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

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

2023-10-31 08:12:0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奥运不冠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

篇1: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

小升初数学考试试卷

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

1、今年是,把分解质因数为2004=1223167。

2、钝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之和一定小于90O。

3、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20%,那么桃树与梨树的比是5∶1。

4、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0厘米、8厘米、7厘米的长方体可以从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洞中漏下去。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6分)

1、观察病人一周的体温是否有明显变化,应选用统计图反映 。

A、条形 B、折线 C、扇形

2、两个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面积相等 B、等底等高 C、完全相同 D、周长相等

4、通过对比例知识的学习,你认为下面题中的两种量不成正比例的是。

A、苹果的单价一定,购买苹果的数量和总价

B、圆的半径和它的面积

C、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

D、轮船行驶的速度一定,行驶的路程和时间

5、右图是由4个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堆成的一个立体图形,从上

面看这个图形,可以看到这个立体图形的个面。

A、2 B、3 C、4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6、通过对圆柱、圆锥的学习,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个长方形

B、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了这个圆柱的 C、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同时扩大2倍,这个圆柱的体积就扩大4倍

D、圆锥和圆柱都只有一条高。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加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3、与最小质数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的倒数是 。

4、10月16日,中国首座载人航天飞船神州五号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后安全着陆。飞船在太空中大约共飞行了五亿五千八百二十九万二千米,这个数写作 米,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是 米。

5、王师傅把375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二年,年利率是2.25%,利息税为20%,到期后他可得税后利息 元。

6、珥陵中心校图书馆门厅有5根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柱子,这些柱子的周长是6.28米、高3.2米,要把它们全部刷上油漆,油漆部分的总面积是平方米。

7、是一个假分数, 的取值可能有 种。

8、先把体积是1立方米的正方体木块,平均切成棱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体木块。再把这些小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宽和高都是1分米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长是 米。

9、把一个圆形纸片剪开,拼成一个宽等于半径,面积不变的近似长方形,这个圆的半径是5厘米,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 。

四、计算题:(共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0分)

(1)24.06+0.4= (2) = (3)30= (4) 25=

(5) (6) 6= (7)2.825+122.5=

(8)12.5322.5= (9)5- = (10) 2、求未知数 的值:(每题2分,共4分)

(1) - = (2)

3、用递等式计算(每题4分,共16分)

(1) - 7 (2)10126-514

(3)8.24-2.42.50.4 (4)2-

五、操作题:(10分)

1、请你在下图中各画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和长方形(1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4分)

2、右图是造纸厂四个季度的产值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填空:(4分)

(1)第 季度产值最高。

(2)平均每个月的产值是 万元。

(3)第四季度的比第三季度下降了 %。(4)你从这个图中还可以了解到哪些信息?

3、右图是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回答:(2分)

(1) 沿着图中的虚线旋转一周,可以得到一个立体图形,请写出

这个立体图形的名称 。

(2)这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是 。

六、实际应用题:(第1~2题每题5分,3~6题每题6分,共34分)

1、地球的表面积约等于5.1亿平方千米,其中71%为水面,29%为陆地。陆地面积比水面面积少多少亿平方千米?

2、小明爸爸每月的工资是840元,是她妈妈每月工资的 ,问小明妈妈每月工资是多少元?

3、肯德基的部分商品标价如下:

汉堡每个6.5元 薯条每袋3.5元 香辣鸡翅每份7元 可乐每杯4元

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去买了4个汉堡,2杯可乐和一些薯条共花去44.5元。请问薯条共买了几袋?

4、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甲行完全程要20小时,乙行完全程要30小时。现两人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多少小时相遇?

5、把长35厘米的圆柱体按3∶2截成了一长一短两个小圆柱体后,表面积总和增加了30平方厘米。求截成的较长一个圆柱的体积。

6、甲乙两地相距360千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计划7小时行完全程,汽车的速度如下表,问能否在规定的时间内行完全程?(计算后简要说明)

篇2:小学升初中的语文试卷

(一)填空题。(25分)

1、肖晓当升旗手时,他的事迹是由 介绍的。

2、《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________。鲁滨逊在一座无人荒岛上生活多年后,收得一土人为奴,取名“________”。

3、“三英战吕布”里的“三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索亚住在________姨妈家里,他还有一个异母兄弟________。

5、《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__ 》《三借________ 》等。

6、《窗边的小豆豆》中,小豆豆的新学校用________当教室,新学校的名字叫________。

7、水,是哺育一切生灵的 乳 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 长,流必 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穿 山岩,凿凿石 壁,从无 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必能 垢,它好像 ……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孔子游春》

8、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________。 ——《古今贤文》

9、粉骨碎身全不怕,________________。 ——《石灰吟》

10、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________。 ——《将进酒》

(二)选择题。( 8 分)

1、“破釜沉舟”“ 乌江自刎”这两个词语都是讲关于( )的故事。

A、项梁B、宋义C、项羽

2、下列作品哪一部不是莫泊桑的作品( )。

A、《羊脂球》B、《巴黎圣母院》C、《我的叔叔于勒》

3、《青铜葵花》中葵花的亲生爸爸一生最为成功的作品是( )。

A、用青铜制作成的葵花B、绘画作品葵花C、种植了一大块葵花地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龙城飞将”指的是( )。

A、汉朝名将霍去病B、汉朝名将李广C、三国名将赵云

5、下面哪个故事不是三国故事( )。

A、赤壁大战B、草船借箭C、三顾茅庐D、负荆请罪

6、《夏洛的网》中,那只落脚的小猪名字叫( )。

A、弗恩B、威尔伯C、夏洛D、戈博

7、《爱的教育》中,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

A、品行太坏B、成绩太差C、不尊敬父母

8、《小王子》中的小王子在地球上呆了多久?( )

A、一年B、一个月C、半年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后面括号里打“ √ ”,错误的打“ ×” 10 分 )

1、莫泊桑是“短篇小说之王”;季羡林被誉为“学界泰斗”。( )

2、小说有着历史真实的影子,《西游记》讲的是宋贞观年间玄奘远去西域取经的事件。( )

3、《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智取生辰纲”的组织领导者是宋江。( )

4、《王子与贫儿》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作品。( )

5、《海底两万里》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频频袭击各国海轮,使市民人心惶惶开始,到鹦鹉螺号被大西洋旋涡吞没为止,整部小说悬念迭出,环环相扣。 ( )

6、《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 )

7、《少女的红发卡》是一部长篇少女心理小说,描写了三个少女美丽动人的`心路历程。 ( )

8、福尔摩斯是生活在“雾都”伦敦一座简陋公寓里的一位极具侦探天才的人物。他目光敏锐,思维严密而独特,是跨时代的名侦探。 ( )

9、《中国未解之谜》是德国作家雷纳.科特编写的一部科普著作。 ( )

10、项羽忍受“胯下之辱”而成就一代霸业。( )

(四)阅读短文,完成练习。(32 分)

短文一(10分)

广玉兰开花有早有迟,在同一棵树上,能看到花开的各种形态。有的含羞待放,碧绿的花苞鲜嫩可爱。有的刚刚绽放,几只小蜜蜂就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那里面椭圆形的花蕊(ruǐ xīn)约有一寸长。盛开着的广玉兰花,洁白柔嫩得像婴儿的笑脸,甜美、纯洁,惹人喜爱。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圆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sì shì)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远远看上去,一株广玉兰就像是一个数世同堂、生生不息的大家族。

1、用“——”给加点字画出正确的读音。(2分)

2、文中依次写了玉兰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这几种形态。(4分)

3、这段话在结构上,采用的写法是________。 (2分)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D时间先后

4、你喜欢什么形态的玉兰花?为什么? (2分)

短文二( 22 分)

什么最广阔

“世界上什么最广阔?”我问老师。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于是,我便在生活中观察、探索,于是我发现……

瞧,雯君的手绢真漂亮,雪白的手绢上叠印着点点红梅。雯君在跑,手绢在飘;秦敏追上去:“给我看看!”“追上就给!”雯君狡黠地说。忽然,“啊”的一声尖叫,秦敏摔倒了,胖乎乎的胳膊上渗出血来。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我明白了……

严冬的早晨,一个小女孩正跺着脚,眼睛在行人中焦急地搜寻。她的小手、小脸冻得通红,手中拿着钱包。原来她在找失主。时间一秒秒过去了,而她依然等着,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我明白了……

啊,我明白了,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蓝天,比蓝天更广阔的是人的美好心灵。

1、“毫不犹豫”的意思是_____ ____,

用 “毫不犹豫”写一句话_____ _______。(4分)

2、最后一自然段用____________的手法,着重强调的是_____ ______。(2分)

3、读一读下面的句子,分别写出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6分)

(1)雯君毫不犹豫地用雪白的手帕帮秦敏包扎,秦敏笑了,雯君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失主拿到钱包,要和她合影时,她却像棵含羞草,把头深深埋在胸前。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通过________和________这两件事,告诉人们________ 。(4分)

5、“老师说最广阔的东西就在你的生活中,需要你自己去发现。”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3分)

6、文中两处写“我明白了……”,我究竟明白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3:小学升初中的语文试卷

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请你用不少于250字将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描写出来。题目自定。

温馨提示

1、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4:小学升初中语文试卷

小学升初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① 危言sǒng______听 ② 眼花liáo_____乱

③ 根深dì______固 ④ 阴谋guǐ_____计

2.下列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群众大会上,闻先生慷慨淋漓指骂民族败类。

B.闻一多潜心贯注于典籍研究十几年。

C.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D.对学习和生活中碰到的诸多难题,她都应付自如。

3.古诗词默写(6分)

①《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集中写出李白送孟浩然时留恋、孤独心情的句子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逢佳节倍思亲。”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的《 》。

③ 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补全下面两句谚语。(2分)

①千里之行,_______________。 ②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下面的语段,在横线上补写一个与横线的句式相同,语意连贯的句子。(4分)

善思能“从无字句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名著中的人物名称补全下句。(2分)

猪八戒助力败魔王,____________三调芭蕉扇。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____________大闹五台山。

二、阅读与分析(30分)

(一)母 鸡

① 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②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

③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④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亲。

⑤ 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⑥ 当它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他三分。

⑦ 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不知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若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⑧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⑨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

⑩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7.本文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8.找出我对母鸡的态度变化的语句。(3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中的第⑨段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说说你对下面的这个句子的理解。(3分)

结果,每一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的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许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中的母鸡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苹果皮

① 那是30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奶奶,带来很多礼物,其中有两个又圆又大,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看着那鲜红的苹果,闻着诱人的香气。

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

② 吃罢早饭,姑父走了。奶奶把我和哥哥喊道跟前,拿起两个大苹果,塞到我和哥哥手里。她乐呵呵地对我们说:“我早就看到你们俩馋猴儿似地盯着苹果。快到一边吃吧,别让你们妈看见了。”

③ 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牙。我呢,不时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哥哥说:“咱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不知道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的和妈妈分着吃,我的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

④ 我和哥哥正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身后。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问道:“这苹果是你们姑父给谁带来的呀?”我们齐声答道:“是给奶奶的。”妈妈说:“是啊,这苹果时给你们奶奶的。你们奶奶已经80多岁了,身体又有病,咱家有了什么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让她多吃几次。你们说我说的对不对?”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在妈妈手里。妈妈看了看手中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⑤ 我们在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哥哥说:“别玩了,咱们该做作业了。”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奶奶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奶奶看到我们,擦擦眼泪对妈妈说:“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一人吃一个吧。”妈妈笑着说:“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哩,你就别老想着他们了。”奶奶又擦了擦眼泪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们尝尝,我吃着也没啥味呀。”妈妈给我们俩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拿着书包走出屋外。

⑥ 那天我们吃罢晚饭,妈妈把我和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出去。妈妈在我和哥哥手里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满嘴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妈妈,苹果皮是苦的。”

⑦ “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拍拍哥哥脑门儿说:“你这小鬼头呦。”我也连忙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在妈妈嘴里。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真甜真香啊。”

⑧ 我常常想起第一次吃苹果皮的往事,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地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多么难忘啊。

1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的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从文章前三段筛选出最能表现“我和哥哥”特别想吃苹果的两个语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哥哥为什么说:“苹果皮是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④段写“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了笑容。”请揣摩并写出妈妈此时的心理活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⑧段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愈来愈深刻认识了妈妈那美好的心灵。”请简要说说“美好的心灵”的含义。(3分)

三.作文。(50分)

我最喜欢-----------------(可以写人,也可以写物)

篇5:小学升初中英语试卷

小学升初中英语试卷精选

08小升初英语试卷精选 新

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或词组。8%

(   ) 1、A.21st                B.12th              C.22nd              D.11th

(  )2、A. June                B. July             C. August         D. October

(  )3、A. Tuesday           B. Thursday       C. Friday           D. Saturday

(  )4、A. collected          B. planted          C. tasted            D. picked

(  )5、A. Science Festival    B. Sports  Festival    C. Games Festival     D. Food  Festival

(  )6、A. calculator        B. skateboard      C. vegetable       D. delicious

(  )7、A. hers                B. his              C. ours              D. theirs

(  )8、A. take  off          B. get on          C. put on           D. get  off

二、听问题,找答案  6%

(  )1、A.  Yes, we did.                    B.  We plant trees  on the  farm .

C.  We  planted trees and  flowers  in  the  garden.

(  )2、A.  No, I wasn’t .                   B.  I  was  in  Liu Tao’s  house.

C.  I  had   a   good  time.

(  )3、A.  It  was  the   third  of  June.      B.  It  was  Monday.

C.  It’s the  third  of   Jane.

(  )4、A.They  eat  a  lot  of  delicious  food  and  visit   their  relatives  and  friends

B.  They watch  the  moon  and  eat  moon cakes.

C.  They  dress up  in  costumes  and  go  to  parties.

(  )5,A.  Danger        B.  Yes,  it does         C.  No, it  doesn’t

(  )6、A.  Sure.        B. Yes, you  can           C.  No, you  can’t

三、听录音,填写所缺单词  10%

1、A:         watches  are  they?  B:They’re

2、A: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 ?  B: I        some  pictures.

3、A:         the          Festival?    B: It’s   in

4、A:How  many          are there  in  a  year?  B: There’re       .

5、A:What  does  it  mean ?  B: It  means                  .

笔试部分

一、选出下列画线部分读音不同的单词,将其序号填入题前括号内 5%

(  )1、A. her        B. worker     C. doctor      D. sister

(  )2、A. near        B. pear       C. year        D. dear

(  )3、A. food         B. cook        C. room     D. school

(  )4、A. many         B. get       C. any        D. hat

(  )5、A. seat      B. read         C. sweater     D. mean

二、中英文互译 15%

1、7月3日__________    2、拔胡萝卜 _______________

3、玩得开心_________     4、春 节    _______________

5、问和答_______     6、blow out the candles _____________

7、dress  up  in  costumes_________

8、watch  the  dragon  boat races______________

9、visit  relatives and  friends_________   10、have  a  chat  _________

篇6:小学升初中英语试卷及答案

一、按要求写单词。(10分)

1. she _______ (宾格) 2. country _________ (复数)

3. close ________ (现在分词) 4. three __________ (序数词)

5. China ________ (形容词) 6. I _________ (名词性物主代词)

7. boy _______(复数) 8. swim _______ (现在分词)

9. photo _______ (复数) 10. mouse ________ (复数)

二、选择填空。(10分)

1. Look! Lucy is ______ a new red dress. She is beautiful today.

A. with B. put on C. in D. wear

2. -- __________?

-- My bike is broken.

A. What is it B. What is wrong with you

C. Where is it D. Whose is this

3. There are so many people in the shop. You must ________ your things.

A. look at B. look after C. put away D. put on

4. I have two good pen friends. One is an American, ______ is in England.

A. the other B. another one C. another D. other

5. -- _______ are his football clothes?

-- Under the bed.

A. Where B. Who C. Whose D. What

6. I can see ______ in Lucy's room.

A. other thing B. any other thing C. some thing D. some other things

7. These are ______. You can buy a pair for your mother.

A. woman sock B. women sock C. women socks D. woman socks

8. -- Thank you very much!

-- ________.

A. You're right B. All right C. You are welcome D. OK.

9. -- She must be in red.

No, _____. She wears a green coat.

A. she is B. she must not C. I don't think so. D. I am not

10. The coat _____ the wall isn't Kate's. It's ______.

A. on; his B. to; mine C. in; he D. under; him

三、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0分)

1. The boys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when they do ______ (they) homework.

2. My mother's work is _____ (make) our city safe.

3. One day, Mr Green asked Mrs Green ______ (go) shopping for him.

4. We would brush our _______ (tooth) twice a day.

5. This book is the lightest and ______ (thin) of all the books.

6. She is ______ (good) than Alice at swimming.

7. Janet ______ (get) up at 7:30 a.m. every day, so she is always late for school.

8. I think the ______ (four) lesson is the most difficult in this book.

9. Look at the sign. The library is _____ (close) from 1:00 p.m to 2:00 p.m.

10. Jason is used to ______ (watch) TV the whole night.

四、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10分)

1. We are making a model plane. (变成一般疑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he boys are sitting under the tree. (对划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Look out of the window. (改为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e can see some birds over there. (对画线部分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he children have some apples. (改为单数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7:小学升初中语文模拟试卷

小学升初中语文模拟试卷

第一部分 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题。(6分)

________________。要是拿牛跟他比,牛比他懒多了,有时躺在地上,抬头看天。要是拿狗跟他比,狗比他顽皮多了,有时到处乱跑,弄得主人四处去找寻。他从来不嫌烦像牛那样躺着看天( )也从来不贪玩( )像狗那样到处乱跑( )他安安静静地看电视,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它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的站在那里。

1、这段话描写的是一个什么对象,请结合最后一句话去作答。(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括号处应填怎样的标点符号?下列准确的一项是(1分)( )

A.,,,。 B.,。,。

C.,;,。 D.,;,;

3、横线上的内容说明了这个对象的一大优点。下面正确的一项是(1分)( )

A.非常忠心 B.非常尽责任

C.非常诚实 D.非常勤劳

4、这段文字一共有六句话,若按意思把它们分成几个层次,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5、文中有一个句子没有明写一种自然现象,人们却很容易从句子本身体会到这种现象,请找出这个句子,并说明那是什么自然现象。(2分)

(1)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14题。(34分)

腊八粥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18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桑子、花生、葡萄干等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全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煮来供佛的--18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此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最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14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1930年1月7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18种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________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合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辰,就是腊八!”

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6、文章中交代了“腊八粥”的做法,请把有关句子画上“_______”。(3分)

7、引用别人的话,有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之分。找出文中哪些引用是直接引用,哪些是间接引用。举例说明这两种引用在内容和书面形式上的区别。(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句子中加线的词所指的是谁?(4分)

(1)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 )

(2)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 )

(3)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 )

(4)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

9、读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任选三个问题回答)(6分)

(1)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由“供佛”转到“纪念母亲”,体现了一种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最近的10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给“尤其”、“几乎”各找一个近义词;请写出句中的两个引号的用法;作者写对“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今年”是指哪一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从句中找出一对反义词来;孩子们“低下头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1976年1月8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珍藏着日历,说明了什么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没有说什么,只泣然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泣然”什么意思?能再写几个带“然”字的形容词吗?这句话表现了作者一种什么心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篇文章共涉及“我”家____代人;写到的'煮腊八粥的人有_________________。(3分)

11、从下面四句话中选择最适当的一句填入第5自然段的空格内(只写序号)。(2分)

A.姥姥,以后我们不煮腊八粥吃不行!

B.姥姥,以后我们每年不能不煮腊八粥吃。

C.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

D.姥姥,难道我们以后不煮腊八粥吃了吗?

12、从组材的特点看,文章中写为纪念自己的母亲而煮腊八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3、这篇文章的线索是_______________。文章通过这条线索把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件事串连在一起。(4分)

14、全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可分四部分。请在文中段末用“‖”标明,写出各部分小标题,并回答:课文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9题。(10分)

耳朵

一天,我在车站等车。走进候车室,迎面一个青年引起我的注意。他正埋头读书,读得很着迷,人们来往走动,吵嚷,他全不在意。

这青年很一般,只是他的耳朵与众不同。那耳朵很独特,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上面长着一层淡淡的茸毛,肉乎乎的;耳垂很长,像《三国演义》中的刘备,颇具福相。整个耳朵往前拢着,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

“好漂亮的耳朵!”我在心里想。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我很羡慕那青年,羡慕他的耳朵。

车来了,人们骚动起来。那青年仍在潜心读书,毫无所动。我担心他误车,走上前说:“车来了,你坐哪一趟车?” 他像一座雕像,丝毫不动。我拍了一下他的肩膀。他终于抬起头来,莫名其妙地看着我,似乎有点不满。“车来了,你坐哪趟车?”我忙说,并向外指指。他眨眨眼晴,指指耳朵,摇摇头。他是聋子。我走出候车室,车已开走。

15、“既像一个五彩大海螺,又像一扇金黄色的小瓢。”从修辞上看,此句用了__________手法。(2分)

16、第二段中“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这种形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第三段中“只有这种最佳型的耳朵,才不枉占着耳朵的位置”,“最佳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8、第二段末句“从科学角度讲,这种形状的耳朵最聚音,最利于收听声音”的主要表达效果是(2分)( )

A.强调这耳朵的作用。

B.突出羡慕的心理。

C.与下文点明“聋子”形成强烈对照,突出小说主题。

D.指出科学依据,概括上文。

19、这篇小说所揭示的深刻意义是(2分)( )

A.在现实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人,未必就是有用的人才。

B.不能只追求外表美,更要做到心灵美。

C.做事要讲实际效果,不能只做表面文章。

D.干任何事情,不应当追求优越的条件。

第二部分写作(50分)

(四)作文。(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国有句俗话,“人比人,气死人。”“比”确实有时使人很不愉快,甚至让人灰心丧气。但是,当今世界,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着“比”。谁也跳不出“比”的圈子。关键是“比”什么,怎么“比”,“比”得有没有道理,“比”得有没有价值。

国家之间要比,比谁更发达、强大;单位之间要比,比谁发展快、贡献大;人与人之间要比,比谁的进步快、水平高;自己也可以和自己比,比自己的过去和现在……

请你以“比”为题,写一篇600字的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成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比”的范围之内。

参考答案:

一、

(一)

1、答案:稻草人

5、答案:(1)他安安静静地看电视,手里的扇子轻轻摇动,赶走那些飞来的小雀,它们是来吃新结的稻穗的。(2)风

(二)

6、答案:文章第2自然段中有关句子。

7、答案:比如第3自然段中第1句为间接引用;第2句为直接引用。其区别在于:前者无需加引号;后者要加引号,另外:人称有点细微区别。

8、答案:(1)作者的第三代几个孩子 (2)作者 (3)作者 (4)作者的母亲

9、答案:

(1)对母亲的深厚崇敬和怀念之情。

(2)特别;差不多;对家、腊八的强调;为下文作铺垫,反衬孩子们纪念周总理的主动精神.表现孩子们对总理的深切怀念之情。

(3)指1979年

(4)彼-此;a.表达了对总理深深的思念;b.对姥姥的回答不满,但又不好说。

(5)孩子们和孩子们的妈妈两代人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6)小声哭的样子;黯然、怅然、悠然、凄然、潸(shān)然;对孩子们的纪念活动表示认同,被孩子们的诚挚感情感动,并由此触发了对总理的怀念。

10、答案:五 我“母亲的母亲”(即“我”的外祖母)、“我”的母亲、“我”、“我”的孩子们、“我”的孩子的孩子们

11、答案:C

12、答案:为后面孩子们为了纪念周总理而煮腊八粥的记叙作铺垫

13、答案:腊八粥 “我”的母亲纪念她的母亲 “我”纪念“我”的母亲 第三代孩子纪念总理

14、答案:第一部分(1)开篇点题(略写);第二部分(2-3)怀念外祖母(次详);第三部分(4)纪念母亲(略写);第四部分(5-7)纪念总理(详写)。因为总理对人民的恩情胜过母亲对子女的恩情,所以作者要如此安排材料。

(三)

15、答案:并列 比喻

16、答案:整个耳朵往前拢着

17、答案:宽大厚实,光泽红润,嫩白透明,耳垂很长,整个耳朵往前拢着

篇8:小学升初中语文试卷答案人教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模mó 模范 模样 模仿 模本 B.蒙méng 蒙哄 蒙骗 蒙混 蒙昧

C.禁jìn 禁令 禁锢 禁忌 禁受 D.尽jǐn 尽管 尽先 尽量 尽快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 )

A.要言不繁 矫枉过正 休养生息 别出心裁 B.插科打浑 蜂涌而上 准备就序 因地制宜

C.重山峻岭 融汇贯通 烦燥不安 顶礼模拜 D.明火直仗 椎心痛恨 一脉相成 附庸风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

①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________无穷。

②他是被________迫而跟从别人做坏事的。

③琳琳优美的演唱,赢得全场观众一片喝________。

④瞧她那________得意相,一定又有什么高兴事。

A.以至 协 采 副 B.以致 胁 彩 付 C.以至 胁 彩 副 D.以致 协 采 付

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我们已经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决定性胜利,________洪水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工作十分艰巨,________是今年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任务相当繁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倍努力地工作。________要把洪水造成的损失夺回来,________要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目标。

A.不过 虽然 不但 更 B.然而 尽管 既 也 C.但是 特别 不仅 还 D.虽然 尤其 既 就

5、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 )

A.科学家们借此机会还将了解如果彗星碎片与地球发生类似的碰撞,将会有怎样惊心动魄的后果。

B.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从接受这一艰巨的工作以来,这个部队的伤亡人数已经超过二百人。

C.破绽百出的一幅画,经这位丹青妙手三笔两笔一改,竟变得无可挑剔了。

D.他从旧营垒中冲出来,但一尘不染,始终保持着崇高的品质。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咱俩约定在明天上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里去新华书店买几本参考书。

B.这个城市的住房是否抗震,成了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重大问题。

C.像小牛犊一样的邓亚萍,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是:“付出超人的代价,就能取得超人的成绩。”

D.如果说他们已经真正掌握了理论,就可以在干训班结业了,不如说他们只是仅仅记住了书本上的一些空话、公式和材料。

7、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的一句是(2分)( )

A.进入七月份以来,长江中游和下游许多地区便连续降中到大雨,甚至是暴雨,这是历史上罕见的天气现象。

B.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字表明,上半年我国城市居民文化教育方面的消费,与日常生活消费相比,呈不断上升趋势。

C.在昨天举行的大会上,六个民族学生代表热情洋溢地作了发言。

D.周六这一天,我们所有老师参加了为创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而进行的宣传活动。

8、下文横线上填入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

人生道路上的分歧给未来带来了不确定性,然而又不是不可把握的。一方面是外界的因素,一种力量把你往那边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种力量把你往这边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欺骗你,引诱你,逼迫你 教育你,引导你,爱护你

B.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 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C.引诱你,逼迫你,欺骗你 引导你,教育你,爱护你

D.引诱你,欺骗你,逼迫你 爱护你,教育你,引导你

9、下列句中强调“看见他”和“搞卫生”的一组是(2分)( )

①我今天早晨在学校是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②我是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③我今天早晨在学校看见他是搞教室卫生。

④我今天早晨是在学校看见他搞教室卫生。

A.① ② B.① ③ C.② ④ D.③ ④

10、下面句子中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2分)( )

A.班长和同学们都经常对我说:“学习上的问题,要多跟大家探讨,要多向老师请教。”

B.目录学专家张之洞也说:“读书不知要领,劳而无功。知某书宜读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

C.旧上海每到夜深,便有人叫卖“桂花赤豆汤”。(一种红豆桂花糯米稀饭)

D.别的且不说吧,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1-12题。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下列对诗中语句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国破”句中,“国”指京城长安,“破”的意思是“沦陷”。

B.“城春”句中的“深”意思是茂盛。

C.第二句的意思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D.“浑欲”句意为,安史之乱不平定,诗人就不整理散乱的头发。

1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第一句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定下了高昂的爱国基调。

B.“家书抵万金”一句出自肺腑,情真意切,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因而千古传诵。

C.诗的前四句写景,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的境况,充溢离情。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

13、写出下列名言或古诗的上句或下句。(任选三句)(3分)

(1)十年树木,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

(3)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要留清白在人间。

篇9:小学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试卷直观形象、图文并茂、题目类型比较丰富,涵盖的知识点范围较广,抓住了本册的重难点内容,全面考查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简单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

一、学生答题分析

1、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从总体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较扎实,对基础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到位,对相关的方法也能熟练应用,学习效果较好,但有些知识面学生掌握的还不够透彻。

2、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一大题我会填中的5小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明前面有9个人,后面有8个人,这一队一共有( )人,共有10人丢分。这道题也经过反复的练习,可能学生根本没有理解透彻,理解题意上出现了错误,这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当然这和孩子们年龄认知水平有关,但这些现象也提醒我们一年级的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加强学生理解能力的培养。如课堂上多给学生们说的机会,充分考虑每一层次的学生需求和学习能力,渗透数学语言并加强学生说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三大题我会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中的1小题,考查学生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及基数序数的意义,有16人失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个别同学对图形的认识不清或是丢落,另一方面是学生对于题目中出现的要求没有理解,随便乱写。平时在教学中这方面的内容训练不够,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重点培养。

(3)三大题观察与思考的第一小题,请按你的想法分一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较少,部分学生不认识图中的压路机和挖掘机两种大型机械,或对他们了解的不多,而导致分类出错,此题丢分人数较多。

(4)四大题看图列式计算,学生对此类题目非常熟悉,关键就看做题时是否认真细心。出错的孩子都是没有细心,从这个题的错误中可以发现从低年级就要开始培养学生认真看题,仔细推想,细心做答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5)五大题解决问题我最棒中1小题,题目是一道体现逆向思维的题目,学生不容易理解。关于这部分内容发现学生对于求“和”的概念印象较为深刻容易接受,对于已知“整体”和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学生表现的就差一些,以后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从算理以及相应的数量关系上教学。

(二)从学生本次考试中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1、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不理想的现象。

有的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理想。如我是计算小能手,正确率没能达到百分之百,说明这些孩子的基础知识掌握的不够好,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关注这样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让这些孩子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上有一定的提高。

2、学生理解题意能力弱。

目前学生做题时最大的困难是不会读题,理解不了题意,读完题后不能用自己的理解去明白题目的要求,或将题意理解错误。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必须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循序渐进,使学生逐步提高。

3、学生做题粗心大意,不认真。

个别学生计算错误,都是粗心造成的。造成它的原因一方面是不好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是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技能。改掉这个毛病不仅需要学生自己用心,更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

4、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学生综合、灵活运用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尽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等方法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来体现知识的应用性和数学学习的价值。

5、学生不会检查,写完后对错题无动于衷。

计算错误,如果学生会检查,很容易发现问题,而这些错误最终还在试卷上出现,说明学生不会检查,教师在平常练习中缺少对这方面的正确指导。

三、今后方向

1、继续进行口算的训练,提高学生口算的能力,要做到坚持不懈,使学生能快速掌握口算的技巧,做到灵活应用口算,熟练计算,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2、培养学生仔细审题、认真书写的答题习惯。从平时抓起无论是在做作业或是考试时都要求他们做到并学会做完后及时检查,一查题目有无漏做;二查计算题有无算错;三查审题是否有误。

3、继续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从认真听讲、独立思考、学会倾听、细心做题,书写工整、仔细检查等方面继续对学生进行培养与训练。

4、对学困生要进一步加强辅导,多鼓励,多表扬,争取他们在基础知识上不失分,提高成绩。同时发挥小组的力量,让小组成员当好老师的小帮手,及时与老师对他们进行辅导,不让他们掉队。

5、对一些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想,多练,并仔细观察周围与数学有关的事物。同时,注重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把知识活学活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篇10:小学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本次期中检测试卷考察的知识面广,题目的形式多样,能从多方面考查学生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体现了新课标的一些精神。

第一大题口算,许多学生出错,口算十几减几有遗忘现象,诸如“12-8=( )-10”这类口算,学生有困难。平时的计算还需要加强速度与正确率的训练。

第二大细心填一填,本题共12小题,考查得比较全面,包括100以内数的认识和组成,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估算等内容。第8小题“70比( )大1,比( )小1。”学生会搞混,错写成“70比71大1,比69小1。”第9小题,考查学生的单双数的辨识和排序问题。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还需要加强辅导与练习。

第三大题数一数各有几个,考查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和统计的能力,图形较多,有叠加,学生容易数错,平时还需要强调观察的有序性以及做题方法。

第四大题在方格纸上画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不少学生画得不规范,还需要指导与训练。

第五大题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下面画“√”,出错较多的是书包的价格接近70元,书包的价钱可能是多少元,学生看题不仔细,看到78元,就直接选78,漏

篇11:小学数学考试试卷分析

一、成绩分析:

本班61人,全部参加考试,并且全部及格。90分以上53人,80以上4人,70以上2人,60以上2人。平均分93.7分,优秀率86.8%,及格率100%,整体来说比较理想。

二、试卷分析:

题型结构主要知识点、目标、要求、试题难度:

第一题 、填空题。

目标:理解除法含义。

本题总共5小题

(1—3)、理解平均分的定义,知道把物体平均分有两种方法。

4、计算比一比,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好多同学马虎,没看清〉于号,做反了。

5、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考点是让学生理解算式含义,掌握除法、加法、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及其含义。错的同学较多。

第二题、第三题

目标是:轴对称图形、和两种运动现象,平移和旋转。

这同学们把握得很好。

第四、在括号里填上+、—、×、÷这四种计算方法符号,考点是考同学们的计算能力及乘法口诀的掌握情况。大家完成的很好。

第五、六题、

目标:计算

重点是脱式计算,学会使用小括号,了解小括号的作用。知道同级两步混合运算的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问题不大。

七、先填空,再列综合算式,问题来了,好多同学还是不大理解,不会列综合算式。关键是,对同级、不同级混合运算顺序掌握不实,还有对小括号的使用,不会正确运用。

八、解决问题

这部分有5道题

第一、第二两题同学们都会解决,对除法的两种含义大部分同学都知道。

第三题统计,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以一代五,同学们都会收集数据,但在整理的时候,还是有马虎的,计算出错。

第四题,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先求三个7是多少,再和一个17进行比较,对同学们来说,不难。

第五题,这图意,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还欠佳,不达到最好。这图意画得很清楚,两部分,已摘——还没摘,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都很清楚,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确实差。今后要加强培养。

三、答卷情况分析:

各小题失分情况:

总的来说,第七填空题失分较多,说明同学们对小括号的使用和对两级混合运算顺序掌握不实。另外还有解决问题的第五题,同学们的观察,、分析能力要加强培养。

四、存在问题:

1、教的问题:

平时课上要注意帮助学生,培养学生读书、观察、思考、分析理解能力提高。

2、学的问题:

学生读书少,不会读,甚至懒得读、懒得思考,依赖心理太强。

五、改进策略:

1、加强读书能力的培养。

2、加强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条理性。

3、加强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和能力。

4、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篇12:小学升初中自荐信

尊敬的稼轩学校领导:

我叫***,今年12岁,毕业于私立齐鲁学校。小学期间,我担任班级的班长兼中队长职务,带领班级,多次获得学校的三优中队。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语数外各科均衡发展,六年来,每学期都被评为特优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并多次并评为特长生。20xx年5月和4月,我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和历下区优秀少先队员。

我爱读书,涉猎广泛,除了中外名著,科普、侦探、历史、地理、数学等各类书籍我都喜欢;我爱体育活动,是学校足球队的队员,足球场、篮球场和乓球台总能看到我挥汗如雨的身影;当然我最爱的还是在神秘的数学王国中探秘,并找到了一个个宝藏。我获得过第三届和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生建模水平与数学能力展示全国一等奖(六年级组)。数学是我的强项,我的语文和英语也不逊色,我获得过济南市第二十四届小红花征文比赛作文一等奖、xx区第三届小学英语剧展最佳表演奖。另外在学校诗文诵读活动中,我获得了校级诗文小状元称号。

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物理学家,小升初是我追梦的第一步阶梯,我有信心走好这一步,也期待贵校给我一个机会。

此致

敬礼!

【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相关文章:

1.小学升初中语文模拟测试试卷

2.小学升初中作文

3.小学升初中数学试题

4.小学升初中试题

5.六年级数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6.小学升初中自我介绍范文

7.小学升初中的作文

8.小学升初中简短自荐信

9.小学升初中班会自我介绍

10.小学升初中的作文题目

下载word文档
《小学升初中数学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