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上学记 读书心得

上学记 读书心得

2023-06-15 09:07: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略略略木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上学记 读书心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上学记 读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上学记 读书心得

篇1:上学读书心得

最近,一直在读雷夫或有关雷夫的一些书籍。《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故事》、《成功无捷径》。说实话,真心佩服这个美国“老教师”!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个普通教师。我的失败多于我的成功,但我从来不放弃。”这就是雷夫,最朴实,最真实的一名教师。在读者眼里,他始终是一位从教三十余年的老教师。

然而,就是这名看似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却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伟大的`教育事业。很多时候,他的教育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身上,而他却成功了!在这里摘取了一些雷夫成功的经验来时刻提醒和帮助自己。

一、认识学生道德发展的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孩子们之所以完成家庭作业或者安静地上课是因为他们担心如果不这样做会惹麻烦;

第二阶段:你做某件事情是因为你希望得到回报;

第三阶段:你做事是为了取悦别人;

第四阶段:遵循规则,用规则来管理学生;

第五阶段:我做事会考虑别人;

第六阶段:要求学生形成一套自己的行为规范,而且始终遵循,即使父母,老师不在身边,他们也总是与人为善,因为这是他们的内在天性,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毋庸置疑。我们都愿意让我们的孩子们成为第六阶段的人,但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是否是第六阶段的人呢?

也无需多说,只要我们做到了,我们的孩子也一定会做到的!

二、学习是为了在生活中运用。

“我们要时刻铭记:孩子们一直在注视着你,他们以你为榜样。如果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和气待人,那我们自己就必须始终和气待人,即使在我气得想把那个孩子扔出去的时候,依然要和气地对待他。我不是要求学生认真勤勉,而是让他们看到老师就是认真勤勉的。”

“如果我学会了这项技能,我的生活就会变得美好!”

做好学生的榜样,让学生明白“我的学习是为了什么”。诠释了雷夫这两段话的核心意思,也是雷夫始终在努力遵循的两个教育准则。

三、如何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

“如果你们希望孩子信任你,那你就必须让他们了解你,你也必须做真实的自己,保持本真。”

“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信任我们,能向我们提问,于是我就总是给孩子们做榜样,说‘我不知道怎么做这件事,我得先请教一下别人。’孩子们看见后,就会说‘既然雷夫老师都要找别人帮忙,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呢?’这样就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对我的学生来说,我是第一个愿意倾听他们说话的人,我总是对他们很有兴趣,始终如一的善待他们。因此他们信任我,无论什么时候都信任我。”

真的是这样!只有和自己的学生真正建立起信任关系后,你的任何困难都不是问题了。

四、一辈子,一件事,不放弃!

雷夫说:“有耐心的人生活得会更美好!”我们是不是也应该这样,专注做一件事,认准了,永不放弃,我们就一定能够把这件事做好!

五、教育家可以是人。

“教育家可以是人”这句话是李振村先生与雷夫在“中国名师”对话(20xx年3月6日)后,这样评价雷夫的。

“雷夫的到来让我们知道,只要你能够用朴素的教育行为影响孩子的命运,你就是教育家。用这种标准来看中国的教育,我们有千千万万的教师教育家,校长教育家。”李振村这样说。

是时候了,是“石头愿意开花”的时候了,是让教育家从云端走向大地的时候了,是让教育家沾染一点人间烟火的时候了,是让教育家成为是实实在在的人的时候了。

让我们从学习雷夫开始,让每位教师都成为教育家!

篇2:上学读书心得

一收到作者花猫的《姜小牙上学记》之《我的变形记》,我立刻被主人公姜小牙活泼开朗的性格所吸引,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由刚开始对他乱花钱的担忧,到后来对他勤俭节约、募集捐款的点赞。真的很感谢喆妈公益阅读这个平台,让我了解了众多适合各个年龄段儿童的书籍,使我在育儿的路上走得越来越宽,眼界也变得越来越广。

这是一套适合0-6岁儿童阅读的注音、全彩、美绘读本,是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是以日记体的形式呈现给孩子们的,作者捉住6岁小孩子的性格特点,通篇以对话的'形式展开,一日一事,一问一答,自然活泼,避免了冗长拖沓,小孩子一拿到这本书就会爱不释手,绝对不会出现读会儿显得不耐烦的现象。已上三年级的儿子一看到书的封面,马上被小牙的两颗大牙逗乐了,再一读里面的文字,直接就拔不出眼来了,什么也顾不得了先读完再说,读完后很庆幸自己不是原来的姜小牙,而且为转变后的姜小牙松了口气。

《我的变形记》以“姜小牙是一名有钱人家的孩子,他有爱花钱的坏毛病”这条线索展开,小牙问爸爸要钱买零食,爸爸谎称破产了,小牙成了穷光蛋,识破爸爸骗局,又成了大富翁,后参加电视台《交换身份》节目,亲身感受了山区小学孩子们的生活,尤其亲眼看到同桌孙二娃的困境,他惊呆了,这时他精神上收到了洗礼,行动上来了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变......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内容跌宕起伏,很吸引小孩子们的眼球。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相信我们每个人身边不乏有“以前的姜小牙”这样的例子,他们从出生到现在,吃穿无忧,根本不知道缺钱是咋回事儿,也不知道吃苦是啥滋味,整天就想着吃好、玩好,把学习这么重要的事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就想着玩手机、玩电脑,父母、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真该让他们去山区亲身体验一回那里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们应该就会明白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相信我们每个人身边不乏有“以前的姜小牙”这样的例子,他们从出生到现在,吃穿无忧,根本不知道缺钱是咋回事儿,也不知道吃苦是啥滋味,整天就想着吃好、玩好,把学习这么重要的事抛在脑后,一门心思就想着玩手机、玩电脑,父母、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诲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真该让他们去山区亲身体验一回那里艰难困苦的生活,他们应该就会明白自己“身在福中不知福”了!

北猫的《姜小牙上学记》第一季共四本书,分别是《给我一个好朋友》、《我的变形记》、《好朋友争夺战》、《老师的法宝》,我们收到的是《给我一个好朋友》。收到书两天了,因为每天忙碌宝贝九月份上小学的各种事宜,昨天早早地把书放在电脑跟前,这才没忘记带回家。

最近给依宝贝要求一直在读《重返狼群》,到晚上读书的时间了,我说:“咱们读《姜小牙上学记》吧。”不识几个字的宝贝目前还不会自主阅读,自己拿过书翻了一下,搁到一边说:“我不听,这个不好听吧?”我:“这是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姜小牙的上学日记,你可以听听有意思不?你马上也要上小学了,了解一下姜小牙在学校里都发生了哪些事情,等你以后上学了再看看你的小学生活跟小牙的一样吗?”听我这么一说,宝贝举着书说:“那妈妈给我读吧。”

篇3: 《米小圈上学记》读书心得

今天,我读了《米小圈上学记》,里面写了很多让人笑破肚皮的故事,特别是米小圈、姜小牙、李黎。

在《米小圈上学记》中,米小圈刚开始还想上幼儿园,因为幼儿园可以玩玩具,还不用写作业,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位美丽的老师,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又遇上了一个美丽的老师,这让他喜欢上了一年级,在一年级中又认识了好多同学,有姜小牙、李黎。发生了搞笑的场面,突出描写了米小圈他那玩皮淘气的性格。有时跟着姜小牙也会吃苦,因为姜小牙有时还骗米小圈,姜小牙有一个爸爸叫姜大牙,因为他爸爸的牙特别特别大,可以说是超级大,所以他爸爸才叫姜大牙。你肯定想知道米小圈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名字呢?因为他刚出生的时候还没起名字,他就爬到桌子上拿起笔在纸上画了一个小圈,所以就叫米小圈。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作文也是这样,只有写出了令人感兴趣的事才能引起别人的好感。

篇4: 《米小圈上学记》读书心得

我十分喜欢看《米小圈上学记》,这套书共有六本。

今天我已经看完了第四本:新同桌的烦恼。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米小圈升入了二年级,这是一个美妙的开始。更美妙的是米小圈终于离开了刁蛮的李黎,有了一个新的同桌徐豆豆。徐豆豆是个特别逗的女孩儿,跟米小圈很像,他们在一起无比开心,同时也闯出一些祸端,可时间一长,米小圈发现还是李黎好,至少能阻止他去闯祸。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同学之间应该团结,不能总闯祸,不能乱涂乱画,这就是我喜欢这本书的原因。

篇5: 《米小圈上学记》读书心得

我最近读了《米小圈上学记》这本书后,知道了米小圈很喜欢踢足球,可是他爸爸妈妈不让他踢球,鸡肉老师给米小圈说:“不要放弃,要坚持自己的梦想。”经过努力,终于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梦想像一块宝石很吸引人,但是很难实现,只有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能放弃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以前我很喜欢打篮球,可是一直都打不好,最终我放弃了。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做什么事都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我相信只要坚持我的篮球梦想就一定会把球打好的。

梦想是起点,只有坚持才能到达终点。

篇6:《上学记》读书心得体会

近日,阅读了《上学记》,印象深刻。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里,对最精彩的回忆留给了西南联大。那一代人成长在内忧外患的年代,学子的理想都很单纯,那就是赶走日本鬼子,建立民主的新中国。单纯并不代表没有生机,单纯也不是简单的代名词。建国后出身的人,特别是70后、80后,更是无法体会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和情怀。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理想,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历史责任。

从《上学记》一书中,我触摸了70年前我们中国学子的理想和追求。近百年来,伟大的中国人一直都渴望自由,渴望解放,争取民族的发展空间。有思想、有理想的人,越在艰难坎坷的环境里,越会振作精神,积极思考。像何兆武这样一代的中国知识分子,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我们这片古老而焕发活力的土地!你说,能不使人感动不已吗?想想前辈们舍生忘死的付出,才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难道不应该更珍惜自己的生活吗?我们能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学习,这更是一种来之不易的幸福啊!

篇7:《上学记》读书心得体会

在电视上看到一档节目,正好在介绍何兆武先生的《上学记》,通过介绍知道这本书现在已经风靡整个知识界,想想一定很有看头,于是去书店买了这本书。

《上学记》是部口述作品,仔细阅读《上学记》这本书后,也越发认为这是一本好书。因为是通过何兆武先生的口述,所以语言表达直白、生动、真实,描述的不仅仅是他上学的一些事情,更多的是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风貌。虽说这是一段口述历史,但我觉得更象老人的自身经历,是他对当时社会的所见所闻、对当时社会的亲身感受的一个回忆录。尤其是对那一代知识分子的求学经历显得格外真实。何先生在书中反复地提到“幸福”,然而实际上,何先生求学的时代,正是中国最痛苦的时代。五四退潮以后的中国是一连串的战争,烽火岂止连三月!战乱的生活是艰苦的,可是他们那一代人却处处洋溢着振奋的精神,许多人宁愿选择颠沛流离的生活,而不愿做亡国奴。他们自然而然把追求国家富强当作自己的理想,把民族的整体崛起看作个人幸福的基础。而我们现在对幸福的理解却总是那样庸俗现实,每天习惯于抱怨,抱怨不涨的工资,抱怨不畅的交通,抱怨不好吃的饭菜,抱怨不通情的领导,但是却从来少有人抱怨自己的学识和能力太低。

通过读《上学记》,我才清晰意识到曾经被自己下意识深深隐藏的挑剔和浮躁,那种自惭形秽的感觉便随着纸页的翻动而慢慢增加,然后感动到甚至想流泪。何先生在书中强调读书不一定非要有目的的去看书,而且最好是没有任何目的,读书本身就是目的。读书本身带来内心的满足,好比一次精神上的漫游,在别人看来,游山玩水跑了一天,什么价值都没有,但对我来说,过程本身就是最大的价值,那是不能用功利标准来衡量的。其实,求知的乐趣不正是为了更多的了解世界,读书真正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了解一件事物时,又发现了另一件自己不知道的事物,前方似乎总有未知在等着自己,越想去了解,就会发现更多的自己不了解的东西。这无穷尽的未知才是求知的乐趣,让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吧。

何先生求学历经战争年代,之后又是文革,对于多数人来说,这个回忆总不尽然是美好的,可是何兆武先生依然能用轻快幽默的语言婉娩道来,让人读起来有时心酸,有时好笑,有时振奋,有时颓唐,使人仿佛也融入到那个时代,沉醉在何先生的回忆以及那一个是非年代里了。

篇8:《上学记》读书心得体会

何兆武的《上学记》是一部与众不同的书,在于它是由何先生口述,由他人记录整理的。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种形式的书,刚开始读的时候,我还以为是由于何先生过世了,只能有旁人代替继续写。其实不然,我想何先生是有意而为之,这种写法有一种妙处,那就是有一种亲切感,平易近人,感觉就像是和作者本人面对面的交流,听老人讲着他独有的美好故事。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何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上学生活了,这也是《上学记》的核心、精华所在。西南联大的学习氛围非常好。

其一,是自由的学术氛围,当时的学生,各持己见,但是面对分歧,他们最多争辩,绝不会将情况恶化成吵架。然而,为什么会有如此自由自在的环境呢?我想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学生之间的友谊良好。何兆武先生这里指出,人的创造力由求知自由、思想自由和个性发展组成,而个人的独创能力实际上才是正真的第一生产力。自由的环境造就了学术的多产。

其二,就是西南联大的教学状况了,何先生对此有否定,但大体上是肯定的。这些教授们表现的也比较“自由”,很多教授上课不像现在的老师一样兢兢业业,讲义都不带,高兴讲到哪就到哪,更有甚者,像现在的'学生一样,来上课还得看心情。我觉得这是对学生的不负责,教授的个性不应该在讲台上发挥的这么淋漓尽致。

西南联大出了很多大家,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其原因,我想有这么几点。首先,西南联大的生源较之其他大学,不能说最好,但绝对是数一数二的。其次,西南联大的周边环境比较偏僻,学生们除了在学校一心向学,毫无其他去处。然后,教授们虽然有点喜欢耍性子,但他们的水平非常不错,他们能传给学生知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的成长十分重要,认知水平高了,在学术上才能有更高的造诣。最后,西南联大的教学规模属于小班教育,众所周知,这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非常有利,学生和老师能处于更活跃的互动之中,很多新创意、新想法也随之迸发而出。

《上学记》为我们了解近代生活提供了一个平台,若是何先生能再写一部《上班记》之类的书讲述一下工作的生活那就更好了。

篇9:《上学记》读书心得体会

《上学记》是何兆武先生一篇口述形式的回忆录,叙述他49年以前的求学之路。书不厚,200多页的样子,大约2天时间就能读完。叙述的风格深深烙着何先生的性格特征:恬淡、平静,但骨子里透着一种坚韧。由于之前受《南渡北归》的影响,对旧中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尤其是西南联大的故事颇感兴趣,何先生的书很快吸引了我。读罢此书,心里有一种难以言述的感慨和向往,之前看完《南渡北归》后积留在心中的那股“气”似乎一下子被引发了,不吐不快,说说我对本书、作者和那个时代几点最深的印象。

一、幸福

何先生的话语中充溢着幸福感,这是他的人生哲学,享受喜欢的事,不强求成绩,只是因为喜欢而沉醉,这是多么惬意的心境。记得自己在读研时,导师送了“不功不利,不焦不躁”八个字以勉励我,我一直希望自己能接近这种境界,但越刻意的结果却是渐行渐远。曾感觉自己可能一辈子与这种心境无缘,但何先生的书又让我感觉到希望。他告诉我们,幸福不是闭门造车,幸福也不是用各种世俗的成功标准来衡量的,幸福是一种涅槃,只要你保持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希望并经受了生活的洗礼,你就是幸福的。我现在学习,工作,心中有一种自己会越来越好的期盼,而且这种感觉有时很真实可以触摸到,虽然也经常被一些烦心事所搅扰,但总得趋势是好的,我希望自己能保持这股热情和势头,用越来越好的希望支撑起一种平和的心境,让自己在生活中变得成熟和强大。

二、朴实

何先生读书时的学风是非常淳朴的,虽然战火纷飞,但学生们都能静下心来学习,所以何先生说他一生中最快乐的读书时光中的大部分都是在西南联大度过的。淳朴的学风有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学生不势利、不物质、不攀比,不会将家境作为划分地位的标准。何先生特别说了几个同学,比如孙念增,他的祖父曾是清朝的尚书,此外还有北洋总理的孙女,蒋介表姐的孩子等,都是赫赫显贵之家,但子孙毫无骄矜之气,也和普通学生同学同住同吃苦,比之今天“四大名爹”的子女,实在让人感慨这社会到底在进步还是退化。想想自己,有时心中也难免会产生对金钱、物质、地位的欲求的“俗”气,看了何先生的书,对把持自己抵制一些庸俗的习气颇有帮助。

三、自由

比之今天的所谓名校和专家,何先生就读的西南联大可谓是真正的群星璀璨。这里有饱学博识的大师:陈寅恪、华罗庚、叶企孙、吴大猷、梁思成、梅贻琦、朱自清,这里有冉冉升起的新星:李政道、杨振宁、王浩、殷海光,看着这一个个世界级的名字,何先生点出了英雄辈出的原因:自由。首先是教学模式的自由,老师上课可以不用教材,不限范围,往往信手拈来,不拘一格却又博大精深。其次是政治氛围的自由,从校长到学生,遵从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各种主义、思想、理念或激烈碰撞或高谈阔论,可谓是百家争鸣,畅所欲言。第三是用人的自由,学校真正实践着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用人标准,不以文凭论英雄,像华罗庚、沈从文等人,均是连中学文凭都没有的,但学校却授之以教授之位,可见当时的学术风气是如何的开明。

读完《上学记》后,我更清晰的感觉像何先生那一代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对于人生的“悟”对于今天的我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只要用心去阅读,我想,每个人都能从他们身上收获良多。

【上学记 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1.米小圈上学记优秀的读书心得

2.米小圈上学读书心得

3.读书心得周记

4.周记 不想上学

5.《窃读记》读书心得500字

6.骑鹅旅行记读书心得

7.琐记读后感读书心得300字

8.猫城记读书心得800字

9.米小圈上学记读后感

10.读书心得

下载word文档
《上学记 读书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