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 > 高考>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

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

2022-12-15 08:14:06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老丸酮爷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欢迎阅读与借鉴。

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

篇1: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

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

“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为教育部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大问题之一,在意见征集首日便在网民、教育界人士间引发热火朝天的争论。记者发现,大多数网民和受采访者都赞同“取消分科”,不过,在取消的“可行性”上却大打折扣。 专家坦言,取消文理分科的关键在于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据悉,本市目前尚无取消文理分科计划。

教育部就“高中文理分科是否取消”等征求民意

调查: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

昨天有关高中取消文理分科征求民意的消息成为不少门户网站的头条,与此同时,网民发帖点评热情极高。到昨天下午5点,腾讯网关于“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的调查吸引26万余名网民投票,结果显示,赞同取消分科的比例接近54%,认同文理分科的比例接近40%,“取消派”意见目前占据上风。

一位支持取消分科的网友表示,文理分科让一些优秀的学生选择了理科,这些孩子以后是国家的栋梁,但他们轻视文科,没有人文气质。而一位从事文科工作的网友叹息,工作时间越长越感到一个文科生具有理科素养多么的重要!一个人要学会兼顾文科和理科两种思维方式。

不过,部分赞同文理分科的网友认为,取消文理分科不仅不会减轻学生负担,相反还会加重他们的负担,“取消前学6科,取消后学9科,科科都要非常努力。”

专家:关键在于高考制度

记者采访本市部分教育界人士发现,支持取消分科的教育专家呈现“一边倒”,不过在取消的可行性上却坦言难度不小。

“目前高中教育急功近利趋势比较严重,而文理分科为这种现象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教育专家、西城教委副主任李燕玲表示,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很明显,但在高中不分科的前提下有效避免学生过重负担值得关注,取消分科的关键在于大学招生录取制度的设计。

东城区一位中学校长表示,现行高考制度按文综、理综方向设置,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取消文理分科的可行性不大。不过,按照新课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理念,取消文理分科有必要进行探讨。本市一示范高中负责人认为,分科是否取消各有利弊,其中中学如何操作不容忽视,如果中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和教学计划,文理分科也是可行的。

北京八中副校长马景林表示,教育改革都有一个实施过程,建议有关部门先做试点,再考虑进一步推广。

北京目前无取消文理分科计划

高中文理分科近年来备受争议,包括北大原校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多名教育界权威人士都批评过分科弊端。目前是否取消仍属于征求意见阶段。不过,部分省市已把取消分科一事提上日程。据悉,到,山东各高中全面实施新课改,取消文理分科,真正实现走班制和学分制管理。

记者从教育部门获悉,目前北京还没有取消高中文理分科的计划。即将露脸的新课改高考方案保持相对稳定,将不会对文理分科进行调整。(北京晨报罗德宏)(中国新闻网)

篇2:论高考取消文理分科

7月13日,湖南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其中第一条提出:普通高中必须确保学生完成所有必修课程和共同选修课程的学习,不得分文、理分科。

这则消息如同一包火药,炸沸了湖南省。许多人对于这则消息不敢相信,学生们对于往后的高中生涯或沾沾自喜,或垂头丧气。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很自然地就形成了两大派别:支持派赞同教育厅的选择,新闻上将这则消息美名其曰:湖南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反对派说到,这只是“看上去很美”,大批高中生根本无法适应,与高考难以衔接……我觉得,取消文理分科,确实不明智,也不太成熟!

1979年,高考设立文理分科考试制度。除了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之外,学生们可以凭着自己兴趣选择读“文”(政地历),还是“理”(物化生)。文科注重语言文学,理科注重思维逻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是我们自己的事情,我们凭着自己的兴趣主动学习,有什么不好?伟人毛泽东那一篇篇妙笔生花的诗文,一句句字斟句酌的名言,是多么经典,引人深思!但毛爷爷对与数学却是一窍不通!青年时期的数学试卷常常有着无数把大叉……一个“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战士,学者,伟大领导人,虽不会数学,但一样的一马平川,文韬武略,带领共产党成立新中国!没有人规定你一定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此处“天文地理”指高中所有教科书),你对物理感兴趣并不代表你就一定要知道什么是“商籁体”。

我看过一篇20的高考满分作文《为韩寒让出一条道》。文中实际上是在批评社会对于“全才”的强烈要求。众所周知,韩寒是个偏才,语文好到呱呱叫,但其他五门功课红灯高高挂起。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中国名声大噪的作家。另外很多家长认为,不学习所有科目就没有钱,没有出路,可韩寒现在所赚的钱一辈子都花不完,人家钱钟书年轻时数学都得过0分呢!如今许多“专家学者”大呼“取消分科,我们要的是全才,不是‘残疾’人!”可我却认为,他们口中所说的“全才”,实际上很大部分是各科平均,可总分较高的庸才。毕竟,世界上的天才还是占少数的,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全面发展”。如果真的想要“全才”,还不如去生产大批智能机器人!如果要我选择,我宁愿选择精通一门或几门,也不要全面平庸。所以取消文理分科,确实不明智。

现在中国只有5个省取消了文理分科,并且有人统计过,支持文理分科的人数达到80%,而且就我所了解,大部分学生对于取消分科一点都不适应,以上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还是支持分科制度的。在这种时候取消制度,时机上不太成熟。看看湖南,分科是从高二进行的,小学中学直到初一都没有分文理科,也就是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自己不太感兴趣但又重要的科目,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可以掌握各科科目的基础知识。到了高二后,学生可以将重心放到自己选择的科目上。另外高中也有全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所以不用担心一个学生成为物理天才+政治白痴。现在一直提倡减负减负,可到头来“负”没减,反而增加了。如果取消分科,学生的学习重心势必转移,理科生不仅要看到物化生,还要看到令他们头痛的政史地,这负担不又加深了么?而且湖南长沙又明令禁止学校补课,这不是把学生往悬崖推吗!反之,进行分科,学生的负担少,尊重自我的选择,好处多多啊!

现在,我和其他的高中生的心情一样,如同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世界在一天天变化,我们要想适应,必须有一种终身学习的观念。分开文理科,让学生们在自己选择的学习海洋中劈波斩浪,高歌向前,一方面学生们家长们乐意了,另一方面国家对于教育经费的支出减少,从而将这笔有用之财用于其它教育事业,何乐而不为呢?

最后我重申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文理分科!

篇3:70%网友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高考指挥棒须改变

70%网友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高考指挥棒须改变

“取消文理分科,那我们现在的题海不是要蔓延得更大了吗?难道让所有高中生都要变成亚健康人群吗?”“中学就是打基础的阶段,文理分科培养出来的都是只会用一只手一只脚的人,不是在知识上‘健全’的人”……教育部于2月6日公布了“20个教育重大关键问题”清单问计于民,其中第六条就是“是否取消高中文理分科”。 正逢中小学校新学期开学,这个话题一出现,立即成为学校师生和家长热议的话题。

本报从去年10月开始,曾先后以《高中分班应慎选文科》、《文科班不是“理差班”》、《文理分科为何受到抨击》、《高中文理分流导致思维“偏科”?》为题刊发关于文理分科的报道,当时就引起了社会一片热议。记者发现,教育部此番刚表态要征求意见,各大网站就相继推出了关于是否赞同取消文理分科的调查。而网络投票的结果,很明显是一片赞同声。在部分网站,支持取消分科的网友超过了70%。

“作为大学来说,我们最希望中学文理不要分科,否则现在高校拼命推行通识教育,打通文理平台,培养通识人才;而中学则早早地分文理科,顺应高考指挥棒分别培养文理科应试人才,让人感到本末倒置。”记者昨天采访多所高校负责人,他们都对高中取消文理分科明确表态。

不过许多专家也担忧:如果高中教学内容和高考制度没有改变,取消文理分科带来的也许会是更沉重的负担,而不是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一初衷。

大学校长:取消分科是大势所趋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教授告诉记者,高校的'校长们大多数都强烈希望中学文理不要分科,因为“我们要培养的是具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而现在中学的文理分科,直接导致文科人才和理科人才两方面同时缺失。”

另一所名牌大学负责学生培养的副校长也认为,文科和理科分割开,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尤其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但他同时也坦言,如果高考的指挥棒不变,取消文理分科很难真正起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作用。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考的分数仍然是他们高中三年唯一追求的目标。他说,这两年试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规模逐年扩大,选拔标准也逐渐被大家接受,这为取消文理分科创造了条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没有大规模推广自主招生的前提下取消文理分科,客观上只能增加学生的负担。

中学校长:分不分科是两难选择

“取消文理分科肯定有利于人才培养,但是如果现有的制度不变化,取消文理分科只会带来更多麻烦”,这是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徐向东的态度。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王德耀对此也认同,他认为中学取消文理分科是必然的,但如果没有配套措施跟上,很难做到。

徐校长说:“我自己所在的时代,高中没有文理分科之说,但是我们的中学时代对我们一生的影响真的非常大。看看现在的大部分中学生,每天为分数忙到深更半夜,很难想象他们对于中学时代除了做题以外,还有什么值得回忆的东西。”不过他也很坦率地说,如果没有经过仔细的论证和配套措施,那么取消文理分科还不如维持现状。他举了个例子,现在学校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每门都配备20多名教师。由于高考时学生选择考物理和化学的比较多,因此这些课的师资配备也就比较多。一旦取消分科,意味着学校原先的一些小的边缘学科必须大量扩充师资。“如果现有的制度不变化,老师就会争抢学生的课时,这样学生会更累。”

而另一所知名中学校长则直截了当地说,现在的学生在选择学科时都更加具有“技术性”,往往是从往届学生的考分高低来选择学科,而并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因此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不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及高考制度,取消文理分科只不过是增加了学生必须拿高分的科目,而不是满足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他建议,取消文理分科,首先要改革考试制度。学生平时要学习所有科目,选择时间参加各个科目的统一测试,而且可以多次考试多次计分,最终成绩纳入高考的考核标准。

篇4:北京高考文理分科吗

北京高考具体调整内容有哪些?一、建立了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自9月1日起,从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6选3”的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和13个科目的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及时、客观记录反映学生德智体美综合素质主要方面的.具体活动,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招生过程中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有关高校进行参考。

三、推进考试内容与形式改革

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和命题内容,突出考试的能力导向,继续保持和增强北京试卷注重基础、综合、灵活的特色,增强试题的选择性和开放性,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

篇5:取消文理分科须辅以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取消文理分科须辅以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月6日发布公告,就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舆论关注。

多年以来,不少教育专家一直提议,中学不再进行文理分科,因为文理分科必然导致一些学生的素质缺陷。在不少人看来,中学不应文理分科,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也是诺贝尔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但一到现实之中,可行性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早在,江苏就积极推进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试点,20,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就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大综合”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6门课出在一张卷子上,这套改革方案,仅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学生要同时抓9门课,负担太重,而且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也较难区分学生的特长而宣告失败。

事实上,正是强调卷面分数、将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考集中录取制度,才是造成整体素质低、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的本源。在这样的升学制度引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以知识教育为重点,突出记忆与背诵,哪怕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也是走知识化、技能化的路线,文科和理科,在学生看来,都是需要记忆、需要考出好成绩的科目,谁会真正关心学习这样的科目,能增长多少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教育的内容才可能真正有益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这样的教育,必须建立“以人为本”、注重人个性、特长的多元评价体系与升学制度。离开了这一制度的构建,无论是中学的课程改革,还是高考科目改革,其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都将止于空谈。

对于取消文理科分科来说,要使其产生具体效果,必须配套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改革。首先,中学应建立必修加选修的课程体系,这对中学提出的要求是更广泛开设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因为中学生真正的负担,不是来自所学知识多,而是强迫他们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其次,应改革现在的高考学科考试为学业水平测试,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并使考试成绩能更具通用性,比如TOEFL、GRE考试,一次考试可以管多年,具有与其他考试同等的效力;再次,高校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也面临新的.调整,这几年一些高校推出按学院平台、专业大类招生的招生政策,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高校要认识到,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和专业人才培养,不但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也不利于这些人才未来的就业。

对于我国教育来说,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打破集中高考录取制度,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实行自主招生。对应这样的制度,方可谈及中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如果由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打破高考集中录取制度,难以改变学生评价体系,那么,文理不分科虽很必要,但却还不够可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正应该努力为文理不分科的“可行”创造条件。

篇6:取消文理分科须辅以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取消文理分科须辅以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取消文理分科须辅以高考录取制度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2月6日发布公告,就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其中包括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引起舆论关注。

多年以来,不少教育专家一直提议,中学不再进行文理分科,因为文理分科必然导致一些学生的素质缺陷。在不少人看来,中学不应文理分科,文理分科降低了民族的整体素质,导致了我国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分离,也是诺贝尔奖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似乎不言而喻,但一到现实之中,可行性就成了很大的问题。早在年,江苏就积极推进取消文理分科的改革试点,2002年,江苏高考实行“3+大综合”,初衷就是为了打破文理分科的弊端,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其“大综合”是把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6门课出在一张卷子上,这套改革方案,仅仅实施了一年,就因为学生要同时抓9门课,负担太重,而且高校在选拔人才时也较难区分学生的特长而宣告失败。

事实上,正是强调卷面分数、将分数作为唯一录取依据的高考集中录取制度,才是造成整体素质低、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缺失的本源。在这样的升学制度引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以知识教育为重点,突出记忆与背诵,哪怕是人文学科的教育,也是走知识化、技能化的路线,文科和理科,在学生看来,都是需要记忆、需要考出好成绩的科目,谁会真正关心学习这样的科目,能增长多少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只有把教育对准人本身,教育的内容才可能真正有益于受教育者人格的'健康发展,而这样的教育,必须建立“以人为本”、注重人个性、特长的多元评价体系与升学制度。离开了这一制度的构建,无论是中学的课程改革,还是高考科目改革,其对受教育者素质的培养,都将止于空谈。

对于取消文理科分科来说,要使其产生具体效果,必须配套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升学制度改革。首先,中学应建立必修加选修的课程体系,这对中学提出的要求是更广泛开设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因为中学生真正的负担,不是来自所学知识多,而是强迫他们学习自己不感兴趣的课程,带有强烈的功利性目的;其次,应改革现在的高考学科考试为学业水平测试,重在考查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并使考试成绩能更具通用性,比如TOEFL、GRE考试,一次考试可以管多年,具有与其他考试同等的效力;再次,高校按专业培养人才的教育体系,也面临新的调整,这几年一些高校推出按学院平台、专业大类招生的招生政策,就是一种积极的尝试。高校要认识到,过窄的专业口径招生和专业人才培养,不但使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也不利于这些人才未来的就业。

对于我国教育来说,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高等学校自主招生的公信力,打破集中高考录取制度,建立多元录取体系,实行自主招生。对应这样的制度,方可谈及中学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问题。如果由于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等一系列问题,难以打破高考集中录取制度,难以改变学生评价体系,那么,文理不分科虽很必要,但却还不够可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订,正应该努力为文理不分科的“可行”创造条件。

篇7:安徽高考文理不分科

《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从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将实行“文理不分科”,高考时总分依旧为750分。

作为“皖版”高考(精品课)改革方案的重要部分,《安徽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昨日正式“露真容”。根据《征求意见稿》,从20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安徽省普通高中将实行“文理不分科”,高考时总分依旧为750分,语数外各150分外,考生可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自由搭配”,以等级性考试的方式赋分并入高考总成绩。此外,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各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将分散在高中三年中进行。其中,地理、生物两科目的等级性考试可以选择在高二参加考试。

改革时间:年秋季入学高一学生实行“文理不分科”

目前,安徽省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模式一直是“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其中,“3”指的是语文、数学和外语(课程)三个科目(数学分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总分值750分。

安徽省从开始实行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也只是作为高考的参考依据,并没有以分数的形式纳入高考总成绩。比如,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目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方面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以上院校录取。

而根据此次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中的“时间表”,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试行新“办法”,实行“文理不分科”。

考试内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分“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

今后安徽省的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到底考什么科目?怎么考呢?根据《征求意见稿》,2017年开始,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包括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两类。其中,语文、数学、外语、技术(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6门科目只设合格性考试;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分设合格性考试及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先参加合格性考试,成绩合格后,方可选择参加相应科目等级性考试。”省教育厅解释说,各学科合格性考试及自主选择的等级性考试科目均只能有1次考试机会。合格性考试在高三上学期高考报名前提供一次补考,供合格性考试科目不合格的学生参加。今后,将逐步探索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向不同年级学生开放、提供两次及以上考试机会的可行性。

高考科目:总分仍旧750 分科参加等级考计入总分

实行“文理不分科”后,高考要考哪些科目?总分多少?“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这是考试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省教育厅解释,开始,我省的高考总分依旧为750分,除了语数外三个科目各150分外,考生可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个科目参加等级考试,成绩进行等级赋分后计入高考总分。

省教育厅表示,由于等级性考试成绩与学生录取高校直接相关,所以学校要指导学生慎重选择参加考试的科目与时间。

“普通高中要均衡安排每学年的授课科目,统筹每个年级学生参加合格性考试和等级性考试的科目数量,防止学科突击教学以参加考试、过早结束非高考课程,过多安排时间准备高考科目。”省教育厅表示,每年将提前公布学业水平考试的报名时间、开考科目、考试时间、报名方式等,便于学校安排教学及学生报名考试。

篇8:国家欲取消文理分科 广东高考方案明年不变

国家欲取消文理分科 广东高考方案明年不变

去年6月9日,一名低年级学生向刚刚结束高考的师姐道贺。高考制度的改革,向来倍 受关注

就国家对取消文理分科征求意见,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昨日表示“请家长和考生放心,广东2010年高考方案与国家的目的一致,因此将会稳定一段时间。”针对不少家长的担心,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这只是征求意见,还不是定论,同时广东目前已出台的2010年高考方案不会有变动。

20个问题问计于民

昨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发布公告,并就“高中取消文理分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4个方面、20个重大教育问题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公告说,自《规划纲要》今年1月7日公开征求意见以来,各界人士通过多种渠道发表意见建议110多万条。为进一步问计于民、广集众智,有关部门将归纳整理出若干社会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自即日起至2月底,继续公开征求意见。

公告一出,不少家长和学生担心“征求意见”一旦敲定,就会影响广东2010年的高考新方案,此外,有的家长还关心文理分科将在何时执行,怕影响孩子的学习热情。

广东方案继续“维稳”

针对家长和部分中学老师的疑问,杨开乔表示,高考制度是不断完善和改革的,但中学教育的目标是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应该全面完成教学指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跟着高考转,“国家征求意见是否取消文理分科,出发点也在此。”

杨开乔说,广东2010年高考取消X科,实行“3+综合”的考试模式,并增加了与高考录取挂钩的中学学业水平考试,既可以保证学生不会偏科,全面发展,又能使中学的教学任务完成。

“高考不考的就放在学业水平考试中去考核,使高考中学生需要考试的科目减少了。同时,以‘综合’来代替‘X科’也解决了偏科的问题。”杨开乔解释,“因此,与国家的核心思想是不矛盾的,这一方案也会稳定一段时间,请考生和家长放心。”

提意见方式

邮箱地址:dtl@moe.edu.

邮寄地址:北京市大兴区清源北路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转《规划纲要》意见收集组(请在信封上注明“纲要征求意见”字样)

邮政编码:102617

各方观点1

文理分科之前推广综合教育

广东省高考改革方案提案项目主持人 李伟成

“取消文理分科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但现在就着手,似乎有些操之过急。”广东省委委员、教育工委主任李伟成表示,教育改革与其他改革不同,以稳妥为好,不提倡进行跨越式、飞跃式的改革。

李伟成认为,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的课程设置、教学管理上目前都有了一定的积淀,都以学科教育为主,“突然取消文理分科,有些操之过急。”他表示,国外实际上也存在文理分科,只是设置了很多的综合课程,到了考试时综合课程就占了比较大的份额;对比国内,学校的课程设置以学科课程为主,综合类课程少之又少。加上多年来,高考一直是学校追捧的风向标,高考考什么,学校就重点学什么,自然会让文理科之界显得泾渭分明。

“广东作为高考课改区,已经要求在初中、高中都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是为了扩大文理科目的交叉程度。但遗憾的是,这样的要求到了实际中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根本没有认真开展这门学科的学习。”

李伟成建议,在匆忙取消文理分科之前,应该在各级学校设置更多的学科交叉的课程,将各种学科知识综合到一起来。有了这些综合课程的开展,才能为真正取消文理分科打下基础,“而且,取消文理分科,必然要求很多具备综合类知识的教师,目前,各类师范院校都没有这方面的专业。仓促上马,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很多东西都会跟不上。”

新快报记者 尹来

什么科目都考就是素质教育?

某校高三班主任 杨老师

“难道什么科目都考就是素质教育?”在某校长年担任高三班主任的杨老师就表示,高考改革的关注点不应该放在文理是否分科上,而应该是高考本身。“归根结底,高考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中学教育的指挥棒,它考什么,我们就学什么。就算文理不分科了,难道学生就有空去看其他的'书了吗?”

还有老师担心,文理不分科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分科,实际上就是什么科都要看。”十六中的陈老师就表示,按现行教材所规定的授课时数进行教学,学生一天七课时,已经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如果考试科目再增加,即使在考试分数上进行重点和非重点科目的区分,老师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负担,依旧是百分之百的。新快报记者 尹来

取消文理分科网友赞弹各半

网友

对于“高中是否取消文理分科”,网友们昨天展开了激烈辩论。

有人认为,“不能取消文理分科,这样不利于发挥个体的爱好”,也有人认为“取消文理分科后,国家主持考基础课,其余由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打破高考指挥棒”,还有人直接建议取消高考。

网友“游泳的鱼”表示,应该取消文理分科,然后由国家主持考基础课,其余科目由学校根据需要,自主决定开设考试内容与科目,实行真正的自主招生,打破高考指挥棒。

广东省梅州市网友“小杰”认为,高考频繁的所谓改革,让家长和师生心惊胆战,无所适从,更不利于时代需要的人才的培养。

网友“Laisa”表示:“重要的是考生不要再因为户口不同而待遇不同!从恢复高考到现在30多年,有多少人因为没有北京、上海等类似的大城市户口的原因,没有接受到应该平等的教育!这才是首要问题! ”

金羊网一位网友更是直言:“文理不分就是男女不分。”

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整理

【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相关文章:

1.文理不分科什么时候实行为什么取消文理分科

2.揭秘文理分科两大误区 校长支招如何选

3.取消高考复读是真的吗:是谣言

4.超唯美的高考祝福语

5.广东省骗取高考加分将被取消报考资格

6.甘肃09高考文理三甲出炉 文科状元分数大跌

7.非毕业年级取消晚自习家长担忧进度影响高考

8.“流二代”高考户籍受限成心病 取消期待时间表

9.超给力的高考短信祝福语

10.粤高考加分大调整 奥赛得奖省优秀生取消加分

下载word文档
《超五成网民支持取消文理分科 关键在于高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