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

2023-01-30 07:59: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酸咖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

篇1: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

一、基础知识。(80%)

1.读下面每组拼音,相信你一定能写出词语来。(16分)

fāng xiàng tīng huà  chànggē  jiā xiāng

(  ) (  )(   ) (  )

péng yǒu  mǎyǐ  kuàilè rè qíng

(  )(  )(  ) (  )

2.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16分)

进(  )坐(  )跟(  )早(  )

近(  )座(  )很(  )草(  )

做(  )同(  )亮(  )为(  )

作(  )童(  )高(  )办(  )

3. 请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字词。(9分)

一(   )山   一(   )小鸟  几(   )鱼

两(   )花 一(   )尺子  一(   )面包

一(   )书  一(  )红旗 一 (  ) 叶子

4. 写出反义词。你还能写两对这样的反义词吗? (10分)

是----( ) 闲----(  )短----(  )热情----(  )

丑----( ) 暗----(  )前----(  )伤心----(  )

(   )------(   )  (   )------(   )

5、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8分)

字 音节 音序 部首 共( )画 组词

会 huì

法 fǎ

6、你能给下列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吗?(4分)

到处  处处

(1) 乌鸦口渴了,(    )找水喝。

(2) 他(    )为别人着想。

常常  非常

(3) 我(    )看童话故事书。

(4) 公园里的.花很多,开得(     )美丽。

7. 我会连。(8分)

百鸟   千红    可爱的  花朵

万紫   争鸣    雪白的  羽毛

春回   草地    美丽的  太阳

绿绿的 大地    火红的  孩子

8. 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所 见      小 池

牧 骑   ,  泉 眼 声 惜 细 流,

歌 振 樾 。 树 阴 照 爱 晴 柔。

意 欲 捕 鸣 蝉 ,   荷 露 尖 尖 角,

忽 然    。   有 蜻 蜓   。

二. 认真读短文,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10%)

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 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

1.从文中你看到了   和   去收菜。(2分)

2.它们到了哪些地方?(3分)

答:①    ,②    ,③     。

3.填空。(3分)

西红柿的   吃。萝卜的  好吃。白菜的  好吃。

4.你平时喜欢劳动吗?为什么?(2分)

答:

篇2: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题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密封线…⊙……………⊙……………⊙……………⊙……密封线………⊙………密封线………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其中卷面分5分。等级

一、我会认。照样子让大小写字母连成一家人。(7分)

A J MR Q B OT

m ra j otqb

二、我会读拼音写词语。(10分)

liàn xí xiǎnɡ niàn ɡān jìnɡ nián jí bāng máng

bàn fǎ rèn zhēn pénɡ yǒu ɡānɡ cái huǒ bàn

三、拼一拼,连一连。(6分)

cháo shī bǎo ɡuǎn róu ruǎn zūn zhònɡ yáo lán jiāo ào

保管潮湿摇篮骄傲 柔软 尊重

四、比一比,再组词。(5分)

桃( ) 情( ) 赶( ) 为( ) 坐( )

跳( ) 请( ) 起( ) 办( ) 座( )

五、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8分)

亻: 辶: 氵: 艹:

纟: 讠: 扌: 灬:

六、我会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反的词。(8分)

慢—( ) 老—( ) 短—( ) 前—( )

冷—( ) 闲—( ) 黑—( ) 开—( )

七、给正确的读音画“ ” 。(5分)

1、柳树长(zhǎnɡ chánɡ)着长长(zhǎnɡ chánɡ)的辫子。

2、只(zhī zhǐ)有一只(zhī zhǐ)鸟飞过去。

3.、种(zhǒnɡ zhònɡ)子种(zhǒnɡ zhònɡ)在田里。

4、少(shǎo shào)看电视多读书,争做好少(shǎo shào)年。

5、爱干(ɡān ɡàn)活的小朋友把地板扫得很干(ɡān ɡàn )净。

八、选字、选词填空。(6分)

1、再 在

我们上午( )学校上课,下午( )去公园。

2、玩 完

每天放学回家,我先做( )作业,然后和小伙伴们一起( )。

3、座 坐

我走进教室,找到自己的( )位( )下来。

九、我会照样子变一变。(8分)

加一加 例:禾+火= (秋)(秋天)

木+对=( )( ) 虫+下=( )( )

减一减 例:狮—犭=(师 )(老师)

洗—氵= ( )( ) 赶—走= ( )( )

十、我会连。(6分)

鸟语 自语 有趣的. 松果 一双蝌蚪

自言 花香 可口的问题 一群眼睛

春暖 花红 透明的翅膀 一场小车

柳绿 花开 闷热的天气 一辆球赛

十一、照样子写句子。(6分)

1、例:他画的平原那么平坦,那么宽广。

那么,那么。

2、例:敌人把王二小杀害了。

王二小被敌人杀害了。

小灰兔把白菜吃完了。

被 。

3、例: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一边 ,一边 。

十二、课文精彩内容我知道。(14分)

1、小白兔说:“只有( )( )种,才有( )( )( )的菜。”2、狮子妈妈对小狮子说:“自己学会( )( )的本领,才能做一只( )( )的狮子。”

3、( )( )莺飞( )( )( ),拂堤杨柳醉( )烟。

4、地球爷爷的手就是( )( )( )( )。

5、我画了个( )( )的太阳,照亮冬天。( )( )温暖着( )( )( )冻僵的( )和( )。

十三、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6分)

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短文共有( )句话。

2.短文给我们介绍了哪些花呢?用“ ”划出来。

3.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下来。

篇3:一年级语文学期期末试卷

一年级语文学期期末试卷

一、认真阅读下面每一组拼音,相信你一定能写出词语来。(10分)

kèkǔ   rènào   mǎimài   yīfu  xiāoxi

(  )  (   )  (    )  (   )  (   )

bèiké  yǎn jīnɡ   láodònɡ  shuō huà  zhuān xīn

(  )  (   )  (    )  (   )  (   )

二、小明找不准下面各字的读音,请你帮助他用“”选择出正确的读音。(4分)

跃(yuèyüè) 玩(wánwǎn)  清(qīnɡqǐnɡ)  习(xìxí)

伯(bé bó ) 女(nǔ nǚ )  样(yànɡrànɡ)  粗(cūchū)

三、老师相信你一定能给下面的字组一个很好的词。(10分)

祖(   )夜(   )绿(   )圆(   )语(   )

海(   )读(   )浇(   )饱(   )怕(   )

四、请你给下面多音字的每一个音,组一个词,祝你成功。(3分)

ɡènɡ(   )   ɡān (   )    lè(   )

更      干       乐

ɡēnɡ(  )   ɡàn (   )   yuè(   )

五、你会使用字典吧 !请用查字典的方法填写表格,要认真!(5分)

字  读 音  部 首  一共几画  组 词

六、你能写出与下列字词意思相反的词语吗?(2.5分)

粗心—     对—     远—    哭—    直—

七、请试试用方格中的字组成九个词。(4.5分)

大  学  小

气  天  空

上  生  海

(    )  (    )  (    )

(    )  (    )  (    )

(    )  (    )  (    )

八、给下面的字加个部首组成新字,再组词。试试吧!(6分)

肖  (  ) 足  (  ) 相  (  ) 昌  (  )

九、请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合适的字词。(4分)

一(   )笔   一(   )书   几(   )鱼   两(   )花

一(   )尺子  一(   )面包  一(   )牛奶  一( )菜子

十、你能给下列括号里填上正确的字词吗?(2分)

吗  呢  呀  吧  啦

1、这是怎么回事(   )?

2、小白兔,我们赶快回家(  )!

到处  处处

1、乌鸦口渴了,(    )找水喝。

2、他(    )为别人着想。

十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6分)

(    )的荷花   (    )的羽毛   (    )的城市

(    )地练功   (    )地学习  (    )地回家

十二、你能用线将下列的词语正确地连接起来吗?(3分)

轻轻的   贝壳         机灵的   树草

雪白的   步子         翠绿的   羽毛

青青的   小虾         蓬松的   小鸟

十三、请用线将上下的字或部首连起来组成信字,写在括号里。(3分)

氵    犭   辶   鸟   ㄡ   灬

鸟    甲   能   师   云     可

(  ) ( ) (  ) (  ) (  ) (  )

十四、你能根据下面的标点符号写一句话吗?请试试。(6分)

1、                           !

2、                           ?

3、                           。

十五、请把下列的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话。(4分)

1、学习的  孩子  小明  是  爱  个  好

2、一车  送给  老山羊  把  小白兔  白菜

十六、请按时间顺序排列句子,把序号写在( )里。(2分)

(  )下午,我在学校里唱歌、画画、做游戏。

(  )早上,我吃过早饭上学。

(  )学校里一天的学习生活真让人高兴!

(  )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写字、数数、学文化。

十七、猜谜语。(4分)

个儿高高身穿青,脸儿金黄喜盈盈,天天向着太阳笑,结的'果实数不清。           猜一种植物(     )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猜一种事物表现形式(    )

十八、默写一首你学过的古诗。(5分)

十九、认真读短文,你一定能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羊妈妈收菜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

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

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

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

问题:

1、 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哪些地方?(3分)

答:(1)      (2)       (3)

2、 填空。(3分)

(1)西红柿的   好吃。(2)萝卜的   好吃。(3)白菜的   好吃。

二十、作文(10分)

你能将你们的课间休息时,做的游戏是怎么做的?认真地写出来吗?

篇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

乡(镇)学校班级姓名: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密 封 线

命题人:苑红娜

注意:本试卷共4页,十五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我会选,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

xiāng ( ) bàn ( ) chēng ( )

相 伴 称

xiān ( ) bang ( ) chèng ( )

cháng ( ) cì ( ) guài ( )

尝 翅 怪

chán ( ) chì ( ) guàn( )

二、拼一拼,写一写,我能把字写好看。(9分)

mā mɑyì qǐ chūn yǔ quán jiākàn jiàn

() ( ) ( ) ( )

shuō huà gān jìng nǐ men kāi xīn

( ) ( ) () ()

三、比一比,再组词。(4分)

有( )声( ) 话( ) 跳( )

友( )生( ) 活( ) 桃( )

四、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汉字。(6分)

心 艹 辶

讠 氵 木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4分)

百( )奇( ) ( )暖( )开

( )清( )秀 ( )语( )香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6分)

晚—( ) 假—( )丑—( )

长—( ) 是—( )哭—( )

七、我会找朋友。(6分)

碗 玩 年 首 元 朝

耍 龄 筷 霞 长 旦

八、选词填空。(4分)

呀 吧呢 吗

1.这是怎么回事( )?

2.我们一起玩( )﹗

3.你奶奶在家么( )?

4.这里的风景真美( )!

九、照样子,写词语。(3分)

游来游去

( )来( )去 ( )来( )去 ( )来( )去

十、连一连。(10分)

美丽的 眼泪 长长的 杨树

有趣的 天气 高高的 小路

闷热的 夏夜 绿绿的 阳光

闪亮的. 星星 温暖的 草坪

伤心的 问题 精彩的 球赛

十一、连词成句。(8分)

1.很美很美的小鱼儿 一朵朵 捧起 水花

( )。

2.操场 在 小朋友 做游戏 上

3.是 一片 这里 松树林 茂密的

()。

4.公园里 鲜花 开满 了

()。

十二、填空。(8分)

1.小荷才露( ),早有蜻蜓( )。

2.花对( ),桃对( ),和( )对细雨,山清对( ),鸟语对( ),万紫对( )

十三、照样子,写句子。(5分)

例: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

1.( )仿佛()。

例:花蝴蝶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2.( )一边( )一边( )。

十四、读短文,做练习。(10分)

桃花

桃枝上,探出了一个个粉红的小脑袋。

这些小姑娘像刚睡醒一样,睁开眼睛,望着这新奇的世界,看!她们慢慢地张开小嘴,美啊,笑啊,笑出一个美丽的春天。

1.这个短文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2分)

2.根据短文,填上合适的词语。(4分)

()的桃花

()的世界

()的小姑娘

()的春天

3.短文中的“小姑娘”是指( )。(2分)

4.你能把描写桃花颜色的词语用“—”画出来么?(2分)

十五、看图写话,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11)

学年第二学期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试卷答案

一、

xiāng bàn chēng cháng chì guài

二、

妈妈 一起 春雨 全家 看见 说话 干净 你们 开心

三、

有理 朋友 声音 生日 说话 生活 跳舞 桃花 (答案不唯一)

四、

忘想 花苗 送边 说话 江河 林相 (答案不唯一)

五、

花 放 春 花 山 水 鸟 花

六、

早 真 美 短 非 笑

七、

碗筷 玩耍 年龄 首长 元旦 朝霞

八、

呢 吧 吗 呀

九、

飞 飞 跑 跑 跳 跳 (答案不唯一)

十、

美丽的夏夜 有趣的问题 闷热的天气 闪亮的星星 伤心的眼泪 长长的小路 高高的杨树 绿绿的草坪 温暖的阳光 精彩的球赛

十一、

小鱼儿捧起一朵朵很美很美的水花。小朋友在操场上做游戏。这里是一片茂密的松树林。公园里开满了鲜花。

十二、

尖尖角 立上头2.草 李 和风 水秀 花香 千红

十三、

哥哥 听见我在叫他妈妈 吃饭 看电视

十四、

1.2 两

2.粉红 新奇 刚睡醒 美丽

3.桃花

4.粉红

十五、

放学了,今天小刚,小红,小明值日。小刚扫地、拖地,小红擦桌子,小明擦黑板。他们都非常认真的干活。一会儿他们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他们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篇5:新版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新版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学号 姓名班级

…………………………装…………………………订………………………………线……………………………………………

第一部分 积累 运用:(24分)

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体魄(pò) 菜畦(wā) 收敛(1iǎn) 泯然(mǐng)

B、炽痛(chì) 镐头(gǎo) 惩罚(chéng) 皂荚(jiá)

C、确凿(zuò) 玉簪花(zān) 云鬓(bìng) 鸡毛掸子(dǎn)

D、骊歌(lì) 嫉妒(jí dù) 金柝(tuò) 胡骑(jì)

2、选出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慷概 各抒己见 消声匿迹 知识渊博

B、颓唐 无动于衷 舍己为人 妇儒皆知

C、惩罚 骇人听闻 惊惶失措 头晕目眩

D、磬石 倍受青睐 面面相觑 爱不释手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 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C.登上紫金山顶,遥望南京城全景,各种景物栩栩如生,令人心旷神怡。

D.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同志们用手亲纺的线、织的布做成的衣服,穿着感到格外舒适,也更加爱惜。

B、关于这件事的具体详情,以后再告诉你。

C、一个人如果获得了理解,就等于拥有一切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

D、当我和妈妈走上天桥时,望着川流不息的人群,都非常激动。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以普法战争为背景所写的爱国主义名篇。

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野草》。

C.《社戏》是一篇短篇小说,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

D.《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诗人臧克家高度赞扬了闻先生作为学者的严谨刻苦和作为革命家的大无畏精神。

6、“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语),考考你会多少。( 8分 )

⑴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诗句是:

,。

⑵夜发清溪向三峡,。

⑶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

⑷卒之为众人, 。

7、下列一段话有三处语病,找出来并修改。(3分)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日常学习中应重视培养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②我们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培养交往能力,以免将来走入社会不被淘汰。③我们的老师为了培养我们的这些能力,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①句的修改:②句的修改:

③句的修改:

8、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是指罗贯中的( )、施耐庵的()、吴承恩的( )和曹雪芹的《红楼梦》(3分)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6分)

(一)文言文阅读(17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由司马光主持编篡的 通史。

本文注重以 来表现人物。(3分)

10、给文中加点字注音。(2分)

⑴孰若孤( )⑵邪( )

⑶遂拜蒙母( ) ⑷即更刮目相看( )

11、解释下列词语。(4分)

(1)当涂: (2)及:

(3)见往事耳: (4)刮目相待:

12、翻译句子(4分)

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⑵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3、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2分)

14、鲁肃与吕蒙结友有什么作用?(2分)

(二)阅读《社戏》选段,完成15-20题。(13分)

①……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15、给选段加一个小标题: (1分)

16、“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它的作用是_______(2分)

17、“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一句中“他”指

代__________。(1分)

18、第②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

从触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从嗅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视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听觉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9、结合上下文,第③段中的“自失”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感受与“社戏”的关系如何?试说明。(3分)

20、第③段中“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一句不是一般的语序,目的

是( )(2分)

A、朗读时有音节感,有力 B、强调最后的两个形容词

C、不致于写成太长的句子,长句难懂 D、突破老格式,进行大胆创新

(三)细细的潮音 张晓风

①每到月盈之夜,我恍惚总能看见一幢筑在悬崖上的小木屋,正启开它的每一扇窗户,谛听远远近近的潮音。

②而我们的心呢?似乎已经习惯于一个无声的时代了。只是,当满月的清辉投在水面上,细细的潮音便来撼动我们沉寂已久的心,我们的胸臆间遂又鼓荡着激昂的风声水响!

③那是个夏天的中午,太阳晒得每一块石头都能烫人。我一个人撑着伞站在路旁等车。空气凝成一团不动的热气。而渐渐地,一个拉车的人从路的尽头走过来了。我从来没有看过走得这样慢的人。满车的重负使他的腰弯到几乎头脸要着地的程度。当他从我面前经过的时侯,我忽然发现有一滴像大雨点似的汗,从他的额际落在地上,然后,又是第二滴。我的心刹那间被抽得很紧,在没有看到那滴汗以前,我是同情他,及至发现了那滴汗,我立刻敬服他了——一个用筋肉和汗水灌溉着大地的人。好几年了,一想起来总觉得心情激动,总好像还能听到那滴汗水掷落在地上的巨响。

④一个雪睛的早晨,我们站在合欢山的顶上,弯弯的涧水全都被积雪淤住。忽然,觉得故国冬天又回来了。只是万里外的客途中再见过往的雪,却是一件伤感的故事。我抬起头来,千峰壁直,松树在雪中固执地绿着。

⑤到达合欢山顶上麻疯病院时已经是黄昏,非常疲倦了。走上石梯,简单的教堂便在夕晖中独立着。长廊上有几个年老的病人并坐,看见我们便一起都站了起来,久病的脸上闪亮着诚恳的笑容。

⑥“平安。”他们的声音在平静中显出一种欢愉的特质。“平安。”我们哽咽地回答,从来没有想到这样简单的字能有这样深刻的意义。

⑦那是一个不能忘记的经验,本来是想去安慰人的,怎么也想不到反而被人安慰了。一群在疾病中和鄙视中延喘的人,一群可怜的不幸者,居然靠着信仰能笑出那样勇敢的笑容。至于夕阳中那安静、虔诚、而又完全饶恕的目光,对我们健康人的社会又是怎样一种责难啊!

⑧一个残冬的早晨,车在冷风中前行,收割后空旷的禾田蔓延着。冷冷清清的阳光无力地照耀着。我木然而坐,翻着一本没有什么趣味的书。忽然,在低低的田野里,一片缤纷的世界跳跃而出。“那是什么。”我惊讶地问着自己,及至看清楚一大片杂色的杜鹃,却禁不住笑了起来。这种花原来是常常看到的,春天的校园里几乎没有一个石隙不被它占去的呢!在瑟缩的寒流季里,乍然相见的那份喜悦,却完全是另外一种境界了。甚至在初见那片灿烂的彩色时,直觉中感到一种单纯的喜悦,还以为那是一把随手散开来的梦,被遗落在田间的呢!

⑨当这些事,像午夜的潮音来拍打岸石的时候,我的心便激动着。如果我们的血液从来没有流得更快一点,我们的眼睛从来没有燃得更亮一点,我们的灵魂从来没有升华得更高一点,日子将变得怎样灰黯而苍老啊!

⑩不是常常有许多小小的事来叩打我们心灵的木屋吗?可是为什么我们老是听不见呢?我们是否已经世故得不能被感动了?让我们启开每一扇窗门,去谛听这细细的潮音,让我们久暗的心重新激起风声水声! (出自《张晓风散文集》有删节)

21.作者在文中记叙了三则小故事,请分别概述故事大意及作者当时的心情。(3分)

22.说说你对题目“细细的潮音”的理解。(2分)

23.本文语言形象、传神,比如第③段、第⑤段和第⑨段加点的“抽”、“闪亮”、“燃”都用得很有特色,请你选一处,联系上下文加以品味。(2分)

选( )字:

24.请看第④段画线处,按照“千峰壁立”的结构形式,仿写一个四字 成语: 。

25.张晓风是当代台湾著名作家,她的文章注重景物描写对写人叙事的作用。请以本文某一处景物描写为例,加以品析。(2分)

三、写作(50分):

幸福是什么?幸福有时是一种拥有,有时是一种等待,有时也是一种感动。收获是一种幸福,付出也是一种幸福;功成名就是一种幸福,淡泊宁静也是一种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点点滴滴的生活中,在我们成长上的每一个脚印里。

请以“ 就是幸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答案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

1、B 2、C 3、D 4、A 5、B

6、(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思君不见下渝州

(3) 一切都是瞬息,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4)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7、(1)发现为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不”删除

(3)“处心积虑”删掉或改为“呕心沥血”等褒义词

8、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9、《资治通鉴》 编年体 对话

10、shú yé suì gēng

11、(1)研究 治理 (2)历史;过去的事

12、略

1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14、侧面表现吕蒙才略惊人长进。

15、月下行船(看戏途中的见闻和感受)

16、以动写静,写航船之快,反衬出想看社戏的急切心情

17、笛声。

18、触觉:“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

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

视觉: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听觉: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

19、听得出神,忘了自我。 写出了社戏在我心中的无穷魅力。

20、B

21.①烈日下车夫艰辛地拉车,让我敬服;

②雪日里麻风病人虔诚的安慰,让我无法忘怀;

③残冬时杜鹃跳跃的灿烂,让我喜悦。

22、生活中有许多人和物,他们卑微,但他们的表现能撼动人心。就像海潮的声音,即使是“细细的”,只要用心去聆听、去感受,也一样能让我们心潮澎湃。比喻的手法让题目更新颖更吸引人。

23.“抽”。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地写出“我”因看到车夫艰辛的举动而骤然被震撼的心理。

燃”。形象地表现出作者的希望:我们在面对身边的种种美丽时,能够擦亮眼睛,用心体会,从而升华自己的灵魂。

闪亮”。说明了麻风病人们脸上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诚恳,简洁而生动地表现了麻风病人的乐观、仁厚的情怀。

24.百花怒放 百川东流 百鸟争鸣 万树屹立 百舸争流

25、第④段,“千峰壁立,松树在雪中固执地绿着”,在千峰壁立这样的环境里,松树仍在雪中固执地绿着,正像那些久病的老年人,他们在疾病和鄙视中残喘,却仍不放弃、不埋怨地生活着。物皆着我之色彩。

第⑧段首句。“残冬”、“冷风”、“空旷”、“冷冷清清”、“无力地”,这些描写烘托出冬天的冷静、寂静,表现出了作者木然、无聊的心情,为后文作者发现灿烂的杜鹃花时的惊喜、愉快做铺垫。

篇6:学年度北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学年度北师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高台县一年级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总分

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当你拿到这份试卷的时候,我们的一学期也飞速的随着我们的成长而将成为过去了,在过去的这些时光里,家长给了你们很大的期望,老师给了你们莫大的帮助,那么你们又拿什么来报答父母和老师对你们的教悔和期望呢,这张试卷会让他们感到舒心的!加油同学们,你能行!!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

jié rìnǎi nǎi rèn zhēnnónɡ mín

yǚ diǎn zuò yè shuō huà miàn bāo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次( ) 户( ) 毛( ) 清( )

欢( ) 护( ) 笔( ) 请( )

活( ) 上( ) 爪( ) 作( )

话( ) 让( ) 瓜( ) 昨( )

三、把带有下列偏旁的字写在花朵里。(9分)

辶辶辶 讠

四、给下列多音字组词(12分)

hǎo( )bēi( ) zhēng( )

好 背 正

hào( )bèi( ) zhèng( )

五、选字填空。(14分)

再 也 又

1、妈妈,你让我( )看一会电视吧。

2、你能把课文读好,我( )能读好。

3、第一次没写好,我( )了写一次。

赶快 高兴 可爱 珍贵

4、今天我们玩得真( )呀!

5、动物园里有许多( )的动物。

6、下雨了,我要( )回家。

7、小白兔真( )。

六、连一连。(9分)

粉红的 尾巴 安家 péng you

长长的 手朋友 tái jiē

温暖的 桃花 台阶 ān jiā

七、划去不是同一类的'词语(8分)

1、小牛 小马小猪 小鸡

2、香蕉 白菜茄子 菠菜

3、杏树 柏树小树 松树

4、爸爸 妈妈姐姐 家人

八、默写古诗(10分)

九、阅读理解(10分)

山坡上长着嫩绿的青草,一朵朵野花开放着,几只小羊在吃草。坡上有一条小河,河水清清的,河里一群鱼儿自由自在地玩耍着。河面上,一对对白鹅游来游去。远处一个牧童在牛背上吹着长笛。

这段话有( )句。

2、短文中写了 、 、 、 四种动物。 3、看样子写一写。

一朵朵:

看图写话(10分)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看到的这两位小同学在干什么?他们是怎么干的,干的认真吗?请根据下图写出来,告诉我吧。

我会写

篇7: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含听力材料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含听力材料

第二学期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综合试卷

(时间:90分钟)

题号

合计

得分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装………………………………………………订………………………………………………线…………………………

一、听力测试。(12分)

1、听写词语。(8分)

2、听短文,把你听到的小动物“√”出来。(4分)

老鼠( ) 小鹿( ) 蚂蚁( ) 啄木鸟( )

小黑熊( ) 狐狸( ) 鱼( ) 狗( )

二、语言基础。(36分)

1、拼读后填上词语。(8分)

lǎo shīhuǒ bàn xiǎnɡ niàn ɡān jìnɡ

zhǔ yìrèn zhēnnǐ men kuài lè

2、我能写出下面偏旁的字。(8分)

艹 亻 氵 纟

3、找朋友,连一连。(4分)

BEDIMJR W

i bedw m jr

4、比一比,再组词。(8分)

名( ) 很( ) 高( ) 吓( )

各( ) 跟( ) 亮( ) 虾( )

5、在正确的读音下划“ ”。(4分)

(1)小松鼠长(chánɡ zhǎnɡ)着一条长(chánɡ zhǎnɡ)长的尾巴。

(2)小明在草地(de dì)上飞快地(de dì)跑来跑去。

6、下面的字你能写好吗?要仔细哦。(4分)

给 为 只 球 就 爱 叫 做

三、积累运用。(42分)

1、照样子写词语。(6分)

( )紫( )红( )( )细雨

( )清( )秀 鸟语( )

( )颜( )色 ( )无云

2、用方格中的字组成八个词。(4分)

( ) ( ) ( ) ( )

( ) ( ) ( ) ( )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8分)

长-( ) 哭-( ) 马虎-( ) 冷淡-( )

甜-( ) 后-( ) 敌人-( ) 黑暗-( )

4、填上合适的词语。(8分)

一( )河 一( )牛 一( )井 一( )队旗

( )的小路 香甜的( ) ( )的祖国

( )的荷叶 雪白的( ) ( )的夏夜

5、选择合适的词填空。(4分)

哪 那

1、村子里( )来这么多的`新房子?

2、( )是农民的新房子。

它 他

3、风儿来了,云儿为( )让路。

4、( )是个儿童团员。

6、照样子改写下列句子。(4分)

例:小猫把老鼠捉住了。 老鼠被小猫捉住了。

太阳把我的衣服晒干了。

大鱼把小虾吓跑了。

7、把句子补充完整。(8分)

(1)我们爱 。

(2) 在水里游来游去。

(3) 一边 ,一边 。

(4) 我已经 。

四、能力拓展。(12分)

(一)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5分)

1、( )眠不觉晓,( )处闻啼( )。夜来风雨( ),花落知多( )。

2、()在前面带路,( )吹向我们。我们像( )一样,来到( )里,来到()上。

(二)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7分)

小熊病了,住进了医院。小猴子赶来了,给小熊送来了桃子。蜜蜂飞来了,给小熊送来了蜂蜜。百灵鸟也飞来了,它给小熊带来了一支动听的歌。小熊很感动连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1、这段话一共有 句话。(1分)

2、小熊生病了,它的好朋友 、、到医院看望它。(3分)

3、小猴子给小熊送来了 、蜜蜂给小熊送来了 、

百灵鸟给小熊送来了 。(3分)

五、写话。(8分)

图上画了些什么人物?他们在什么地方干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附 答案:

一、听力测试如下:

1、听写词语:说话 主意 阳光 想念

2、短文:

森林里住着各种鸟兽。美丽的小鹿在林子里跑着。长着一条蓬松大尾巴的狐狸从树洞里钻出来。笨重的小黑熊在密林里慢慢地走着。活泼的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灵巧的小黄鹂站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可爱的啄木鸟不听地敲着树木,认真地寻找着小虫……

小鹿、 小黑熊 狐狸 啄木鸟

二、语言基础。

1、拼读后填上词语。

老师 伙伴 想念 干净 主意 认真 你们 快乐

2、我能写出下面偏旁的字。(带有相应偏旁的字即可)

3、找朋友,连一连。(4分)

BEDIMJR W

i bedw m jr

4、比一比,再组词。(略)

5、在正确的读音下划“ ”。(4分)

(1)小松鼠长(chánɡ zhǎnɡ)着一条长(chánɡ zhǎnɡ)长的尾巴。

(2)小明在草地(de dì)上飞快地(de dì)跑来跑去。

6、下面的字你能写好吗?要仔细哦。(略)

三、积累运用。

1、照样子写词语。

( 万 )紫( 千 )红( 和 )( 风 )细雨

( 山)清( 水 )秀 鸟语( 花 )( 香 )

( 五 )颜( 六 )色 ( 万 )(里 )无云

2、用方格中的字组成八个词。(略)

3、写出意思相反的词。(略)

4、填上合适的词语。(略)

5、选择合适的词填空。(4分)

哪 那

1、村子里( 哪 )来这么多的新房子?

2、(那 )是农民的新房子。

它 他

3、风儿来了,云儿为( 它 )让路。

4、(他)是个儿童团员。

6、照样子改写下列句子。

太阳把我的衣服晒干了。 我的衣服被太阳晒干了。

大鱼把小虾吓跑了。 小虾被大鱼吓跑了。

7、把句子补充完整。(略)

四、能力拓展。

(一)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春 )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 鸟 )。夜来风雨( 声 ),花落知多( 少 )。

2、( 小鸟 )在前面带路,( 风儿 )吹向我们。我们像( 我们 )一样,来到( 花园 )里,来到( 草地 )上。

(二)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1、这段话一共有 5 句话。

2、小熊生病了,它的好朋友 小猴子 、 蜜蜂 、 百灵鸟 到医院看望它。

3、小猴子给小熊送来了 桃子 、蜜蜂给小熊送来了 蜂蜜 、百灵鸟给小熊送来了 一支动听的歌 。

五、写话。(略)

篇8: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通观三年级的语文试卷,我们感觉这份试卷命题坚持以新课标为依据,力求适度体现新课标精神。整份试卷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包括识字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的分值也分配合理:听力练习占5分,基础知识和积累运用占47分,课内外阅读占18分,习作占30分。

一、试题设计的亮点部分。

如第一题:听材料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故事主要内容,并根据故事内容作答:想跟小毛驴说些什么?这道题,不仅考察了学生的听力,更是将总结主要内容、实际口语交际和听力材料结合在一起,充分考察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而习作要求学生写最近交流的话题,这个作文题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这样既降低了三年级学生初学作文的门坎,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并且又克服了学生背作文的顽症,还可以克服学生写些无病呻吟的作文。

二、试卷完成情况与分析。

此次我校109人参加考试,优秀人数为   人,优秀率    ,良好人数为    人,良好率   ,达标人数为   人  ,达标率   。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的掌握情况大致如下: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1)“字”部分:如“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拼音写汉字”、(2)“词”部分: “把词语补充完整”、补充成语“(3)“句子部分”:选择句子中加点字的正确解释,完成比喻句并仿写比喻句 。学生掌握得较好,学生积累课内知识,积累语言的情况还是较为可喜的。

考察语文能力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如听力练习要求总结材料主要内容,学生基本能作到讲述故事,却不能按要求运用简练的语言总结概括内容。另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读材料找出主要描写的景物。学生不会在认真阅读语句中来寻找所描写的景物,而是看到有描写景物的词语就随便写上,不加以分析,失分较大。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的试卷,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也注重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我校三年级语文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

(1)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我校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即使是在田字格中书写汉字,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字笔画不舒展不美观。存在最严重的问题是学生书写汉字笔画不到位,多加一点,少写一捺的情况较多。

(2)积累不到位。

如词语补充,成语补充,古诗句补充积累,学生都会背诵,但在背写时,不会写字或写错别字的现象非常严重。

(3)阅读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本次考查的课内外阅读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犹豫”学生理解不到位,根据课文加标点符号加得不准确,书写不规范。阅读中把握文章主要描写的景物,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去做。还有要求根据短文内容提问,学生不知加问号……诸如此类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习题失分较高。

(4)内容描写不够具体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为记事作文,从完卷情况来看,学生都能抓住生活中的印象深的事来写,但范围不够宽泛。多数学生写的都是六一、复习。而且基本功不够扎实,所写的事不能紧抓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描写,流水章较多。

(5)学生学得太“规范”。

透过整张试卷,我们不难看到我们学生学得太“规范”化,以至于对一些需要思考的题目(如文章主要描写的景物)无所适从,没能真正读通、读懂,领会,更有甚者,部分学生不愿读题,凭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填写答案。由此我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老师捧着教科书教参费力宣讲,学生心不在焉地似听非听,似答非答,似练非练的情况还是普遍存在。教学目标落实不够,训练力度不够。难怪课堂上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累,收效又甚微。

三、改进措施。

1、要继续重视识字和积累,更重视写字教学

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识字和积累得分率较高,学生掌握较好,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必须继续重视这方面教学。但在平时的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会背更要要求学生会写。而且要把字书写正确,规范,美观。

2、教会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方法比知识更为重要”。学生养成好的读书方法,掌握“活”的读写有机结合的方法,将有助于提高阅读与习作的效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度地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实践,获取的不仅仅是问题的答案,而是吸取知识的方法,充分发挥“授之以渔”的重要作用。多教怎么学,少教怎么做。

3、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思维状态,充分让其独立思考,不要一味灌输知识,要在学生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点燃其创新思维的火花。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宽松的民主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勇于争辩,善于思考的创新能力。这样学生就不至于考试过程中,对于开放性的题目感到十分茫然,或只求答案唯一。

4、要树立大语文观,拓展思维。

要树立大语文观,立足于课内,延伸于课外,注重课外知识点的渗入,融会贯通。首先教师要多读书,其次要求教师能多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读各种文章。不仅自己能读懂,而且有所感悟,有所积淀。这样,学生平时就有了充实的阅读素材,增加了对语言的悟性,提升了语文综合素养。

5、要加强习作教学习作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的习作一定要引导学生写真人真事,要把文章写具体生动。

总之,要教好语文,让学生真正学好语文,必须靠广大语文教师本着一颗积极探索、努力钻研的心去不断发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行。

[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模板]

篇9:高一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及文言基础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可见当时嬉(xī)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销受了。

B. 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帐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他决不赊格斯拉兄弟俩(liǎng)的账。

C.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yǔ)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

D. 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也有的播迁他邦,重震雄风;也有的昙(tán)花一现,未老而先亡。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音和字形辨析。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A项,销——消;B项,兄弟俩(liǎng)——liǎ;D项,于——与,震——振。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人类能够生活在一个“和而不同”的世界上,从现在起就必需提倡在审美的、人文的层次上,(甲)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树立起一个“美美与共”的文化心态,这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场深刻大变革,它可能与当前世界上很多人习惯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相抵触。在这场变革中,一定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引起一些人的非议甚至抵制,特别是当触动到某些集团的利益的时候,可能还会受到猛烈的攻击。(乙)但是,人类前进的步伐已经迈上全球化、信息化的道路,已经到了一个必须尽快解决全球化和人类不同文明如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的紧要关头,(丙)这些抵制和攻击又算得了什么!

2. 文段中的加点字,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必需 B. 非议 C. 猛烈 D. 相得益彰

3. 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B

【解析】

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运用。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A项,“必需”是“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是动词,在句子中主要与别的词结合做定语。“必须”是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是助动词,在句子中只做状语。结合语境内容分析,应该用“必须”。

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运用。一般常见的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等。句末点号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顿和句子的语气,包括句号、问号、叹号。句内点号用在句内,表示句内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标号的作用是标明,主要标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词语)的特定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使用,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B项,“何相得益彰”“共同繁荣”之间是并列关系,逗号改为顿号。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美国鼓吹“中国责任论”的实质是要把中国推到第一线,替美国火中取栗,并让中国承担搞砸对朝关系。“中国出手论”与其异曲同工,荒.唐而不可接受。

B. 文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表达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厚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汉字对更好地阐释“一带一路”战略所蕴含的互利共赢的精神内涵很至关重要。

C. 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

D. 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病句辨析。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项,成分残缺,缺宾语,在“对朝关系”后加“的后果”;B项,重复赘余,“至关”意思为相当地、很,与“很”重复,“很”“至关”去掉一个;C项,不合逻辑,“洗练”改为“欠洗练”

5. 请写出下列这则寓言的寓意,不超过15字。

有一张弓做事很毛躁。一清早起来,弓张开臂,刷地就是一箭。箭刚飞出去,弓马上就大叫起来:“唉,唉,等等,回来!我还没想好射向哪儿,你出去干什么呢!”弓拔腿就追,可箭早没影了。

【答案】做事要有的放矢,三思而后行。

【解析】试题分析:本则寓言意在说明做事不能盲目轻率的皆可。下面这些概括都不够准确:世上没有后悔药;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不想做的事,不要去做;习惯的巨大力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

6.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相如度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

B.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C. 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D.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所代替的那个字我们把它叫做“本字”。A项,“详”通“佯”,假装。B项,“涂”通“途”,道路;“莩”通“殍”。D项,“陵”通“凌”,凌辱。平时注意积累识记。

7.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若入前为寿

B. 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C. 夫十有一月之中,凡富贵之子,慷慨得志之徒,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

D.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名词用作状语。A项,“前”,名词当作动词,走向前;B项,“上”,名词作状语,向上;C项,“疾病”,名词当作动词,生病;D项,“抚”,名词当作动词,抚慰。

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为巡船所物色

B.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C.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

D. 以父母之遗体行殆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异义词。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等。A项,“物色”,古义:盘查;今义:寻找需要的人才或东西。B项,“行李”,古义:外交使节;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C项,古今同义,曲直都作“是非”解。D项,“遗体”,古义:赐予的身体;今义:人死后的身体。

9.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今君乃亡赵走燕

B.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 竖子不足与谋

D.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特殊句式。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等。A项,省略句,应该是“亡于赵走于燕”。B项,省略句,应该是“以之为东道主”。C项,省略句,应该是“不足与之谋”。D项,判断句。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丛林”中寻找温度

2017年12月,一款来自日本的游戏《旅行青蛙》火爆了起来。玩家养了一只小青蛙,为它准备食物和行囊,它会不定期出去旅游,寄给你明信片和伴手礼。因为玩法简单,它跨越了语言的障碍,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与传统游戏不同,在这个游戏里,玩家只能喂养却不能控制小青蛙,这种不确定性却产生了牵挂。收到小青蛙明信片的玩家们,会忍不住把它分享在朋友圈,“好像一位老母亲,把儿子的照片给朋友看,别人觉得很无聊,我心里却很甜蜜。”微信朋友圈,是捧红《旅行青蛙》的一大推手。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是其他游戏很少具有的,甚至社交成了游戏本身的意义。

《旅行青蛙》的不同,在于给人一种内心安稳的感觉,“朴实而细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常江这样形容。他说,当下,很多东西都在失去原有的温情,被冷酷的数字逻辑所摧毁。流行的媒介,比如微博和知乎,或是通过大众情绪来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或是用一种自命不凡的“科学主义”去解构人性和情感,在这种情况下,简单、质朴、纯粹、“小而美好”的产品反而有了自己的市场,“说的过分一点,它们身上折射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网名“柱子”的男生是一位“养蛙”男孩。他在郑州读医学专业,实验中他曾接触过十几次青蛙,“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可爱的动物,外表丑陋,内心温顺,就像《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刚开始玩这款游戏时,他在备考,累的时候打开游戏,发现小青蛙也在家读书,甚至边看边打瞌睡,他会觉得被温暖了一下,有陪伴的感觉。他也喜欢小青蛙“说走就走”的自由旅行。在游戏里,他最期待小青蛙寄回来的明信片,通过它们,他了解了日本名古屋、九州、东京等景点和文化。

玩家们普遍反映,这是一款不需要花钱的游戏,充100元就能通关。“我们的定价是小孩子的零用钱范围内。”《旅行青蛙》策划人上村真裕子说,游戏的收入分为玩家充值和广告两部分,基本是对半分的。因为中国玩家的热情,他们已经在考虑从中国开始,设计海外明信片了。

有意思的是这款游戏在日本一点都不流行,一位在英国留学的日本人说:“我问了亲戚朋友,都没有人知道。实际上,日本媒体最近才开始报道这款游戏,因为大家都很好奇它为什么在中国那么火。”她说听到这款游戏时,她想起1990年代末日本的电游游戏“PostPet”,你的宠物会不断往家里带回“宝物”。

其实也有人对这款游戏产生了厌倦,他们认为除了浪费时间,人们不可能在上面获得真正的关怀,甚至它连一种廉价替代品都算不上。

选自《南方周末》,有删减)

10.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A. 《旅行青蛙》具有其他游戏所没有的社交属性,社交是这款游戏本身的意义。

B. 《旅行青蛙》因其“朴实而细腻”给人一种内心安稳的感觉,这种体验正是其他游戏所缺乏的。

C. 这款游戏本质上是一种情感投射——玩家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青蛙的身上,一人分饰多种角色,从中体验着各种情愫。

D. 这款游戏在日本不火是因为日本人的生存和生活的环境不需要情感的抚慰和为自己制造温暖。

11. 下面各项关于《旅行青蛙》游戏爆红原因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 玩法简单,没有语言的障碍,人人可以做到“无师自通”。

B. 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使得它在微信朋友圈能够广泛流行。

C. 这是一款不需要花钱的游戏,它的收入来源于广告和后期的产品推广。

D. 《旅行青蛙》让玩家喜欢的不是游戏方法,而是一种牵挂和共鸣,击中了人们渴望抚慰的情感。

【答案】10. C 11. C

【解析】

1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A项,结合文本内容“它的分享冲动和社交属性,是其他游戏很少具有的,甚至社交成了游戏本身的意义”分析,“很少具有”而非“没有”;B项,缺乏文本依据,太过绝对;D项,在日本不火的原因是和电游“postpet”雷同。

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C项,结合文本内容“游戏的收入分为玩家充值和广告两部分,基本是对半分的。因为中国玩家的热情,他们已经在考虑从中国开始,设计海外明信片了”分析可知,这款游戏也是需要花钱的,游戏收入分为玩家充值和广告两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采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12. 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礼尚往来(高尚) B. 自诩是太阳(夸耀)

C. 残羹冷炙(烤肉) D. 冠冕(古代帝王的帽子)

13. 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文章从“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写起,其目的是否定二者,反面论证拿来主义的正确。

B.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此句采用反语修辞,表达了作者对“送去主义”的讽刺和否定。

C. 作者举尼采为例,其目的是说明“送去主义”的危害,如果中国只是一味“送去”,迟早会象尼采一样结局悲惨。

D. 作者认为,一味“送去”虽然不妥,但这样做,客观上展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与大度,并非一无是处。

14. 文中划线词“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有什么区别?

【答案】12. A 13. D

14. “抛来”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抛给”是有目的、有企图的。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词语的意思分析,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本题结合词性内容分析。A项,礼:礼节;尚:注重。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也就是说朋友之间应该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1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D项,结合文本内容“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分析可知,“客观上展现了我们国家的强大与大度”错。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14.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抛来”与“抛给”在实质上的区别,结合文本内容分析。“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抛给”犹如“嗟来之食”,意味着轻蔑、侮辱。“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那是接受者的自我安慰,自我粉饰,表面上颇体面,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抛来”是中性的,无轻蔑、侮辱的意味。“抛来”是指把无用的东西抛弃掉,一般不带有坏的动机和目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牺牲

(法国)罗尼斯

路易·拉米埃尔的脸色阴沉着,前额上有一道深深的皱纹。他的母亲胆怯..又自豪地望着她漂亮的儿子。她一直为了他而操心,也为了他去吃苦,可是她比以前更爱他。

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他回答:“我刚才见到埃莱娜的父亲了。他当然知道我爱他的女儿,他知道埃莱娜也爱我。于是非常坦率地同我谈了,如果我能够拿出25万法郎,他就把埃莱娜嫁给我。这25万法郎将作为我在雨果·朗贝尔商店的一份股份。”

拉米埃尔太太激动地胡思乱想着:这倒是彻底解决一生生活的好办法。雨果·朗贝尔商店就像法兰西银行一样可靠。可是……

他们曾经有过这么多钱,甚至比这些钱还要多。路易把它们都挥霍掉了,他过了7年浪荡生活。当他明白破产已经临近时,他们除了拉米埃尔太太死后才能转让的终身年金外,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拉米埃尔太太叹了口气:“真的,我们没有那么多钱。”她用温和的眼光看了看儿子,又说:“如果我能把我的终身年金让出来的话……”路易的眼睛闪现出光芒,脸上出现了残暴的、贪婪的样子,他粗野地叫着:“可是你不能办到,还说这些做什么?!”

夜深了,附近教堂的钟声已经响过12下,拉米埃尔太太一直想着这件事。当路易晚上回家时,她迎着儿子走过去,轻轻地吻了儿子,低声说:“孩子,我有个想法,会有办法的,我们……会有希望……好好地拥抱一下你年老的母亲吧!”

儿子望着她,先是惊讶,随后,他想到了可能他会得到一笔财产,他便温顺地拥抱了母亲。

突然,母亲绝望地一边叫着:“明天,孩子,明天我就会告诉你的!”一边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她跑进房间,赶紧关上了门,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打开了小药箱,从里面抓起了阿片酊药瓶,把药片一口吞了下去,扫除了阻挡路易·拉米埃尔幸福生活的障碍。

15. 划线句“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请根据前后文,推断她问了他什么问题。

16. 第一段“他的母亲胆怯又自豪地望着她漂亮的儿子”,加点词“胆怯”在文中有何深层含义?

17. 分析“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一句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有何作用?

18. 第四段插叙路易曾经有钱而又挥霍的过去,有什么作用?

19. 结合主旨,谈谈你对拉米埃尔太太以“牺牲”来成全儿子“幸福生活”的看法。

【答案】15. 埃莱娜的父亲希望你拿出多少钱娶埃莱娜/埃莱娜的父亲怎么才肯把女儿嫁给你,意思对即可。

16. 胆怯:害怕/担心。担心儿子过得不好;担心自己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害怕儿子的怨恨。

17. 母亲在心甘情愿付出时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突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与上文儿子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了路易的自私、粗野、贪婪、不孝,也揭示了扭曲的母爱,表现了母爱的沉重。

18. 插叙丰富了小说内容,交代了路易和母亲为无钱而发愁的原因,突出路易败家奢侈的过去,使人物形象更为饱满,为后文母亲的死埋下伏笔。

19. 母亲的做法情有可原,但于理不容,不值得称赞。理由:溺爱出逆子,为不孝子牺牲更不值得,被情感绑架了理智是可悲的.....

【解析】

1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分析与理解。请根据前后文,推断她问了他什么问题,结合文本内容“我刚才见到埃莱娜的父亲了。他当然知道我爱他的女儿,他知道埃莱娜也爱我。于是非常坦率地同我谈了,如果我能够拿出25万法郎,他就把埃莱娜嫁给我。这25万法郎将作为我在雨果•朗贝尔商店的一份股份”分析可知,埃莱娜的父亲怎么才肯把女儿嫁给你。

1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词语内涵分析。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胆怯”,结合文本内容“她一直为了他而操心,也为了他去吃苦,可是她比以前更爱他”“拉米埃尔太太激动地胡思乱想着”分析可知,应该是担心。结合前面“她已经是第三次问他了”的内容分析,担心自己不能满足儿子的要求。结合文章的“路易的眼睛闪现出光芒,脸上出现了残暴的、贪婪的样子,他粗野地叫着”及结局内容分析,也有害怕儿子的怨恨等。

17.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句作用分析。“她不愿意失去儿子在她的脸上留下的亲吻的微温”一句在表现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结合后面内容“打开了小药箱,从里面抓起了阿片酊药瓶,把药片一口吞了下去,扫除了阻挡路易•拉米埃尔幸福生活的障碍”分析可知,母亲在付出时从中获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突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路易的眼睛闪现出光芒,脸上出现了残暴的、贪婪的样子,他粗野地叫着:‘可是你不能办到,还说这些做什么’”,与上文儿子的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扭曲的母爱。

18.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段内容作用分析。主要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分析。第四段插叙路易曾经有钱而又挥霍的过去的作用,插叙的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本题内容上,交代路易和母亲为无钱而发愁的原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结合文本内容“当他明白破产已经临近时,他们除了拉米埃尔太太死后才能转让的终身年金外,已经什么也没有了”分析,为后文母亲的死埋下伏笔。

点睛: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插叙的作用: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使文章脉络清晰;推动情节发展,更好的突出人物的性格;突出主题;为下文作铺垫;突出中心思想等。

1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的题目,既涉及到文章的内容,又要拓展。谈谈对拉米埃尔太太以“牺牲”来成全儿子“幸福生活”的看法,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实现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需要明确观点,母亲的做法不值得称赞。母亲的“牺牲”,突出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路易的自私、粗野、贪婪、不孝,为不孝子牺牲不值得,也揭示了扭曲的母爱,表现了母爱的沉重。

三、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寡人之于国也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20. 下列加点的“数”,读音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①数罟不入洿池 ②数口之家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不过数仞而下 ⑤识盈虚之有数

A. ① 与 ② B. ② 与 ③

C. ④ 与 ⑤ D. ② 与 ④

21. 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C. 杳不知其所之也。

D.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22.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之所以赞扬梁惠王“好战”,是因为“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

B. 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设喻,暗示梁惠王移民移粟跟邻国国君治国不尽心无本质区别。

C. 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王道”,实际上是儒家的一种政治主张,即以仁义治天下。

D. 孟子认为“行王道”的具体内容主要是顺应农时,合理发展生产,保障民生,施行教化。

23. 将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4. 用斜线(/)给下面划线的句子断句。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 子 曰 婴 闻 古 之 贤 君 饱 而 知 人 之 饥 温 而 知 人 之 寒 逸 而 知 人 之 劳 今 君 不 如 也 公 曰 善 寡 人 闻 命 矣 乃 令 出 裘 发 粟 与 饥 寒。

——选自《晏子春秋》

【答案】20. D 21. D 22. A

23. (1)不可以的。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2)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不会在道路上背着或者顶着东西了。

24. 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如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解析】

20.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词语的读音和意义辨析。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①中读“cù”,细密的。②④都读“shù”,作数词,几、几个。③中读“shuò”,多次。⑤中读“shù”,定数。

21.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对于文言虚词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解答此题时,需要逐项分析。例句为助词,的;A项,代词,指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B项,代词,这;C项,动词,到、往;D项,助词,的。

22.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结合文本第二节内容分析,因果关系分析不当,“赞扬”和“‘行王道’的根本目的是打赢每一仗”错。

23.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直”译为仅仅、只是,“是”译为这,“走”译为逃跑。(2)“谨”译为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庠、序”都是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教”译为教化;“申”译为反复陈述;“孝”译为尊敬父母;“悌”译为敬爱兄长;“颁白”译为头发花白;“戴”译为顶着东西。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本题中的重点词语在课文中出现过,平时多加注意积累。

2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结合动词“曰”,注意“饱”“温”“逸”的句式,表示时间词语“古”“今”等,连词“乃”,结合句意断句。句意:我(晏婴)听说古时的贤君,在吃饱的时候能够体察黎民是否在挨饿,在穿暖的时候能够关心黎民是否在受寒,在舒适的时候能够注意黎民是否在辛劳。现在君王不知道别人了。”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对国家的治理,很尽心竭力的吧!黄河以南发生灾荒,就把那里的灾民移往黄河以东,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南。当河东发生灾荒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做的。看看邻国的君主主办政事,没有像我这样尽心尽力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见减少,而我的百姓并不见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欢打仗,就让我用打仗来打比方吧。战鼓咚咚敲响,交战激烈了,战败的士兵丢盔弃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脚。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讥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觉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说:“不行。他只不过没有逃跑到一百步罢了,可是这也同样是逃跑呀!”

孟子说:“大王您既然懂得这个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国家的民众比邻国增多啦。只要不违背农时,那粮食就吃不完;密孔的渔网不入池塘,那鱼鳖水产就吃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时,那木材便用不尽。粮食和鱼类吃不完,木材用无尽,这样便使老百姓能够养活家小,葬送死者而无遗憾了。老百姓养生送死没有缺憾,这正是王道的开始。”

“在五亩大的住宅田旁,种上桑树,上了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着丝绸了;鸡鸭猪狗不失时节地繁殖饲养,上了七十岁的人就可以经常吃到肉食了。一家一户所种百亩的田地不误农时得到耕种,数口之家就不会闹灾荒了。注重乡校的教育,强调孝敬长辈的道理,须发花白的老人们就不再会肩挑头顶,出现在道路上了。年满七十岁的人能穿上丝绸、吃上鱼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这些而不称王于天下的是决不会有的。”“现在,猪狗吃的是人吃的食物而不知道设法制止,路上出现饿死的人而不知道赈济饥民,人死了反而说‘与我无关,是年成不好的缘故’这和把人杀了反而说‘与我无干,是武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够不归罪于荒年,这样,普天下的百姓便会涌向您这儿来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下面小题。

观魏博何相公猎

张祜

晓出禁城东,分围浅草中。

红旗开向日,白马骤迎风。

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

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

25. 诗歌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场景。

26. 结合全诗,概括何相公这一人物形象,分析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法。

【答案】25. 这两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艳丽、壮阔宏大的晨猎场景(晨猎图)。“浅草”“红旗”“白马”,突出环境色彩的艳丽,“分围”“向日”“迎风”,体现场面的宏大。

26. 人物形象:塑造了一个身手矫健、技艺高超的猎手形象。手法:(1)烘托,首先以壮丽景象烘托人物出场,突显其器宇不凡。(2)动作描写,直接描写。“背手抽”写出了取箭动作的娴熟利落,“翻身控”展现了猎手动作难度大,用动作描写直接表现其身手敏捷,技艺高超。(3)侧面描写,尾联通过描写人们的惊叹和大雁应声而落侧面表现出射箭技艺的高超。

【解析】

25.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内容理解与分析。场景特点,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作答本题先找出场面描写的句子,然后再结合句子分析特点。“分围浅草”交代了射猎队伍的庞大和准备场面的充分、壮阔;“万人齐指处”写围观人数之多;“向日”的“红旗”和“迎风”的“白马”,写出猎环境色彩的鲜丽和气氛的热烈。

26.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及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法分析。分析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的内容,就可以思考出人物的形象。正面描写主要从动作上分析,侧面描写主要从“万人齐指”和“一雁落”上归纳。本诗描写射手的技艺,并非是“挽雕弓如满月”“射天狼”于边地的想象,而是写现实中射手的技艺高超。“背手抽金镞,翻身控角弓”细笔刻画射手的一招一式的娴熟、灵巧。是正面描写骑士背手取箭的动作,著一“抽”字,手势的利落可知,加之“背手”而“抽”,又可见身段之灵巧。“翻身控角弓”,弯弓名之曰“控”,这就进一步展现了射者臂力强劲的架势,“控”之而再来一个“鹞子翻身”的漂亮动作,造型又是多么健美。“万人齐指处,一雁落寒空”描写围观者欢声雷动的场面和落于寒空的猎物,从侧面表现射手超凡卓越的技艺。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本题,主要运用了烘托、侧面描写、动作描写等。

四、名句默写

27.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 ,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______ 。

(2)廉颇闻之,______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曰:鄙贱之人,______ 。

(3)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______ ,______ 。何以伐为?

(4)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______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______ 。

【答案】 (1). 虑壅蔽 (2). 则思正身以黜恶 (3). 肉袒负荆 (4).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 且在邦域之中矣 (6). 是社稷之臣也 (7). 素不闻诗书之训 (8). 亦曷故哉

【解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壅”“黜”“域”“训”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五、作文

28. 投资界有句名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但也有人说:“就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对此,你怎样理解?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类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锻炼忍耐力

定下一个目标,然后集中精力去实现它。这种能力和精神固然令人钦佩与尊敬,然而更让人另眼相看的则是人的忍耐力。在工作中或决策实施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困难,这时你能否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就取决于你的忍耐力。在别人都已停止前进时,你仍坚持;在别人全都失望放弃时,你仍进行;在大多数人都已反对时,你仍我行我素。这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倘若你能够不管情形如何,总坚持你的意志,总能忍耐着,那么最后的成功必将属于你。

世界上有两种勇敢,卓越的勇敢和智慧贫乏的勇敢。有智者无畏,无智者也无畏,但科学的果敢与盲目的大胆之间有着本质区别。果敢决断绝不是盲目武断,而是将自己的决心和勇气建立在切实的信息采集、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科学思维基础之上的。有勇而无谋只能算是蛮干、瞎指挥,有智无谋或好谋无决,那是懦夫行为,惟有智勇双全,才是果敢决策的真谛。

为确保决断过程的连续性和有效性,使自己的抉择有更可靠的依据,作为策划者,必须全面地考虑问题。既要考虑到对手的情况和客观环境,又要考虑自身情况;既要看到有利因素,又要看到不利条件和薄弱环节;既要顾及眼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总之,策划者只有思接千载,视野万里,洞悉全局,好坏兼顾,才能作出周密的判断,定出可行的方案。

策划者应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发现、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善于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去分析问题,把主观上的判断与客观实际结合起来。高明的策划者总是善于在迷离混沌中看清本质,抓住关键,并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安排。需要强调的是,决断一经作出,就应坚定不移地去付诸实施,不能朝令夕改、摇摆不定。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相关文章:

1.三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2.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第二学期

3.小学一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4.盘点初二第二学期语文的期末试卷

5.新版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6.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7.小学年度第二学期东风东路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参考题

8.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9.一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10.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下载word文档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第二学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