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味作文700字
“ABCDEF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乡味作文700字,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乡味作文700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乡味作文700字
乡味作文700字
离开家的那天,我背着书包,将重重的行李一点点搬上车,汽车一点点的向与故乡背道而驰的方向驶去,我知道这并不是离开只是短暂的告别,但是心中还是涌出了一丝丝的苦涩。九月初,离开那座被江水所环绕的城市,离开那座大街小巷满是小贩吆喝声的城市,离开那座永远被江雾蒙着神秘的面纱的城市,离开那座下雨后江面上总是飘着淡淡的薄雾,深深的吸一口气总会嗅到泥土的芬芳的城市。
从未离过家的孩子总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的新奇感,总认为自己眼睛所看见的就是全世界,都说少年不知愁滋味,三个月前的我的确不知道什么叫做乡愁,从小到大你们总是在身边。总想逃开你们的絮叨,觉得离的远便不用天天听你们的絮叨,但是最后才发现距离让这份相思越化越浓。
登机提示声响起,顿时人影错杂,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么多穿梭纷乱的人群里,我无比清楚地你们的身影。你们张着嘴好像又想把刚才的嘱咐话再说一遍,但最后只剩下一句到了那边好好照顾自己和挥手再见。我一步步的迈向登机口,我突然觉得为什么这段路程竟如此之短,不时的回头,只看见你们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消失在人海里面。但是我却始终没有掉下一滴眼泪,心中的感受太复杂,平时话总是说个不停的'现在我不却能把它们一一说清楚。
总会是在梦中看见你们走在前面身影越来越小,我用尽全力去追总是赶不上你们们的步伐,无论如何的大声呼唤你们也不曾回头,我慢慢地了解到,如同《目送》中说的那样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无论是在校门与你们告别,还是在那暮色沉沉终于你们告别,我都不曾在你们面前掉过泪,因为我觉得那只是短暂的告别,无论是40分钟、七小时、一个星期、五个月总会又再次相见的时候。
晚上手捧着一杯牛奶与你们在电话里闲聊,便是一天最闲暇自在安逸的时光了。牛奶的热气不断扑腾而出,台灯的暖色的光辉将它打上一层薄薄的粉底,一天的烦恼也随之烟消云散。
2437公里,1752小时,从知道到懂得的思念。
篇2:乡味
乡味_初中记叙文
我的故乡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地方;我的故乡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我的故乡也是一个美食小镇。我的故乡很美,很美…….
一天,出去买烧饼,我一边观赏着四周的景色,看,多美啊,风儿微微的吹着柳树的发梢;耳边都是小鸟的‘啾啾’声;蔚蓝色的天幕上挂着一轮红艳的太阳,金色的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照了下来,在地上留着斑驳的痕迹;原来是春天来了,真是风景如画啊和冬天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冬日,一副萧败之景,枯黄的树叶随着风飘落在地上,而树上那为数不多的树叶也快摇摇欲坠了;小鸟们纷纷离开,去了温暖的北方,街上,只有偶尔一声鸟啼;太阳也被乌云遮住了,散发出暗淡的光。
我欣赏着周围的景色,买完烧饼后在回家的路途上我又望见了一片古色古香的老建筑
看,那是典型的建筑-----白墙黑瓦的房子。门外,两个老人正在下象棋,那一招一式,那认真的神态,那胜利后的.笑容‘嘿,老家伙,又输给我了吧嘿嘿!,那失败后仍不服输的嚷嚷着‘再来一盘,我就不信我翻不回!’而屋里面,则更加古色古香了,正中央放着一个大水缸,里面养着一些绿色的植物,也许是荷花吧!真希望夏天时能摘几个莲藕尝尝鲜!四处那以假乱真的假山,那入门处还挂着一个横幅,真是诗情画意,很美!你听,你听!远处传来那吴侬软语的沪剧声,那声音,真是充满了家乡的味道!看着周围的一切,我知道,我的家乡,是一个古色古香的小镇!
‘哎哟’我不小心被石子磕倒在地,浑身像散架一样,哎,刚刚看得太入迷了,好痛!眼泪水已经在眼眶里打转了,‘哎哟,闺女,小心点儿诶,怎么样啊,来来来,快坐快坐!’这是熟悉的上海话,我被小心翼翼的搀到椅子上,这是一位中年的大妈,她轻轻地拍了拍我身上的灰尘,一边帮我轻轻地揉揉,一边和我唠起家常来。我很感动,我的家乡,果然是一个有人情味的家乡!
家乡的景,家乡的情,我一份份都记在脑海里。想想,家乡,是一个多么温馨的词啊。家乡,是落叶所能回归的根;家乡,是孤雁们所向往的巢;而家乡,更是一切一切的源头!它是凝聚我们爱的港湾!我思家乡,我念家乡,我爱家乡!我想,从来都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吧!
篇3:地道家乡味700字高二作文
“开饭咯!——”外出的游子在新年晚宴上欢聚一堂,品尝地地道道的家乡菜,这是他们一年里最高兴的时候,也是他们最想家的时候。
为了求学,我随父母远离家乡转眼已多年了。家乡的外婆成了我心中永恒的牵挂,毕竟我和她曾一起生活八九年之久。外婆也十分的牵挂着我,于是她没让一个从家乡出来的亲戚空着手来我家,总是带这带那的,其中就有我们一家人都垂涎的腊肉。这腊肉,说起来也不知怎的,成了我们家里人最喜爱的食品。以前我跟外婆住在一起的时候,她常看着我吃东西的样儿就露出欣慰的笑容,往往是吃上几口就说饱了。其实我和姐姐都知道她是在留着让给我俩多吃,在实在扭不过我和姐姐的时候外婆才会假装吃得很饱的样子勉强多吃一口。现在,虽然我和外婆分隔两地,她仍不时的做些我最爱吃的菜让亲戚带过来。每当我吃上一口她做的菜,满嘴里总感触得到那份浓浓的深情,外婆那苍伤的脸上绽放着慈爱的笑意,正眯着眼,心满意足地冲着我,仿佛对我说:“吃吧,的多吃点。小心别噎着!”我的眼角不知何时爬满了晶莹的泪水。
外婆做的家乡菜是亲情,舅舅的陈年白酒则是我的鼓励和渴望。
我的父亲是一个嗜酒的严父,一天三餐都不能缺酒。我舅舅了解后,曾特地从家乡的酒厂里买了一壶1573酒送给我父亲。自此以后,我父亲要是想喝家乡的酒,直接让舅舅从酒厂里买几壶送来就是了。我不喝酒,按理这些白酒对我来说是毫无意义的,但我的舅舅每送酒来,都会打个电话问候我们。以前我和她也生活过一段时间,我很尊敬他,因为他不辞劳苦的工作和他那慈祥的性格。每每他打来电话时,都会和我聊上一会,电话里总少不了“加油”两个字,我是永远也听不烦它。舅舅希望我能多读书,以后在工作上超越他——这至少也是我的一个人生目标。因为他的鼓励,我会永远不轻言放弃!
外婆的腊肉菜和舅舅的白酒组成了一顿最丰盛的早餐,每天早晨我都会从中得到前行的动力。我的家乡菜啊,你永远无可替代——也许,这就是家的味道。
篇4:家乡味
我的家乡在江南水乡苏州,这里水清鱼肥,美丽富饶,所以苏州人总是想尽法子来做各色各样花哨的吃食。
苏式糕点可谓是名扬天下,我尤其喜爱著名的经典款——船点。它的造型可以说是千姿百态,生动逼真。我曾有幸在得月楼吃过几个船点,记得是香韭猪肉馅,这馅香浓饱满,鲜美多汁,面皮酥软脆嫩,筋道弹牙,至今难忘。当然除了船点,还有苏式小方糕,枣泥拉糕,蟹黄烧卖,杏花楼月饼等,既满足眼球,又饱了口腹之欲。
苏式甜点是古镇游玩的最佳食物,而苏州正宗的粽子糖是我的最爱。粽子形状,个头小巧,甜美的味道和脆脆的口感,令人心醉。在飘着丝丝细雨的午后,踏着挂满泪痕的青石板路,吃着粽子糖,再登上船上的茶楼,泡上一壶新绿茶解腻,看雨中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寂静孤独的小巷子,行色匆匆的行人,听雨水敲打窗棂的空灵声响,乃人生一大美事。
饿了?没事,苏帮菜不会让你失望。苏州城里哪儿都有清淡爽口的阳春面。将面放入沸水焯一下,捞出晾干,下油汤,撒葱花,煮个蛋,把面和蛋放在碗里,将葱花油汤浇淋于面上,水汽氤氲,葱香油香,直扑面颊。而松鹤楼的松鼠鳜鱼更是苏州的名菜,选用二斤左右的鳜鱼,用秘制刀法开片,过油,上桌时用番茄酱汁淋在鳜鱼上面,它便发出“吱吱”的声音,活像一只松鼠,故得名松鼠鳜鱼。松鼠鳜鱼酸甜开胃,外皮香脆,肉质松软鲜嫩,令人回味无穷。
苏州人一代代地传承着这古老的手艺,这些或甜美或温暖的苏式味道也像苏州人勤劳专注,委婉安静的性格。而这就是苏州味道,我的家乡味道。
篇5:家乡味
我的家乡在东北,松花江上。
旧历的年底,北国是注定被冰雪裹挟的。白茫茫的一片大地,驰骋着尖锐呼号的狂风。掀刮着厚窗子作响。在这样无情的清冷与寂寥中,窗上的红窗花,传递出的炽热,也就成为了珍贵的“冬日暖阳”。
窗花准是在年三十儿的下午诞生的,孩子们帮着把闷菜端进锅,菜板盖帘收进厨房,便拿着早已齐备的画笔、剪刀,跟上奶奶,围在桌边儿看一大幅红宣纸被奶奶裁成周正的几半。蓄积了一年的期待,孩子们挽起衣袖,比着模子勾线。
闷菜的香味弥漫,惹得学手艺的孩子们直咽口水,却还是不服输似的,强忍着味蕾蠢蠢欲动的诱惑,抿起嘴更赶紧地摹。“小馋猫儿。”奶奶看着我们,痴痴地笑。
镂空用的是刻刀,我忍着耐性,一点一点的镂刻,只把手攥的生疼。抬头休憩,正望见奶奶,背依着夕阳,不疾不徐,用细剪子一点点推移,指尖游弋,在每个红色的镂空里,倾注着爱与心血,落日的余晖为她镀上一道金边,当年的记忆大多早已朦胧了,只有这幅画面清晰的记着。
最终大功告成,展开窗花的那一刻,孩子们欢呼着,亲手贴上提早选好的窗子,又退远几步左右端详。饭食开锅,将蒙蒙的白雾晕染开来,与窗子上的赤红融合在一起,磨合出满屋子浓浓的喜气……
关于东北家乡的记忆停在了幼时。后来桌边那群馋嘴的小孩儿长大了,走远了。
小桌旁,动静不如往常大,有些静悄悄,奶奶在剪窗花,剪几刀,停几下,抬头愣愣看着别处,直到纸张的撕裂声把她惊醒,窗上从此缺了几件稚拙的作品。让人无法释怀的儿时的家乡味,除了记忆与梦,又能到哪儿去见上一面呢?
岁月在风里,潇潇如秋木。古朴的家乡味,在时间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我们是否应该在时代的洪流中站稳脚跟,安分、安稳,无论如何的利益或是牵扯,都不背弃那份本真的微小而确切的幸福?
不要让镂刻出的家乡味,散了。
篇6:家乡味作文
又是一个暑假,又回到家乡,又体验乡趣。我的家乡虽不胜城市那般繁华,但也趣味横生;我的家乡虽不像城市那般喧嚣,但也有动物的欢唱;我的家乡小溪虽不如堵河那般汹涌,但也清澈见底。家乡的味道又在次吸引着我。
清晨,推开门,便于那新鲜的空气撞了个满怀。再一口口贪婪的呼吸声中,树叶、小草、野花上的露珠,向你低头拜访;蝴蝶、小鸟、蝉向你献歌献舞;小蛇、蚯蚓、蚂蚁向你展示他那长短不一的身躯。在门前的草地上走一走,只感到小草的松软;在花盆边绕一绕,花儿们向你低头行礼;在树下散一散步,知了蝴蝶与你同行。走着走着,上了山坡,路边的野花野草,为你举行别有深意的仪式。当我们流连忘返之际,已经进入中午了。
中午,太阳公公毫不留情的把花儿们、草儿们晒蔫了。花儿们热的受不了,只好娇滴滴的把头低下去;草儿们悄悄地沉睡了;虫儿们热得连忙藏进洞里,躲在树上。知了一展歌喉,尽情的演唱;小鸟、蝴蝶在四周伴舞;本来安分的坐在观众席的青蛙,也连连叫好;蜻蜓们触景生情,也四处高地上下飞舞着。蚂蚁们排成一条长长的黑龙。开始了舞龙。只是,正处于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在此时娱乐,休息。我怎么会在如此的大好时机,放下好玩之事,而去休息呢?在此时,我会去水边捉蜻蜓。所以,我有蜻蜓翅膀标本,蝴蝶标本,偶尔,我还可以很幸运的看到传说中的蜻蜓点水。所谓蜻蜓点水,就只不过是蜻蜓在水面上,而尾巴在水面上点几下而已。有时,蜻蜓点水之处,一会就变混沌了。好听的“蜻蜓点水”,只不过是徒有一个好听的虚名罢了。
傍晚,夜幕降临,萤火虫为夜色添了新装。为了萤火虫不孤单,蛐蛐特意从边缝里传来声音为萤火虫作伴。青蛙看了如此场面,耐不住寂寞。也唱了起来。渐渐的,风爷爷来了,月亮为大地换上了一件漂亮的白色晚礼服。月色很美,柔和的银色光辉轻轻的洒在大地上。夜晚拥有如此之美的景色,我已经深深陶醉其中。不知何时,一个声音在急忙的呼唤我,原来是催我入睡了。
在房间,在床上,我本已经安然入睡,但不知何时,一只鸟儿欢快的唱了起来。这一唱,便把已经安然入睡的我给吓醒了。我提防着,怀着害怕的心情,又再次入睡了。
家乡的夜晚熟睡了,可爱的家乡,美丽的万物,全部都安然入睡。家乡如此之美,我定不会忘记,再有一个地方,很美丽,那是我的家乡啊。在家乡,我感受到了绵绵的家乡味。
篇7:家乡味作文
记忆中的家乡,似一位沉稳的老人,平和、慈祥,总让人从心底最柔软的地方泛出一种对她深切的依恋。而我的家乡山东高唐最让人无法忘记的是她的一种特色小吃——老豆腐。
一旦触及味蕾的引线,与之有关的香香的味儿就会漫天飞舞。
喜欢喝老豆腐,似乎是高唐人天生的嗜好。清早,到附近卖老豆腐的小店坐下,叫上一碗豆腐脑,搭配着刚出锅的、酥脆的烧饼和香美的卤蛋,成为了高唐人早晨一种特有的生活方式。每当我坐在摊前,品着香气扑鼻的老豆腐,听着身边的吃客们互相打着招呼,悠闲地唠着家常,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总在心头洋溢,滑爽的豆腐脑儿和香喷喷的汤汁便在味蕾上绽放开来,那家乡味儿也就浓浓地萦绕身边了。
老豆腐的制作过程虽不复杂,但很讲究。
首先将黄豆去皮碾碎,放入经阳光长时间照射的水中浸泡,待碾碎的黄豆涨足后,用石磨磨成浆。之后,经煞沫、滤渣后入锅熬成豆汁。退温后装入桶内,点入石膏,封口二十分钟后,鲜嫩的老豆腐就制成了。掀开桶盖的`那一刻,雾气缭绕,给桶内的老豆腐裹上了一层神秘面罩,再定睛一瞧,白白嫩嫩的豆腐,静静地卧在桶内,似小婴儿般白嫩的脸蛋,那么纯洁无瑕,那么柔软,让人总忍不住想用手指戳一戳,那质地,软软的,劲道十足。
制作好的豆腐用平板儿勺撇上几勺,盛上多半碗,再浇上似玳瑁琥珀般的卤汁,红中透白,红白相间,香气扑鼻,味蕾也随之在此刻绽放。舀起半勺豆腐加半勺卤汁,放入口中,入口即化的豆香与卤香交相辉映,有肉味儿而不腥,有辣味而不呛。这时再咬一口那外酥里嫩的烧饼,那个香啊,真是不可言表,令人百吃不厌。
在济南上学的我,每次回家第二天一大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去喝老豆腐。在外曾经喝过许多地方的老豆腐,可那些都不如记忆中家乡老豆腐好吃。也许,在高唐吃出的是一种别样的家乡味儿吧。
想必这就是味道的魔力,它不仅能烙进人的记忆里,也能渗入人的情感,甚至成为贯穿人一生的印记,绽放在味蕾上的老豆腐,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情绪,那就是家乡味儿……
篇8:乡味小学作文
乡味小学作文
乡味?故乡有许多味道,是那种味道呢?听我娓娓道来。
还记得,老家后面有一片竹林,全是自家种的,有笋时就挖几个吃。家乡的笋并没有市场里那种被商人浸过水之后的味道,但有一种奇特的味道,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还记得有年放假,我随我奶奶去竹林里挖笋,几天没来看,竟长起那么可爱的小笋芽,像刚出生的小婴儿一样,水灵灵的,还有脸上的露珠,像一个个晶莹的珍珠让人怜爱。我和奶奶随手挖了几个不大不小的笋拿到家中,从鸡窝里拿出二个鸡蛋,不一会儿,一锅竹笋蛋汤就诞生了,我迫不及待地舀起一碗汤,呼啦啦地喝完了,哟,真鲜,因为这里面包含了长辈对子女的无限期望和爱,让我至今难以忘怀,如今我在城市里,舒适肯定是有的,但家乡的笋就可能不再有了~~~
啊!我的家乡,我何时才能再次投入你的怀抱,何时才能再次品尝到乡味。
故乡……
篇9:故乡味作文
小时候,我随爷爷奶奶住在老家,老家在乡下,是个很美的地方。那儿是我的故乡。是我的心之所向。
我最钟意的味道莫过于栀子花的香味儿了,因为我很喜欢栀子花。在所有的花儿当中,我对栀子花可谓是偏爱。
老家有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面是一个专属于我的小小世界。地上长满了小草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夏天时,光着脚丫踩上去,软软的。院子里有一棵栀子花树,家人在我出生那年栽下它花树很高大,枝叶繁茂。栀子花在每年的六月份就陆陆续续的开了,不同于其它有颜色的花,栀子花的花瓣是白色的,给人一种清新恬淡的感觉。所以刘若英才会在她的歌词中写到:“栀子花,白花瓣,落在我蓝色的百褶裙上……”
不光看起来美,栀子花的味道也是很有辨识度,很好闻的。所以,到每年的六月份栀子花开的时候,会引来许多的蝴蝶以及其他的一些小昆虫。蝴蝶围绕着栀子花树飞,仿佛它们之间有一段精彩的对话,这是专属于夏天故乡的景象。
因为是女生,所以爷爷奶奶有时候会在衣服上给我别一朵栀子花,或者在头上给我戴一朵。那时候小,总是能因为一件很小的事情而感到满足,所以每当爷爷奶奶这样做,我都会很开心,因为觉得那一刻的自己是最与众不同的。
因为大家都很喜欢栀子花的味道,所以有时候熟人经过我家院子时,都会因为这沁人心脾的味道而停下自己的脚步。走进我家院子去摘下一两朵花带走。爷爷奶奶人很朴实,待人也很好。每当这个时候,我们都会笑着对别人说:“摘几朵吧,很香的。”爷爷奶奶知道我很喜欢栀子花的花香味,所以也会经常摘下两三朵放在我的房间里,只有两三朵,但花香味却弥漫了整间房。
可惜的是,在我六岁时,已到了该正常入学的年龄了,爸爸妈妈就让我搬离了老家。但不管搬得多远,隔的时间有多长,我都永远不会忘记故乡,不会忘记院子里的栀子花,因为对于我来说,那是故乡的味道。
现在有时候也会在一些地方看见栀子花,那香味真的可以飘得很远,远到了我的心里……
我家虽然没有种栀子花树了,但是在我的房间里却依然可以看见栀子花的身影,那是爷爷特意跑回老家为我摘回来的,因为知道我喜欢。
我闻着故乡的味道入睡,这故乡味悄悄地钻入了我的梦乡,在梦里,我看见我和爷爷奶奶三个人一起坐在院子里聊天说笑……
篇10:故乡味作文
清晨,躲在山后的那一轮太阳,爬上山岗,像个勤劳的巡逻者,把角角落落都巡视,所到之处,是一片繁荣的丰收盛景。
稻田一块叠着一块,一片连着一片,像绕山绕过水的无尽画卷。其间落叶杉,枫树,乌桕用尊贵的黄、鲜艳的红点缀。清清的溪流,淙淙的流水,不时飞过天空的鸟影寂寥的大山融为一体。他们就那样安静地摆放在秋天的大地上。
风,肆意自由的吹过连绵的金绿色的山。叶,波浪似的,层层叠叠,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柔和的清凉,触摸到我的心里,撩动玩耍的心思。
打开窗,眼中也涌起绿波,胳膊支在窗台上,看着看着竟已沉醉。我下楼了,到了那片蜜柚林,一个个嫩绿,金黄的“灯笼”,在树枝上摇曳着。
我伸起手,抓住柚子,用力转了几圈,往下一拉,灯笼掉了下来。我剥开柚子皮,扑鼻而来的是柚香,沁人心脾,塞一瓣到嘴里,感受着柚子肉在嘴里爆出汁的快感。那是沁人心脾的甜啊!清凉的柚汁带着浓郁的柚香,从喉咙滑下,回味悠久。我靠在树下,微眯着眼,感受着阳光的温暖,一份朴素的踏实,融入内心,任他外面的世界喧嚣热闹。
在回家的路上,稻香味儿袭来,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熟悉感。那像是汗水味,又像是草野的味道,带着岁月的成就和年代的创伤,悄悄地在我心尖上弥漫开来。家乡人就是这样,土地是他们的挚爱,家乡人永远不会让土地裸露着,土地长出了金黄色的稻谷,黄灿灿的稻谷走出福建,走向中国走向世界。是啊,现在这遍地金黄,都是在田里还在万紫千红时辛勤的耕种和荷瓣初定时精心的照料换来的啊,都是豆粒大的汗珠一颗一颗砸出来的啊。
走到家楼下了,抬头看着顶上的瓦片。在我眼中,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瓦像是一面笼罩在屋顶上的蓑衣。若是雨日来临之际,瓦便能显示出他独特的神韵。看!雨来了,那一颗颗大小的雨珠从天际自由飘落,胆大的会在网上舞蹈,胆小了会躲开,多情的会悄悄滋润着瓦缝,然后过渡到屋背,下去,回归大地,翻起一片水花。这从而完成一方方瓦片存在的意义。我仿佛听见瓦片说:“为人的使命是去活,而不是存在。”
此时竟到了黄昏。夕阳西沉,特别圆,映着醺黄的黄昏,像一只大柚子。
乡村的烟窗,冒出烟来,徐徐斜升,又自如地随风散去。家乡的炊烟是一张水墨画,烟染了家乡人的精神,家乡人的品质,家乡人对未来的期望。
渐渐地,夕阳落下来了,虫声悠悠,墨色的苍穹上繁星点点,柚子的幽香沁人心脾。
篇11:家乡味作文
记忆里的徽州像一幅山水画,在灰与白的交替中氤氲着徽墨的芳香,不需浓色装点,那典雅的韵味便自然而然地从江南的人物、风景中流淌而出。
但对我来说,即使那闻名天下的徽墨香,仍比不上那双布满皱纹与厚茧的手捧上的一碗热腾腾的疙瘩汤。
清淡的.汤水上飘着几根白菜,看着葱圈在滚水里欢快地打着转儿,从一旁熬了许久的又细心撇去油花的老母鸡汤中舀出黄澄澄的一大勺,放进面疙瘩汤里。煮得冒泡后,再把揉好的面团一手团一个扔进锅里。眼见着浮浮沉沉地面团渐渐变硬,甚至粘到一块儿,那香味也渐渐溢出,让当时生着病极没味口的我竟也口水直流。
外婆迷着眼,极小心地将那碗面疙瘩汤端到桌上,用勺子搅搅让它凉得更快些。那香味浓郁得让我胃中的馋虫早已苏醒,眼巴巴地盯着外婆的手。她这才将碗推到我面前来,一边轻声嘱咐道着:“乖娃,小心烫。”喝口汤,唇齿间弥漫的温暖让我陶醉。继而狼吞虎咽地模样让外婆满脸的皱纹溢满浓浓的笑意。无意间抬头的我,此生再难忘怀如此的笑颜。
……
“想吃什么?”周末母亲围着围裙拿着锅铲,“噌噌噌”地跑来问我。此时我正在作业的天地里埋头苦干,“面疙瘩汤”,我随口说道。但我没想到与疙瘩汤再次见面,它竟然变化如此之大。大块大块的疙瘩覆盖了汤面,味道中也失去了鸡汤的那抹亮色,青菜也切得碎碎的,没法在沸水中翩翩起舞。只有那葱圈独自寂寞地打着转儿。失望在心头漾起,但面对母亲那期待的双眼,我挤出一个微笑:“很好吃。”
过新年,因要上各种补习班,又没回成老家,电话里当我对外婆说想吃面疙瘩汤时,老人的声音带些喜意,又有些哽咽,“好,外婆给你做……”
历经沧桑的徽州对我来说不是厚重的历史与文化,而是家乡的代名词。在那,有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弯着腰驼着背,戴着老花眼镜为她的外孙女做着一碗热腾腾的充满爱意的面疙瘩汤。
我那弥漫着温暖气息的家乡啊,何时才能回到你怀中再尝一尝外婆做的面疙瘩汤的味道?
篇12:乡味初一学生作文
乡味初一学生作文
对于天天住在上海,行走在上海的我,“家乡”的含义并没有那么深刻。我们似乎并不会像古人那般做什么,写什么都能与故乡扯上边,时时刻刻都想念着故乡。虽这样说,但故乡在我心中仍是特别的存在,因为故乡在我的心里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就让我们从妈妈那一碗咸菜拌饭说起吧。
离开上海的频率并不高,可是,我们一旅行便会有十天半月的。旅游时,各地的特色美食便是我们的一日三餐。可吃多了,便也腻了。每每那时候,我便总会想起妈妈独特的咸菜拌饭
咸菜拌饭没有大饭店里的精美菜肴那么油腻,没有奶奶家的奶奶亲手做的饭菜那么清淡,更没有街边摊头那些烧烤中的牛排羊排猪排那样的“重口味”。绿幽幽的青菜末随意的洒落在白嫩的米饭上,米饭粒粒白洁饱满,那切碎的小红椒随意的点缀在菜末之上,整碗咸菜拌饭如同精致的工艺品一般。吃进嘴里,一股淡淡的酸甜便肆意弥漫入你嘴中,夹杂着那温暖的清香
我记忆中的故乡还有那吵吵嚷嚷的菜场。每周六的清晨,妈妈便会拉着我去她最常光顾的地方——菜场。菜场有点五味混杂,散发着刺鼻的鱼腥味儿,蔬菜的新鲜味,水果的果香味,猪肉牛肉的荤腥味……各种味道夹杂在一起那便是它最独特的味道的了。你能在这儿听见上海最淳朴的本地口音。你可以看见人们忙碌地穿梭在摆放着各式蔬菜的柜台中,一句儒儒的“今早马蒂撒伐”顷刻间便温暖了我的心田。握着妈妈温暖却有些粗糙的手,行走在故乡的集市,喜爱之情油然而生。那些吆喝声,买卖声,夹杂着,砍价声,夹杂着纯朴、热情和爱的温暖。这里,有质朴的'上海人的生活
我想悠悠的檀香也是家的味道了。檀香并不产于上海,但是在我心中,这便是家浓浓的味道。打开家门,一股悠悠的芳香便扑面而来。妈妈喜欢安静,所以檀香是在家里常年点燃的。这种香没有玫瑰那么妖娆,没有薄荷那么刺鼻,而是淡淡甜甜静静的,这是我们家独一无二的味道。
我想,在我12岁的记忆里,我并不懂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家乡的味道。家乡的味道,有点像母亲的味道,淡淡的,她总在你的身后竭尽全力地关爱你;在你内心深处,无论你离开多远,只要蓦然回首,她总嫣然笑着迎接你回家。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篇13:家乡味作文
在每个人的心底,都埋藏着一道家乡菜。这道菜,不像西餐那样华贵;也不像宴席那样多种多样。它仅仅是一道菜、一口感觉、一份思念。
埋藏我心里的那道菜,很简单,也很常见。那道菜也与特色、独特沾不上边,但每每尝起,却都有一种温暖。那道菜便是——红烧鱼。正是这道简单的菜,甚至曾被我厌恶的菜,却已成为我现在所追逐的家乡味。
我们家不常吃鱼,因为我妈、我哥都不喜欢吃鱼,他们都嫌弃鱼刺太多。但我父亲很喜欢钓鱼,不论工作多忙,他总会挤出一点时间去钓。他掉的大多都是小鱼,倘若钓到大鱼,便会欢喜的提进门,虽然已经满头大汗,却一直挂着笑容。妈妈接过鱼,将鱼去鳞,再做一些小处理,便将这头活蹦乱跳的鱼变成香气扑鼻的红烧鱼。这一转变,具体内容我不得知,也曾去过厨房看是如何制作的,但还是看不懂。
红烧鱼的香味扑入鼻中,那诱人的色泽让人胃口大开。红烧鱼上桌了,但吃的人并不多。只有我与妈妈草草的吃了一点后便不在吃它。这道菜是如此简单,但是又让我那么感动。
有一次,我生了一场病,过了四天,我的病情才有所好转。当时我的胃口并不好,但我却想吃红烧鱼。父亲听见后,立刻开车去街上买。但谁知道,街上并没有人卖。父亲找了一遍又一遍,几乎把所有街道都走了个遍,却仍然没有看见卖鱼人的身影,父亲便拿起钓鱼竿,到池边钓鱼。一只、两只、三只……父亲已经钓了三个小时,却依旧没有钓上一条像样的大鱼。又过了一个小时,终于钓出一只像样的鱼。父亲跑回了家,带着那条鱼,大口的喘着气。
不久,一道美味的红烧鱼放到了我面前。我正要吃时,猛然发现父亲白发比以前更多了,母亲满是皱纹的脸上挂着笑容。不知为何,我心底涌出一阵心酸与感动,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现在,每当我吃到红烧鱼的时候,都有一份由心而来感动!谢谢你们,爸、妈!
篇14:家乡味作文
我的家乡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江苏省的省会。这里地理区位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地处长江“金三角”地区,是一座城在江上,江在城中的城市。当你从外地来到南京时,你的第一印象一定是:干净整洁的道路、随处可见的法国梧桐和家家户户门口种的花,这时你会觉得南京真的是一座十分有情调的城市。不仅如此,南京还有自己的市树和市花:南京的市树是挺拔雄伟、品格刚毅的雪松,市花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的梅花。
南京为中国古都,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5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与西安、洛阳、北京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
南京是一座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城市。春天,当你来到鸡鸣寺,可以看见到处开满了樱花,鸡鸣寺的古建筑在樱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重。到了秋天,南京就更美了!明孝陵石象路两旁的银杏树开始落叶,装饰着这条古老而充满气质的道路。而东郊栖霞山上的枫叶仿佛一夜之间全变红了,给我们诠释着“霜叶红于二月花的含义”,为南京的秋天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南京是一座充满人情味的城市,老百姓口中有三怪:一怪是周末下雨特别快;二怪是南京的老头怕老太;三怪是鸭子卖得比鸡快。
南京是一座历史名城,所以也有着许多的风景名胜。除了前面说到的,还有:雨花台、玄武湖、夫子庙、牛首山、总统府、中山陵等等。
南京人也特别爱吃,所以也出现了许多美食:比如:金陵盐水鸭、鸭血粉丝汤、小笼汤包、牛肉锅贴、梅花糕、桂花糖芋苗等等。
南京在成功举办了青奥会之后,正在提速发展,未来的南京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作为世界历史文化的名城,勤劳朴实的南京人一定会抓住机遇,把南京建设成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
我爱我的家乡南京!
篇15:家乡味作文
我的家乡在盐城的一个小角落里。那里的河流纵横交错,那里的美食令人难忘。
老家的河流常常令村民们回忆满满。村子里最大的河流,当然要数蟒蛇河,这条河像一条蟒蛇一样弯弯曲曲,贯穿着整个村子。我家老房子就背朝着这条河,河边长满了高大的芦苇,足足有房子那么高,在风中摇摆着。听爸爸说,以前夏天的时候,他和叔叔总是喜欢趁爷爷睡觉的时候,偷偷地从屋子里溜出去,到蟒蛇河里去游泳,爸爸在游泳的时候,不一小心被水蛭给咬了,上岸的时候,被叔叔发现了,叔叔同另外几个小伙伴好不容易才把水蛭从爸爸身上弄下来,由于弄水蛭弄了好长时间,待爷爷醒来后,看见爸爸和叔叔浑身湿漉漉地从前门里进来,知道这兄弟俩又去河里游泳去了,便操起鸡毛掸子就开始打,爸爸和叔叔见状,便跑走了,到晚上才回来。
老家的美食令人难忘。我最喜欢吃老家的特色肉圆,这种肉圆外形看起来可漂亮了,大小刚刚好和一个小橘子那么大,嫩嫩的肉被一层脆脆的糯米包了起来,糯米被油炸成了金黄色,还点缀着一点葱,真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刚炸出来的肉圆是最好吃的。用筷子戳一个放在鼻子前闻一闻,油的香味和肉的鲜美融合在一起,包裹着嗅觉,使我沉浸在一片美味之中。我流着口水,迫不及待的把整个肉圆都塞进嘴里,肉圆渐渐的在舌头的翻滚中融化,过了好一会儿,才吞下肚子,由于上一个太烫,没尝出味道,于是我又拣了一个放进嘴里,这次好多了,我咬了一口肉圆,外面的糯米皮咬起来“嘎吱嘎吱”脆脆的,嚼起来不仅十分有劲,而且还会有食材融合起来的美味,油虽多而不腻;里面却咬起来软软的,里面的肉和糯米都炸烂了,还有点粘,这时,突然从糯米和肉里溢出了一些油来,油在口中绽开,慢慢地把肉和糯米包裹了起来,油和肉在口腔里滑动着,触碰着舌尖,我在嘴里咀嚼着,肉和油顺着食道滑了下去,顿时整个身体也都暖和了起来。心中也贯穿了家乡人对我的温暖与照顾,也使我感觉肉圆格外的美味!
我渐渐的感到了一种和睦融融、回味满满的家乡味在我的心中荡漾……
篇16:家乡味作文
放眼望去,在这片热土上即将开始的是恢弘盛大的鼓子秧歌,他们将带给我们一段气势磅礴、热血沸腾而富有家乡味的历史回眸……
鼓子秧歌是一种最初起源于商河的民间舞蹈。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起源于民间的抗洪斗争,黄河支流流经商河县,到了雨季黄河决堤,洪水泛滥,黄河岸边的百姓为了生存,群起抗击洪险。情不自禁地拿起锅、碗、瓢、勺、棍棒等随手用具,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祈求上苍能够赐福,这便是鼓子秧歌的雏形。
今年春节,我在老家便看了场鼓子秧歌表演。“咚咚-——咚咚”,耳边传来阵阵铿锵有力的鼓声,一位老者,虽年过花甲,须发皆白,可依旧精神矍铄,神情坚定。你看他手执鼓槌有节奏地敲击着大鼓,沉浸在密密麻麻的鼓声中。很快,演员们正式登场,打头的是“丁伞”,他头戴老生帽,一袭白衣,白须飘飘,左手执伞,右手握牛胯骨。看似笨重的伞在他手里上下翻飞,轻盈无比。只见他们弓着腿,脚下踏着鼓点,按照有规律的路线舞动,脚下扬起的尘土,使他们象是一位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在万军中厮杀。我还沉浸在其中,唰的一个转身,丁伞闪进了队尾。一排排小鼓队员排山倒海般涌来。他们一身红装,手持小鼓,脚步轻巧,飒爽英姿。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划一,时而一字长蛇阵、时而铁桶阵,训练有素,喊着口号,声震四方。我仔细看去,这其中有不少五六十岁的老人,还有年轻的'小媳妇、大姑娘,其中还有带着眼镜的少年,都是土生土长的家乡人!
看着这一场气势磅礴的鼓子秧歌,仿佛把我带到了鼓子秧歌诞生的那个遥远的时代。如今的鼓子秧歌是家乡春节不可或缺的一项民间文化活动,是商河的一个靓丽的文化名片,存放在每一个家乡人的心中。看着鼓子秧歌,我深深感受到了浓浓的家乡味,那是一种质朴、豪放、乐观的精神。我爱家乡,我爱这一片洋溢着浓浓家乡味的土地!
【乡味作文700字】相关文章:
1.乡味小学作文
3.700字作文
5.目标作文700字
7.杂记作文700字
9.剪纸作文700字
10.坦然作文700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