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
“陌上花开”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其中占有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 ( )
A 英国 B 德国 C 法国 D 俄国
2、法国元帅福 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 “这不是和平,而是的休战。”!
他这样说主要是因为《凡尔赛和约》 ( )
A 不可能带来任何和平局面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 激化了日本与美国的矛盾 D 解决了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3、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在于 ( )
A 布尔什维克党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
B 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 工人阶级领导下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 D 经历了 从和平到暴力的斗争历程
4、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 : ( )
①印度人民取得了自治权 ②印度人民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③印度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 ④英国在经济上受到了沉重打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抛头洒血废天朝,千古君臣一笔销。粤汉擎旗皆响应,共和之制路迢迢。 天下为公国父尊,雄才大略扭乾坤。”诗词歌颂的人和事分别指的是 ( )
A 李鸿章,洋务运动 B 康有为,戊戌变法
C 孙中山,辛亥革命 D 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6、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的重要成就是: ( )
A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统治 B 完成了全国性的统一
C 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D 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7、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在《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 ( )
A 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
B 遵义会议 ,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
C 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
D 革命道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
8、毛泽东同志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
A 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 B 长征胜利完成
C 遵义会议的召开 D 找到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 是第一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在首个国家公祭日鸣响警报1分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的国家公祭仪式。据此回答19-20题。
9、材料中的日期是 ( )
A 10月10日 B 11月1日 C 12月12日 D 12月13日
10、国家设立公祭日,以中国国家名义进行正式纪念与公祭,其意义在于 ( )
①促使人类共同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一起维护世界和平及正义良知
②揭露日本在二战中的暴行,同时纪念中国人民的抵抗侵略的精神。
③铭记仇恨,扫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障碍
④深切哀悼死 难同胞,不忘屈辱历史,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民主和社会进步。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是一次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性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
材料三:我们可以肯定,我的美国同胞们希望我在就任总统时将不得不为我国目前形势所迫。……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的政府。”
——沈琪译《罗斯福就职演说》
(1) 材料一与材料二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是否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5分)
(2) 材料三提到当时美国 “形势所迫”是什么?结合材料三谈谈罗斯福是如何保障阴影笼罩下的每个家庭走出困境的?(3分)
(3) 中外两次改 革,给了你哪些启发?(2分)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196月28日普林西普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
(1) “普林西普的子弹”引发了什么战争?(2分)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引发这场战争的根源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一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死亡人数 受伤人数 经济损失
1 000万人
2 000万人
3 400多亿美元
(2)结合材料二谈谈这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3分)
材料三: 这场大屠杀使英国付出昂贵的代价,它一度扩大了帝国的疆域,但却削弱了控制它的实力……同样,英国也无力保持它的海上优势了,美国和另一个潜在对手日本向它挑战,并且最终超过了它。……从俄国革命的种子里长出一个大帝国,它借助另一次世界大战徐徐登上世界列强的宝座,这个帝国比英国所知的任何帝国都更为强大。
(3)结合材料三判断,一战后欧洲国际格局发生了什么新变化?(3分)
13、某校以“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 族精神”为主题开展爱国主义电影观摩周活动,以下是四部入选的电影作品。请你参加他们的活动。
《我的1919》 《走进共和》 《鬼子来了》 《建党伟业》
(1)电影《走进共和》和《我的1919》分别是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其中《我的1919》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4分)
(2)“再现历史场景”是历史电影的功能之一。上述电影可以让我们了解近代中国的哪次反侵略战争?这场战争的起点是什么事件?(2分)
篇2:九年级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D C A B D D B
11、(1)不矛盾。(1分)因为中华民国成立后,帝国主义的特权没有被取消,实权又被袁世凯所窃取,因而民国的成立在当时没能实现民族独立、民主共和与社会进步的目的。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但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以后的革命打下了基础。(4分)
(2)1929-1933出现了世界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极为严重。以工代赈;建立社会保障制度(3分)
(4)改革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改革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改革要争取人民的支持等(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言之有理均可)(2分)
12、(1)①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分)
(2) 造成了人力、物力的巨大伤亡和破坏,(2分)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分)
(3) 削弱了英国的殖民势力和海上霸权地位;(1分)美日两国崛起;(1分)俄国经过十月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国家,并逐渐成为世界强国。(1分)
13、(1)①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2分)
②中国的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1分)五四运动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分)
篇3:高一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参考
一、语言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摈弃 摒除 鬓若刀裁 濒临绝境
B.嫡亲 嘀咕 枫叶荻花 涤荡邪祟
C.窜逃 撺掇 蹿红歌坛 人头攒动
D.黏液 砧板 拈花惹草 沾沾自喜
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笑魇 蹂躏 赝品 放浪形骸
B.厮打 吞噬 纨绔 契而不舍
C.讪笑 脊髓 寒暄 以德抱怨
D.逡巡 阜盛 悚然 落木萧萧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襄阳地方特色小吃金刚酥享誉湖北,是馈赠亲友的佳品,就连回乡探亲的华侨也要多带几盒,这使得金刚酥大有洛阳纸贵的味道。
B.清明前夕,众多莘莘学子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来到烈士陵园向烈士敬献花圈,并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馆。
C.2月12日,朝鲜悍然进行的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 社会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半岛局势剑拔弩张。
D.3月22日晚,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中国男足在第93分钟利用门前混战实现了绝杀,以1:0击败了伊拉克队,拿到了三分。队员们弹冠相庆,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欢呼。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根据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指出,中国仍将20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定在7.5%,并给经济结构重组以机会。
C.优秀的科普作品不但弘扬科学精神,而且传播科学知识,还能激发青年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D. 行人闯红灯是一种比较普遍的交通违法行为,也是漠视交通法规和生命的恶习,造成的后果相当严重。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劝学》的作者荀子,名况,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他为荀卿。在人性问题上他提出了性恶论,在政治上他主张法后王。
B.韩愈,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 ,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C.中国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和表现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祝福》,都暴露了礼教吃人的可怕现实,这两部作品分别出自鲁迅先生的《彷徨》和《呐喊》。
D.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代表作《高老头》,讲述了高老头这个资产阶级暴发户无限溺爱女儿,以金钱为手段来满足她们的一切欲望,但最后自己却带着遗恨死去的悲剧。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警惕汞污染
1953年,日本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怪病,称为水俣病。这种病症最先出现在猫身上,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而死。不久,陆续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步履蹒跚,手足麻痹乃至变形,神经错乱甚至死亡。后来发现,这不是传染病,而是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水俣湾一家化工厂生产氯乙烯和醋酸乙烯使用了含汞的催化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其中有的是甲基汞,有的是无机汞,而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甲基汞的脂溶性非常强,可以在生物体内逐渐富集并通过食物链最终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人的中枢神经细胞。公司和政府对水俣病的认定只考虑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症状,而这种症状与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所导致的症状不完全相同。因此,只有部分水俣病患者获得认定。
水体中汞污染是人类健康的隐患。因为水中的微量汞,经过水中食物链(如: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小鱼大鱼)的逐级转移,在食物链生物体内可以富集到数千至数十万倍。以美国金枪鱼罐头为例,1953年含汞量为0.08PPM,到了就增长至1.79PPM。对以鳌鱼和鲸为主要食物来源的法罗群岛居民的追踪调查发现,他们的血汞含量可能是全世界人群中的,达到6PPM。鱼类体内的汞主要为甲基汞,其百分比随着鱼龄增加而增加,一年生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31%35%,8的鱼所含汞中的甲基汞为67%100%。在一般情况下调查和监测鱼类的含汞量,对于了解水域汞污染程度十分必要。
目前全球人为活动向大气排放的汞达吨/年。汞很容易蒸发到大气中,并且能够随着空气团作全球范围的迁移,在大气中停留几个月甚至一年。在不同的条件下,它会发生沉降,并在当地食物链生物体内聚积。由于汞的这种属性,它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列为全球性污染物,是除了温室气体外一种对全球范围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我国是汞生产和消费大国,十分重视汞污染防治研究。有研究表明:中国汞污染的健康影响途径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照搬欧美研究成果评价中国汞污染情况,如在北美和北欧地区,某些鱼类体内的汞浓度具有一定的指标性意义,但我国贵州即使在汞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鱼体内汞含量却相对较低。另有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的汞进入到空气中后,可以被植物吸收,因此路旁植物中汞的含量要高于公园中的植物;北京市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汽油燃烧的汞释放、化工厂的汞排放,贵阳市的汞污染原因则是土壤高汞背景值以及原煤汞含量高。
垃圾焚烧是汞污染的又一个主要来源。垃圾中的汞主要来自电池、体温计、日光灯等,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
【注】PPM:即百万分之 一。
6.下列关于水俣病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引发水俣病的罪魁祸首是化工厂排放的废水中的甲基汞。
B.含有大量汞的工业废水的排入使水俣湾鱼虾体内含有甲基汞。
C.甲基汞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内的患者被认定为水俣病患者。
D.所有的水俣病患者都具有直接接触甲基汞所导致的典型症状。
7.下列理解,和原文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水中的无机汞会与水体或水生物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甲基汞。
B.鱼类体内富集的汞含量必定高于同一水域中的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
C.特定水域中一年生的鱼所含的汞没有达到31%时表明汞污染并不严重。
D.欧美研究汞污染的成果并不完全适合评价中国汞污染的情况。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植物中汞的含量与植物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B.不同类型的城市其汞污染的主要来源存在差异。
C.直接焚烧含汞的废弃物会把汞排放到大气之中。
D.处理好了生活垃圾,就可以控制住汞污染。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淮阴侯列传(节选)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上未之奇也。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何言于上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楚已亡龙且(楚将,在与韩信交战中,被杀),项王恐,使盱眙人武涉往说齐王信曰:天下共苦秦久矣,相与戮力击秦。秦已破,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以休士卒。今汉王复兴兵而东,侵人之分,夺人之地,已破三秦,引兵出关,收诸侯之兵以东击楚,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其不知厌足如是甚也。且汉王不可必(必,相信),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为之尽力用兵,终为之所禽矣。足下所以得延续至今者,以项王尚存也。当今二王之事,权在足下。足下右投则汉王胜,左投则项王胜。项王今日亡,则次取足下。足下与项王有故,何不反汉与楚连和,三分天下王之?今释此时,而自必于汉以击楚,且为智者固若此乎?韩信谢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选自《史记》)
10.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数以策干项羽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今汉王复兴兵而东 吾从而师之
C.今足下虽自以与汉王为厚交 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D.且为智者固若此乎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11.下面各项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武涉指责汉王刘邦贪得无厌、不守信用,借以劝说韩信脱离刘邦。
B.武涉特意提到韩信与项王有故,意在批评韩信背离项王是小人之举。
C.韩信起先背离项王,只是因为他觉得官位不高,统领的军队数量不多。
D.武涉费尽口舌劝说韩信却没达到目的,萧何三言两语却能让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足见萧何说话的艺术比武涉高明许多。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3分)
(2)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3分)
(3)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段中加横线的部分断句。(不超过9处)(3分)
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 不 可 不平罚 不 可 不 均 赏 赐 知 其 所 施 则 勇 士 知 其 所 死 刑 罚 知 其 所 加 则 邪 恶 知 其 所 畏 故 赏 不 可 虚 施 罚 不 可 妄 加 赏 虚 施 则 劳 臣 怨 罚 妄 加 则 直 士 恨。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九 日①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②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③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所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①此诗是大历二年(767年)杜甫在夔州所作。 ②竹叶:实指竹叶青酒。
③殊方:指他乡。
(1)诗的颈联(第三联)写了哪些景和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4分)
(2)这首诗和杜甫的其它同时期的诗歌一样,表达的思想感情丰富厚重。说说杜甫在诗中表达了
哪些情感?(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个小题作答)(5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李白《蜀道难》)
(2)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3) ,分明琵琶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4)东船西舫悄无言, 。(白居易《琵琶行》)
(5)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寡人之于国也》)
(7)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
(8)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狗 难
柯灵
刮着风,天上有雨意。一个深秋的阴晦的午后,我从上海近郊踽踽地跑回寓所。
经过一处荒场的时候,耳边送过一串呜呜的狗哭,夹杂着断续的吠声,听起来悲哀而惨厉。
荒场上有乱莽莽的衰草,萧萧的白杨。一座孤坟上站满了人,大半是拾荒的孩子,目光都望着坟旁那个用洋铁皮围成的小型围墙;围墙四周也围着人,一个个弯着腰,把头贴近围墙的隙处,仿佛正在窥探里面的秘密。
我好奇地走近去,一只狗正在里面悲愤的绝叫;但忽地砰然一声,破空而起,同时那叫声就寂灭了。
我挤进人丛,找着一个小小空隙,也开始向里面窥探。原来那是个狗牢,每天从街头巷尾被用铁车捉了去的野狗都关在这里,这时候正有人在执行野狗的死刑。
我占的地位很好,里面的一切看得很清楚。狗牢的一面有一道门,进门处就用铁丝网划出个小小的地位;铁丝网的防线以外,大约有几十匹大小不等的野狗,彷徨无计地来回走动。
它们的眼睛发着异样的光,尾巴下垂,像一群饿狼。但它们的眼色是乞怜的,而且神情也显然不能镇静了,无可奈何地徘徊瞻顾,哭泣般呜呜地叫着。有的侧过头望望铁丝网里面的人它们的刽子手,接着昂首向天,绝望地狂吠几声,似乎要乞求制裁;有的沿了洋铁皮的墙脚惶惶然走着,走到墙角边,略一犹豫,便纵身向墙顶跳去,想逃出这末日的惨劫,可是墙太高了,跳墙的结局只是被猛的摔倒在地上。铁丝网里面走出一个汉子来,拿着一根竹杠,杠头上有一个活络的铁丝圈。
平时曾经听到过许多义犬救主一类故事,当那汉子闯入狗群的一刹那。它们便很快地从我的记忆中浮起,想到狗子们那一份天赋的聪明勇敢,我禁不住为那汉子担忧:我想他也许会被那些亡命之狗所包围的。可是接着我立刻知道那是一种可笑的杞忧了,因为他刚跑出铁丝网,狗子们就吃惊似的远远避开。
汉子对准一只壮大的黄狗走去,那黄狗只是后退。等到逼近身边,悻悻然张开口来的时候,却早被那汉子从容举起竹杠,用铁丝圈套住了它的头颈,它的同类张皇地目送着它被拉进铁丝网,于是又彷徨无计地来回走着,呜呜地哭泣。
黄狗用它所有的力气在挣扎,在狺狺地绝叫,却被竹杠抵住了,动弹不得。另一个手里拿着怪异的手枪的人,把枪口对着了它的脑袋,砰!黄狗的眼睛应声翻了白,默默地倒下去了。汉子随手将它丢在一边,那儿堆着十几匹血痕狼藉的狗尸。
我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
汉子又跑出铁丝网来了,这一回捉住了一只有点癞皮的黑狗。我接连看了这被宰割的悲剧,最后向那些正在呜咽、呻吟、彷徨无计的狗子们,投了失望的一瞥,便匆匆离开了荒场。
呜呜的鸣声还是从后边传来,我有点悲戚。世上有一种奇怪的动物,他们有天赋的聪明,可是这聪明只用于对主子的愚忠;却没有合群自卫的习惯。狗子们的结局我已经看见了:跟黄狗和癞皮的黑狗那样,一例的,分别的宰割,直到最后一匹。
我恍惚参观了人间地狱的一面。
天色显得更灰黯,昙云压得低低的,恐怕就要下雨了。
【注】 本文作于1935年。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小说详细描写了围观这场屠杀的看客们的神情和心理,写出了看客们内心的麻木,表现了他们对生命缺少同情与敬畏。
B.小说对一只黄狗进行了特写。黄狗的后退挣扎与杀狗汉子的从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汉子的残忍 与无情。
C.作者说投了失望的一瞥,便匆匆离开了荒场,表明这场屠杀没能满足作者的好奇心,所以作者很失望。
D.这篇小说在场景描写上既有对远景的粗笔勾勒,又有对近景的工笔细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E.小说中写了狗的悲愤的绝叫,还写了地上堆着十几匹血痕狼藉的狗尸,又说我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作者调动听觉、视觉和嗅觉,描画出了一副极其惨烈的杀狗图。
17.小说第一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4分)
18.小说描写了一群被关进狗牢并惨死的野狗,请结合全文,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野狗的主要特点。(6分)
19.小说取名狗难,结合你的理解,谈一谈标题有何寓意。(6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越来越令人忧虑,请根据提供的上联对出恰当的下联。(4分)
上联:雾霾笼罩盼蓝天永在
下联:
21.某校文学社团开展感动心灵十大古代诗人评选活动,请从下列部分入选诗人中任选两位,将主持人的开场白补充完整。(4分)
诗人:屈原 李白 白居易 范仲淹
千百年来,你们用华美的诗歌洗涤岁月的尘埃;千百年来,你们用高贵的人格感动我们的心灵。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甫忧国忧民的呼号; ,; , 。
22.下面是马克吐温的一篇微型小说《丈夫的账单》,仔细阅读会发现其中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情节,每个情节不超过8个字。(4分)
丈夫的账单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提前七天预付女打字员的薪水(支出金额)
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
同女打字员共进一次晚餐(支出金额)
给妻子买衣服(一大笔开支)
给岳母买大衣(一大笔开支)
招聘中年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主要情节:①招聘女打字员 ②喜欢上女打字员 ③ ④ ⑤拟重招中年打字员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请以留住心底的那缕阳光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均读d,A.摒读bng,濒读bīn,其余读bn,C.读音分别是cun、cuān、cuān、cun,D.nin、zhēn、niān、zhān)
7.C(原文中并无这一信息,属无中生有)
8.D(如果能对含汞废弃物采取比一般生活垃圾更严格的处理措施,将有利于减少汞污染,由此可以判断该项错误)
9.D(谢:辞谢)
10.B(两个而都表顺承,连词;A.以:介词,用/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C.虽:虽然/即使;D.为,动词,作为/介词,被)
11.A(B.武涉说此话的用意是希望韩信心念旧恩,借此达到劝说韩信脱离刘邦的目的。C.还有项王听不进韩信建议的原因。D.两人说话效果差别的根本是刘邦的知人善任和项王的不识人才、刚愎自用等)
12.(1)项梁战败,(韩信)又归属项羽,项羽让他做了郎中。(属,归属、隶属以为各1分,整体句意1分,共3分)
(2)项王怜悯他使他活下来,然而一经脱身,就背弃盟约。(怜活辄各1分,共3分)
(3)人对我亲近、信赖,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变心。(亲信易各1分,整体句意1分,共3分)
13.赏罚之政,谓赏善罚恶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故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怨/罚妄加则直士恨。
14.(1)写了落日、(玄)猿、(秋)霜、大雁,(2分)共同构成一幅秋景图,营造了凄凉冷寂的氛围。(2分)(意思对即可)
(2)抒发了作者身逢战乱、年老多病的哀伤,(1分)漂泊异乡,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1分)对国家社会处于动荡的感伤与忧虑。(1分)(一个方面1分,三方面都答对,得满分4分)(意思对即可)
22.③出轨行为最终败露 ④花大笔钱安抚家人 (每答出1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23.参照高考评分标准。
【参考立意角度】
(1)回忆成长过程中得到的关心、爱护、温暖、鼓励等。
(2)在人生的低谷坚守内心的希望、理想、追求等。
(3)以积极阳光的心态去看待人、事、社会等。
附:《九日》鉴赏
此诗是大历二年(767)重九日杜甫在夔州登高之作。诗人联系两年来客寓夔州的现实,抒写自己九月九日重阳登高的感慨,思想境界和艺术造诣,都远在一般登高篇什之上。
首联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在客中,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秋佳色。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便在诗行中活现 。
颔联诗笔顿转。重九饮酒赏菊,本是古代高士的传统,可是诗人因病戒酒,虽抱病登台,却无分饮酒,遂也无心赏菊。于是诗人向菊花发号施令起来:菊花从此不须开!这一带着较强烈主观情绪的诗句,妙趣神来,好象有些任性,恰好证明诗人既喜饮酒,又爱赏菊。而诗人的任性使气,显然是他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使然。这一联,杜甫巧妙地使用借对(亦即沈德潜所谓真假对),借竹叶青酒的竹叶二字与菊花相对,萧散不为绳墨所窘(《诗人玉屑》),被称为杜律的创格。菊花虽是实景,竹叶却非真物,然而由于字面工整贴切,特别显得新鲜别致,全联遂成为历来传诵的名句。
颈联进一步写诗人瞩目遐思,因景伤情,牵动了万千愁绪。诗人独身飘泊异地,日落时分听到一声声黑猿的啼哭,不免泪下沾裳。霜天秋晚,白雁南来,更容易触发诗人思亲怀乡的感情。诗中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作对照,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由于肺病,更是因为乡愁撩人啊!
尾联以佳节思亲作结,遥怜弟妹,寄托漂零寥落之感。上句由雁来想起了弟妹音信茫然;下句哀叹自己身遭战乱,衰老多病。诗人一边诅咒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一边惋惜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亡,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发泄出更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
《淮阴侯列传》(节选)参考译文
淮阴侯韩信,是淮阴人。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但刘邦还是不认为他是个奇才。韩信又多次和萧何谈天。萧何认为韩信是奇才。萧何对刘邦说:那些军官是容易得到的,至于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是普天下也找不出第二个来的。大王假如只想老做汉中王,当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就没有可以商量大计的人。只看大王如何打算罢了。汉王说:让他做大将。萧何说:太好了。
楚军失去龙且后,项王害怕了,派盱眙人武涉前往规劝齐王韩信说:天下人对秦朝的统治痛恨已久了,大家才合力攻打它。秦朝破灭后,按照功劳裂土分封,各自为王,以便休兵罢战。如今汉王又兴师东进,侵犯他人的境界,掠夺他人的封地,已经攻破三秦,率领军队开出函谷关,收集各路诸侯的军队向东进击楚国,他的意图是不吞并整个天下,不肯罢休,他贪 心不足到这步田地,太过份了。况且汉王不可信任,自身落到项王的掌握之中多次了,是项王的怜悯使他活下来,然而一经脱身,就背弃盟约,再次进攻项王。他是这样地不可亲近,不可信任。如今您即使自认为和汉王交情深厚,替他竭尽全力作战,最终还得被他所擒。您所以能够延续到今天,是因为项王还存在啊。当前刘、项争夺天下的胜败,举足轻重的是您。您向右边站,那么汉王胜,您向左边站,那么项王胜。假若项王今天被消灭,下一个就该消灭您了。您和项王有旧交情,为什么不反汉与楚联和,三分天下自立为王呢?如今,放过这个时机,必然要站到汉王一边攻打项王,一个聪明睿智的人,难道应该这样做吗?韩信辞谢说:我侍奉项王,官不过郎中,职位不过是个持戟的卫士,言不听,计不用,所以我背楚归汉。汉王授予我上将军的印信,给我几万人马,脱下他身上的衣服给我穿,把好食物让给我吃,言听计用,所以我才能够到今天这个样子。人家对我亲近、信赖,我背叛他不吉祥,即使到死也不变心。希望您替我辞谢项王的盛情!
篇4:高一期中语文试卷以及答案参考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佝(gōu)偻逡(qūn)巡旋(xuàn)涡东西二阃(kǔn)
B.缱绻(qiǎn)撇(piē)开癖(pǐ)好玲珑剔(tī)透
C.干瘪(biě)孱(càn)头趿(jí)拉石室金匮(guì)
D.攻讦(jié)给(gěi)予潜(qián)藏残羹冷炙(zh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A.寒喧钳制走投无路命运多舛
B.烟霭斑驳刮垢磨光抱残守缺
C.自戕妥善礼上往来销声匿迹
D.遐思急剧迫不急待破釜沉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
A.办公室里,犯了错的我,低垂着脑袋,听任班主任批评教育,不赞一词;我想,他独自说完之后,事情也就算了。
B.直到受审,刘汉这个曾不可一世的商界“狂人”才痛定思痛地说了句心里话:“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吃,我落到今天这下场,教训真是刻骨铭心。”
C.一走进校园,放眼望去,桃林中片片桃花尽情绽放,煞是美丽,好一派生机盎然、万卉争荣的景象。
D.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挥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文学经典是指具有极高美学价值的伟大作品,它们在漫长历史中经受考验获得地位,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
B.柳永自从步入词坛以后,北宋词坛创作面貌为之一新,出现了新的格律和更丰富的创作内容,词坛有了第一位专业词人。
C.20世纪80年代初,当西服重新在国内出现时,被赋予了开放的符号意义,穿不穿西服则有了保守与否的政治含义。
D.京剧兴盛之后,徽剧艺人多学唱新腔,作为一种剧种的徽剧日渐衰弱,新中国成立前甚至濒临消亡。
5.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授予官职)微以自文于君亲(文饰)
B.等之未有贤于鲧者(等待)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处死)
C.虽董之以严刑(督责)专以射为戏,竟死(竟然)
D.公始常欲奇此女(以…为奇)以沛为朕汤沐邑,复其民(免除赋税徭役)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在文学上,他提出“兴复古学”的主张。他自幼勤学,所读之书必手抄六七遍,将自己的书房命名为“七录斋”。
B.《东方和西方的科学》中“光明从东方来,法则从西方来”是说科学基础、黄金规则、道德热忱等来自东方的“光明”,而实验精神、科学方法等则来自西方的“法则”。
C.《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庄子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所著。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道理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在思想方面,庄子提出了“兼爱”、“无为”思想。
D.《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其“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更为后世史家所推崇。
7.下面文段从四个方面介绍了端午节,请分点概括,不超过16个字。(4分)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传说爱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江殉国,后人为追怀其高洁情怀,便以该日为节,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端午节又有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别名,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有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古时,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持菖蒲、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这些习俗,在我国南方地区保存较完善。近年来,受中韩端午申遗之争的影响,端午节以及相关的端午文化正越来越多的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东南亚、澳洲、美洲、欧洲等地的若干国家,都有民间团体在端午日举行各种活动,端午节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节日。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汉王既用滕公、萧何之言,擢拜韩信为上将军,引信上坐。王问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向争权天下,岂非项王耶?”曰:“然。”“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
信再拜贺曰:“唯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楚,请言项王为人。项王喑噁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谨,言语呴呴,人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印勭繁祝?滩荒苡耄?怂?礁救酥?省O钔跛浒蕴煜露?贾詈睿?痪庸刂校?寂沓牵?直骋宓墼迹??郧装?酰?詈畈黄健V詈钪??钔跚ㄖ鹨宓劢?希?嘟怨橹鹌渲髯酝跎频亍O钔跛???薏徊忻鸲嘣梗?傩詹桓剑?亟儆谕?糠??C?湮?酝酰?凳?煜滦模?试黄淝恳兹酢=翊笸醭戏雌涞溃?翁煜挛溆拢?尾恢??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人。唯独邯、欣、翳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且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约,大王当王关中,民户知之。大王失职之蜀,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
于是汉王喜,自以为得信晚,遂听信计,部署诸将所击。八月,汉王东出,秦民归汉,汉王遂诛三秦王,定其地,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韩信之谋也。
(节选自刘向《新序》,有删改)
注:?(wán):磨损。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王自断勇仁悍强,孰与项王断:判断
B.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臣服
C.百姓不附,特劫于威强服耳附:依从,依附
D.民无不恨者恨:痛恨
9.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今楚强以威王此三人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
B.因问王曰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C.大王之入武关而不在使者之目
D.今大王举而东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王刘邦采用滕公、萧何的意见,提拔韩信,拜韩信为上将军,并放下架子,虚心请教韩信,终于战胜了不可一世的楚霸王项羽。
B.当刘邦问计于韩信时,韩信为感谢刘邦知遇之恩,把自已在项羽军营里了解的情况和项羽犯的错误都告诉了汉王刘邦。
C.韩信认为,项羽的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扎营彭城、放逐义帝、任人唯亲、任用降将、失去民心,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
D.汉王深为韩信推心置腹的谋划而高兴,并采纳其计策,马上部署将领落实韩信的谋划,最终有了“收诸侯兵讨项王,定帝业”的局面。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背义帝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3分)
译文:▲
(2)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译文:▲
(3)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3分)
译文:▲
三、诗歌鉴赏(7分)
12.阅读《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第四节,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
是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
你以伤痕累累的-
喂养了
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腾的我;
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
去取得
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祖国呵,
我亲爱的祖国!
(1)既然“我”只是“你”的“十亿分之一”,又如何能成为“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这样的表达是否矛盾?请说明理由。(3分)
▲
(2)本节文字主要采用了哪一种手法抒发情感?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4分)
▲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其身正,▲。(《论语?子路篇》)
⑵汩余若将不及兮,▲。(屈原《离-》)
⑶亦余心之所善兮,▲。(屈原《离-》)
⑷廉颇闻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⑸▲,能克终者盖寡。(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⑹▲,择善而从之。(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⑺▲,生长明妃尚有村。(杜甫《咏怀古迹》)
⑻亦以明死生之大,▲。(张溥《五人墓碑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
生命的滋味
①几年前的一个夜里,我走在马路上,路边停满了车,走着走着,一只,两只,几只小猫从车底跑出来,似乎想跟我玩。我朝它们走去,才看见猫妈妈紧张地看着这几只小猫,更紧张地看着我。这一家人在城市里流浪,它们会幸福吗?
②更早几年,还在学校,夜里我们骑着车,经过学校里的小河,一只猫妈妈带着自己的几只小猫正在行进的途中,它们大概是搬家了,顺着铁栅栏往校墙外走。见到我们,猫妈妈加快了步伐,一溜烟消失了,小猫也紧紧跟随,但还是有一个落下了,嗷嗷地叫唤。同学想把小猫抱走,我说,一会它妈妈会来找它的,我只是这么说。它们最后团聚了么?
③前几天,我们去一处废弃的厂房考察,天气已经变凉,我们穿着厚厚的衣服小心翼翼地穿过铁丝网,来到一片荒废的建筑里。厂房里的机器早已搬空,玻璃都被敲碎,剪断的铁丝电线从高高的房梁上垂下。地面上堆放着杂物,墙上留下了涂鸦,有个地方写着:“阿凡提到此一游”。同事拽着我,感觉很害怕,说如果天再暗一点,真的像-里的绑架现场。这是被城市遗忘的地方,曾经机器轰鸣,而在我们的眼里,未来它将熙熙攘攘。而今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厂房的东侧空地长满了树木和没膝的杂草,周边的水泥地上长出了许多的野草。只是这生命不被承认,迟早有一天它们要接受割除和改造,成为与一片欣欣向荣的商业所匹配的景观。
④当我们准备离开时,我受好奇心驱使,来到一间小屋,想看墙上还未揭掉的字纸,却在地上,一处辨不清是毛毯还是沙发皮套的堆放物里,发现四只团在一起的小黑狗,它们的身体半截盖在被子之下,虽然简陋,却能给它们足够的温暖。离开之后,我们沿着马路继续考察,一只母柴狗甩着-穿过花坛,遥遥地看了我们一眼。厂房已经荒废多年,沿着马路的一边为了美观故意刷上了明亮的漆色,我曾预想会在那里遇到流浪汉,却发现那里有狗的一家。它们会不会饿肚子,小狗长大之后,会继续流浪吗?
⑤不得不承认,这些疑问其实包含了作为人的我的自我关怀。生而为人,我们为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我们会为自己庆生,为亲友厚葬,我们设计并遵守种.种制度和规则,并且一生都在理性和非理性、守序和失序之间挣扎。然而在人群之外,在更广阔的空间里,生命简单而野蛮。一只小猫从无到有,从一团肉泥成长为捕食能手。一只从未受过宠爱的流浪狗照例每天觅食、哺育,却从未听说有哪只狗因为生活压力而-。生命脆弱,死亡的威胁从未消失过,然而这些生命却从未因为顾虑明天而自断。
⑥人生之中有许许多多无可奈何的事情,痛苦与烦恼常存,有时出自强烈的打击,有时出自难以更改的性情。幸福-常常难以企及,想要得不到,得到不想要,-动的-更加重了不幸的感觉,记忆里的伤痕和幻想里的末日让人更容易离开现实,变得像亡命之徒,与自己作着旷日持久的追逃噩梦。然而在计算收入和个人颜面的房间之外,世界以无比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生灵,让它生,让它快活,让它以本能延续自己,而非用道德和律法、成文和不成文的规矩裁定它的本质,羁押它的未来。
⑦当有一天,我们迎来了死亡。人生中曾有的痛苦喜乐也随我们一同死亡。生命中的各种滋味与我们同生同死,并且,因为苦,我们识别出了甜,因为甜,我们识别出了苦——残缺与完美,虚浮与实在,与我们同生同死,并因为我们身处其中一端,我们也同时拥有了另一端。(选自第1期《散文》,有删改)
14.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描绘树木、杂草、野草的繁盛景象?(6分)
▲
15.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⑤段中两处划线句的含意。(4分)
(1)生而为人,我们为生命赋予了重重的意义和价值。
▲
(2)从未听说有哪只狗因为生活压力而-。
▲
16.第⑥段中,画线部分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
17.结合全文,探究第⑤段中“不得不承认,这些疑问其实包含了作为人的我的自我关怀”句的丰富内涵(6分)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0题。
文学的“粥化”
①要是没有敦诚、敦敏两兄弟,和张宜泉写给曹雪芹的诗,还真不大相信《红楼梦》里作者自己说的,他是在“茅椽蓬牖,瓦灶绳床”的贫困状态下,“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地进行创作的。
②敦氏兄弟这两句诗,“满径蓬蒿老不华,举家食粥酒常赊”,举家食粥,也许有诗人的夸张,有酒可赊,说明还不到断顿的程度。但曹雪芹晚年的艰难,是确凿无疑的。
③喝粥的人能写出如此伟大的作品,真让我们吃干饭的人羡煞愧煞。
④于是我相信,粥与文学或许有些因缘。郑板桥在山东做官的时候,给他家人写信,就说十冬腊月,凡乞讨者登门,务饷以热粥,并佐以腌姜,可见他是对粥比较了解的文人。苏东坡在《大风留金山两日》写过“半夜不眠听粥鼓”,描写了寺庙里的和尚,是怎样等待着天亮以后的这顿粥的。因为和尚没有晚餐这一说,连做梦也惦着那碗热烫的稀粥。
⑤食粥,可分主动与被动两类。主动食粥者多半系快活之人,为使食物更滋润地进入肚子,或“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考虑到肠胃的消化能力实际需要,才喝粥的。这时候,粥是辅助食品,不唱主角。一旦粥挑了大梁,那就成了被动食粥,非喝不可,不喝不行,粥稀得可以照见人影,喝的人通常就不快活,或很不快活了。所以,饥饿只能产生现实主义,如曹雪芹,而吃饱了以后的作家,如当下你我之辈混迹于文坛者,只能写出打呃文学,大概也不是什么妄言。
⑥虽然粥和饭成份相同,但形式颇异,一为流体,一为非流体,区别在于水和米的比例上。由此可见粥的特点就是水份比较多,而干物质比较少。粥可以填满胃部,但不耐久,两泡尿一撒,就饥肠辘辘了。在文学范畴里,凡兑水太多,言之无物者;凡米粒甚寡,内容空洞者;凡文字游戏,华而不实者;凡思想浅薄,识见鄙陋者;凡前车后辙,老调重弹者;凡鸡零狗碎,茶杯**者;凡无病呻吟,感情廉价者;凡假冒伪劣,粗制滥造者……[1]这些当代文坛屡见不鲜的现象,大概都可称之为文学的“粥化”危机。
⑦社会需要货真价实的精神食粮,读者需要结结实实的文学营养,这是时代赋予作家的使命。
⑧但是,不幸的是,在当下物质第一的世界里,那些自以为是永垂青史的大师级作家,那些自以为是千古绝唱的了不起作品,之所以愈来愈不堪入目,愈来愈被人不以为然,就是由于他愈来愈多地兑进太多的水,而愈来愈少地放进米粒。若是减去那些大家看腻了的老套路、变换不出新花样的性描写、令人恶心的陈词滥调,和大家都能猜想到的情节、故事、结局,就实在没什么干货了。文学出现了“粥化”现象,十之-,是由于作家的那块地里,打不出几粒粮食的缘故。
⑨如今,把煮粥的办法运用到文学上来,几乎成为作家的手段:本是短篇,硬拉扯成为中篇;本是中篇,拼命兑水,扩充膨胀,以长篇面貌出现。一部作品叫好以后,跟着拷贝出若干同类项的复制品,影视剧取得成功以后,立马一鸡两吃,长篇小说跟着上市。在经济效益上,也许能有可观的收入,但读起来,就很不舒服了。因为往粥里掺的是水,至少不硌牙;可是往小说里掺的东西,味同嚼蜡,那就令人反胃了。说不定还会混入一点三聚氰-,那可就害人了。
⑩“粥”字若没有其中的“米”字,就是“弱”。因此,弱化的作家,写出粥化的文学,是一点也不奇怪的。让读者喝这样光灌大肚的粥,实在是有愧于掏钱买书的读者。其实,文学作品,有多少米,做多少饭,绝不拼命兑水,属于职业道德。《红楼梦》里有一回说到给贾母开饭,竟无法多出一碗来给别人吃,于是从贾母嘴里,便说了那句“可着头做帽子”的成语——这对作家来讲,倒是至理名言。(有删减)
18.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行文脉络。(6分)
▲
19.文章第⑥段和第⑧段两处画线句子分别有什么特点和作用?请简要概括。(6分)
20.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当下文学“粥化”的原因。(6分)
七、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李嘉诚说:“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人生亦如是,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如果你等待别人从外打破你,那么,你注定成为别人的食物;如果能自己从内打破,那么你会发现,自己的成长相当于一种重生。
请以“打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文体正确;④不得抄袭;⑤不盲目抒情,不无病呻吟。
一、基础知识与语言文字运用
1.B(A项“旋涡”中的“旋”应读为xuán,C项“趿拉”中的“趿”应读为tā,D项“给予”中“给”应读为jǐ。)
2.B(A项,寒喧—寒暄;C项,礼上往来—礼尚往来;D项,迫不急待—迫不及待。)
3.A(A.原指文章写得好,不需要再添加一个词语,现也指一言不发。B.痛定思痛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之后,回想以前的痛苦。C.万卉争荣:春季很多种鲜花争相开放。常比喻事物丰富多彩,景象繁荣兴盛。D.项“一挥而就”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指绘画、书法和写文章,一动笔很快就完成了。形容才思敏捷,才智聪颖。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4.D(A.具有丰富心灵和提升人生境界的价值不可低估,句式杂糅,应删除“具有”或“不可低估”;B.中途易辙,应把“自从”放在句首;C.缺少主语,删除“当……时”。)
5.A(B.等:比较C.竟死竟:一直到D.奇:使…与众不同)
6.C(“兼爱”思想是墨子提出的。)
7.起源传说(或起源)节日别名(或别名)民俗活动(或习俗)文化影响(每点1分)
二、文言文阅读
8.D(恨:遗憾。)
9.A(A,”以”都是凭借的意思;B,趁机(于是),通过;C,主谓之间取独,的;D,表承接,表转折。)
10.C(“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于文无据。事实上项羽的军事实力依然很强大。)
11.(1)(项王)又违背了义帝的盟约,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得分点:“背”“亲爱”“王”各1分)
(2)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得分点:“会”“交驰”“当”“纾”各1分)
(3)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郦食其)道歉,邀请(他)坐上座。(得分点:“摄”“谢”“延”各1分)
评分注意:在考点准确落实的基础上,还要看语意是否把握准确,每句的句意不通扣1分。
【参考译文】
汉王刘邦在采用滕公夏侯婴、丞相萧何的意见后,提拔韩信,拜他为上将军,(拜礼完毕)领韩信坐上座,汉王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称赞将军,将军拿什么计策来指点我呢?”韩信表示感谢后,于是问汉王说:“现在大王向东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韩信说:“请大王自己判断,勇敢、仁慈、强悍,您比起项王来,哪个厉害些?”汉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比不上项王。”
韩信拜了两拜祝贺汉王说:“我也以为大王比不上项王。但我曾在项王手下做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项王发怒大声呼喊,千人听后吓得避退,(他有如此威风)却不能任用良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项王见到他人时恭敬谨慎,说话很温和,别人有了病,(他便)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吃。到了别人有功劳应当封赏爵位的时候,直到官印磨损了棱角,绶带破旧了,他还不舍得给人家,这些所说的是妇人的仁慈。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各诸侯王臣服,不驻扎关中,定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诸侯看到项王把义帝迁徙到江南,也都把他们原来的君主赶走,自己在好地方称王。项王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百姓怨声载道,不愿依附他,只不过被他的威力胁迫,勉强服从罢了。项王虽然名义上是霸王,实际上失去了民心,所以说他的强大已变成脆弱。如果大王真能反其道而行,重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人不能被消灭?把天下的城邑封给有功之臣,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率领正义的军队使思念东归的将士跟随,还有什么敌人会不被击溃?况且,分封在秦地的三王都是原来秦朝的将领,他们统领秦地的子弟几年来,被杀死的,数也数不清。又骗众多兵卒投降诸侯王到新安,项王设计坑杀了投降的秦军二十多万人。只有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得以脱免,秦地的父兄痛恨这三人,深入骨髓。现在项王--,凭借威力使这三人仍在秦地为王,秦地百姓并不爱戴他们,大王的军队进入武关之后,秋毫无犯,废除了秦朝的苛刻的法律,与秦民约法三章。而且秦地百姓无不希望大王在秦地称王。同诸侯的约定,大王先入咸阳,应当在关中称王,百姓们都知道这件事。大王失去了关中王的职位,到了蜀地,老百姓们无不感到遗憾。如今大王发兵东进,三秦大地只需要传递您声讨项王的檄文就会立马平定下来。”
在这时,汉王非常高兴,自以为得到韩信太晚,于是听从韩信的计策,部署诸将进攻。八月,汉王向东进攻,秦地百姓都归顺汉王,汉王杀了被项羽封在秦地的三个王,平定了三秦大地,收集了诸侯的军队,讨伐项羽,奠定了帝业:这些都是韩信的计谋。
三、诗词鉴赏
12.(1)不矛盾。从个体上说,我是中国十亿人口中的一个,是祖国的十亿分之一(1分)。但从我的使命来说,“我”要承担起振兴中华的重任,“我”要与祖国融为一体,因而是“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1分)。看似矛盾的内容背后,其实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1分)。
(2)直抒胸臆(1分)。先以“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来抒发与祖国融为一体的情感(1分);再以“你以伤痕累累的-喂养了”“我”,抒发对祖-亲养育之情的感激(1分);最后以“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表达出强烈的献身之情(1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3.⑴不令而行⑵恐年岁之不吾与⑶虽九死其犹未悔⑷肉袒负荆
⑸有善始者实繁⑹简能而任之⑺群山万壑赴荆门⑻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14.①将上文的“而今它仍然具有生命力”具体化;②丰富人类之外的其他生命的存在形式——猫、狗代表了动物,树木等则代表了植物;③以恶劣生存环境下树木、野草、杂草的繁盛,揭示生命简单而野蛮的本质;④以繁盛的生命不被人承认,迟早要被人割除和改造的事实,表现出人对生命本质的肤浅的认识。(答出任意3点即可,每点2分)
15.(1)人类因为情感、理性、制度、规则等,让原本应该简单而野蛮的生命变得不再简单(2分,意思大体相同即可)。
(2)狗因为生命简单而野蛮,故而坚韧;人为生命附加了太多的东西,反而脆弱(2分,意思大体相同即可,注意对狗和人两方面的分析,只分析一方面,得1分)。
16.比喻,以“房间”喻指人类狭小的生命视野(2分);对比,在世界对待生命的态度和人类对待自己的态度对比中,呈现人类行为的可悲(2分);比拟(或拟人),赋予世界以无比宽容的情感,体现世界的包容性(2分);排比,一方面将“无比宽容”具体化,另一方面,告诉人们应让所有生命都有自己的存在状态(2分)。(答出手法1分,简析1分;四种修辞,答出任意三个即可。)
17.①以在城市中流浪的猫们是否会幸福,体现作为人的“我”对幸福的关注;②以小猫是否能和猫妈妈团聚,体现作为人的“我”对亲情的关注;③以废弃厂房中“不被承认”的生命,体现作为人的“我”对生命价值的关注;④以小狗长大后是否会继续流浪,体现作为人的“我”对安宁生活的关注。(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18.首先,由曹雪芹食粥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引出粥与文学间的关系的论述;
其次,由食粥不同情形的分析,点明当下文学创作中存在的“粥化”现象;
再次,由社会需要货真价实的精神食粮,引发对文学“粥化”现象原因的分析;
最后,呼吁文学创作中应杜绝“粥化”现象。
(判分建议:“首先”“其次”等表明脉络的词语1分,4点每点1分,答全4点给5分。)
19.[1]排比铺陈,(1分)说明文学领域出现“粥化”危机;(2分)
[2]比喻论证,(1分)形象地指出作家创作素材贫乏是文学“粥化”的原因之一。(2分)
20.从社会层面:物质第一,人心浮躁,评价错位。(2分)
从作家层面:①利益驱动,经济效益至上;(2分)②远离生活,缺乏创作素材和真情。(2分)(说明:每点2分,意对即可。)
七、作文(70分)评分参考等级
等级内容语言结构
63-70所写的人事景物能体现出“打破”的深刻主题。记叙通畅,形象生动,有意蕴。有精巧的构思。
56-62围绕“打破”选材,能揭示“打破”的意思。记叙通顺,偶有病句,明显病句不超过2个。结构完整。
49-55围绕“打破”选材,主题比较明确。能把人事景物记叙清楚,病句不超过5个。结构比较完整。
42-48能围绕“打破”选材,主题不够明确。记叙拉杂,不连贯,病句较多。结构前后缺少照应。
28-41材料与“打破”有关联,主题不明确。记叙文体不明显,语句不连贯,病句较多。结构不完整
27以下文不对题。记叙文体不明显,语句不通。
结构不完整。
注意:①错别字每个扣1分(重复不计),满5分为止;②每少50字扣1分;
③不足300字,不得超过28分;④默写优秀作文,不得超过20分;
⑤抄写试卷的阅读材料,不得超过10分。
篇5:高一历史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50分)
1、下列有关商朝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商朝中央的官职主要有相、卿士等B.商朝建立后,王位一直是父子相传
C.商朝是一个弥漫着神权色彩的王朝D.各方国对商王承担一定的义务
2、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西周贵族的等级秩序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周王——诸侯——士——卿大夫B.周王——卿大夫——士——诸侯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D.士——卿大夫——诸侯——周王
3、《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A.财产B.血缘C.信仰D.地域
4、通过宗法制的实行,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当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①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②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
③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④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
5、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的制度
②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大宗和小宗的地位是平等的
③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④西周宗法制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乙同学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
B.甲同学成为商朝末年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进攻
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
7、“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求其宁息”采取的措施是()
A.颁布秦律B.修筑长城C.攻打匈奴D.推行郡县制
8、秦王朝中央执政机构中,负责监察的官员是()
A.丞相B.太尉C.郡守D.御史大夫
9、唐朝中央政府中,负责决策和审议的机构分别是()
A.中书省、尚书省B.中书省、门下省
C.门下省、尚书省D.宰相府、尚书省
1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所反映的地方统治格局可能出现在哪一朝代()
A.西汉B.秦朝C.西周D.北宋
11、贾谊在《治安策》中建议:“欲天下之治,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国。”西汉政府采取的哪项措施反映了这一主张()
A.削夺列侯的爵位B.颁布“推恩令”
C.削夺王国的封地D.九卿有事,上报中朝
12、反映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的排列是()
①参知政事的设置②丞相制度的废除
③军机处的设立④三省六部制的创立
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④①②③
13、明成祖统治时期,殿阁大学士的职责包括()
①参与军国大事的讨论②备皇帝顾问
③直接统辖六部④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4、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是()
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④扩大了各藩王的权力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清朝君主专制权力的极端强化基本上完成于()
A.皇太极时B.康熙帝时C.乾隆帝时D.雍正帝时
16、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B.实行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
C.建立在对广大奴隶实行专政的基础上D.使所有雅典人都能够跻身统治阶层
17、雅典民主制下,享有民主权利的人不包括()
①外邦移民②奴隶③外国旅游者④雅典城邦男性公民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④D.①②③
18、右图所示的文物,可能属于()
A.武器B.生活用具
C.生产工具D.“选票”
19、《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主要是因为它()
A.审判和量刑有法可依B.内容广泛且条文明晰
C.规定了严酷的债务奴役制D.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20、公民法和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规定的内容不同B.制定的依据不同
C.适用的范围不同D.量刑的标准不同
21、《十二铜表法》的特点有()
①剔除了习惯法中比较野蛮的内容②内容广泛,条文比较明晰
③是最早的罗马成文法④使贵族的行为受到一定限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2、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的“人人”是指()
A.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B.仅仅指原来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公民
C.除了广大奴隶以外的所有自由民D.罗马帝国境内各民族以及外邦自由民
23、17世纪中期,英国社会的进步势力主要包括()
①资产阶级②新贵族③斯图亚特王朝的皇帝④《大宪章》起草者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4、按照英国责任内阁制的惯例,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那么内阁可以()
①首相下台,各部大臣留任②集体辞职,宣布下台
③宣布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④首相重新任命各部大臣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5、下图中所反映的是19世纪中英两国政府的重要国家机构,两者的区别在于()
A.机构性质不同B.人员选拔不同C.决策形式不同D.行政方式不同
26、下列关于英国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制的国家②内阁制、政党制在英国最先得到发展
③今天,英国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④18世纪初,英国内阁制开始形成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7、美国赢得独立后,英国商品仍然大量在北美大陆倾销。主要原因在于()
A.美国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英国
B.美国在北美大陆影响甚小
C.美国的联邦政体限制了其国家职能的发挥
D.美英关系密切,两国经济交流频繁
28、下列关于美国1787年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②使美国建立起了共和制度
③使美国建立起邦联制国家④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9、下列有关美国两党制的介绍,正确的是()
A.从联邦政府建立之日起,两党制就成为美国分权制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B.民主党、共和党分别是代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利益的政党
C.两党交替执政的局面在二战前被打破
D.两党制不仅影响总统选举,地方选举也受两党操纵
30、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畬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A.华盛顿B.拿破仑C.克伦威尔D.俾斯麦
31、1787年宪法中规定,必须由人民投票决定的有()
①具体的法律②总统的产生③众议员的产生④法官的确定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32、华盛顿在其的告别演说(Washington′sFarewellAddress)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非常强调的是()
A.中央集权原则B.自由平等原则C.司法独立原则D.分权制衡原则
33、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B.“权力制衡”C.分权制D.联邦制
34、法国以共和制为政体形式的统治得到最终确立是在()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D.法兰西第四共和国
35、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①选举②议会立法③保留君主④内阁拥有权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6、下列条约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协定关税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传教
37、右图中所列的四个城市中,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没有遭到英法联军进攻的是()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②③④
38、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A.开始于侵略者对广东沿海的进攻
B.侵略者的目的在于占据中国的市场和掠夺中国的财富
C.推进到清朝的统治中心京津地区
D.外国侵略者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
39、《资政新篇》载:“倘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这是洪仁?阅囊皇录?芙岬慕萄?()
A.安庆失守B.天京事变C.北伐失败D.天京陷落
40、《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经济主张方面的关系是()
A.完全一致B.相辅相成C.继承发展D.互为相反
41、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客观原因是()
A.未能制定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B.缺乏科学革命纲领的指导
C.领导集团的内讧D.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
42、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
A.具有资本主义性质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要求与愿望D.是太平天国的反帝革命纲领
43、与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新的时代特点表现在()
①运动规模空前巨大②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③《天朝田亩制度》的平均主义思想④《资政新篇》的资本主义色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4、《马关条约》中规定:“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从中可以看出导致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工业举步维艰的一个因素是()
A.外资工业在中国的兴起B.外资工业享有免税特权
C.民族工业没有资本优势D.民族工业没有技术优势
45、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打开中国国门B.帮助清政府维护统治
C.镇压义和团运动D.占领中国
46、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图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
A.第一次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47、“春愁难遭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法战争B.抗日战争
C.日俄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48、191月,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孙中山所说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爆发B.中华民国成立C.清朝统治被-D.《临时约法》颁布
49、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到:“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武昌起义B.黄花岗起义C.北伐战争D.南昌起义
50、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共和国,然而民主政治却难以实现,其根源是()
A.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B.南京临时政府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D.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缺乏民主精神
Ⅱ卷(非选择题)
二、填写关键词(每空1分,共计20分)
51、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制以及血缘关系所维系的制,构成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征。
52、秦始皇首创的制度,体现了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秦朝中央官制和制的实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中央对地方进行的统治。
53、制、九品中正制到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
54、明朝废除制度,设立内阁,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清朝的设立,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55、雅典民主是的产物,是一种“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56、的制定,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则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57、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了原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制度确立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的权力结构。
58、是几千年来我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同时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的新内容和新意义。
59、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拓展、掠夺的必然结果。
60、清末错综复杂的矛盾交会,使成为辛亥革命的突破口;辛亥革命使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三、材料题(61题17分,62题13分,共计30分)
6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权力,为非法权力。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而有害。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兵,皆属违法。……
──《权利法案》
材料二:本宪法所赋予一切立法权,应操于联邦国会,国会包括参议院和众议院。
众议院由各州人民每两年选举的议员组成……
行政权应操于美利坚合众国总统。……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总统应为联邦的陆海军及奉调为联邦现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
联邦的司法权应操于法院及联邦国会得以随时规定并设立的各种低级法院……──1787年《美国宪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权利法案》从哪些方面限制国王的权力?(3分)
(2)根据材料二,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6分)
(3)综上所述,两国分别实行了什么政体?其核心特征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人类社会怎样的发展方向?(8分)
62.阅读下列四幅图片:
图一: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图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图三:甲午中日战争形势示意图图四:八国联军侵华形势示意图
请回答:
(1)列举以上每次战争期间签订的主要不平等条约。(5分)
(2)综观以上各图反映了中国当时怎样的政治局势?(2分)
(3)面对这样的形势,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主要的抗争活动?(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BCBCAADDBABDDAD
题号16171819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DDDACBBACADCCDA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
答案DDDAAADBBDDCCBC
题号4647484950
答案BDBAA
二、填写关键词(每空1分,共计20分)
51、分封、宗法52、皇帝、郡县
53、察举、科举54、宰相、军机处
55、小国寡民、成年男性56、十二铜表法、民法大全
57、分权与制衡、联邦58、天朝田亩制度、反侵略
59、海外市场、生产原料60、武汉三镇、民主共和
三、材料题
61.(第一问3分;第二问6分;第三问8分,共计17分)
(1)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每点1分,共计3分)
(2)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民主原则。(每点2分,共计6分)
(3)①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每点2分,共计4分)
②特征:代议制民主;(2分)
③发展方向: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2分)
62.(第一问5分;第二问2分;第三问6分,共计13分)
(1)《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天津条约》、《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每点1分,共计5分)
(2)列强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2分)
(3)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每点2分,共计6分)
篇6: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自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
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 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
3、下列选项中,通过直接变革宰相制度来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
①西周实行分封制②西汉设置刺史③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④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元书地理志》载:“自封建变成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为统治如此广阔地域,元朝实行
A、二府制 B、三省制 C、行省制 D、三司制
5、关于清朝军机处,不正确的表述是( )
A、军机处工作效率高 B、军机处是位于六部之上的中央最高行政决策机构
C、军机大臣由皇帝的亲信、重臣组成 D、军机处能接触军国机要
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监察和谏议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监察、谏议制度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B、明清时期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
C、宋代独立的谏议机构是谏院
D、监察制度的完善有利于从根本上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7、如果约翰是伯利克里时期的一个雅典公民,那在他身上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和他的妻子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
B、他可能被推举为法官
C、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D、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8、下列各项中,哪些能够协调古罗马贵族与平民的利益关系
①元老院 ②公民大会 ③保民官的设立 ④执政官的设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英国历史学家约翰索利说:“如今有个趋势,人民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的民主制度”为现代社会提供的借鉴有
①差额选举制 ②任期制 ③议会制 ④保护人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鸦x战争的最终结局从根本上取决于:
A、战争中交战双方的指导方针 B、军事武器的优劣
C、国民素质的优劣 D、社会制度的进步与落后
11、定都天京后,天王临朝时,只有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几个王可以进见,其他官员都排列在大门内,按照仪式跪拜,呼喊“万岁”,这些表明
A.太平天国政权具有封建化趋势 B.太平天国政权已转为封建政权
C.清朝用封建思想腐蚀太平天国 D.洪秀全已经成为封建地主阶级代理人
12、太平天国运动的最主要历史功绩是( )
A.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 B.担负起反侵略反封建的双重任务
C.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配合了亚洲第一次民解运动高潮
13、罗马法第一条规定:“假如法院需要你到场时,你有义务要去,假如你不去,传唤你的人有义务在两名整人的协助下强迫你去;假如你犹豫或企图逃走,传唤者有权将你抓去。假如被告因年老或生病无法移动,传唤者有义务为他准备交通工具。假如原告及被告已到场,诉讼必须在日落前完结。”
A、罗马法影响深远 B、罗马法的规定太啰嗦
C、罗马法是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 D、罗马法主张轻罪重罚
14、下列关于美国议会选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参议员由各州政府推荐 B、参议员无论州内人口多寡,均为两名
C、众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 D、每州众议员人数与该州人口成正比
15、19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形成并得以完善,其主要特点是()
①国王是国家元首,但“统而不治”②内阁对国王负责
③责任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 ④议会取得了对行政的监督控制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②④
6、香港回归时,英国王储查尔斯代表英国参加了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这说明
A、英国王室仍然行使外交权力 B、英国王室的政治地位有所提高
C、英国王室可以取代内阁和首相 D、英国王室在对外交往中代表英国
17、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18、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帝国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19、鸦x战争爆发具有必然性,其主要依据是
A.虎门销烟给英商造成巨大损失
B.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需要更多的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
C.英国军事力量比中国强大
D.英国需要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工业革命成果
30.中国近代史以鸦x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D.民族矛盾取代阶级矛盾
二、主观题:本答题共两小题,共40分。请在答题卷上作答。
21.通过历史上不同社会时期不同国家社会政治制度的建设,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社会政治文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这是因为这种法律使我们心悦诚服。
——伯利克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时的演讲
材料三:耶林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惟有法律的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四:近代主要政体形式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是什么?(1分)该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
(2)结合材料一回答,唐太宗时期,假如国家要在江南修建一项水利工程,其正常的运行程序是 (2分)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吏部 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吏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3)材料二中“全体公民”的实质含义是什么?(2分)
根据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雅典城邦,你会看到 (3分)
A、终身制的君主 B、世袭制的君主 C、公民大会 D、民众法庭 E、五百人议事会
(4)材料二与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4分)
(5)古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标志是什么?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什么?(2分)
(6)根据材料三的图示,完成下列表格。(12分)
国家 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 政体 政体确立的标志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7)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外政治制度的不同发展模式给你有何启示?(2分)
22、经过近半个学期对高中历史必修Ⅰ(政治文明历程)的学习和探索,具有求知、求真要求的你一定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请结合下列三个历史人物所处的不同时代,思考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
秦始皇 梭伦 华盛顿
请回答:
(1)分别写出以上三位人物对政治体制方面最突出的贡献。(6分)
(2)你对哪种政治体制感兴趣?试对此进行评价。(4分)
参考答案
BDACB DACAD AACAB DDBBA
31、
(1)三省六部制(1分)特点:相权一分为三,三省相互联系,相互制约。(2分)
(2)D(2分)
(3)祖籍本邦、拥有一定财产的成年男性(2分)
(4)C.D.E(选对一个1分,三个全部选择正确得4分,错选不得分)
(5)材料一所示政治制度的实质是封建君主专制,材料二反映的是奴隶制民主政治。(4分)
(6)《十二铜表法》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7)
国家 走上资本主义民主道路的方式 政体 立法文件
英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议会制君主立宪 《权利法案》
美国 美国独立战争 总统共和制 1787年宪法
法国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议会共和制 1875年宪法或《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德国 德意志的统一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1871年宪法或《德意志帝国宪法》
(8)尊重不同的政治文明;从本国国情出发,选择合适的政体,不能照搬别国模式;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
三、问题探究(共10分)
32、
(1)秦始皇: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2分)
梭 伦:将雅典引向了民主制度(2分)
华盛顿:确立了美国总统共和制(2分)
(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利:巩固统一,维持大国政治秩序和社会的稳定、文化的凝聚、民族间的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造成腐朽、暴政,激化社会矛盾;阻碍民族创新与进步。
雅典民主制:
利:人民主权,轮番而治;集体管理的新形式,伟大文明的催化剂;公民可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权力机构相互制衡;有利于维护部分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以及文化的创造和小国城邦的繁荣。
弊:民主的狭隘性;社会不公的暴力机器。
美国总统共和制:
利:权力的制约与平衡;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独裁局面出现;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维护统一,社会稳定。
弊:花费太多,加重纳税人负担;办事效率低下,相互扯轴现象。
(说明:任选一种,言之有理即可得4分)
篇7: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
54门礼炮齐鸣28响。礼炮齐鸣28响的寓意是 (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了28年
B.有28个民族参加了开国大典
C.人民解放军有28个方阵经过天安门广场
D.有28个民族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这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唱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歌词中“当家作主站起来”指发生在哪一年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
A.19元旦,中华民国成立
B.197月23日,中国共产党成立
C.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x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 )
A.1949年 B.1950年 C.1951年 D.1959年
6.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无数的战斗英雄,其中“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而壮烈牺牲”的是 (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毛岸英
7.毛泽东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据此可知,让毛泽东高兴的是 (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的胜利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一五”计划的完成
8.在我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农村发生的变化是 ( )
A.农民连同土地牲畜都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农民的土地都属于人民公社所有
C.农村实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9.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 )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11.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无关的是 ( )
A.由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 B.规定以一国两制来解决香港问题
C.规定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D.规定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12.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治建设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3.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范围的是 ( )
A.第三产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14.三大改造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采取的政策是 ( )
A.没收 B.赎买 C.摧毁 D.租赁
15.继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实践之后,中国共产党也展开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活动。20世纪中期,我国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其标志是 (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完成 D.““””的结束
16.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组事件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错误和挫折 ( )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 ④人民公社化运动
A.①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8.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19.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广大人民和干部中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 ( )
A.杨振宁 B.李世光 C.邓稼先 D.袁隆平
20.建国后,民主法制曾一度遭到巨大破坏,这主要发生在 ( )
A.解放初期 B.三大改造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时期
21.我国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1966 32.09 32.13 180
1967 29.22 29.25 159
1968 26.05 26.06 138
从表中可以看出生产总值连续两年下滑,其重要原因是 ( )
A.反右斗争的扩大化 B.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共产风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的**
22.“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党和政府为解决“三农”问题而采取的措施 ( )
A.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 B.1953年开始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C.1966—1976年的“” D.近年来开通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23.时代特点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期的历史情况。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
①马“” ②李援朝 ③张跃进 ④毛建国
A.④②①③ B.②③①④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24.阿沛•阿旺晋美,因病于12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他为祖国统一做出的突出贡献是: ( )
A.和平解放北平B.和平解放x藏 C.和平解放x疆 D.解放海南
25.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请问,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选项直接有关 ( )
A.进行了土地改革 B.粉碎了“_”
C.实行了改革开放 D.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26小题14分,27小题11分,共25分。)
27.问答题(11分)
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党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政策是正确的,取得的胜利是辉煌的。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请回答:
⑴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3分)
⑵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及其历史意义。(8分)
篇8: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世界最早的统一国家出现在( )
A.印度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两河流域 D.长江黄河流域
2.某古代文明具有如下典型特征:①有自己的文字体系;②以灌溉农业为基础的经济;③有迄今所知的第一部成文法典;④首创七天一星期的制度。该文明是( )
A.古代罗马文明 B.古代希腊文明 C.阿拉伯文明 D.两河流域文明
3.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而点燃警报的烽火,引得各路诸侯火速前来营救。该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古代的哪一制度( )
A.中央集权制 B.郡县制 C.礼乐制 D.分封制
4.人们说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的时 期,是因为( )
A.百家争鸣 局面的出现 B.战争频繁,诸侯争霸
C.长达百年的变法运动 D.新旧制度的更替
5.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一词由“人民”和“统治”复合而成,这体现出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A.陶片放逐法限制权力过大 B.成年男性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管理
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全体居民均有民主权利
6.有一个欧洲人,他不出国,就能游览地中海沿岸 各地风光。你认为他应该生活在( )
A.罗马帝国时期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古代埃及 D.古代希腊
7.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中国、古印度与古希腊的早期文明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说明( )
①自然环境对早期区域文明有着很大的影响;②人类文明有着多样性的特点;③文字、阶级、国家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共同标志;④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在中古欧洲社会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的是( )
A.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B.西欧城市的兴起
C.丕平献土 D.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9.从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的原因可以看出,早期伊斯兰教具有的历史进步性是( )
A.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体现了普通穷人的要求 D.造就了独特的建筑艺术
10.下面有关日本大化改新背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7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改革势在必行 B.受到中国唐朝的影响
C.新上台的孝德天皇支持改革 D.中下级武士极力主张改革
二、材料解答题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
材料三: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 前的1间,秦军同六国共交战65次。
(1)材料一这句话是谁说的?体现了哪家的思想?(2分)
(2)材料二所反映的内容与他的哪一项变法措施相对应?他的变法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的确立和巩固起了关键作用的又是哪一项?(4分)
(3)结合以上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4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制度的学习、模仿与创新,文化的传播、沟通与交流,是国家走向富强,人类文明得以绵延不绝,不断进步的重要条件。
综观中世纪的世界,东方与西方呈现给人类的是两道迥异的风景,欧洲在____黑暗笼罩之下,人们的意识处于睡眠与半醒状态;而在亚洲:西部,这个沙漠广布,缺少水源,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的阿拉伯半岛上,以伊斯兰教为特点的阿拉伯文明格外璀璨;东部,中国的大唐王朝光照四邻,于是东边那个国土有限、资源匮乏的小小岛国日本,掀起了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制度的热潮,为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中世纪的欧洲,____是怎样使“人们的意识处于睡眠与半醒状态”的?(4分)
(2)阿拉伯人不仅能创造文明,也传播着文明,由于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因此被称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请结合史实说明阿拉伯人获得这个称号当之无愧。(2分)
(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繁荣,往往得益于这个国家、民族在崛起与逐步强大”,阿拉伯人建立了强大统一的国家,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保障。请你写出古代阿拉伯帝国强大表现。(2分)
(4)日本掀起了学习和模仿中国隋唐制度的历史事件叫什么?请结合日本民族的特点,从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
篇9:八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1-10 BADCDBCDDD
11-20 BCABCBADCD
21-25 DCDBA
27.(1)①和平解放x藏;②进行抗美援朝战争;③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2)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或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局面。胜利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愿的宪法或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10: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试卷及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D D B A A B C D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1)商鞅。法家 。(2分)
(2)奖励农耕。允许土地自由买卖。(4分)
(3) 通过变法,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秦国的战斗力不断加强;使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4分,要求结合材料)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1)____是中古西欧占统治地位的思想。①谁反对基督____,谁就要受到教会的打击迫害;②教会垄断教育和文化;③ 教士向人们宣读《圣经》,宣传教义,将基督____响传到城乡的各个角落。(4分)
(2)阿拉伯人改造了 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并传播到欧洲。(2分,答案不唯一,举一个史实即可)
(3)①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②帝国初期的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十分发达。③首都巴格达位于东西方商业要道上,居民达到百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帝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2分,任意两条即可)
(4)大化改新。(1分)
日本民族具有善于学习的特点。(1分)我们要善于学习,吸收世界先进制度和文化,要 有改革创新精神,与时俱进,进一步加大对外开放。(2分)
【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及参考答案】相关文章:
3.初一历史期中试卷
6.高一历史期中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