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试题>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2022-09-07 08:17:5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呀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篇1: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

6.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小金复习光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图中Ⅰ处可补充的现象是( )

A.镜子中优秀的自己

B.湖水中青山的倒影

C.阳光下绿树的影子

D.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

9.(图是一些研究电或磁现象的实验,下列关于这些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橡胶棒被吸引,说明橡胶棒带有正电荷

B.如乙中条形磁铁被吸引,说明铁棒具有磁性

C.图丙中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图丁中灯L2比L1更亮,说明通过灯L2的电流比L1大

11.(04月14日,NBA巨星科比布来恩特迎来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如图是科比在比赛中的一次投篮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用力登地身体却向上跃起,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他在起跳后上升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

C.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往前飞行,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

D.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5.(图是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实物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同时闭合开关S和S1,两灯均发光,观察并记录电流表示数后,断开开关S1,此时( )

A.甲表示数不变,乙表示数变大

B.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变大

C.甲表示数变大,乙表示数不变

D.甲表示数变小,乙表示数不变

二、填空题

18.(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

(1)如图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重力是 N(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自重)。

(2)如图乙是一把剪刀,在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相对省力的效果,则被剪物体应放在 (填字母“A”或“B”)。

(1)4.8 (2)B

20.(知木块A的体积为1×10-3m3,重力为6N,与固定在容器底部的轻质弹簧相连,如图甲,现向图甲容器中缓慢注水,直至木块A完全浸没并处于静止状态,如图乙。

(1)在向容器中注水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逐渐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木块完全浸没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对木块的拉力为 N。

(1)增大 (2)4

24.(“测定小灯泡的功率”实验时,小金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已知电源电压为3V,小灯泡上标有“2.5V 0.3A”字样,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5Ω 0.5A”。

序号 ① 电流(A) 功率(W) 灯泡亮度变化

1

2

3

(1)右上实验记录表中①所在的方格内应补写科学量是 。

(2)连接好电路后,小金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b端,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为查找原因,他仔细检查了电路中各元件的工作状态,判断出电路既不断路,又不短路,小金做出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

(1)电压(V) (2)两电表均有示数

三、实验探究题

27.(学探究源于观察和问题。拓展性小组同学观察到下列现象,跳伞运动员在未打开降落伞时下落很快,打开降落伞后下落速度会减小;“瓢泼大雨”以很快的速度降落到地面,而“毛毛细雨”则缓慢地飘落到地面。

【查阅资料】物体从高空下落时,速度越来越大,所受阻力也越来越大,当阻力增大到与重力相等时,将以某一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速度被称为物质下落的收尾速度。

【提出问题】物体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什么有关?

【建立猜想】①可能与物体的横截面积有关。

②可能与物体的 有关。

【设计方案】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可以用小球作为理想化模型来代替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于是同学们决定取5个不同小的球进行实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分别从一定高度(足够高)由静止下落,来研究小球从高空下落时的收尾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小球编号 1 2 3 4 5

小球质量m/g 2 5 5 5 45

小球半径r/m 0.05 0.05 0.10 0.25 0.15m]

小球收尾速度v/ms-1 16 40 10 1.6 ?

【得出结论】

(1)比较1、2号小球的相关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拓展应用】

(2)根据表中数据,推测5号小球的收尾速度v= m/s

(3)请你结合上述探究,解释“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比打开降落伞前收尾速度小”的原因是

【建立猜想】②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如:质量、重力、形状、空气阻力等

【得出结论】(1)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与质量成正比(或在该实验环境下,半径相同的小球从高空落下时的收尾速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拓展应用】(2)40(提示:由1、2号小球可知,r相同时,v与m成正比;由2、3、4号小球可知,m相同时,v与r2成反比。由此可推算当m=5g时,v=10/2.25m/s,当m=45g时,v=9×10/2.25m/s=40m/s)

(3)打开降落伞后横截面积(或半径、体积)增大

29.(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设计了图1电路,并连接了图2电路。

(1)图2的实验电路连接中有一处错误,无法完成实验。连接错误的导线是 (填“a”“b”或“c”)。

(2)正确连接后,继续实验,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3所示的曲线图。

①图3中甲、乙两条曲线是根据图1电路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曲线,其中与图1电路中电压表V1对应的曲线是 (填“甲”或“乙”)

②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根据探究目的分析图3中的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拓展探究:同学们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重新设计了如图4电路(电源电压未知)利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0(已知阻值)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闭合开关S后,接下来的操作是 (只需写出操作过程和测量的科学量,不需要写出表达式)。

(1)b (2)①甲 ②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或U总=U1+U2;或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分电压之和) (3)闭合开关S1,断开S2,测得电压表示数为U1;闭合S2,断开S1(或同时闭合S1、S2),测得电压表示数为U2

四、解答题

31.(骑泥马”是一种海涂趣味运动(如图),小金双手握住“泥马”上的横档,一只脚跪在“泥马”,另一只脚用力登海涂,“泥马”就在海涂上“疾行如飞”。已知小金质量为62kg, “泥马”的质量为10kg。(不考虑运动过程中泥对“泥马”和人的质量影响)

(1)小金以他所骑行的“泥马”为参照物,他的运动状态是 。

(2)小金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一只脚跟在水平“泥马”上,另一脚悬在空中,“泥马”对海涂压力的受力面积是0.4m2,求此时“泥马”对海涂的压强。

(3)运动结束后,小金从地面将“泥马”抬到距地面高为1.2m的架子上,用时2s。求此过程中,他克服“泥马”重力做功的功率。

(1)静止 (2)1.8×103Pa (3)60W

(2)G人=m人g=62kg×10N/kg=620N G马=m马g=10kg×10N/kg=100N

F=G总=G人+ G马=620N+100N=720N

(3)W =G马h=100N×1.2m=120J

33.(光强”是表示光的强弱程度的科学量。照射光越强,光强越大。光强符号用E表示,国际单位为坎德拉(cd)。如图甲为光敏电阻的实物和元件符号,图乙为某种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间的关系图,图丙为小金利用这种光敏电阻所设计的电路。已知电源电压为6V,小灯泡L标有“6V 6W”字样,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1)求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2)光敏电阻接收光强为3 cd的光照射时,闭合开关,测得电路中的电流为0.6A,求此时小灯泡的电阻。

(3)某次实验中测得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5V,光敏电阻消耗的功率为2.25W,求此时光敏电阻接收到光的光强。

(1)1A (2)4Ω (3)2cd

(1)

(2)由图乙可知,当E=3 cd时,R=6Ω

RL=R总-R0=10Ω-6Ω=4Ω

(3)

由图乙可知,当光敏电阻为9Ω时,E=2 cd

35.(读有关科学发展的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

【材料一】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的观点: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力的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

牛顿总结了伽利略和笛卡尔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材料二】原子结构认识史:

科学家对原子内部结构的研究仍在继续。但也有科学家质疑:原子内部的微粒真的无限可分吗?

【材料三】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胞。为了更深入观察微观世界,人们不断地发展显微技术。随着科技发展,电子显微镜的发明将人类对生物的认识推进到更微观的层次……

(1)伽利略观点的研究对象是“运动的物体”,牛顿观点的研究对象是“一切物体”,比较牛顿和伽利略的观点,牛顿的研究对象除了关注“运动的物体”外,还包括了 。

(2)科学家在探索原子结构内部奥秘时,在不断的实验中重建模型,下列有关模型的说法合理的是 。

A.模型是在实验和发现中不断修正和完善的

B.模型一定是研究对象本身的放大或缩小,不可改变

C.建立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许多自然事物的本质

(3)显微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下列属于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好处 。

A.塑料的发明使环境污染加剧 B.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方便信息处理

C.手机的发明,使人们方便交流 D.高铁的应用,缩短了人们时空距离

(4)根据以上信息,谈谈你对科学发展的认识: (写出一点即可)。

(1)静止的物体 (2)AC (3)BCD (4)答案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如: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科学技术;科学研究需要一定的科学方法;科学发展需要不断质疑;科学发展离不开实验……

篇2:初中物理试题

初中物理试题精选

第Ⅰ卷(选择题,共39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如图所示的符号分别代表小雪、霜冻、雾、冰雹四种天气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2.在宇宙飞船中,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如果将一塑料杯带到绕地球飞行的宇宙飞船中,塑料杯的质量

A.为零 B.不变 C.变小 D.变大

3.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A.3:4 B.4:3

C.2:1 D.1:2

4.关于一些物理量的估计,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课桌高度约为80mm B.一个鸡蛋的质量约200g

C.正常状态下,人两次心跳的时间间隔大约1s D.人体正常温度为40℃

5.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噪声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D.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7. 下列做法用来改变音调的是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 B.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音叉 D.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

8.伴随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噪声已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下面事例中不是直接控制噪声的措施是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城市道路的隔声板

C.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 D.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

9.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10.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11.如果你在一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个同学的眼睛, 那么无论这平面镜多么小,该同学也一定会通过这平面镜看到你的眼睛,这是因为

A.光的漫反射 B.光的镜面反射

C.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D.彼此处在眼睛的明视距离位置

12.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 水浅 D.起舞弄清影

13.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

A.研究真空不能传声

B.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通过称等重的石头而知道大象的重

C.研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时,通过塑料小球的摆动说明音叉在振动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1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14.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小明用温度计测量教室外的温度如图所示,其示数为 ℃;商场里的保洁员在拖过地后,常用电扇对着地面吹,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加快空气流动来加快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使地面尽快变干。

15.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轻材料全碳气凝胶,这种材料密度仅为 0.16mg / cm3,0.16mg / cm3表示的物理含义是 。如果将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该气凝胶的质量为 g。

16.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 Hz,人类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种声音。

17. 如图是兰州市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 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 (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18.超低空飞行的飞机会影响居民生活,有时甚至会把窗户玻璃震碎,说明飞机飞行会产生很大的 ,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有经验的居民在屋内虽然没有看到飞机,可以判断出飞机是战斗机还是直升飞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分辨出的`。

19.戴着眼镜的小杰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会蒙上一层小水珠,这是用 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小杰的哥哥买了一条领带,此领带有很强的自洁性能,不沾水也不沾油,由此可见,领带是利用 材料制成的。

三、作图、识图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左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右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21.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运 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22.如图所示,O是 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线段 AB 在该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3.如图所示,光线斜射到空气和玻璃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在图中标出反射角并用箭头标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

四、实验、探究题(24题7分,25题6分,共13分)

24.(7分)如右图,在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中,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为了能确定像的 。取两只相同蜡烛的目 的是为了能比较像与物的 。

(2)实验过程中,如果在平面上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 。

(3)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

25.(6分)景德镇盛产陶瓷,小李同学想测量一块不规则瓷片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瓷片的质量,所用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瓷片的质量为 g。

(3)他发现瓷片放不进量筒,改用如图乙所示的方法测瓷片的体积: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把瓷片浸没,在水面到达的位置上作标记,然后取出瓷片;

b.先往量筒装入40ml的水,然后将量筒的水缓慢倒入烧杯中,让水面到达标记处,量筒里剩余水的体积如图所示,则瓷片的体积为 cm3。

(4)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瓷片的密度为 g/cm3。

(5)根据以上步骤,小李同学测出的瓷片密度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五、计算论述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步骤,只写最后结果的不给分,每题6分,共18分。)

26.正常情况下,正常成人一日平均的需求水量2-3升,一生饮水可达170-200吨。当人体处于水份平衡状态,即从体外吸收的水量与排出体外的水量相等。这样,人才能健康成长。有关资料证明,当这种平衡状态被打破时,就要影响正常生活。当一个人吸收的水量比维持平衡的水量减少1%---2%(0.51L)时,就会感到口渴;当减少5%(22.5 L)时,就会皮肤皱褶、神志不清; 当减少14%-15%(7-8 L)时,就会死亡。小华找到一个容积为0.27m3的水缸并盛满了水,在密度表上查出冰的密度为0.9103 kg/m3,则水缸中:

(1)水结冰时温度如何变化?

(2)水全部结成冰后,冰的质量是多少?

(3)水全部结成的冰后,冰的体积为多少?

27.一铁块质量为79g,体积为50cm3,铁的密度为7.9103kg/m3,问:

(1)铁块是空心还是实心的?

(2)若是空心,空心部分体积多大?

28.一辆汽车以v=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在距山脚720m处鸣笛后,问司机听到笛的回声时离山脚多远?(声速为340m/s)

篇3: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

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升学考试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16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洗濯(zhuó) 雄雌(chí) 头晕目眩(xuàn) 获益匪(fěi)浅

B.嫉(jí)妒 枯涸(hé) 相形见绌(zhuō) 面面相觑(qù)

C.祈(qí)祷 琐屑(xiè) 锲(qì)而不舍 风雪载(zài)途

D.虐(nüè)杀 贮(zhù)蓄 怒不可遏(è) 怡(yí)然自得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点缀 狼藉 人声鼎沸 深恶痛疾 B.妖娆 静谧 更胜一筹 骇人听闻

C.嶙峋 惭怍 重倒覆辙 根深帝固 D.籍贯 拮据 苦心孤诣 中流砥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交换)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

B.肉食者鄙(卑鄙,品质低下),未能远谋。(《左传?曹刿论战》)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陶渊明《桃花源记》)

D.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看了小沈阳幽默搞笑的表演,他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B.登山节期间,天气晴好,来泰山旅游的中外游人络绎不绝。

C.老舍先生经常深入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之中,感受、体验他们的辛酸与快乐,所以才有脍炙人口的作品流传于世。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自然的乐音,2心中的情志。

B.在他的耐心帮助下,使我重新树立起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C.《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前后,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D.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6.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B.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C.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D.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后也写过一首《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拟人)

B.徜徉在古诗的海洋里,陶渊明的悠然遐思,李太白的潇洒飘逸,杜子美的济世情怀,岑嘉州的边塞放歌,无不让人荡气回肠。(排比)

C.大家都很喜欢她,因为她长得好像是明星刘亦菲。(比喻)

D.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反问)

8.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代表作《桃花源记》的文体是“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C.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全书130篇,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

二、(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孔乙己》中的一算文字,完成9-13题。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①到店,所有喝酒的.人②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9.本段中①②两处应该填入的恰当词语是

A.一 便 B.即使 也 C.虽然 但 D.因为 所以

10.对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描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故作紧张,显示自己的阔绰。 B.故作坦然,显示自己的贫穷。

C.故作紧张,显示自己的豪爽。 D.故作坦然,显示自己的清高。

11.对孔乙己“争辩”的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本来没有偷书,却受到别人的污蔑,所以要争辩。

B.孔乙己确实偷了书,却又碍于面子不愿意承认,所以要争辩。

C.别人是开他的玩笑,孔乙己却当真,所以要争辩。

D.别人厌恶他偷书,孔乙己害怕不敢承认,所以要争辩。

12.对孔乙己的社会价值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孔乙己的生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

B.孔乙己的生存没有多少社会价值,他充其量不过是人们的笑料。

C.孔乙己的生存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他引导人们即使贫穷也要读书。

D.孔乙己的生存没有多少社会价值,因为他他干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三、(10分,每小题2分)

阅读《看云识天气》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4-18题。

①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②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③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④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⑤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⑥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⑦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⑧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⑨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⑩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11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5.第④句中加点的“这”字指代的内容是

A.卷云丝丝缕缕地飘着 B.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

C.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 D.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

16.对本段文字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无论是卷云、卷积云、积云还是高积云,都十分好看。

B.卷云和卷积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

C.积云在一天之间午后最多。

D.卷云比卷积云高

17.不断文字的语言特点是

A.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B.厚重深沉,古朴自然。

C.简短精炼,惜墨如金。 D.婉转曲折,耐人寻味。

18.本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举例子 B.列数字 C.打比方 D.做比较

四、(6分,每小题2分)

阅读《敬畏自然》中的一段文字,完成19-21题。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

19.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自然没有能力误解人。 B.人对自然的误解是故意的。

C.即使是人对自然有了误解,误解的责任也可能归属自然自己。

D.即使是自然对人有了误解,误解的责任也可能由人来承担。

20.对本段文字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A.人的智慧与宇宙智慧具有根本的差别。

B.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一部分。

C.人是宇宙创造的会思维的生物。

D.人的智慧相对于宇宙智慧来说,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21.本段文字给人们以深刻的启发意义,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要尊重大自然,保护自然。

B.人类在大自然面前不要过分自傲。

C.我木不要做大自然的奴隶,要主动去驾驭它、征服它。

D.人是大自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五、(8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三峡》,完成22-25题。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22.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3.对画横线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像风那样飞奔,也没有那么快。

B.虽然骑着如飞的快马,也没有那么快。

C.即使骑着飞奔的马,驾着风,也没有那么快。

D.即使骑着风奔跑,也没有那么快。

24.文章第四段给读者的感受是

A.莫名的惊恐与无尽的哀愁,具有凄婉美。

B.淡淡的烦恼与朦胧的伤感,具有幽怨美。

C.豪放而又洒脱,具有粗犷美。

D.细腻而又柔软,具有平和美。

25.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文章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让人自然想到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D.作者抓住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特点,写出了三峡的美,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70分)

六、(5分)

26.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①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包含“旧事物中孕育新事物”的哲理名句是: , 。

②王安石的《等飞来峰》一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③杜甫的《春望》一诗中,感伤时事、书法离别之情的诗句是: , 。

④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中独辟蹊径,用 , 这两个句子使无形的愁绪有了重量。

⑤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朱自清《春》)

七、(3分)

27.仿照下面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三句话。要求句式、结构与例句相同,内容符合语境。

假如我是一个画家,我就要用缤纷的色彩,来描绘春天的五彩斑斓。

八、(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8-31题。

圆明园情结

临青

①在那个著名的园子里遇到它的时候,我正走过那荒废的湖,那曾经映着宫灯也映着战火、荡着笙竹也荡着枪炮的波浪已经萎缩,空遗那一片凹凸和陷落。草已经很绿,还有稻,而且茂盛,遮掩着湖心湖岸的废墟。那些木桥、亭桥、九孔桥在很久以前的战火中毁掉,只一座残桥还拱着它石砌的背,毁了半边,还有半边,撑到今天,接通着另一座园子的波浪,阴云沉沉,好像是宽阔的长袍下摆,正缓缓拂过这个以悲哀著称于世的园子,而那个穿长袍的巨人无法望见它的面容。我就是在寻找那个巨人的一瞬间看到了它,看到荒芜的湖边有一个情结。

②那其实是一棵树。曾经是树,现在只有根了。那园子里的树曾经都是很风流的,连同那些石兽、华表和珊瑚等等,身价也精彩,惹得那些劫夺者动了军舰大炮,举着火把来取它们。能取走的都取走了,然后出现在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里,成为人们惊叹的对象。这里只有根。它有许多根须,那根须足够粗壮,百年风雨陪伴它们从泥土里冒出来又往泥土里扎进去,翻来覆去缠缠绕绕。它像是死了,又仍然活着。有一条根须发出新枝来,很嫩,又很直,翘在那里,翘起一枝很绿的俊梢。它们死死活活缠在一起,缠成一个结。那是一个解不开的结。除非用火或者用斧,焚了它或者劈了它。看着它的时候我想,一个人经历了风流和劫难之后还会留下什么?只有陷落吗?或者只有荒废和悲哀?这里曾经陷落,长满野草和稻;经历沧海桑田,却留下一个解不开的结,白鹭在空中飞,又在结上落下,叼它。白鹭年年来,年年叼,它叼得开吗?白鹭终于飞走了,它来它去,每一轮回的飞翔都把太阳和星星留在结上。

③隔着那片陷落,我不能触摸那结。也许当年有人要取它的绿荫,而它不给。也不走,就那么缠着、守着那一方泥土,不肯离去不忍离去不愿离去,就那么缠着,缠着它的风流还有劫难决不超脱决不化解,给这世界的淡漠与善于遗忘大写出一个死活不息的执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人们都这么说,可是谁也不能肯定外面的世界有还是没有那一块可以托付终身的泥土。现在只有根了。土地骄傲,土地孕育了这么执拗的一个情结;只认可它只依恋它只陪伴它只为它存在。就是那种特别的女人,把心种在什么地方就不再离去,那地方辉煌也罢荒废也罢,它只为了自己那份情怀,只为它曾经付出正在付出还要付出,主要为自己的付出标定一个绝对长度,纳一双蹬倒山的大头鞋,走它只要活着就走、能走多久就走多久的旅程。

④它在阴云下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世纪的沧海桑田中缠绕着,无声无息。它在我所感觉的世界里缠绕着,缠绕着。我想那一定是个启示,从百年之前就开始书写,写过风流,写过劫难,终将又写复兴。

28.第①段中作者描写了圆明园中的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9.结合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简要谈谈本文的语言特点。

30.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什么深刻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31.文章中多次提到“结”,请你联系全文内容简要谈谈文中中的“结”是指什么?

九、作文(50分)

32.成长中的你,见过了许多的人,经历了许多的事,有许多想说而未说出的话。请你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称谓(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朋友等),以“ ,我想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请用“×××”代替。

3.不少于600字。

提示:命题者倡导朴实的文风。

附译文:在三峡七百里江流的范围以内,两岸高山连绵不绝,没有一点空缺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了天空,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不能通行。有时遇到皇帝有命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两地可是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呀!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样快。

到了春天和冬天的时候,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高山上多生长着姿态怪异的柏树,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真是妙趣横生。

每逢初晴的日子或者结霜的早晨,树林和山涧清凉和寂静,常有在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接连不断,凄凉怪异,空旷的山谷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峡中的渔歌唱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篇4: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再思考

(燕成 湖南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系,益阳,413049)

摘要 科学分析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提出了操作这种考试的合理化建议:论述了 当今素质教育也需要借助于考试手段,但要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定了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 体育的两种片面观点。

关键词 素质教育;应试教育;考试;性质

分类号 G812.52

* * *

当今,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在这种新形势下,关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探讨, 也表现出了一些比较片面的观点,较典型的有两种类型:第一类,升学考试体育是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的负 担,理应取消;第二类,只有进行升学考试体育才能提高学校体育的地位。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均忽视了初中 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到底是属应试教育,还是属素质教育,又如何操作这一基本前提。

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实践中业已证明,素质教育也需要借助于考试手段,其目的是使考试服务于整体素质教 育,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但必须要有完善的考试制度、内容和方式作保证。因此,为使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 育也达到这一目的,广大学校体育工作者首先只有认清它的必要性和性质,才能有良好的实际操作。下面具体 从三个方面谈谈对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认识。

1 正确理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真义,区别对待两种

教育中的考试现象

目前,我国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还没有一个绝对统一的定义,其内涵的界定,运行机制的建立等问题正在 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完善。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一文中提到: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摆脱应试体制影响,使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改革方向。同时文章中也指 出了素质教育应具备的三层含义:第一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第二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第三是要 让学生主动发展。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史根东同志认为: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 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基础教育。由此,概括素质教育的主要特征 有:①全体性,即面向全体学生;②基础性,即培养基本素质和各项能力;③发展性,即开发个性潜能,发展 个性特长,等等。

而应试教育则是脱离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各种考试,争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 的教育,教学中往往采用加班加点,题海战术,把考试成绩的好坏作为一切工作的指挥棒。具体表现出如下特 征:①只面向少数成绩好的学生,忽视大部分中等生和后进生;②偏重智育和分数,忽略德、体、美、劳等良 好品质和能力的培养;③按一个模式培养人,导致学生成为解题、背知识的机器,忽视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 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

从上可以看出,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主要区别在于教育目标和指向的不同,“片面追求”或“全面发展 ”是它们的分水岭,那么,应试教育中的主要手段即考试和围绕考试这根指挥棒运转的各种教育规范,以及教 学方式等是否就可以全盘否定呢?事实并非如此,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具有一定的联系,在某些方面还难以 将它们硬性分离开来。单就考试这一现象来说,在实施素质教育和反对应试教育的同时,并不否定或排斥考试 ,一些必要的合理的考试手段若得到较好的操作还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如积极改革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 等,通过运用考试引导学生建立坚实宽厚的知识基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创造精神,发展兴趣爱好,使 全体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发展;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等,这才是素质教育中考试 的意义。反之若教师只是为考试而教,学生只是为考试而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凭考试说明一切,考试成了各 项工作的指挥棒,学生得不到身心全面发展,这种情况就属于应试教育范畴了。

篇5: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再思考

避免出现两种片面的认识

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是国家教委近年来根据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采取的重大举措,它牵动着全国 初中学生、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心。未来的世纪是一个全方位竞争的社会,这就要求跨世纪的人才必须 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坚强的意志品质。然而现状告诉我们,长期以来因为片面追求智育的升学率的应试教育忽视 了学生的身体锻炼,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调查表明,在某5省市高考体格检查中,85%的学生复 检不合格或专业受限;上海市的体育专家陈丹萍不久前采用测试法对780名中国中学生和891名德国中学生进行 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一般能力的得分均低于德国学生。初中生升入普高或分流到职业学校学习,都是为将来走向社会能承担建设祖国的各项重任。学习任务日益繁重,如果在初中阶段没有形成良好的锻 炼习惯,没有培养一定的运动兴趣和形成一定的运动技能,无疑高中阶段的压力就更大;再加上体育锻炼本身 要求学生付出较艰苦的努力,持之以恒方能见效。而中小学生的自觉性,自制力等均处于发展阶段,具有不稳 定、不持久的特点,若没有一定的督导机制,这种自觉性难以长久维持。因此,采取考试制度势在必行。然而 ,长期以来由于没有将这种考试体育的成绩和其它文化课考试成绩同等要求学生,体育成绩的好坏对学生的升 留,甚至对评优评先等均没有起到相应的制约作用,因而造成学生、家长、甚至一些老师关心的只是文化成绩 的好坏,体育教学在有些地方形同虚设;为应付中考和高考,任意占用体育课时间或取消体育课现象时有发生 ,体育教育没有真正对文化学科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造成一种恶性循环的局面。采用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 育,即在决定学生升留的制约机制中渗入体育成绩,对于扭转这种恶性循环局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然而,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具备这种必要性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又如何明确呢?在客观实 践中操作这种考试经常表现出两种趋向:要么向素质教育方向健康发展;要么滑入应试教育的轨道。如果向素 质教育方向发展,则是建立科学的考试制度,选择良好的考试内容与方式,引导学生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勤思 多练,使学生全面掌握锻炼身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帮助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差距,体验到成功的喜 悦。这种考试以平时科学的教学作基础,与智育、德育、美育等方面有机地融合于一体,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和 运动能力、心理品质都得到良好发展。因而这种考试就成了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学生自然而然地会通过考试, 例如湖南省汨罗市经过素质教育的探索,已经突破“应试教育”的格局,汨罗市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达标 率为98%,音体美特长生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如果向应试教育方向发展,情况就不同了,操作者单纯以这次考 试的成绩来衡量学校的体育工作,评价学生的体质和运动能力,说明中小学生整体的健康状况;或者脱离学校 教育整体,不能同其他文化学科的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在长期的教学中把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培养学生良好 的个性特征作为首要任务;不能为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服务。采取为考试而考试,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学生就练什么;平时欠功夫,临阵抱佛脚,压制学生死练,硬练,这样充其量也只是为学生暂时升学不拖后腿 而已,留下的空白或造成的危害却很多,这种考试不正是重蹈应试教育的覆辙吗?这绝对不符合我国教育的发 展方向。

与此同时,那种认为只有通过升学考试体育才可以提高学校体育地位的思想其实也是受这种应试教育思想 的影响。事实上,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的作用和地位 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在过去的应试教育机制中,片面追求智育成绩的高低,单纯以一次考试成绩来决定学生 的优差与升降。现在的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如果也按这种模式进行,也仅仅依此决定学校体育工作的业绩 ,使学校的体育工作都围绕考试这一中心,而不是着重在平时的教学与训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 素质,那又谈何学校体育的地位与作用呢?因而只有明确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将其同素质教育的 各方面协调起来,使之产生良好效果,学校体育的作用与地位才会自然而然地提高。

3 制定合理的考试制度与方式,正确操作初中毕业生升

学考试体育

正确认识了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的性质与必要性之后,还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良好的操作,即要制定合 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否则,这种认识也只是纸上谈兵。具体操作考试要涉及很多因素,但一般要注意 如下几点:

3.1 端正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考试是基础

各级学校体育职能部门和广大体育教师首先要视考试为教学的'延续,要把考试同教学任务和内容紧密衔接 起来。既要以教学中全面的素质教育为考试的基础,又要发挥考试的多功能性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考试并 非只有选拨功能,最重要的是它的检测功能,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除了选拨身体素质合格的学生进入更高 一层次培养阶段外,还要检测普及义务教育阶段人才身体素质的合格程度。从某种程度上能说明一所学校体育 工作开展的好与坏,但也不能就此一锤定音,因为考试体育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干扰,失常现象屡屡发生。考 试作为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促进教学,教学搞好了,考试的历害性相对就削减了,学生应试的压力就会更轻, 我想这也是素质教育中考试的意义吧。

3.2 协调教考过渡,实行综合评估是途径

通过“普九”义务教育,学生在体育教育中应该不断进步,不断完善,每取得的一项成绩和获得的一次进 步均构成学生整体素质发展的一部分。如一种基本技能、知识,一种良好心理品质等都是全面素质的组成部分 。有些地方的学校本着客观实际的态度,建立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档案,量化每次成绩的比率,将学 生的平时成绩与毕业时的升学考试成绩进行综合评估。事实证明,这种良好的教考过渡既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 身体的习惯,发挥考试监督和检测功能;又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不畏困难的坚强性格。从而减轻学生心理上 的压力,避免出现应付考试的被动局面。

3.3 综合评估标准,施行科学管理是保证

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均应高度重视对学校体育综合评估工作的宏观调控,实行科学管理,把初中毕业 生升学考试体育成绩和衡量学校体育工作好坏的多项指标有机统一起来。不能仅凭一次考试成绩,或获得了多 少竞赛名次等,而要从多方面对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如课程开设、资金投入、师资结构、教材内容安 排、场地器材建设以及全体学生体质提高的程度和全面性等。只有形成这样一种良好的评估机制,才能客观、 公正、全面地衡量学校体育工作,避免虚报、浮跨现象,增强各级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责任心、使命感,扭转长 期以来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被动局面,真正使素质教育的全面性得到实现。例如,汨罗市在素质教育中面向每一 所学校,面向每一位学生,面向每一种教育,不设一所重点中学,连续六年保持高中毕业生合格率98%的纪录。

总之,对于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如果制定了合理的考试制度、内容与方式,使教考有机结合,并将 考试纳入到素质教育整体结构中,那么不仅不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的其它学科的学习, 形成良好心理品质,同时学校体育工作的真正价值也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第6期文“关于素质教育的再思考”

2.《文汇报》196月9日文“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会做人”

3.《新华社每日电讯》年6月11日文“变独木桥为通天道”

4.《教学与研究》1996年第1期颜禾文。

5.《光明日报》1996年4月12日文“应有铁肩担天下”。

篇6:初中物理试题:浮力

对于物理中浮力的知识,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知识。

浮力

某物体重为0.5牛,把它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溢出重为0.3牛的水,则它受到的浮力( )。

A、一定为0.3牛 B、可能为0.2牛 C、一定为0.5牛 D、可能为0.4牛

这是一道条件、结果开放的问题。在容器中放入物体后,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而物体排开的水的重力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当容器中盛满水时,两者相等;当容器中未盛满水时,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而本题中没有明确烧杯中水是否盛满,所以应分盛满水和未盛满水两种情况讨论:

(1) 当烧杯中盛满水时:物体所受浮力F浮=0.3牛。

(2) 当烧杯中未盛满水时:由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大于容器中溢出水的重力,

所以浮力F浮>0.3牛。又因为物体所受最大浮力为0.5牛(当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应是0.3牛< F浮≤0.5牛。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

通过本题的讨论要明确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和从容器中溢出液体的重力的区别,两者不是同一概念,只有在容器中盛满液体时,两者才是相等的。

希望同学们能认真的完成上面的题目知识,相信对同学们更好的掌握知识点有很好的帮助。

光的反射练习题(判断题)

下面是对光的反射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题目知识。

光的反射练习题

判断题

(1)树在河里形成的倒影,树在地面形成的影子本质上没有区别.( )

(2)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也在同一平面内.( )

(3)雨后晴朗的夜晚,人迎着或背着月光走时,看到地上发亮处都应是水.( )

答案:

(1)× (2)√ (3)×

以上对光的反射练习题内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做的很好的哦。

光的反射练习题(填空题)

下面是对光的反射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题目知识。

光的反射练习题

填空题

(1) 入射光线与镜面夹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若入射角增大1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_______.

(2) 太阳光线与水平面成45°角,现用一平面镜把太阳光线反射到竖直向下的水井中,则平面镜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_______.

(3)光的反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在教室里,因“反光”从某个角度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____现象

(4)以相等的入射角射到镜面上某点的光线可以有______条,以某一角度入射到镜面上某点的一条光线,有______条反射光线.

(5)一束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反射角是______.

答案:

(1)60°,20°(2)67.5° (3)镜面反射,漫反射,漫,镜面反射

(4)无数,一 (5)0°(6)75°,130°

以上对光的反射练习题内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做的'很好的哦。

光的反射同步选择题

下面是对光的反射练习题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题目知识。

光的反射练习题

选择题

(1)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同样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2)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60°,则反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为( )

A.60° B.30° C.120° D.150°

(3)一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然后将平面镜转动θ角,入射光线保持不变,那么反

射光线的方向将改变( )

A.θ/2 B.θ C.2θ D.0

(4)关于光的反射定律的适用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

A.光的反射定律只适用于镜面反射

B.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C.光的反射定律不适用于垂直照射

D.光的反射定律适用于所有光的反射现象

(5)教室的墙壁对光产生的现象是( )

A.镜面反射 B.漫反射 C.不发生反射 D.两种反射同时产生

(6)平静的水面能清晰地映出岸上景物,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倒影”,则“倒影”是( )

A.正立的实像 B.倒立的实像 C.正立的虚像 D.倒立的虚像

(7)甲从一面镜子中能看见乙的眼睛,那么乙从这面镜子中( )

A.一定见到甲的眼睛

B.一定见不到甲的眼睛

C.可能见到,也可能见不到甲的眼睛

D.镜子的位置不同,结果也不同

(8)一条光线在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垂直,则( )

A.入射角为45° B.入射角为90° C.反射角为45°

D.入射光线垂直物体表面

(9)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平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答案:

(1)D (2)A (3)C (4)D (5)B (6)D (7)A (8)AC (9)B

以上对光的反射练习题内容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很好的完成了吧,希望给同学们的学习很好的帮助,相信同学们会做的很好的哦。

光的反射同步填空题

下面是对光的反射知识的学习,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知识哦。

填空题

1、欲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间的夹角为直角,则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应为 。

2、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反射角的大小为 。

3、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增大5°,则反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增大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增大 。

4、池中水深3.5m,月球到水面距离是3.8×108m,池边的人看到池中月亮的像距水面 m。

5、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当太阳、月亮和地球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亮恰好位于太阳和地球的连线上,在地球上就可以看到_________,这时地球上的部分地区则位于月亮的___________。

6、一束光线照在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光线向下与水平方向成30°角,在入射线不变时,转动镜面使反射光线竖直向上,入射线与镜面间成______角。

答案:

填空题

1、45度

2、0°

3、5°,10°

4、3.8*10^8

5、日食,影中

6、600

通过上面对光的反射知识的相关题目练习学习,相信可以更好的帮助同学们对知识点的巩固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好的。

光的反射同步习题

对于光的反射同步习题知识,希望同学们认真完成下面的题目练习。

光的反射同步习题

1、 当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20°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_______。

2、 一束与镜面成40°角的光线射到平面镜,则入射角是________,反射角是_______,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_。

3、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时,则入射角是_________。

4、 如果你从一块小平面镜中看到了另一位同学的眼睛,那么无论这个平面镜多么小,你的同学也一定能从平面镜中看到你的眼睛,这说明了光路的_________性。

5、 人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物体表面上发生了_________的缘故。

6、 雨后初晴的月夜,地面坑洼,处有积水,在月光下行走时,如果发现前面某处特别亮,夜行者通常认为那是积水,他的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坐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眼睛能清楚地看到黑板上面的字,这是由于:( )

A.粉笔字发出的光射入眼内

B.眼睛发出的光觉察到黑板上粉笔字

C.粉笔字对光产生了镜面反射

D.粉笔字对光产生了漫反射

8、 在黑暗的房子里,桌子上立着一平面镜,镜子后面是白色的墙,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和墙照射,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墙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墙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9、 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间的夹角逐渐减小时,则:( )

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增大

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减小

C.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

D.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

10、 利用平面镜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应该是:( )

A.100° B。80° C。40° D。50°

答案:

1.40°

2。50° 50° 100°

3。45°

4。可逆

5。漫反射

6。由于积水处发生镜面反射,因此显得特别亮

7。D

8。B

9。A

10。D

以上对光的反射同步习题知识的学习,相信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光的内容知识巩固学习,相信同学们会学习的很棒哦。

篇7: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施方案

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施方案

随州市20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施方案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保持中考考试政策相对稳定。

二、中考报名

(一)报名对象。具有随州市内初中学校国网电子学籍的九年级学生;具有随州市户籍但在市外或省外初中学校就读,且具有国网电子学籍的九年级学生。

(二)报名有关要求。本市户籍的考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也可以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报名。若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报名,考生只能在报名地参加考试和录取,中考后,不得回户籍所在县(市、区)填报志愿和录取。市外户籍的学生若在随州参加报考,只能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报名。依法落实和保障每一名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权利,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劝说学生放弃中考或组织学生提前结束学业离校退学,或要求学生转学。

(三)统一实行网上报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在网上报名。中考报名具体事宜另行发文。

(四)资格审查。由县(市、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进行资格审查。为确保中考招生录取和高中学籍注册顺利进行,在中考报名后,报考学生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不得在国网中进行修改,要保持和中考报名信息一致;待高中阶段学籍注册后,方可在国网中进行关键数据变更。

三、考试形式及内容

随州市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总分为650分。其中文化课考试总分为620分,体育考试20分,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10分。文化课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含中职教育宣传)、物理、化学、生物(含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教育,防控艾滋病知识)。文化课实行闭卷考试,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实行单科考试,每科120分(英语听力部分25分);文科综合110分,其中思想品德40分、历史40分、地理30分;理科综合15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30分。

(一)文化课考试

1.文化课考试实行试卷和答题卡分开

试卷供考生审题用,答案由考生根据试卷要求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单独装袋密封,以县(市、区)为单位在考试结束后当日下午送市招考办集中评分。试卷以考室为单位装订回收,随答题卡一并送市招考办备查。

2.2017年文化课考试科目时间(北京时间)

日 期 上 午 下 午

6月20日 语文(9:00—11:30) 数学(14:00—16:00)

文综(16:45—18:25)

6月21日 理综(9:00—11:00) 英语(14:00—16:00)

(其中14:00—14:25考听力)

3.中考命题及组考工作

在市教育局领导下,中考命题由市教研室承担,制卷、阅卷和组考工作由市招考办承担。

县(市、区)招考机构承担本辖区的具体考务工作;市招考办承担市直学校的具体考务工作。

考点必须相对集中。考点设置由市招考办审定。2017年4月1日前,县(市、区)将《随州市2017年中考考点申报表》报市教育考试中心。

(二)体育考试

1.考试内容及分值

(1)体育中考项目为: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中长跑(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四项。

(2)体育考试成绩共20分,每项目为5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

2.组考办法

(1)考生报名。参加测试的考生应为具备中考报名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考生的中考报名号,即为该生的体育测试报名号和准考证号。准考证由各县(市、区)印制,准考证上应有考生登记照片。

(2)测试组织。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组织测试,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和随州市金太阳学校体育中考工作由市教研室组织测试。为保证测试工作的统一、公平,各县(市、区)要成立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和测试组,市教育局将派巡视组巡视。

(3)成绩认证。每个考点考生成绩由测试组组长签字生效。各县(市、区)教育局在体育考试结束后,进行分数折算汇总。

(4)聘请社会监督员。为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各考点可聘请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当年无直系或旁系亲属参考的在当地有一定威信的1名人士作为社会监督员。

3.时间安排

(1)各县(市、区)要于2017年3月底前将体育中考实施方案报市教育局审批。

(2)全市体育考试应于2017年5月10日前完成。各县(市、区)的体育汇总成绩(光盘)于2017年5月10日以前报市教育考试中心,所上报的成绩数据信息应有中考报名号、初中学籍号、姓名、性别、学校名称、成绩等。

4.免考与缓考

(1)因肢残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办理免考手续。申请程序: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见附件),并详细注明原因,出示县级及以上医院的有效证明,经家长、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和学校审批后,报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可予以免试。在审批免考考生时,必须有专人对考生进行目测,由目测人签字,在学校公示后方能生效,并存入学生档案。经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体育成绩按20分计入考试总分。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免考的学生,应有县级及以上医院的详细证明,按免考程序申报审批。经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按体育总分的50%计分。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身体素质测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对参加缓考的学生,由当地体育考试领导机构规定时间集中组织补测。

5.有关事宜

(1)为了确保体育中考成绩准确、测试科学、标准统一,各地在组织体育测试时要使用质量好的智能型测试器。

(2)各地要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加强管理,认真组织。为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更加科学、准确、简便易行,各地要督促各校配齐、配好新的测试器材。

(3)严肃考风考纪。考试期间,考场必须封闭管理,与考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考场。考场场地、器材必须达到合格和安全标准。严格按项目标准收费。

(4)各地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考务人员送考到校、到乡(镇)等措施,使学生就近参加考试。各考场要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医护人员,配备较齐全的医疗急救设备。应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准备专用救护车辆。要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考试安全。

(三)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

1.考试对象

应具备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考试范围、内容及分值

(1)范围:现行物理、化学、生物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

(2)内容: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及简单的.误差分析。每个考生参加理、化、生三科中两科的实验技能考试。

(3)分值:实验技能考试成绩按总分10分记入中考总分。

3.考点设置

考点设置原则上以初中学校为单位,设点前要严格审查考点资格。审查内容包括实验用房、实验设施、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的开设及管理等方面。考点必须备齐二类及以上的实验设备。保证至少2个理、化(生)实验室。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校不能设考点,其考生就近到符合条件的初中参加考试,并由学校交纳一定的仪器、药品损耗费。考点设置的具体评审标准依照《随州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考点资格评审细则》(见附件)执行,达到90分以上者为合格。随县、广水市、曾都区所属初中考点设置资格由市电教馆会同县(市、区)电教(装备)站确定,其它初中考点设置资格由市电教馆确定。

4.收费标准

根据鄂价费规〔〕215号文件精神,每名学生报名时缴纳考试费12元,其中上缴市电教馆3元,用于命题、制卷、巡视和考试的有关组织工作;县(市、区)自留9元,用于考试、评分、登分等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考试经费不足部分从地方教育经费中解决(鄂教基〔〕39号)。

5.考试工作安排

(1)报名

凡参加实验技能考试的考生,由考生所在学校按今年中考的报名号顺序组织报名,考生的准考证号即中考的报名号。准考证由各县(市、区)印制,准考证上应有考生近期登记照片或电子照片。县(市、区)应提前统计报考人数上报市电教馆,以便印制相关的表格和试卷。

(2)监考教师的选调和培训

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在正式考试前,应根据随教函〔〕6号文件的要求,考试每组按师生比1:3的标准选聘监考教师。对选聘的监考教师,各县(市、区)有关单位要进行业务和纪律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3)考试组织

市电教馆负责全市实验技能考试组考工作。随县、广水市、曾都区所属初中由县(市、区)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自行组织考试,其它初中由市电教馆组织考试。

(4)考试时间

实验技能考试的时间为每场15分钟。全市2017年初中毕业和升学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时间安排为:2017年3月下旬完成报名工作;2017年4月上旬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向市电教馆缴清考务费,同时确定考点,选调、培训监考教师;2017年4月10日-21日为考试时间,2017年4月24日-28日进行登分、复核和试卷分析。

(5)严肃考试纪律,确保考试信度。

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实验技能考试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考务细则办事,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结果公正可信。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将派巡视员对各县(市、区)的考务情况进行检查巡视,对违纪舞弊者,坚决按《随州市高考、中考招生管理处罚暂行规定》(随教发〔2001〕13号)查处。各县(市、区)的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汇总成绩(光盘)在2017年5月10日以前上报市电教馆,由市电教馆审核验收后移交市招考办。所上报的成绩数据信息应有中考报名号、初中学籍号、姓名、性别、学校名称、成绩等。

四、严肃中考政策纪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学校和招生学校的管理,考试组织部门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考试工作的各项规章和法纪、廉洁自律,严格按标准收费。县(市、区)招考机构通过考生所在学校将中考成绩送达考生。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和有关学校要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和网址,接受社会监督。

市教育考试中心:3590598

市教育局:3590775

附件:1.随州市2017年中考考点申报表

2.随州市2017年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3.初中三年级男生身高标准体重、初中三年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

4.学生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

5.随州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考点资格评定细则

篇8:随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施方案

随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实施方案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与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坚持有利于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中阶段学校选拔合格新生;保持中考考试政策相对稳定。

二、中考报名

(一)报名对象。具有随州市内初中学校国网电子学籍的九年级学生;具有随州市户籍但在市外或省外初中学校就读,且具有国网电子学籍的九年级学生。

(二)报名有关要求。本市户籍的考生可以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也可以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报名。若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报名,考生只能在报名地参加考试和录取,中考后,不得回户籍所在县(市、区)填报志愿和录取。市外户籍的学生若在随州参加报考,只能在就读学校所在县(市、区)报名。依法落实和保障每一名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的权利,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劝说学生放弃中考或组织学生提前结束学业离校退学,或要求学生转学。

(三)统一实行网上报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由学校统一组织学生在网上报名。中考报名具体事宜另行发文。

(四)资格审查。由县(市、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进行资格审查。为确保中考招生录取和高中学籍注册顺利进行,在中考报名后,报考学生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关键信息不得在国网中进行修改,要保持和中考报名信息一致;待高中阶段学籍注册后,方可在国网中进行关键数据变更。

三、考试形式及内容

随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总分为650分。其中文化课考试总分为620分,体育考试20分,理、化、生实验操作技能考试10分。文化课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思想品德、历史、地理(含中职教育宣传)、物理、化学、生物(含生命安全、心理健康教育,防控艾滋病知识)。文化课实行闭卷考试,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实行单科考试,每科120分(英语听力部分25分);文科综合110分,其中思想品德40分、历史40分、地理30分;理科综合150分,其中物理70分、化学50分、生物30分。

(一)文化课考试

1.文化课考试实行试卷和答题卡分开

试卷供考生审题用,答案由考生根据试卷要求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答题卡单独装袋密封,以县(市、区)为单位在考试结束后当日下午送市招考办集中评分。试卷以考室为单位装订回收,随答题卡一并送市招考办备查。

2.2017年文化课考试科目时间(北京时间)

日 期 上 午 下 午

6月20日 语文(9:0011:30) 数学(14:0016:00)

文综(16:4518:25)

6月21日 理综(9:0011:00) 英语(14:0016:00)

(其中14:0014:25考听力)

3.中考命题及组考工作

在市教育局领导下,中考命题由市教研室承担,制卷、阅卷和组考工作由市招考办承担。

县(市、区)招考机构承担本辖区的具体考务工作;市招考办承担市直学校的具体考务工作。

考点必须相对集中。考点设置由市招考办审定。2017年4月1日前,县(市、区)将《随州市2017年中考考点申报表》报市教育考试中心。

(二)体育考试

1.考试内容及分值

(1)体育中考项目为: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中长跑(男1000米、女800米)、立定跳远四项。

(2)体育考试成绩共20分,每项目为5分(具体评分标准见附件)。

2.组考办法

(1)考生报名。参加测试的考生应为具备中考报名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考生的中考报名号,即为该生的体育测试报名号和准考证号。准考证由各县(市、区)印制,准考证上应有考生登记照片。

(2)测试组织。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组织测试,随州高新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和随州市金太阳学校体育中考工作由市教研室组织测试。为保证测试工作的统一、公平,各县(市、区)要成立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和测试组,市教育局将派巡视组巡视。

(3)成绩认证。每个考点考生成绩由测试组组长签字生效。各县(市、区)教育局在体育考试结束后,进行分数折算汇总。

(4)聘请社会监督员。为提高此项工作的透明度,各考点可聘请为人正派、处事公道、当年无直系或旁系亲属参考的在当地有一定威信的1名人士作为社会监督员。

3.时间安排

(1)各县(市、区)要于2017年3月底前将体育中考实施方案报市教育局审批。

(2)全市体育考试应于2017年5月10日前完成。各县(市、区)的体育汇总成绩(光盘)于2017年5月10日以前报市教育考试中心,所上报的成绩数据信息应有中考报名号、初中学籍号、姓名、性别、学校名称、成绩等。

4.免考与缓考

(1)因肢残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办理免考手续。申请程序: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见附件),并详细注明原因,出示县级及以上医院的有效证明,经家长、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和学校审批后,报经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可予以免试。在审批免考考生时,必须有专人对考生进行目测,由目测人签字,在学校公示后方能生效,并存入学生档案。经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体育成绩按20分计入考试总分。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免考的学生,应有县级及以上医院的详细证明,按免考程序申报审批。经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按体育总分的50%计分。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身体素质测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对参加缓考的学生,由当地体育考试领导机构规定时间集中组织补测。

5.有关事宜

(1)为了确保体育中考成绩准确、测试科学、标准统一,各地在组织体育测试时要使用质量好的智能型测试器。

(2)各地要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度重视,加强管理,认真组织。为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更加科学、准确、简便易行,各地要督促各校配齐、配好新的测试器材。

(3)严肃考风考纪。考试期间,考场必须封闭管理,与考试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考场。考场场地、器材必须达到合格和安全标准。严格按项目标准收费。

(4)各地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中的安全问题,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考务人员送考到校、到乡(镇)等措施,使学生就近参加考试。各考场要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医护人员,配备较齐全的医疗急救设备。应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准备专用救护车辆。要制定应急预案,确保考试安全。

(三)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

1.考试对象

应具备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2.考试范围、内容及分值

(1)范围:现行物理、化学、生物教材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实验技能。

(2)内容:主要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和组装,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的分析,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处理,实验报告的填写及简单的误差分析。每个考生参加理、化、生三科中两科的实验技能考试。

(3)分值:实验技能考试成绩按总分10分记入中考总分。

3.考点设置

考点设置原则上以初中学校为单位,设点前要严格审查考点资格。审查内容包括实验用房、实验设施、仪器设备、实验教学的开设及管理等方面。考点必须备齐二类及以上的实验设备。保证至少2个理、化(生)实验室。凡达不到规定要求的'学校不能设考点,其考生就近到符合条件的初中参加考试,并由学校交纳一定的仪器、药品损耗费。考点设置的具体评审标准依照《随州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考点资格评审细则》(见附件)执行,达到90分以上者为合格。随县、广水市、曾都区所属初中考点设置资格由市电教馆会同县(市、区)电教(装备)站确定,其它初中考点设置资格由市电教馆确定。

4.收费标准

根据鄂价费规〔2013〕215号文件精神,每名学生报名时缴纳考试费12元,其中上缴市电教馆3元,用于命题、制卷、巡视和考试的有关组织工作;县(市、区)自留9元,用于考试、评分、登分等工作。根据省教育厅的要求,考试经费不足部分从地方教育经费中解决(鄂教基〔2003〕39号)。

5.考试工作安排

(1)报名

凡参加实验技能考试的考生,由考生所在学校按今年中考的报名号顺序组织报名,考生的准考证号即中考的报名号。准考证由各县(市、区)印制,准考证上应有考生近期登记照片或电子照片。县(市、区)应提前统计报考人数上报市电教馆,以便印制相关的表格和试卷。

(2)监考教师的选调和培训

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在正式考试前,应根据随教函〔2001〕6号文件的要求,考试每组按师生比1:3的标准选聘监考教师。对选聘的监考教师,各县(市、区)有关单位要进行业务和纪律方面的培训,培训合格,方能上岗。

(3)考试组织

市电教馆负责全市实验技能考试组考工作。随县、广水市、曾都区所属初中由县(市、区)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自行组织考试,其它初中由市电教馆组织考试。

(4)考试时间

实验技能考试的时间为每场15分钟。全市2017年初中毕业和升学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时间安排为:2017年3月下旬完成报名工作;2017年4月上旬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向市电教馆缴清考务费,同时确定考点,选调、培训监考教师;2017年4月10日-21日为考试时间,2017年4月24日-28日进行登分、复核和试卷分析。

(5)严肃考试纪律,确保考试信度。

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实验技能考试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考务细则办事,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结果公正可信。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将派巡视员对各县(市、区)的考务情况进行检查巡视,对违纪舞弊者,坚决按《随州市高考、中考招生管理处罚暂行规定》(随教发〔2001〕13号)查处。各县(市、区)的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汇总成绩(光盘)在2017年5月10日以前上报市电教馆,由市电教馆审核验收后移交市招考办。所上报的成绩数据信息应有中考报名号、初中学籍号、姓名、性别、学校名称、成绩等。

四、严肃中考政策纪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学校和招生学校的管理,考试组织部门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考试工作的各项规章和法纪、廉洁自律,严格按标准收费。县(市、区)招考机构通过考生所在学校将中考成绩送达考生。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和有关学校要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和网址,接受社会监督。

市教育考试中心:3590598

市教育局:3590775

湖北随州招考网(www.hbszzk.com)

附件:1.随州市2017年中考考点申报表

2.随州市2017年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3.初中三年级男生身高标准体重、初中三年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

4.学生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

5.随州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考点资格评定细则

(4)考试时间

实验技能考试的时间为每场15分钟。全市2017年初中毕业和升学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时间安排为:2017年3月下旬完成报名工作;2017年4月上旬各县(市、区)有关单位向市电教馆缴清考务费,同时确定考点,选调、培训监考教师;2017年4月10日-21日为考试时间,2017年4月24日-28日进行登分、复核和试卷分析。

(5)严肃考试纪律,确保考试信度。

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实验技能考试工作的领导,严格按照考务细则办事,严肃考风考纪,确保考试结果公正可信。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将派巡视员对各县(市、区)的考务情况进行检查巡视,对违纪舞弊者,坚决按《随州市高考、中考招生管理处罚暂行规定》(随教发〔2001〕13号)查处。各县(市、区)的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汇总成绩(光盘)在2017年5月10日以前上报市电教馆,由市电教馆审核验收后移交市招考办。所上报的成绩数据信息应有中考报名号、初中学籍号、姓名、性别、学校名称、成绩等。

四、严肃中考政策纪律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学校和招生学校的管理,考试组织部门有关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考试工作的各项规章和法纪、廉洁自律,严格按标准收费。县(市、区)招考机构通过考生所在学校将中考成绩送达考生。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和有关学校要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和网址,接受社会监督。

市教育考试中心:3590598

市教育局:3590775

湖北随州招考网(www.hbszzk.com)

附件:1.随州市2017年中考考点申报表

2.随州市2017年体育考试评分标准

3.初中三年级男生身高标准体重、初中三年级女生身高标准体重

4.学生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

5.随州市初中理化生实验技能考试考点资格评定细则

篇9: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英语试卷

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英语试卷

考生须知:

八区各学校的'考生,请按照《哈尔滨市20初中升学考试选择题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做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选出正确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否则无交。

县(市)(五常市、宾县除外)学校的考生,请把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中各题表示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前相应的括号内。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第Ⅰ卷

得分

一、 听力测试(本题共30分)听录音,每题读两遍。

Ⅰ.听句子,选出与所听句子内容相匹配的图画。(本题共5分,每小题1分)

(    )1.

(    )2.

(    )3.

(    )4.

(    )5.

Ⅱ.听对话,根据问题选出正确答案。(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    )6. A.Turn down the TV. B.Turn up the TV. C.Turn off the TV.

(    )7.A.In a factory. B.In a hospital. C.In a museum.

(   )8.A.Some photos. B.Some money. C.Some cards.

(   )9.A.Red. B.Brown. C.Black.

(   )10.A.The boy’s sister.   B.The girl’s sister.C.They don’t know.

Ⅲ.听对话,根据对话内容选出最佳答案完成各句。(本题共5分,每小题1分)

(    )11.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Jill’s          .

A.hand B.back C.head

(    )12.       takes Jill’s temperature.

A.The doctor B.Dad C.Mum

(    )13.Jill had         for breakfast.

A.eggs B.bread C.nothing

(    )14.Jill should take the medieine         a day.

A.once B.twice C.three times

(    )15.Jill had better         .

A.have a good rest B.drink more water C.both A and B

Ⅳ.听短文,根据所听内容选出短文中划线部分词的同义词或同义短语。(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Mr White works in an office. One day, when he had lunch, a friend     16    him. They were very    17    and talked a lot. Then they looked at the clock on the wall. It was time to go to office. He had to say goodbye to his friend and left. It was raining    18   and the streets were wet. He drove too fast to see the red lights. He couldn’t stop his car and hit a car in front of his. An old man got off and

19 angrily,“What are you doing? Do you want to hit me to death?”

“I’m sorry,sir,”said Mr White. “I didn’t find the lights turned red.

Then he brought out a bottle of wine and gave it to the old man.

“It’s very  cold today,sir,”said Mr White.“Please drink a little, then

you’ll be warmer.”

The old man drank some wine and became happy.“I’m feeling much better now.

20 drink any?”he asked.

“I can’t drink anything now,sir,”answered Mr White.“I’m waithing for the

policeman to come. Only drunkards(酒鬼)cause accidents, you know.”

(    )16.A.visited B.asked for C.sent for

(    )17.A.sad B.glad C.surprised

(    )18.A.a little B.heavily C.big

(    )19.A.shouted B.sang C.smiled

(    )20.A.What about B.Would you mind C.Why not

得分

二、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选择最佳答案。

(    )21.I’m a football fan. I’m interested in everything        is about the World Cup.

A.who B.that C.where

(    )22._What are you going to give your mother for her birthday?

_I’m not sure. But I’ll buy her         .

A.something special B.anything special C.special something

(    )23.The boy was able to       himself when he was very young.

A.dress B.wear C.put on

(    )24.Cars cause most of Beijing’s air pollution. So the “No Car Day”campaign(活动)asks Beijing drivers          their cars at home one day each month.

A.leave B.leaving C.to leave

(    )25.My school isn’t far from here. It’s only       walk.

A.fifteen minutes B.fifteen minutes’ C.fifteen minute’s

(    )26.Mount Qomolangma,“the roof(屋脊)of the world”, is as        as 8844.43 metres.

A.high B.higher C.highest

(    )27._How long       the film KING KONG         ?

_For just several minutes.

A.did,begin B.has,begun C.has,been on

(    )28.Good manners usually help people to        each other.

A.get on well with B.get started C.get together

(    )29._I’m sorry to hear that Bill failed the exam again.

_Don’t worry about him. I’m sure that he will never give up until he

.

A.succeed B.succeeds C.succeeded

(    )30._Could you tell me        ?

_Sorry, I don’t know. You can ask the policeman over there.

A. where the science museum is

B. how can I get to the science museum

C. where is the science museum

(    )31.The drink is        delicious          I enjoy it very much.

A.too, to B.so, that C.such, that

(    )32.Health is very important to us, We should eat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 instead of        rich food.

A.too much B.much too C.very much

(    )33._If you want to protect your eyes from harm, which should NOT you do?

_         .

A. Wear sunglasses to protect your eyes from ultraviolet rays(紫外线)

B. Stay before the computer screen and play games for long

C. Do eye exercises every day

(    )34.Mr and Mrs Brown get 2,000 dollars in all from their work every month. The chart on the right shows they spend          on elothing and food every month.

A.$ 800 B.$ 900 C.$ 1,000

(

篇10: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理念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改革理念

考试内容改革的基本理念      ・坚持学生为本,切实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的要求,严格依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命题,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精神。试题要反映课程标准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杜绝繁偏怪题,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切合初中教学实际。      ・强调能力立意,要克服中考试题的“能力技能化”现象,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试题的着眼点和着力点主要放在考查能力上。      ・强调应用性,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考查实践能力,克服部分初中教学中“题海战术,死记硬背”、理论脱离实际的教学倾向。      ・增强探究性,要注重考查创新意识,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试题要灵活开放,有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便于创造性的发挥。      ・注重综合性,注意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引导学生关注对所学知识适当的重组与整合;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组织、存储、提取、理解运用、分析综合等能力的基础上,强调考查考生对知识结构体系的整体把握能力。      ・坚持教育性,试题应注意体现积极的价值取向,强调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      ・体现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以引导学生关注国家、人类和世界的命运。      命题的原则      指导性:正确发挥考试的导向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强调能力立意,注意应用性、探究性、综合性、教育性和时代性。命题要有利于指导学校加强日常教学工作,引导教师改进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基础性:初中阶段是打基础的重要阶段,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学实际命题。      全面性:试题要在全面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初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文化素质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考查。      科学性:科学性是保证试卷质量的'关键,也是对命题的基本要求。要保证试题内容的正确性,避免出现政治性、知识性、技术性等错误;保证命题的科学性,如试题表述要规范,问题明确,语言简洁,图形清楚,专业术语准确,答案要避免出现歧义。      适切性:试题的难度比例适当,要有利于各种程度的学生都能考出自己的水平;题目设置要有梯度,起点适当,坡度适宜。      规范性:要严格按照命题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      (摘自《关于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命题、审题、阅卷及评价的建议》)

篇11: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

1.C

2.A

3.D

4.C

5.B

6.忘记过去的成功,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3分)

7.内容紧扣情境要求,表达效果突出                      (3分)

内容符合情境要求,表达效果较好                      (2分)

内容基本符合情境要求,表达效果不好。                (1分)

8.(每空1分,错字、添字、漏字则该空不得分。)

(1)晴川历历汉阳树    (2)山色有中无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小桥流水人家      (6)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二、阅读(45分)

(一)

9. 福:赐福,保佑     狱:案件               (各1分,共2分)

10. 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    (2分)

11.政治上取信于民                                     (2分)

12.爱国热情;深谋远虑                                 (2分)

(二)

13.卢沟桥的特点及艺术价值                                        (2分)

14.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3分)

15.举例子、列数字                                        (各1分,共2分)

16.符合要求,表达效果好                                           (3分)

符合要求,表达效果较好                                          (2分)

符合要求,表达效果不好                                          (1分)

(三)

17.简朴、不华丽                                                   (2分)

18.落差巨大;水流湍急;浪大雾重                                   (3分)

19.以清波荡舟的轻松、闲适,反衬长江漂流者征服自然的雄心和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勇气(3分)

20.长江漂流因付出生命的代价而显得沉重;长江漂流所引出的关于生死价值的讨论是一个沉重的话题;长江漂流的壮举因后继无人而显沉重                           (3分)

21. 理由充分  表述清楚                                            (3分)

理由较充分  表述较清楚                                        (2分)

有理由  表述不清楚                                            (1分)

(四)

22.贸然  ;  缺憾                                                (2分)

23.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弱点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2分)

24.举例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向愈强(弱点也是强点)

(3分)

25.利用自己的弱点能填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点变成强点                      (3分)

26.正视自己的弱点;利用自己的弱点;避免自己的弱点被别人利用                (3分)

三、作文(50分)

说明:(1)卷面不整洁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扣1-2分。

(2)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现不计,扣满2分为止。

(3)不写标点或一逗到底,可酌情扣1-2分。

附:作文评分标准

类别

内容

语言

结构

一类卷(45~50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语言流畅

用词准确

结构严谨

层次清晰

二类卷(39~44分)

切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语言通顺

用词较准确

结构完整

层次分明

三类卷(33~38分)

基本切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比较具体

感情比较真实

语言较通顺

有个别语病

结构较完整

层次较清楚

四类卷(25~32分)

不确切题

中心欠明确

内容不具体

语言大体通顺

语病较多

能分段

条理不甚清楚

五类卷(24分以下)

文不对题

不知所云

语句不通

结构混乱

层次不清

【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相关文章:

1.初中物理试题

2.初中物理试题及答案

3.升学考试校长致辞

4.金华市二体会

5.八年级物理试题

6.高一物理试题

7.中考物理试题

8.初三物理试题

9.高中物理试题

10.高二下物理试题

下载word文档
《金华市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物理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