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英语说课
“新原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中班英语说课,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班英语说课,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中班英语《fox 和elephant 》说课材料
中班英语《fox 和elephant 》说课材料
一、说活动设计思路:
《纲要》中明确提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对事物产生兴趣,才能成为获得知识的前提。”中班幼儿对小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学习小动物的叫声,并学习小动物走路的姿势,模仿小动物做游戏,把自己融入到角色中。在以往的教学中,幼儿已经学习了一些小动物的英语名字。本次活动,我选择了fox 和elephant这两个新单词做为活动的内容,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愉快地学习新单词,同时也检查幼儿对旧单词的掌握情况。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为:
1、巩固幼儿对动物类单词的认识,能够清楚发音。
2、学习新单词fox 、elephant 。
3、培养幼儿的语音、语调,鼓励幼儿大胆参与英语活动,体验英语活动的乐趣。
4、锻炼幼儿的听力。
三、说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小动物及小动物的尾巴图片)
2、小动物胸章;
3、录音机、磁带。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我运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听说法,它包括幼儿模仿、跟读、齐读、抽读、纠错和改正这几方面,听说法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语音及口语。在学习新单词的时候,我多数会运用这种方法,我会让幼儿通过“听我读、跟我读、大声读”的方式来学习新单词的`读法,用“它是谁?怎样读?”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提问和巩固,我还注意加强课堂基本用语的运用,训练幼儿的听力。
2、视听法,在幼儿英语教学中,视听法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主动参与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视听结合的方法比单纯依靠听觉或视觉来理解、记忆、储存的语言材料要多得多。视觉形象为幼儿提供形象思维的条件,促使幼儿自然和牢固地掌握英语。
五、说活动过程:
(一)运用直观材料,复习旧单词。
1、出示小动物幻灯片(或图片),让幼儿用英语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师导语:小朋友,今天有几位小动物客人也来到了我们的班级,快来看看有哪几种小动物,想一想它们的英语名字是什么?
(二)通过玩游戏,发现新单词。
游戏“找尾巴”
师:刘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小动物的尾巴,想让小朋友们猜猜是哪个小动物的尾巴,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师要求幼儿要用英语说出小动物的名字。)
幼儿找完小动物的尾巴之后,发现还多出两个尾巴,师鼓励幼儿继续猜一猜是谁的尾巴。(由于狐狸的尾巴和松鼠的尾巴比较相似,大象的尾巴和老鼠的尾巴比较相似,所以,必要时我会对幼儿进行谜语提示:尖嘴尖耳尖下巴,细腿细脚细小腰,生性狡猾多猜疑,尾後拖着一丛毛。鼻子粗又长,两牙赛门杠,双耳如薄扇,身子像面墙。)
(三)学习新单词。
1、运用听说法学习新单词,如:狐狸狐狸fox,幼儿通过教师的“听我读”“跟我读”和“大声读”三个小步骤初步掌握新单词的读法。
2、师对个别幼儿进行提问,检查个别幼儿对新单词的掌握情况。如提问个别幼儿单词elephant
的时候,师会问:“它是谁?”(大象)“怎么读?”(elephant)如果幼儿声音小,可加上大声读的步骤。
3、师查看幼儿整体掌握情况。
如:师摸到谁的头,谁就说一遍狐狸的英语名字,师拍到谁的肩膀谁就说一遍大象的英语名字。通过和幼儿身体接触的方式,鼓励幼儿单独念单词,会让幼儿感到特别的亲切。
(四)在游戏中巩固新单词。
1、游戏“谁不见了”。
幼儿闭上眼睛,师从小动物中任意拿走一个,让幼儿睁开眼睛后猜猜哪个小动物不见了,并用英语说出这个小动物的名字。
2、角色扮演活动。
每个幼儿身上都有一张小动物胸卡,胸卡上是哪个小动物,幼儿就扮演哪种小动物。
师邀请小动物来参加舞会,站在前面叫小动物的名字,如:“ra it ra it在哪里?”扮演小兔的幼儿就模仿小兔的动作跳到教师身边来,边跳边回答说:“ra it ra it在这里。”当所有幼儿都来到老师的身边时,师放好听的音乐,与幼一起舞蹈。
(五)师小结:
我通过家访的方式知道了幼儿很喜欢模仿老师去教家长一些在幼儿园学过的知识,所以布置给幼儿“将今天的内容回家教给家长”这个小任务,既满足了幼儿的虚荣心,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教学目标:
1、听懂、理解并会说出单词“bird”、“frog”、“monkey”。
2、学会使用句型“I can see……”进行表达。
语言点: bird、frog、monkey、I can see…教具准备:PPT课件、单词卡片、一棵大树、自制动物各一个、望远镜3至4个。
教学过程:
(一) 热身活动:
1、韵律歌曲《walking jumping running》边唱边跳进场。
2、GreetingT: Hello,what’s your name?
S: I’m XX.
T: Hello, XX.
S: Hello,Miss Liu.
简单的对话操练几遍。
(二)单词学习1、播放PPT,让小朋友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在叫。(鸟叫声)。PPT出示鸟的图片teach“bird”
教师领读,小朋友跟读,(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让小朋友一边说单词,一边用头顶单词卡片)3、用相同的方法教授另外两个单词:frog和monkey(三)游戏:《说一说,做一做》
规定好鸟、青蛙、猴子的动作,老师说一个动物单词,小朋友需要迅速做出该动物的动作,同时重复英语发音,看谁做得又快有准。
(四)句型学习1、出示一棵大树,在树上贴好自制的鸟。
教师出示望远镜,并说:I can see a bird. (小朋友跟读)。
用准备好的望远镜给小朋友上来表演,并准确说出句型“I can see a bird”
3、在树上贴好猴子,在树下贴上青蛙。
让小朋友自己来说一说,操练句型“I can see..”说出:“I can see a monkey.”“I can see a frog.”
(五)游戏《What’s missing》
1、播放PPT,出示三个动物,让小朋友分别说出三个单词。
2、播放PPT,消失一个动物,让小朋友说出那个动物单词,并用句型说出“I can see…”
3、相同的方法操练。
(六)chant用三个动物的动作,叫声以及相应的单词编一首chant,让小朋友跟着做,边做边退场,结束课程。
篇2: 中班说课活动反思
中班说课活动反思
将蜡烛点燃请一幼儿用玻璃杯罩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幼儿作答,把碎纸屑放在桌子上,幼儿分组:用手在周围煽动,观察纸屑的变化。让幼儿感受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只是我们看不见它。
反思:本活动让幼儿对实验中发生的现象产生兴趣,在实验中让幼儿反复玩,使幼儿在操作;探索的基础上获得经验,玻璃杯中没有空气,外面的空气就会把水压入杯中卡纸就被吸住,水不会倒出来。同时我在这课添加了用杯子去盖点燃的蜡烛,一下蜡烛就灭了。空气可以支持燃烧。这样吸引幼儿的注意,目的'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建立一个探索、尝试与交流的平台。,幼儿容易理解。在活动中我运用了启发提问法,观察发现法,引导发现法,实验操作法。幼儿通过猜谜语――寻找空气――试验操作的教学环节,让抽象的自然想象变得具体化了,课堂气氛很活跃,突出了活动的重难点,通过科学探索活动,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利用简单的科学实验使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也是这次活动的亮点,让幼儿理解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无处不在,只要有空隙的地方就有空气。也培养了幼儿的认知能力。
篇3:英语说课案例
湖南常德市桃源八中 管明骏
一、Introduction(导言)
英语说课是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衡量一位英语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分析及教师本人对上课进程的宏观控制能力的有力手段,能从理论上指导教师贯彻教学大纲,真正做到教与学相结合,将教材、大纲、教师、学生、课堂融为有机整体,对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有着突出的作用。
二、说课的基本原则
1. 遵循教学大纲要求,明确说课内容。把握说课与上课的区别与联系,正确理解教材、教案说课、上课之间的层进关系,走出说课即是“说教案”的误区。
2.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
3.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体现说课的完整性。
4. 与教案相结合,体现其可操作性。
三、说课的基本程序
1. 说教材:科学分析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和要求以及教材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说学生:谈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明确说课内容的难易程度。
3. 说教法:谈谈本节课要实施的教学手段、方法以及教具的使用。
4. 说学法:谈谈学习方法的运用以及将要实现的目标。
5. 说教学程序:说为什么要设计该程序?目的、意图何在?结果如何?
6. 说板书设计:谈谈板书设计的根据和理由,力求体现说板书设计的程序性、概括性和艺术性。
四、注重说课信息和反馈与总结
说课的对象可以是专家、同行甚至是学生。向说课对象征询意见、获取信息,力求不断改进和提高。
五、附SB 2B U16 Lesson 63说课稿
Unit 16 Lesson 63
Hello, everyone. Today I’m very pleased to have an opportunity to talk about some of my teaching ideas. My topic is life in the oceans taken from Lesson 63 of Unit 16 in SEFC(2). It is made up of four parts.
Part 1 My understanding of this less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aching material:
This lesson is a reading passage. I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part in the English teaching of this unit. Lesson 62 and Lesson 63 are a whole unit. By studying Lesson 63, Ss can improve their reading ability, learn more about the sea and the life in the oceans.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get th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some difficult sentences to comprehend the passage better. The Ss should do some listening, speaking and writing, too. Of course, the Ss should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Let the Ss understand the sea better, love the sea and save the sea and the life of the sea.
Teaching aims:
1. Knowledge aim: Understand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2. Ability aim: Retell the text in their own words.
3. Emotional aim: Make the Ss love the life of the sea and do something to stop it being polluted.
Key points /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How to understand the text better.
Teaching difficult points:
1. Use your own words to retell the text.
2. Discuss the pollution of the sea and how to save the sea.
Something about the Ss:
1. The Ss have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 sea and sea life through the Internet and other ways.
2. They are lack of vocabulary.
3. They don’t often use English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4. Some Ss are not active in the class because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Part 2 My teaching theories, methods and aids
Before dealing with this lesson, I’ll do my best to carry out the following theories: Make the Ss the real masters in class while the teacher himself acts as director; Combine the language structures with the language functions; Let the students receive some moral education while they are learning th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Double activities teaching method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Watch-and-listen activity
Free discussion method
Pair work or individual work method
Teaching aids:
1. a projector
2. a tape recorder
3. multimedia
4. the blackboard
Part 3. Teaching steps / procedures
I have designed the following steps to train their ability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especially reading ability.
The entire steps are:
Greetings, Revision,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Fast reading(scanning), Listening, Intensive reading, Prepar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text, Consolidation, Discussion, Homework
Step 1 Greetings
Greet the whole class as usual.
Step 2. Revision
1. Ask students some questions to revise the last lesson(show them on the screen).
a. How much salt do the oceans contain per thousand parts of water?(35 parts of salt. 3.5% by weight)
b. What is coral? Why are corals not found in deep water?
c. Why is the Dead Sea called the Dead Sea?
2. Check the homework(made a survey about the sea or sea life by surfing the Internet or asking for help from other people). Through this part we can consolidate what they studied yesterday,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about their survery results and prepare for the new lesson.
Step 3. Lead-in and preparation for reading
Show them some pictures and let them talk each other, and then use the pictures about sea and life in the oceans to learn new words, for example, Antarctica, huge whale, sperm whale, squid and so on.
Purpose: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of study.
Bring in new subject: Life in the oceans.
Step 4. Fast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as quickly as they can. I show the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and let them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1. Why can living things live in such oceans around the Antarctica?
2. What does the whale feed on?
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perm whale and other whales?
Method: Read the text individually, use question-and-answer activity.
Purpose: Improve th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Understand the general idea of each paragraph.
Step 5. Listening(book closed)
1. Listen to the tape then do an exercise(wb page 90, part 1)
2. True or false exercise.(on the screen)
Train the Ss’ listening ability and prepare for later exercises.
Step 6. Intensive reading
Read the passage carefully again and answer some detailed questions on the screen.
1. How much does a whale eat at a time?
2. Do all the whales feed on small fish?
3. How deep can a sperm whale dive?
It is also called depth reading or study reading. It means reading 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Purpose: Further understand the text (Train further reading ability) to find out some different sentences and details of the text.
Step 7. Preparation for details of the text on the screen
1. ...its heart slows to half its normal speed.
slow-v. to become / make slower.
2. ...using sound wave
Present participle used as adverbial.
3. provide sth. for sb.
provide sb. with sth.
4. at a time: each time
5. grow to a length of...
Purpose: Train the Ss’ ability of understanding and using laguage.
Step 8. Consolidation
1. Find out the topic sentences.
2. Retell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topic sentences.
Purpose: I want to know if my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whole text really and if they master what I mean to tell them in this class. What’s more, I want to let them have the ability of introducing and analyzing expression. At the same time, I will write down the topic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according to what the students find, so they can retell it easily.
Step 9. Discussion
Show them some pictures about the polluted sea and many living things which are in danger and ask them: What are their opinions about it? In order to let them have free choice, I give them another topic: The sea is being polluted. What should they do?
Purpose: I mean to give them emotional education. I give them multi-media pictures to arouse their interest of study and their love for life. I mean to make them realize: The sea is in danger!
I teach them to do their best to help it and do something from now on. Everyone should do something to love and protect our home.
Step 10. Homework
Write an article Saving the sea. I want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their writing. At the same time, train the ability of do-it-yourself and looking up the information by themseleves.
Part 4. Blackboard design
Unit 16 Lesson 63
Topic Sentences:
1. Some living things can live in Antarctica.(what)
2. The whale feeds on small fish.(what)
3. The sperm whale feeds on squid.(difference)
Discussion:
1. The whales are in danger. 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it?
2. The sea is being polluted. What should we do?
In my opinion, the blackboard design can reflect the teacher’s ability of mastering the text and leading the students to master the text easily.
In this text, the design is not easy to write. I write the topic sentences on the blackboard in order to tell the students that this is of the importance in this class. The discussion is of the difficulty.
I want to make the design inductive, instructive and artistic.
篇4:英语说课ppt
英语说课ppt模板
这是一个关于商务英语翻译说课课件ppt,主要介绍了课程理念、课程链接、课程定位、课程学情、课程目标、课程设计和结构等内容。商务英语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欢迎点击下载商务英语翻译说课课件ppt哦。
英语说课ppt模板 |
篇5:英语学科说课浅谈
英语学科说课浅谈
英语学科的说课是教师间的业务交流,是校本教研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新课改条件下对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重要作用,是教师钻研教材,探讨教法,迅速提高业务水平最为经济有效的方式之一.
作 者:张伟群 作者单位:浙江省浦江县黄宅中学,浙江浦江,322204 刊 名:希望月报(上半月) 英文刊名:HOPE MONTHLY 年,卷(期): “”(6) 分类号:H3 关键词:篇6:英语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本课共有两部分内容,其中第一部分是以中秋节为话题而展开的一个对话。它主要讲了Han Mei和Lucy简单谈论有关中秋节和月饼方面的知识,并邀请Lucy到她家作客的过程。在这个对话中出现了如autumn和festival等十一个新单词以及几个学生难以理解的、需教师解释的词、句型和句子。
第二部分内容是两人在商店为朋友买月饼的一个情境,谈话内容是从月饼表面的样子的好坏、大小、轻重和价钱等方面展开的。其中出现了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它们是:nicer, bigger, heavier, cheaper。它要求学生根据图、词和句子提示创造性的对话。
2.教学重点。
(1)指导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那些难以理解的词、句型和句子,如cakes with meet...
(2)指导学生口头熟练表达就中秋节这一话题展开的对话内容,包括第二部分的购物经过。
(3)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3.教学难点。
学生根据实际情境需要真正开口讲英语。
4.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学生能听懂本对话录音,能听懂师生之间就本对话内容而展开的、切形式的问答,会和别人展开对话,了解和传递信息;能就本课语言难点造句,而且无语法错误;能就类似话题,创造性地自编对话;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
(2)知识目标。学生要牢记所有新学单词,包括重点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还要记住新学短语、句型、难句及本对话各句的英语表达,为实现自如讲英语奠定基础。
(3)情感目标。学生要爱学英语、爱说英语、想说英语,对英语学习投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
(4)学习策略目标。改变传统的死记硬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言的实践中去,包括听、说、读、写的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语言的综合使用能力,加深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记忆。
(5)文化意识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会简单向别人介绍中国这个传统节日,从而体会节日的快乐。
篇7:中班语言活动《家》说课材料
中班语言活动《家》说课材料
一、分析教材
《家》这首诗歌语言朴实、浅显易懂,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概括事物的依属关系,诗中大胆的想象一下子调动起幼儿亲切的感觉,帮助他们从全新的视角想象周围的世界。结尾处用一句“快乐的幼儿园是小朋友的家”将幼儿从想象拉回到现实,更贴切地联想到自己,给幼儿以有趣有余蕴的感觉。这首诗歌文字形象,巧妙地运用了叠音,读起来琅琅上口,充满了欢快流畅的情绪,易于为幼儿喜爱和接受。符合中班语言教学目标中提出的“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要求,因此适合中班教学。
根据中班语言教育目标,教材特点及本班幼儿新生多年龄偏小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活动的教育目标是:
1、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和画面,把握这首诗歌的内在情感脉络。
2、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想象事物之间的关系。
3、学习仿编诗歌,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本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口语表达能力,为上这节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幼儿缺乏仿编诗歌的经验,基于这一点,确定教材的重点为理解,掌握诗歌内容,难点为学习仿编诗歌,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思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引导幼儿接触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本活动采用了观察法、游戏法、直观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语言、游戏、操作探索等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共分为四个环节:
㈠观察感知,积累经验
这是一个课前准备的环节,需要在日常活动中逐步完成。
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只有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前我将幼儿带到户外,让他们用眼看、手摸、鼻子闻、肌肤感知等方法寻找事物:如蓝天、白云、小河、草地等,引导他们发现事物的归属关系,并在平时利用挂图、图书引导幼儿观察,以获得有关于事物归属关系的经验,为理解诗歌内容,仿编诗歌做铺垫。
㈡操作探索,具体感知
这一环节为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做准备,约需5―8分钟
有关理论指出:诗歌教学中,应将重点放在幼儿理解方面,不要让幼儿机械记忆、背诵诗歌内容,减轻幼儿在学习时的记忆负担,以便他们将注意更多地投向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思考,因此我设计了找家的游戏置于学习诗歌之前,以为迷路的小鸟、小鱼、小羊等找家为由,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提供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操作探索,探讨小鸟、小羊、小鱼等与树林、草地、小河等之间的归属关系,幼儿游戏时,我全面观察幼儿操作情况,了解需要,及时予以幼儿适当的支持和帮助,使幼儿充分感受家的内涵。
游戏后,我发出启发性地提问:你帮谁找到了家,为什么这么找?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弥补感知的不足,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事物的归属关系,理解家的含义,为下阶段活动奠定基础。
㈢理解学习诗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重点,约需10分钟
皮亚杰儿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儿童发展是他们自己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而建构起来的,儿童的语言发展也是通过个体与外界环境中各种语言信息,非语言信息交互作用逐步实现的,因此活动中大量运用观察、游
戏、欣赏等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地与文学作品相互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首先,我采用了视听结合的方法,结合卡片朗诵诗歌,使幼儿对诗歌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接着概括性的提问:诗歌中说了什么事,引导幼儿结合卡片回答,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回忆操作探索时获得的知识经验。然后通过整体朗诵,前后半句接龙,轮流等趣味性方式组织幼儿学习朗诵,使幼儿感受到诗歌的内在语言韵律。
之后,我发出邀请:“现在要请小朋友来扮演,白云、小羊、糊蝶等等各种各样的东西”,让幼儿自由扮演角色,大胆地用肢体语言表现诗歌内容,使他们沉浸在表演的喜悦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同时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泛的机会。
㈣扩展想象,仿编诗歌
这一环节是本活动的难点,约需10分钟
中班上期幼儿语言领域发展目标提出要求:在仿编活动中只要求幼儿通过交换词句,使诗歌画面出现新的内容。
由于班上的孩子是初步学习仿编,感到比较难,因此我通过对话、示范、讨论等方法引导幼儿仿编,突破难点。
1、扩展想象,回忆经验。
我启发性的个别依次提问,比如蓝蓝的天空除了是白云的家外还可以是谁的家?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回忆经验,表达自己的理解,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并根据幼儿的回答依次在卡片后添画。为幼儿的创编留下完整的视觉印象。
2、学习仿编
这一环节中我通过生动的语言示范仿编:“现在老师要把大家说的这些东西都编进儿歌里……”,让幼儿更加明确诗歌的句式,知道仿编时每一句的前半部分不变,只要改动后半部分就可以了,这样为幼儿的下一步自由创编奠定基础。
3、分组讨论,自由创编
引导幼儿自由组讨论,以强带弱、大胆创编,在讨论过程中,我根据具体情况随机指导,针对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成为他们的
合作者。让幼儿乐于尝试,乐于合作,充分体验创作的乐趣,培养幼儿独立自由、大胆构思的好习惯。
4、集体交流
在幼儿个别自由交流后,为幼儿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请他们在集体面前朗诵自己编的诗歌、诗句,并组织其他幼儿学习优秀诗句。这样进一步调动幼儿情绪,使活动在高潮中结束,让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篇8:中班说课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
中班科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
各位领导、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科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塑料品》。
一、教材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断进步和发展,丰富多彩的塑料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外可见,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给人类带来的是什么?
学习这一课让幼儿明白,塑料制品它一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造成了“白色污染”的危害。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课题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课题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欲望。有关“白色污染”的总是对幼儿来说有些抽象,针对这一问题,我在课前组织幼儿清理园内的塑料垃圾,再观看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和纪录片,幼儿会很透彻地理解“白色污染”。
二、目标确定
中班幼儿对事物表面特征的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活动通过寻找发现、观察比较生活中常见的塑料制品激发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而科学教育活动是在引导幼儿亲自探索和发展获得有关经验的过程,因此,针对本班幼儿和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实物的观察比较,让幼儿在探索中认识各种塑料制品,知道它的特性。
2、幼儿自主的了解塑料制品在人们生活、生产中的用途。
以上两个目标是本课的重点。
3、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观看,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准备
根据教学目标,我做了如下准备:
1、
幼儿每人自带塑料制品一、两件。2、带领幼儿在园中搞“塑料垃圾”清理活动。
3、在活动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
4、白色污染图片及光盘。
四、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了发现法、观察法、比较法相结合,满足幼儿探索事物本质特征的愿望,了解塑料制品特征,为了解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用途,我运用了交流讨论法、设计情境法,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经便幼儿理解。
五、教学过程
我为本次活动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激发幼儿兴趣
首先我设计提问:“小朋友们,请把你们带来的各种东西拿出来吧,告诉大家,你带来了什么?有什么用?是由什么制成的?”
(这时幼儿会把带来的东西摆放在他们面前的桌子上,具体生动的教具摆放在桌子上,自然构成了一个色彩缤纷的塑料制品展示会,幼儿感受到刺激,学习兴趣和探索愿望立即被激发出来了。)
然后幼儿自由发言:我带的是小杯子,喝水用的;我带的是一辆小汽车,玩游戏用的……最后教师小结:小朋友带来的这些世界杯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塑料制品。自然引出课题。
(这一问题的设计体现了幼儿学习知识的主动性和自主体原则)
(二)引导出现
1、在活动室里寻找塑料制品。
2、寻找后启发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的特征。
教师出示实物,引导幼儿说出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薄厚不同、软硬不同、高矮不同、长短不同。(经过幼儿的观察比较和教师的启发引导,塑料制品的外部特征得到解决。然后同样用示范引导的方法,让幼儿说出它不怕摔、不怕水、比较方便、比较安全等内部特征。)
这一环节完成活动
目标。(三)交流讨论
本环节主要让幼儿了解塑料制品的用途。请涉朋友分组讨论,由于幼儿自带了那么多塑料制品,活动区里又投放了那么多,因此幼儿讨论的会非常激烈,激烈的讨论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拓展了幼儿的知识面。
最后,教师把讲座结果归类小结:
1、生活用塑料制品。
2、学习用塑料制品。
3、电器产品中的塑料制品。
这一环节完成了活动目标2。
(四)情境设计
如今,塑料制品垃圾已成了环境的重要杀手,本环节主要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初步的环保意识而设计的。
首先祟塑料大棚模型,再通过课前的“垃圾清理”活动和观看光盘和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塑料制品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教育幼儿不随意乱扔塑料制品,尽量少使用塑料制品,鼓励幼儿研究一些处理塑料制品的科学方法,让幼儿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念。
完成活动目标3。
(五)活动延伸
1、创造环境,在活动区多投放各种塑料制品,让幼儿在活动中自然巩固对塑料制品的认识。
2、在活动室张贴有关“白色污染”的图片,动员幼儿带家长利用双休日时间体验“白色污染”和用自己的能力杜绝“白色污染”。
下面我作一下目标预测:
通过教师运用的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运用实物、教具,相信
幼儿的学习热情能被充分激发,并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完成活动目标。让我们的孩子从小具有环保意识,让我们携起孩子的手,让孩子携起家长的手,让我们共同爱护我们的家。
篇9:中班说课 表情歌(歌唱)
说 课
江苏省泰兴市机关幼儿园 薛红霞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歌唱活动《表情歌》。(一)设计意图: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手段。如今,倡导“让幼儿主动学习,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然而,如何在你教我学的歌唱活动中发挥孩子的主体性,使枯燥平淡的歌唱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儿童情趣,是人们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本活动意在打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通过师幼互动,运用形象生动的音乐图谱及节奏图、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而《表情歌》是一首旋律生动活泼、节奏感强的幼儿喜欢表现自我的教材。它体现的是人的丰富的面部表情,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二)说活动目标:
当代教育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幼互动是本活动的教法学法的最大特点,一方面,幼儿是音乐活动的探索者、学习者和创造者,幼儿带着对音乐的热爱、带着对音乐教育活动的期盼、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自由地与音乐交流、大胆地表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体验并主动与老师沟通汲取教师经验获得教师的支持
、帮助与鼓励。另一方面,教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与促进者,也是幼儿音乐表现和艺术创造活动的发现者、欣赏者、学习者。教师带着欣喜、期望自觉不自觉地把暗含的期望传递给幼儿,从而有效地激发幼儿音乐学习和探索的动机兴趣,体验音乐学习和表达的快乐及其由此引起的喜悦、实现音乐教育对幼儿情感、个性、社会性的发展作用。为此,我为《表情歌》确定了以下的目标:
1、 感受《表情歌》的情趣,唱准切分音。
2、 乐意创编新的歌词,学习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来表现不同的情趣。
(三)说活动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新的歌词及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表现不同的情趣,教学难点是唱准切分音。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的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作了以下准备:
设计自制了两幅图谱(歌曲图谱和节奏图谱);歌曲录音带。
(五)说教法: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同时开放多个感知通道,比只开放一个感知通道,能更准确有效地掌握学习对象。”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本次活动我运用了图谱教学法、提问法、生活经验等教学方法。为什么要采用以上方法呢?图谱教学法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幼儿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语言本身特点来看,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贯彻直观性原则非常重要。以看图谱上形象的图案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有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采用提问法是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谱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六)说学法:遵循幼儿学习的规律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纲要》新理念的指导下,整个学习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变过去的“要我学”为现在的“我要学”。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实践法、讨论谈话法等。观察法是幼儿通过视、听觉感官积极参与活动,幼儿通过观看歌曲图谱了解了歌曲内容,掌握了相应的节奏。
讨论谈话法是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以往生活经验和做法,是幼儿改编歌词的好机会。(七)说活动过程: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步骤为:激发兴趣——复习节奏——幼儿交流——观看图谱——分段学唱新歌——创编活动——总结性教育。各位老师: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能使一个音乐活动成功需要不断地尝试和探索,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们一
起探索,一起成长!不当指出,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篇10:说课 (新课标版英语)
Hello,everyone! Today I’m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section A of unit 1. The topic is……(单元的标题).
According to the English crriculum and the contents of this unit as well as the condtions of our students, I decide to say this leeson from six parts: teaching analysis, teaching aims,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aids, teaching procedures and board design.
Now,firstly let me introduce the first part: teaching analysis. This lesson is an important lesson. Attain students’ four skills request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topic is related to our daily life, so it can easily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For students ,they have learned Enlglish for a peirod of time. So they can grasp some words and sentences. What’s more, Most of them are interested in English.
Part 2: teaching aims. It inclouds three hands:
Language aims: 1)Learn to read and write the new words. For example: bread, noodle(列举几个本单元的新单词)。
2)Grasp the new sentences. For exanple: (列举本单元的几个新句型)。
Ability aims: 1) Train students’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2)Cultivate students’ countiousness of good cooperration and proper competition.
Emotional aims: Make students fell interest in English.
Part 3: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Key points: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Difficult points:use the new sentences to make conversations in our daily life.
In order to make our students learn and grasp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I’ll use the follow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aids.
Teaching methods: communative method and Task-based method.
Teaching aids: culti-media computer , tape recorder and school things.
Arter talking about the above parts, let me introduc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teaching procudures. I’ll say this part from 7 steps.
Step1: Warmming up.
Have students play a bingo game or sing a song.
Purpose: cheer the whole class up and make students feel interest in English.
Step2: Review
Show some pictures to students and ask them to read and write them down.
Purpose: It’s very imporeant for our students to review the learned knoeledge and prepare for the new lesson.
Step3: presentation
Firstly, show a dialouge to them by using the computer.
Purpose: lead in the new lesson.
Secondly, show some pictures to students to teach the new vocabularies by using the phonics. Then play a number game to practice the mew words.
Purpose: Help students learn and grasp the new words and arouse their learning interests.
After that, get students to pen their books to the exercise of 1a. And then check their answers together.
Step4: Practice
Firstly, play the tape for one time. And ask students to listen and immitate the dialouge. Have them pay attention to their pronuciation. Then play the tape again and have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 of 1b. After that check their answers together.
Step5: Production
At first, let students work in groups to look and discuss the may contents of the pictures of 2a and 2b.
Purpose: Help students get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aloude as a whole one and cultivate their listening habits.
Secondly, play the tape recorder for three times and have students finish the exercise .
At last, check their answers together.
Step6: Group work
Ask students to work in pairs to practice the dialouge of 2c. Then have them make their own conversa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alouge . Five minutes later, check out which pair’s convercation is the best one and aword them.
Purpose : Cultivate students’ cousiousness of good cooperation and proper competition.
Step7: Board design
Above all are my opinions of this lesson.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篇11:小学英语如何说课指导
一、说课的意义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而后听者评议、交流切磋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对于了解、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说课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课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又不牵涉到学生,简便易行。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
2、理论性与科学性。
在备课中,虽然教师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的感性的。而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就有可能发现备课中的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另外,说课的准备过程是教师驾驭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尤其说课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就迫使教师去学习教学理论,认真思考问题。这是教师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的过程。说课还需要教师写讲稿和演讲,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3、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课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都会在评议说课,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中获益,尤其对说课者是最贴切的指导。
三、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
(一)说课与备课的关系
1、相同点:
(1)主要内容相同,说课与备课的教学内容都是相同的。
(2)主要任务相同,都是课前的准备工作。
(3)主要做法相同,都要学习大纲,吃透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法,设计教学过程。
2、不同点:
(1)概念内涵不同。说课是属于教研活动,要比备课研究问题更深入。而备课是教学任务如何完成的方法步骤,是知识结构如何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实施方案,属于教学活动。
(2)对象不同。备课是要把结果展示给学生,即面对学生去上课。而说课是对其他教师,说明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备课。
(3)目的不同。说课是帮助教师认识备课规律,提高备课能力;而备课是面向学生为目的,它促使教师搞好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
(4)活动形式不同。说课是一种集体进行的动态的教学备课活动;而备课是教师个体进行的静态的教学活动。
(5)基本要求不同。说课教师不仅要说出每一具体内容的教学设计,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即说出设计的依据是什么。而备课的特点是在于实用,强调教学活动的安排,只需要写出做什么,怎么做就行了。
(二)说课与上课的关系
说课与上课有很多共同之处。如,说课是对课堂教学方案的探究说明,上课是对教学方案的课堂实施,两者都围绕着同一个教学课题,从中都可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操作艺术,都能反映教师语言、教态、板书等教学基本功。一般来说,从教师说课的`表现可以预见教师上课的神情。从说课的成功,可以预见其上课的成功。说好课可为上好课服务。因为说课说出了教学方案设计及其理论依据,使上课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避免了盲目性、随意性。而上课实践经验的积累,又为提高说课水平奠定了基础。这些反映了说课与上课的共性和联系。但说课与上课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说课与上课要求不同。
上课主要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而且还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
2、说课与上课的对象不同。
上课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的双边教学活动;说课是课堂外教师同行间的教研活动。上课的对象是学生,说课的对象是具有一定教学研究水平的领导和同行。由于对象不同,因此说课比上课更具有灵活性,它不受空间限制,不受教学进度的影响,不会干扰正常的教学;同时,说课不受教材、年级的限制,也不受人员的限制,大可到学校,小可到教研组。
3、上课的评价标准虽也看重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案的实施能力,但更着重课堂教学的效果,着重学生实际接受新知、发展智能的情况;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虽然一般认为,说课水平与上课水平具有正相关系,但也有例外,即某些教师说课表现不差,但实际课堂教学却不理想。一个重要原因是上课比说课多了一个不易驾驭的学生因素。学生不是被动灌输的听众,而是随时参与并作用于教学活动全过程的主体。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如何机智处理教与学中的矛盾,有效控制教学进程,这些能力需要教师在上课中自觉、能动地表现出来,而说课则往往涉及不到或较难充分表现。
可以看出,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对于备课是一种深化和检验,能使备课理性化,对于上课是一种更为严密的科学准备。
篇12:小学英语说课技巧
一。说课的意义和特点:
1。“说课”是一个开放性活动,它源于备课又高于备课,是备课的深化和提高。要想说好课,教师必须钻研大纲,教材,必须带着备课中的问题去深入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反复推敲琢磨自己的教学设计是否可行,说出其备课中的思考,即不仅要说出“教什么”和“怎么教”,更要说出“为什么这样教”。将其备课的理论依据展现给听众,将教学设计的思维活动过程从隐性变为显性,从无声变为有声。使教师半封闭式的个体备课劳动置于集体的监督之下。同时,说课教师的知识,能力和修养等状况随之直接表露出来。
2。“说课”为上课提供理论依据。“说课”有着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它能促使课堂教学趋于科学化。“说课”是介于备课和上课之间的一种教研活动,它为备课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上课提供了理论指导。
也就是说,运用说课对备课的理性思考去指导课堂教学。它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能力。由于“说课”活动把“说”和“评”结合起来,使说课教师从备课的静态个体行为转化为动态学术讨论,形成一种研究氛围,大家互相切磋,集思广益,在这个基础上,说课人再将有价值的反馈信息作用于自己的备课之中,并矫正充实原先的教学设计,使得课堂教学更趋于科学化,理性化,从而发挥“说课”对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的指导作用。“说课”架起了备课和上课之间的桥梁,使教学活动与教研活动达到和谐统一。
二。说课的具体内容:
1。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内容是什么,包含了哪些知识 ;该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哪部分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所学的哪些知识的运用,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哪些知识的基础;它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它在学生学习知识,能力方面有哪些重要作用;对将来的学习还会有什么影响等。
(2)说教学目标的确定: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设计中确定的该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它对课堂一切教学活动起到宏观的调控作用,也是对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首先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注意目标的完整性:应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技能目标。然后阐述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教学目标的确定既要符合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最后指出目标的可操作性:目标要求明确,具体,能直接用来指导,评价和检查该课的`教学。
(3)说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表现出来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及其语用价值。其确定的依据要从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年龄特征等方面来加以说明。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懂的,教学中需要着力讲解或讨论的知识点。其确定的依据要从造成学生难懂的原因来加以说明:一种是教材内容较深或概念比较抽象;一种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或基础知识。有时教学重点和难点重合。但如果难点属于教材内容的次要部分,则要分别说出教学时对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占用时间等。
(4)说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处理是指教学设计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转化为课堂教学“导”的形式的创造性行为。说对教材的处理应说出: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和重点的选择;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哪些内容应总结概括,哪些内容需解释发挥,哪里需详讲,哪里需略讲,以及这样处理的理由等。教材处理是否恰当,是教师教学水平的综合反映。在教材处理过程中,要体现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要有创造性。既不要迷信教材,又要符合教学各方面的具体要求。
2。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教学方法的选择,一要考虑是否取得最佳效果,
二要考虑师生的劳动是否最少。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一般一节课以一,两种教法为主,穿插渗透其它教法。教学中只有“一法为主,多法配合”,才能使教学生动有趣。一旦确定了教学方法,就应该介绍为什么采用这些方法,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通过什么途径有效运用这些教学方法,预计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运用比较法,旁证自己所确定的教学方法是否可行,并说出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说出自己的改进意见和创新是什么等。
3。说教学手段
说教学手段的选择及其依据。教学手段是指教具的选择及其使用方法。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目的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新颖性。教具的选择,一忌过多,使用过频,使教学过程变成教具的展览;
二忌教学手段过简,不能反映英语课的特点;三忌教学手段流于形式,对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不能起帮助作用。说选择教学手段的依据,一般从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年龄,学校设备和主要教具的功能等方面作出解释。
4。说教学程序
(1)说教学思路及其依据: 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环节的时序安排及其内部结构,这是说课更为具体的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优化教学流程,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证。说教学程序,一般先说课型,确定课型后,再说明准备安排哪些教学环节,各教学环节的进行步骤,主要内容等。如“导入”设计:这样导入有什么好处 效果如何 “新授内容”设计:分几步呈现 每步呈现哪些内容 各步所呈现内容的练习,讲解,交际活动的安排设计,如何提问和组织练习,交际活动 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各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过渡 最后又怎样结束等。
整个思路要层次分明,富有启发性,教学结构力求优化,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思路是教师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能体现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反映教师的教学技巧。它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思路设计的依据要联系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方面加以说明。
2)说各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 联系教材内容,学生基础和教学方法等,说出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及其依据。
(3)说板书设计及其依据: 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该课的板书类型,什么时间板书什么内容,彩色粉笔如何搭配使用,如何使用黑板,哪部分哪些内容属于主板书,哪部分哪些内容属于副板书等。板书设计要注意英语语言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表达要准确,精练,醒目,例句要正确。
好的板书内容能系统反映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思路,并借此启迪学生的学习思路,是接通师生思路的“媒介”。板书集中了全部信息的关键点,是全课的纲要。见板书而知其教学内容和功效。板书设计也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一页,能反映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说依据可联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本身特点加以解释。
5。说学法指导
学法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方法。学法指导就是通过教学,指导学生学会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哪些能力。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思维结果,有哪些思维定势需要克服,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科学的学法指导,是智能发展目标得以实施的重要途径。说学法指导是说课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说课活动的一个难点,同时也是检查教师在备课时是否摆正学生主体地位的主要手段。
“说学法指导”就是:教师既要说出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以及为什么选用这些方法,还要说出在课堂上如何实施这些学法指导,如何使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活动中。说学法指导要结合教材特点,教学重点和学生实际做到学有所得。英语学科的学法指导可以从培养学生“四个学会”和“三个意识”入手。
(1)“四个学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记忆;学会阅读;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其理论依据就是:《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三个意识”:在说课活动中,说课者应针对教学内容说出: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予意识”;如何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多变的活动组织形式和激励机制,使学生始终沉浸在热烈,紧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才能引导学生参予竞争,才能打开学生的思维之门,才能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才能培养出会生存,会发展,会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优化说课内容的基本要求是:
(1)完整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
(2)理论性分析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现实性与发展性相结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课说“深”,说“活”。
【中班英语说课】相关文章:
1.英语说课
2.英语说课案例
6.体育说课
7.《春酒》说课
8.如何说课
9.《童趣》说课
10.说课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