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高考志愿填报“暗礁陷阱”
“廖政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谨防高考志愿填报“暗礁陷阱”,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谨防高考志愿填报“暗礁陷阱”,希望大家喜欢!
篇1:谨防高考志愿填报“暗礁陷阱”
志愿填报无小事,有人说:“科学地填报志愿甚至比多考几十分还要重要。”确实,志愿填报的失误,可能使整个高考失败;而志愿填报的恰到好处,确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们根据往年高考志愿填报的几个案例来找出填报志愿的“暗礁陷阱”,从而归纳出科学填报志愿的方法。
案例1
忽视专业级差 志愿虎头蛇尾
考生情况:山西理工类考生张华,参加高考总分589分,无附加分
志愿情况:本科一批第一院校志愿:北京师范大学,专业依次为心理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
录取情况:北京师范大学院校在阅→预退档(理由:所报专业已满,总分偏低)→自由可投(即没有录取)
案例分析:该生分数较高,高出山西理科重点分数线57分。选择范围很大,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在山西近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一般高出重点线50分左右,因此考生希望较大,但结果令人不满意,原因何在?该生虽然掌握了北京师范大学往年的录取分数,也是用差值法计算出分数并加以分析,但该生忽略了对于北京师范大学录取政策的研究,也就是没有掌握当年该校的招生章程,对于专业的填报过于粗心。北京师范大学20在山西理工类调档线为576分,心理学专业录取最低分为616分,数学与应用数学和化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分别为598分和585分。而北京师范大学当年在招生章程中规定了一、二、三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分别是3分和2分。
术语解释:专业级差是指同一高校的不同专业志愿之间的分数差别。举个例子来说,某高校招生章程中规定专业级差为3分、2分、1分、1分、1分。含义是:以第二专业志愿身份考虑录取到某专业时,降3分与第一专业志愿报该专业的考生排序,以第三专业志愿身份考虑录取到某专业时,降5分(即3分+2分)与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排序,依此类推。如果没有级差,则按照总分优先的原则进行录取。
张华因未达到第一专业心理学分数,而被减掉3分变成586分,未达到598分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录取分数,又被减掉2分变为584分,仍未能达到化学专业的585分。从过程上看,张华的退档是十分遗憾,如果能够对招生政策进行仔细分析,对往年的专业录取情况进行细心分析,这种结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
1. 在报考前要充分掌握相关资料,基本资料清单如下:①考生所在省级招办的相关政策;②了解考生所在地的相关分数线,明确自己的名次。③有报考意向高校的招生章程、专业介绍、历年分数、专业录取情况和当年招生计划。其他资料考生应该视具体情况增加。
2. 对于没有级差的院校的专业报考,应该大胆地按照自己喜欢程度将最喜欢的专业填写在前面,但也应该尽量选择1~2个相对分数比较低,自己也相对比较喜欢的专业,拉开梯度。对于有专业级差的院校的专业报考,一定要仔细分析专业录取情况,要慎之又慎地填写每一个专业志愿,梯度要逐级降低。
案例2
缺乏科学分析 盲目轻信他人
考生情况:天津市理工类考生李某,高考估计分数615分,实际分数613分
志愿情况:本科一批第一院校志愿——a校
录取情况:未投档进a校
案例分析:天津市为估分填报志愿,在现场咨询会上,该生与家长对有意报考的两所高校招生宣传组的老师进行咨询,a大学的老师回答得十分肯定:“可以填报a大学,没有问题。”b大学的老师回答:“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填报b大学希望非常大,但谁也不可能有100%的把握,就怕扎堆”。显然对比两校的声音,决策的天平自然向a大学倾斜了。交志愿表前家长和考生又一次打电话给咨询组的老师。回答仍然是相同的,又追加了一句估分600分以上的考生都可以报,该生最终填报了a大学,分数出来后基本与估分一致,超出那位老师估计的600分13分,但录取后得到噩耗,20该大学在天津市理科调档线623分。
■
1. 填报志愿有一定的程序,要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即使是在高校招生咨询的现场,招生老师的话不能当圣旨,不要轻信任何人。科学填报志愿应该按照以下流程来进行:
■
2. 该生填报志愿的过程存在一定的程序错误,也许在该生和家长的脑海中早就有填报a或b高校的念头,导致了盲目填报志愿而没有进行大范围查找相关资料,逐步缩小的科学填报方法。
案例3
能上又能下 第二志愿要保底
考生情况:广东考生王某,年参加高考684分(标准分)
志愿情况:本科第一批次第一志愿填报中山大学,第二志愿南方医科大学
录取情况:南方医科大学
案例分析:该生第一志愿中山大学以3分落榜,被第二志愿学校南方医科大学录取,可谓是非常幸运的,从该生的经历可以看出,非第一志愿被录取的情况还是非常可能的,在充分强调第一志愿的同时,应该看到非第一志愿的重要性。
■
1. 在填好第一志愿的基础上,还不要忽视第二志愿。虽然第二志愿的录取率不大,但一旦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第二志愿录取还是有一定机会的,不要轻易放弃。
2. 非第一志愿的填报仍然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要充分分析相关学校的往年录取分数等信息,可以寻找那些往年一志愿录取不满,或者存在大小年现象(术语解释:高校在某一省市的录取分数出现一年高、一年低的现象,不是必然现象,但在很多高校中确实存在,可通过往年录取分数分析)选择当年规律应该是小年的学校。
3. 提前批次不应忽略,提前批次一般为一些军事、艺术等专业性院校,如有适合自己又比较喜欢的学校也可填写。很多高校目前招收国防生,入学后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毕业服从部队的分配,也是不错的选择。
4. 考生应该慎重对待“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一项,它能够扩大考生的录取机会,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必须明确表态,不可含糊不清,凡空着不填者,均视为“不服从专业调剂”。
案例4
地域情结积心中 竹篮打水一场空
考生情况:四川理科考生郭某,2006年高考考分570分
志愿情况:本一批志愿只有西南石油大学,且服从调剂范围为“四川省内石油类院校”
录取情况:本一批次未投档
案例分析:该省分数超理科本一批省控线10分,选择比较多,但该生对西南石油大学“情有独钟”,整个本一批志愿就只填报了这所学校。偏偏当年西南石油大学本一批调档线高达573分,该生以3分之差落榜。按照四川省的录取政策该生本可以调剂到其他重点高校,但因“四川省内石油类院校”在四川本一批次招生的只有西南石油大学,该生的调剂内容等同于不服从调剂。过分地成为某一高校的铁杆,过分热衷于本地高校使自己失去了上重点大学的机会。
■
1. 正确处理好地域问题还要正确对待本省院校和外地院校的关系。一般来讲,本省院校在本省招生计划多,离家近,生活方便,考生比较愿意报考本地院校。但考生应该明确,本省院校招生计划虽多,但报考人数同样比较多。而且对于多数地区来讲,外地同类高校的数量要远远多余本地院校,范围和特点选择上也更为丰富,更容易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
2. 过分热衷于某一地区某一高校其实没有什么科学性,比如每年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的大学都容易扎堆。目前同一类别的高校较多,尽量寻求机会被同类相关院校或专业录取比因过分偏执而落榜,再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复读要理智得多。本科教育过后还有很多机会实现自己热衷高校的读书梦,比如考研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篇2:高考志愿谨防误入伪热门专业陷阱
高考成绩出炉了,现在摆在家长和学生面前最为重要的就是填报高考志愿,专业的热门冷门成为考生和家长考虑最多的问题。对此,一位教育业内人士提醒,所谓的冷热门专业都是相对的,填报高考志愿谨防误入“伪热门专业陷阱”。
据往年咨询会现场显示,不少考生对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传统热门专业仍抱有很大的兴趣。不少考生还有自己的名校情节,是选择名校,还是选择热门专业,让很多考生和家长倍感困惑。
该业内人士表示,名校有自身的优势,选学校还是选专业见仁见智。但是热门和冷门是相对的,是由考生填报的情况人为决定的,填报的人多了自然就热了起来,他希望大家填报志愿的时候不要盲目跟风。
此外,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应该防止陷入伪热门专业。因为不少考生家长认为,像法学、工商管理等等这些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好。但是根据历年的情况看,这些专业的学生入学的时候考分是高,但是就业的时候还不如机械、数学、通信等当初不被十分看好的专业抢手。
篇3:高考志愿填报陷阱 这些事你做过吗
一、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没有被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部分个体普遍所有的心理现象。说白了就是人们习惯和喜欢攀比,决定一件事情先看别人都怎么样。比如,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不少考生或考生家长总喜欢打听同学、别人家孩子报哪个学校、报什么专业。如此这般,就有可能动摇自己原来的想法或目标。
二、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侥幸心理就是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侥幸心理就是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成了许许多多失败、丑陋、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就是不依靠科学分析和判断,毫无根据、毫无把握地去“蒙”去“碰”,幻想运气的实现。比如,不管在考试还是填报志愿的时候,面对专家的建议心存疑虑,从而转向求神拜佛,由“神灵”暗示填报XX学院,就绝对填报xx学院。
三、恋家心理
恋家心理从字面上解释就是依恋家庭、家乡,不想让读书的学校离家太远。这种心理主要受中国民众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现在社会大多数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舍不得孩子离家太远,怕孩子过不惯,吃不好,穿不暖,习惯于“依偎”在父母身旁,不忍离家太远,所以很多考生及其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就会多选择或者多填报省内院校,甚至不管填报的院校的好与坏,这也是造成省内院校录取分数高的一个原因。
四、低分高攀
低分高攀主要出现在高考志愿填报这时候,在志愿填报失误后,考生心态浮躁不切实际,违背了平行志愿填报的这一“戒律”。以为“水向低处流,人向高处走”,目标院校选择“上瘾”,越选越高,也就“顺理成章”了,到头来落得整个平行志愿“全军覆没”的结局。
五、选高分院校
大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抱着冲一冲的心理把第一志愿院校错误地当作了高不可攀的目标。然结果是很明显,无一录取。那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在填报志愿中所谓的冲一冲,是指第一志愿目标院校录取分数不太确定,似够着似够不着,如果今年投档线比往年低两三分就进去了,高两三分就进不去。通俗的讲,就是选择“冲一冲”的第一志愿院校必须靠谱,不能是“八竿子够不着”的院校,不能明知够不着还要侥幸试一试,白白浪费了平行志愿的一个指标。
【谨防高考志愿填报“暗礁陷阱”】相关文章:
1.谨防求职陷阱
3.高考志愿填报秘籍
5.河南高考志愿填报
6.高考志愿填报窍门
10.高考志愿填报最全知识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