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救助读后感300字
“Lucia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蚂蚁的救助读后感300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蚂蚁的救助读后感300字,希望对大家带来帮助,欢迎大家分享。
篇1: 《蚂蚁救助》读后感
20xx年3月28日星期日
今天我读了《蚂蚁的救助》,我觉得那5只小蚂蚁是有爱心又有团结精神的小蚂蚁,我们要向它们学习,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蚂蚁是怎样救助的吧!
一天,我在阳台正给心爱的石榴浇水,浇着浇着,我突然发现有两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我浇的水里。我想小蚂蚁的生命力强,不会有事。过了一会,水没有了,果然湿漉漉的那两只小家伙在泥土上恢复了正常,又在继续玩耍。
我发现又有2只小蚂蚁沉在泥浆里,我必须用细小的东西把它们挑出来。当我回房拿来一根针想把它们挑出来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前面已经恢复正常的那两只小蚂蚁正在帮助这两只陷进泥浆里的小蚂蚁。它们多用劲呀,终于把第一只救出来了,马上它们又合力把第二只也救出来了。
它们正准备回家,不知是什么气息还是它们的语言,吸引着它们都朝一个方向张望,原来还有一只小蚂蚁掉进泥浆里了,它们赶快爬向那只蚂蚁,很快把那只小蚂蚁也救出来了。它们排着队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我觉得蚂蚁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不正是我们需要的吗?
篇2: 蚂蚁的救助读后感300字
今天我们学了一篇文章――《蚂蚁的救助》。文章里的蚂蚁关爱他人,关爱生命的思想感情,让我深受感动,更让我想起了5.12特大地震中感人的一幕。
虽然5.12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我相信这一幕一定还都印在我们每一个人心里面。一个9岁的.男孩儿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和他的同学们一起被埋在了废墟下,在黑暗中,在他的同学们都绝望的时侯,他鼓励大家,告诉大家我们一定有希望,大家不要害怕,跟我一起唱歌,唱歌就不害怕了。在废墟下被埋了2个小时以后,个子矮小的他率先从废墟下爬了出来,但是他并没有逃离现场,而是又爬进废墟,背出了两名受伤的同学。他,就是感动了整个中国的――林浩。这一件事情一直深深的感动着我,今天课文中的小蚂蚁,互相救助,互相帮助的场景,又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这件事。
小蚂蚁和林浩面对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教会了我人人都要有爱心,关爱他人,关爱生命。让我懂得了面对困难不放弃,保持冷静的头脑,想办法解决问题,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能放弃。
篇3:蚂蚁的救助课文内容
今天,我读了《蚂蚁的救助》这篇课文。课文中主要讲述了蚂蚁在危险的时候相互帮助的故事,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同时也告诉我们应该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不离不弃。
文章中那些小蚂蚁不但感情深厚,而且在同伴面临绝境时能警觉冷静的去奋力救助,不惜牺牲自己。这真是值得我们大家去学习的一种高尚品质。
读完课文后,使我不禁想起了四年前发生在我国震惊世界的5.12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国派出救援队员去救助埋在房子底下的那些人们,尽量把伤亡损失减轻到最低,而那群被困的人们也用自己顽强烦人毅力与老天抗衡着。这,难道不是一个互相帮助的典型例子吗?
所以说,只要人人都多一点关爱,学会互相帮助,不放弃顽强拼搏的精神。那么,一切困难将不会再是困难!
篇4:蚂蚁的救助课文内容
今天,我学习了《蚂蚁的救助》一文,知道了蚂蚁虽小,但也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生命,在看到对方处于危险的时候能够不顾个人安危地救助。这使我非常感动。
这使我想起了人们之间也经常发生的类似的事情。记得去年夏天,在武汉有三名大学生,为了救一名落水儿童,自己都献出了生命。在前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有许多人被倒塌的房屋压在下面,很多人奋不顾身地解救,用手把废墟,有的人也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生活中这样帮助别人的事是比比皆是的,他们的行为让人敬佩,值得我们纪念。
但是,也有一些人,看见有困难的人,或是处于危险的人,他们视而不见,有的甚至幸灾乐祸。几年前有报道说,几名学生为了营救落水儿童而自己落水,生命垂危。老师和同学求助附近的划船的人,但那些人坚持要很多的钱才肯救人,最后因为耽误了时间,使那几名学生被淹死。这样的人,我看他们连蚂蚁都不如。
在生活里,无论动物或人类,都应该有互相帮助的精神。亲人之间、同学之间、还是师生之间,谁有了困难,都应热心伸出友爱之手。这样,我们的社会才会真正变成美好的社会。
篇5:蚂蚁的救助课文内容
今天我们学完了《蚂蚁的救助》这篇课文,我被课文中黄蚂蚁的这种团结友爱和对同伴的关心和帮助的道德品质所感动。
课文中讲了“我”在浇石榴的时候,发现了几只黄蚂蚁在水面上挣扎着。于是“我”没有对它们进行救援,因为水很快就会渗下去。水渗下去后,我发现有俩只黄蚂蚁被土埋住了半截身子,后来我就去拿了一枚大头针,结果刚出来,就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俩只黄蚂蚁被同伴救了出来。它们巡视一番,就迅速的逃离了。后来,我用大头针帮助另一只蚂蚁逃离了救援现场。蚂蚁得救了,但是黄蚂蚁家族的团结和关爱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读完了课文后,也被作者写的文章深深的感动了,我要学习它们互相帮助和面临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让我们像黄蚂蚁一样去关爱帮助别人吧!
篇6: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蚂蚁的救助》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述了一群蚂蚁在遇到危难的时候相互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从而也告诉人们应该学会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以及作者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和词语,引导学生知道蚂蚁是怎样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学生明白:做人要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德修养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在他人有难的时候能奋力相助。学习这篇课文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 敬重之情,也让学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关爱。
这一课时教学中,成功的地方有:
1.教学环节紧凑,时间利用率高。
2.教材中的知识点抓得比较实,注重细节,如对标点符号的 处理,进行课堂小练笔等。
3.教师讲得少,学生说得多,体现学生学习的 主体地位。
4.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打破教材的顺序,通过提纲携领式的问题直冲重点句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 效率。
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中学生放生读得比较少,对有感情朗读训练、指导的 不到位。
2.教师的 语言有待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篇7: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蚂蚁的救助》这篇课文讲述了几只蚂蚁在遇到危难之时相互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从而也告诉人们应该学会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事后的感受。条理非常清晰,分段不是难事。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第二部分的教学上,即蚂蚁的两次救助和作者的关注。我先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划分段落,然后直接切入重点段落,让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理解。这样的流程条理清楚,结构上一目了然,重点也凸显出来了。只是在学生找出重点语句理解感悟上,显得过于粗略。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指导朗读。通过师生的梳理整合,找出了相关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让学生明白:蚂蚁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这一种本能,令作者的心灵深受震撼,这种 “ 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 指的就是 “ 生命之间要有关爱,人们应该懂得关爱他人,学回当别人有了困难甚至面临绝境时去奋力相助,甚至不惜牺牲一切 ” 。
在学习蚂蚁的救助过程中我让学生用上 “ 先 …… 接着 …… 然后 …… 最后 ……” 的顺序自己动口说说,明白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 . 因为这篇课文的中心是通过一些重点语句来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从而也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要有关爱,应懂得关爱他人,危难之时互相帮助。在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中的重点词句上进行挖掘。我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感悟到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这一崇高的道德品质。如抓住 “ 我放弃了与这两只黄蚂蚁争功的机会,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那么在每一次的救助中,从哪些词句体现出这种 “ 令人感动 ” ,如:用力、挣扎、衔咬、亲吻、触摸 …… 等等词语的挖掘,体会受难者的无助,需要帮助,而这时的施救者的举动是多么的温暖人心,让受助者、施助者、旁观者真正地感动,从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当然,教学设计只是一种预想,每节课都会有一些遗憾,在这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课文较长,在用了大量时间进行读的训练后,对于课文内容和字词的理解只能抓住关键和重点,而课文中的有些资源没有充分地被利用,对复述课文这一要求只能作为课后练习,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和指导。另外,在整节课中,留给学生展开联想的空间不足,使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蚂蚁教学反思马拉松教学反思马教学反思
篇8:《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故事(刘邦谋士张良用糖做诱饵,使蚂蚁闻糖聚聚成字,最终导致霸王自杀。)导入新课-----蚂蚁的救助。接着处理生字和疑点词句,并且分组竞争,上台展示,评出最佳组。然后,分段落大意,让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激发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最后,反馈练习,及时解决当堂问题,达到现学现用,不留知识漏洞。
优点:
1,小组合作,上台展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2,导入新颖,引人入胜。
缺点:
1,品读课文,讲解有点多,给学生空间少。
2,假如课的结尾,用爱的奉献的歌曲,渲染氛围会更好。
拓展延伸:
生命是可以相互感动的,爱是可以相互传播的。有时,只要我们伸一伸手,就可以握住一份美好的情缘,跟可以牵出一份人世间的温馨!孩子们,小动物都知道,相互帮助,团结友爱,难道我们人与人之间不更应该将爱心一个一个的传递下去,建立美好的家园吗?
篇9: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蚂蚁的救助》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中年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读多想,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课堂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引导,把大量的时间都留给学生,让学生去读,去谈读后的收获,去说读后的感悟,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和词语,引导学生知道蚂蚁是怎样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学生明白:做人要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德修养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在他人有难的时候能奋力相助。在学习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也让学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关爱;既把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又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篇10: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会认的字7个,会写的字15个,会掌握的词语14个。
3.帮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从中感悟到做人就应该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要知道去关爱他人,关爱生命。
4.帮助学生学习课文按顺序叙述的方法,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准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释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
同学们,蚂蚁是一种体型极小的昆虫,然而就是这种小昆虫的相互救助之举,却给了作者以巨大的启迪。我想,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们会对小蚂蚁产生一种新的情感,会有更多的感悟。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齐读题目,思考问题:
(1)“救助”是什么意思?
(2)“蚂蚁的救助”是什么意思?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想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一说课文大意。
二、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
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
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
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5.理解词语意思。
6.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还要注意多音字在不同语言环境下的读音。如“挣扎”与“挣到”都是在本课中出现的词语,但它们的读音却不一样。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积累下来加以运用。
三、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在书中画出不懂的地方。
4.小结:多有意思的一件事呀!读后你有什么想法,请你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和同学交流。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昨天的课上,我们结识了一位可敬的动物朋友。我们了解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就是——(齐读课题“蚂蚁的救助”)
1.回忆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报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二、读中感悟,体验情感。
1.出示自学提示:
(1)是什么事引起蚂蚁相互救助的?
(2)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3)我在一旁又做了什么呢?
(4)从这件事中,我受到什么启发?
(5)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小组讨论,交流想法:
(1)分组汇报自己自学后的想法。
(2)小组内解决不懂的问题。
(3)小组中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3.交流过程:
学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找出事情的起因。
(2)出示语句: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渗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这句话。
(4)提问:读读改写的句子,你明白了什么?书中为什么这样写?(强调原因)
学习第二部分:
(1)当花盆水渗下去时,发生了什么情况,我怎么想的,准备怎么做?
(2)按提示填空回答问题。
当时,我想,我准备。
(3)我为什么放弃救助蚂蚁的行动?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品味“意想不到”的意思。换一个词,意思不变。(意料之外、出乎意料等)
(4)体验这种情感再自由读第三自然段。
(5)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在谈救助过程时,品味词语、句子,体验作者情感。
①区分“用力”与“奋力”两个词。
明确:“用力”与“奋力”都是使劲的意思,“奋力”比“用力”程度更深;从“奋力”一词,体会到什么:作者为了与第三自然段区分,避免了重复。
②哪幅插图画出了这个情景?看图说说蚂蚁怎样救遇难的同伴?
③画出描写获救蚂蚁被救出后的动作的词语,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④我看到还在水中的蚂蚁时,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救助落难的蚂蚁的?
⑤出示句子: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说说从中感受到什么? ⑥蚂蚁被救出后,又有怎样的举动呢?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⑦品味“立即、亲吻、触抚、试图、衔、碰”等词语并想象它们当时想什么呢?说什么呢?
(6)指名读第二部分,用“先„„接着„„然后„„最后”等词语说一说蚂蚁相互救助的过程。 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作者看到蚂蚁的救助过程是怎么想的?有什么感受?
(2)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道德品质?
三、总结全文,深化理解。
1.作者写蚂蚁的救助这篇文章是为了什么?
2.总结:
小蚂蚁虽然弱小,然而在同伴遇到危险时,它们奋力相揪,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面对它们,我们怎能不升腾起敬重之情呢?从它们身上,我们也得到了启示,那就是——(看板书总结)。
3.请你对小蚂蚁说一句话。赞美它的品质、精神或谈自己的感受。
篇11:蚂蚁的救助教学设计
《蚂蚁的救助》阅读原文:
夏天的一个午后,我给阳台上的几盆花木浇水。在浇石榴(liú)时,发现有几只黄蚂蚁浮在水面上挣(zhēng)扎着。我知道,蚂蚁虽不会游泳,但它们是生命力极强的小生灵。我没有对它们实施救援,因为花盆中的水很快就会渗(shèn)下去,蚂蚁就可以着陆了。
不一会儿,水没有了。几只蚂蚁在湿漉(lù)漉的泥土上又恢(huī)复了正常活动,但有两只不幸的黄蚂蚁被湿泥埋(mái)住了半截身子,正努力挣扎着向外爬,可又爬不出来。我想,我应该救助一下这两个落难者了。我必须找一样细小的工具,不然,用手指或稍微粗点儿的小棍儿,都有可能使救助变成杀生。
但是,当我从室内取了一枚大头针走出来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只被埋的蚂蚁同时被另外两只同伴救助着——那两只来救助的黄蚂蚁正用力向外拉它们的同伴。我放弃了与这两只黄蚂蚁争功的机会,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一只蚂蚁先被同伴救了出来。另一只在同伴的奋力救助下,也从泥土中挣[zhèng]出了身子。它们小心翼翼地向四周试探了一番,便迅速(xùnsù)逃离了。奇怪的是,有一只黄蚂蚁却没有离开,而是在救助现场继续衔咬泥土,似乎下面还埋着什么东西。我想看个究竟,就没有打扰它。不久,我看到有一对小小的触角晃动着露了出来,原来下面还有一个落难的同伴。这次我必须要帮助它们了,因为这场“水灾”是我造成的,我在这些小生灵面前是负有责(zé)任的,甚至可以说是罪过。我极其小心地用针尖挑[tiǎo]开泥土,使这只小蚂蚁露了出来。黄蚂蚁看到同伴后,立即上前去亲吻(wěn)触抚(fǔ),并试图将它衔走。这时,被救助的蚂蚁已经恢复过来,与黄蚂蚁互相用触角碰了一下,便一起离开了。
我不是昆虫学家,不知道蚂蚁的救助行为是一种偶然还是出自本能。但我觉得在这一点上,它们确实表现出了一种我们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蚂蚁的救助》这篇课文讲述了几只蚂蚁在遇到危难之时相互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从而也告诉人们应该学会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事后的感受。条理非常清晰,分段不是难事。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第二部分的教学上,即蚂蚁的两次救助和作者的关注。我先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划分段落,然后直接切入重点段落,让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理解。这样的流程条理清楚,结构上一目了然,重点也凸显出来了。只是在学生找出重点语句理解感悟上,显得过于粗略。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指导朗读。通过师生的梳理整合,找出了相关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让学生明白:蚂蚁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这一种本能,令作者的心灵深受震撼,这种“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指的就是“生命之间要有关爱,人们应该懂得关爱他人,学回当别人有了困难甚至面临绝境时去奋力相助,甚至不惜牺牲一切”。在学习蚂蚁的救助过程中我让学生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的顺序自己动口说说,明白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因为这篇课文的中心是通过一些重点语句来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从而也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要有关爱,应懂得关爱他人,危难之时互相帮助。在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中的重点词句上进行挖掘。我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感悟到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这一崇高的道德品质。如抓住“我放弃了与这两只黄蚂蚁争功的机会,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那么在每一次的救助中,从哪些词句体现出这种“令人感动”,如:用力、挣扎、衔咬、亲吻、触摸……等等词语的挖掘,体会受难者的无助,需要帮助,而这时的施救者的举动是多么的温暖人心,让受助者、施助者、旁观者真正地感动,从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当然,教学设计只是一种预想,每节课都会有一些遗憾,在这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课文较长,在用了大量时间进行读的训练后,对于课文内容和字词的理解只能抓住关键和重点,而课文中的有些资源没有充分地被利用,对复述课文这一要求只能作为课后练习,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和指导。另外,在整节课中,留给学生展开联想的空间不足,使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12: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以及作者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和词语,引导学生知道蚂蚁是怎样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学生明白:做人要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德修养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在他人有难的时候能奋力相助。学习这篇课文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 敬重之情,也让学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关爱。
这一课时教学中,成功的 地方有:
1.教学环节紧凑,时间利用率高。
2.教材中的知识点抓得比较实,注重细节,如对标点符号的 处理,进行课堂小练笔等。
3.教师讲得少,学生说得多,体现学生学习的 主体地位。
4.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打破教材的顺序,通过提纲携领式的问题直冲重点句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 效率。
不足之处:
1.在课堂中学生放生读得比较少,对有感情朗读训练、指导的 不到位。
2.教师的 语言有待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篇13:《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蚂蚁的救助》精品教学反思
《蚂蚁的救助》讲述了一个蚂蚁在遇到危难的时候相互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从而也告诉了人们应该学会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以及作者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和词语,引导学生知道蚂蚁是怎样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学生明白:做人要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德修养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在他人有难的时候能奋力相助。学习这篇课文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也让学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关爱。
这一课时教学中,成功的地方有:
1.教学环节紧凑,时间利用率高。
2.教材中的知识点抓得比较实,注重细节,如对标点符号的处理,进行课堂小练笔等。
3.教师讲得少,学生说得多,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4.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打破教材的顺序,通过提纲携领式的问题直冲重点句段,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不足之处:
1.课件制作不够精细,在出示学生找的句段时,一下全出来了。
2.在课堂中学生放生读得比较少,对有感情朗读训练、指导的不到位。
3.教师的语言有待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篇14: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蚂蚁的救助》讲述了一个蚂蚁在遇到危难的时候相互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从而也告诉了人们应该学会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使学生能够感悟到课文的主题,认识到做人应该遵循的道德准则。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在这一课时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蚂蚁是怎样相互救助的? 以及作者是怎样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让学生通过理解重点句和词语,引导学生知道蚂蚁是怎样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的,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使学生明白:做人要做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德修养的人,要懂得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在他人有难的时候能奋力相助。
学习这篇课文既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也让学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要学会关爱。
篇15:蚂蚁的救助教学反思
《蚂蚁的救助》这篇课文讲述了几只蚂蚁在遇到危难之时相互救助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生命的敬重之情,从而也告诉人们应该学会关爱动物,关爱生命。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三部分,即事情的起因、经过,以及事后的感受。条理非常清晰,分段不是难事。我把教学的重心放在了第二部分的教学上,即蚂蚁的两次救助和作者的关注。我先让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划分段落,然后直接切入重点段落,让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进行分析理解。这样的流程条理清楚,结构上一目了然,重点也凸显出来了。只是在学生找出重点语句理解感悟上,显得过于粗略。没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指导朗读。通过师生的梳理整合,找出了相关的重点词句,加以理解,让学生明白:蚂蚁奋不顾身地救助同伴这一种本能,令作者的心灵深受震撼,这种 “ 人类所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 ” 指的就是 “ 生命之间要有关爱,人们应该懂得关爱他人,学回当别人有了困难甚至面临绝境时去奋力相助,甚至不惜牺牲一切 ” 。
在学习蚂蚁的救助过程中我让学生用上 “ 先 …… 接着 …… 然后 …… 最后 ……” 的顺序自己动口说说,明白什么是事情发展的顺序 . 因为这篇课文的.中心是通过一些重点语句来体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从而也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要有关爱,应懂得关爱他人,危难之时互相帮助。在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中的重点词句上进行挖掘。我让学生在思想上真正感悟到珍爱生命、关爱他人这一崇高的道德品质。如抓住 “ 我放弃了与这两只黄蚂蚁争功的机会,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 这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那么在每一次的救助中,从哪些词句体现出这种 “ 令人感动 ” ,如:用力、挣扎、衔咬、亲吻、触摸 …… 等等词语的挖掘,体会受难者的无助,需要帮助,而这时的施救者的举动是多么的温暖人心,让受助者、施助者、旁观者真正地感动,从而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当然,教学设计只是一种预想,每节课都会有一些遗憾,在这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课文较长,在用了大量时间进行读的训练后,对于课文内容和字词的理解只能抓住关键和重点,而课文中的有些资源没有充分地被利用,对复述课文这一要求只能作为课后练习,学生得不到相应的训练和指导。另外,在整节课中,留给学生展开联想的空间不足,使学生丰富的想像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展示。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篇16:救助作文300字
山村的早晨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清晨,淡红的太阳从薄雾中偷偷地爬了出来。
这天,王爷爷早早来到田野边散步,呼吸着山村里的新鲜空气。忽然,爷爷看见草丛里有一只发抖的小白兔,缩成一团,用红红的眼睛宛如红宝石渴望着他,好像在向他求救:“我不知回家的路……”王爷爷马上俯下身子抱起发抖的小白兔,并大声呼喊:“谁家的小白兔?”可是没人应答,他只好抱着小白兔往家里赶,这时小白兔一动都不动,睡在王爷爷的怀里舒服极了。
王爷爷一到家,马上拿了一个苹果给它吃,它饿极了,三瓣嘴一动一动的,马上将苹果吃掉了,接着爷爷拿出新鲜的青菜喂小白兔吃,一边喂一边抚摸着它的头说:“慢慢吃,不急不急……”只见小白兔两条前腿抬起,抱着青菜大吃起来,边吃还边看着爷爷,好像在说:“谢谢你救了我……”在爷爷的精心喂养下,它一天天长大了,小白兔雪白的毛干干净净,短短的尾巴长耳朵,真是可爱极了,显得更神气。
我要向王爷爷学习,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篇17:救助作文300字
慈善家看着远去的老人,欲言又止。他本想带着老人一块儿回家,送他几件衣服,让他免受寒风的袭击。“呼--“,慈善家长叹了一声。也许他已经习惯了同这些穷人接触,心里的爱也被他们平分的所剩无几了。
第二天晚上,慈善家在电视上看到了那位老人,不过,只是老人冰冷的躯壳。而他躺在那里的原因,竟是饿死的。他觉得很奇怪,难道那一袋面包,也不能使老人饱腹?
他又来到了那条一森的小巷。他听见了一个小女孩的哭声。寻这着声音,他找到了小女孩,旁边正是那个老人的.遗体。小女孩也是脏兮兮的,凌乱的头发下是一双澄澈的大眼睛。眼神里满师绝望与悲哀。他发现了小女孩手中的面包圈,立即明白了。
他对小女孩说了声对不起,便转身走了。背对着小女孩,他流下了泪水:为什么自己那天晚上没去追那个老人,也许这样他就不会死了;为什么一个下流社会的乞丐都能做到为别人着想,而我不能?
之后,他把小女孩领回了家,抚养她长大。就算是为了不辜负老人的期望,也给自己的灵魂得到救赎吧!
篇18:救助作文300字
周六下午,我正在姥姥家里写作业,忽然听见外面“叽叽喳喳”小鸟的惊叫声。我连忙走出房门一看,馋嘴的大花猫爬到一棵大树上,正要抓鸟宝宝。我大喊“走开,大馋猫,不许欺负小鸟。”大花猫不听话,还在上面不下来。
我赶紧跑回屋里拿出姥爷给我做的弹弓,上好弹子,对准大花猫说:“对不起了,谁让你不听话,今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百发百中,绝对想打你的屁股不会打你的腿。”说着拉弓放弹,大花猫的屁股被打中了,看来爸爸平常在家教我练习的打靶,今起到了作用。只听大花猫“喵”的一声,慌慌张张逃跑了。妈妈看见了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说:“看着你文文静静的,有时做起事来没有女孩子样。”“管它男孩样,女孩样,救了鸟宝宝就是好样的。”我笑着说。听了我的话,妈妈也笑了。
鸟宝宝们又“叽叽喳喳”叫起来,声音是那么动听悦耳,那是它们在感谢我呢。
篇19:救助作文300字
前几天早上,我正在“紫燕百味鸡”门口读书,我无意中一抬头,忽然了现前面的大树在掉下来一个东西,刚开始我还以为是树叶呢,但是我却好像听到了小鸟的叫声,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只小麻雀,只见那只小麻雀在地上蹦来蹦去的,身上的羽毛还没有长丰满呢!它的嘴角两边还是个黄嘴丫呢!只见它好几次努力地拍打着翅膀想飞起来,却怎么也飞不起来,嘴中发出陈陈凄惨的叫声。
我赶紧大声地呼喊着站在我身旁的妈妈:“妈妈……妈妈……,快,麻雀,麻雀掉地上来了,快抓住它!”只见对面有一辆小轿车飞速地开过来了,眼看就要压着麻雀了,说时迟那时快,只见妈妈一个箭步,飞快地奔跑过去,一把就抓住了小鸟,我还从来没见过妈妈有那么敏捷的好身手呢!只见那小麻雀吓得全身发抖,小眼珠咕噜噜地乱转,我把它捧在手心,怜悯地看着它那可怜的模样,心里甭提有多难过了,我轻声地对它说:“你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
我让妈妈把它带回家里,等我们把它养大再把它放回大自然,去寻找它的妈妈。
【蚂蚁的救助读后感300字】相关文章:
1.蚂蚁读后感
9.蜜蜂和蚂蚁读后感
10.蜜蜂和蚂蚁作文3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