毽球课堂(一):高点发球 发球基本技术
“路见不平绕道行”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毽球课堂(一):高点发球 发球基本技术,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毽球课堂(一):高点发球 发球基本技术,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毽球课堂(一):高点发球 发球基本技术(三)
高点发球 (以右脚发球为例)
毽球发球基本技术
1、高点发球击球点高,发球力量大,球速快;
2、高点发球攻击性强,动作相对复杂,完全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3、高点发球必定是未来毽球比赛的趋势;
4、高点发球对于队员的身体素质有一定的要求;
高点发球动作分解
侧对球网,两腿自然分开;
左(右)手执球;
身体自然放松,含胸收腹。
身体重心稍前移;
将球向前上方稍稍抛起;
蹬地腿向前方自然迈出。
身体朝球网方向稍倾;
以支撑腿前脚掌为轴向外转;
击球腿曲腿举腿;
支撑腿用力蹬地;
击球腿随腰部转动,挺髋送胯,大腿带动小腿,由下向上往前迅速摆动;
击球腿脚尖朝上,以脚背正面前部快速鞭打球的底座,将球踢出;
击球腿顺势落地。
本文作者:张伟(公众号:张伟毽球工作室)
篇2:毽球课堂: 低位发球 发球基本技术(一)
低位发球 (以右脚发球为例)
毽球发球基本技术
1、低位发球动作简单易学,但球速慢、力量小,攻击性稍差;
2、低位发球面对球网站立,便于观察对方,容易控制球的落点,适用于初 学者。
毽球发球动作分解
面对球网站立,身体稍前倾,身体自然放松,含胸收腹;
右(左)手轻托住球底部;
球身稍贴拇指,自然放置身前;
两腿膝关节稍曲,自然分开,脚尖朝前。
蹬地腿自然向前迈步;
持球手顺势向上;
击球腿蹬地。
击球腿脚尖离地,向后稍抬起;
持球手将球稍稍抛起
击球腿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摆动;
击球腿正脚背在支撑脚膝关节以下位置触球;
击球腿脚面绷直,脚背正面触球,将球踢出。
击球后,身体顺势向前,
击球腿顺势自然落地
本文作者:张伟(公众号:张伟毽球工作室)
篇3:乒乓球发球技术
乒乓球发球技术
乒乓球发球技术有哪些?常用的发球技术就在下面,大乒乓球,发球很关键,请看下面的乒乓球发球技术吧!
(一)、正手发奔球
1、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
④击球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要点:
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
②注意手腕的抖动发力;
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要点: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
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中区,不要离网太近;
④发球动作尽可能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的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的中下部;
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
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要点:
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
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
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
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六) 反手发右侧上(下)旋球
1、特点:右侧上(下)旋球力强,对方挡住后,向其左侧上(下)反弹。
发球落点以左方斜线长球配合中右近网短球为佳。
2、要点:①注意收腹和转腰动作;
②充分利用手腕转动配合前臂发力;
③发右侧上旋球时,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部向右上方摩擦,手腕有一个上勾动作;
④发右侧下旋球时,拍面稍后仰,击球瞬间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
(七)下蹲发球
1、特点:下蹲发球属于上手类发球,我国运动员早在50年代就开始使用。
横拍选手发下蹲球比直拍选手方便些,直拍选手发球时需变化握拍方法,即将食指移放
到球拍的背面。
下蹲发球可以发出左侧旋和右侧旋,在对方不适应的情况下,威胁很大,关键时候发出高质量的.球,往往能直接得分。
2、要点:
①注意抛球和挥拍击球动作的配合,掌握好击球时间。
②发球要有质量,发球动作要利落,以防在还未完全站起时已被对方抢攻③发下蹲右侧上、下旋球
时,左脚稍前,身体略向右偏转,挥拍路线为从左后方向右前方。
拍触球中部向右侧上摩擦为右侧上旋;
从球中下部向右侧下摩擦为右侧下旋。
④发下蹲左侧上、下
旋球时,站位稍平,身体基本正对球台,挥拍路线为从右后方向左前方。
拍触球右中部向左上方摩擦为左侧上旋;
从球中部向左下部摩擦为左侧下旋。
⑤发左(右)
侧上、下旋球时,要特别注意快速做半圆形摩擦球的动作。
(八)正手高抛发球
1、特点:最显著的特点是抛球高,增大了球下降时对拍的正压力,发出的球速度快,冲力大,旋转变化多,着台后拐弯飞行。
但高抛发球动作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2、要点:
①抛球勿离台及身体太远。
②击球点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在近腰的中右处(15厘米)为好③尽量加大向内摆动的幅度和弧线。
④发左侧上、下旋球与低抛发球同。
⑤触球后,附加一个向右前方的回收动作,可增加对方的判断(结合发右侧旋球,更有威力)。
篇4:当前排球发球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当前排球发球技术特点比较分析
现代排球运动的发球技术在比赛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高质量的发球不仅能破坏对方的.一攻,甚至能直接得分.本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参考法与比较分析法对排球的各种发球技术特点进行了总结和进行比较分析,并对运动员今后进行排球发球的技术练习,提高发球质量提出建议.
作 者:刘建南 王常春 LIU Jian-nan WANG Chang-chun 作者单位:刘建南,LIU Jian-nan(重庆交通大学体育部,重庆,400000)王常春,WANG Chang-chun(重庆大学体育学院,重庆,400044)
刊 名: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英文刊名:BULLETIN OF SPORT SCIENCE & TECHNOLOGY 年,卷(期): 17(12) 分类号:G842 关键词:排球 发球 质量 技术特点篇5:毽球课堂:脚外侧防守技术毽球,个人防守技术 (三)
右脚脚外侧接右侧球
面对来球方向;
重心稍前倾;
两脚自然开立平行或前后站立;
双臂自然弯曲,置于身体两侧;
当球接近身前时,通过身体调整,提前选择人与球的距离,重心偏向支撑腿(左脚);
支撑脚膝关节弯曲。
击球腿在支撑腿膝关节下面 ,离地面约 10~15厘米高度;
身体稍前倾;
脚外侧后半部触球,由下往上往前将球接起;
触球部位尽量朝向场地有效区域。
左脚脚外侧接左侧球
面对来球方向,重心稍前倾;
两脚自然开立平行或前后站立;
双臂自然弯曲,置于身体两侧;
两腿膝关节弯曲,稍内收,前脚掌着地脚跟提起。
当球接近身前时,通过身体调整,提前选择人与球的距离。将球至于身体左侧;
重心偏向支撑腿(右脚);
支撑脚膝关节弯曲。
击球腿在支撑腿膝关节下面 ,离地面约 10~15厘米高度;
身体稍前倾;
脚外侧后半部触球,由下往上往前将球接起;
触球部位尽量朝向场地有效区域。
本文作者:张伟(公众号:张伟毽球工作室)
篇6:排球运动发球技术的年代特征及对策论文
排球运动发球技术的年代特征及对策论文
国际排联从开始实行每球得分制,加大了比赛双方得分与失分的机会,由此带来的对排球攻防体系的一系列改变,其中直接影响的是发球技术。准确而有攻击性的发球,不仅可以直接得分或破坏对方一攻和战术配合,创造有效的防反条件,还能鼓舞全队的士气,扩大战果。纵观排球的发展历史,不同年代都有不同的发球方式处于主导地位。
一、排球发球技术的变化
(一)20世纪50年代的主要发球方式及特点
20世纪50年代大多采用正面上手大力发球和勾手大力发球,其总体特点是发出的球力量大、弧度低、速度快、带有上旋。上手大力发球在男排比赛中使用较多,也是以后跳发球的基础。在50―60年代初,这种发球方式以强力的攻击性而普遍采用,到了60年代初由于广泛采用小臂垫球,这种发球方式逐渐显现出攻击性弱、失误率高等弊病。所以因常出现得不偿失的`情况而慢慢被其他发球方式取代。
(二)20世纪60年代的主要发球方式及特点
20世纪60年代飘球开始出现,正面上手和勾手发飘球的方法被广泛采用。发出的球飞行路线轨迹不定,有上下或左右飘晃的现象,给接发球者带来很大的威胁。使之难以判断球的路线和落点,所以此种发球方式在各类比赛中均被男女队员广泛采用。勾手发飘球是侧面对网,利用转体动作带动手臂挥摆使发出的球不旋转而飘晃不定的向前飞行的方式,它的发球环节要比正面上手发球要复杂的多,但准确性不如上手飘球高,但其力量大、球的飘晃程度更高、能给对方一传带来更大的冲击因而也一直被普遍采用。
(三)20世纪70年代的发球变化
20世纪70年代,发球方法和方式大体上没有大的变化和创新,但在发球战术的运用上有所发展,如采用一种发球姿势发出几种不同性能变化的球,发球的姿势、战术多样化。
(四)20世纪80年代的主要发球方式及特点
20世纪80年代跳发球技术问世,高点平冲飘球和远距离发飘球的出现和普遍应用,加大了发球的攻击性。尤其是远距离“平砍式”飘球威力较大,这种球不旋转、过网点低、幅度平、运行轨迹变化大。飘球的运动轨迹类似周期摆动。飘球在飞行中的飘忽不定给接发球者的判断带来了困难,因此可提高接发球的难度,且发球失误率低,是较常用发球技术之一。
(五)近年来最典型的发球方式
近年来,大力跳发球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取代了以往以远距离“平砍式”飘球为主发球技术。这种发球球速快、飞行时间短、击球点高、弧度平、鞭打冲击力大等特点,能够发球直接得分或有效破坏对方一传,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国排球队伍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在比赛中还常常根据对方的站位和部署,采取不同形式的攻击性发球,从而有力争取比赛场上的主动权。但是其技术偏难、体力消耗大、失误率较高,往往其得分率和失误率成正比。
二、提高排球发球技战术的主要对策
(一)要从思想上足够重视发球减少发球失误率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从思想上重视,排球发球也是一样,在训练和比赛中要加大对其重要性的认识,牢固地树立增强攻击性、先发制人和以攻为主的指导思想,克服过去求稳、怕失误的错误指导思想。在高水平比赛中,谁的发球质量高就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发“菜”球基本上就意味着送分,所以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要从思想上重视发球,追求发球质量。
(二)加强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训练
广泛采用大力跳发球以来使得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要求更加严格。这就要求动员的体力和身体素质要跟上,在日常训练中要注意身体素质训练,加强体能和挥臂的爆发力练习,教练员要加强队员的心理素质训练,使每位发球队员在比赛中发好球,敢发关键球,不受比赛成绩和对手的干扰,关键时刻更要充满自信,保证发球的质量和成功率,减少发球失误率。
(三)改进和创新发球技术
任何事物都是不断发展的,创新则是事物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排球运动自诞生以来也是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为了提高发球的质量,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应该不断改进和提高发球的教学与训练的方法、手段,找出发球时最佳出手角度、击球高度、过网高度及落点,认真探索,根据个人条件和素质的不同创设有效地的发球方法,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克服清一色状况。
三、小结
排球比赛中,发球是排球比赛中的第一次攻击,直接影响比赛结果。随着排球比赛对抗性的增加,发球已成为比赛中真正意义上的“一攻”。发球技术也随着排球运动的发展不断的创新,发球趋势也向高攻击性,高稳定性发展。我国排球运动员和教练员要改变滞后的观念,结合当前的发展形势找出自己的弊端,完善自己的发球技术,提高对发球得分的技战术认知水平,加强训练,打出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推动我国排球事业的发展。
篇7:毽球起球技术,脚内侧起球体育课堂的说课稿
毽球起球技术,脚内侧起球体育课堂的说课稿
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体现出体育课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层层递进,又相互贯穿。在教育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器材上注意器材的合理使用。
教材分析: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流行很久的一项运动,现代踢毽球技术水平很高,但是它的锻炼价值很大,特别是踢毽球能增强踝、膝、髋关节以及腰、颈堆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因此踢毽子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通过跳跃、举腿和屈体等有趣多样的动作,使身体各部位都能受到很好的锻炼。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毽球起球技术的脚内侧起球。
起球技术是指利用脚、腿、胸、腹、头(除两手臂外)等身体有效部位把对方击过网或突破拦网后的球击起,并组织进攻的击球动作。它可以分为:1、脚内侧起球2、脚外侧起球3、脚背起球4、腿部起球5、胸部起球6、头部起球。本课内容是第一课时,脚内侧起球——指用脚的内侧面击球的起球动作。
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年龄层次低,兴趣转移快,注意力易分散。2、因毽球的民间广泛流传性,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毽球起球的种类;了解脚内侧起球的动作技术特点,思想汇报专题使90%以上的同学能够较熟练掌握脚内侧踢毽球的技术方法。②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踢毽球,增强踝、膝、髋关节以及腰、颈堆的灵活性和柔韧性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优良的品质和团队的协作精神。根据以上目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身体放松,上下肢的协调用力。难点是击球的力度控制和击球部位的准确性和时机的把握。
教学方法:
因为毽球的民间广泛流传性,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采用自主踢毽球进入课堂,再以学生个人、多人合作练习为主,在练习过程中再注入竞技毽球的基本技术教学。而课堂最主要的是为学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单一的起球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学习教学、合作学习、教学组织、情境——陶冶等教学策略。
重点难点:
重点是身体放松,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难点是击球的力度控制和击球部位的准确性和时机的把握。
教学程序:分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分钟)
1、教学常规 集合整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到位。
2、目标:明确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气氛。
(二)热身阶段(10分钟)
1、绕田径场慢跑一圈,途中完成小步跑、后踢腿跑、交叉步跑、小腿外摆跑(触手)、大抡臂、提肩。
2、自由空间(自由踢球)因毽子在民间流传广泛性,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踢毽子,范文TOP100而且形式多样化。又因毽球活动并不会应为技术动作不正确而受伤。所以在这个自由空间里,学生可以采用任何自己所知道的形式踢毽球,是除肩至手部位之外的身体其它部位,规定时间是5分钟。并找出最具特色、最具挑战性、踢得最顺畅的同学出来展示,解说。
3、目标:活动身体、预防运动损伤、激发兴趣、快乐相随。
(三)、基本阶段(23分钟)
1、导入。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展示最出积极的评价,然后将话题转至竞技毽球和健身毽球运动的'区别→竞技毽球的基本技术→起球技术的分类,最后进入本课的主题脚内侧起球(指用脚的内侧面击球的起球动作。)
2、脚内侧起球技术动作方法:起球前,两脚前后自然开立,踢球脚在后,两膝微曲,两手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起球时,身体重心转移到支撑脚上,踢球腿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上方摆动。在摆动过程中逐渐形成髋关节外张,膝关节弯曲,踝关节内翻的基本姿势。击球的一刹那脚部击球面端平,击球部位应在脚内侧面的中部,击球点一般应在支撑腿膝关节高度的体前约40厘米处。起球的全过程应注意柔和协调,大腿小腿应完成向前上放送球的动作。
3、练习方法
a、原地个人单脚起球?起球过腰 左右脚都要练;
?起球过头
b、原地两人对练(一起一传、两起一传);
c、移动中起球(左右开弓,自行调整);
d、挑战数字:指定数字(一般以超出学生水平2——3个为准),原地脚内侧起球,师生齐声大声倒数,调节课堂气氛。
(注:随着个人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渐在起球的速度、弧度和落点上自行加大变化和难度。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对正确技术动作的体会。)
4、拔萝卜(红白萝卜)游戏:
(兔子见到萝卜,快乐的跳过去拔出萝卜,再跳着运回家。)
将毽球散落在离起点25米远的某处,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跟着欢快的音乐跳兔子舞前行20米(前进大步,后退小步或原地在规则范围内,不作说明,由学生自行发现),全队人员都过20米线后随意跑向毽球,一人捡一只毽子,然后再还原队伍跳回原点,并将球集中放入纸箱中,以最先到达起点的为胜方。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参与运动、愉悦身心,还可以将器材全部收集起来。
5、目标:了解竞技毽球相关知识以及起球技术,尤其是脚内侧起球;掌握脚内侧起球技术动作,熟练技术;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精神,竞争意识。学会如何在运动中寻找快乐。
(四)、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结束阶段(5分钟):
1、放松运动。首先做一些上肢运动,以弥补本节课上肢运动量不足。再做放松腿部肌肉的运动,防止运动疲劳。
2、小结。
对课堂评价以及知识总结;作业:脚内侧起球在比赛中的运用?
3、身心放松,使脉搏次数尽快恢复正常;积极评价,培养自信心。
预计效果:平均心率130—140次∕分。密度45%—50%
教学器材:毽球(每人一个)、音箱一套
篇8:毽球起球技术脚内侧起球的说课稿
毽球起球技术脚内侧起球的说课稿
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体现出体育课的乐趣及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层层递进,又相互贯穿。在教育学的关系上,既强调教师“教”的重要性,又突出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器材上注意器材的合理使用。
教材分析:
踢毽子是我国民间流行很久的一项运动,现代踢毽球技术水平很高,但是它的锻炼价值很大,特别是踢毽球能增强踝、膝、髋关节以及腰、颈堆的灵活性和柔韧性,因此踢毽子是锻炼身体的好方法,通过跳跃、举腿和屈体等有趣多样的动作,使身体各部位都能受到很好的锻炼。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毽球起球技术的脚内侧起球。
起球技术是指利用脚、腿、胸、腹、头(除两手臂外)等身体有效部位把对方击过网或突破拦网后的球击起,并组织进攻的击球动作。它可以分为:1、脚内侧起球2、脚外侧起球3、脚背起球4、腿部起球5、胸部起球6、头部起球。本课内容是第一课时,脚内侧起球——指用脚的内侧面击球的起球动作。
学情分析:
1、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年龄层次低,兴趣转移快,注意力易分散。2、因毽球的民间广泛流传性,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同学们了解毽球起球的种类;了解脚内侧起球的动作技术特点,使90%以上的同学能够较熟练掌握脚内侧踢毽球的技术方法。②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练习方法踢毽球,增强踝、膝、髋关节以及腰、颈堆的灵活性和柔韧性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优良的品质和团队的协作精神。根据以上目标和学生实际确定本次课的教学重点是身体放松,上下肢的协调用力。难点是击球的力度控制和击球部位的准确性和时机的把握。
教学方法:
因为毽球的民间广泛流传性,基本上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采用自主踢毽球进入课堂,再以学生个人、多人合作练习为主,在练习过程中再注入竞技毽球的基本技术教学。而课堂最主要的是为学生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单一的起球技术练习变得生动有趣。
本节课采用了自主学习教学、合作学习、教学组织、情境——陶冶等教学策略。
重点难点:
重点是身体放松,上下肢的协调用力。
难点是击球的力度控制和击球部位的准确性和时机的把握。
教学程序:分四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 (2分钟)
1、教学常规 集合整队快、静、齐,动作规范、到位。
2、目标:明确目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气氛。
(二)热身阶段(10分钟)
1、绕田径场慢跑一圈,途中完成小步跑、后踢腿跑、交叉步跑、小腿外摆跑(触手)、大抡臂、提肩。
2、自由空间(自由踢球)因毽子在民间流传广泛性,基本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踢毽子,而且形式多样化。又因毽球活动并不会应为技术动作不正确而受伤。所以在这个自由空间里,学生可以采用任何自己所知道的形式踢毽球,是除肩至手部位之外的身体其它部位,规定时间是5分钟。并找出最具特色、最具挑战性、踢得最顺畅的同学出来展示,解说。
3、目标:活动身体、预防运动损伤、激发兴趣、快乐相随。
(三)、基本阶段(23分钟)
1、导入。教师首先对学生的展示最出积极的评价,然后将话题转至竞技毽球和健身毽球运动的区别→竞技毽球的`基本技术→起球技术的分类,最后进入本课的主题脚内侧起球(指用脚的内侧面击球的起球动作。)
2、脚内侧起球技术动作方法:起球前,两脚前后自然开立,踢球脚在后,两膝微曲,两手臂放松自然下垂于体侧。起球时,身体重心转移到支撑脚上,踢球腿大腿带动小腿由后向前上方摆动。在摆动过程中逐渐形成髋关节外张,膝关节弯曲,踝关节内翻的基本姿势。击球的一刹那脚部击球面端平,击球部位应在脚内侧面的中部,击球点一般应在支撑腿膝关节高度的体前约40厘米处。起球的全过程应注意柔和协调,大腿小腿应完成向前上放送球的动作。
3、练习方法
a、原地个人单脚起球 起球过腰 左右脚都要练;
起球过头
b、原地两人对练(一起一传、两起一传);
c、移动中起球(左右开弓,自行调整);
d、挑战数字:指定数字(一般以超出学生水平2——3个为准),原地脚内侧起球,师生齐声大声倒数,调节课堂气氛。
(注:随着个人熟练程度的提高,逐渐在起球的速度、弧度和落点上自行加大变化和难度。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对正确技术动作的体会。)
4、拔萝卜(红白萝卜)游戏:
(兔子见到萝卜,快乐的跳过去拔出萝卜,再跳着运回家。)
将毽球散落在离起点25米远的某处,将全班同学分成四组,跟着欢快的音乐跳兔子舞前行20米(前进大步,后退小步或原地在规则范围内,不作说明,由学生自行发现),全队人员都过20米线后随意跑向毽球,一人捡一只毽子,然后再还原队伍跳回原点,并将球集中放入纸箱中,以最先到达起点的为胜方。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参与运动、愉悦身心,还可以将器材全部收集起来。
5、目标:了解竞技毽球相关知识以及起球技术,尤其是脚内侧起球;掌握脚内侧起球技术动作,熟练技术;培养学生互帮互助、团结精神,竞争意识。学会如何在运动中寻找快乐。
(四)、结束阶段(5分钟):
1、放松运动。首先做一些上肢运动,以弥补本节课上肢运动量不足。再做放松腿部肌肉的运动,防止运动疲劳。
2、小结。
对课堂评价以及知识总结; 作业:脚内侧起球在比赛中的运用
3、身心放松,使脉搏次数尽快恢复正常;积极评价,培养自信心。
预计效果:平均心率130—140次∕分。密度45%—50%
教学器材:毽球(每人一个)、音箱一套
【毽球课堂(一):高点发球 发球基本技术】相关文章:
1.发球作文250字
2.四体会毽球
3.毽球教学论文
4.毽球教学设计
5.毽球比赛 加油稿
10.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