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总复习地理必背知识点
“婧黎”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考总复习地理必背知识点,以下文章小编为您整理后的中考总复习地理必背知识点,供大家阅读。
篇1:中考总复习地理必背知识点
中考总复习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它的平均直径为6371米。
2、纬线与纬度
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经线和经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叫做经线,也叫子午线。所有的经线都是半圆状;长度相等,指示南北方向。
20°W和160°E的经线圈,是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4、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
地球绕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这叫做地球自转。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
5、地球公转和季节变化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又围绕着太阳自西向东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就是一年。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
6、五带的划分
回归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在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区,一年中没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寒带在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夜和极昼的现象。
7、地图三要素
比例尺、图例与注记。
8、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9、等高线
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10、世界海陆的分布
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11、陆地地形
分为山地、平原、高原、盆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
12、促使地形变化的力量
地球内部所产生的作用称为内力作用,如地壳运动、火山、地震等,都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叫做外力作用,如流水、风、海浪和冰川等。
13、天气和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14、气温的变化
一天当中,陆地气温一般出现在正午过后(约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5、世界气温的分布
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气温还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海拔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
16、世界降水量的分布
一般规律: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西岸降水少,大陆东岸多;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17、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①热带雨林气候
②热带草原气候
③热带季风气候
④热带沙漠气候
18、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①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地中海气候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19、自然资源
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20、土地的利用类型
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21、土地资源的分布
温带湿润的平原地的地势平坦,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区。气候冷湿的亚寒带地区和炎热多雨的热带地区,保留了大片的针叶林和雨林。热带和温带半干旱地区草地面积广阔,是世界畜牧业的主要分布区。
22、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三种存在形式。
23、森林
人们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总调节室”。世界有森林面积40亿公顷,绝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24、世界上的铁矿
主要分布在俄罗斯、马西、国、澳大利亚、印度、加拿大和美国。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中东地区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还多。
25、各大洲人口
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欧洲的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26、人口迁移主要以三种形式为主。
第一种是科技移民,第二种是劳动力输出,第三种是国际难民迁移。
27、世界人口的分布
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人口最为稠密,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位于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带。
28、城市人口
世界上发达国家人口的70%以上为城市人口,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只占人口的30%多一点。
29、世界的人种
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30、世界上的国家
世界上有190多个国家,面积的俄罗斯有1700多万平方千米。中国的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居第三位。最小的是梵蒂冈。
31、领土
国界线范围以内的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总称为领土。
32、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亚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3、东亚国家
东亚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西侧,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家。蒙古的畜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日本为现代工业发达的国家。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之一,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
34、东亚人口
东亚是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区,居民绝大部分是黄色人种。
35、日本
日本是东亚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很多。富士山是其中的一座活火山,也是日本的山。
36、日本的经济
日本的贸易对象是美国,其次是亚洲和西欧。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37、东南亚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是世界上火山活动最多的国家。中南半岛和菲律宾群岛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38、东南亚居民与经济
东南亚是华人与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其祖先大多是中国广东、福建的居民。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经济作物产品的产地,各国居民多以稻米为主在食物。东南亚的矿产以锡和石油为最重要。新加坡有“花园城市”之称。
39、南亚
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中部平原由印度河和恒河冲积而成,是南亚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印度半岛大部分被德干高原所占据。
40、印度
印度的耕地面积很广,是亚洲耕地面积的国家。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棉花、茶、黄麻等。印度的矿产主要有煤、铁、锰等。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东北部。首都新德里。加尔各答盛产黄麻。孟买位于西部沿海,是印度的海港和棉纺织工业中心。
41、中亚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中部,深居亚洲陆。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乌兹别克斯坦因盛产棉花而称为“白金之国”。牲畜以细毛羊和羔皮羊为主。
42、西亚与北非
西亚和北非地处亚欧非三大洲、大西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枢纽地带。死海湖面海拔高度为-400米,是世界上陆地表面的最低点。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沙漠气候。
43、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积的沙漠。终年高温少雨,植物稀少,沙漠下有丰富的石油。
44、阿拉伯人与伊斯兰教
西亚和北非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区,主要为白色人种。西亚是伊斯兰教、基 督教和犹太教的发祥地。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 督教、犹太教都看做圣城。
初中生学习(czsxuexige)
45、西亚和北非
西亚和北非是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
46、畜牧业与农业
枣椰树是绿洲农业的代表植物。
初中生学习(czsxuexige)
47、巴基斯坦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侧,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发展滴灌和喷灌技术。
48、埃及
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境90%以上是沙漠,尼罗河全长6600多千米,是世界上第一长河,发源于非洲东部高原,注入地中海。过去,长绒棉一直是埃及的出口商品。近年,埃及的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收入都超过了棉花,成为埃及的主要经济支柱。
49、非洲
非洲大陆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非裂谷带,南起赞比西河,北经红海。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峰。东非大裂谷是地壳在运动过程中断裂形成的。动物主要以斑马、羚羊、长颈鹿、狮和豹子为主。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都占世界第一位。
中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总结(3)
50、非洲居民与经济
整个经济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
初中生学习(czsxuexige)
51、南非
南非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首都比勒陀利亚。临近好望角的开普敦是南非港口。约翰内斯堡是金矿开采和机械制造工业中心。
初中生学习(czsxuexige)
52、欧洲
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南临地中海,海岸线十分曲折。北部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有伊比利亚、亚平宁和马尔干三个大半岛。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和山为主,波德的平原、西欧平原。气候主要是海洋性气候,冬季比较温和,比较凉爽,全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莱茵河流经德国鲁尔工业区,也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河流。
初中生学习(czsxuexige)
53、欧洲居民
欧洲西部居民以白种人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低的。
初中生学习(czsxuexige)
54、英国
英国全称是“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联合王国”。领土主要包括大不列颠岛和北爱尔兰岛东北部。是工业化最早的国家。目前商船吨位仍居世界前列。
初中生学习(czsxuexige)
55、法国
法国是欧洲西部领土面积的国家。有着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以平原和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的气候、肥沃的土壤,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西南部和地中海沿岸园艺业发达,所产的葡萄酒世界闻名。
56、德国
德国是欧洲西部邻国最多的国家。北部是北德平原,中部是山地,南部有高原和草地。德国工业的发展,主要是建立要本国丰富的煤炭资源,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雄厚的科技力量基础上。鲁尔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德国南部的慕尼黑是德国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中心,德国是欧洲经济实力的国家。莱茵河是德国的“黄金水道”。
57、欧洲东部和北亚东部
欧洲东部和北亚欧洲东部是指西起波罗的海东岸,东到乌拉尔山,北到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以。
58、北美
是一些以英语为主的美洲国家。西部高山区,东部高原、山地区,中部平原区有中央大平原。苏必利尔湖是世界的淡水湖。北美大部分区属于北温带,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北美所占的范围最广。
60、美国
美国本土有48个州,位于北美西北角的阿拉斯加州,位于太平洋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美国的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美国面积为930多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四位。
美国的农业生产可分为可抑制棉花带、玉米带、小麦带、乳畜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等主要农业带。
加利福尼亚洲是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旧金山是西部的大港口,附近的“硅谷”是新兴的电子工业中心。
61、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国家和地区。北部,包括三个地理区域,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和西印度群岛。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的最窄处。安第斯山被称叫做“南美洲的脊梁”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亚马孙平原是世界上的平原。巴西平原是世界上的高原。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水量、流域面积最广的大河。秘鲁附近的海洋,是世界的渔场之一。阿根廷出口的牛肉,占世界第一位。
篇2:2022年地理中考必背知识点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
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2、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情况:
阶梯名称 分布范围平均 海拔主要地形举例分界线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4000米以上高原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
第二级阶梯青藏高原以东、以北的广大地区米高原、盆地塔里木盆地、黄土高原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地区500米以下平原、丘陵东北平原、山东丘陵
3、主要山脉:
⑴、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⑵、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⑶、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区。
⑷、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秦山、祁连山。
⑸、弧形山脉:世界是最雄伟的山脉——喜马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尼边境)。
4、地形特点: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面积广大。
⑴、四大高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内蒙古高原——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地面崎岖,典型的喀斯特地形。
⑵、四大盆地: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塔里木盆地——最大的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绿洲”分布,盆地内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
准噶尔盆地——四周被高山环绕,多沙漠、戈壁,边缘有许多“绿洲”分布。
柴达木盆地——地势最高的内陆大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南方地区的一个湿润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
⑶、三大平原:
①、位置:在八年级地理(上册)P23 图2—9 《中国地形》上识记。
②、特点:东北平原——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第二大平原,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
5、主要山脉两侧的地形区:见中国地理(上册)P27 活动题 1 。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1、气候复杂多样
⑴、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等。
⑵、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①、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识记: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秦岭—淮河线)通过的地方,见中国地理(上册)P28 )
②、夏季——南北普遍高温。(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
⑶、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我国从北到南被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
⑷、降水:①、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②、夏秋多,冬春少。
③、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④、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线。主要地形区位于的干湿地区和各干湿地区的植被分布,见中国地理(上册)P33 上面的表格)。
⑸、气候类型:我国是世界上气候类型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东半球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自南向北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西北地区大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区是独特的高原气候。西北高山地区则表现出明显的垂直气候特征。
2、季风气候显著
⑴、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①、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季风区内降水多(东部地区)。
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叫非季风区。季风区内降水少(西北地区)。
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⑵、南、北方雨季情况
①、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原因:夏季风的进退而
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造成的。)
②、东部雨季推移的规律:4月开始,雨季大致由南向北推移,9月后由北向南撤退。如:夏季风与雨带的“失常”,就会造成旱涝灾害;如:南旱北涝或北旱南涝现象的发生。
3、特殊天气: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见中国地理(上册)P38—41 )。
中考地理知识点复习
1.世界海陆比例: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各大洲的分界线:①亚洲和欧洲: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里海(世界最大的湖泊)、黑海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②亚洲和非洲: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③南美洲和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④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4.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和火山活动最剧烈的地带。
5.六大板块:欧亚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6.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7.世界人口集中分布于中低纬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世界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
世界人口稀疏区:干旱的荒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湿热的热带雨林。
8.人口增长过快带来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9.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
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
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
10.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篇3:高考总复习语文必背知识点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文学常识
1.吴强与《养马的人》登上《堡垒》,观看东方的《红日》,在兴奋中,《他高高举起雪亮的小马枪》。
2.徐迟是《我们这时代的人》,在《庆功宴》上,面对《地质之光》,提出了《哥德尼赫猜想》。
3. 茅盾在《子夜》里到《林家铺子》去养《春蚕》,《春蚕》蛀《蚀》了白杨树,茅盾便写了篇《白杨礼赞》。
4. 闻一多先生的手中擎着一支《红烛》,照亮了《死水》。
5. 老舍与《骆驼祥子》是《四世同堂》,他俩一起到《龙须沟》的《茶馆》里喝茶。
6. 赵树理到《三里湾》《登记》,去听《李有才板话》,板话说的是《李家庄变迁》。
7. 艾青在《春天》完成了到《南美州的旅行》,在《海岬上》看见《宝石的红星》,他唱起了光的赞歌》,经过《大西洋》,《在浪尖上》捉住一条《黑鳗》,他高兴了,著《欢呼集》,唱起《归来的歌》,又写出《彩色的诗》。
8. 郭小川在《团泊洼的秋天》,唱着《秋歌》,与《平原老人》一道《投入火热的斗争》,他们穿过了《甘蔗林——青纱帐》,《鹏程万里》,经过《昆仑行》到了《雪与山谷》的《月下集》,歌唱《将军三部曲》和《两都颂》。
9. 杜鹏程与《年青的朋友》《在和平的日子里》,踏上《光辉的里程》,为了《保卫延安》,留下《历史的脚步声》。
10. 曲波在《林海雪原》的《山呼海啸》中,奏响《狂飙曲》,树起《戎萼碑》。
11. 冰心是个《超人》,她站在《春水边》上,面对满天的《繁星》,《笑》了。她把感想写了本《小说集》,《寄小读者》。
12. 但丁经《地狱》、《炼狱》到《天堂》,一路上奏响《神曲》,歌唱《新生》。
13. 伏尔泰是个《天真汉》,他介绍《老实人》《查第格》与《奥尔良少女》结了婚。
14. 司汤达在《巴马修道院》讲《红与黑》和《红与白》。
15. 左拉在《妇女乐园》,因为《金钱》的《萌芽》,与《娜娜》的关系《崩溃》了。
高考语文必背知识点:诗歌鉴赏知识梳理——意象
诗歌中的形象,我们又称之为“意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意象是诗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客观的自然景物即“物象”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赋予它灵性,便成了浸透着主观意愿的“意象”。
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多采用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刚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即为主观的“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即作者的主观之意和客观之象融为一体的艺术形象。由此可将诗歌中的形象分为四类:(一)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二)事象,事象即动作形象;(三)物象,物象即事物形象;(四)景象,景象即景物形象。在古典诗歌中最为普遍与常见的就是后两种。
因此,鉴赏具体作品的时候,只有抓住作品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真正地鉴赏古代的诗词作品。
意象色彩的冷暖传递着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奋发;冷色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唐,孤寂凄凉。准确理解修饰词。客观物象是没有情感倾向的,诗人让客观事物“皆着我之色”后便蕴涵了丰富情感。诗人着我之色往往更鲜明体现在某些描写景物的修饰语上,使景物带有倾向色彩。
如: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曲中的藤、树、鸦、桥、道、风、马,除鸦有特定意象外,其他看不出情感倾向,但分别用枯、老、昏、小、古、西、瘦等一系列带有倾向色彩的词修饰后,藤是干枯的毫无生气,树是衰朽残败,鸦是傍晚暮鸦,桥是狭小少人经过,道是荒凉古道。曲子通过描写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物象变为有倾向的意象,整个融入萧条荒寂之中,意境顿生,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效夕阳图。
常见的意象
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如: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绿竹葱茏——正直谦虚,坚贞高洁——隐士君子。如:“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张九龄),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轼《于潜僧旅筠轩》)可见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了。“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隐士、诗人喜欢在绿竹葱茏的环境谈经论道。
3、柳——“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表达对分别的眷恋。“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起情。”“折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情。“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杨柳依依的岸边,离别之情油然而起。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5、菊——临秋而开,凌冰傲霜——不畏权贵,坚守晚节——志士。如: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菊——颜色淡雅——淡薄名利,不求闻达——隐士。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6、大雁——春秋迁徙——思乡之情。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故乡渺何处?归思方悠悠。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韦应物《闻雁》),“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赵《寒塘》)。鸿雁传书。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作为送书信的使者。
7、杜鹃(子规、布谷)——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哀怨、思归)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诗人在逆境中对人生抱着乐观、豁达的态度,所以在萧萧暮雨中传来的杜鹃的啼鸣,让人感到其境颇为清远,其情颇为恬适。
8、月(残月、明月、新月、孤月、冰镜、蟾兔、玉盘)——它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如: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刘禹锡《石头城》:“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斜阳——给人以凄凉、沮丧、失落之感。游子思妇善用夕阳抒他们的情思。如范仲淹:“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特定的环境中,给人以苍茫沉郁之感。故古人也常以夕阳意象塑造气象浑然、辽阔、苍茫的意境。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诗)夕阳与时序流转有关,故诗人常借夕阳发思古之幽情。(怀古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以“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为现实背景,感喟“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的物是人非。
10、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悲伤与激情。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篇4:高中总复习生物必背知识点
高中总复习生物必背知识点
1.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2.从结构上说,除病毒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新陈代谢是活细胞中全部的序的化学变化总称,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4.生物体具应激性,因而能适应周围环境。
5.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
6.生物遗传和变异的特征,使各物种既能基本上保持稳定,又能不断地进化。
7.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知识点总结:生命的物质基础
8.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9.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10.各种生物体的一切生命活动,绝对不能离开水。
11.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和固醇等,这些物质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
13.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14.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重要作用。
15.组成生物体的任何一种化合物都不能够单独地完成某一种生命活动,而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就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6.活细胞中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密切关系。细胞膜具一定的流动性这一结构特点,具选择透过性这一功能特性。
17.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20.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
21.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
22.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为蛋白质的场所。
23.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构成细胞的各部分结构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协调一致的,一个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38.糖类、脂类和蛋白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并且是有条件的、互相制约着的。
39.高等多细胞动物的体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40.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稳态。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1.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42.向光性实验发现: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而向光弯曲的部位在尖端下面的一段。
43.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往往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的浓度高低和植物器官的种类等有关。一般来说,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44.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黄瓜、辣椒等)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
45.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
46.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47.相关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48.神经系统调节动物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49.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够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是通过突触来传递的,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50.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调节人和高等动物生理活动的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
51.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
52.判断和推理是动物后天性行为发展的最高级形式,是大脑皮层的功能活动,也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53.动物行为中,激素调节与神经调节是相互协调作用的,但神经调节仍处于主导的地位。
篇5:高中总复习化学必背知识点
“元素化合物”知识模块
1.碱金属元素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单质的活泼性越大
错误,熔点随着原子半径增大而递减
2.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有机酸则较难溶于水
3.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浓硫酸产生蓝色固体
正确,浓硫酸吸水后有胆矾析出
4.能与冷水反应放出气体单质的只有是活泼的金属单质或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错误,比如2Na2O2+2H2O→O2↑+4NaOH
5.将空气液化,然后逐渐升温,先制得氧气,余下氮气
错误,N2的沸点低于O2,会先得到N2,留下液氧
6.把生铁冶炼成碳素钢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除去生铁中除Fe以外各种元素,把生铁提纯
错误,是降低生铁中C的百分比而不是提纯
7.虽然自然界含钾的物质均易溶于水,但土壤中K%不高,故需施钾肥满足植物生长需要
错误,自然界钾元素含量不低,但以复杂硅酸盐形式存在难溶于水
8.制取漂白粉、配制波尔多液以及改良酸性土壤时,都要用到熟石灰
正确,制取漂白粉为熟石灰和Cl2反应,波尔多液为熟石灰和硫酸铜的混合物
9.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酸溶液
错误,SiO2能溶于氢氟酸
10.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再加入氯水或溴水或碘水或硝酸锌,皆会产生Fe3+
错误,加入碘水会得到FeI2,因为Fe3+的氧化性虽然不如Cl2,Br2,但是强于I2,在溶液中FeI3是不存在的
11.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错误,钝化是化学性质,实质上是生成了致密的Al2O3氧化膜保护着铝罐
12.NaAlO2、Na2SiO3、Na2CO3、Ca(ClO)2、NaOH、C17H35COONa、C6H5ONa等饱和溶液中通入CO2出现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仍不消失
错误,Ca(ClO)2中继续通入CO2至过量,白色沉淀消失,最后得到的是Ca(HCO3)2
13.大气中大量二氧化硫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以及金属矿石的冶炼
正确
14.某澄清溶液由NH4Cl、AgNO3、NaOH三种物质混合而成,若加入足量硝酸必产生白色沉淀
正确,NH4Cl、AgNO3、NaOH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Ag(NH3)2]+加入足量硝酸后生成AgCl和NH4NO3
15.为了充分利用原料,硫酸工业中的尾气必须经净化、回收处理
错误,是为了防止大气污染
16.用1molAl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共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
正确
17.硫化钠既不能与烧碱溶液反应,也不能与氢硫酸反应
错误,硫化钠可以和氢硫酸反应:Na2S+H2S=2NaHS
18.在含有较高浓度的Fe3+的溶液中,SCN-、I-、AlO-、S2-、CO32-、HCO3-等不能大量共存
正确,Fe3+可以于SCN-配合,与I-和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与CO32-,HCO3-和AlO2-发生双水解反应
19.活性炭、二氧化硫、氯水等都能使品红褪色,但反应本质有所不同
正确,活性炭是吸附品红,为物理变化,SO2是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且可逆,氯水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可逆
20.乙酸乙酯、三溴苯酚、乙酸钠、液溴、玻璃、重晶石、重钙等都能与烧碱反应
错误,重晶石(主要成分BaSO4)不与烧碱反应
21.在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Cl2可得FeBr3、FeCl2、Br2
错误,Fe2+和Br2不共存
22.由于Fe3+和S2-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Fe2S3不存在
错误,在PH=4左右的Fe3+溶液中加入Na2S可得到Fe2S3,溶度积极小
23.在次氯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可得亚硫酸钠与次氯酸
错误,次氯酸可以氧化亚硫酸钠,会得到NaCl和H2SO4
24.有5.6g铁与足量酸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0.2NA
错误,如果和硝酸等强氧化性酸反应转移0.3NA
25.含有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正确,如较稀的HClO4,H2SO4等
26.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则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
错误,比如Cu的还原性弱于铁的,而Cu2+的氧化性同样弱于Fe3+
27.CuCO3可由Cu2+溶液中加入CO32-制得
错误,无法制的纯净的CuCO3,Cu2+溶液中加入CO32-会马上有Cu2(OH)2CO3生成
28.单质X能从盐的溶液中置换出单质Y,则单质X与Y的物质属性可以是:(1)金属和金属;(2)非金属和非金属;(3)金属和非金属;(4)非金属和金属;
错误,(4)非金属和金属不可能发生这个反应
29.H2S、HI、FeCl2、浓H2SO4、Na2SO3、苯酚等溶液在空气中久置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变质
错误,H2SO4是因为吸水且放出SO3而变质
30.浓硝酸、浓硫酸在常温下都能与铜、铁等发生反应
错误,浓硫酸常温与铜不反应
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模块
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错误,是”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2.分子中键能越大,分子化学性质越稳定。正确
3.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都能从酸溶液中置换出氢
错误,Sn,Pb等反应不明显,遇到弱酸几乎不反应;而在强氧化性酸中可能得不到H2,比如硝酸
4.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
错误,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5.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一定是金属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7
错误,原子核外最外层e-≤2的可以是He、H等非金属元素原子;目前金属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可为1/2/3/4/5/6,最外层7e-的117好金属元素目前没有明确结论
6.非金属元素原子氧化性弱,其阴离子的还原性则较强
正确
7.质子总数相同、核外电子总数也相同的两种粒子可以是:(1)原子和原子;(2)原子和分子;(3)分子和分子;(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错误,这几组不行:(4)原子和离子;(5)分子和离子;(6)阴离子和阳离子;(7)阳离子和阳离子
8.盐和碱反应一定生成新盐和新碱;酸和碱反应一定只生成盐和水
错误,比如10HNO3+3Fe(OH)2=3Fe(NO3)3+NO↑+8H2O
9.pH=2和pH=4的两种酸混合,其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一定在2与4之间
错误,比如2H2S+H2SO3=3S↓+3H2O
10.强电解质在离子方程式中要写成离子的形式
错误,难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和H2SO4要写成分子
11.电离出阳离子只有H+的化合物一定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错误,比如水
12.甲酸电离方程式为:HCOOH=H++COOH-
错误,首先电离可逆,其次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
13.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都是共价化合物
错误,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4.一般说来,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的胶体微粒带正电荷
正确
15.元素周期表中,每一周期所具有的元素种数满足2n2(n是自然数)
正确,注意n不是周期序数
16.强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的导电性都比较强
错误,强电解质溶解度小的的饱和溶液、与弱电解质的浓溶液由于电离不完全导电性都较弱,比如BaSO4的饱和溶液
17.标准状况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与CO2中所含碳原子总数约为NA
正确
18.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正确
19.纳米材料中超细粉末粒子的直径与胶体微粒的直径在同一数量级
正确,均为10-100nm
20.1molOH-在电解过程中完全放电时电路中通过了NA个电子确,4OH--4e-=2H2O+O2↑
21.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Na2S、NaHSO3、H2SO3溶液中离子数目依次减小
正确,建议从电荷守恒角度来理解
22.碳-12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碳-12的摩尔质量为12g?mol-1
正确
23.电解、电泳、电离、电化学腐蚀均需在通电条件下才能进行,均为化学变化
错误,电离不需通电,电化学腐蚀自身产生局部电流,电泳为物理变化
24.油脂、淀粉、蛋白质、硝化甘油、苯酚钠、乙烯、明矾、Al2S3、Mg3N2、CaC2、等一定条件下皆能发生水解反应
错误,乙烯不水解
25.氯化钾晶体中存在K+与Cl-;过氧化钠中存在Na+与O-为1:1;石英中只存在Si、O原子
错误,过氧化钠中Na+与O22-为2:1,没有O-,石英中存在杂质
26.将NA个NO2气体分子处于标准状况下,其体积约为22.4L
错误,NO2会部分双聚为N2O4
27.常温常压下,32g氧气中含有NA个氧气分子;60gSiO2中含有NA分子、3NA个原子
错误,SiO2中没有分子
28.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错误,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以单原子分子晶体形式存在
29.胶体能产生电泳现象,故胶体不带有电荷
错误,胶体带有电荷
30.溶液的pH值越小,则其中所含的氢离子数就越多
错误,没有说明体积
31.只有在离子化合物中才存在阴离子
错误,溶液中阴离子以水合形式存在
32.原子晶体熔化需要破坏极性键或非极性共价键
正确
33.NH3、Cl2、SO2等皆为非电解质
错误,Cl2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4.分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比金属晶体低
正确,比如Hg常温为液态
35.同一主族元素的单质的熔沸点从上到下不一定升高,但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一定升高
错误,其氢化物的熔沸点也不一定升高,考虑氢键
36.电解硫酸铜溶液或硝酸银溶液后,溶液的酸性必定增强
错误,如果以Cu做阳极电解酸性就会减弱
37.氯化钠晶体中,每个钠离子周围距离最近且相等的钠离子有6个
错误,有12个
38.用1L1mol?L-1FeCl3溶液完全水解制胶体,生成NA个胶体微粒
错误,远远小于NA个,胶体中的一个胶粒是由许多个离子构成的
39.在HF、PCl3、P4、CO2、SF6等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e-结构
错误,HF和SF6都不满足
40.最外层电子数较少的金属元素,一定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它多的金属元素活泼性强
篇6:地理高考复习必背知识点总汇
地理高考复习必背知识点总汇
地理高考复习必背知识点总汇第1讲 《地球》1、地球在天体系统中的位置(1)微观: 水金地火(类地行星)、木土(巨行星)、天海王(远日行星) (2)宏观: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2、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普通性:从地球的外观、所处的位置、运动特征而言,地球与其他八大行星相比,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地球只是一颗普通的行星。(2)地球的特殊性:由于地球具备了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所以又是特殊的:①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 ②有液态水;③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使地球能够吸引住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④太阳的光照条件稳定。⑤九大行星绕日运行具有共面、同向性,彼此间不会发生碰撞。故地球所处的行星际空间安全稳定。简而言之,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是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氢核不断聚变为氦核能。(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如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生物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3)太阳辐射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提供能量。如工业主要能源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1)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由里往外:①光球:黑子(标志,变化周期11年))②?? 色球:耀斑(标志,以称色球爆发,最激烈)③日冕:太阳风(带电粒子流)。(2)对地球的影响: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的变化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 ②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电离层,电离层:地面以上80-500千米高度)③对地球磁场的影响: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的现象,对地质勘探、行船造成一定影响。④两极地区的夜空出现极光现象。5、地球自转1 / 23
【中考总复习地理必背知识点】相关文章:
10.浅谈初中地理中考总复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