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学实录
“edisonyiw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学实录,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学实录,希望大家喜欢!
篇1: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学实录
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学实录
学生在优美的动漫乐曲《栀子花开》中,坐定。
同学们,我们今天将要讨论的是一个大家很敏感、也很感兴趣的青春期话题《花开应有时》,希望大家用坦诚、慎重的态度来对待这节课。但是我首先要在这里搞一个小调查:你们长这么大了,有没有曾经对异性产生过好感?”
下面一阵窃窃私语,唏嘘声一片。个别女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我笑着说:“有些同学有点不好意思。其实,不同的激素在体内分泌,使男女相吸,这是自然的规律。现在,我给大家讲一个《十日谈》里的故事:
有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一心想把儿子培养成与他一样的人--专心侍奉上帝,没有任何其他杂念。于是他把儿子与外界隔离开来,以避免一切诱惑。儿子长到16岁,除了上帝,什么都不想。父亲想:看来儿子已经修炼成了,可以放回去了。一天他带儿子进城,头一次看到外面的世界,儿子一时反应不过来,很木然,可当看到女人时,眼睛一亮问父亲:“爸爸,这是什么?”父亲很不高兴地说:“绿鹅。”傍晚要回家的时候,父亲问儿子:“你想买点什么回去?”儿子毫不犹豫的说“我要买只‘绿鹅’。”
(学生笑)
我接着说:“这个故事说明这样的情感大家都有,我今天想对你们说的是,青春期间,对异性有好感其实是一件非常自然而又正常的事情,是一件幸福而又烦恼的事情。我们的同龄人小路就有这样的烦恼。我们来看看她的烦恼到底是怎样的?”
“李明借小路的字典用,用完了,李明还给了小路,并对她说:‘字典里夹着一个好东西。’小路一看,原来是张纸条,上面写着:小路,我已默默的.注视你好多天了,每天上课我都要把目光偷偷的转向你,晚上一闭眼,全是你的影子,我现在已经学习不下去了。今天晚上7:00钟到河边谈一谈好吗?”
我抛出问题:“假如你是小路,你是去还是不去?”
大部分的学生说“去。”
“请大家慎重考虑,我们来一个人生AB剧,觉得要去的同学坐左边,不去的同学坐右边。 ”
支持去的同学占多数。
我走向左边,问一个女生:“你为什么说得去?”
“去跟他讲清楚。”
“怎么讲?”
“跟他讲现在时间很紧张,要把精力集中到学习上。”
我说:“你是说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告诉他别往这方面想,是吗?那你的意见呢?”我指了指一个男生问道。
“我没经历过这事,觉得很有意思。”学生又是一阵的笑。
“你的意思是觉得很好奇,所以去。是吗?”
男生点点头。
“说不去的同学你们有什么理由呢?”
右边一女生说:“假如我去了,他以为我去一次肯定会去第二次,下次还会叫我出去。”
“那他很苦恼,你说怎么办?”
“不理他,慢慢地他也就明白了。”
“这的确是一个办法。我想再听另外一个同学的意见。”
又一个女生站起来说:“晚上出去很危险,而且别人看见了,会传到老师和家长的耳朵里,到时候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倒是真的。老师和家长的关可不好过。”我表示赞同。
“我们来看看小路的选择。她去了,而且他们经常借故走到一起,经常打电话约会。下面请欣赏小品--《电话**》。有请三位同学!”
学生们热烈地鼓起了掌。
李明扮演者拿起电话,说:“喂,阿姨啊!小路在家吗?”
“不在!”小路的妈妈想挂了电话。
“妈妈,你这么这样!”小路埋怨着妈妈,赶紧抢过电话。
“李明吗?有事?”
“你星期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爬山。”
“是吗?那一定很有趣。我一定去。”小路兴奋地说。
“爬完山我们去动物园。”
“好呀,你都安排好了。我要带什么吗?”
“不用,带上自己就行。”
小路妈妈没好气地说:“有完没完,就知道聊,看看你的成绩成怎样了!”
“知道了,你烦不烦呀!”小路白了她妈一眼。
“小明,听说有一场电影很好看,叫《无极》。我很想去看。”
“对!什么时候我们去看。……”
我说:“他们这样的交往,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会带来什么影响呢?请大家讨论一下。”
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得很激烈。
“现在请代表发言。”
学生1说:“上课肯定听不进去,整天想着和她一起的情景会是怎样。”
“这样下去,成绩会怎样?”我适时引导。
“肯定会下降。”
学生2说:“一起去爬山,看电影这是在浪费时间,没时间学习。”
学生3说:“看刚才她和妈妈的关系就很紧张。”
“对,和父母矛盾会影响情绪。那你们觉得小路的妈妈该不该管。”
“该!”“但要注意方法。”看来,这些孩子对父母的要求还是蛮高的。
学生4说:“浪费电话费。”话音刚落,引起了一阵笑声。
“你倒挺实际的。”
学生5说:“我觉得跟学习没什么影响,可以化为动力嘛!”
我接过话茬:“化为动力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这需要理智战胜情感,你们说对吗?”学生点头表示赞同。“这需要很强的自制力。一般的人很难做到。”
我接着说:“男女生,要交往。那交往中要注意什么呢?希望下面的几条建议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多媒体出示:
1.不必过分拘谨;
2.保持一定距离(特别是心理距离);
3.举止落落大方;
4.文雅庄重,自尊自爱;
5.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
6.不卖弄自己,令人生厌;
7.不过分严肃,不过分轻薄;
8.尊重民族传统,尊重地方习俗。
念完后,我说:“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心中的这份情感呢?父母又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一位母亲的心声:
打出幻灯片:
一个8岁的小男孩对自己的母亲说:“我好喜欢我们班上的一个女同学,我要娶她做我的新娘!”这个母亲告诉孩子:“你喜欢她就要给她幸福,你就要买带花园的房子,买小汽车,送给她钻石项链和玫瑰花,所以你要好好读书,到时候才可以赚钱买这些东西,你才有资格去爱她。”
“是啊。我觉得这位母亲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爱一个人就是要给他(她)幸福,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能力给他(她)幸福,就要努力地去创造给他(她)幸福的条件。作为中学生你只有把爱的种子珍藏在心底,把精力用在自己的学业和个性的完善上。你将来才可以赢得甜蜜的爱情!你现在是读书的黄金时间,中考向你一步一步靠近,你已经没有退路,你要对自己负责,对明天负责,同时也是对你的爱负责。”
见学生听得这么认真,我问:“你们想不想听听老师的心声?”
“想!”学生们喊道。
“好。或许有的同学暗恋一个人,我想提醒你:你现在千万不要去打扰他(她),不要去破坏他(她)平静的生活!爱一个人就是对他好。对他好就是给他自由、尊重,以及配合他的喜好,以他能接受的方式,行你认为善意的好!不管他(她)现在是不是也喜欢你,你都不要去惊动这份唯美而圣洁的感情,你可以把他(她)拥在记忆深处,默默的把他(她)的名字呼唤成一首美丽的小诗,悠悠的把他(她)的肖像倾诉成一曲清丽的小调,甚至把与他(她)的点点滴滴精致成一串串回味无穷的故事!请你把他(她)当成一幅画,远远的,悄悄的去观赏吧!”
古往今来,人们对爱有不同的诠释,现在就让我们来听一曲声情并茂的朗诵。舒婷的《致橡树》。
多媒体播放。学生们听得很入神。
我说:“同学们!爱,非常的美好,但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是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的。爱情之花也应开放在生命之树成熟的季节。”
“现在是我们向中考冲刺的时候,如果此时开花,合不合时节?”
学生没有回答,我扫了一眼平时有传言到我耳朵里的几个同学,他们有的低下了头,有的若有所思……
我接着说:“其实,同学之间的这一份感情不如化为友谊,更纯洁,更轻松。普希金就说过:‘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还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
“就让同学们的友谊之树常青吧!”
播放《友谊地久天长》结束这一课。
贺海燕
篇2:《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案
《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案
《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目的: 职业高中学生的.青春期教育,特别是关于早恋,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当今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学生的观念变化很快,也很前卫。这类问题的教育,我们不能回避、也不能靠堵或压,而重在疏导、在体验中成长。本次活动,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早恋的危害,并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树立学生健康、负责任的性态度。 活动准备: 1、指导学生排练故事、小品。 2、准备有关视频和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利用课件播放《桅子花开》 二、认识异性相吸 让同学给大家讲一个故事:“绿鹅” 三、学生排演小品--《电话**》 四、认知早恋及了解其危害 1、观看视频并交流感受:女生早恋早孕被迫堕胎,自毁前程 2、案例点评:(1、女生早孕致死2、学生早育被开除) 3、图片欣赏 4、小结早恋的危害 五、听朗诵《致橡树》 六、多媒体出示异性交往的原则 七、传递友谊:用握手、击掌、拉勾、拥抱等方式传递友谊。 学生活动,并播放《友谊地久天长》。 八、班主任寄语篇3:心理课《花开应有时》教学反思
心理课《花开应有时》教学反思
20xx年9月,参加了第四届阴江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会课比赛,我以说课比赛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决赛,在山观中学举行的上课比赛中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
一、教学设计思路
青春期的异性同学交往一直是一个较为敏感的话题。这节课的设计是针对高二学生,高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后期,生理上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性机能的成熟和性心理的发展。他们基本上都有一种与异性同学建立亲密关系的向往,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甚至已经进入了“接近异性的狂热期”,但是由于高中生心智尚不成熟,理想主义和自我意识较强,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会面临困惑和各方面的压力,在处理情感问题上不能把握好分寸,常常会影响到学习和人际交往,有时甚至会由于一时冲动做出悔恨终身的事。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青春期恋情,建立一种健康而适度的异性同学关系,这对他们顺利完成最后一年多的学业来说非常重要。
本活动围绕大多数学生一直在私下议论、但又羞于公开谈论的爱情话题,以对自己的爱情天堂的憧憬为切入口,通过一系列问题的探讨,让学生认识爱情之花早开必夭折的道理,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负责任的性态度。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正确面对婚前性行为,了解没有保护的性行为会产生的不良后果,学会做出对己、对他人负责的决定;使学生懂得在高中阶段的异性交往还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懂得只有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感,才有可能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自觉地意识到在爱情这一重大问题上,不应在不适当的时间、不适当的地点,做出不适当的选择。
本课的重点是案例讨论。因为高中生的青春期恋情已是普遍的现象,对于这类问题的教育,不能回避、也不能靠堵或压,而重在疏导。因此,我通过小萍与小军两个主人公异性交往的四个发展阶段及相应问题的分析与讨论串联整堂课,让学生通过案例演示,在互动沟通中深化对自己的认识,权衡异性交往的分寸,树立健康的异性交往观念。
二、教学片段实录
第一部分:营造氛围,导入课题
1. 热身活动
首先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栀子花开》,并跟着节奏一起唱,这首浪漫、优美的歌曲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这淡淡的旋律中,引入本课的讨论话题“我们的爱情之花将何时开放”。
2. 讨论:我憧憬的他(她)
问1:你是否对某一异性同学产生过好感?
问2:你是否憧憬过自己的爱情天堂?
问3:当你对某位异性特别有好感的时候,通常会怎么做呢?
通过前两个问题,肯定青春期对异性好感是自然而正常的事,然后继续问“当你们对异性产生好感的时候,你们通常会怎么做?”同学们谈了自己的想法后,引入本课的案例故事。
第二部分:聚焦案例,呈现观点
这个过程主要从案例故事的发生、发展展开,让学生随着案例故事的进展身临其境,体验感悟。
1. “爱”的萌芽:把主人公小萍和小军交往过程呈现出来,并思考:“你对他们的交往有什么样的看法?如果是你,面对同学的议论、老师的劝告,你会怎么做?”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由男女生分别从自己性别的角度来全班分享。因为对问题的看法,会投射出学生对异性交往的基本观点。
2. “爱”发展:小萍与小军因为同学和老师的注意,关系从“公开”转入“秘密”,他们开始越走越近,关系越来越亲密,直到有一天,小军向小萍提出了“越轨”的要求。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萍会怎么办?(拒绝、同意)理由是什么?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回答时适时用追问技术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猜想可能发生的相继连带事件(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通过一些材料如《藏在书包里的玫瑰》,补充说明越轨会产生的后果,鼓励学生畅谈拒绝的方式。
3. “爱”的烦恼:小萍没有拒绝,两个月过后,小萍发现自己怀孕了。这时小军却撇下她一个人走了。
教师提问:你觉得此时的小萍该怎么办?
这个问题的回答是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师生的'互动答疑来实现的。通过讨论和师生互动答疑让学生懂得发生这种始料不及的事该如何寻求帮助,尽可能避免更大的伤害。
4. “爱”的结果:小萍其实并没有处理好这个事情,最后导致孩子早产了。
教师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提问:你们看了小萍的故事,有何感想?学生在心形纸上写下自己对异性交往的认识和感想,然后全班分享。
第三部分:总结观点,突出主题
把学生的感想、感悟提炼,使学生对异性交往有一个深度认识。
三、教学反思
1. 选题恰当
选择一个适合的话题,这对于上课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青春期的异性同学交往是当今学生、家长、老师最关心的热点话题之一,同时它也是一个相当棘手、难以恰当处理的问题。
本课在内容上较以往可以说是有所突破——从正面跟学生一起讨论是否接受异性的性要求、怀孕、生育等问题。对于这个话题,在刚开始选择的时候有过担心,担心尺度太大,学生在课堂上不敢也不愿谈,但觉得这个话题非常具有现实性:生活中,中学生谈恋爱、发生性关系,甚至有女生还生下了孩子等现象确实存在,回避不代表不发生,回避不代表不谈论,上学期给女生做心理讲座的时候,问到一些青春期生理、心理知识,学生大多不知道、不清楚,后来交流的时候发现他们掌握的很多所谓的知识都是道听途说的,没有一个科学、系统学习的渠道和过程,这更坚定了我上这节课的信念,我觉得把现象、问题摆到桌面上分析远比私下议论的效果好得多。事实也证明,通过这样的正面交流活动,基本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心声。特别是小萍面临几次“怎么办”时,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折射出他们的真实想法。如:对于“他们是否要交往下去”的问题,大多数同学会选择“继续交往”,对于“是否接受性要求”,大部分学生表示“不行”,这对于少数有类似问题的学生,在分享别的同学的选择及其理由时,他们的心灵同样在接受一次自我审视甚至是清理洗涤,这对于他们的自我成长同样是有积极意义的。
2. 准备充分
因为本课的话题比较敏感,学生难免有顾虑,不敢说真话,所以如何利用课堂45分钟让学生敞开心扉、发表真实观点成为本课的活动难点。
为此我做了两点准备:一是将座位重新编排,6-8人一组坐在一起,坐时让每个学生较方便地看到其他组里同学,组与组间呈倒U字型,这种安排是为了降低学生的防备心理,便于形成开放、民主、安全、温暖的课堂氛围,而且,有利于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大胆表现自己,积极参与到小组合作活动中去。二是上课之初先给学生作了关于活动规范的说明,虽然花了一点工夫,但从整节课的学生表现来看,这个环节是成功的,学生都是用坦诚的心与别人交流。在分享感受时,很多同学都是主动分享,且回答有深度,多次得到其他学生自发的热烈掌声。
3. 互动良好
这堂课是借山观中学高二03班的学生开设的,学生都是陌生的,本来我很担心学生不肯说真话,不愿意表露心声,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非常朴实,也非常配合,在说明活动规则和幸运抽奖后,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随着故事情境的深入,学生融入到故事氛围中,身临其境,用坦诚的心与别人交流。从整堂课的实施情况来看,学生活动参与积极性高,互动非常好,课堂上学生的回答内容真挚可信,既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出人意料,非常精彩。
4. 不足之处
总的感觉是,基本上达成事先设置的活动目标,但有些环节的实施细节上,还可以做得更细。比如:
(1) 唱《栀子花开》时,我是让学生站起来跟着音乐唱的,但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因为还处在热身阶段,学生还没有脱离课堂的陌生感,因此,站起来唱的时候有点拘谨,而且唱完整首歌,时间拉得有点长,可以让学生坐着唱,这样更自然、更放松。
(2) 学生在心形纸上写下自己对异性交往的感悟后还可以再升华一下,让学生把这些感悟珍藏,遇到问题时可以拿出来看一下、思考一下。这样做能让整堂课变得更有意义、更有延展性。
通过这堂课,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采取尊重、理解和支持的态度,不简单评判学生想法与做法的对与错,而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自己去讨论、思考,学生是能够在体验中收获异性交往的正确态度的,也是有能力解决好自己成长到路上遇到的问题的。
【花开应有时主题班会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4.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5.教学实录
7.班会主题
8.主题班会
10.母亲节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