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说课稿
“solayooooo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月相说课稿,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月相说课稿,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篇1:《月相变化》说课稿
《月相变化》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月相变化》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要让学生在星空下来感知宇宙,形成初步的、浅显的、有系统的对宇宙的认识,月球距地球最近,是目前人们最熟悉的天体,而我们对月球最多的印象就是在地球上观察到的各种形状的月相,所以本课在这一单元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课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画月相、给月相排序、模拟月相变化、观察白天的月相。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过程与方法: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根据已有的现象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而做出假设,同时能在小组学习中收集整理别人的观点,并且根据一定的事实对自己的假设进行调整
初步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情感态度: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培养自主性和合作意识
重点:知道月相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难点:总结月相变化规律,即上半月月亮亮 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右侧;下半
月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侧。
过程:
一、引入:
1、说说兴趣爱好
2、在白板上画:月亮
首先和学生聊一聊自己的兴趣爱好,活跃一下课堂的氛围,让学生能更快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随即展示自己的爱好:画画,这时利用白板的钢笔工具,画下一个月亮,这样揭示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对象就是月亮。
3、说说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
4、讲解: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二、展开
1、画一画看到过的月相(白板上画)
<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画一画自己所见到过的'月亮的样子,由于电子白板继承和发展了黑板的书写功能,同时又克服了多媒体投影幕只能用于展示的缺点,把教师置于课堂注意的中心,能够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以互动方式展示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到讲台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样引出今天的学习内容月相,知道月相就是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
2、交流:通过刚才大家画的月相你有什么发现?
所画的月相是什么时间发生的?
按照时间先后给月相排排顺序(初一到十五)
(个别同学在白板上拖拉操作)
3、提问:为什么同一时间你们画的月相不同?
为什么有的月相是亮面在左,有的在右?
月相变化是否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呢?
<接着观察白板上的各种月相,通过交流发现它们的不同,如:明亮部分面积不同,出现的时间不同,然后根据时间先后给所画的月相排一下顺序,这时候使用白板就能方便灵活地编辑组织、展示多媒体材料,解决了过去多媒体投影系统环境下,使用和幻灯讲稿教学材料结构高度固化的问题。并且让操作的同学和下面的同学同步思考,及时产生疑问:这样子排序对不对?一个月的月相到底是怎么变化的?有些什么规律?带着这些疑问进入下一个环节——模拟月相变化。
4、模拟月相变化
(1)为了了解月相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做一个模拟实验
(2)交流: ① 用什么表示月球、太阳、地球?
② 在模拟前我们先要了解月亮、地球、太阳的相对位置?
白板展示
③你们小组准备怎么做?
④要注意些什么?
今天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在太空中的月球,所以只能用相应的材料进行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学生对于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相对位置等知识还不是很熟悉,那么让他们自己来讨论怎样进行模拟就有一定的难度,这时可以通过提问交流,再让学生来把自己的想法通过拖拉太阳、地球、月亮表现出来,有同学质疑的再次进行拖拉操作,这样来了解它们的相对位置,并能通过自己的操作直观地观察到实验成功的关键点即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明亮的一面始终向着太阳,如果还有不明白的可以观看视频展示月球的公转,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如何进行月相变化模拟实验,为解决本课重难点打下基础。
(3)小组实验
注意: ① 观察月相亮面的大小如何变化
② 观察月相亮面的方向
(4) 交流:① 交流你观察到的月相
② 通过这个模拟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③ 月相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月相的变化,在白板上画出自己观察到的月相,
在交流时互动的力度更强,而且可以随时改正错误的月相,在白
板上的灵活移动,不用再象使用那样事先在后台操作好,而
且学生有的想法你课前没有预设进去就不能展示出来,而白
板可以随时编辑,把学生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样便于他们得出月
相变化的规律,解决本课重难点。
(5)播放月相变化解释月相成因
接着再次播放月相变化解释月相成因加深对月相变化的理解
5、观察白天的月相
(1)我们从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推测了月相变化的规律,要知道规律是否正确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2)你们认为在什么时候观察月相比较合适?观察时间?如何记录?
在观察中有可能会遇到什么问题?你们准备怎么解决?
从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推测出的规律是否正确,需要进行实地观察来验证,接着和学生制定观察计划、确定观察时间和记录内容,想办法解决观察中可能遇到的难题。观察白天的月相既是一个课外观察活动,又是一个课堂延伸的实证活动,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科学概念的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三、拓展
1、 做个小小侦探员:
2月25日晚上办公室失窃,警察抓到两个嫌疑犯:A说:“我晚上一直在睡觉,没出去过。”B说:“我看到A往办公室去的。”警察问:“天黑了你怎么能确定是A?”B说:“他正好回过头来月光照在他脸上。”
到底谁说谎了呢?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搜集月相以及月球地貌特征的图片或资料。
为学习下一课做好准备
篇2:月相的成因
月相的成因
目的要求
l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及月相的成因。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会做月相成因的模拟实验)、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根据月球方位变化和月相变化推想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成因)。
3 、通过认识月球的运动向学生进行科学自然观教育(使学生体会到天体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 、分组实验材料:电灯 (瓦数大的)、皮球。
2 、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月球的公砖、月相成因示意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l 、提问:
( 1 )地球在空中是怎样运动的?
( 2 )地球自转一周用多少时间?地球公转一周用多少时间?
( 3 )伴随地球自转发生什么现象?伴随地球公转发生什么现象?
( 4 )我们是根据什么推想地球运动状况的?(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情况。)
2 、谈话:
( 1 )在中年级的时候,我们曾用一个月的时间观察过月球。月球除了像太阳一样有东升西落的现象以外,还有什么现象?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一个月内的月球方位和月相变化。)
( 2 )说一说,在一个月内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有什么变化?月球的样子有什么变化?
( 3 )关于月球的方位变化和月球的圆缺变化,你有什么问题?
3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月球的运动和月球圆缺变化的原因。
学习新课
1 、指导学生认识月球的运动
( 1 )讲述:我们首先来研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能告诉我们什么。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变化有两种,一种是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变化,另一种是在不同日期同一时刻的变化,我们分别来研究。
( 2 )讨论:
①根据你过去的观察说一说,在一天中的不同时刻(傍晚 6 时、 7 时、 8 时……),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的变化的?(自东向西移动)每天都是这样吗?你认为这种变化是怎么产生的?(就像太阳东升西落一样,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
②在不同日期的同一时刻 (初二、初四、初八……的傍晚),月球在天空中的方位是怎样变化的?(自西向东移动)这说明什么?(月球在自西向东运动)这种变化会不会是由于地球自转或公转产生的?(不会)为什么?(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
③农历初二、初八、十五的傍晚,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农历十六、二十二、二十八的早晨,月球分别在天空中的哪个方位?月球在天空中移动的“路线”(轨迹)是什么样的?(弧形)
④上半月,我们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下半月,我们仍然看到月球在地球上空沿弧线自西向东运动。这说明什么?(说明月球在围绕地球转动,转动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⑤农历初二月球在什么方向?农历十五月球在什么方向?每个月都是这样吗?这说明什么?(这也说明月球在绕地球运动,只有这样,上述现象才能循环出现。)
⑥通过以上分析,你知道了什么?
( 3 )出示挂图或投影片:月球的'公转。
( 4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月球总在围绕地球转动,月球的这种运动叫做公转,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 5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2 、指导学生认识月相的成因
( 1 )讲述:下面我们来研究月球的圆缺变化。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板书:“月相”)。
( 2 )讨论:
①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相是怎样变化的?(初二是向左弯的月牙儿,初八是有半边明亮,十五是圆月,二十二是左半边明亮,二十八是向右弯的月牙儿。)每个月都是这样的吗?从月圆到再次看到月圆,中间相隔多少时间?(农历一个月)
②月相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吗?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在变化?
③月球会发光吗?为什么我们看到月球是亮的?(月球反射的太阳光)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月球都能被照亮吗?哪部分是亮的?(板画说明,只有月球向着太阳的一面才是亮的,才能反射光刀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是怎么回事?)
④月相变化是伴随月球的什么变化发生的?伴随月球的方位变化而发生,随着日期的推移,月球逐渐向东移动,月相不断变化。)这两种变化在时间上有什么共同的规律?(月球的方位变化与月相变化部是循环的,周期都是农历的一个月。)由此推想月相变化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可能与月球围绕地球的转动有关系。)
( 3 )讲述:以上,我们对月相的成因做了一些推测,认为可能与月球的公转有关系。为了证明这些推测对不对,我们来做个实验。实验的方法是:用教室里这盏灯当作太阳,你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灯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 4 )学生分组实验。
( 5 )汇报实验结果。
( 6 )讨论:
①以上实验说明什么?
②根据以上研究,说说月相是怎样形成的?
( 7 )讲解:月球不会发光,朝着太阳的一面是明亮的,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月球在公转过程中,向着地球的一面有时全部是明亮的,有时明亮部分大于黑暗部分,有时明亮部分与黑暗部分各半。有时明亮部分小于黑暗部分,有时全部是黑暗的。这样,在地球上就会看到有月相变化。
( 8 )指导学生填写课文中这个问题的空白。
( 9 )提问:用你自己的话说说,月相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巩固应用:
1 、讲述: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成因。
2 、提问:
( 1 )月球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运动的方向是怎样的?
( 2 )伴随月球的运动我们看到什么现象?
( 3 )月相的成因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如果月球本身会发光,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如果月球不是绕地球转动,我们会看到有月相变化吗?
布置作业:
思考:据研究,月球也有自转运动,可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总是同一面,看不到月球的背面,这是怎么回事?
篇3:《月相》教学反思
《月相》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探究并理解月相变化形成的原理,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知道月相变化与农历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月相图和实物图不同,因此本节课我让学生自己准备了一个教具(一个乒乓球,一面涂黑,一面涂白),并告知学生以教室的.一面墙为光源。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分别按照书上的图片,摆出月球的位置,并由一位同学充当地球上的观测者,观察月相的变化,并将观察到得内容记录在书上。但是部分学生容易出错,因此,我让两位同学先上台演示一次,并让其他学生指出他们的不当之处,之后在进行全班实验。虽然月相是本章难点,但是就作业本反馈的情况而言,学生掌握的情况还是比较不错的。
2、学生对在太空中看月球和在地球上看月球会混淆。在太空中看月球,学生认为日地月成一条直线且地球在中间时,月球会是全暗的。太阳的直径为139万千米,为地球的109倍,是月球的400倍。而且月球不一定在地球的正后方,所以一般来说,在太空中看月球时,在这个位置和其他3个位置时一样的。月球朝向太阳的一面被照亮,背向太阳的一面是黑暗的。
3、学生不会区分农历和公历。农历就是阴历,阴有月亮的意思。公历就是阳历,阳有太阳的意思。平时说的初几是指阴历,廿读nian,学生会读成甘。平时说的几日或几号是阳历。
4、元宵节等节日学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篇4: 第六课 观察月相
第六课 观察月相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科学探究目标: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
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
1.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
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板书)
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
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
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
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小组观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
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
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月相课件)
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
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
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
4.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学生动手制作月相。小组展示。
5.班级评价。
四、研讨交流,课外延伸(预设7分钟)
1.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吗?
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
篇5:月相变化课堂实录
一、师生问好,谈话引入课题:
师:好,孩子们,咱们互相认识一下吧,老师注意到你们一说到自己的班级就特别自豪,真好!我也介绍一些自己,我姓刘,咱班有姓刘得同学吗?啊……还真不少,刘老师见到我们班一大群聪明伶俐、活泼可爱的孩子,心里觉得很高兴。刚刚听我们班上的老师介绍,说我们班的孩子各个都很爱看书,是吗?生(齐):是。
师:读过十本的举举手?
师:有不少。
师:二十本的呢?
师:还有哪!呦!真不错!那咱们上课之前呀,老师就考考你们,好吗?
生(齐):好。
师:我们就来比一比,比什么呢?咱们来比,谁能接上刘老师的诗句,行吗?
生(齐):行。
师:还挺有信心的。好的,我们先看图猜,这是?
生(齐):苏轼的《水调歌头》。
师:同学们真聪明,苏轼的《水调歌头》里有这么两句,“人有悲欢离合……”谁能接下去?
生:月有阴晴圆缺。
师:真聪明,谁还想说说?这位同学你来试试。
生: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让我们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吧,说的多完整啊。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这首诗中有两句诗老师用了不同的颜色,是哪两句?
生: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师:观察的很仔细,这说明古时候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了月球有圆缺变化的现象,请你说说你曾经见过的月亮是什么样的?
生:我曾经见过的月亮像镰刀一样。
生:有的时候的月亮很大、很圆。
生:弯弯的 圆圆的
生:很细的,细的像一根线。
师:线是弯的还是直的?
生:好像是弯的。
生:咬掉一口的月亮
师:什么时候看到过?
生:半个圆形的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在科学上我们把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就叫做月相。
师:你能把看到过的月相画下来吗?
生(齐):能
师:好,在每个人的桌面上有一张圆形的卡纸,在卡纸上画出月相,并请画好的同学把他们贴在黑板上。
几分钟后,学生陆续的把画好的月相贴在了黑板上。
师:同学们画的很认真,已经有同学把画好的月相贴在了黑板上,全班观察分析,这些月相相同吗?
生(齐):不相同
师:哪里不同?谁来说一说?
生迫不及待地回答。
生:有的是圆的。
生:半圆形的
生:有很多是弯的
师:说的真好,在黑板上的这些月相在我们的生活中都能看得到吗?
生(齐):能
师:大家都是这样认为的?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学生们很困惑,学生们认为凡是画出来的月相都会出现。
师:我们所画的月相都不同,那什么时候出现什么样的月相呢?会不会一天当中所有的月相同时出现在天空中?
生(齐):呵呵,不会。
师:既然这样,他们应该是有顺序的出现在天空中的对不对?
生(齐):对
师:现在我们就把这些月相排排序,接下来小组讨论,并把讨论结果贴在黑板上的圆圈中。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快速、准确。
学生们进行激烈的讨论。
师:现在对照老师给出的上半月月相变化图,仔细观察,有什么发现?
生:月亮的形状没有变
生:月亮的明暗发生了变化。
师:说的具体一点,明暗是怎么变化的?
生:刚开始的时候月亮是完全黑暗的,然后有一点点亮光呈弧线形,明亮的部分逐渐变大,直到全部变亮。
师:表述的很清楚,观察的也仔细。其他同学发现了这个规律吗?
生(齐):发现了。
师:恩,同学们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在科学上我们把不同的月相都进行了命名。月相的变化经历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圆月——凸月——下弦月——娥眉月——残月的过程。
师:通过观察、讨论、推理我们知道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农历上半月由缺到圆,下半月再由圆到缺。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师:月相的变化是月球的形状在改变吗?
生(齐):不是。
师:是伴随月球的什么运动变化的?
生:月球绕着太阳公转。
生:月球自转。
生:月球绕着地球公转的结果。
师:以上几位同学的想法你同意谁的?请在小组之间讨论,能否用做模拟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月相变化?用什么来模拟,怎样模拟?
几分钟后,小组之间讨论激烈。
师:老师看到我们同学们都很积极的去讨论,现在谁来说一说你更同意刚刚那位同学的想法?
生:我更同意月相的变化是由月球绕着太阳公转引起的。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太阳光会照到月球上。
师:太阳光也照到地球上啊?好像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
师:谁还想谈一谈?
生:其实我同意月球绕地球旋转的结论。我们小组是这样认为的,但是具体为什么也不是很清楚。
师:可参照课本第49页进行模拟实验,观察“月球”的亮面大小一样吗?亮面朝向一样吗?(或者在教室里准备一盏瓦数大的电灯,用这盏灯当作太阳,学生自己当作地球,用皮球当作月球;把“月球”举在空中,使“阳光”照到“月球”上,观察此时月球的明亮部分是什么形状;然后使“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一周,观察月球的明亮部分有什么变化?)
篇6:月相变化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对这个实验还有问题吗?请一组同学上台试一试
1.围成圆圈,组长转一转,全班同学观察正确与否(找到正确的与不正确的地方)
2.教师采访1号和5号两位同学,说说你看到的月相是怎样的,你们分别是农历什么时间。你们觉得3号和7号是什么时间。
3.其他四位同学分别是什么时间呢?请8位观察员记住你所代表的日子,画图时画出相应的月相。
7、学生领取材料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8、各小组学生上台展示实验记录,说一说我们的发现。
9、猜测其他日子的月相是怎样的?
师:通过模拟月相变化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谁想来说说?
生:月相变化是由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师:恩,你的想法不错,谁还想补充一下?
生:与月球不发光有关,太阳只照亮了它的一半。
师:好,谁还想说说?
生:我认为两个原因都有。
师:看来大家都有所发现,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看月相变化规律从中找出出现月相变化的原因。
播放月相变化的课件,巩固并小结;
师: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大小、方向也就不同。
师:我们已经弄清楚了月相发生的规律,对比一下,我们前面排序时所贴的月相,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生:被吃了一口的是不对的。
师:真聪明,一下就发现了问题所在。其他同学你们还有什么发现?
生:两个凸月的顺序颠倒了
师:对,还有吗?
生:没有了
师:同学们观察的比较仔细,在给月相排序和模拟月相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推测出了月相变化的规律,同时还产生了许多问题。要知道规律是不是存在,以及问题能否得到圆满解决,需要我们进行实地的观察。
师:请同学们思考“你们认为什么时间观察月相比较合适?”
生:晚上有月亮的时候
师:说的不够具体,能不能说到那个时间段?
生:傍晚?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凌晨?
师:其他同学你们同意吗?
师:好吧,刘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其实这些月相出现在天空中的时间也是固定的,我们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才能观察到月相,最好是在清晨或傍晚,刚刚有位同学说的很完整。时间在农历的上半月,请大家在傍晚观察;反之,则应在清晨观察。从农历十六—二十七八月亮升起得越来越晚,因此在清晨观察比较合适。
师:思考讨论:观察月相,主要观察记录月相的哪些内容?
生:出现的时间
师:对
生:月相的形状
师:可以,还有吗?
生:出现的地点?
师:补充的很好,其他同学?
生:月相的大小?
师:恩 说的很好,其实除了以上同学们说的这些之外,还需要观察月相的形状、亮面的朝向、月相的位置、月相的农历时间、以及观察时的具体时刻等。
师:清楚了吗?
生(齐):清楚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果有哪一天我们看不到月相怎么办?
生:可以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猜出来
师:真聪明,掌声送给这位同学。当然如果我们真的有一天因为其他原因看不到月相时,我们可以是根据月相变化规律来判断出月相的。
师:老师看同学们学习的都很认真,这样,刘老师来考考大家好不好?
生(齐):好!
师:开动脑筋,认真思考。
今年春节晚上,某商店被盗。第二天,公安人员审询了最有嫌疑的两个嫌疑犯张三和李四。张三说:“昨晚十点钟,借着月光我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李四说:“十点的时候,我正在家里睡觉。”请你帮助公安人员判断,谁最有可能是罪犯,为什么?
思考一分钟左右。
师:这位同学你来说说看?
生:我认为应该是张三。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过年的时候春节是初一,
师:初一有什么特别吗?
生:初一是看不到月亮的,是新月。
师:你真的是太了不起啦,说的完全正确,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师:其实啊,正如这位同学所说,张三最有可能是罪犯。因为春节是正月初一,根本没有月亮,可李四说他借着月光看到李四进商店偷东西,是在撒谎,因此,他最有可能是罪犯。怎么样,你猜对了吗?
师:这节课我们都讲了哪些内容?
生:月相的变化规律
生:月相变化的原因
师:大家都学会了吗?这节课我们主要就是讲了两个问题,就像我们刚刚这位同学所说的月相的变化是由规律的以及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也简单的让大家了解了一下农历的相关知识。布置一项作业,回去后观察几天的月相,并把他们画下来。
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篇7:月相变化课件
一、教材
《月相变化》是小学科学六下《宇宙》单元的第二课。我对这课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它与其他课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理解的(ppt展示)。
对《月相变化》这一课,教材的编排是让学生通过画月相的活动,了解月相的变化,在对月相进行排列的过程中对月相变化的规律有所认识,并通过模拟活动试着解释月相变化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观察白天的月相,对月相变化的情况进行实践检验。
二、学生
学生对于月球并不陌生,在生活中经常能获得很多关于月球的`信息。在本单元的第一节课中,更是系统的了解了月球的运动、月球的一些重要数据,可以说,学生的理论知识非常丰富。甚至对于月相,学生也不陌生,都知道月有阴晴圆缺。但是很少有学生有指向性地、系统地观察过月球和月相的变化,因此学生其实对于月相的了解还是很少的。
此外,在五年级的时候,学生已经学习过《运动中的地球》这个单元,对于利用模型帮助他们了解天体的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有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三、教学目标
基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概念目标:
1、月球是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一半,因此正确的月相明暗交接的线始终处于圆的直径两端。
2、月相在一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形状,它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
3、月相变化是月球围绕地球公转形成的。
过程目标:
1、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现有的信息进行思维加工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2、学习利用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
3、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会有效的提问。
4、持续地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
情感目标:
1、问题意识得到提高。
2、初步意识到宇宙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3、意识到持续观察的重要性。
四、重点、难点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我对教学目标的定位,我认为本课的重点是模拟月相变化,并对月相有规律变化的成因作出合理解释。难点是学生能解释月相有规律的变化的原因。
五、教法、学法
为了较好的完成本节课教学目标并顺利解决重难点,我采用了以下的教法和学法。对于学生不能直观感受的客观事物,采用模拟实验法,让学生能亲眼见到、亲身体验到。对于学生较难操作的模拟实验,采用演示法,这样能使学生看到更科学的现象。大量采用研讨法,让学生在教师提问、学生提问、交流、争论、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六、教学流程
我在上《月相变化》这课时,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复习导入。第二部分是认识正确的月相。第三部分是探究月相变化的规律及成因。第四部分是拓展和后续研究。
第一部分复习导入,主要是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使学生再次清晰明确月球是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只能照射到它的一半。为后面环节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在第二部分“认识正确的月相”中,先引导学生说月相,然后是自己画月相,审视大家画的月相是否符合实际,再用借助黑白小球用简单的模拟实验验证所画月相是否正确,最后去伪存真,去掉不符合实际的月相,留下正确的月相,从而掌握判断正确的月相的技能。
原教材在这个环节中,对于“怎样的月相是正确的”并没有让学生开展探究,而是教师以教授的方法告诉了学生。而我在这里将这个内容作为一个独立的环节设置,并且以浓笔墨渲染,是有一定深意的。首先是为了让学生会判断正确的月相,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其次是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学生在自主探究正确的月相时,用各种方法转动黑白球都能看到不同的月相,如:月球自转、月球公转、公转同时又自转等。但是究竟哪种是符合实际的,就需要进一步探究了。并且这是学生自己产生的问题,学生探究的兴趣也会更加浓厚。
在第三部分“探究月相变化规律及成因”中,先请学生给上个环节留下的月相进行粗略的排序,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发现、明确月相变化的规律,再引发学生思考月相有规律变化的原因,继而推测月相变化的成因,设计实验验证,之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利用一系列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进行演示验证。
原教材中,给月相排序是一个单独的环节,请学生分别排出初一到十五的月相,并贴在黑板上,最后进行交流分析,得出上半月月相变化规律。而我在处理教材时,弱化了的探究月相变化规律这个环节,没有花很多时间让学生排序、探究,而是改让学生大致排序,以教师呈现正确顺序来解决。这样做的原因是我觉得这样的排序比较花时间,学生也很难精确的对月相进行排序。弱化这个环节,这样就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也就是进行月相变化成因的探究。
对于月相成因的解释,由于学生在第二环节“认识正确月相”的简单实验中已经有了基础,因此很容易提出他们自己的解释。教师对于这些解释都不予否定,而是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学生在自己设计实验、进行模拟实验中会逐步发下,有很多解释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会自动予以否决。教师在学生发现的基础上,再帮助整理,并且采用全班演示实验的方法再次加强对月相变化成因正确解释的理解。
在第四部分中,教师呈现了更多实际生活中拍到的照片,目的是让学生产生问题,了解我们对于月相的研究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实际月相和我们今天研究的还存在很多不同。要知道更多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际观察进行。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月相的长期观察。白天观察月相最好的时段是傍晚和清晨,上半月,傍晚放学时候观察西边天空;下半月,清晨观察东面月相。
七、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比较简洁,但是从中可以体现我这节课主要的流程和几个重要的科学概念。(ppt展示)
八、小结本课
总体来说,我对本节课的思考和处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处理教材方面,关注效率,注重详略得当。适当改动教学环节,弱化探究月相规律这样益处不大的的环节,强化对后续研究有益的环节。
2、在教具学具和实验教学改进方面,关注细节,注重材料的结构性。改“剪”月相为在黑纸上“画”月相,节省时间。改贴月相在黑板上为黑纸上,节省空间。改给每天的月相排序为以几天为一时段排序,降低难度。改部分学生模拟实验为教师演示实验,提高实验效率。
3、在重难点突破方面,采用学生自己先模拟实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带着这样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又使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培养,也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
4、此外是我最近有点思考,也专门做了一个课题,题目是《依托科学探究过程关键节点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能力的研究》。因此我把我最近的这一点想法也渗透到了本堂课中,在课堂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大家在有些地方或许会听到我这点思考的火花。
篇8:月相人生作文
月相人生作文
新月如钩,微弱的月光点破了无边的孤寂和冷清,淡淡地泻应影在孔门子弟的寒窗烂槛。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多少寂寞夜,这钩清辉陪伴着读书人阅《四书》,念《五经》。
月夜愈来愈长,夜读也愈来愈久,两者仿佛在赛跑似的。这弯冷月,一如勾践尝的胆,一如项羽沉的舟,逼着人安贫固穷,专心治学。于是,上上策只能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所谓“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即为印证;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说得也是此意。对于读书进学的`事,谁敢怠慢?不然,等到秋了青丝,却还是坐冷板凳,那可就一生徒然,遗恨无穷了。
月愈来愈圆,人也秀才举人地一步步往上爬。数载夜阑秉烛,终于迎来了读书人最重大的事情――进京赶考。个人进退、门楣荣辱都系于此了,真可谓生死攸关,惊心动魄。谁不想身着锦袍长街骑马?谁不望春风沉醉畅游上林呢?三考之后,整颗心就全都悬在那龙虎榜上。榜上有名,自然是喜出望外,不在话下;而名落孙山者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这时候像受潮的糖塔一般,只剩下一堆碎片了,恰似遭了晴天霹雳、闷头一棍,顿觉黄梁梦醒,青云路断。更有屡试不第者,供奉孔孟之道一生,经营之乎者也一世,却落得斯文扫地,两袖俱空。何况又只懂得伺候诗书,种不了谷子,挑不动担子,最终是书剑飘零,一事无成。读书人沦落到这步田地,实在是有愧于身上的长衫,有负于四书五经,有罪于列祖列宗孔门家风。仕途之难,难于上青天!人言道,衣锦方能还乡,这功名未就者尚有何脸面回乡!月落乌啼,孤身一人登上了客船,却还不知船儿将驶向何方。圣人孔子有言:“道之不行,乘桴桴于海。”于是,聪明者就学个贾岛出家为僧,以淡泊名利为由自我慰藉。要不也学个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气概:跳河、上吊、撞墙……方法众多,不一而足。
再说金榜题名,蟾宫折桂者。
写乏了起承转合八股文,读倦了经史子集圣贤道,自己含辛茹苦、呕心沥血的数载劳动终成正果,心情自然是辛酸、兴奋交织。大喜过望也不忘荣华所自,不禁盛赞科举考试,盛赞八股取士。然后是官员奉承,富商巴结,众人仰慕,真的是春风得意,八面玲珑。一人升天,还仙及鸡犬,不管是嫡亲的,还是远房的,五叔六舅七姑八婶也都因此揩了油,抹了光。这也印证了一句话: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时候的风光仿佛是月挂中天,光彩夺目。在这样朦胧迷离的画境里,有些人的意识逐渐模糊了,整个身心也不断弥散。月儿才上柳梢头,早已人约黄昏后。对月寻思,王魁、张协、陈世美之流能够被人编进戏被人世代“传唱”,也称得上是“榜样”了。有这样一个“名垂千古”的机会谁不会争先恐后呢?于是,管它政务民情,人早已醉卧花丛,春梦淘淘。月来得愈来愈晚,人睡得也愈来愈晚……
一觉醒来却惊愕地发现自己身陷囹圄,官司夹身,顿时哭天喊地,抢呼欲绝,整个人一下子塌了青天,沉了陆地。长衫、孤灯、四书、五经。一股酸楚涌上心头;佳肴美眷、荣华富贵、锦绣前程……也溘然而去;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墨子、列子、庄子、韩非子、淮南子……顷刻间灰飞烟灭!昨日里还是风光满面,今日里却只剩下这如玉门关般隔断阴阳的高墙铁窗。狱中望月,那钩圆镰刀似的下弦残月,冰冷惨淡。这弯冷月,叫人似曾相识,却又不是。
月儿莞然一笑,湮灭在无尽的黑暗中。
篇9:《观察月相》教案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知道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科学探究目标:
能观察描述月相,推理月相有规律的变化。
3.科学态度目标:
增强观察月相的探究兴趣。
勇于表达交流自己的观点,乐于倾听、分享他人信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利用身边的材料动手完成月相记录。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月相每月有规律的变化
2.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记录月相。
【教学准备】
1.小组活动:每组一张月相记录卡
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质疑:(预设3分钟)
1.同学们为了我们更好地研究,我今天特意请来了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她是谁呢?(播放有关月亮的课件)
2.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板书)
3.在过去的一周你发现月亮形状有什么不同?
4.今天我们一起来观察月相的变化吧!板书课题《观察月相》
二、观察、描述月相(预设10分钟)
1.月相是月亮在每个农历月中的形状变化,接下来请你仔细地观察月相你有什么发现?(无序出示上半月相图课件。)2.你认为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怎样的?
3.小组观察。
4.交流发现,月相图排序。(板书: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
5.推测下半月的月相。
6.出示下半月月相图课件。
(板书: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注:在板书相对应位置贴典型月相图,便于学生观察掌握月相变化】
三、观察记录月相(预设20分钟)
1.过渡:月相在每个农历月中变化顺序是由缺到圆;由圆到缺。今天我们利用高科技,观察一个月的月相。(月相课件)
2.你能用什么方法把观察的月相记录在活动手册上呢?(用铅笔画)
3.能不能制作一套月相卡片?
4.用什么办法能显示月亮的球形。用什么表示月亮明亮部分?看每月初一的月亮是什么样的?怎么表示?(黑色的球)
5.用白纸剪下月相形状贴在黑色球相应的'位置,月相就完成了。
6.学生动手制作月相。
7.小组展示。
8.班级评价。
四、研讨交流,课外延伸(预设7分钟)
1.通过观察不同的夜晚月相相同吗?
2.在这节课中,你知道了什么?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观察是做科学研究一种基本方法。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了很多月亮的知识,实际上月相变化还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希望同学们课余时间对月相进行实际观察,要注意确定固定的观察地点和时间,用我们所学的方法进行记录。看谁发现的多!
板书设计:
观察月相
我们看到的月球发亮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上半月由缺到圆亮面在右边
下半月由圆到缺亮面在左边
篇10:月相的解释
关于月相的解释
月相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东向西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在太阳光照射下,向着太阳的半个球面是亮区,另半个球面是暗区。随着月亮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位置变化,就使它被太阳照亮的一面有时对向地球,有时背向地球;有时对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时小一些,这样就出现了不同的`月相。
每当月球运行到太阳与地球之间,被太阳照亮的半球背对着地球时,人们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这一天称为“新月”,也叫“朔日”,这时是农历初一。
过了新月,月球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运行,亮区逐渐转向地球,在地球上就可看到露出一丝纤细银钩似的月球,出现在西方天空,弓背朝向夕阳,这一月相叫“蛾眉月”,这时是农历初三、四。
随后,月球在天空里逐日远离太阳,到了农历初七、八,半个亮区对着地球,人们可以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西),这一月相叫“上弦月”。
当月球运行到地球的背日方向,即农历十五、十六、十七,月球的亮区全部对着地球,我们能看到一轮圆月,这一月相称为“满月”,也叫“望”。
满月过后,亮区西侧开始亏缺,到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又能看到半个月亮(凸面向东),这一月相叫做“下弦月”。在这一期间月球日渐向太阳靠拢,半夜时分才能从东方升起。
又过四五天,月球又变成一个蛾眉形月芽,弓背朝向旭日,这一月相叫“残月”。
当月球再次运行到日地之间,月亮又回到“朔”。
月相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如果用月相变化的周期(即一次月相变化的全部过程)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篇11:《月相变化》教学反思
《月相变化》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通过让学生观察月相,了解月相是有变化的,而且存在着规律性和通过模拟实验来修正原有认知,初步建立月相变化的规律。
宇宙领域,对于学生而言,充满神秘,但又让人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往往会对这块内容的学习产生了“遥不可及”,枯燥乏味的学习心态,因此,我在本课中注重了学生的体验。我首先让学生上台画自己所见到过的月亮的样子,然后再进行总结,并让学生自己给各种月相取名字,并且充分肯定他们取的名字是非常好的,再引出科学家拍摄到的月相,和科学家给他们取的名字,然后再进行对比。然后让学生给黑板上的月相出现的时间进行排序,学生会根据上半月和下半月、上弦月和下弦月进行正确的排序。最后我发给他们我打印的月相图片,让他们观察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并让学生通过合作找出上半月和下半月月相变化的规律,学生也能够说出其特征,所以我自己觉得这时一堂非常成功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课,并且学习效果和合作效果都非常的高效。
此课的遗憾是没有让学生回家找寻有关月相变化的资料,以至在画月相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尤其是画凸月时错误最多,所以课前的小预习是有必要的。
【月相说课稿】相关文章:
1.第六课 观察月相
2.月相 教学反思
3.小学科学月相课件
4.月相变化教学反思
6.说课稿
7.七年级说课稿
8.拿来主义说课稿
9.数字编码说课稿
10.《天马》说课稿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