备忙,使用fuser -m -v mount_test/查看占用的进程,
要开机自动挂载,修改/etc/fstab,还有一种方法是使用autofs的automount,这样在第一次被访问时自动挂载。
篇7:fdisk命令使用详解
FDISK并不象有些初级朋友想象的那么复杂,对!他是英文的,而且在DOS下不好用翻译软件,呵呵!其实我的英语水平也就是no,yes, good,ok,三块肉……记得在论坛有位朋友想给硬盘分区格式化,而他仅仅想知道详细步骤,却不想知道任何原理,而我要告诉各位朋友,我认为FDISK没有什么原理,只需要知道简单的从属关系就可以了,比如一张桌子就是我们的电脑,而桌子上抽屉的框架就是我们的硬盘,要想在抽屉(硬盘)里放入各种东西、书籍,就必需给他做个抽屉斗子,而这个做抽斗的过程就是分区,以前我们的桌子小,只能做一个或者两个抽斗(主分区)放进去,而且空间占用很大(FAT12、FAT16分区格式),而现在我们可以占用较小的空间来存放许多东西(FAT32、NTFS分区格式),而这里又存在着怎样一种从属关系呢?首先我们要有一个基本成行的放抽斗的框架(一个已经低级格式化过的硬盘),然后确定做几个抽斗(主分区及扩展分区,其实扩展分区也是一个主分区),其中一个抽斗按上锁,而这把锁如果不打开的话第二个抽斗也无法打开,这就是主分区与扩展分区的关系,而逻辑分区呢?就是我们的在第二个抽斗中分的格子……嗨!我说和大家学习怎么用FDISK的怎么作起桌子来了呢?唉!我这个人呀!就是爱东拉西扯!诶诶诶!别拿烂菜叶子扔我呀?我这就说FDISK还不行吗?相关文章:fdisk硬盘分区图解教程
好了!先用Windows 98启动盘启动电脑,也可以在进入 Windows 98之前按着F8键打开启动菜单选择5进入纯DOS模式,当看到A:>或者C:>提示符后键入命令FDISK,接着会出现如下询问界面:
Your computer has a disk larger than 512 MB. This version of Window sincludes improved support for large disks, resulting in more efficientuse of disk space on large drives, and allowing disks over 2 GB to be formatted as a single drive.
IMPORTANT: If you enable large disk support and create any new drives on thisdisk, you will not be able to access the new drive(s) using other operatingsystems, including some versions of Windows 95 and Windows NT, as well as earlier versions of Windows and MS-DOS. In addition, disk utilities that were not designed explicitly for the FAT32 file system will not be able to work with this disk. If you need to access this disk with other operating
systems or older disk utilities, do not enable large drive support.
Do you wish to enable large disk support (Y/N)...........? [Y]
大概就是说:
这个版本的Windows有着对大硬盘的支持,如果你使用大硬盘支持你将不能使用Windows 95和Windows NT操作系统以及更早的Windows与MS-DOS,
你想使用大硬盘支持吗…………………………….? [Y]
这里说明一下,如果你选择“Y”,分区后的文件系统为FAT32,如果选择“N”,分区后的文件系统为FAT16,只要不安装MS-DOS或者Win95的话就按“Y”敲回车吧,否则硬盘将被分成2G一个 2G一个的分区!建议拥有8G以上硬盘的朋友选择“Y”
接下来我们到下一个界面,FDISK 的主选菜单:
FDISK Options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1 当前硬盘驱动器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选择下面的某一项
1. Create Primary DOS Partition 1. 创建主DOS分区
2. Crea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2. 创建扩展DOS分区
3. Create Logical DOS Drive(s) in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3. 在扩展DOS分区创建逻辑DOS驱动
Enter choice: [1]
假如说我们这里有一块新硬盘,那么我们首先要建立主DOS分区然后建立扩展DOS分区,如果不这样的话将无法建立分区,好,按1后敲回车,程序将进行硬盘空间的扫描,然后显示整个硬盘的容量单位为M(100%)括号内为剩余容量所占硬盘的百分比下边有一行英文,意思为:输入主DOS分区的尺寸单位为M或者占硬盘容量的百分比,在后边的方括号中输入数字比如[1024]或百分比[5%],然后敲回车后就完成了主DOS分区的建立,即通常的C盘,接下来可以选择2来建立扩展分区比如数字输入[19456]或百分比[85%],一般情况下剩余的硬盘容量都建立为扩展分区,我这里的数字仅为举例!接下来我们该建立逻辑驱动器了,创建方法基本相同,值得注意的是,当建立逻辑驱动时,程序所显示的总容量为扩展分区的容量,即我们在分逻辑分区时是以扩展分区为100%计算的,这一点请不要混淆!
以上是创建分区的整个过程,顺序不可颠倒,建立完分区后我们还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激活分区,选择菜单项2 设置活动分区,敲回车后就会得到一下界面:
Set Active Partition
Current fixed disk drive: 1
Partition Status Type Volume Label Mbytes System Usage
C: 1 A PRI DOS WINDO~198 1024 FAT32 5%
2 EXT DOS 19456 85%
Total disk space is 20480 Mbytes
Enter the number of the partition you want to make active...........: [1 ]
输入你想激活的分区号...........: [ 1 ]
在这里输入数字1以后,C:盘将被激活!
至此,整个硬盘的创建分区工作就完成了,这时就可以按Esc键退出FDISK,当退出程序时,你会得到让你重新启动后再进行格式化操作的提示,这时一定要重新启动电脑,然后才可以格式化操作!记得我第一次分完区以后,也不重新启动电脑就稀里糊涂的把C:盘给格式化了,格式化完看到C:盘容量还纳闷呢:怎么和我刚分区的容量不符呢?当时也没在意,直接就开始安装Windows 98了,可是人家98可不吃你那一套,分区表有错误,俺就不让你装!就这样让我折腾了两天,没办法!只有重新分区后才让我安装的,
好了!以上是完整的分区创建的操作!
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删除分区,删除分区的步骤完全和建立分区是相反的,创建分区是先建立主DOS分区,再建立扩展分区,最后建立逻辑分区,而删除分区却是先删除逻辑分区,再删除扩展分区,最后才能删除主DOS分区!就好像刚刚做好的桌子是最后把抽斗放进抽屉里的,而现在要拆桌子了就要先把抽斗给抽出来,然后再拆别的!去去去!怎么又扯到桌子上了?还是再说说删除分区吧,在主菜单上键入3敲回车我们将得到以下菜单:
Delete DOS Partition or Logical DOS Drive
Choose one of the following:
1. Delete Primary DOS Partition 1. 删除主DOS分区
2. Delet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2. 删除扩展DOS分区
3. Delete Logical DOS Drive(s) in the Extended DOS Partition
3. 在扩展DOS分区删除逻辑DOS驱动器
4. Delete Non-DOS Partition 4. 删除非DOS分区
好了!依我们刚才所说的,先删除逻辑分区,键入3回车,你将会看到逻辑分区列表,下边有一行英文警告信息,大概意思为被删除的逻辑驱动器上的数据将全部丢失
你想要删除哪个驱动器…………………………….[F ]
What drive do you want to delete...............................? [F ]
当输入驱动器名敲回车后,如F,系统将要求你输入该驱动器卷标,
比如我们的驱动器卷标是TEST,输入后敲回车,
Enter Volume Label..............................? [ TEST ]
系统将再次确认你是否删除该驱动器按“Y”回车就完成了逻辑分区的删除,
Are you sure (Y/N)..............................? [Y]
然后重复上述操作将依次删除逻辑驱动器,扩展分区与主分区的删除方法相同,
另外如果有Non-DOS分区也可以依上法删除,只不过在删除分区菜单中选择4
篇8:Cad命令的使用02
说明:
1. “trim”命令用来修剪图形实体,该命令的用法很多,不仅可以修剪相交或不相交的二维对象,还可以修剪三维对象。其调用方式为:
工具栏:“ Modify (修改)”
菜单:【Modify(修改)】→【Trim(修剪)】
命令行:trim(或别名tr)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首先显示“trim”命令的当前设置,并提示用户选择修剪边界:
Current settings: Projection=UCS, Edge=None
Select cutting edges ...
Select objects:
用户确定修剪边界后,系统进一步提示如下:
Select object to trim or shift-select to extend or [Project/Edge/Undo]:
此时,用户可选择如下操作:
(1) 直接用鼠标选择被修剪的对象;
(2) 按Shift键的同时来选择对象,这种情况下可作为“Extend(延伸)”命令使用。用户所确定的修剪边界即作为延伸的边界;
(3) “Project(投影)”选项:指定修剪对象时是否使用的投影模式。
(4) “Edge(边)”选项:指定修剪对象时是否使用延伸模式,系统提示如下:
Enter an implied edge extension mode [Extend/No extend]
其中“Extend”选项可以在修剪边界与被修剪对象不相交的情况下,假定修剪边界延伸至被修剪对象并进行修剪。而同样的情况下,使用“No Extend”模式则无法进行修剪。两种模式的比较如图5-20所示。
(5) “Undo(放弃)”选项:放弃由“trim”命令所作的最近一次修改。
说明 使用“trim”命令时必须先启动命令,后选择要编辑的对象;启动该命令时已选择的对象将自动取消选择状态。
2. “extend”命令用来延伸图形实体。该命令的用法与“trim”命令几乎完全相同。其调用方式为:
工具栏:“ Modify (修改)” →
菜单:【Modify(修改)】→【Extend(延伸)】
命令行:extend(或别名ex)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首先显示“extend”命令的当前设置,并提示用户选择延伸边界:
Current settings: Projection=UCS, Edge=None
Select boundary edges ...
Select objects:
用户确定延伸边界后,系统进一步提示如下: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此时,用户可选择如下操作:
(1) 直接用鼠标选择被延伸的对象。
(2) 按Shift键的同时来选择对象,这种情况下可作为“trim(修剪)”命令使用。用户所确定的延伸边界即作为修剪的边界。
其他选项同“trim”命令。
说明 同“trim”命令一样,使用“extend”命令时必须先启动命令,后选择要编辑的对象;启动该命令时已选择的对象将自动取消选择状态,
从上述介绍可以看出,“trim”命令和“extend”命令可以相互替代,这是AutoCAD i和版的新增功能。
3. “offset”命令可利用两种方式对选中对象进行偏移操作,从而创建新的对象:一种是按指定的距离进行偏移;另一种则是通过指定点来进行偏移。该命令常用于创建同心圆、平行线和平行曲线等。其调用方式为:
工具栏:“ Modify (修改)” →
单:【Modify(修改)】→【Offset(偏移)】
命令行:offset(或别名o)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首先要求用户指定偏移的距离或选择“Through(通过)”选项指定“通过点”方式:
Specify offset distance or [Through]
然后系统提示用户选择需要进行偏移操作的对象或选择“exit”项结束命令:
Select object to offset or
选择对象后,如果是按距离偏移,系统提示用户指定偏移的方向(在进行偏移的一侧任选一点即可):
Specify point on side to offset:
而如果是按“通过点”方式进行偏移,则系统将提示用户指定“通过点”:
Specify through point:
偏移操作的两种方式如图5-21所示。
说明 使用“offset”命令时必须先启动命令,后选择要编辑的对象;启动该命令时已选择的对象将自动取消选择状态。
“offset”命令不能用在三维面或三维对象上。
专家指点 系统变量OFFSETDIST存储当前偏移值。
4. “array”命令可利用两种方式对选中对象进行阵列操作,从而创建新的对象:一种是矩形阵列(Rectangular Array);另一种是环形阵列(Polar Array)。本节中讲述环线阵列操作。该命令调用方式为:
工具栏:“ Modify (修改)” →
菜单:【Modify(修改)】→【Array…(阵列)】
命令行:array(或别名ar)
调用该命令后,系统弹出“Array(阵列)”对话框,用户可参见5-16图。该对话框中各项说明如下(图5-22)。
(1) “Center point(中心点)”:指定环形阵列的中心点。
(2) “Total number of items(项目总数)”:指定阵列操作后源对象及其副本对象的总数。
(3) “Angle to fill(填充角)”:指定分布了全部项目的圆弧的夹角。该夹角以阵列中心点与源对象基点之间的连线所成的角度。
(4) “Angle between items(项目夹角)”:指定两个相邻项目之间的夹角。即阵列中心点与任意两个相邻项目基点的连线所成的角度。
(5) “Method(方法)”:指定上述三项中任意两项即可确定阵列操作,因此这三项两两组合可形成三种阵列方法,用户可根据实际情况任选一种。
(6) “Rotate items as copied(旋转作为副本的项目)”:如果选择该项,则阵列操作所生成的副本进行旋转时,图形上的任一点均同时进行旋转。如果不选择该项,则阵列操作所生成的副本保持与源对象相同的方向不变,而只改变相对位置。
篇9:AutoCad命令的使用01
5.2.1 实例1 绘制压力表
Step 1 创建新图形文件
启动AutoCAD 2002系统,以“acadiso.dwt”为模板建立新的图形文件,
Step 2 绘制压力表轮廓
(1) 首先使用“circle”命令,以点(100,100)为圆心,以50为半径绘制一个圆;然后调用“rectang”命令,在点(85,45)和点(115,155)之间绘制一个矩形。结果如图5-1所示。
(2) 现在利用“trim”命令将圆内的矩形部分去掉。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 图标,并根据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Command: _trim
Current settings: Projection=UCS, Edge=None
Select cutting edges ...
Select objects: 1 found
// 选择圆作为修剪的边界
Select objects: Enter
// 确定所选择的修剪边界
Select object to trim or shift-select to extend or [Project/Edge/Undo]:
// 选择圆内需要修剪的线段
Select object to trim or shift-select to extend or [Project/Edge/Undo]:
// 选择圆内需要修剪的另一条线段
Select object to trim or shift-select to extend or [Project/Edge/Undo]: Enter
// 结束修剪命令
Step 3 绘制表盘
(1) 绘制另外两个圆。可以不必使用“circle”命令来绘制,而是利用“offset”命令,由已有的圆直接生成新的圆。为了便于说明,将上一步骤中绘制的圆称为圆1,本步骤中所绘制的圆分别称为圆2和圆3。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 图标,并根据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Command: _offset
Specify offset distance or [Through]
// 指定偏移距离为 5
Select object to offset or
// 选择圆 1 作为偏移对象
Specify point on side to offset:
// 选择圆 1 内任一点来指定偏移方向
Select object to offset or
// 结束偏移命令
这样,就通过对圆1的偏移操作而生成了与其具有同一圆心的圆2,结果如图5-3所示。
(2) 现在再利用“offset”命令,由圆2生成圆3。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 图标,并根据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Command: _offset
Specify offset distance or [Through] <5.0000>: 3 Enter
// 指定偏移距离为 3
Select object to offset or
// 选择圆 2 作为偏移对象
Specify point on side to offset:
// 选择圆 2 内任一点来指定偏移方向
Select object to offset or
// 结束偏移命令
完成后,结果应如图5-4所示。
Step 4 绘制刻度线
(1) 首先绘制零刻度线。调用“line”命令,利用中心点捕捉来选择圆1的圆心作为起点,然后输入极坐标“@3<-45”确定端点。绘制结果如图5-5所示。
(2) 将绘制好的零刻度线移动到指定的位置。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的 图标,并根据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Command: _move
Select objects: 1 found
// 选择已绘制好的直线
Select objects: Enter
// 结束选择
Specify base point or displacement: _endp of
// 利用端点捕捉来选择直线上的端点(第二点)作为移动的基点
Specify second point of displacement or
// 利用外观交点捕捉来选择直线与圆 3 的外观交点作为移动的第二点
(3) 利用零刻度线来生成其他刻度线。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图标,系统将弹出“Array(阵列)”对话框,如图5-7所示。在该对话框中,进行如下设置:
• 单击图标,在绘图区选择零刻度线作为阵列的对象,然后回车返回“Array (阵列)”对话框。此时该图标下提示“1 objects selected(1个对象被选择)”。
• 选择“ Polar Array (环形阵列)”。
• 指定“ Center point (中心点)”的坐标为( 100,100 )。
• 确认“ Method (方法)”下拉列表框中为“ Total number of items & Angle to fill (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项。
• 指定“ Total number of items (项目总数)”为 31 。
• 指定“ Angle to fill (填充角度)”为 270 。
• 确定“ Rotate items as copied (旋转作为副本的项目)”开关处于选中状态。
完成上述设置后,单击OK按钮结束阵列命令。绘制结果如图5-8所示。
(4) 最后,利用延伸命令来着重显示主刻度线(即从零刻度线开始,每隔4条刻度线为主刻度线),
再次使用“offset”命令,将圆3向内部偏移来生成一个临时的圆作为辅助线,偏移距离为5.5。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 图标,并根据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Command: _extend
Current settings: Projection=UCS, Edge=None
Select boundary edges ...
Select objects: 1 found
// 选择辅助圆作为延伸的边界
Select objects: Enter
// 确定所选择的延伸边界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Select object to extend or shift-select to trim or [Project/Edge/Undo]: Enter
// 依次选择主刻度线,使之延伸至辅助圆上,最后回车结束延伸命令
完成后的结果见图5-9。绘制结束后用户删除辅助圆。
Step 5 绘制表针
(1) 首先仍以点(100,100)为圆心,分别以3、5半径绘制两个圆;再绘制一条穿过这两个圆的直线,其大概位置如图5-10所示。
(2) 现在调用“mirror(镜像)”命令绘制表针的另一条边。选择“Modify”工具栏中的 图标,并根据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Command: _mirror
Select objects: 1 found
// 选择已绘制好的直线
Select objects: Enter
// 结束选择
Specify first point of mirror line: _endp of
// 利用端点捕捉来选择直线上的端点(即针尖上的点)
Specify second point of mirror line: _cen of
// 利用中心点捕捉来选择圆心点
Delete source objects? [Yes/No]
// 选择“ N ”选择来保留源对象
再用圆弧将两条直线的端点连接起来,结果如图5-11所示。
(3) 最后,调用“trim”命令,先以两条直线为边界,将两条直线之间的部分圆弧修剪掉;再以剩下的圆弧为边界,将圆弧内部的部分直线修剪掉。完成后的表针如图5-12所示。
Step 6 绘制文字和数字
(1) 在绘制文字前应首先对当前的文字样式进行设置。选择菜单【Format(格式)】→【Text Style…(文字样式)】,弹出“Text Style(文字样式)”对话框,如图5-13所示。在“Font Name(字体名称)”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宋体”项,并保持其他选项不变。单击 APPLY按钮使设置生效,然后单击close按钮关闭对话框。
(2) 现在在图形中加入文字。调用“text”命令,并根据提示进行如下操作:
Command:text
Current text style. ”Standard" Text height: 2.5000
Specify start point of text or [Justify/Style]:
// 在表盘下部选择一点作为文字的起点
Specify height <2.5000>:5 Enter
// 指定文字高度为 5
Specify rotation angle of text <0>: Enter
// 指定文字旋转角度为 0
Enter text: 压力表 Enter
// 键入创建的文字
Enter text: Enter
// 按回车结束创建文字命令
完成后结果如图5-14所示。
(3) 再次调用“text”命令创建数字“0”,其位置如图5-15所示。
(4) 然后利用数字“0”来产生其他数字。选择“modify(修改)”工具栏中图标,系统将弹出“Array(阵列)”对话框,如图5-16所示。在该对话框中,进行如下设置:
单击 图标,在绘图区选择数字“0”作为阵列的对象,然后回车返回“Array (阵列)”对话框。
• 选择“ Polar Array (环形阵列)”。
• 指定“ Center point (中心点)”的坐标为( 100,100 )。
• 确认“ Method (方法)”下拉列表框中为“ Total number of items & Angle to fill (项目总数和填充角度)”项。
• 指定“ Total number of items (项目总数)”为 7 。
• 指定“ Angle to fill (填充角度)”为 270 。
• 取消“ Rotate items as copied (旋转作为副本的项目)”开关的选中状态。
• 单击按钮来展开对话框以显示更多的内容。
• 取消“ Set to object's default (对象缺省设置)”开关的选中状态。
• 单击“ Base point (基点)”项右端的 按钮,并在绘图区中数字“ 0 ”的中心位置选择一点作为对象的基点。
完成上述设置后,单击OK按钮结束阵列命令。绘制结果如图5-17所示。
调用“ ddtext ”命令,并根据提示选择第二个数字“ 0 ”,弹出“ Edit Text (编辑文字)”对话框(图 5-18 )。在该对话框中将“ 0 ”改为“ 1 ”,并按 按钮确定。依次将其他数字分别改为 2 、 3 、 4 、 5 和 6 ,最后完成的结果,如图 5-19 所示。
Step 7 保存文件
(1) 以“exam5-1”为名保存该图形文件。
篇10:Ping命令使用技巧(一)
Ping命令实用时需要注意:成功地与另一台主机进行一次或两次数 据报交换并不表示TCP/IP配置就是正确的,我们必须执行大量的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的数据包交换,才能确信TCP/IP的正确性,
Ping命令使用小技巧
一、“.0”可以有条件省略
大家常用“ping 127.0.0.1”命令在本机上做回路测试,用来验证本机的TCP/IP协议簇是否被正确安装。但你发现了吗?使用“ping 127.1”这个命令也能得到同样的测试结果(如图),其实“ping 127.1”和“ping 127.0.0.1”这两条命令是一样的,都是在进行回路测试。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Ping命令应用中IP地址的使用技巧。大家都知道,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字组成,为了方便大家记忆,将每8位二进制数字换算成十进制数字,因此就形成了容易记忆的由四部分十进制数字组成的IP地址(如127.0.0.1)。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具有自动填充 “.0”的功能,因此我就可将“127.0.0.1”变为“127.1”。
但是,这个“.0”的省略是有条件限制的,并不能任意省略。在Ping命令的应用中,只能将在IP地址的最后一部分十进制数字前出现的一个或多个“.0”省略,如把“ping 127.0.0.1”命令改写成“ping 127.1”。
如果这一个或多个 “.0”没有紧挨着最后一部分的十进制数字,而是在其他位置,则这个“.0”不能省略,如“ping 202.0.96.1”就不能写成“ping 202.96.1”。这是因为“ping 202.96.1”返回的结果是“202.96.0.1”的应答信息,而不是“202.0.96.1”的应答信息,
二、数字串代替IP地址
在Ping命令中,还可以使用数字串代替IP地址,你相信吗?运行“ping 3658906394”命令,你会看到“218.22.123.26”这个IP地址的返回信息。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3658906394”就是IP 地址“218.22.123.26”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当然,也可按同样的方法Ping其他的IP地址。
字符串是如何转换而来的呢?其实并不复杂,以“218.22.123.26”这个IP地址为例,IP地址转换成数字串方法如下:先将 “218.22.123.26”转换为十六进制“DA.16.7B.1A”,然后去掉小数点后,变为“DA167B1A”,最后将这个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3658906394”,那么“218.22.123.26”就变为“3658906394”了。其他IP地址转换为数字串也是使用同样的方法。
提示:在某些局域网环境中,使用“Ping+数字串”命令可能会失败,出现提示信息“Unknown host数字串”,这是因为该数字串被解析成主机名了,而不是IP地址。因此,掌握了上述技巧后,网管在进行网络测试或维护时,可以熟练运用“省略”方式,减轻Ping命令的字符输入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使用数字串代替IP地址也可迷惑好奇心强的普通用户,以免他们胡乱设置。
通过几个Ping命令判断网络故障
局域网内电脑不能上网大致可分以下几个原因,系统的IP设置、网卡、路由器网关和线路故障。排除硬件及线路的故障问题,我们可以利用Ping命令来快速检测网络状况。
首先,我们点击系统中开始里的运行,在运行栏中输入cmd命令,操作系统中的DOS窗口就会弹出,在这里我们可以直观和方便地输入各种DOS命令。接着,我们可以在DOS里输入Ping 127.0.0.1,该地址是本地循环地址,如发现本地址无法Ping通,就表明本地机TCP/IP协
篇11:linux shutdown命令的使用
shutdown命令可以安全地关闭或重启Linux系统,它在系统关闭之前给系统上的所有登录用户提示一条警告信息,该命令还允许用户指定一个时间参数,可以是一个精确的时间,也可以是从现在开始的一个时间段。
精确时间的格式是hh:mm,表示小时和分钟,时间段由+ 和分钟数表示。系统执行该命令后会自动进行数据同步的工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命令只能由超级用户使用。
该命令的一般格式
Shell代码
shutdown [选项] [时间] [警告信息]
命令中各选项的含义为:
- k 并不真正关机而只是发出警告信息给所有用户
- r 关机后立即重新启动
- h 关机后不重新启动
- f 快速关机重启动时跳过fsck
- n 快速关机不经过init 程序
- c 取消一个已经运行的shutdown
例1,系统在十分钟后关机并且马上重新启动
Shell代码
shutdown –r +10
例2,系统马上关机并且不重新启动
Shell代码
shutdown –h now
篇12:dos命令dir使用详解
前面我们说过,在DOS下我们用输入命令的方式来指挥电脑工作,那么把我们想说的话输入到电脑里,电脑就能明白吗?
显然这样是不行的,DOS下的电脑只能明白一些特殊的英文命令的含义,只有你输入这些命令,电脑才会听你的指挥,否则它只会傻傻地说:“Bad command or file name.”这是在说它搞不懂你说什么。那么,DOS下的命令有哪些呢?
DOS的命令分为内部命令和外部命令,内部命令是随command.com装入内存的,而外部命令是一条一条单独的可执行文件。
内部命令都集中在根目录下的command.com文件里,电脑每次启动时都会将这个文件读入内存,也就是说在电脑运行时,这些内部命令都驻留在内存中,用dir是看不到这些内部命令的。而外部命令都是以一个个独立的文件存放在磁盘上的,它们都是以com和exe为后缀的文件,它们并不常驻内存,只有在电脑需要时,才会被调入内存。
我们先来看几个最常用的命令,以便对DOS命令有更深的了解。DOS下使用频率最高的命令莫过于dir命令了,dir是英文单词directory(目录)的缩写,主要用来显示一个目录下的文件和子目录。
我们可以试着在提示符后输入 dir ,再按Enter回车键,无所谓大小写,如果输入错误了,可以按Backspace键来修正。如果你的当前目录下有很多文件或子目录,会发现内容还没有看清楚,就哗的一下滚过去了?
别着急,想看清楚还不简单,dir命令是可以带参数的,键入 dir/p 试试看,看,这先计算机在显示完一屏内容后,停了下来。
看到最后的一行英文没有,这行英文的意思是:如果你看完了这一屏,随便敲一个键就可以看下一屏。那就敲个键试试,随便哪个都行。 好,是不是换了一屏怎么样,是不是很方便呢?
如果你觉得用dir/p分屏显示还是太麻烦,你用这个命令试试,从键盘上输入 dir/w 试试看,
这回所有文件在一屏内都显示出来了,但好象少了点什么,原来文件的大小和生成时间都被省略了。如果你只想知道目录内有什么文件和子目录,而不关心文件的生成时间和大小的话,那么使用dir/w,以短格式方式显示是不错的选择。
dir命令不但可以查看目录中有什么文件,还可以查看目录中某个文件的信息,例如输入 dir abc ,就是查看当前目录中文件abc的信息,包括它的大小和生成时间。
如果执行dir abc后,显示是“File not found.”则说明当前目录中没有abc这个文件,所以还可以用dir命令来查找文件。比如用dir命令查找当前目录中是否有win.com这个文件,只要输入dir win.com。
dir命令不但可以查找和显示一个特定的文件,还可以显示一类文件。例如输入 dir *.bat ,显示的就是所有扩展名是bat的文件。看下图
那这里的*是什么意思呢?在DOS命令中, * 在文件名中出现是代表任意字符的意思。例如,A.*就代表了文件基本名是A,扩展名是任意的所有文件。那么dir a.* 就是把文件基本名是a的所有文件都显示出来。如果用dir A*.*,将会出现什么结果呢?结果是显示了文件基本名以A开头的所有文件。再深入一点,dir *.*是什么意思呢?在这里文件基本名和扩展名都是任意的,那就等于代表了所有文件,所以这和只输入dir的作用是相同的。
因为*可以代替任意字符,所以我们称之为通配符。其实通配符不只*一个,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通配符---- ? 。
?通配符和*的区别是什么呢?*可以代替文件名中的多个字符,而?只能代替文件名中的一个字符。比如a*.*是代表所有文件基本名以a开头的文件,而a?.*是代表文件基本名只有两个字符,并且第一个字符是a的所有文件,同理a??.*是代表文件基本名只有三个字符,并且第一个字符是a的所有文件。
两者还有一个区别,在文件名中出现*后,其后的所有字符都不起作用,比如A*.*和a*b.*是没有任何区别的,但A*.*和A*.com就不一样了,因为中间隔了一个分隔符,*的作用不能超过分隔符。
【linux shutdown关闭系统命令使用介绍】相关文章:
5.命令格式范文
6.初级电脑命令
7.命令格式范本
8.命令写作范文
9.优秀公文命令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