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之子》观看心得精选
“klsdfn8lskd”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天气之子》观看心得精选,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天气之子》观看心得精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天气之子》观看心得精选
《天气之子》影评评价是一部上映的日本奇幻动画电影,由新海诚执导,醍醐虎汰朗、森七菜、小栗旬、本田翼配音,剧情讲述叛逆的高一少年帆高离开位于离岛的家乡,独自一人来到东京生活,由于未成年身份难以找到正当工作,他只能勉为其难到一间超自然刊物出版社担任写手。在东京连日的滂沱大雨中,帆高遇见一位性格开朗、跟弟弟相依为命少女阳菜,并发现她拥有一个能改变天气,让久未放晴的天空照下耀眼阳光的奇妙能力。
选择相信,还是屈服命运?
在《你的名字》跳脱了过往框架,开始把作品格局拉大、在静与动之间取得良好平衡之后,新海诚似乎也逐渐熟悉这类较为商业化的模式,进而在三年后推出以气候变迁为主题的《天气之子》。一直以来,虽然新海诚每部作品都有各自独特的元素,但故事内容多半还是聚焦在既甜蜜又带有苦涩的青春爱恋,不论是《追逐繁星的孩子》、《言叶之庭》、《你的名字》,他都擅长透过若有似无的联系来突显两人之间的距离,让观众沉浸在有些暧昧、思念,但无法更进一步的忧郁氛围,并深深体会到角色心中的难处,我想这正是我喜欢新海诚作品的主要原因。
新海诚的风格转变?
常看到人把新海诚拿来跟宫崎骏比较,但我个人倒认为他风格更像是细田守,同样都喜欢把角色设定为青少年,只不过比起细田守把故事围绕在青春的活力,新海诚则更强调青春伴随的苦涩与遗憾。然而这些明显的差异在《你的名字》之后也不复存在,因此我们才能在《你的名字》与《天气之子》中看到像是《穿越时空的少女》结合了奇幻、青春与爱情元素,还有如同《夏日大作战》那种未达目标绝不放弃的精神,虽然这可能让老粉丝有些不太习惯,但看着片中新海诚一贯存在的作者印记,与其说是这两部作品是风格与调性的改变,我倒认为更多的是融合与突破。
从《秒速五厘米》受限于现实与时间,最终没能符合原本期望的遗憾,到《你的名字》、《天气之子》以RADWIMPS歌曲为电影带来属于青春的热血;从泷为了拯救三叶、三叶为了拯救镇民,到帆高为了找回他没能传达自己真心的女孩而在铁路上狂奔,最终迎来“让人感动”的结果。我们虽能从中发觉新海诚开始靠向大众,在故事安排上所做出的取舍与转换,但也不能否认,在细腻的角色塑造与心境转变的铺陈酝酿之下,其作品的核心价值与最终带来的后劲依然没有减少,反而能引发更多观众对于故事的共鸣。
新海诚在商业与艺术的进化
这次《天气之子》正巧就介于导演过往作品与《你的名字》之间,他非常清楚自己创作的初衷,没有刻意模仿某种风格或一味迎合大众口味,比起《你的名字》更加掌握商业与艺术的平衡,这无疑又是新海诚的一次进化。而有趣的是,《天气之子》大多桥段是非常不商业的,它绝对不会像《你的名字》那样短时间就引起所有人的共鸣、最终评价也不会那么高。就算我们知道《天气之子》是以“能够操控天气的少女”为主题,电影前半段较生活化的剧情也难以让人明白故事的核心走向,导致整部电影有点原地踏步,但这真的是个“问题”吗?
《天气之子》并没有我们以往所熟悉的电影节奏,那些编剧书告诉我们应该在哪里让角色“发觉自身能力”、“遇到困难”、“重新振作”的制式化套路在《天气之子》中根本不存在,但也正是如此,我们才得以在看似毫无重点的剧情中慢慢深入帆高这位角色,从他逃家到东京开始、经历求职处处碰壁、受到阳菜的帮助,再到出版社工作、打听晴女的消息,直到跟阳菜重逢,进入《天气之子》的主线故事,我们也因此更明白帆高的处境与他内心的迷惘。
努力是为了什么?
《天气之子》表面看似跟《你的名字》一样,都有着“控制天气”这种带有强烈奇幻色彩的设定,但《天气之子》所讲述的家乡、弟弟凪进入社福机构,三人无法共同生活的社会现实互相对比,进而在旁人对帆高提出的种.种质疑与否定的情况下,突显出他最后“选择相信”的伟大。
就我个人的理解,《天气之子》讲了这么多、铺陈了这么久,新海诚原意不在告诉我们要好好保护地球,而是透过难以放晴的东京来教导我们面对未知人生,必须抱持着勇于尝试、勇敢突破现状的生活态度。到头来,《天气之子》是无比浪漫且极致的自由主义,什么牺牲小我拯救世界、什么一个人的社会责任、什么会毁了前途,这全都没有什么好在意和害怕的,因为在失去一切之后遇见的阳菜才是帆高最重要的人,跟这对姐弟在一起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光,还有那句:“我不奢望能再多给我什么,我只希望不要把我拥有的从身边夺走。”因此他才能为了阳菜不惜让东京降下大雨,为了阳菜而选择对抗全世界,这是多么真挚的情感?
天气的代表性
导演曾在访谈中说,自己曾因为《你的名字》被批评“把灾害当作没发生过”而受到影响,不过他这次《天气之子》却决定让“帆高的自私”引发摧毁东京的灾难,便能深深感受到他对自己创作原则的坚持。因此可能有人会认为《天气之子》最重要的是电影内容,前段看似不必要的“原地踏步”与各种生活日常的描写,为的正是铺陈帆高最后会选择“拯救阳菜”的理由,而天气与改变天气根本不是电影的重点,若是把阳菜换成其他拯救世界的能力,《天气之子》的故事依旧会成立,但这其实不完全正确。
正因为天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像天气冷要穿外套、下雨会记得带雨伞,我们每天心情与行为也会被天气所影响,而《天气之子》则把天气视为人们喜怒哀乐的原因,连日的大雨使人们日渐阴沉,晴女阳菜则为人们带来许久不见的笑容与希望。因此,《天气之子》以下着大雨的东京作为故事背景是再适合不过,大雨就像是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阻碍,而面对无法百分百掌控的天气,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放晴的不确定未来,身处这个环境的我们该要如何决定?我想这都是导演新海诚想透过天气来传达的主题。
还能为爱做些什么?
看着《天气之子》帆高的选择,不禁让我想到前阵子上映的《玩具总动员4》,跟以往的英雄电影不同的是,不像《复仇者联盟4》钢铁侠为了拯救世界而离开他最珍爱的女儿,也不像《神奇女侠》的史蒂夫牺牲自己来引爆轰炸机,片中胡迪决定放弃作为玩具的本分,离开已经不爱他的主人,追寻属于自己的价值,而帆高同样也是如此。
曾几何时,我们因为成长、因为社会化而改变了原先的思考角度,开始重视着群体利益,甚至一瞬间会认为帆高的选择有些不妥?就像我对日本上班族的印象一直都是平时压力巨大、在意他人的眼光、压抑自身的情感,只求在社会上扮演好一颗螺丝钉的角色,或许这确实带来稳定的社会氛围,但是否也因此失去身为“人”的本质?在年轻时我们总认为自己能成就大业,但如今是什么让我们选择安稳的生活,不敢为了梦想、为了爱人奋力一搏?《天气之子》的爱情也可以是我们生活的任何事情,或许要救世界或救爱人没有个标准的答案,但就像圭介大叔看见帆高不顾一切也要找回阳菜时,恍然大悟地想起自己多年前的所作所为,新海诚正是透过《天气之子》对我们提出一个疑问,到了真正要做出选择时,你要相信爱情、相信梦想,还是就只屈服于命运?
结论
虽然《天气之子》的口碑评价比起《你的名字》相对两极,但片中不仅有着由雨天转晴那美到几乎让人窒息的画面、RADWIMPS渲染力极强的音乐和生动的角色心境描写,电影所讲述的主题也同样非常深刻动人。其中有对爱情的向往与坚持,也有专属于青春的勇敢与义无返顾,新海诚利用片中通勤的电车、冷漠的行人来跟角色的热血行为互相对比,让一个在社会夹缝中生存的人,提起勇气跟全世界对抗,相信这无比纯粹的爱都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我真的好喜欢帆高在铁路上自顾自地狂奔,最终排除万难总算到空中牵起阳菜的手,在那瞬间,仿佛全世界都已静止,如同《天气之子》主题曲《爱にできることはまだあるかい》(我还能为我们的爱做些什么)唱着:“就算是出生在这片荒野中的你我,果然还是有我们能为爱付出的事,还是有我想为你做的却不光只有青春与爱情,更多的是关于“理想与体制”、“虚幻与现实”的冲突。电影巧妙的把阳菜可以操控天气的能力、不寻常的暴雨、相信古老传说的迷信,拿来跟电影前段写实化的日常、阳菜在失去双亲后无可避免的经济压力,还有最后帆高被迫回到离岛的事。”反正最后在这早已失控的世界,只要两人心还相连在一起,相信自己所相信的事物,我们还是都会好好的,我想一定会的。
篇2:《天气之子》观看心得精选
看过《天气之子》之后后总感觉余味不足,于是又回B站从头到尾的看了《你的名字》,看过这么多年的新海诚,无论是《秒五》还是《言叶之庭》都还是一如既往的青春气息,并且从中附带着让人憧憬的美好故事。
可能是期待了太久这部新作,也或许是因为前一部在我心里已经达到了巅峰,看过这部《天气之子》以后感觉不到之前的感觉导致我又重回那部经典的《你的名字》,在我看来这部新作的缺点有几个点,
第一个主人公交代不清楚,看过原著可能会清楚不过电影真的没交代,算是巧合般类似妇联中老鼠救蚁人一样突然开始,剧情上在意料之中(这有可能真的是看过前作以后把标准抬高了)
第二个没有类似女二或者男二(可能是前辈)对于女配我觉得应该是大叔的侄女但是描写不够细致缺少配角烘托,相比之下前作的奥森前辈就很好的串联起男女主的故事
第三个结局大雨连绵淹没了日本会不会太过了点…
由于只看了一次还是有优点的,
首先这次更加年轻了15 16岁的少年少女更加青梅竹马的既视感,让我们这已经从看《你的名字》的青年变成被社会磨平棱角的大学生对美好纯真的爱情憧憬与向往,
其次就是泷和三叶的现身是对老粉最大的彩蛋(虽然他俩没结婚让人好遗憾),
最后就是这个电影结局我觉得是在呼吁人与大自然,以及全篇的画质真的没的说,
让我感到遗憾的就是没有超过前作…
“无论你在哪里
我一定会拼尽全力去见你”
人人对于这种情感的向往
新海诚真的蛮能抓住人心
篇3:《天气之子》观看心得精选
《你的名字》是巨成功的,超越了宫崎骏老爷子的《千与千寻》,成为全球最卖座的日本电影。故不难发现,电影中有许多向《你的名字》致敬的小彩蛋,比如《你的名字》中男主角立花泷,串场跑龙套,撩拨回忆杀。
在写影评之前,特意重温了一遍《你的名字》,发现一些有趣的小细节。
系守镇的宫水三叶,她厌倦连咖啡馆都没有的小城生活,她的梦想是下辈子能够做东京的帅哥。
来自离岛的帆高,他不愿等到下辈子,他选择离家出走,流浪东京。
电影没有交代帆高离家出走的原因,但可以合理推断出,应该是单纯受了《麦田守望者》的影响,那本他随身携带用来盖泡面的书,书中讲的是一个同样16岁少年离家出走,独自到纽约游荡三天的故事。
跟三叶互换身体的立花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自摸胸肌,无论欣喜,或伤悲。
帆高到须贺事务所报到的第一天,恰逢夏美在休息,帆高是一个很有礼貌的男孩子,他没有打扰,悄悄咪咪独自欣赏夏美的酥胸。
帆高两次偷窥夏美的胸,是电影为数不多的笑点,算是向咸猪手的立花泷致敬了吧。
《你的名字》中,最印象深刻、最感人、最催泪的场景,是三叶见完立花泷,从山上回村里时,一边狂奔,一边喊着他的名字:“泷....”
同样催人泪下,帆高为了阳菜,不顾劝阻与安全,爬上电车轨道,呼唤着“阳菜”奔跑。
系守镇的宫水家,是具有神职的巫女世家。电影借宫水奶奶的口,引进了一个玄妙的概念———产灵。
人与万物之间的联系是产灵,时间的流动的是产灵,正是结绳中的产灵,给三叶和泷带来穿越时间的爱恋。
《天气之子》中,阳菜把自己献祭给天气,人能够与天气连接一体,这算是对产灵概念的直接运用了吧,给这个玄幻设定,有了不牵强的理论基础。
说完电影与《你的名字》中精巧走心的致敬彩蛋,让我们回到《天气之子》本身吧。
帆高是一个16岁的高中生。
高中时代,我认为是人生中最为纯粹的阶段,是高晓松口中所说的“温暖纯良、不舍爱与自由”的美好阶段。
对世界充满好奇,又对学校家庭的条条框框无力,那个小小少年不曾萌发过离家出走的念头。
情窦初开,荷尔蒙泛滥,那个小小少年不曾幻想一份轰轰烈烈的爱情。
但遗憾的是,我们大部分人都止于幻想,败于现实。
然而,帆高做到了,他在电车轨道上的奔跑,那是我们逝去的青春,帆高替我们去追逐自由,去不计代价爱一场,我看得很感动,也很感慨。
不计代价爱一场,字面上看很感人,但电影真要这么去拍,有很多人就受不了了。
电影的结局,帆高为了救回阳菜,不顾东京被大雨倾倒,任由东京被海水慢慢淹没,极不符合人们期待中“舍小爱,成大爱”的结局,简直道德沦丧、大逆不道、丧尽天良。
要知道在古时候,在一些偏远的城镇乡村,人们为了祈求风调雨顺,鸡美鱼肥,会用活人来祭神。所以仔细想想,观众希望阳菜的献祭,能换来一座城市的安宁,跟那些自私的村民有什么区别呢?
个人而言,我非常喜欢这个结局,这才是符合16岁少年的人设,那懂什么大爱无疆,只懂得:“如果没有你,拥有全世界又如何。”
就像我小时候不懂事,潮汕人喜欢拜神,我也会跟着一起拜,但我不知道大人都念叨什么,所以我单纯的只会念叨:“老爷保号,让某某某做我女朋友吧~”
电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都很正常,我会推荐给在校生去看,在天真无邪的年纪,不要丧失爱与被爱的能力,如果爱,请勇敢爱,只要人间真情在,东京沉落又何妨。
拯救世界的事,让大人来吧!
篇4:观看天气之子心得体会
无论是三年前在日本国内引起轰动的《你的名字》,还是最近上映的《天气之子》,新海诚的作品总是离不开“世界系”类型的故事,尽管这一类型的亚文化作品早已不像代初那样流行。仍然沿用东浩纪的简明定义:“世界系”作品的特征在于,男女主角之间的“小小恋爱”被直接和“世界的存亡”这种大问题联系在一起,跳过社会关系的种.种中介。(不过要说“世界系”,这也不是日本亚文化的原创,国朝小时代里也有……)
《天气之子》并不例外:男主角帆高是一个“上京”的16岁少年,由于找不到工作,最终在从事都市传说等奇闻异事报道的须贺那里谋得一职。帆高在寻找“晴天少女”的过程中遇到了具有暂时改变气象能力的女主角阳菜,即真正的“晴女”。后者在母亲病重时,偶然踏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神社,因而成了“巫女”。作为“晴女”的代价是,她需要牺牲自己才能停止东京连日的大雨。当阳菜自我牺牲之后,帆高尽其所能寻找对方,最终也进入“云上的世界”而将其救出。东京因此遭遇三年大雨,整个城市大部分被水淹没。在电影的最后,帆高看到已经失去能力的阳菜在路边祈祷,两人重逢并拥抱在一起。
纯粹而天真的爱情、“对方”和“世界”之间非此即彼的选择、人物社会背景的概念化,以及某种意义上的男性自恋:可以说,从早年的《星之声》到《你的名字》,再到如今的《天气之子》,新海诚执拗地重复着“世界系”的故事——或者说,通过不断的“重复”而探讨着“世界系”的可能性。尽管在《天气之子》中出现了警察、暴力团伙、传统民俗等“社会”因素(这些在《你的名字》里也可以见到,并且颇具迷惑性——就和当年EVA里的宗教元素一样具有迷惑性),“社会”最终仍然只是在男女主角的恋爱关系之中增添一些曲折而已。不过,正因为新海诚对于“世界系”类型的坚持,如果我们仍然停留在“世界系”的“科普”层面,恐怕就无法把握《天气之子》真正值得玩味之处。(第二个“不过”:不过,如果我们放弃“世界系”的设定性框架,以“通常”的方式——例如,以理解好莱坞大片的叙事逻辑的方式——来理解这部电影,那么只能说,这个故事本身没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甚至不那么“有趣”。)
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气之子》构成了对于《你的名字》的某种批评的回答。在一部分日本观众看来,以“将故事的bad end变成good end”为特征的《你的名字》,构成了对发生于3月11日的灾难的一种奇特的慰藉,即“当它没有发生那样忘记就好了”。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闪闪发光的日本”,体现的或许恰恰不是灾难后重建日常生活的希望,而是新海诚所属的战后一代“御宅族”们的不负责任。
如果将“灾难后的日常生活”这一维度引入《天气之子》,那么新海诚对于上述批评的回答便不难发现了。电影中男主角为了救女主角时说道:“天气什么的,恶劣就恶劣好了!”如果说在《你的名字》中,灾难被处理为男女主角终成眷属的过程中的一个辨证否定环节,从而得到克服——换句话说,“世界系”设定中的两极,从“难题”的结构变成了“正题—反题”的结构——那么在《天气之子》这里,“世界系”的两极以及由此产生的伦理难题,从一开始就被消解了:男主角根本不打算为了“世界”而牺牲他与女主角之间的“小小恋爱”。正因如此,当女主角最终决定成为“人柱”的时候,决定性的契机居然是问男主角:你希望天晴吗?——“希望天晴”和“自我牺牲”之间的不对称性,与其说是影片叙事的缺陷,不如说反映了新海诚的伦理态度。对于从社会伦理和责任等“大问题”出发的批评,新海诚的回答是:这些都无所谓。的确,还有比这更“不负责任”的态度吗?
不过,问题或许要稍微复杂一些。可以说,与《你的名字》的批评者们提出的、基于社会责任的“强伦理”相对,新海诚在《天气之子》中给出了一种“弱伦理”。当帆高救出阳菜,东京开始遭遇经年大雨后,原先的上司须贺对帆高说:别以为你们改变了世界,“反正世界本来就是疯狂的”。同样,婆婆富美也安慰帆高:如今被淹没的东京只是“回到了几百年前本来的样子”罢了。然而,当帆高看到在路边祈祷的阳菜,他的内心独白却是:“不对。世界并不是最初开始就疯狂了。是我们改变了世界。”
篇5:观看天气之子心得体会
这部电影,平心而论,大概是8分上下的水平。其中画面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还是其主要亮点。关于整个神话的体系和现实世界接洽的逻辑性,值得推敲的地方有很多。但是依然,是一部值得看的佳作。
总得来说,这部作品大致在于描绘少年少女并肩前行的故事,同时串插了神话元素,反思了人类对于环境的改变,以及天气,气候会对人类产生怎样的影响。
女主阳菜获得晴空之力,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愿让阴雨绵绵的东京获得暂时的光明,但是作为天气之子的代价,是她的身体也越来越透明,最终归于虚无,回到上苍,以此换得下界的晴空万里。男主并不清楚这个原理,之前和女主到处接单完成委托人心愿,求得晴天,加速了女主的虚化,而男主选择纠正这一切,将女主带回凡间。因为将这个类似于献祭(个人理解)的过程逆转了,所以东京的雨再也没有停过,不过其实是曾经本来就是海洋但被填海造田的区域恢复成了海洋,虽然大片东京区的房屋被浸没,但是人们还是重新调整,找到了与新环境和谐相处的方式。而对于男主来说,女主失而复得,虽然不能施展晴空之力,但是只要她还在,那么哪怕大雨磅礴,也是好天气。
可以说,所有的配音中,感觉最出彩的,是小栗旬。他配音演绎的中年大叔,是男主帆高的另一种形态,他也曾独自闯荡东京,也热血沸腾觉得世界尽在脚下,觉得自己无所不能。但是在面对各种社会的磨炼之后,他开始认命,并且他试图扇醒想要拯救女主的帆高。整部戏在接下来的一刻达到了高潮,因为他发现男主并不是没有认清现实,他在听到男主举着手枪对着围捕的警察呐喊:“我只是想再看见她一次而已!你们为什么要阻止我!”那颗炙热的,为爱而勇往直前的赤子之心,再次在他心中跳跃起来。最终,他帮助男主拦住警察,让男主终于可以去到天台的神界之门,去到天上将女主带回来。
电影中还有不少细节与画面,值得大家好好品味,细细揣摩。
从《星之声》到《云的彼端,约定之地》,从《秒速五厘米》到《言叶之庭》,
再从《你的名字》到《天气之子》
每一次的期待,每一次的怅然若失,或是破涕而笑,或是感同身受,新海诚的作品,总是每一帧都精美无笔。每一次都能看出,他试图描绘的人与人,与时空之间,若影若现的联系,诚然,故事框架与脉络并不是新海诚的强项,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以他独特的清新脱俗的方式在新世纪的动画电影史上,留下一笔又一笔的浓墨重彩。
篇6:观看天气之子心得体会
《天气之子》中设定了一个少年和大叔,少年率真,大叔患得患失,大叔须贺圭介在得知少年为了救回阳菜甚至“越狱警察局”的事实后都留下了眼泪,此前警察一来大叔就立刻断和少年的雇佣关系,因为大叔要赢回自己的女儿。这种人大了会有了不同选择的表现,让我看得也很有感触,就在前两天去女仆店做真心话冒险,会不会为了爱情牺牲生命?的这个问题,我最后选择了不会。然后现在的自己看动画也不如以前那么积极了,有些片子也都激发自己兴趣了,人大了果然是会变的。
可能我自己觉得这部作品比《你的名字。》要好看有一大部分就是,当然在我心目中《秒速五厘米》是新海诚最好的一部作品,这次《天气之子》有点类似《秒速五厘米》,不过结果上没有那么悲伤。其实我是没有想到这部作品在最后能让东京就这样被淹了,这次还真是爱情高于一切战胜了一切,给我一种中二战胜一切的感觉。感觉人变大了,缺乏的就是那种中二的感觉。
最后我给《天气之子》八分吧,个人觉得作品还是奇幻了点,比上次陨石坠地还要奇幻,个人还是希望新海诚的作品更现实一点,比如《言叶之庭》和《秒速五厘米》就感觉很好。
篇7:观看天气之子心得体会
在这里,先前“大人们”对于“世界”的理解,和帆高的理解之间,出现了微妙的偏转:对于前者而言,帆高的举动从根本上来说对于社会的变化起不了作用,因而无足挂齿——这几乎构成了对于“世界系”类型的基本设定的嘲讽(你们的“小小恋爱”牵动着世界的存亡?cut the crap!——或者用须贺的话说:单单牺牲一个晴女就能改变气象,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吗?);但对于后者而言,“我们改变了世界”中的“世界”,已经因为男女主角之间的一系列事件和决断而变得和“原来”不同了。也就是说,“世界”被分成了“阳菜成为晴女的世界”和“阳菜拒绝成为晴女的世界”,而男主角的个人决断使得这两个世界之间无法调和,尽管在“大人们”的眼光里,两者并不存在具有重大意义的断裂。
值得注意的是,阳菜不仅拒绝成为晴女、拒绝“拯救世界”,而且拒绝了自己的社会意义:当她还是晴女的时候,她对于“改变气候”这一“兼职”说道:“我喜欢这份工作。晴女的工作。我呀,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角色。”甚至自我牺牲、成为“人柱”这件事,也意味着阳菜作为“巫女”而完成自身社会身份的使命。于是,就影片本身而言,这一对于“社会”、对于“他人”的作用一旦消失,便意味着阳菜选择了帆高决断下的另一个世界,一个剥离、否弃“社会”的、“世界系”意义上的“世界”。《天气之子》以浓墨重彩的方式,表现出新海诚对“世界系”之“世界”的肯定、对“社会”的否定:帆高甚至举枪对准警察……
在这个意义上,帆高那里的两个“世界”的断裂,便是“世界系”类型的内部和外部的断裂,或者说是“世界”与“社会”的断裂。通过让男女主角坚持停留在“世界系”的“世界”之中,通过拒绝与“社会”达成和解,新海诚拒绝了人们从《你的名字》中读出的伦理意义和社会心理学意义,从而将“伦理”封闭在“个人决断”所涉及的狭小空间(“世界”)之中。 “神啊,求你从此不要给我们什么,也不要从我们这里夺走什么。”帆高在短暂的幸福时光中如此祈祷道。新海诚留给观众的“世界系”伦理,最终通往了宇野常宽所谓的“决断主义”:只要忠贞于你自己的决断,你的行为就是负责的。
在《天气之子》的宣传手册上,新海诚写道:“如今的世界是我们自身选择的结果。……但另一方面,对于年轻人而言…他们出生时这个世界就是这个样子,他们无法选择,只能在此生活下去。”在这里,“我们”和“年轻人”之间的差异,与其说是代际的差异,不如说是“世界系”作品的“弱伦理”及其外部的“强伦理”之间的对峙。甚至这不是“选择”何种伦理的问题,而是“无法选择”,不得不将自己封闭在“世界”之中的状态。否则……否则怎么样呢?在这样的对峙下,阳菜失去能力后的祈祷又有什么意义呢?它只能在“强伦理”的社会中表现出一种姿态(“假装”与社会发生关系、“扮演”晴女的角色),而无法承担起任何伦理责任。一边为大型工业制作宣传广告、一边恪守“世界系”故事的新海诚,最终选择的伦理位置,吊诡地与“宅男”们自我满足的半封闭生活达成了一致:我的生活的全部意义与价值,来自我的日常生活——甚至,它改变与否也完全取决于我自己的决定。
论者或许可以从上述“伦理”态度中嗅出所谓“新自由主义”的文化逻辑,不过这已经距离新海诚的“世界”太远了。(再扯一句:尽管新自由主义具有全球性,但从这里一步过渡到文化批评,动画片也是新自由主义,好莱坞大片也是新自由主义,看啥都是“新自由主义”,这种批评同样很“新自由主义”。)
【《天气之子》观看心得精选】相关文章:
2.天气之子评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