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阅读心得202
“王族-精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聊斋志异阅读心得202,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聊斋志异阅读心得202,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聊斋志异的阅读心得
一听到《聊斋志异》这个名字,我就不由得毛骨悚然,因为听说这本书里全都是关于妖魔鬼怪的恐怖故事。可是,今年暑假赵教师却给我们推荐了这本书,作为我们五年级的必读书目。没办法,当妈妈把这本书买回来的时候,我只好硬着头皮,怀着恐惧的心理,翻开了这本书。
刚看第一个故事《小官人》,我就被那离奇的故事情节,充满童趣的语言给吸引住了。没想到,越往后看越精彩,书中有各种各样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传奇色彩,那一个个看似平凡的故事情节却蕴含着一个个意味深长的道理,让我在阅读的同时收获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崂山道士》这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七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他去向一位崂山的道士拜师学艺。刚开始,道士只让王七干粗活,他忍了很久,道士还是什么也没有教他,他就准备下山回家。在王七回家之前,他恳求道士教他穿墙术,道士教会了他,并在他临走之前嘱咐:“回家后不要卖弄法术,否则就不灵了。”王七当时答应了道士,可是,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别人炫耀,并给别人表演,结果法术果然不灵了,他的头上被撞了一个大包,还遭到了别人的嘲讽。
我觉得故事中的王七真是自作自受,他只学到了一种简单的法术,就觉得自我很了不起了,一回到家就把答应别人的事情给忘到脑后。我真想对王七说,你虽然学会了一种法术,可是你不应当那么的骄傲自大,回家以后你应当先去刻苦地练习,即使你练习的已经很好了,也不要这么骄傲,不要急着去向别人炫耀,而是要把道士的话牢记在心,因为骄傲只会带给你失败。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不由得反思了自我。在生活中,我也有骄傲自满的时候。有一次,我数学考试得了一百分,并且全班就我一个考一百分的,我觉得考一百分太容易了,自我真是太了不起了,就有点儿骄傲。结果第二次考试,我一看题真是太简单了,所以根本就没把这些题放在眼里,拿起笔就马马虎虎地做了起来,做完后也没有细致、认真地检查,就把卷子交上去了。我美滋滋地等着一百分再来找我,结果,发下试卷后,我却只考了九十五分,而那次考试班却里有30多个考一百分的。自从那次以后,我就明白了“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提高”这个道理。此刻,我认真地看书,认真地写作业,认真地练小提琴,再也不敢有一丝的马虎和骄傲。
篇2:聊斋志异的阅读心得
寒假期间,又捧起《聊斋志异》读了起来。这部倾注了蒲松龄毕生心血的小说集,每每读起,总是让人感慨颇多。
在题材的选择上,《聊斋志异》最大的特点就是一个“异”字。《聊斋志异》几乎很少写现实生活中的世态人情,大多写花妖狐鬼的故事。在蒲松龄的笔下,这些花妖鬼狐不再是狰狞恐怖的,反倒是敢爱敢恨,敢作敢当,甚至是可爱的。正是以这些花妖鬼狐为载体,蒲松龄曲折地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批判。
在这些故事中,有请天子关心民命的《促织》,有请二郎神主持公道的《席方平》,有请侠客义士救困扶弱的《红玉》。这些,表现了蒲松龄对封建统治阶级还存在在必须的幻想。
但,更多的是批判。《促织》里描述了各级贪官污吏对上献媚、对下狰狞的面目,无情地对封建统治者进行了揭露;《窦氏》中描述了一位农村姑娘,被恶霸蹂躏抛弃后,在阳世冤屈难伸,就化为厉鬼将仇人杀死;《王子安》则告诉人们科举制度是怎样侵蚀人们的灵魂的。
在所有的故事中,我是最喜欢描述感情故事的。在这些故事中,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歌颂纯真感情的思想。在作家笔下,那些花妖狐魅所幻化的少女,尽管性情各异,但大多美丽聪明,善良无私,不图富贵,不慕权势,以才德取人,爱得忠诚,爱得坚贞,历经祸患而不渝。她们来去自如,不受封建戒律拘束;不矫情,不虚伪,勇敢追求自我的感情。
当然,由于作者生活在封建时代,他的思想也难免有些局限性,比如有些 篇章宣扬因果报应、生死轮回,有些 篇章宣扬封建伦理道德,这都是我们在阅读时需要剔除的。
篇3: 聊斋志异阅读心得体会
据说,《聊斋》是中国古代最好的短篇小说。连着几天,事情一旦做完,我总是捧起书看一两个故事,不到一个月,居然把厚厚的一本书看完。文字简洁易懂,故事流畅,反转总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极富想象力,堪比唐人小说,且更细腻、严密。
《聊斋》看着爽,皆因里面有大量的书生意淫的爽文,最常见的套路就是书生做过什么好事,例如救了小动物,帮了鬼狐,之后美丽的妖精就过来以身相许;或者是美艳的女鬼或狐妖主动诱惑,男主一般是很快就沦陷,如遇灾祸,最后都有大神搭救,收了妖精。这些女鬼或狐妖,虽有法力,却是很弱势、脆弱,一点都不可怕,倒是有些楚楚可怜。比较有名的是《画皮》和《聂小倩》。这类题材比较好看的还有《西湖主》、《罗刹海市》,这两篇的想象力奇幻瑰丽。
这些狐妖鬼怪故事中,也有一些另类,如《青凤》这篇,讲的.是男主排除万难,主动追求美丽的狐妖,这种积极的态度,在《聊斋》里是很少见。《林四娘》讲的是一个喜欢诗词歌赋、诵经祈福的女鬼,这或许是作者理想中的情人,不求名分,只求风花雪月;《郭生》讲的是一只狐妖暗中帮男主改文章。蒲松龄后来屡考不中,想来必定也期望有这么一个名师吧。《侠女》篇是少有的高冷大女主,这位侠女放在现代,做派也算前卫。《颜氏》写的是才女嫁人后,女扮男装,假装是丈夫的弟弟,科考一路开挂,中举做官,走上人生巅峰后,退隐归乡。
《聊斋》里还有一些无关男女感情,写得也挺动人。《王六郎》写的是钓鱼人和水鬼成为酒友,这故事挺像我小时候听过的水鬼故事。《丁前溪》写的是郭解式的大侠做派。《田七郎》是全书最精彩的一篇,豪强武承休梦见命中贵人是猎户田七郎,因此武承休对田七郎极好,三天两头宴请,田七郎母亲是个识大体的人,她说:“武家能给我们的钱财,而我们能报恩的就只是条命”,所以,极力阻止儿子接受武家的恩惠。后来,田七郎为了报答武承休的盛情,上山打猎,争抢猎物中,失手杀死猎户。武家救下田七郎,田母这才答应田七郎与武家交往。后武承休被陷害,田七郎舍命手刃武家的仇人。故事,这几乎就是《史记》中的刺客列传中的翻版,像不像聂政刺杀侠累?
《聊斋》中还有一些奇闻逸事,如《蛇人》、《老饕》、《寒月芙蕖》、《查牙山洞》、《陆押官》,就像我们小时候听长辈说的一些江湖传说,几分真实,几分夸张,其中的神秘让听众迷醉。
《聊斋》中还有几篇揭露官府贪腐,苛捐杂税的暴政。如《促织》、《梦狼》、《考弊司》,其中的《促织》几次剧情反转,特别精彩,剧情跌宕起伏,笑中带泪,是不可多得的精品。《聊斋》中还有描写科举对人的摧残,如《王子安》,描写的常年科举不中的秀才出现的幻觉。可笑之余,不免可怜。
篇4: 聊斋志异阅读心得体会
“披萝带荔,三闾氏感而为骚;牛鬼蛇神,长爪郎吟而成癖。”《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也是这样,从怀才不遇到坚持不懈地写作,他不仅作出了世人无不为之赞叹的名作,他一生的经历,受挫后依然不放弃梦想的精神,我们同样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
初看《聊斋志异》,大惑不解:鬼故事是十分精彩,可我们为什么要读呢?后来,通过了解我知道了这本书的可学之处在于它的语言。听说《聊斋志异》古文中的句子十分精简,一但删掉一个字,句意就会改变。我不禁赞叹起作者的文笔绝妙,虽然精简,也不缺少生动的描写。
我还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古代社会,看到了人们的思想。例如无疑居第一篇的《考城隍》中宋生所写“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作恶,虽恶不罚”,可理解为古代社会所推崇的,但我认为更多是作者所向往的美好社会。
而张秀才送他的诗中”有花有酒春常在,无烛无灯夜自明”更是作者通过寄托在故事人物中表现了自己悠然自得、昂然向上的胸襟。不如说,蒲松龄被禁锢于八股文的世界里,这种写作才是抒发他内心的最好方法。这篇文章之所以当之无愧地位居第一篇,一句话能说明道理:“一部书如许,托始于《考城隍》,赏善罚淫之旨见矣。”
在《聊斋志异》中,让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席方平》。《席方平》揭露了封建社会吏治黑暗,虽然以正义与胜利告终,但发生在阴间的事却反应出了社会存在的问题,甚至连当今社会也尚未根绝。
富人用钱可以换取一切,而穷人只能迎合他们,否则会迎来生不如死的报应。上级会接纳这些富人的贿赂并答应他们的要求,不管这样做是否会扭曲公平。这究竟是不是作者想要的结局?如果有富可敌国,皇帝都要听从的人呢?如果有,是否结局就会改变,正义将一振不起?这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好在现在的社会众目睽睽,不至于颠倒黑白。《席方平》这个故事既反应了社会无序导致的黑暗,又可作为每个人的“镜子”,不使故事重蹈复辙,让每个正义的人去伸张正义。另一点我们还可以从席方平身上学到他孝顺的一面。如今面对火烤鞭打,我们还会坚持去为自己的长辈着想吗?
看完《聊斋志异》我不仅领略到了蒲松龄“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高超文笔,又从作者奇思妙想的鬼妖世界中悟出了无数道理。这本书的妙处,只有读后才体会得到。
篇5:聊斋志异节选阅读及答案
聊斋志异节选阅读及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尝蓄驯蛇二,皆青色,其大者呼之大青,小曰二青。二青额有赤点,尤灵驯,盘旋无不如意。期年大青死。一夜寄宿山寺,既明启笥(笥:箱笼),二青亦渺,蛇人怅恨欲死。冥搜亟呼,迄无影兆。然每至丰林茂草,辄纵之去,俾得自适,寻复返。以此故冀其自至。坐伺之,日既高,亦已绝望。出门不远,闻丛薪杂草中寒率作响,停趾愕顾,则二青来也。大喜,如获拱璧。视其后,小蛇从焉。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出饵饲之,兼饲小蛇。小蛇虽不去,然瑟缩不敢食。二青含哺之,宛似主人之让客者。食已,随二青俱入笥中。荷去教之旋折,辄中规矩,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
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又二三年,长三尺余。卧则笥为之满,遂决去之。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
二青在山中数年,渐出逐人,因而行旅相戒,罔敢出其途。一日蛇人经其处,蛇暴出如风,蛇人大怖而奔。蛇逐益急,回顾已将及矣。而视其首,朱点俨然,始悟为二青。呼曰:二青!蛇顿止。昂首久之,纵身绕蛇人如昔日状。又以首触笥,蛇人悟其意,开笥出小青。二蛇相见,交缠如饴糖状,久之始开。蛇人乃祝小青曰:我久欲与汝别,今有伴矣。谓二青曰:原君引之来,可还引之去。更嘱一言深山不乏食饮,勿扰行人,以犯天谴。二蛇垂头,似相领受。此后行人如常,不知二蛇何往也。
异史氏曰:蛇,蠢然一物耳,乃恋恋有故人之意,且其从谏也如转圜(如转圜:如同转动圆物那样简单)。独怪俨然而人也者,以十年把臂之交,数世蒙恩之主,转恩之主,转思下井复投石焉;又不然则药石相投,悍然不顾,且怒而仇焉者,不且出斯蛇下哉。
(选自《聊斋志异》有删节)
17、《聊斋志异》的作者是 (1分)
1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A.二青亦渺( ) B.俾得自适,寻复返( )
C.缘二青驯,故未遽弃( ) D.因而行旅 相戒( )
19.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东郡某人,以弄蛇为业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子路侍坐》)
B.与二青无少异,因名之小青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琵琶行并序》)
C.且怒而仇焉者 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左忠毅公逸事》)
D.乃恋恋有故人之意 其所以摧败零落者,乃一气之余烈。《秋声赋》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抚之曰:我以汝为逝矣。小侣而所荐耶?
(2)一日至淄邑东山间,饲以美饵,祝而纵之。
21、请结合文本的最后一段,简析作者的写作意图。(3分)
参考答案:
17、蒲松龄(1分)
18、A、没有影踪B、不久、一会儿C、立刻、马上D、告诫(4分)
19、B项,于是;A项,凭借/因为;C项,表并列/可是,表转折;D项,竟然/就是。(3分)
20、(1)耍蛇人轻轻地抚摸着二青说:我还以为你跑掉了哩。这个小家伙是你介绍来的吗? (得分点:省略句、逝、小侣、荐。)(3分)
(2)有一天,耍蛇人来到淄邑东山间,用好东西喂二青吃,祝福完后便放走了二青。(得分点:省略句、倒装句、祝。)(3分)
21、作为动物的.蛇,尚且能够眷恋故人之情,听取主人的劝告,不再作恶。作者的写作意图,显然是在讽刺、抨击那些恩将仇报的小人,他们的行为竟然还不如蛇。(3分)
【聊斋志异阅读心得202】相关文章:
10.聊斋志异序阅读答案与翻译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