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止杀令》观后感

《止杀令》观后感

2024-09-19 08:03:3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huanggehelo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止杀令》观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止杀令》观后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止杀令》观后感

篇1:《止杀令》观后感

止杀令将的是成吉思汗听说长春真人丘处机传说有300岁,懂得长生之道,更是通晓治国治民之道,隐居与文登的昆嵛山中。命令留仲禄不远万里一定要将丘处机带回,金朝和宋朝的皇帝也曾派人来请,都遭到了拒绝。

丘处机算出了自己这一行将是有去无回,但为了使天下的百姓免遭战乱之苦,带着一口棺材,决定西去。然而他的爱徒赵道安不愿让师父一人前往西域受苦,愿意一路跟随。在西去的路途中,遇到了一心想找到成吉思汗报杀夫之仇的契丹女三次变换身份,希望可以打动丘处机,带着她一起前往西域。并且教受蒙古将军和士兵们淋浴,使得瘟疫迅速减少。经过了几次波澜不惊的战斗,使得成吉思汗明白了天道喜好和平厌恶杀害。停止了征伐的脚步,班师东归,并且封丘处机为国师。

止杀令中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被成吉思汗称为神仙的丘处机。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山东人)人,是道教主流全真教掌教、真人、还是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以及养身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仰,并以74岁的高龄远赴西域成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而闻名于世界,在西行的道路共35000里。

在道教的里斯本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的“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而且在大家熟悉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被塑造成为一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

1227年,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传说中有瑞香萦绕整个北京城三日,是人称奇。在元世祖时,追尊称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天下百姓为了纪念“丘神仙”的功德,决定将其生辰正月十九日为燕九节,岁岁庆祝至今,是北京和天津地区的著名风俗之一。

丘处机并没有为成吉思汗带去长生不老的仙丹,只带去养身之道,一生都在杀戮和战争中度过的成吉思汗是不可能因为一

个人的几句话而发生改变思想的事,可以从成吉思汗在结束西征以后与西夏的战争中,依旧杀了很多的平明百姓就可以看出来。成吉思汗尊敬丘处机是因为看重他的学识和信仰,另一方面可以从道家的思想“君权神授”,确立了成吉思汗是”真命天子”的地位,并且为建立元朝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为成吉思汗提供了侵略中原的策略和计划。

丘处机最为出名的不是武侠小说里的武功高强而是耗费了数年的时间从山东开始一路向西爬山越岭,穿越沙漠,爬过雪山一路走到今天的阿富汗兴都库什山与成吉思汗见面,并成功的说服了成吉思汗“止杀东归”。

在开始之时丘处机的祈雨、救助灾民、路上遇到强盗并成功脱险、契丹女为了救丈夫不远万里的跟随、弟子赵道安不愿师父受苦而舍命跟随并且死在途中、拐杖奇迹般的生根发芽、成吉思汗的妻子与契丹女的死而复生,这些事都是不可能真实的发生。是为了丰富故事的内容而虚构和夸张出来的,虽然让电影看上去有一点魔幻的成份。但使故事更加精彩。

本故事的主题就是止杀,还是演绎的十分到位。

篇2:《止杀令》观后感

《止杀令》观后感

闲来无事,把《止杀令》看完了,这是一部关于成语“一言止杀”的故事,整部影片历史感很强,有点纪录片的味道,不过很多语言用蒙语对话,听着好不习惯,算是把这部电影“熬”下来了,说实话,我很佩服成吉思汗的霸气和成就,但是我太赞同他的杀戮和战争。看出来了吧,我是很爱好和平的,只是过去均以成败论英雄,电影中有一句话说的让我有些一阵发寒,那就是“成吉思汗所到之处,除了风声,再听不到其他的声音。”其勇猛和生性可见一斑啊!

《止杀令》这部电影就好象散文一样,形散而神不散,其实主题都是一样,就是为了这个“止杀令”的名字,可是连个基本叙事的构思等都给人感觉一团糟。本片就是在讲成吉思汗的铁骑横扫欧亚大陆,当年岁已高,成吉思汗以长生之名想见丘处机,而丘处机却以没有长生之法,只有养生之道为名,劝谏成吉思汗放弃杀戮,济世苍生。整部电影实则宣扬闪烁着中国传统文明精华的道教文化思想,而道教思想也因此传播到中世纪的欧亚大陆,不过后世却盛赞丘处机拯救生灵的功德超越了他在宗教上的贡献。乾隆爷曾御笔为丘处机提过对联,其中一句的下联即是“一言止杀,始知济世有你奇功。”

里面有些精彩的对白,倒是我比较喜欢和欣赏的,比如“诚心敬天无时无刻存以敬畏之心,上天便会垂怜于我。”“无所畏惧的人才无可救药。”“一路西行,至臻感悟,万物为生,上善若水。”等等,这样的句子其实都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道理。而成吉思汗的能力靠的不只是蒙古人的`生性,更多的是无所畏惧,加上他远大的目标――要从日出之地,走到日落之城,才让他更加骁勇,最终达到中国疆土最广阔的时代。可人生苦短,事事都无法如愿,人总是惧怕死亡的,因为他害怕,所以才杀戮!

当丘处机遇到成吉思汗,给人感觉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呀,加上语言不通,说话更是费劲,而且两人在人物塑造上也略有遗憾,毕竟有些东西是无法实实在在的还原真实面貌的,而且谁都知道拍史诗题材的电影需要顾忌的敏感问题更加多,《止杀令》这部电影虽然在战争场面稍显震撼,但却在细节处留有多处遗憾吧。

篇3:止杀令观后感

止杀令观后感汇总

1.电影《止杀令》观后感

电影是讲述丘处机到西域与成吉思汗相见的事,以前看过一本小册子,写丘处机和成吉思汗论道的事,记不清了,好像成吉思汗最初的期待是向丘处机要长生不老药的,丘处机没有,电影的重点放在了丘处机规劝成吉思汗停止杀戮。整个电影看完它拍的很恢宏,细节做到的也很好,整个电影叙述平稳,不急不缓,真佩服冉老师,能把这样的一段模糊的历史时段,变得如此丰富,灿烂,一个农耕的,一个游牧的,一面是杀戮,一面是平和,怎么统一呀,冉老师找到了点,用他的话说,是在晚年的成吉思汗身上找到强中之弱,在丘处机身上找到了弱中之强,两个人身上都有对方需要的,电影就变得平衡了。

这部电影触摸到了一个成吉思汗的新的领域,就是晚年,在国内没有人动过这个题材,这里面需要有勇气,需要有智慧,这个电影在近两个小说的讲述中,很兴奋,除了结尾时略显拖沓,整个电影完成了它要表达的部分和没有表达的部分,除了曲折的剧情,电影的视觉很冲击,值得一看。

2.《止杀令》观后感600字

记得当初电影院是上映了这部电影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错过了。7月,我在央视6套完整地看完了该电影。

总的来讲,这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历史、战争、豪情、悲情。邱处机历尽艰险见到了东征的成吉思汗,并终于让其回心转意,止杀东归。感觉电影很有历史感,甚至有点记实风格,蒙古人讲蒙古语;大美的西域风景;大规模的马上撕杀;成吉思汗的威严、霸气;邱处机的遇事不惊、泰然处之、悲天悯人;忽兰妃的幽怨,契丹女子的执着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再说说演员。涂们的成吉思汗自然是非常有气势的,和历史书上成吉思汗的画像也上有几分相似的,马上民族特有的风采和气质也许真是非马上民族能演绎的。赵有亮也是个老演员了,看他的电视剧不少,这次这个邱处机应该还是演得不错的,一代道家高人仙风道骨。韩国演员演的忽兰妃,不知道是演员真的演技一流,还是也有造型的缘故,看上去真的很幽怨,但又很有气质。而李小冉演的契丹女子,勇敢坚强,也让人难忘。不过她的背景是契丹人,少数民族跟深受儒家影响的汉族人不同,所以也许她的坚强勇敢在她的民族并不足为奇。还有耿乐,这个造型倒是酷了不少,和之前的角色相比,还是很有新意的`。

虽然对这段历史知道得并不多,但这电影的写实风格,还是让人觉得有很多触动,很多思考。道路无尽,而生命太短暂,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背景,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只是象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这类人可能感触更深,更想长生而已。

不管这部电影票房如何,但就我个人而言,都是我喜欢的。

3.《止杀令》观后感500字

说实话,在观影之前对影片没有丝毫了解,讲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主题是什么,主创主演都不清楚。影片开始时,发现是成吉思汗那个年代,因为个人喜好原因就没抱有多大期望。但是在看到导演及部分制作方是山东的,而影片主角丘处机又是山东人,作为山东人的我内心又有些亲切和惊喜,又有了强烈的好奇感。

随着影片的深入展开,开始的那种随便看看的心理完全被影片的魅力打消了。

首先,影片画面很美,场景恢弘,很多全景展示了昆嵛山和草原沙漠的壮美。其次,镜头的移动切换自然和谐,虽然有很多全景的切换但丝毫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反而是一种很过瘾的视觉享受。

最后,也是最令我感动和喜爱的就是电影的主题。呼吁和平,珍爱生命。这是一个博大的主题,也是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影片通过丘处机劝说成吉思汗放弃西征,颁布止杀令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传达出如此博大世界性的主题。看完电影脑子里一直回响着一句话:天不杀生。在如今世界仍不安定,尤其是在很多地方仍存在着战争杀戮,以及一些跃跃欲试企图挑起战争的国际环境下,这样的电影传达出这样的主题,呼吁和平珍爱生命,有着重大的意义。总之,影片大气恢弘又不失细腻温暖,配乐和画面结合和谐,不刻意煽情却又能触碰到内心的柔软,让人感动到流泪。非常喜欢这部影片,极力推荐。

篇4:电影《止杀令》观后感

1.电影《止杀令》观后感

电影是讲述丘处机到西域与成吉思汗相见的事,以前看过一本小册子,写丘处机和成吉思汗论道的事,记不清了,好像成吉思汗最初的期待是向丘处机要长生不老药的,丘处机没有,电影的重点放在了丘处机规劝成吉思汗停止杀戮。整个电影看完它拍的很恢宏,细节做到的也很好,整个电影叙述平稳,不急不缓,真佩服冉老师,能把这样的一段模糊的历史时段,变得如此丰富,灿烂,一个农耕的,一个游牧的,一面是杀戮,一面是平和,怎么统一呀,冉老师找到了点,用他的话说,是在晚年的成吉思汗身上找到强中之弱,在丘处机身上找到了弱中之强,两个人身上都有对方需要的,电影就变得平衡了。

这部电影触摸到了一个成吉思汗的新的领域,就是晚年,在国内没有人动过这个题材,这里面需要有勇气,需要有智慧,这个电影在近两个小说的讲述中,很兴奋,除了结尾时略显拖沓,整个电影完成了它要表达的部分和没有表达的部分,除了曲折的剧情,电影的视觉很冲击,值得一看。

2.《止杀令》观后感600字

记得当初电影院是上映了这部电影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我错过了。7月,我在央视6套完整地看完了该电影。

总的来讲,这是我喜欢的电影类型,历史、战争、豪情、悲情。邱处机历尽艰险见到了东征的成吉思汗,并终于让其回心转意,止杀东归。感觉电影很有历史感,甚至有点记实风格,蒙古人讲蒙古语;大美的西域风景;大规模的马上撕杀;成吉思汗的威严、霸气;邱处机的遇事不惊、泰然处之、悲天悯人;忽兰妃的幽怨,契丹女子的执着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再说说演员。涂们的成吉思汗自然是非常有气势的,和历史书上成吉思汗的画像也上有几分相似的,马上民族特有的风采和气质也许真是非马上民族能演绎的。赵有亮也是个老演员了,看他的电视剧不少,这次这个邱处机应该还是演得不错的,一代道家高人仙风道骨。韩国演员演的忽兰妃,不知道是演员真的演技一流,还是也有造型的缘故,看上去真的很幽怨,但又很有气质。而李小冉演的契丹女子,勇敢坚强,也让人难忘。不过她的背景是契丹人,少数民族跟深受儒家影响的汉族人不同,所以也许她的坚强勇敢在她的民族并不足为奇。还有耿乐,这个造型倒是酷了不少,和之前的角色相比,还是很有新意的。

虽然对这段历史知道得并不多,但这电影的写实风格,还是让人觉得有很多触动,很多思考。道路无尽,而生命太短暂,不管是什么时代,什么背景,可能都有这样的感触。只是象秦始皇、汉武帝、成吉思汗这类人可能感触更深,更想长生而已。

不管这部电影票房如何,但就我个人而言,都是我喜欢的。

3.《止杀令》观后感500字

说实话,在观影之前对影片没有丝毫了解,讲的是哪个年代的故事,主题是什么,主创主演都不清楚。影片开始时,发现是成吉思汗那个年代,因为个人喜好原因就没抱有多大期望。但是在看到导演及部分制作方是山东的,而影片主角丘处机又是山东人,作为山东人的我内心又有些亲切和惊喜,又有了强烈的好奇感。

随着影片的深入展开,开始的那种随便看看的心理完全被影片的魅力打消了。

首先,影片画面很美,场景恢弘,很多全景展示了昆嵛山和草原沙漠的壮美。其次,镜头的移动切换自然和谐,虽然有很多全景的切换但丝毫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反而是一种很过瘾的视觉享受。

最后,也是最令我感动和喜爱的就是电影的主题。呼吁和平,珍爱生命。这是一个博大的主题,也是一个全世界共同关注的主题。影片通过丘处机劝说成吉思汗放弃西征,颁布止杀令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却传达出如此博大世界性的主题。看完电影脑子里一直回响着一句话:天不杀生。在如今世界仍不安定,尤其是在很多地方仍存在着战争杀戮,以及一些跃跃欲试企图挑起战争的国际环境下,这样的电影传达出这样的主题,呼吁和平珍爱生命,有着重大的意义。总之,影片大气恢弘又不失细腻温暖,配乐和画面结合和谐,不刻意煽情却又能触碰到内心的柔软,让人感动到流泪。非常喜欢这部影片,极力推荐。

1、《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观后感600字

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3、追梦的山里娃观后感

4、《追梦的山里娃》观后感作文

5、追梦的山里娃观后感300字

6、追梦的山里娃观后感200字

7、电影追梦的山里娃观后感

8、电影狼图腾观后感500字

9、《天将雄师》电影观后感

10、电影狼图腾观后感800字

篇5:止杀令

珠珠yiren:今天下午去影院看了,场面真的很宏大、真实;还有仙道风骨的丘处机道长,行走比红军还远的30000多里,为劝成吉思汗停止杀戮,大将刘仲禄耿乐 的铮铮硬汉,但我更喜欢剧中的那个外刚又傲视一切的霸气、够靓、够辣、够迷人历尽千辛万苦寻夫的契丹女李小冉 这个片真的挺值得去影院看的

凤翔寻情记 :1蒙古西征的时候应该没有日全食;2就算有日食,也不会是1天后出现上弦月;3保存活体如果用冰块,就算冰块上覆盖了很多东西,肉体也会因为受冻而坏死;4,从花剌子模国到山东的昆嵛山,直线距离是4500公里,按照路程+50%=6750公里,拿破仑乌尔姆战役骑兵0负重日行27公里,持续了9天就跑不动了。

司冰精灵 恩!:不错的电影~~真的,不管是 题材也好 还是动作设计、电脑特技什么的 都不错,但是就一点…… 里面有韩国人 给人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整部电影就差这么一点点!!!

止杀令:画面气势磅礴,音乐跌宕起伏紧随剧情,让人感动!有美女李小冉 、朴艺珍,有萌神余少群 也有战神耿乐 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电影,大家不要错过呦

默默的说几句:没有床戏,在百度上可以看了 //@看戏说:战争史诗篇,都离不开上床拍。现在的电影真奇葩。看来是狠和大众口味。当今电影当真是无床戏,不上映!

阿狸拔拔:不错的电影~~真的,不管是 题材也好 还是动作设计、电脑特技什么的 都不错,但是就一点…… 里面有韩国人 给人一种吃了苍蝇的感觉。 整部电影就差这么一点点!!!

篇6:观《止杀令》有感

观《止杀令》有感

散场时,一个陌生的男生说:“大片,战争,历史,奶奶的!”评价很到位,确实是大片,确实是战争宏阔,确实是历史巨片,但是,看完之后,对于自己付出的票价来说,感觉真是奶奶的!

一提到古装大片,立刻就联想到香港,几乎没有香港成分就没有古装大片了。然而,这次不是。能看到一部几乎毫无香港成分的古装大片,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我一点儿也没有歧视香港的意思,最近花银子很捧了香港电影的一些场,但是吃腻了也是烦心事,能够换换口味很欢迎。当然,既是大片,一定要装点门面,于是有日本人在里面,不知道是谁,百度百科竟然没有,我记得演员名字好像是中什么英雄,在片尾字幕里看见的;徐锦江披头散发演耶律楚材,而且是配音,一种西方口味的国语,以体现耶律楚材是女真族人,其实这人温文尔雅,徐锦江把他演的眼神凶悍,衣着狂野,很不符合历史,不过影片如此设计也是为了突出丘处机在蒙古大营里唯一的儒雅男人色彩。

制作单位很多,第一个是山东电影制片厂,感觉就有点不好,中间有中影集团,后面有一个很醒目,是电影频道,那就要坏菜,因为电影频道的出品水准相当糟糕,是拙劣的代名词,那是一种独特的拙劣,跟香港的电影老油子炮制出来的拙劣完全不一样。

看完之后,感觉就是:这确实是一部电影频道制作的电视电影,很电影频道。尽管投资据说8000万,说是还有韩国背景,而且场面也确实很大,但就是一部加了钱、加了大场面的电影频道作品,从根上说是不能及格的。

影片最怕的是不纯粹。以前的香港片成功就成功在纯粹。香港回归之后合拍片失败就失败在不纯。《止杀令》到底是要拍一部纯主旋律的`CCTV一套的电视剧,还是要拍一部神话色彩的央视八套的《妈祖》电视剧,还是要拍一部陈凯歌、冯小刚、张艺谋式的古装大片,导演自己没把握准。这样一样,人物就跟得了神经病一样,丘处机的本事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大起来能在十几个人生死相拼时悄无声地闪身进入战圈中心,小起来则挡不住几箭就受伤,大起来能预测生死,起死回生,手杖发芽,小起来竟不能使成吉思汗言听计从,自称半年多一事无成。他到底是洞察一切,还是走一步看一步?赵道安也是,一会儿在女人面前手足无措,一会儿千军万马也敢瞎闯。

整体剧情是按照历史真实来拍,导致没有一个主线情节,就是“跟着走”,很沉闷,绝不扣人心弦。但是,要拿真实来衡量,又经不住推敲。72岁的人,又是道教领袖,只身一人万里之遥,不许弟子们跟随,弟子们就一声不吭,这像话吗?历史上是有不少弟子跟随,李志常还写了著名的《长春真人西游记》,导致几百年后的书商以为唐僧《西游记》是丘处机写的。还有,成吉思汗下令“止杀”,是什么意思?一个人也不杀,一个城池也不再攻打,这可能吗?影片画外音很多,絮絮叨叨,对此却不加解说,含糊其辞,居心欺骗不读书的那些观众,很不地道。

小的硬伤,比如丘处机祈雨,应该焚符纸,发令牌,有点动静,但却只是坐着喃喃而已,令牌插着好好的不动,也不知字幕那几位“道教顾问”是怎么教的。再如,插下手杖,是在大汗的金帐里,而后,却变成了安置两个假死过的女人的地方,是手杖会移植,还是成吉思汗把金帐让出来给一个宠妃和一个女刺客治疗?孙子惨死在巴斯黑人的冷箭之下(箭能飞几千米远且不说),成吉思汗听了丘处机的话竟不报复,好多天不再进攻,然后等到宠妃醒来就大军东归?

硬伤还有,赵道安练的那颗金丹是怎么回事?丘处机明说那是颗毒药,那么,赵道安在煽动闲着没事练两颗毒药是怎么回事?丘处机平时怎么管理的弟子,放纵他们拿着自己的丹炉练毒药?如果不是毒药,那么道教的金丹对凡人来说就是毒药?这对道教的形象可是大大不利啊,尽管读书人有的是知道确实是这么回事,比如《红楼梦》里贾敬死的时候道士们就是这么推卸责任的。如果这是真的金丹,那么,丘处机说大话能够救活两个女的,就是摆了成吉思汗一道,他本来就完全有把握能救活,这是他平时的拿手好戏,估计在山东时救治吃了真的金丹而导致中毒的弟子或施主不是一例两例。这对丘处机的形象,也是大大不利啊。

既是电影,免不了要加点佐料,编剧虚构了一个青楼女子阿富汗寻找自己花剌子模丈夫的事,这个女的简直非常神奇,他丈夫能在成吉思汗军营里切下一截手指来万里迢迢带给她想跟她见一面,而她能够孤身一人买下一个旅馆来扮成旅馆老板娘,又能在新疆招来穆斯林军队,居然在蒙古卫队长耿乐眼皮子底下混进丘处机团队,随意接近成吉思汗,又在俘虏营里找到自己丈夫,这部电影里,所有的人都是残酷现实面前的失败者,唯独这个女的上天入地神奇无比,万事能成。这把佐料,加的不怎么样,还是很拙劣的。

演员方面,赵有亮演的丘处机,老艺术家了,没什么问题,但是不算成功,因为受制于剧本,这个人到底是神仙,还是穿越到九百年前的地下党员,还是神经不正常的老骗子,还是真实的历史人物,弄了一个四不像,甚至连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都保不住,会喝酒喝得醉醺醺的,会失态的在大汗的帐门前喊叫。

余少群演的赵道安,本来是一大亮点,我看这个排片很少、评分较低(5点几分)的片子就是冲了余少群的,但他却也是吃了剧本的大亏,这个角色的神经也不正常。成吉思汗派人来请丘处机,他竟然拒不通禀,一句“我师父年纪大了,不,你请回吧”挡得很彻底,这不找死吗?然后他拦住丘处机一行路,大杀大砍,害得丘处机为保护他中了一箭(丘处机的武功就这么高),也是找死。接着他在夜里对着床上睡着的蒙古队长就是一剑,这一剑,可以说严重地伤害了中国道教的形象,丘处机口口声声止杀,坚决反对蒙古人杀别族人,但是他最心爱的弟子杀蒙古人,他倒不管。呼唤道教的明贤出来呼吁天下全真弟子抵制《止杀令》,勒令导演道歉!自我炒作的道教青年英俊,你们在哪里?明贤在等待你们结为宗教原教旨邪恶同盟!

演员最大亮点,是成吉思汗。扮演者涂们,我不认识。他简直是为演成吉思汗而来,跟中学历史课本上那幅著名的成吉思汗肖像像极了。而且他的演技无可挑剔,哪怕他十分温和,也能感到他确实就是那个人类历史上杀人最多的狂魔,他每每沉吟着要说一句话之前,我都有隐隐的战栗,胆战心惊。(此人是鄂温克族,央视张大胡子版的《笑傲江湖》的左冷禅,电视剧成吉思汗的主演。)

耿乐演接丘处机的蒙古兵队长。《阳光灿烂的日子》里他是大帅哥,却只是不起眼的配角,而后还疯了。现在则贴了胡子戴了头盔,星光渐无,演的角色就是个大龙套,而且多次被人打得昏死,完全不像能够承担重任的样子。

总之,在这部电影里,几乎每个人都是失败者,都不是英雄。耿乐多次被打得昏迷。余少群阻师失败,劫师失败,刺杀失败,次次失败,最后中途死在雪洞里。成吉思汗纵横万里,攻不下一个巴斯黑城,黯然撤兵。丘处机挡不了几支箭就受了伤,又不能教成吉思汗长寿之道,承认自己什么也不会,见面之后两年铁木真就死了。(我猜测历史上的丘处机是故意不教养生之术,让成吉思汗早点死。)

电影频道的问题,在于主题过于正确。丘处机成了正义的化身,成了CCTV的化身,不分场合,不问情由,一味强调天不杀生,正确得不该活在这个地球上,正确得使人浑身难过。天如果真的不杀生,为何会有唐山地震、汶川地震?为何会有冰雹在广东砸死九个人?平时电影频道拍的那些电视电影,尤其是水浒系列,部部叫人看得头疼,看得不想活了。《止杀令》没那么厉害,但到底还是染上了这股病。

篇7:观电影《止杀令》有感

观电影《止杀令》有感

前些日子,欣赏了一部关于杀戮与和平的影片,影片中成吉思汗与丘处机的为人处事让我受益匪浅。

对于成吉思汗这个历史名人可谓妇孺皆知,那对于丘处机呢?我们大多数人听到丘处机这个名字,脑海里闪过的都是金庸《射雕英雄传》里那个规矩、义气的全真教掌教人。可那毕竟只是小说,并非历史长河中真正的丘处机。现在,让我们随着《止杀令》的镜头了解历史中的丘处机,了解他的上善若水,了解他的柔弱不争,了解他的'济世安贫。

给我印象深刻的第一幕是丘处机文登求雨。成吉思汗派人请丘处机出山,丘处机却心系文登百姓,无法随使者直接去面见成吉思汗,于是他便向天求雨。画面中烈日炎炎下丘处机处之泰然,在坐等许久之后,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风气风落间天降大雨,这雨落在众人手里是水,落在丘处机手里却是血。是啊!这雨多么的来之不易,这是丘处机用自己的心血感动了上天才换来的雨水哪!此时,我们不禁想到了历史上那些为人民鞠躬尽瘁也在所不惜,拥有大无畏精神的英雄。看着镜头里丘处机费尽心思求来的雨,我们不由得自省自己的自私。我们中国人素来讲究心怀天下,可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中国人退不了不少,不必说心怀天下了,就单是生活中的乐于助人也有许多人做不到。

影片中的第二幕,便是丘处机历经艰难万苦面见成吉思汗。长途跋涉本就不易,对于一位年迈的老人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影片中的镜头从春花秋月到枯藤老树,到大漠孤烟,再到银装素裹,最后才抵达蒙古包成群的成吉思汗军队的驻扎地。尽管一路走来,什么苦都吃尽了,但丘处机对于一路几度的垂死挣扎却丝毫未提,反倒说一路风景独好这样的报喜不报忧,我想,只有伸张大义之人才会如此。生活中的我们亦该如此,不是你非得要向别人道出你所受的苦有多少才能凸显你的伟大,做人就应该低调,应该学着任劳任怨。

突显主题的第三幕是丘处机劝成吉思汗止杀。起初成吉思汗为了自己的霸业是不愿听阻的,丘处机不顾个人安危,冒着冒犯的罪名以及被砍头的可能在成吉思汗的帐外大言杀戮的坏处,并说自己阻止不了战争就只能离开成吉思汗独自生活了。成吉思汗倒也是位明事理的理性之人,他派人马不停蹄的追回本决意离开的丘处机,此时他一路西征不断杀戮的决心便已有所改变并下令止杀。就在大家以为故事就在这里结束时,成吉思汗的妻子以及影片中另一重要人物却饮了假的“长生水”以致长眠不醒。爱妻即将要离开自己,成吉思汗依然是不舍的,他愤怒,他伤心欲绝却也只能是有心而力不足。丘处机此时将手仗插入地中,他说只要手仗开花,人便可死而复生。我想大家大概都是不相信的,但影片的最后手仗确实开了花,人也起死回生了。其实这并非偶然,而是心向善便会有好回报,顺其自然,死亦会生。

纵观整部影片,影片中画面逼真,镜头衔接到位,层层递进。依稀还能忆起观看成吉思汗西征途中的战争画面,如同身临古战场,金戈铁马,刀枪相鸣。

《止杀令》中各情节环环相扣,台词句句真实,道具样样别致,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教育意义匪浅,它教我们怎么做人,教我们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如此内容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历史影片真是值得我们多次观看、品味。

【《止杀令》观后感】相关文章:

1.止杀令观后感

2.《侍神令》观后感400字

3.三国杀

4.《三千鸦杀》首播观后感评价精选

5.消杀实施方案

6.三国杀诗经

7.三国杀台词

8.杀阡陌经典语录

9.春节杀年猪

10.禁止令申请书

下载word文档
《《止杀令》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