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三坊七巷的英语作文
“zj261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8篇介绍三坊七巷的英语作文,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介绍三坊七巷的英语作文,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介绍三坊七巷的英语作文
Sanfangqixiang is a national 5A level scenic spots, is part of the experience of building demolition down after remaining Fuzhou old town. Fuzhou is the source of history, cultural roots, from the Jin, Tang formed from, that is, the nobility and gentry settlements,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to glory. Existing area of about 270 ancient houses, 159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protected buildings. In Shen Pao House, the former residence of Lin Jue Min, Yan Fu's former residence and other typical building of nin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hree lanes of ancient buildings, was announced by the State Council as a national key cultural relics protection units. [1] Located in Fuzhou city center (Old Town) of Sanfangqixiang have the full scope of protection of 38 hectares. Sanfangqixiang larger existing domestic scale, more complete protec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district, is one of the few remains of ancient buildings, the “Chinese cities Square system living fossil” and “Chinese Ming and Qing architectural museum” reputation
篇2:介绍三坊七巷的英语作文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三坊七巷: Lying in the Nanhou Street of downtown Fuzhou, 10 lanes and alleys lining from north to south, covering an area of 40 hectares. Quite a number of these lanes and alleys have maintained since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forming the hub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city of Fuzhou. The houses with white walls and tiles, well-knit lay-out, exquisite decoration, unique technique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city of Fujian, and is famed in the architecture area as “the museum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篇3:三坊七巷作文
今天早上,一个雷鸣般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梦想。童童,起来!啊,是妈妈,我们今天去三坊七巷走走吧。我迷迷糊糊的起床,穿衣,刷牙,洗脸。早饭后,我们出发了。我在车里太兴奋了,左右看看。
过了很久,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我兴奋地跳下车。哇,这里人多,商店也多种多样,有精品店、小吃店、珠宝店,门口还挂着各种五颜六色的招牌。走着走着,看到一家蛋糕店,眼睛都流口水了。我妈以为我这么想吃,就给我买了一个芒果草莓口味的。我拿起一把勺子。过了一会儿,我吃完了。
然后,我们走进了皇宫胡同。那是一条长长的小巷。我们走到小巷的尽头。我们正要回家。路上我妈看到一家卖运动服的店,就进去了。走在台阶上,突然发现台阶会发光,就去玩了。我先从这里跳到那里,再从那里跳到下一个格子,发出美妙的声音。我当时就像这时候我妈出来了,我就想:我妈出来真的不是时候。妈妈慢慢地说:我们也该回家了。我忍痛离开了这里,上了车,回家了。
篇4:三坊七巷作文
三坊七巷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地方,虽然不及北京故宫雄伟壮观,但还是我心中最喜欢的之一。
它位于福州城市中心,它主要由三个坊各七个巷组成,这三个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个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那里到处都是老久老久的房子,那里的房子主要材料是木头和青砖,屋顶是用青[做的,地面是用石板铺的。听妈妈说:“大门口的门槛越高,就说明这户人家越富贵,表示一般人家是跨不过来的。”房子里面都是一个个的小四合院。
这里是盛产名人的地方,有世纪老人冰心奶奶,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还有船政之父沈葆桢等等。至今还保留着他们的故居呢!
如果你还没有去过的话,那一定要抽空去逛逛哦!
篇5:三坊七巷作文
有人喜欢富丽堂皇的布达拉宫,有人喜欢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也有人喜欢优美恬静的九寨沟……而我却对福州三坊七巷的美情有独钟。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工艺美。这里有既美丽又漂亮的油纸伞,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笼,还有精美雕刻的牛角梳等等,真是让我大饱眼福,看得我眼花缭乱了。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食物“美”。这有鱼丸、肉燕、拌面,牛滑等传统小吃。但我最喜欢的就要数福州拌面啦!“拌面下锅喽!”你看!刚开始像一团白白的毛线球,过了两三分钟,毛线球就分散开了,似一群调皮又淘气的小孩子到处乱跑。“拌面好啦!”我赶紧拿起筷子,夹起一把面往嘴里放,口腔中瞬间被面条的香味和花生酱的香味填满,甜咸味在舌尖萦绕……这种味道简直好吃到无法用言语形容,等你尝过后你就知道是多么的好吃了。
三坊七巷哪美?三坊七巷的人最美。这里养育了数百位名人。有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教育家严复、世纪老人冰心……印象最深的冰心奶奶,她四岁开始跟随母亲认字,七岁读了四大名著,她的诗歌和文章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对孩子的喜爱。我长大以后也要像冰心奶奶一样成为一名作家。
怎么样?我们福州三坊七巷很美吧?欢迎您来瞧一瞧!
篇6:介绍福州三坊七巷的英语作文
Lying in the Nanhou Street of downtown Fuzhou, 10 lanes and alleys lining from north to south, covering an area of 40 hectares. Quite a number of these lanes and alleys have maintained since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forming the hub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city of Fuzhou. The houses with white walls and tiles, well-knit lay-out, exquisite decoration, unique technique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city of Fujian, and is famed in the architecture area as “the museum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篇7:探访“三坊七巷”
福州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成为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些坊巷中最为著名的要算“三坊七巷”街区。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简称。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实际也只有二坊五巷。在这居民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青瓦,结构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集中体现了闽越古城的民居特色,是闽江文化的荟萃之所,被建筑界喻为一座规模庞大的明清古建筑博物馆。
然而在探访“三坊七巷”时,却看见不少居民防火意识淡薄,他们以修建危房为由,擅自使用可燃材料在楼顶上搭建房间或隔热层,私自在街坊小院、公共通道内违章搭盖遮雨棚,院子街巷内各种老化的电线乱拉搭等
“三坊七巷”常住人口已有五千余户,总人口也快到二万,由于街区内居住条件相当拥挤,已处于超负荷状态,而且出租户日益增多,外来人口大量入住,他们中还有多数人使用比较简陋的方法来进行取火煮饭,还存在用木柴烧饭、用电热棒来烧开水的住户,“三坊七巷”大多数房屋都是用木头建造的,它们都非常的怕火,一旦发生火灾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三坊七巷”内的建筑大部分为明、清历史建筑,这兴许是当时历史的原因吧,深深的巷子只有一个正门,巷道不仅狭而且长,道路宽度也仅为2-5米,通道上还堆满了东西。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出,一旦起火,这里势必“火烧连营”,住户怎么能够迅速逃生?
这次探访还发现随意破坏防火墙的现象比较严重,两旁的防火门被死死的封住根本就无法顺利逃生。在宫巷24号林聪彝故居,建筑顶梁柱倒塌了,东花厅屋顶的也有多处地方烂掉了,在这里倒还是看到了唯一的灭火器,不过也还是出现了用可燃材料搭建的房间。防火墙和消防通道被随意破坏了。
三坊七巷原来有11个消火栓,根本满足不了消防灭火的需要。据消防队叔叔说现又准备新增14个消火栓,这样一来就能较好的解决三坊七巷古建筑群消防问题。不过我觉得还是要让大家都能够提高防火的意识,消除那些有引起火灾危险的地方,这样才能够在这个历史悠久的居民区内,让他们彻底脱离火灾威胁,能够永久的保留丰富的文物古迹、名人故居和明清时代的建筑。
篇8:三坊七巷导游词
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改造过)。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38公顷。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这一街区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与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居民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7月19日,“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福州三坊七巷”在福州南后街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
福州这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中心,坐落着这片遐迩闻名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它占地约40公顷,由三个坊、七条巷和一条中轴街肆组成,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和南后街,因此自古就被称为“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坊巷内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处,省、市级文保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三坊七巷因地灵而人杰,这里一直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琛、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皆出自于此,使得这块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成为福州的骄傲。
篇9:三坊七巷导游词
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
马鞍墙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雕饰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建筑门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宣言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7月20日在福州举办的“老城保护与整治———三坊七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通过。宣言就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如下共识和行动倡议: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一个城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每个城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
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不仅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重视建立民众与文化遗产间的情感联系,应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途径,使文化遗产为民众所关注与分享,使文化遗产真正为社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
文化遗产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而深刻长远的,是不可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遗产的丧失是无法补偿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每个城市都有她应保护的“紫禁城”。
主题展馆
用于展示三坊七巷文化价值的博物馆拟选地址现已基本确定,将开辟8个博物馆和3个展示区:
1.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博物馆,拟选址刘家大院。理由是刘家大院是福州乃至全国领先的城市公共事业的先驱,又临近光禄坊,是三坊七巷的“客厅”。
2.福州艺术中心(闽都文化大观园),选址蓝建枢故居。理由这里紧贴光禄坊公园,对带动人流,提高知名度,方便参观都极为有利。年国庆节起向游客开放。
3.当代漆艺博物馆,拟选址南后街中心地段的叶氏民居。理由是这里是福州百年老店与老行当和现代生活嫁接的中转平台。
4.福州民俗展示与演艺中心,拟选址郭柏荫故居。
5.戏剧戏曲演艺中心,拟选址水榭戏台。
6.茶文化世术馆和国宾级接待中心,拟选址林聪彝故居。
7.福建民俗博物馆,选址二梅书屋。是福建省内唯一一家省级民俗博物馆,展出福建民俗文物近千件,场景式陈列,还原明清时期闽都人生活场景,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春节起向游客开放。
8.楹联博物馆拟选址梁章钜故居(梁章钜是福州先贤楹联学鼻祖)。
拟开辟的3个展示区为:“一个专项展示区”,即“七巷”中自郎官巷至黄巷之间的展示区,主要展示闽台亲缘关系;“第一综合展示区”为黄巷至吉庇路之间的展示区,主要展示林氏价值的各种文化和船政文化;“第二综合展示区”即“三坊”中各展示点有机结合形成的展示区,主要展示文人墨客的相关文化。
此外,三坊七巷还将借助“一水一节点两街两片区”的结构,构建不同功能区。其中“一水”即安泰河的滨水休闲风情带。“一节点”规划是拟将光禄坊的“光禄吟台”作为三坊七巷南节点。“两街”为南后街传统特色商业带和南街商业更新发展带,“两片区”规划是结合北入口,将郎官巷、塔巷及水榭戏台部分作为旅游集中展示区。宫巷—安民巷有大量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将作为博物馆建筑集中区;文儒坊南北段两侧作为会馆会所片区,以创意和休闲为主。
篇10:游三坊七巷
游三坊七巷
我的家乡福州有一个驰名中外的景点――“三坊七巷”,它是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三坊七巷由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和杨桥巷、郎官巷、黄巷、塔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组成。
一进三坊七巷的大门,就是位于中轴线的南后街了。这里游人如织,繁华的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吆喝声此起彼伏。逛一逛这些店铺,你可以买到精雕细琢的寿山石雕和栩栩如生的软木画,脱胎漆器、油纸伞、牛角梳这些福州的特产也会让你爱不释手。在这里,你还会发现“星巴克”“麦当劳”“哈根达斯”这些享誉世界的商店,它们的装修风格也融入了三坊七巷的特色,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三坊七巷人文荟萃,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记得小学语文课本里有篇文章叫《小桔灯》,作者是冰心,三坊七巷这座老宅是她文学启蒙的地方。这座老宅还曾经住过一位可歌可泣的人物,他的《与妻书》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他就是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
在老街的衣锦坊里,有一座建于清朝年间的水榭戏台,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建造在私家花园的水池上。在没有声光电的年代,它利用水面将戏曲的动听旋律更加美妙地送进观众的耳朵里。宽敞的.大厅中整齐地摆放着几张椅子,墙上贴着大大的“帧弊郑大厅的上空还挂着醒目的红布条,一切都显得喜气洋洋,很有派头!走过了大厅,便来到天井。天井可开阔了,种满了小花小草,抬头便可以看到蓝色的天空。再往里走可以看到一个池子,池子中央有个戏台,屋檐上面雕刻了许多精致美丽的莲花和许多栩栩如生的飞鹤。戏台的斜右侧有个小花园,一簇簇鲜花围绕着一个凉亭,小树在风中摇曳着,发出了“沙沙沙”的响声。戏台的对面是一座酒楼,第一层可以听戏、品茶;第二层则可以清楚地看戏。这座水榭戏台构思巧妙,让人身临其境。若能在这儿看戏,那真是莫大的享受了!
三坊七巷不仅是福州的名片,也是福州的会客厅,欢迎大家来这里游玩。
篇11:三坊七巷导游词
马尾船政文化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是福州马尾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它位于福州市马尾区。马尾地处福建闽江下游出海口,与台湾仅一水之隔,自古是福州母城的水上门户,近代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在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的背景下,早在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就在这里创办了福建船政,这是近代中国创办的第一家专业机器造船厂,由此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活动,培养和造就了严复、詹天佑、萨镇冰、邓世昌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中国近代工业技术人才和杰出的海军将士,并提出“冷眼向洋看世界”的大胆口号,被称为中国近代历史的“活化石”。有史学家认为,读懂了“船政”,就读懂了近代史。因而,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船政文化基地和福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各位朋友都知道,马尾不仅是中国般政和造船业的发祥地,近代海军的摇篮,也是中法马江海战的遗址地。马尾船政主题公园便是在这浓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罗星塔和马限山两座公园为基础,景点主要有“两园两馆一船玛”。“两园”即罗星塔公园、马限山公园,“两馆”是马江海战纪念馆和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一船坞”则是一号船坞遗址。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船政“时空遂道”,它将带我们一起去了解马尾四十余载的造船史。里面的这三个台阶展示的是船政造船四十余年中的三个阶段。大家有没有发现它们所用的材料都是不一样的呢?第一个阶梯是木制地板,反映的是船政的第一个时期,称为“木船时代”,就是从1869年到1875年,在这个时间里船政所造的十几艘船,都是木船,如中国第一艘千吨级轮船“万年青”号。-但是,很快我们就走进了钢木合构时代,从1875年到1886年,这个时期有第一艘铁胁船“威远”号,它标志着中国摆脱了木船制造时代,逐渐拉近了与先进造船国家的距离。再登上第三个台阶,就意味着我们进人了钢船时代,这个时代的代表是“威龙”号,它是由船政学堂毕业生所监造的,标志着近代中国造船的最高水平,而且这也是一艘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铁甲舰,后来这艘船还被编入北洋水师,改名为“平远”号,成为了北洋八大远之一。虽然整个船政的发展只有40多年,但它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第一:如制造出兵商舰船40艘,是中国当时最大的造船和舰艇的工业基地;建立中国海军第一所学校一福建船政学堂;还有培养出中国第一批海军名将,有刘步蟾、萨镇冰及中国第一代工程专家魏翰、詹天佑等人。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前方的“磨心”二字?过去整座罗星山是由屹立在江心的岩礁形成,形状就像石磨的心,于是取名“磨心”。因为福州方言“磨心”有“无心”“没心”之意,为避不吉利,所以取其谐音“罗星”,而山便得名罗星山。罗星塔公园中以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形式展示了当年船政人物的风采,再现了船政的创办情况。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组雕塑是“左沈右襄”,端坐在中间的就是船政的创始人左宗棠,是晚清的军事重臣、洋务派的重要人物、中国近代海军的积极倡建者。他于1866年奏请朝廷设局造船,获得批准后,他便决定在马尾选地办船厂。船政工作才刚开始,西北边警又起,他只得奉命赴疆,此时船厂的工作又刚起步,千头万绪,又苦于分身乏术,于是他便物色并大力举荐右边的这位来接任他的工作,他就是沈葆桢。大家知道沈葆桢是谁吗?没错,他就是林则徐的外甥兼女婿。因此,沈葆桢就成了船政的首任总理大臣。任职期间,他克服了重重困难,把船厂扩大为十三厂,创办船政学堂,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科技人才和海军骨干。可以说,整个船政是“始于左宗棠,成于沈葆桢”。因此他也被尊称为“中国近代海军之父”。而左手边的这位是当时的船政监督日意格。
各位游客朋友,请看这组雕塑,叫“同舟共练”,船政学堂可以说是我国最早培养科技人才的专科学校,学堂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实际能力。这里表现的就是船政后学堂首届驾驶班学员航海的情景。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我方12艘舰船的管带就有11名是船政学堂驾驶班的毕业生,因此有人说:中日甲午战争,我国是用一个班的力量与日军一个国家的力量相抗衡。他们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为国捐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作为海军摇篮的马尾,船政后学堂培养的海军军官数量约占中国近代海军的五分之三。
三坊七巷
各位游客朋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福州著名的三坊七巷旅游区。它位于福州市中心,占地约383500平方米。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鼎盛于明清,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国都市仅存的一块“里坊制度活化石”。它以南后街为中轴线,两侧形成坊、巷,呈鱼骨状散开。其中“三坊”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分别是杨桥巷、朗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坊巷内至今保存有200余座古建筑,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9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更是数量众多。这里还是“闽都名人的聚居地”,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400多位,尤其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陈宝琢、林觉民、林旭、冰心、林纾等,都是曾对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使得这块不足400000的热土充满了特殊的人文价值和不散的灵性及才情,从而成就了“一片三坊七巷,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三坊七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先去看看“三坊”:一是衣锦坊,旧名通潮巷。宋代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陆蕴、陆藻兄弟居住在此,两兄弟才华横溢,名重一时。陆蕴官任福州知州,陆藻官任泉州知州,两人回乡时曾命名此地为“棣锦坊”。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王样任江东提刑,退休后也居于此地,将棣锦改名为衣锦,以示衣锦返乡之意。二是文儒坊,旧时叫山阴巷,最初叫儒林坊,到了宋代祭酒郑穆居住于此,改为文儒坊。因为坊里除了郑穆之外,还先后住有九门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抗倭名将、七省经略张经、清光绪皇帝老师陈宝琛之父陈承裘、《福建通志》主编陈衍等儒林名士,因此称儒林坊也是名副其实。三是光禄坊,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以光禄大夫身份任福州知州的程师孟,常到坊里的法禅寺游览,见池畔有一块大岩石,便登石吟诗,故被称为“光禄吟台”,而此坊也改名为光禄坊。程师孟题吟的“光禄吟台”四个篆字石刻至今尚存。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去看看“七巷”。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古名登俊坊,后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所以后来也叫“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我的故乡》中,就有对这一故居的生动描述。
杨桥巷往南,就到了郎官巷,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宋代诗人陈烈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写道“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郎官巷再往南,就到了塔巷。塔巷有千年的历史,顾名思义,这里曾经有座塔,这便是唐代闽王王审知的部下建造的“育王塔”。这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曾被视为是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可惜在明代,这座塔就废弃消失了。到了清代,有人在巷内砌造了半;H的袖珍小塔,作为古迹纪念。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所立,并流传有一首赞誉他的诗:“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黄巷在塔巷之南,晋永嘉二年(公元3)固始人黄元方避乱人闽,落户于此,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人福州时,因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时均要“灭烛而过”,不得打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
安民巷名称的由来,也与黄巢有关,据说他人闽时曾在这里出示安民,因此得名。旧时这里多为社会贤达居住之所。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吉庇巷俗称“吉避巷”。宋代郑姓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之意。
各位游客朋友,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曾经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现在是一条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休闲文化商业街,您可以在这里品尝鱼丸、肉燕等福州传统特色小吃。
篇12:介绍三坊七巷的初中英语作文
Three alleys and seven lanes,you are from north to south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south backstreet ten mill lane said.Three lanes,is garment jin fang lu fang,Wen Ru lane,the light;And seven lanes,the Yang Qiao lane,lang guan xiang,Ann MinHang,yellow lane,lane tower,palace lane and auspicious lane.Because the rest Yang Qiao lane,lane and lu fang has been transformed into the road,so now save the actual only two lane five lane.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three alleys and seven lanes was built in the late western jin dynasty.As a result of the min river sediment deposition for a long time,in the current three alleys and seven lanes,are naturally formed a piece of flat land.Tang “rebellion”,the central plains infighting,many people,businessmen have moved south fujian,to avoid troubled times,these people came to fuzhou,naturally chose here,start building new homes.As a result,a human main settlement blocks scholar-bureaucrat class,culture,was generated in the area of the three alleys and seven lanes.
三坊七巷,即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就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和吉庇巷.由于杨桥巷、吉庇巷和光禄坊已改造成马路,故现在保存的实际只有二坊五巷.
据史料记载,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由于闽江的泥沙长期淤积,在现今三坊七巷一带,被自然形成了一片平整之地.唐末“安史之乱”时,中原混战,许多仕人、商客纷纷南迁入闽,以避乱世,这些人来到福州后,很自然地选择了这里,开始组建新的家园.于是乎,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地的街区,便在三坊七巷一带生成.
篇13:介绍三坊七巷的初中英语作文
According to historical records, three alleys and seven lanes was built in the late western jin dynasty.As a result of the min river sediment deposition for a long time, in the current three alleys and seven lanes, are naturally formed a piece of flat land.Tang “rebellion”, the central plains infighting, many people, businessmen have moved south fujian, to avoid troubled times, these people came to fuzhou, naturally chose here, start building new homes.As a result, a human main settlement blocks scholar-bureaucrat class, culture, was generated in the area of the three alleys and seven lanes.
据史料记载,三坊七巷始建于西晋末年。由于闽江的泥沙长期淤积,在现今三坊七巷一带,被自然形成了一片平整之地。唐末“安史之乱”时,中原混战,许多仕人、商客纷纷南迁入闽,以避乱世,这些人来到福州后,很自然地选择了这里,开始组建新的家园。于是乎,一个以士大夫阶层、文化人为主要居住地的街区,便在三坊七巷一带生成。
篇14:介绍三坊七巷的初中英语作文
Three lanes and seven alleys Lying in the Nanhou Street of downtown Fuzhou, 10 lanes and alleys lining from north to south, covering an area of 40 hectares. Quite a number of these lanes and alleys have maintained since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forming the hub of the historical cultural city of Fuzhou. The houses with white walls and tiles, well-knit lay-out, exquisite decoration, unique technique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ient city of Fujian, and is famed in the architecture area as “the museum of the ancient architectures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篇15:三坊七巷游记作文
三坊七巷游记作文
今天,漫步在福州的三坊七巷,不禁豪情满怀,一道道亮点连绵而无尽,我们品不尽看不清,但古巷的美与韵味却让我沉醉。这天我与古巷合二为一,我忘却了烦恼、纷争、忧虑……有的只是一份安详、一份淡然、一份宁静……
倏而,时光回流,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百年前三坊七巷中的繁华景象……巷中的女子,清秀的面容,额上渗出细细的汗珠在屋前洗衣服。她唱着悠扬的歌,心中念着梦中的人儿。她纤细的手指轻轻地搓洗着衣服,洗衣时,溅起的水花在清晨的雾气中显得十分美丽。偶尔路过的邻居,纷纷打着招呼,她也微笑,作为回敬。一笑嫣然,一笑素净。茶楼上的人们泡一壶茶坐在天井里的藤椅上,放着古老的装线书,口中轻吟着诗词。看累了,“咯哒!咯哒!”的`喝上几口茶,邀几位旧相识来下几盘棋。他们也会像小孩子一样凝神思考,下赢了,还会拍手叫好,握着茶壶“咯咯”的笑着,拍拍同伴的肩说道:“承让,承让!”而另外一位老友也会意的笑着说:“棋艺大有展进嘛!”不知何时,天空飘下了细细的雨丝,丁香般的姑娘收起衣服,举着伞,踮起脚尖,踏着丝丝飞溅的雨花,悄然消失在巷尾,留下的背影让人遐想……街头招徕的吆喝声,茶楼上的叫卖声,下雨的哗哗声,共同汇成了和谐、繁华的处居之风,绘成古楼深巷里幽幽的情愫。
巷中的雨很美,很美。记得儿时的雨季总与外公漫步在三坊七巷,难忘那个雨季的一切,外公撑着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并向我招手——我便一蹦一跳的跑向外公,钻进伞下,顺手挽住外公的胳膊;于是我便走进了这片雨中的世界。抬起头,惊讶地发现头顶的天空不知何时已变成一片墨绿,绿的那样深沉,绿的那样扣人心弦。望望外公,却更为惊讶!外公头顶上原应是墨绿色的天空已经破了,一半是墨绿色的,一半却是灰蒙蒙的。“外公伞歪了。”外公抬头望望了望笑眯眯地说:“没歪呀。”我困惑极了:“怎么搞的嘛,明明是歪向我这边了呀!”外公笑而不语。待到回家,外公的衣服已经湿透了……可是不知何时起,撑伞的人已经不是外公,而是我,是我为外公撑伞。仍然是三坊七巷,仍然是那片雨中的世界,仍然是我和外公,仍然是那把墨绿色的大伞。“宇航,伞歪了。”外公用微颤的声音说。我抬起头,才发现我头顶的天空一半是墨绿,一半却是灰蒙蒙的。我的心突然热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正做着与外公相同的事,这仍然是那把倾斜的伞。我看见外公嘴角微微一颤,浑浊的双眼内泪光点点……那时的老街如一架古老的钢琴,街中的坊和巷如一条条黑白相间的琴键,细细密密的雨珠由轻而重,轻轻重重敲打着老街,那时我感到了这种低沉的节奏自有一种寂寞与凄凉,时而有一股细流沿瓦槽屋檐潺潺泻下,像一声声单调的琴音流过小街,这琴音记录着我与外公深深的亲情。
千年光华倏过影,遗世文歌谁相萦。披开秀闼,俯视雕甍,景随境迁,百年的情未改。步于巷中,从为赋新词览尽世间愁,我的心随你起着波澜。
福州的文化,踏着千年的历史碎片,亘古至今。如今,我踏着青石铺成的路回望福州的历史。明清之际,福州的民居、府第、祠堂、会馆等建筑,千姿百态,许多还保留至今,其中就包括——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如此凝重的文化积淀,仿佛千万只花尘的羽翼,在宝石蓝的旷远交织成和谐的花海,铺散成福州的倾城绝貌、纷萧入梦遥……
难忘南后街的一草一木,三坊七巷的一砖一瓦。今日,我醉了。掬一捧清水,品味历史漫溯;拾一粒卵石,抚触时间的脉络,感受三坊七巷——那无与伦比的幽韵……
篇16: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我去了三坊七巷,顾名思义就是有三个坊七个巷。三坊七巷是我国的著名景点,为什么是著名景点呢?因为三坊七巷里走出了很多个名人,如冰心、林则徐、严复……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林则徐故居。一进大门就是一棵千年古树,那粗壮的树杆,绿油油的叶子,足以让人惊叹。林则徐与为人民作出了许多贡献,如虎门硝烟、新疆开井……这些英雄事迹,足以让我动容。
我最喜欢的还属林则徐给他的孩子们写的家训十无益:
一、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二、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三、兄弟不和,交友无益
四、行止不端,读书无益
五、作事乖张,聪明无益
六、心高气傲,博学无益
七、时运不济,妄求无益
八、妄取人财,布施无益
九、不惜元气,医药无益
十、淫恶肆欲,阴骘无益
我喜欢三坊七巷,喜欢它的古色古香,喜欢他的民间小吃,喜欢她的名人风气,喜欢他的书香……
篇17: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人是喜欢群居的。三人成众,便有了所谓的社会。社会之所以能有序,是因为它本身团结的力量足以抵御兽类袭扰,消弭天灾肆虐,瓦解异族入侵。人类文明演进的第一步,正是懂得聚族而居。
三坊七巷是福州的代表坊巷群居部落。它的布局比其他聚居片区严谨,它的规模比其他聚居片区浩大,它的建筑比其他聚居片区科学。三条长坊,七条小巷,在鼓楼南后街通衢的主茎上,像对生或互生的叶脉一般有序地展开,形成玲珑四达的坊巷阡陌。从高处看下去,宛如一片图腾般的菩提树叶,默默地挂在能感觉到生命呼吸的古城的襟前。
三坊七巷堪称古代福州城内的高尚社区。这里曾豪宅云集,大院并肩。经过千余年的屡修屡损,现在所见到的多为明清建筑,骈楹多进,气象宏观,与其他宅院风格相比,是有节制的标新立异,无例外的不甘寂寞。那白墙灰瓦的清高调子与外间的红砖文化不可同日而语;而风火墙的天际线,则以流动的美丽显示它对安全大任的举重若轻。最抢人眼目、独具匠心的要数欧阳花厅的木雕,花厅的门楣上两边分别有简单而形象的灵羊和仙鹤浮雕,而马鞍墙上则有三狮戏球的灰色塑像。厢房的八扇门和窗共镶入百种黄杨木雕图案,或是梅花简简单单几朵、荷花一枝独暄妍、红杏枝头春意闹;或是喜鹊报春、灵猴出动、螃蟹横行。有的只是占据一小点空间却乐得其所,有的则大处落笔,大气壮观。这些雕塑无不栩栩如生,显现出雕匠的极度耐心和高超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然而这些图案雕刻都不是单独一面,而是作为点缀巧妙地在整齐有序的窗格中组合起来,从而相得益彰。花厅的窗格也设计得极有中国传统特色。我们向往长寿,于是厢房侧面的窗格里便都镶入一个大大的成椭圆形的“寿”字,而周围则用灵动的凤凰来加以衬托,因为有凤来仪才更显得富贵呈祥。客厅过道口上方的窗格也是一反常行,呈冰裂状,但乱中有序,简单却不失精心计算。其他古代楼阁都以雕梁画栋的绚丽,横幅竖联的气势来寄托意旨,而三坊七巷的建筑则内敛低调,以精致的雕饰和巧妙的设计来造就生活空间、生命的旋律。
“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地灵人杰,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都从这里出生,在这里生活,从这里走向辉煌。比如: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当代著名文学家冰心、近代思想启蒙家严复、明代抗倭英雄张经……他们巨大的贡献,伟大的事业家喻户晓。然而这些名人和普通百姓一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低调生活。但历史并没有因此忘记他们,英灵千古,名垂青史,真正的碑竖在人民心里。雨过檐头滴水,风起门窗有声,在户枢悠悠里,日子忽忽间,各类先贤纷纷从三坊七巷的屋檐下走出。我们难说这里的沛然正气与老宅无关,我们难说这里的淳朴民风与老宅无关。
三坊七巷的古韵古风依然还在,不可多得的建筑与不可多得的文化既是社会的榜样,又是百姓见贤思齐的力量。静谧的街巷、玩耍的孩童、悠闲的老人、往来的游客,继续述说着三坊七巷的昔日与今朝
篇18: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在福州,有一个最古老的的地方。它的建筑形式‘‘独一无二’’,它蕴藏着前世人的秘密。它就是---三坊七巷。三坊七巷是福建省福州市历史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至今还保存相当一部分自唐宋以来形成的坊巷。三坊七巷街区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约有40公顷。位于福州繁华的八一七路边,靠近八一七路、白马路、通湖路等城市主干道。
走进大门,环顾四周。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你仿佛是走进了古代,热闹繁华的大街,街边的摊位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玩意儿;孩子们在街上你追我赶,嬉戏打闹,没有杀怒,也没有争吵,和平而又安详;老百姓们朴实敦厚。
三坊七巷的三坊是指;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的建筑装饰也是别具一格。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体现了福建民间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三坊七巷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篇19: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吃过晚饭,妈妈告诉我要到南后街去散步。我穿完了衣服,我们就出发了,穿过了车水马龙的省府路,拐弯的时候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石门,石门的上面写着------“南后街”三个大字。
到了南后街,只见街上人来人往,灯笼在上面整齐地挂在古香古色的木屋上,照亮了整个三坊七巷,还有红红绿绿的灯在不停地动,真好玩,真漂亮。走了一段路,我看到了街道旁有一个小公园,公园门口有艺人们在捏泥人,泥人各种各样,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米老鼠与唐老鸭……姿态各异的泥人,真有意思。旁边还有小店铺,有的小店铺前高景灯照在路边的墙壁上、路上闪闪发亮,而且是绿色一条条的光,看得我眼花缭乱。店铺里有卖玩具的,有卖食物的,各种食物飘香十里,我觉得自己快流口水了。往回走的时候,看到石门旁边有一棵巨大的树,我对妈妈说:“这是什么树?”“这是榕树”妈妈回答道。我觉得它是一棵巨树,因为它像巨人一样,站在那边,下面有几个小朋友在玩小玩具,像灯一样飞到上面,太神奇了。
我喜欢三坊七巷,因为她不仅古香古色,更是我们游玩的好去处。
篇20: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三坊七巷是福州有名的景点之一。那里的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我最爱去那儿玩了。
我和妈妈从闹哄哄的东街口,一直往前走,来到了一条小巷子,耳边顿时安静了下来,仿佛是坐着时光倒流机一下子回到古时候。这里只有安安静静走路的人,没有商场嘈杂的叫卖声,没有奔流不息的汽车,自然也没有汽车的尾气和烦人的喇叭声,太好了,我张开双手,向天空伸了一个舒服极了的懒腰,我喜欢这里。小巷是用一块块石板铺成的,两旁都是被漆成黑色或白色的高墙,一栋栋古老的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房顶上盖着黑瓦片,隐隐约约透着一股神秘。
穿过小巷,就到了南后街,妈妈说,在三坊七巷中,就数它最热闹了。果然,我看到两旁都是一家家商店,有卖鱼丸、土笋冻的,有卖豆浆、花生汤的,还有卖牛角梳、脱胎漆器的,其中有一家卖瓷笛的,有个大姐姐正在那里吹,她一会儿吹调皮可爱的“机器猫”,一会儿吹神气的“保卫黄河”,动听的笛声,吸引了一大群的小孩。走累了,我缠着妈妈买了一份土笋冻,那土笋冻看起来鲜嫩无比,光滑可口,一口咬下去,哇,那味道不知该用什么词形容才好。突然,我看见一个慈祥老人的雕像,令我吃惊的是,站在旁边的老人竟然和雕像一模一样,我情不自禁地跑上前去:“老爷爷,这是你刻的吗?”老爷爷笑咪咪地点了点头,又摸了摸我的头说:“像吗?”望着这神奇的老爷爷。我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之情,离别的时候,我和这位可爱的老爷爷合影留念。
啊,三坊七巷,我爱您!
篇21: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今年春节,我去了很多地方,品尝了很多当地的美食,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是去福州的“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在福州的市中心,我们去的当天非常热闹,人山人海,巷子两边挂满了一串串火红的灯笼,店铺密密麻麻,店铺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有手工艺品、各种福州小吃、书画展、服装等等,数不胜数看的我眼花缭乱,有趣极了。
接着我们去参观了“林则徐的纪念馆”,纪念馆靠近“三坊七巷”,高大的牌楼式大门墙气势恢弘,门口的一对石狮互相拱护,威武有神。纪念馆由两部份组成,一部分是林则徐祠堂,另一部分是林则徐史绩展。一进门,爸爸就教我念门柱上的对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说这是林则徐一生最好的写照,他为人民做了很多的好事,特别是兴修水利和虎门销烟。参观完后使我明白了应该牢记历史,牢记中国曾经经受的'苦难,以及在苦难时候伟人为国为民所付出的努力!
最后我们去了我期盼已久的“雍和会”品尝美食,这是一家火锅店,店面外面挂了很多这家餐厅得过的奖项,是以海鲜火锅美食为主。里面还有免费赠送的“哈根达斯”,吃的好过瘾。
这一天我玩的真开心啊!
篇22: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在福州。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到三坊七巷游玩。这里不但有闻名遐迩的富有民族特色的古建筑,而且有许多历史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如严复、林则徐、陈宝琛、林觉民、冰心、林徽因等。因为这里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街,所以我和妈妈慕名前来参观游玩。
一走进去,浓浓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就把我吸引住了。街道两旁是一家家装饰别致的小店铺,有现代工艺品店,小吃店,书店真是五花八门!这里有许多具有家乡特色的美食店,空气里夹杂着扑面而来的美食香气,让人垂涎三尺。
拍照狂妈妈兴奋极了,不停地催促我到她的镜头里,留下我和这里景点的合影。我们先是来到了永和鱼丸店,这家店的招牌上写着:创建于一九三四年。哇!这店有多古老啊!而且,这里门庭若市,很多人都端着鱼丸吃得津津有味。
接着,我们来到了号称“百年老字号”的同利肉燕老铺,这可是三坊七巷的特色小吃。我们找了个位子坐下来后,肉燕端上来啦,还没开始尝,光是闻那味,香极了!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开始品尝了,这是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呀!
走着走着,我看到了许多油纸伞店铺,有“忆江南”、“梦水乡”、“国色天香”等店铺。这儿的油纸伞真漂亮啊!站在店中,我仿佛看到前人打着油纸伞在雨中漫步的情景这真不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啊!
我们还参观了纸箱王主题创意园、严复故居
三坊七巷真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啊!我爱我的家乡。
篇23: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是福州,这是一个很美好的城市。我们福州有很多美丽的景点,其中有个很著名的5A级国家风景区,那就是外地朋友们来我们福州必去的三坊七巷了,现在由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景点吧!
当我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我就来过这里,小的时候我还不懂为什么这里叫做“三坊七巷”,只记得每次去那里都有很多人,还有很多很漂亮的房子。后来我长大了些,爸爸再带我去玩的时候,就告诉我:“你知道这里为什么叫做‘三坊七巷’吗?因为这里有三个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还有光禄坊。这里还有七条巷,分别是官巷、塔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还有吉庇巷。
现在让我来介绍里面的美景吧。这里到处都是古时候的建筑,都是古香古色的老房子。这些房子里大多都是售卖具有地方特色的物品,很多都是我们福建各地的特产。当然,这里也有一些来自国外的品牌店,比如:麦当劳,星巴克等店铺。除了这些店铺外,三坊七巷里还有很多博物馆,里面展示着各式各样的东西。我最喜欢的博物馆就是寿山石博物馆了,里面的石头都雕刻得非常生动。
三坊七巷除了上述的特点,当然少不了我的最爱,那就是各种美食。我们福州的特色美食我都很喜欢,我向大家推荐鱼丸、肉燕、锅边、扁肉,都很好吃的。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福州,我爱三坊七巷。
篇24: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今天早上,一个雷鸣般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梦境,“彤彤,起床了!”啊,是妈妈,“我们今天去三坊七巷珠转一转。”我这才迷迷糊糊地爬起来,穿好衣服,刷牙洗脸,吃完早餐后我们出发了。我在车上兴奋得不得了,左看看右看看。
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到达目的地了,我激动万分地跳下车,哇,这里简直就是人山人海,而且还有许多不同的店铺,有精品店、小吃店、珠宝店各种各种五光十色的招牌挂在门口,我们走着走着看到了一家蛋仔冰激凌店,我看得直流口水,妈妈看我这么想吃就给我买了一个芒果草莓味的,我拿起勺子,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大口,好吃极了!过了一会儿,我就把它吃完了。
然后,我们走进了宫巷,那一条巷子好长好长,我们走着走着,走到了巷子的尽头,我们要回家了,在路上妈妈看见一家卖运动服的店,就走了进去,我在走台阶的时候,突然我发现台阶会发光,我就玩了起来,我先从这里跳到那里,在从那跳到下一个格子里,而且还会发出美妙的声音,我就像在巨大的钢琴上演奏音乐,我一会这里跑跑,那里跳跳,玩得可开心了!这时候妈妈走出来了,我想:妈妈出来的可真不是时候。妈妈慢慢地说:“我们也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上了车,回家了。
篇25: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在福州,这里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景点,如于山、乌山、白塔、乌塔……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三坊七巷了!
三坊七巷坐落在福州的市中心。它占地四十公顷,由三个坊、七条中轴街肆组成。“三坊”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和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吉庇巷、塔巷、黄巷和宫巷被称为“七巷”;中轴街为南后街,因此这里自古被称为“三坊七巷”。
走进三坊七巷,仿佛走进了明清建筑博物馆。这里历史保护建筑数量众多,保存着两百余座古建筑。它们经历了岁月的沧桑洗礼,一些精美的建筑已有些毁坏,但我们仍可以看到福州古建筑特有的风貌:石板铺路、青瓦屋顶、马鞍墙、燕尾檐,特别是那些古香古色的雕花门窗,雕刻着各式各样的人物花鸟,它们好像在向人们诉说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这里人杰地灵,林则徐、沈葆桢、林觉民、严复、冰心等名人都曾经在这里居住过哦!
最热闹的莫过于南后街了!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在这里,你会认识到福州最有名的特产:寿山石雕、牛角梳和油纸伞等等,还会品尝到福州最地道、最美味的名小吃:永和鱼丸、同利肉燕、锅边糊……福州的小吃真是数不胜数,令人垂涎欲滴。
三坊七巷的美不仅表现在白天,更绽放在晚上。每当夜幕降临,南后街两旁的红灯笼亮起来了,红红的灯光照在古老的青石路上,照在熙熙攘攘的游人身上,显得格外的喜庆。
我爱这古老美丽的三坊七巷,她让我感到深深的自豪。我骄傲,我是福州人!
篇26: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三坊七巷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依次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北北在序言中说:“不长的路,从北至南流泻而下,右边伸出三只手,左边摊大七只脚,像一条中轴线,将三坊与七巷优雅地携在两腋,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已经一千多年过去了,竟格局依旧,成为中国现存唯一坊巷格局的老街,成为‘明清建筑博物馆’。”
所以,在一天工作结束后,轻轻地翻开这本《三坊七巷》,跟随北北的脚步,仿佛身临其境走在小巷里那已经渐渐褪色的青石板路。在这字里行间里读出了浩然正气与激烈壮怀,读出了风情万种与才情飞扬,读出了抗挣的欣慰与坚守的快乐。
《悲情郎官巷》说的是林旭。林旭是谁?如果你还记得一百年前的维新变法,那么你一定还可以记住当年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这个只有23岁的知识分子,亲眼目睹了国家在甲午战争以及《马关条约》的耻辱,一腔热血顿时被点燃,本想谋取功名的他和许多举人一样,从书斋中走出,在中华民族危险的时刻,呐喊出心中的愤怒。临刑前的仰天长啸,穿越时空,依然在耳边响起:“君子死,正义尽!”沈鹊,林旭的妻子,沈葆桢的孙女,在丈夫撒手而去后,两首泣血而出的词,仿佛是小巷青石板发出的呜咽声,让人感慨万千。
篇27: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今天,我去表姐家玩,她的家在福州。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两百多年悠久历史的古城。在古城的中心,有一处闻名遐迩的国家5A级景区,它就是“三坊七巷”。
为什么它被称为“三坊七巷”呢?原来,它是由三个坊、七条巷子组成的。它们分别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
一进三坊七巷的大门,就是位于中轴线的南后街了。这里游人如织,繁华的街道两旁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吆喝声此起彼伏。在这里,你就可以买到精雕细琢的寿山石雕、栩栩如生的软木画。脱胎漆器、油纸伞、牛角梳这些福州的传统工艺品也会让你爱不释手。在这里,你还会发现也有“星巴克”、“麦当劳”、“哈根达斯”这些世界品牌的商店,它们的装修风格也融入了三坊七巷的特色,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
街道两旁有许多民间艺人。他们有的画糖画,有的表演漆画,还有的捏泥人。艺术家们精湛的技艺,引得游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在南后街,别忘了尝尝地道的福州小吃--永和鱼丸、同利肉燕、锅边糊、芋泥......这些美味的“中华名小吃”一定会让你百吃不厌、赞不绝口。
逛完南后街,走进石板铺道的坊巷。里面的建筑真是古香古色啊!马鞍墙、燕尾檐,白墙青瓦,每家的屋檐下都挂着大红灯笼。怪不得这里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呢!三坊七巷人杰地灵,一直是“闽都名人聚居地”,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等名人都在此地居住过。
这就是福州的三坊七巷。我喜欢福州,更喜欢福州的三坊七巷。
篇28:三坊七巷小学作文
“祖国在心中,梦想伴我行”,在祖国65生日的这一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终于来到我梦寐以求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在明清时代就出现了,三坊七巷是由南到北依次排列的坊巷,向西三片称坊,向东七条叫巷,三坊七巷的三坊有: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有:杨桥巷,郎官巷,宫巷,黄巷,塔巷,安民巷,吉庇巷。
首先,我们穿过杨桥巷到了郎官巷,郎官巷是七巷之一,单家具豪华,雕刻精美就引人注意了。
我们接着走下去,一种冰冷冰冷的感觉在我手上,我抬头一看,在树木周围,从缝隙里跳出一层水雾,在古色古香的瓦片上,也洒下一层水雾。从远处看,就像进入了仙境一般,很快,我们看到了宫巷,宫巷旧名仙居巷,因为古代有紫极宫,因此更名宫巷。
我们继续向前走,黄巷出现在眼前,听妈妈说晋代“永嘉之乱”时,让黄姓的人纷纷到此巷来避难,黄巷因此得名。
我们走着走着,突然,一座塔把我吸引住了,那座塔在门的上方,两旁有许多青苔,真是历史文物。它是塔巷,这个名字由来是唐末五代闽王时巷里有育王塔,所以叫塔巷。
接着,我又发现了安民巷,安民巷的名字由来是农民起义军黄巢部落攻入福州,到此巷,以示安民之意。
这就到了吉庇巷了,相传有一个人,叫郑性之,他家很穷,有一年要向一个屠夫赊肉遭辱,后来,他发愤攻读,中了状元衣锦返乡,屠夫见了,说:“此乃当年郑秀才!”于是,屠夫被郑姓之缚杀。一时行人纷纷急忙避让,因此得名“急避巷”,因为急避巷不吉利,后改名“吉庇巷”。
时间不早了,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们只好回家了,真希望下次还能再来啊!
【介绍三坊七巷的英语作文】相关文章:
3.石门坊游记作文
4.黄山三瀑介绍
6.个人介绍英语作文
7.介绍上海英语作文
8.介绍熊猫英语作文
10.介绍粽子英语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