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通用)
“CH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2022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通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2022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通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2022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通用)
当老师让我们以“爱国”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时,我感觉自己脑子一片空白,回到家中,和妈妈聊起这个话题,说到了抗疫英雄钟南山爷爷,我突然就明白了。换个角度想想,有个好身体、好习惯那就是爱国的一种表现。
周恩来爷爷曾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而我呀,我可以为祖国做的事多着呢! 比如爱护花草树木、节约用水、帮助同学、勤奋学习、强壮的身体等……
说到强壮的身体,我真是羞愧,才听爸爸妈妈说中考时如果近视要扣分,而我在这个国测中发现了视力下降,已经是轻度近视,得知这一结果我很难过,妈妈也很难过。我知道我是电子产品看多了,我告诉我自己以后要健康用眼,少看电子产品,多户外运动,我的视力还有机会逆转的。
同学们,你也和我一样吗?爱国就是从我做起,从小做起,从自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
篇2: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一)
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二)
张超,男,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此前,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篇3: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本次颁奖盛典以“感动公众、感动中国”为主题,他们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获得重大荣誉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以个人的力量,为社会公平正义、人类生存环境做出突出贡献。《感动中国》把这一年的特别致敬献给所有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舍小我顾大局的英雄,他们用生命与行动诠释着答案,他们温暖着中国,感动着我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的承载者和传扬者。
《感动中国》以平凡人物的生活故事传递给我们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与生命真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感动中国”留给我们的主题是一种品质,这品质继承了中国五千多年来形成的民族性格,鼓舞着每一个中国人向人性“善”的方向前行。《感动中国》所呈现的不仅是中华民族道德血脉、精神价值的历史传承,也是对世界、对未来响亮而自豪的宣告:中华民族复兴、重新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
篇4: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观看《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盛典》,彭士禄、杨振宁、顾诵芬、苏炳添等一个个人名和事迹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这些人为祖国为人民的.发展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这也正是我所应该学习的。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身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又是一名团学骨干,更应当肩负起新的使命,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会常怀甘于奉献的精神,去服务于同学,回馈于社会,为祖国的磅礴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5: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通过线上观看《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盛典》,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作为一个在物理学上有很大造诣的人,毅然决然地不顾美国的阻挠回归祖国。即使受到多方磨难,他也保持着坚定不移回国的信心。回国之后他对我们国家做了很大的贡献,包括在教育方面以及使我国的物理学有了很大的提升。杨振宁培养了一大批又一大批的科学人才,并且杨振宁先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要学习杨先生这种大国精神,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篇6: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在了解了这些感动人物的事迹后,我心怀感动、感恩,同时也获得了极大的激励,他们中有许多是普普通通的工作者,没有耀眼的光环、超高的起点,却在平凡的工作中守住初心,做好了自己,我想每一位身处平凡岗位的人都应该向他们学习,向他们看齐。
正如有位网友所说:《感动中国》再一次把感动种在了新的春天里,也种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就让在春天里播种的感动在夏天里快速生长,到秋天有更大范围的收获!
篇7: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把责任与担当展现的淋漓尽致;他们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疾苦融为一体;他们用实际行动为书写坚定与忠诚!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相同的认知,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保持善良,真诚,奉献,坚韧,为我们诠释着不平凡的精神。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学习这些追梦人,不忘初心,始终有一颗为民之心,真真正正地做到有责任有担当,全心全意的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的做着不平凡的事情。
篇8: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在正式节目之前我看到了后台采访,了解到今年感动中国的现场视觉表现形式与往年有所不同,今年的现场视觉效果采用了“龙鳞装”的形式,就是将以往的获奖人物都“装订”在一起,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旨在让大家牢记前辈们的付出。在观看的过程中,很受感触。
平凡的人生,不平凡的事迹。许许多多的事迹使我明白了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代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要向着这些前辈们学习,一起为社会,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那一份力量。此生无悔入华夏,愿得此身长报国。
篇9: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平凡的人做着一些平凡而伟大的事,他们用着不平凡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
我们身为学生干部,也要成为同学们的学习榜样,在学校的工作生活中要像这些英雄楷模学习,用实际行动,表达爱,爱祖国,爱人民,牺牲小我,成就大爱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满满正能量,把人世间的真善美表达的淋漓尽致!
篇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通过观看节目,我感到,感动中国中的大多数人都只是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而不同的是他们生命所承载的重量。我印象最深的是苏炳添,中国短跑第一人,冲破黄种人的极限,创下亚洲纪录。西方外媒纷纷道贺,韩联社则把苏炳添称为“亚洲博尔特”。
在赛场上,博尔特也对苏炳添竖起了大拇指,雷军称赞苏炳添:用实力印证了“每一个全力以赴的人都值得被尊重”这句话。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像苏炳添学习,纵使前路坎坷,也要咬牙坚持,吃苦耐劳,严格自律,尽职尽责。
篇11: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颁奖典礼中那一幕幕感人的事迹、感人的创造、感人肺腑的场面让我心潮澎湃。我深深体会到生活中,有太多太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这些有道德、有品质的中国人。
身为学校团学组织的一名干部,可能很难做什么感天动地的事情,但我深知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学校、为老师、为同学们做出贡献。我们要学习节目中大人物奉献和坚守的精神,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篇12: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由新闻中心社会专题部活动直播组承办,每年元宵节前后推出,已经连续举办多年,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
颁奖典礼上播出了潘建伟院士为量子通讯事业奋斗的经历和故事,主持人对他进行了现场采访。《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潘建伟院士的颁奖辞是: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8月16日,由潘建伟担任首席科学家、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和量子力学基础问题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的国际著名学者,潘建伟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其研究成果曾6次入选两院院士评选的“中国年度十大科技进展新闻”、5次入选欧洲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进展”、4次入选美国物理学会评选的“年度物理学重大事件”。
篇13: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自推出以来,共有150个个人和团体入选。“感动中国”通过多种投票方式选取年度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团队,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晓川这样评价阿布列林:“他是焦裕禄的好学生,他是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信仰来尊崇的。”
阿布列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努力践行“争当焦裕禄的好学生”的庄严承诺。40多年来,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精神都一直影响着他,成为他前进道路上强大的精神动力。阿布列林始终坚持依法公正廉洁办案,维护民族团结,努力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在哈密市检察院、法院系统工作的31年里,阿布列林从助理检察员到副检察长,再到法院院长,经手案件超千件。做检察官时,无一错捕、错诉;做法官时,没有一起案件改判。阿布列林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一等功。
阿布列林深有感触地说:“我没想到自己会被评选为 感动中国 年度人物,这个荣誉不但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全疆各族人民的荣誉。荣誉是动力,作为一名受党多年培养的少数民族司法干部,我将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加强民族团结作出新的贡献。”
篇14: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感动中国人物”另外九位当选者分别为: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孙家栋、训练中壮烈牺牲的舰载机飞行员张超、三进火海舍己救人的王锋、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36年的支月英、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国扎根农村的秦玥飞、红丝带学校创办人郭小平、焦裕禄式的好干部阿布列林·阿不列孜、在平凡岗位上创造非凡业绩的电焊工李万君、让众多患者挺直脊梁的好医生梁益建。此外,典礼上还向中国女排表达了特别致敬。
《感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自20起,《感动中国》每年从社会各行各业推选出十位人物,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让观众感到心灵震撼的精神力量。《感动中国》秉承过去的传统不变,广泛吸纳观众意见,通过多种投票方式在世界范围内评选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和群体。
篇15: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这些平凡又伟大的普通人,无愧于殊荣。他们用善意,勇敢,毅力,使命,升华了自身,也标注了新时代的价值生标,又汇聚成温情的海洋,让人动容,催人奋进。
看完了《感动中国》我觉得最感动的一个片段是陈陆的那一段,虽然,看的时候没有哭出来,但是,我的眼眶已经湿润了。
这一片段主要讲的是一个中国的消防员叫陈陆,陈陆最后一次接警,也是她第四百一十一次连续接警,当时他们已经接了四次警,陈陆的身体已经透支完了,当晚陈陆就感到身体有点不舒服,陈陆已经九十六个小时没有休息,由于他长时间日晒水泡,他的双腿已经红肿,寻找艰难,那时他咬牙忍的痛,也要把最后两个人救走,由于水流太猛,陈陆他们的船突然翻倒,四十分钟后,其他三名人员被救,可是这是陈陆没有力气游上水面来了,然后,牺牲了。
最后,消防队员们在一个地方找到了陈陆的遗体,陈陆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庐江,陈陆的妻子一直不愿意相信这件事,陈陆的爸妈也很伤心。
陈陆叔叔让我非常感动,他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学习与敬佩。
篇16: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202x年,是一个感动了很多人的年代,一些善良勇敢,坚持不懈的人都令人难忘、感动。
其中最让我感动的人是消防教导员陈陆,最后一次和家人合照还是没发生意外之前。
那一段写的是陈陆和往常一样去救人,这可是他第四百一十一次去救人了,那是一场很大的洪水灾难,陈陆和其他队员已经连续四天没有休息了,这四天里,他们都在寻找着每一个生命。
陈陆的脚因为长时间地浸泡在水里,已经不能弯曲了,而且脚板上还肿了,但他依然坚持着。
当陈陆的体力不足时,水位开始越涨越高,不幸的是,陈陆和其他队员翻船了,经过四十分钟后,船上的三位队员已经被救出来了,但陈陆体力不足,游不上来,所以他牺牲了。
陈陆的妻子非常伤心,但我觉得陈陆虽然牺牲了,但他坚持和勇敢的精神一定不会消失,相信大家听完了陈陆的故事,也会被感动到,也会学习他的精神,我也是。
篇17: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人总有一天会留下感动的时光,人总有一天会给我们带来幸福的美好,今天我看了一部叫感动中国的颁奖节目。
我最喜欢里面陈陆的那一段,那一段也是我最感动的一段。看那一段的时候,我的眼泪虽然没有掉,但是我的眼睛总是不由的湿润起来。
这里面讲的是有个叫陈陆的人,他是中国消防队的教导人,他每次都最积极的抵达现场,他最后一次去拯救人民的时候,那时候是他连续第四百一十四次接警报!他最后一次拯救人民的时候是抗洪灾难,他们已经连续四天寻找生命了!我想:他们就不能休息一下下吗?因为陈陆他太长时间日晒水泡,脚都不能弯曲了!而且陈陆的脚板(脚的最下面)都肿起来了!那时候陈陆的体力已经透支了!但他依然咬牙冲锋!刹那间,大水坝被水冲走了!瞬间,好几吨重的挖掘机掉下来了,水迅速的往上涨,水流也越来越急。那时候,陈陆本来想掉头,不料,他的船撞到了电线杆,陈露坐的船翻了。四十多分钟过后,队员们成功救起陈陆坐的船上的三名队员,但坏消息是陈陆没有力气浮出水面!但是陈陆立下了中华民族精神。
感动总有一个原因,感动的原因总是一个事情,让我们关爱祖国,让祖国更美好。
篇18: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有许多令中国人民感动的人物,令我最惊讶的的是一个叫毛相林老人。
他们的家乡在一个很偏僻的地方,村民们必须得爬大约90度的山,底下就是万丈深渊,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城里的女孩子也不想嫁到这里来,这里的女孩子也很想嫁到到外面去。他们村的书记毛相林看不下去了,决定带村民到山上建条路,全部村民很赞同他这种想法。可不幸发生了,过了几天,有两个村民,被碎石砸了下去,可毛相林问村民还去不去了,全部村民竟然都还举手赞同。
好几年后,这条通往城里的,7、8公里的山路终于完成了。可为了做这条路,牺牲了20多名村民。看到这里,我觉得他们特别的强大,我的眼角湿润了。
对我来说,之这无法完成,可无法完成不一定别人无法完成,这项不可能,就被一个普通的人完成了。
篇19: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国家大型纪录片:《感动中国》。就是这一个纪录片,让我一些人感动致极,让我们这些人终身难忘。
其中有一个人叫做毛相林,是他带领他们全村人一起开通山路,把愚公移山的故事演变成了现实。历经7年,这条大约长达8公里的山路,是付出了多少的汗水和心血。几位村民不幸的死去,毛相林到现在一想起来就痛苦。这条路确确实实的变成了一条脱贫路、致富路。修完路的那天晚上,在重庆的一个地方,大屏幕上全都是一个人——那个人就是毛相林。
最让我感动的是每个白衣天使、抗疫英雄,他们为了每一个病人,每时每刻都在争分夺秒;他们为了和病魔斗抗,剪掉那秀丽的长发;他们为了从死神怀里抢走生命,不惜与时间赛跑。
还要感谢那些宅在家里没给国家添乱和那些帮助医务人员的群众,高手在民间,民间出英雄!
《感动中国》,不仅把中国给感动,也把全世界给感动!
篇2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非常感动的电视节目,它就是感动中国。
一听到感动中国这个名字时,我就在想它为什么要叫这个名字呢?难道它有什么别的含义吗?既然不知道那我们就打开电视看一下吧!
看完之后,我有一位特别崇拜的人。他就是“陈陆”叔叔。在上一个月,他们一家抽空,去拍了一张全家福,谁知却是“陈陆”叔叔最后留给家人的纪念。“陈陆”叔叔是一名消防员,在这几天,有许多地方发生了洪水。当“陈陆”叔叔接到电话时,消防员队马上到达了现场,因为洪水涨得太快,“陈陆”叔叔的那一艘船,比较轻,而落水,其他几名队员,被几个同事而救上,可“陈陆”叔叔连续工作了几天,也没有休息过,没力气挣扎了,不幸而生亡了。
我们中国有十几亿个人,可却只有这几个人上的电视,我觉得这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022年感动中国颁奖盛典观后感(通用)】相关文章:
10.感动中国人物颁奖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