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文档 > 教案>师徒课教案和反思

师徒课教案和反思

2024-05-01 07:55: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谈话感发”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师徒课教案和反思,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师徒课教案和反思,希望您能喜欢!

师徒课教案和反思

篇1:师徒课教案和反思

师徒课教案和反思

Lesson 5《Whens  your  birthday ?》教案设计   林口林业局子弟小学 杨菲 1. 教学内容: EEC小学英语五年(上)第五课第五课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学会用英语购买礼物。 (2)句型:What do you want to buy for …..?   I want to buy +人称 +物品.   单词:suit  shoes  knapsack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锻炼学生会学习.爱学习3.教学重难点 学会用英语购买某东西。 4.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教学法、角色表演法、创设情境法等,精讲巧练,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深化教学内容。展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双边活动。 5.教具 录音机、磁带、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Step1、Greeting T: Hello, boys and girls. Ss: Hello teacher、. T: What’s the date today ? Ss: It’s November 12 . Step2、Lead in T: Father` s birthday is coming, so Billy is going to the shop (point to the picture), let` s have a look, what` s in the shop? (suit  shoes  knapsack) T: Let` s listen to the tape , and answer “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Ss: …… Step3、New lesson 听录音,随着录音中提出的问题,来学习新单词,通过实物让学生了解新词的意思,增加了直观性和趣味性,使课堂环节紧凑,提高了教学效果 T:I have a suit.(show the suit) ① Read after me, spell it and follow the tape ② Learn the new word: sleeve  操练:three-two T: suit  suit Ss:suit (clap)the word T:clap the word Ss: suit  suit (clap their hands) T:snap the word Ss:(snap their fingers ) T:write the word Ss:suit  (write the word) ③ T shows another word to learn:shoes.  Read after me, spell it and follow the tape Learn the new word: shoes操练:follow me/(clap)the word(及时纠正个别学生的发音,同时将小图片奖励给这些敢于大声将新单词读出来的学生。) lead in : (knapsack) Now , look here.(出示多媒体课件) who can read Step4.  Action1: guess T: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 I want to buy …. Like me ,write down the sentences . Action2: shopping According to teacher` s card, all the students say “ I want to buy …”,then one student to buy the suit. T: let` s listen to the tape , answer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for … ? And what` s happening” Ss:……  T : Billy chooses the suit carefully, let` s listen to the tape , answer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for…?” Ss:…… T: let `s listen and learn to buy something in the shop. Action3:Ss买东西竞赛活动。Let’s play the game.Look here .I have some picture. There is the score behind the picture .Choose one .You’ll get the score .例如:I want to buy him belt .You got 20. Team1,2,3,  Who can try?  You can choose another picture.  Who’s winner? Step5.Practise:  The students buy a knapsack and use it to play roles with partner ,then show it . Step6. Summary : This class ,We learnt three words and  a sentence pattern Step7 . Homework:1,Write the word a line. 2, Remember the text.   板书: Lesson 5  Whens your birthday ?   suit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for +某人? shoes   I want to buy +某人+某物. knapsack                         Lesson 5《Whens  your  birthday ?》教学反思   林口林业局子弟小学 杨菲   一. 这堂课的案例设计我认为有以下几个亮点: 1.本课题材是学生们买礼物,在导入环节,我采用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呈现新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课堂气氛,通过评价还可以进行旧知的重现,延续书中的故事, 2..在教学实施过中,重兴趣、重成就感、重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交际教学的第一着力点。我设计了各种小组竞赛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游戏新奇多样,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难度不同,适合不同程度的学生,让他们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从而拥有学英语的.自信心。 3、根据学生实情,对教材及教学手段的灵活处理。采用多媒体课件,而且选择了应用性较强的图片;还增加了操练的内容及趣味性。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只有他们动起来,课堂才能活起来。从这堂课的施教情况来看,我深深感受到教师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和教学组织能力以及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我也感受到创设和谐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的必要性。总的来说,我觉得这堂课还算成功,体现出新课程的许多理念,特别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加强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教学活动也是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设计的,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优势,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掌握所学内容。 二. 存在的不足: 1.在单词教学阶段,占用时间长了一点,导致小组竞赛活动时间不够用。 2. 在情境和环节的设计上还需要精益求精。 3. 我发觉有的学生可能是基础较差或是胆小,不敢大胆开口说英语,因此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重点训练这种学生,多关注这些学生。 不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只有经过反思的教学,才是更有效的教学,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优。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我应该更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英语。  

篇2:师徒结队课教案

师徒结队课教案

三年级数学“口算乘法”的教学设计 李琳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需要进位的乘法”和“一位数乘末尾带0的乘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一个因数去乘另一个因数个位,满十怎样进位,掌握口算过程. 三、教学难点 口述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孕伏铺垫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知识。 ⑴ 组织学生听算练习。 6×4 9×3 5×3 9×7 8×5 7×5 4×8 6×8 ……  (教师报题,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直接写答案,再集体订正。) ⑵ 组织学生口答练习。 ①6个十是多少?10个十是多少?150是几个十? ②8个百是多少?10个百是多少?1200是几个百? (二)、合作学习,探讨算法 1.教学主题图。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玩,高兴吗? ⑴出示第68页主题图。 谁能说说你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汇报观察到的信息:图上有很多游乐设施,有游乐项目价目表….. 你都玩过什么游戏? ⑵你能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怎样列式解决你提出的问题。 (小组合作交流,再指名汇报) ⑶哪些算式是你会计算的?把你会计算的算出来。 学生计算出会算的算式结果。观察不会计算的'算式。 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学生读课题,了解学习目标。 2.教学例1。 ⑴出示例1中的图⑴及题⑴。 从图和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坐旋转木马每人2元,9人要多少钱?10人要多少钱?) 你能列式解答这两个问题吗?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把你的算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指名汇报) 学生列式算式,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全班交流,说说你的算法。 甲:2×9=18 想9个2的和是18。  2×10=20 想9个2再加1个2就是10个2,18加2等于20。 乙:10个2相加是20。 丙:也可以把2×10看成2个10,2个10相加等于20。 ⑵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第1题第一行。 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⑶出示例1中的图⑵及题⑵。 坐碰碰车每人3元,20人要多少钱?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谁能列式解答这道题? 你是怎样想的?想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计算。指名汇报算法。 ⑷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第二行。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小结 谁能说说怎样计算整十数乘一位数? 谁能说说整百数、整千数乘一位数怎样计算? 引导学生归纳算法。 (三)、学习效果测评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三行。 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样想出来。 2.指导学生完成第69页“做一做”。 20×7=  200×7=  ×7= 巡视、指导。 集体订正。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3、下面我们再回到游乐场去边玩边算吧: (1)乘激流勇进每人6元,10人要多少钱?20人呢? (2)乘登月火箭每人8元,30人要多少钱? (3)坐过山车要10元,10人要多少钱? 可以让学生1人提问,其他人回答。 4.指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五第2、3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怎样列式解答?做完后和同桌交流解答方法。 批名汇报。 五、板书设计 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例1  2×9=18 做一做  20×7=   2×10=20  200×7=   2000×7= 六、作业设计  1、做对一题给自己奖励一颗☆,看谁得的☆最多。 30×5= 50×10= 230×3 400×8= 130×5=  3×900= 240×3=  2000×3= 2、完成数学课堂作业第30页。_

篇3:研究课教案和反思

研究课教案和反思

第 三 册备课    备课时间:9月1日 课 题 Moudle3 Unit1 We have English in the morning. 备课教师   王聪 教学目标 掌握重点句型 1. We have English in the morning.   Do you have …? 2.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学习科目. 重点难点 开展“设计课程表”比赛,通过介绍自己设计的课程表I have ……Do you like …… ?,看谁设计的最合理、最科学、最受同学们喜爱,并通过让其它学生运用Do we have …… ?进行猜测。 教学准备 CD-ROM ,录音机,图片,字母卡片 教学策略 开展自己设计课程表的比赛 教学时间 (  第一  )课时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1、师生表演英文歌曲―The ABC song 2、教师出示单词,引导学生练说句子“I have a bird. / I have a hat.” 3、猜测游戏:教师将图片放在身后,同时问“在我的手里有什么?”引导学生回答“You have …”最后一幅图片是flute,教师领学这个生词,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 任务呈现 学习flute后,教师呈现任务:在什么课上我们能用到笛子呢?你们还想知道如何用英语介绍学校的课程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会知道了? (三) 任务准备 1、课文导入 Sam的班今天来了一个新同学Fangfang。她也有一个flute。你们想理解具体的情况吗?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2、课文学习1)听音并说出你听到的信息。引出生词Maths, English, new ,并通过领读、点读、What’s missing?游戏等多种方式进行练习。 2)听音回答问题:Fangfang在新的学校都上哪些课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呈现句型,并板书:We have … in the morning /afternoon.教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练习。 3)学生再听录音,圈出含有have的句子,并引导学生读出相关的句子。 4)听音、指词、模仿跟读课文 5)自由练习对话,分角色表演。 6)组织开展学生用书11页3题的活动。 (四)任务完成 开展“合作设计课程表”比赛。首先让学生运用Do we have …… ?进行猜测多人。然后运用We have ……进行介绍合作设计的课程表。通过介绍看谁设计的最合理、最科学、最受同学们喜爱。 (五)板书设计 M3U1  We have English in the morning.   We have …in the morning.   We have … in the afternoon.   Do we have …?   Yes ,we do./ No, we don’t. (六)家庭作业 制作本班的课程表,并用英语向家人描述学校每天的课程。 1. 听第10页录音三遍 2.练习字母歌并向家长表演。完成课堂活动用书练习1. 二次备课   拓展课程: How many class do you/we have everyday? We have 6 classes every day.                           呈现完整的.英语课程表训练课程                     PPT 呈现问题         教后反思 常态复习与新授想结合   语字母学习完之后,孩子们对书写意犹未尽,我却淡化书写,因为对话的学习很关键。那么字母韵语的不间断复习应该成为自己课堂的常态。在学习本模块时要复习A-I的韵语。虽然逐一检查必不可少,但是课堂上的整体复习和训练能够让更多的孩子获得学习的快乐和融入集体的自信。本节课在复习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下:Bb is for bat. Dd is for duck and for dog.  Ii is for ice on your head. 需要自己在今后注意给个别孩子纠正。学习科目的单词,10个单词的突破是关键。但是欣喜在平时对单词整体和集中认读的功夫了得,孩子们对单词表中出现的Art, PE, Music, Maths, Science ,Chinese ,English 已经能够掌握。那么拓展的几个单词Computer, Piano, Dance  在不断的应用中也会被突破。英语的学科特点是内容比较琐碎,所以英语的课堂往往需要我们设计各种活动却要反复针对一个知识点,需要大容量多循环。把本册书中比较难的知识点变做生活化的内容,在平常的学习中多反复,不失实际的练习和运用。比如在秋天的这段时间在free talk 中不断反复运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It‘s cool, It’s  Autumn  我想到我们学习M9 的内容时,许多问题会迎刃而解。一张英文课程表在本模块的教学中作用不可小视,首先在单词的突破中作用很大,把常用的10中科目的单词Chinese ,PE,Art,  English,Music,Maths, Dance, Computer, Piano,Science一一呈现。图片与单词想结合,孩子们的兴致高涨。而且依小组为单位,注意过关。能够让自己心里很有底。检测的结果和我自己预测的一致,比较困难的单词集中在 Piano, Science 上.这样在呈现英语单词表时,着重训练这两个词的用法.分别呈现上午与下午的课程表大量反复训练句子  We have _____in the morning. And we have ____in the afternoon.在小组合作中能够说出的句子与掌握的科目的单词有密切关系. 利用部分英语课程表完成拓展和运用的练习. 而且学生在学习科目后大胆增加问句:What do you have in the morning?  What do you have in the afternoon?Do we have ---- at school?所有这些说明精心准备的好处。知识只有在用中才会体现价值,孩子们也只有在语言的运用中才真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最近正在关注个别孩子的学习状态,关注的多,给自己的震撼越多!            

篇4:绩效课教案及反思

绩效课教案及反思

粗心的小画家   教学内容:     1 学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   2  给歌曲《粗心的小画家》改画改歌词 教学目标:   1 学会唱歌曲《粗心的小画家》,并且为歌曲改画改歌词,学生能进行简单的创编活动。   2 在歌曲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明白种事情要认真,细心。 教学重点: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附点节奏和改编歌词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试唱法 教具准备:录音机 磁带 电子琴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   二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老师介绍丁丁: 小朋友,老师今天给你们介绍一位新伙伴,他的名字丁丁,他是一位小画家,家里有数不清的彩色铅笔哟。别看他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什么东西都会画 ,尤其喜欢画动物,不信你们来看看他的画吧。(老师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一下子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音乐基本理念) 2  老师把四幅动物图画贴出来 师问:丁丁的画画水平怎样呢?生:有些地方出现了错误 师:他哪里画错了,我们一起来找找吧。(分别叫学生指出错误之处) 师:请同学们说说丁丁是不是真正的画家呢?生:不是,他是粗心的画家。 师:今天让我们来学习这首歌曲吧!但是在学习歌曲之前 ,让姜老师和你们做做准备活动吧。 3学生打开书,老师板书课题《粗心的小画家》   三音乐素养训练 1 发声练习1=C_G  53  42  1 mi ma mi   (要求; 学生唱mi时面带微笑,唱ma时嘴巴张开象咬苹果似的。通过练声学生能用自然放松的状态来唱歌。) (方法;l老师示范学生模仿,在唱的时候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方法,毕竟他们是低年级学生。) 2 节奏训练  (1 )xx xxx  xx  x ( 2 ) x・x  x・x xx  x  (难点内容:附点节奏和二八节奏的区别)   ( 方法;先老师讲解它们的区别,再把上面两条节奏击出来,最后分别叫学生打出来,并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奖励如贴“星星”呀,贴“苹果”呀等等)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学生的兴趣大大提高。 3 学生随老师的电子琴声用”a”模唱音组如  “365  353  132  321  616  ” 等等来训练他们的音高。 四 学唱歌曲 1 师范唱,学生拿出小手帮我击拍(师生合作,气氛就显得轻松起来了) 2 放录音机,让学生初步感受旋律之美 3生随老师的电子琴用“u ”模唱。 4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最难唱的是那一句,并叫其他学生帮助他学会 5分组唱一唱  比一比看哪一组声音最美,最动听(采用比赛的方式能使学生对歌曲的掌握进一步巩固,因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6请个别学生上台表演唱歌 老师针对学生唱的不够准确的进行纠正,注意声音的优美,并要求其他学生做文明的观众 7 艺术处理:全体学生用欢快活泼地情绪演唱歌曲   五 改画改歌词   1改画 叫学生上讲台帮助丁丁改正四幅图画的错误之处 2改歌词(老师启发学生进行歌词的创编活动,采用了鼓励音乐创造这一理念) 3师:让我们用改过的歌词唱唱歌曲吧 (学生随电子琴琴演唱歌曲) 六 总结并下课  今天我们认识了一个新伙伴叫什么?丁丁由于粗心,闹了许多笑话,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个细心的孩子。让我们和丁丁一起和粗心的毛病说再见,好吗?          教学反思: 我上公开课的内容是小学二年级音乐第十一课《粗心的小画家》。它是一堂通过歌曲和歌表演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音乐课,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轻松幽默的情绪和声音来演唱歌曲,主要以唱歌为主。我根据本歌曲活泼,诙谐的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以“看画――评画――唱歌――改画”这一主要路线引导学生创编歌词,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并且让学生全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去,使自己的教学任务在轻松的氛围中得以胜利完成。 新课程强调现在的音乐课堂是一种师生平等参与的且有组织和目的课堂。特别是小学音乐教育中,孩子的'年龄较小,老师更要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充分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在一系列活动中获得审美的体验和成功的欢愉。并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奠定其终身学音乐,享受音乐有音乐创造能力的坚实基础。为此我首先以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新课,一下子提高了他们的兴趣,接着把丁丁的四幅图画贴在黑板上,再通过听录音机,听我弹琴等让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不知不觉的就学会了歌曲的演唱。学会了歌曲之后,我又叫学生到讲台前帮助丁丁改画,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最后和他们一块的念节奏,而是通过比赛奖励的方式,所以学生能掌握其规律,因而在唱歌词时,老师稍加点拨,难点瞬间突破。 不过本节课我存在的不足之处也较多,如在讲解难点是耐心不够,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很好的回答等等还有待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克服。我相信自己会越来越进步的。                  1                                                 

篇5:四年级写字课教案及反思

四年级写字课教案及反思

左偏旁教学目标:

1、掌握左偏旁中提手旁、牛字旁、子字旁、女字旁、石字旁、车字旁的写法。

2、掌握带有这些偏旁的汉字的书写要领。

3、提高欣赏、评价及审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这几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教具准备:黑板写字本

教学关键:仔细观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双姿,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新授

(一)学习六个偏旁。

(出示六个左偏旁)观察指名说说这些偏旁的写法。师范写生,练习书写

(二)学写这六个偏旁的字

1、(出示例字)指导观察分析,并说出书写要领。复:强调本课左偏旁的特点

2、教师范写。

4、生练写,教师巡视。

5、选择几张有代表性的字进行集体评议。(优点缺点)

6、学生再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7、教师小结。三、讲授钢笔字的行款知识直式行款欣赏作品

四、评选。“小小书法家”

1、合作小组为单位推选一个小书法家。

2、集体欣赏。

3、欣赏评议――民主选出。

五、教师总结。

六、板书左偏旁拨转牺牲孙孩始碍

七、作业

必做:写字本

选做:练习写其它的左偏旁

教学反思:今天,我执教一节写字课,认真反思,觉得主要优点是教学时语言规范,指导细致,思路清晰,不足之处是学生练习的少,没有进行互评、自评、总评,评价的形式单调。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观察生字的特点,接着让学生指出认为自己觉得较难写的字。然后由老师示范指导。

如“孙”中有新的偏旁“子”,学生认为比较难写,于是,我在米字格里写一笔,学生写一笔,每一笔都讲出具体的写法,这一环节体现老师的指导性。学生也会在老师的指导中领悟汉字书写的方法。

接下来的环节是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比较难写的字的写法,然后学生动笔练习。剩下的字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对照例字进行书写,这一环节又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以后的书写做了准备。

在学生自主练习时,我在桌间巡视,对书写规范、美观的'学生给予表扬,或者用手抚摸他的头,或者对他们微笑,对书写有不正确的学生,我俯下身来,手把手地教,对全班同学在书写中出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进行集体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看似一节非常枯燥、乏味的写字课,却变成了我和学生情感交流的场所。

没有进行评价的主要原因是我在设计这节课忽视了这一环节,因为怕完不成任务,就把这一环节变得可有可无了。课后觉得这是一个损失。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备课充分,课堂上遇到应急问题应做合理的处理,不能把应该有的东西让其它的环节给占用了。还要重视多元评价。体现评价的促进功能。这样对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好处,想到一时,可能会方便一世。

篇6:汇报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汇报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课题:7.1调控情绪

教学目的:促进学生认识情绪是复杂多样的,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心态;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调控情绪

板书设计:7.1调控情绪

一、复杂而多样的情绪

1.情绪是复杂而多样的

2.情绪的基本类型

3.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二、学会调控情绪

1.情绪需要调控的原因

2.情绪可以调控

3.调控情绪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婴儿哭笑自如

师:视频中的婴儿听不同的音乐产生了什么反应?

生:听着音乐 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师:那么这种因为音乐这种外界事物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是什么?

生:情绪。

师:非常棒!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7.1调控情绪。

(二)进行新课

1.情绪的含义(板书)

师:同学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身上一般会产生哪些情绪呢?

生:高兴、兴奋、喜悦;气氛、气恼;害怕、忐忑不安;失望、难过、伤心……

师归纳:刚才同学们所说的情绪在我们身上时常发生,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四大类――快乐、愤怒、恐惧、悲伤。这也是我们人的四种基本情绪

2.情绪的基本类型:快乐、愤怒、恐惧、悲伤

动画图片展示四种基本类型的表达(让同学们看图猜)

过渡:针对这四种基本情绪,我们来进行一个小组比赛。

词语比赛

规则:四种分别负责一种词语表达,一分钟准备时间,30秒陈述时间。

奖品:词语最多组,每一个人奖励一个笑脸。

生:积极有序地进行比赛

师:图表归纳四种基本情绪的表达。问:从以上这么多的词汇中我们可以看出情绪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多样性和复杂性。

引入3.情绪的特点――多样性、复杂性

师:多样性:种类繁多。复杂性:两种情绪夹杂在一起或多种情绪百感交集。

看图配音

图一:下雨天,小明刚好拿着足球出门。图二:下雨天,农民伯伯的庄稼得到灌溉。

生1:唉,下雨了,又不能去踢足球了,好伤心!

生2:终于下雨了,我的禾苗得到灌溉可以茁壮成长了,好开心!

师:这两位同学具有高水平的表演天分,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

同样是下雨天,为什么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呢?

生:内心需要不同。小明的内心需要得不到满足,所以表现出失望的情绪。农民伯伯的庄稼得到灌溉,所以变现出高兴的情绪。

师:对!因为内心需要不同会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的情绪。

引入4.情绪具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师:那假如,雨下了一小会就停了,农民伯伯又会产生什么情绪?

生:难过。

师:高兴变难过,这说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大过渡:从刚才的分享中我们可以发现情绪的确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人除了具有这四种基本情绪之外,还具有其它复杂的情绪。人具有这么丰富的情绪,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随意放纵自己的情绪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看故事明道理。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伍子胥过韶关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结果因极度焦虑而须发全白。材料二:三国时期,周瑜才华出众,机智过人,但诸葛亮利用其心胸狭小的弱点巧设计谋,气得他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材料三:《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多年考不中举人,直到50多岁时,终于听到自己金榜题名,“喜极而疯”。

①这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什么情绪?结果怎样?

生:情绪:“极度焦虑”,结果:“一夜间须发全白”;情绪:“过于生气”,结果:“断送了风华正茂的性命”;情绪:“过分高兴”,结果:“喜极而疯”。

②从以上的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过度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生:会给我们的身心造成伤害~

引入5.调控情绪的原因。

①过分消极的情绪,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损害。②情绪过分激烈或过分淡漠,过分多变或过分单一,也都容易发展为不良的心理状态。③情绪也会影响我们的生理状况。

师:过度的情绪会给我们带来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所以我们需要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积乐观的心态。而且我们的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喜不能得意忘形;怒不可暴跳如雷;哀不能悲痛欲绝;惧不能惊慌失措。

我们要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情景设想

七年级的小华因为期中考试数学考砸了,心情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很笨,整天沉浸在悲伤中。回到家,妈妈一直在询问成绩,说隔壁家某某考得多好,让小华要争气。面对妈妈的唠叨,小华心里很烦躁,忍不住对她大喊“可以不要再说了吗,你很烦啊!”,气愤得摔门而出。

思考:①在情景中,小华表现出了哪些情绪?

②小华不同的情绪表现分别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③假如你是小华,面对这些情况你会如何调控自己的情绪?(小组讨论,时间七分钟)

引入6.调控情绪的方法

(1)冷静客观地看待问题。

(2)学会换位思考。

(3)转移注意力。

(4)合理宣泄。

转移注意力:动态图展示方法。唱歌,跳舞,运动

合理宣泄:动态图展示方法。在适当的场合大哭一场,运动,向他人倾诉,写日志,大喊…

他这样发泄情绪合适吗?

小亮今天考试没发挥好,心理很不好受,放学后他生气地把椅子摔得震天响,并在教室里大喊大叫。同学们批评他,他却说:“这是我的事情,谁也管不着!”

生:不对,他的行为超出了纪律和道德范围,损害了集体的利益。

师:我们应该学会在合适的场合、用合理的方式宣泄情绪。

温馨提示

不良情绪需要宣泄,但是一定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并且既不能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也不能伤害他人和集体的利益。

教师寄语

我们无法左右天气,却可以改变心情;我们无法控制别人,但可以掌握自己。让我们做情绪的主人,让悲伤变成快乐,让自卑换上新装,即使在最绝望的时候,你依然能看到希望的曙光。让我们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状态,让青春的日子阳光灿烂。

师: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堂小结。

一、复杂而多样的情绪

1.情绪是复杂而多样的

2.情绪的基本类型

3.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二、学会调控情绪

1.情绪需要调控的原因

2.情绪可以调控

3.调控情绪的方法

当堂检测

判断下面所用的各是什么方法?

1.当与同学发生矛盾,我会从对方角度去考虑问题。

2.当我受到委屈时,会痛快地哭一场。

3.当我成绩下降的时候,我会分析原因,找到提高成绩的方法。

4.当我不开心时,会找朋友去看电影。

(换位思考,合理宣泄,冷静客观看待,转移注意力)

1.下列各项是关于情绪的认识和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B )

①基本的情绪有快乐、愤怒、恐惧、悲伤等 ②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③我们的情绪不会随着周围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④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我们要积极面对这些负面情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小张在日记里写道:“放学时,铃声是悦耳的;考试时,铃声是紧张的;思考时,铃声是刺耳的。”这说明 ( C )

A.铃声通常会导致积极情绪

B.铃声一般会引起消极情绪

C.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D.兴趣不同,情绪不同

3.服务员朱某因与客人发生矛盾,将滚烫的开水浇到了对方的`头上,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这启示我们 ( D )

A.情绪只会对人产生不利的影响

B.情绪是难以控制的

C.任何时候都要压抑自己的情绪

D.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

4.小丽与班上的同学合不来,她的朋友建议她不要总是那么冲动,这样就会有同学乐于和她交往。小丽却说:控制自己的脾气,那就不是自己了。假如你是她的朋友,你会说 ( D )

A.“你说得对,改了就不是你自己了”

B.“确实如此,情绪是不受我们自己控制的”

C.“你不应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情绪

D.“情绪需要调控,也是可以调控的。学会调控情绪,你会更受人欢迎”

5.我国古语“喜伤心,怒伤肝,喜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说法告诉我们 ( A )

①表达情绪要适时、适度,学会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②不要表达任何情绪,以免伤害身体健康

③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④情绪是无法调控的,应顺其自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教学反思

一、上课前的反思

七年级下册7.1调控情绪的两个课时作为一节课上完,一开始有点担心内容量与时间分配的问题。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会调控情绪,区分重难点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所以在时间上第一板块复杂而多样的情绪规划15分钟讲完,20分钟讲学会调控情绪。

二、上课时的反思。

在上汇报课时的感受就是真正实践的课堂是完全预测不到的,每个班级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思考、回答千奇百怪,不可能按照全部按照自己预设的方向来运行。这个时候考验的是老师的课堂掌控能力,对学生较为广泛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例如,当学生提出不恰当的观点时,要及时引导其纠正错误的观点,并让其他同学也深刻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观点,引起全体学生的共鸣,达到教育的效果。

三、上课后的反思

1.我在课堂上面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走位不太恰当,站在回答问题学生的面前,只关注回答问题的学生。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个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位置还是应该站在讲台上观察四方,引导其他学生聆听,关注其他学生的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2.对学生进行引导的语言导向性还需要加强。注意多角度、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回答有所偏离课堂方向时,进行适当的引导。

3.需更加注重知识的迁移能力。在讲到合理宣泄这个方法时,有同学展示割脉。在此时,教师应询问学生割脉这一做法是否是合理宣泄。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不合理的宣泄,这是一种伤害自己身体的行为,是一种对生命的不尊重。回顾第五单元的5.1.3《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的知识。联系我们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身心健康负责,起到联系所学知识的作用。

篇7:《解决问题》说课、教案及反思

《解决问题》说课、教案及反思

《解决问题》说课稿 郭荔 一,说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2单元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 二,说教材 从教材内容编排上分析,求商的近似值是在学生学习了求积的近似值、小学除法和计算器的简单应用的基础上来展开的,学生在上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商的近似值,例12是根据实际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教材分别安排了两道小题进行教学。由于这两道题算出的结果都是小数,而需要准备的瓶子和包装的礼品盒都必须是整数,因此都要取这些结果的近似值。在取近似值时,不能机械地使用“四舍五入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舍”还是“入”。这样,通过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对商的近似值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既巩固了小数除法,又培养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三,说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3、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难点 感受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复习的第一个环节为口算练习,这是课堂常规练习。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因此我安排了一道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应用题,便于对照比较。 二、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结合国庆节将要到来,很多同学都要外出旅游,我借助这一时机,号召大 家帮助老师设计旅游方案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引入新课。 三、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围绕老师的旅游方案,我分别设计了两个情境:1,预订门票,需用去尾法来求近似数。2,联系车辆,需用进一法来求近似数。使学生能够结合实际来理解两种求近似数的新方法。重点是学生要理解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取商的近似值。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因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求近似数因此练习的第一个环节我设计的题目是:判断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比较合适,并简单说明理由。通过几个生活情境让孩子练习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近似数,以突破重难点。第二个环节让孩子解决实际问题,因在新授时替换了例题,我将原例题安排在了练习环节。 五、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有哪些收获来结束本节课的知识,让孩子对所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解决问题》教案 教学内容: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来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进一法”或“去尾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3、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感受近似值的现实意义,结合生活实际恰当地选择“进一法”、“去尾法”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1,  口算 2,学校采取节水措施后,一年共节水25吨,平均每月节约用水多少吨?(得数保留整数) 二,探索新知 1,  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同学们,国庆长假就要到了,你有什么出游的计划吗?老师们也想趁此机会放松一下去久负盛名的洛阳龙门石窟去看看,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你愿意帮我们解决一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2,  教学去尾法 老师们在预定门票的过程中搜集到如下一些信息: 出示: 龙门石窟门票原价每张80元,旅游供公司代购每张60元。 2130元最多可买几张票? (1) 学生独立读题 (2) 列式: (3) 独立计算,结合实际想一想该怎样保留近似数。 (4) 汇报 (5) 小结: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要用到去尾法? 3,  教学进一法 出示:如果每辆车限乘15人,35人需要几辆车? (1) 学生独立读题 (2) 列式 (3) 独立计算,结合实际想一想该怎样保留近似数。 (4) 汇报 (5) 小结:像这样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个小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直接舍去并向前一位进一而求得近似数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情况需要用到进一法? 总结:在解决问题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恰当的方法取近似数。 三,巩固练习1,判断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比较合适,并简单说明理由。 (1)、每张桌子可以供6个同学做实验,全班46人做实验,至少需要几张桌子? (2)、张华带了9元钱去买圆珠笔,每支圆珠笔2.5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 (3)、做一件衣服用布3米,25米长的布最多能做几套衣服? (4)、五年级有175人,每辆车限坐30人,至少要租几辆车? 2,学以致用 我能行 课本原例12 四,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有哪些收获?   《解决问题》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求近似数,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总结如下: 经验: 1,  计算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口算练习是很有必要的。 2,  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联系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  结合国情长假设计的情境能较好的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效果良好。 4,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较好的把握重点,即:联系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求近似数,教学效果良好。 5,  练习设计能突出重难点。 不足: 1.练习过程显示本班计算的速度和能力不够,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教学过程中老师语言不够精炼,练后的讲评较拖沓,在以后的教学中需注意。  

篇8:盘古开天地教案 说课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教案 说课 教学反思

盘古开天地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2、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神话故事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过渡: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知道课文主要围绕一句话来写,谁还记得这句话是什么?

课件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中心句

二、研读课文,学习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深入学习盘古是怎么用他的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请同学们按照自读提示读一读课文的1-3自然段。

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的1-3自然段,找出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用横线画下来。

(一)盘古在这黑暗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二)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1)理解“抡”的意思。(指名做做这个动作)

师:谁抡起大斧头?

师:盘古抡起什么?

师:齐读这句话。

(2)比较“拿”“提”“拎”与“抡”的不同,感悟盘古的力大、神勇,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

(3)谁来做“猛劈”的动作?

(4)朗读这个句子,要求让人感受到盘古的力大无比。

(5)盘古拼劲全力,抡起大斧头,把天地劈开,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说就是――开天辟地。(板书:开天辟地)

过渡:就这一猛劈,混沌一片的东西分开了。请看……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师:这个句子很有意思,请你仔细读一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轻――重

清――浊

上升――下降

天――地

(2)朗读指导:

引读:老师读上半句,你们读下半句。

男女生读

过渡:天地就这样分开了,接下来呢?盘古有做了一件让人肃然起敬的事。

指名读句子,“盘古怕天地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实践体会人物;想不想当一回了不起的盘古?一起来试试。站起来,怎么顶?师读句子,师生一起做动作,师注意观察用力同学的表现。

相机问特别用力的同学,“盘古”为什么腿蹬得这么直?脖子怎么伸得这么长?眼睛为何瞪这么大?你们都和盘古一样,用尽力气顶住天,蹬住地。坚持住,“一、二、三、四、五、停”,有什么感觉?

引导猜想:只是十几秒啊!盘古呢?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猜想多少年?

师引读:

十年过去了,生:盘古怕….

一百年过去了,盘古怕……

一千年过去了,盘古怕…… 你体会到什么?伟大献身精神

一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十万年过去了,盘古怕……

过渡:直到天地逐渐形成,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此时你想对倒下的盘古说些什么?

过渡:是啊,他太累了,太不容易了,这么多年,一直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他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将顶天立地四个字端端正正地写在盘古身边。

(板书顶天立地)

(三)、身化万物

过渡:英雄盘古倒下去了,更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请认认真真读第四段,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1、生自由读。

2、再读读老师的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平淡无味、单调不够生动形象、没感情)

3、没了这些词语就不美了,看来这些词语真的很重要的,挺有用的,挺值得我们去积累的。现在请你美美地来读这些词语,边读边想像,当你读得美的时候,就能看到藏在词语后面的一幅画了。

4、这些词很美,其实这段话更美,瞧,它美得就像一首诗,你能像诗人一样读读它吗?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

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

变成了

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

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

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变成了

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变成了

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

变成了

滋润万物的雨露。

……

6、师生合作读

7、展开想象

过渡:同学们,神话是神奇的,人的想象力更是神奇的,请你大胆地想象一下,盘古身体的其他部分还可能变成什么?模仿课文的句式说一说。

出示句式:他的( ),变成了( )的( )。

每人想一句,一会儿挨着说。预设:头发---树林;牙齿---宝藏;鼻孔---山洞;手指---五峰山…

四、总结

是啊!盘古的一切都化成了万物,这就是开天辟地的盘古,顶天立地的盘古,你想对这位英雄说什么?

是啊!盘古确实很伟大,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这美丽的宇宙,让我们用一句话来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仰吧……

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齐读。

五、作业

回家之后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的神话故事读一读。

盘古开天地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创造

化作万物

《盘古开天地》说课

《盘古开天地》是一个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像,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课文线索非常清晰,就是从盘古开天辟地到顶天立地再到生化万物。在这个可是的教学中,我把教学重点放在解决“盘古是怎样创造天地。”来张开教学,为解决这个问题我重点抓朗读和积累。

一、注重朗读训练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就要求学生要读好。在朗读“抡斧猛劈、顶天蹬地”等词句中,我引导学生通过做动作,把自己当做课文中的人物去感受,去体验。在读第四自然段时,通过指名读,男女生对读,师生配合读,齐读等形式反复朗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培养语感,加强情感和美的熏陶。

二、注重语言积累。

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在第四段的教学时,我有一个对比的设计,把文中的偏正短语去掉,让学生自己发现,培养学生对好词佳句的敏感。通过朗读和说话等训练形式,丰富语言、积累语言,使学生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隽永、优美,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自觉地学习、了解,不断丰富语言、文化的积淀。

教学反思

1、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强。感觉整节课老师预设太多,学生生成太少。都是教师在领着走,缺少学生自己的发现。

2、在教学第三段感受盘古顶天立地的形象时,出示盘古顶天立地的画面是让学生先看图理解“顶”“蹬”再找出相应文字。然后反复引读,但引读比较失败,尽管我设法拨动学生心中的情感,无奈三年级的小学生只当作看戏,游离于文字,未能走进人物心中,与之同喜、同忧!

3、漏了一个环节:第四自然段有一个学习伙伴,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直接就让学生想象盘古身体其他部位的变化。

4、最后如果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整个故事或许整节课就更完整。

我想:教材是固定的,学生是活生生的,每个班的学生各方面能力又是有差异的,不论我们是怎么样设计教学过程,只要能立足学生学习与发展,突破教学重难点,学生可以学地轻松,那这节课就是成功的。

篇9:马说微型课教案及反思

《马说》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也可以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

2.学生查找有关马的成语,并作解释。

3.教师准备一个关于千里马的故事,有关“伯乐相马”“知己”等词的来历。

设计思路

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学生汇报查找到的有关马字的成语。就其中的“伯乐相马”,给学生讲关于伯乐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今天我们来学习《马说》,一定会让你对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2)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概括本段内容。

(2)“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3)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4)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1)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2)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3)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4)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齐读第三自然段。

(四)归纳课文。.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探究

1.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写了些什么作品?

2.他们作品大多写些什么内容?

3.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一位古代文人?

把你的探究结果,写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拓展探究”中的三项作业。

2.背诵课文。

《马说》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候,要让学生“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通过《马说》一文的教学,结合平时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古诗词感悟:

一、在诵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都体现了诵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古诗词教学,必须首先让学生在学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调,反复地朗读,再理解,再朗读,在这个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内心情感去体味作者与作品,最终实现对作品深刻的感悟。

二、补充背景材料进行感悟

《马说》一文是作者韩愈借千里马被埋没、被摧残的不幸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不平之情。因此有关于文章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尤为重要:《马说》大约写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因此郁郁不乐。鉴于此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中,我布置了一项内容:结合历史知识,借助手中的资料,搜集文章的写作背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内容。

三、创设一定的情景

看过一个《石壕吏》的教学案例,这是一首叙事诗,描述的是安史之乱时官吏捉人故事,教师为了将官吏捉人时的专横跋扈及老妇人的哭诉表现的更形象具体,就借助于让学生编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学生来编、来演,这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因此学生就会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为了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相互争论、探究,直到将人物的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才罢休,这也正达到了学生深层次感悟诗歌思想的目的。 同样在《马说》中我让学生自编自演了课本剧,并通过采访演员的方式,就“谁来为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展开探究,一下切中文章的主旨。我想在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在欣赏李白的《静夜思》时若能配以相应的音乐,学生对诗词意境的感悟会更深刻。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创建一个浓浓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之中,教学也就不是难事了。

四、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

古诗词中有很多是诗人借景抒情的,初中诗词欣赏教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诗化为一幅画。 就如在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时,引导学生找出诗中具体的物象,如藤、树、鸦、小桥、人家、马等等,再仔细观察物象的特征,如枯藤、老树、昏鸦等,借此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形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用笔或者用语言将他描绘下来。这样一幅“秋天行旅图”便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对游子思乡有所感悟。同样在《钱塘湖春行》和《春望》的教学案例中,为了让学生感知两首诗描写的季节有所不同,教师就抓住了 “浅草”和“草木深”让学生展开联想,“浅草”草刚长出来的时候,这应该是初春或早春时节,而“草木深”草木生长非常茂盛,自然是晚春时节了。 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拓展思维,对于远离我们生活实际的古诗词教学,的确是一妙计。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的精髓,它需要我们细细的去“品”。

篇10:马说复习课教案及反思

《马说》教案

一、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背诵课文,准确翻译课文并掌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文言文复习规律,对作品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

二、教学重点:能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字、词、句意,并理解文章内容

三、教学难点:在了解背影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做好开放创新题,并认识到把握机遇的重要性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堂检测卷

五、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导入语: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走进文言文,我欣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我钦佩欧阳修“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的民本思想,我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自得,我喜爱刘禹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乐观豁达,走进文言文,我们聆听的是古人的心声,感悟的是人生的哲理正因为古文化的博大精深,文言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文言文阅读都考察什么呢?大家一起来看:指生朗读

2、文言文阅读的考试内容

v掌握文学常识

v理解常见实词在文章中的含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v理解并翻译文章中的句子

v归纳文章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v分析概括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手法

3、师:古往今来写马的文章中,以韩愈的《马说》最为著名这节课,我们就以《马说》一课的复习,一起来探讨文言文复习的规律首先来关注本节课“复习目标”

复习目标:

知识目标:熟练背诵课文,准确翻译课文并掌握文章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文言文复习规律,对作品加深理解,提高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

4、要深刻了解作品内容,须先了解作者关于韩愈,你知多少?学生自由发言师:真不错,“慧眼识英雄”,让我们一起进入“作家档案”

5、出示“作家档案”,内容如下:指生读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人,唐代文学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韩愈早孤,由兄嫂抚养成人,他自幼刻苦好学,知识渊博,他写的散文笔力雄健,流畅明快,成就很高,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曾学其作品《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送董邵南游河北序》《初春小雨》等

6、释题并明确体裁:说得不错,再深入了解一下,周敦颐 《爱莲说》 柳宗元 《捕蛇者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社会问题所持的观点,写法灵活,但讲究文采,跟现代的杂文相近

师:同学们,鼓足士气,让我们进入第一环节——基础知识关,每一位同学都很出色,要坚信:站起来你就是风景!

(二)复习基础知识

1、生快速背诵课文,师巡视之后检查背诵情况分别找男女生各一名来背:师:首先请大家快速背诵课文看谁背得又快又准!

师:谁来背?

(带头鼓掌)男同学这么优秀,女同学自然不甘示弱,来一个?

2、(听清老师新的要求)生默看注释一遍;师:同桌之间口头互测重点词、句挑选你认为考试中最容易考的开始!

3、针对不理解的字、词、句质疑(勇敢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4、师出示检测题:解释划线词,学生快速抢答规则:师读题,说开始,再答题

A组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食之不能尽其材 才美不外见 其真无马邪

师强调:通假字最爱考,写清同谁最重要

B组

① 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②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③ 扁鹊见蔡桓公 才美不外见

④ 故虽有名马

桓侯故使人问之

既克,公问其故

师强调:一词多义,不同意思要分清

C组

古 今 异 义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三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五柳先生传》:或置酒而招之

《送东阳马生序》:或遇其叱咄

《岳阳楼记》:而或长烟一空

D组

词 类 活 用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千里:名词用作动词,日行千里

师强调:结合句子理解最重要

E组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②骈死于槽枥之间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执策而临之

5、复习重点词语,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吗?老师“招你一招”——巧做知识卡片

通假字勤整理,一词多义要分清古今异义巧归纳,词类活用记心中

不管复习哪一课,只要你精心制作知识卡片,定会有所收获心动不如行动,马上开始啊!

6、我出你译,男女生擂台赛

①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③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④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⑤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7、男女生闪亮登场,真让我大开眼界,思考什么样和句子最爱考?

(1)特殊句式(如:省略句 倒装句 宾语前置句).

(2) 运用修辞之句.(如排比、对偶等)

(3) 含有重点词语的(如:通假字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词等)

(4) 主旨句,反映作者情感,蕴含哲理,结构上起一定作用之句等

在复习备考中,只要你用心,有针对性地复习,定会成为中考的赢家

(三)文意分析:

1、出示思考题: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②全文共三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

③文中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喻指什么?采用了什么写法?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④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自己怎样的见解?

2、分组讨论,整理各题答案

3、作者要表达的见解与他所处的时代是息息相关的,根据文章内容,你觉得韩愈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这篇文章?指生回答师补充介绍背景:

这篇《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来又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4、思考题:董生“怀抱利器”却“连不得志于有司”,这跟《马说》中的哪些说法是一致的?董生的遭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

师引导明确:与“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说法是一致的反映了当时由于受腐朽的选拔体制所约束,许多有才华的人得不到赏识、重用的社会现实

5、复习时,我们要以诗解文,以文读诗,还可将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巧妙结合起来,将会更深刻理解作品内涵

每学一篇文言作品,我们就把它当作一个窗口,透过它去了解的是一个时代,接近的是一种文化,理解的是一种心灵,当你心中有这种意识的时候,文言文复习就不再是枯燥的,反而让你久久向往与怀念

(四)拓展延伸

(1)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的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了眼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说的话(20xx年福州市)能从诉说自己的怀才不遇;谴责赶车人的愚昧粗暴;感激相马人的知遇之情等角度展开合理想像均可

(2)如果你怀才不遇,你学哪位古人?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发展 D.陶渊明归隐田园乐悠悠

(3)拓展延伸:选准角度、展开想象、联系实际、言之成理、巧用修辞、语言流畅

6、怎样复习更有效?老师“送你一把金钥匙”

牢记重点字词句,夯实基础别小视温习作者及背景,促进理解巧联系复习中心和写法,篇篇归纳和整理拓展延伸巧作答,言之成理有新意瞄准中考要精练,提高能力拿第一

(五)中考试题选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4分)

A.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B.策之不以其道

C.安求其能千里也

D.一食或尽粟一石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2分)

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4.围绕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问题,简要说说你的想法(2分)

(六)结束语:现代社会,我们有太多展示才华的机会,我们担心的,不是有没有伯乐,而是我们是不是体格健壮、心理健康、胸怀祖国、放眼天下的千里马!这首小诗与大家共勉怀才不遇何所惧,把握机会创奇迹

少年须展凌云志,马不扬鞭自奋蹄

愿同学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策马扬鞭、马到成功!

八、板书设计:

伯乐 人才

马说 千里马 知贤识才的人 托物寓意

韩愈 食马者 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埋没、摧残人才表达了强烈的愤慨

《马说》反思

这是我参加教学大赛时讲的一节课《马说》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复习好这篇课文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文言文复习的规律,为今后的复习指明方向。

备课上,我搜集了一些资料,认真钻研了教材,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制定了教学目标根据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基础知识——文意分析——拓展延伸——中考演习”这一模式我觉得符合文言文教学规律,而且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完成当堂学习任务既能突破重点难点,又能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我以“点拨、启发、讨论“为主要教学方法,把绝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从而体验到参与学习的乐趣在本课教学中,我注意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如讨论法、独立思考法、竞赛法等从而培养学生装的诵读、理解、背诵、质疑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进而完成学习任务我很强烈地感觉到,学生上进心强,对他们多一些常识,多一些鼓励,会极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篇11:小班幼儿绘画课教案及反思

设计糖纸

活动目标:

1.尝试选择多种方法设计糖纸。

2.迁移已有经验,能够用各种线条、图案来装饰糖纸。

3.大胆制作,在美工活动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与颜色的糖纸若干。

2.已剪好形状的彩纸、蜡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食品厂生产了许多好吃的糖果,准备送给小动物吃,可是这些糖果还没有糖纸包装,让我们一起帮食品厂制作一些好看的糖纸吧!

(二)调动幼儿已有的审美经验。

1.打开糖果的糖纸,引导幼儿观察糖纸的颜色、图案等。

教师:我们以前看到的糖纸上都有哪些颜色?有什么样的图案和花纹?

2.幼儿自由讨论、回答。

教师:糖纸不仅有很多漂亮的颜色,还有各种好看的花纹,它们有的是聚在一起的,有的是分散的,还有的是按序排列的,都是有规律的。

(三)教师介绍活动材料,布置活动任务,幼儿自由操作。

教师:今天小朋友的任务都不一样,有的是粘贴,有的是蜡笔画,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设计自己喜欢的好看的糖纸。

(四)作品展览,幼儿互相参观交流。

看一看,谁设计的糖纸最美丽?为什么?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投放各种材料和糖纸,供幼儿自由选择操作。

活动反思:

糖纸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平时的他们很少去关注糖纸上的各种图案,但却也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糖纸上漂亮的图案、颜色也是孩子喜爱的,有时候选择一颗糖是为了那张漂亮的糖纸,可见糖纸对孩子们的吸引力之大。

《设计糖纸》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孩子欣赏各种糖纸,在开展这个活动的时候,我在活动中请每个孩子从家里收集带来2-3张不一样的糖纸,活动时候放进自己的口袋。然后再请幼儿集体来看一看,说一说糖纸上有哪些花纹,什么颜色的,怎样排列的等,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去发现去讲述。通过观察老师出示的糖纸后再请幼儿自己来说说,你带来的糖纸是什么样子的呢?

活动中一个简单而又常见的讲述观察结果的问题却折射出小朋友身上许多的问题。众观这一部分幼儿,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差,为此,对自己缺乏自信心,不愿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面对困难缺乏大胆尝试的勇气。因此,我觉得针对班内孩子的这些情况,在活动中可以让幼儿之间先进行讨论,然后选一人讲述的方法。在合作中,可以使能力较差的幼儿有互相交流学习的机会,同时,合作也能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尝试克服困难的勇气。并请幼儿大胆的说说你带来的糖纸上面的花纹,颜色。我就在图纸上画出来。

篇12:小班幼儿绘画课教案及反思

苹果涂色

活动目标:

1.激发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2.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用品摆放常规和大胆动手绘画的能力。

3.初步学会按一定方向涂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变魔术,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看,变变变,老师拿出实物苹果,这是什么?(苹果)

告诉幼儿,今天我们来给苹果穿衣服好吗?

二、展开

1.感知苹果的颜色。

出示图片-苹果,引导幼儿观察:

这些苹果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

2.学习涂色苹果。

教师讲解示范涂色的方法。

出示红色的油画棒问:(教案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这只油画棒是什么颜色的?

今天老师教小朋友用红色的油画棒帮苹果穿上漂亮的衣服。

重点讲解起笔和止笔的位置、按一定方向涂色。

3.布置涂色任务,提出要求:

涂色时身体坐正,用品摆放整齐;

右手拇指食指拿画笔,左手按住作业纸;

眼睛离纸面不能太近,按一定方向仔细涂色,比比谁是涂色小能手。

4.幼儿开始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幼儿的绘画姿势,鼓励幼儿仔细大胆涂色,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5.展示幼儿作品,进行讲评,对涂色均匀完整的作品画上小五星表示鼓励。

三、结束

展出幼儿全部作品,请幼儿观赏,激起下次绘画的欲望。

活动反思:

以往的美术绘画活动多以临摹为主,对树的颜色、形状和布局没有感性的认识,只是照着教师的范画来涂色、布局,根本没有自己的想象和个性,而且评价的纬度是单一,更不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夏天,幼儿园内的树种类多,树叶茂密,大小高低应有尽有,是进行此绘画活动的好条件。

篇13: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师徒四人行》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师徒四人行》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发展概括性观察能力,能抓住师徒四人的典型特征。

2、尝试用彩泥制作猪八戒的形象,练习团、搓、压、对接等泥工技能。

活动准备

1、幼儿有一定的泥塑活动经验。

2、彩泥、塑料棒。

3、猪八戒泥塑步骤图,见幼儿用书第3册第7页。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我们先来唱一首歌,请小朋友随音乐唱《猴哥》。(进入情境)

(2)歌唱完了,请小朋友看看这几张图片,告诉我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他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幼儿自由回答)

师总结出各自的明显特征:

孙悟空,外号美猴王,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热爱自由。

猪八戒,孙悟空常称他“呆子”。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犯错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它虽好吃懒做,却心地善良,待人热情。

唐僧,诚实善良,一心向佛。他没什么本领,经常不能识破妖怪的诡计,落入妖怪的陷阱之后,只会喊:“悟空,救我!”

沙僧,原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后跟随唐僧西天取经,对师傅忠心耿耿。

二、基本部分:

1、介绍材料及方法,引发幼儿泥塑的兴趣。

(1)师:看,老师在捏面人的老爷爷那里买了四个泥人,小朋友们,好玩吗?请小朋友看看他们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儿回答)

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学捏面人的老爷爷,捏一个你喜欢的《西游记》里的人物。

(2)师:捏泥人可不是一样简单的事,除了要用到橡皮泥外,还要用到很多东西,小朋友们可要听清楚老师手里的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用的,要不你的.泥人可就做不成了。

介绍辅助材料,师幼共同讨论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用。

教师重点示范对接的技能。

2、师:下面我们小朋友就开始你的泥塑创作吧。

引导幼儿独自进行泥塑创作。让幼儿参照幼儿用书中猪八戒泥塑步骤图进行塑造,指导幼儿运用不同颜色的彩泥表现人物特征,同时注意面部特征的塑造要精细,启发幼儿运用辅助材料(牙签等)进行人物身体不同部分的对接。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捏的泥人可真棒,都快赶上捏面人的老爷爷了,现在老师为你们和泥人照张相吧。

四、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在手工区继续进行泥塑创作。

活动反思

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我虚心听取了各位园长和同行的意见和建议。教师的启示性语言还是有些欠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还有些放不开。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我要多接近幼儿多为幼儿创造自我想象的空间和动手动脑的机会,让每一个幼儿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使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

篇14:师徒结对师傅徒弟计划、总结、教案、评课稿等资料

师徒结对师傅徒弟计划、总结、教案、评课稿等资料

师徒结对之徒弟计划  本学年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幸运地继续拜教学功底深厚,教学技艺精湛,师德高尚的语文老师――胡小英为师傅。现制定师徒结对计划如下: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师傅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2.学习师傅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方式,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成绩。 3.学习师傅如何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二、学习内容: 1.多学习语文教学方面的优秀报刊杂志、名家专著、教育信息,以先进的理念武装自己,揣摩教学技巧,深化思想。 2.每学期邀请师傅至少来听两节课,每学期也至少去听师傅一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 3.和师傅一起观看名家课例碟片,一起讨论,深入领会名家的优秀教育教学理念。 4.邀请师傅指点备课,每学期开设一节校内汇报课。 5.经常和师傅沟通,探讨在教育教学上的疑惑和想法。 6.同步进行教育教学中某方面的方法探究,积累案例、论文素材。 7.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也应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 8.平日里遇到什么教育教学当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 写下这几条,已觉得师傅十分辛苦,所以我应该更加努力地成长。 三、活动内容 九月份: 1.制定成长计划;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4.聆听师傅的课、交流; 十月份: 1.共同探讨课例; 2.与师傅一起交流教学中的困惑 3.一起学习名家专著,经常交流; 4. 外出听课,撰写学习心得。 十一月份: 1.听师傅的课,并进行交流; 2.与师傅交流教学中的想法 3.共同阅读先进的教育理论书籍; 4.邀请师傅随堂听课; 十二月份: 1.共同探讨名家课例; 2.和师傅交流教育教学中的困惑; 3.邀请师傅随堂听课,评课; 4.完成个人总结。 四、徒弟成长目标:  (一)自我期望: 1.通过师徒结对,拜师学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 2.通过师徒结对,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素质和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3.积极参与教育教学研究,细心搜集素材,积累反思。认真撰写论文、案例。  (二)促进成长的措施: 多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1.多读书,读专业书,读杂书,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2.定期观摩名家的课,学习名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 3.多听优秀的师傅的课,学习其过人之处。 4.争取机会聆听专家的讲座,充实思想。 多实践,潜心会教 1.不厌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潜心钻研教学,努力实践新科改理念于课堂之内。 2.主动与师傅探讨课堂教学、教育教学中的困惑和想法。 3.平日里有时间就该多多琢磨课,邀请师傅来听课,指出缺点,努力改正。 多反思,帮助成长 1.学习名家名师是如何反思的,如何做到深刻,做到系统。课后及时反思,梳理教学思绪。 2.积极进行教育教学上的案例研究。         师徒结对之徒弟总结     本学期,我有幸拜胡老师为师,在这一学期的拜师学艺中,可谓收获满满。我和胡老师同时语文教学工作,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相似,为我向师傅的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胡老师在教学方法、管理学生以及教科研方面都给了我许多实实在在的.指导和帮助,使我在各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收获:   首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跟上课改的步伐,才能以全新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因此,在胡老师的建议、指导下,我坚持平时及时充电,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能做到认真备课,钻研教材,遇到教学中的难点、重点、疑点,主动向师傅请教,与师傅共同钻研教材和备课,主动让师傅指导教案,虚心接受师傅的建议,修改不足,更好地吃透教材。刚开始把握不好学生的特点,一节课下来我讲得辛苦,学生却听得茫然。师傅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主动给我介绍如何控制课堂秩序、如何调动课堂气氛、如何组织课间游戏、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听到师傅多年的经验之谈,我如获至宝。在师傅的指导下,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实践、摸索,我的课堂也开始变得活泼生动。   其次,师傅给我评课时,会反馈出很多我自己没有意识到的优点和缺点。师傅听完课后,就会从听的角度体会到我的做法好不好,评课时就会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效果,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师傅在给我评课时,不仅在理论上进行指导,更是在具体的课中与我反复研讨,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评价语言等都悉心琢磨,使我明白课堂上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历史课堂教学要求,努力进行教学研究,力争把多个教学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努力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比如在对某个教学环节的处理上,我可能从教师的角度觉得这样处理比较得当,但又不知其效果会如何,而我的师傅在听课时是可以从听者的角度来体会学生的反应情况和所取得的效果。这种感受师傅会在评课时及时地反馈给我,从而起到了肯定或否定的作用,让我以后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调整。   再次,在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大收获。课堂上,王老师有着丰富的评价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她的课中,时间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流逝了,足见她扎实的教学功底。师傅的课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她的教学理念,思想的灵动,使我受益匪浅。王老师的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条理性强,思路清晰,课堂富有激情与活力,课堂气氛也很好!真正地做到了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学习也。课后我们坐在一起交流上课后的体会,在多次听师傅课的过程中,我慢慢体味到了她思想的灵动,并且准确地把握住每一节课的闪光之处,并对我以后的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学校组织的“师徒结对”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感谢学校为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作为青年教师的我,更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只有虚心的向师傅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总之,在这半年来,我向胡老师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也将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向专业型教师发展,这是我的又一目标。     师徒结对之师傅总结   师徒结对活动开展已有一年了。在这一年里,我在努力践行着做为师傅所应尽的责任。尽管心中有几许压力,但还是感谢学校为我们教师所搭建的这个平台。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师傅,我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应该说我很幸运,因为我的徒弟廖老师是一个上进心强,能吃苦的老师,从她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刚参加工作时的自己。这一个时期的教师就如同人生的孩童阶段,每天每时都会冒出或遇到数不清的困惑,渴望能被一一解答。但是我们当时没有这样的条件,个个都是自己弄自己的,别说教你,自己有什么所谓的绝招也是收着藏着,生怕被你悄悄的学去了,所以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努力,去揣摩,确实很不容易,也走了一些弯路,但我校的青年教师是幸运的,因为拥有了一个学校为其创设的平台。所以从我们结对的那一天起,我就告诉自己,一定竭尽全力的帮助她,在这一年里,我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经常相互听课,交流想法,基本上都是先听了我的课再去上课,每听完一次课我们都会在一起讨论,交流,她会告诉哪些地方上得好,哪些地方还可以怎么上等她的想法,我也会告诉她我通过反思后,把感觉到不足的地方应该改进后告诉她等。另外,廖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被学生气了或者考试成绩不理想了,她容易急,容易灰心,这时我会告诉她怎么管理学生,怎样正确看待学生成绩等。   师徒结对的活动让我自身也进步不少,在这一年里,尽管没有每一节课前都写下详尽的教案,但基本做到带着精心的设计走进课堂。因为徒弟要去听课,总是怕丢了师傅的面子,另外也是为去听廖老师的课能说出更多有针对性的意见。而且我这个徒弟很厉害,我随时都有被她拿下的可能,我们的成绩经常只相差零点几分,所以我从不敢怠慢,一致不停的去努力去拼搏。   师徒结对也让我意识到自身的诸多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其实在师傅这“名”与“实”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但既然接受重任,就只能努力缩小差距了。在提高徒弟业务水平的同时,也努力充实自己,我觉得工作有所成效是一种幸福,是一份荣耀,我会努力去追寻它。   我的这些这些认识也许十分肤浅,但它是我真实的感受。客观地看待这一年的行动,不足之处也不少。如我听廖听课的次数较少,理论的指导十分欠缺,当然只靠听几堂课所能产生的变化应该不会很大的,自身的学习应该在成长中占了较重的比例吧。我的这些不足我将在于今后改善。       师徒结对之师傅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我与廖晓珍(徒弟)于.9.正式结为师徒,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现制定师徒结对活动师傅计划。 二、实施目的: 规划好培训计划,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展示课教案及教学简介,听课指导与简要评点,自我业务进修提高规划,论文撰写等内容。通过这样的活动,师傅既可以锻炼自己,把经验传授给徒弟,又可以让徒弟从中汲取许多对教学有用的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教学和基本素养。在这过程中,确确实实让徒弟有所收获,交流心得,相互切磋。 三、实施措施: 1、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 2、要切实担负起对廖老师的辅导工作。师徒每学期要有至少两次的一对一具体教学指导,在备课、上课、组织考试各环节以及教学研究方面予廖老师悉心指导;平时经常互相听课,并及时点评。 3、每学期至少为徒弟上两堂教学示范课。 4、师徒两人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写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理论水平,认真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汇报课。通过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公开课教学研究等活动,使师徒双方都有新的提高。 四.职责   要做到“三带”:带师魂──敬业爱岗,无私奉献;带师能─

篇15: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树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课教案《树荫》含反思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熊天真、憨厚的性格特征。

2.学习复述和表演故事。

3.了解树荫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教学挂图、幼儿学习资源等。

活动过程:

一、幼儿回忆对树荫的认识,引起听故事的兴趣

1.提问:夏天到了,小朋友在室外活动时喜欢在哪里?为什么?

2.教师小结:夏天,小朋友喜欢在树荫下活动,因为树荫下凉快。有一只小熊也喜欢在树荫下休息,现在,请小朋友听一听小熊和树荫之间发生的故事。

二、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用课件完整讲述故事,并提问:

(1)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夏天)

(2)小熊在树荫里睡觉,被什么烫醒了?为什么?(被太阳烫醒了因为树荫跑开了,太阳照在小熊身上。)

(3)小熊知道是谁在和它开玩笑吗?(知道,是太阳在和它开玩笑)

(4)小熊很想把树荫留住,它做了什么事情?(小熊赵爱丽木桩和绳子,吧树荫牢牢钉住,牢牢捆住)

2.猜一猜:树荫为什么会跑呢?

教师小结:因为太阳一直在动,所以树荫也跟着一起动了。

三、再次欣赏故事,对故事内容加深理解,感受小熊的可爱和憨厚

1.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放录音,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故事中的小熊吗?为什么?

2.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积极的为小熊想办法。

(1)小熊最后被太阳烫醒了,太阳真的坏吗?为什么?

(2)你能帮助小熊想个好办法,让他睡一个又香又凉快的觉?

(3)引导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四、活动延伸

带幼儿到户外观察树荫在不同时间的不同位置及其他物品在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引导幼儿记录并表达。

活动反思:

在今天的语言活动中讲了一个关于小熊与太阳的故事,故事中的小熊很可爱,当他想在树荫下睡午觉却不断被太阳晒到。于是,我让孩子们来给小熊想个好办法,怎么样才能让小熊睡得又甜又香,又觉得凉快呢?小朋友通过自己的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和以往的经验来讲述自己的好办法。孩子们的想象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说可以让小熊睡在滑梯下面,太阳怎么晒也晒不到;有的说到我们幼儿园后面的木头房子里睡,会睡得又香又甜,房子外面挂个牌子让小朋友不要打扰;有的说造一间西瓜房子,睡在里面很凉快,醒了肚子饿了就吃西瓜;有的.说可以让小熊到森林里找一个树洞,躺在里面睡;还有的说给小熊搭个帐篷,让小熊来睡等等。听到孩子们的发言,我觉得真是不能小看他们。从他们的发言中,我也能感到幼儿的大胆的想象力。如果让我们成人来想办法,肯定会从实用的角度去思考。而我们的孩子是多么棒,他们的思维完全能打破常规,充满了童话般的色彩。

篇16: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小池》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语言课教案《小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诗的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夏日情景,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朗读并背诵古诗。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喜欢夏天吗?那你们喜欢夏天的什么呢?现在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别样的夏天,看你们喜欢老师说的夏天吗。

播放配乐,朗诵描述一段描述夏天的美文。

这是一个初夏的午后,天还不是很热,在一个小池塘里,不时有涓涓细流涌出,竖起耳朵听听有传说中的泉水丁冬声吗?没有,也许是流的实在太细了吧。不远处,柳树随着风轻抚水面,树影倒映在水面上,忽明忽暗,清晰可见。好是这浓密树阴也爱上了晴天午后柔美的风光,放眼望去,几只蜻蜓在露出绿头的荷花投影上嬉戏呢。

这样的夏天美吗?有位诗人叫杨万里,只用了个字写了首诗就把这样美的夏天描述了出来,小朋友想学学吗?出示古诗《小池》范读一遍。

二、学习古诗。

1、讲解古诗大意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写的和老师刚才说的一样吗?

《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意:泉眼似乎很珍惜泉水,所以水流的很细很慢,树荫照在水中,似乎爱上了这晴天里柔和而美丽的风光。小荷才露出一个小小的尖尖的花苞,就已经有蜻蜓站在了上面。

2、小朋友说说这样的.景色美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

第一遍,跟读(并指出诗句对应图的位置。)第二遍,跟读(逐字读)。

3、小朋友们读的都非常的好,接下来我有个好注意,这样读太没意思了,我们给他遍上好看的动作读一遍好吗?

4、小朋友们都读的非常好,动作也做的很漂亮呢,我要告诉小朋友,小池还有一首歌呢,接下来我们听一遍,然后我们唱的时候把我们编的动作加上好吗?好的,我们先来听一遍。

5、好玩吗?接下来有更好玩的呢,我们刚才做的动作太简单了,接下来我给小朋友一个任务。把你们按照座位分成四组,每个组的小朋友合作起来给每句诗遍编个动作,老师来指派个小组长负责好不好?

好的,现在老师念那句,表演那句的小朋友就赶紧摆好动作好不好,我们来比一比那组最快。(可进行两遍)。

6、小朋友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我们现在来检查下通过刚才的游戏有没有小朋友已经会背这首始了呢?

三、拓展活动。

我们在来做个游戏,老师呢给小朋友每人发一张画,但是它没画完,一会小朋友根据这首诗我们再在画上我们还认为要有的东西好不好?

小朋友们,觉得这副画把夏天画完了吗,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个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还有更多美丽的景色呢。这些美景正等待着小朋友去发现,去观赏,去赞美。当然,大自然更期待你们去爱护万物,保护环境。这样,美景才会越来越美,越来越多,现在。我们去外边看看,还有什么,然后回来把他添在我们的画上好吗?

教学反思

在幼儿园大班出现了古诗教学活动,为了上好古诗教学,同时结合季节特点,我选择了古诗《小池》,活动中我通过课件的图画,让幼儿初步感受小池景色的美丽,古诗的意境美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看到的景色,在幼儿充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着图画的意思时,教师话锋一转:古时候有个诗人叫杨万里,也和你们一样觉得这景色很美,陶醉在这初夏的美景中,于是写下了千古流传的经典古诗《小池》,你们想不想听听诗人是怎么用诗句来描写这幅画面的呢?此时激发了幼儿的想听古诗兴趣,究竟诗人会怎样用古诗来描写这样的画面呢?和我们说的会有什么不同呢?于是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情景中,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想法,进入了古诗教学活动中。

在理解古诗内容的时候,教师紧紧抓住诗中描写的景物:泉眼、树阴、小荷、蜻蜓,来引出相应的诗句进行学习和诵读,并让幼儿通过图文结合感受泉眼与泉水、树阴与池水、小荷与蜻蜓之间的联系,从而感受自然之间的和谐与美好。为让幼儿更好的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对诗句中关键词做了一定得理解。理解的时候利用了幼儿在平时“词语开花”的经验,对古诗中关键的词语进行拆字组词的方法,这样幼儿不仅很感兴趣,也很容易的理解了字词的意思。

在进行教学中,我也看到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如果在孩子们自由讲述了画面的内容后,教师能及时把幼儿的发言进行归纳,用散文的形式对画面总结性描述,对于幼儿感受古诗的意境美会起到很大的帮助。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结晶,它具有句子简短,语言简练,意境优美等特点,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增加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强烈的熏陶作用。教师的语言应该更锤炼,做到语言简练。这次教学活动,教师是通过让幼儿找出关键事物,并让幼儿找一找这些景物分别都藏在哪些诗句里,来引出诗句,然后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理解古诗,感受意境。如果换一种方式,在幼儿找出古诗中描写的景物以后,马上回到画面中,通过画面的理解再引出古诗进行学习,哪一种方式更有效。

篇17:小班语言课教案《逗蚂蚁》含反思

小班语言课教案《逗蚂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并了解儿歌,感受儿歌所表现的“逗”趣。

2.在游戏中体验边念儿歌边进行角色表演的快乐。

3.初步学会用适当的词语更换儿歌中的饭菜名。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前自制黄米饭、炒青菜若干盘,毛竹筷一双,蚂蚁卡片两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猜一猜。师: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来一位客人,猜猜会是谁呢?

2.喊一喊。师:哦,原来是蚂蚁啊,谁来把蚂蚁喊过来?

3.想一想,说一说。师:我们想一个什么办法逗蚂蚁来呢?

二、在游戏中学习儿歌,体验“逗”趣。

1.逗引蚂蚁

运用黄米饭与炒青菜逗引蚂蚁。

2.学习儿歌,进行扮演。

(1)教师朗诵儿歌,幼儿倾听。

(2)幼儿在教师动作与语言的提示下朗诵儿歌。

提醒幼儿注意整首儿歌的完整,加上动作朗诵。

(3)玩游戏。根据儿歌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交代规则:先请两位蚂蚁躲在“洞”里,其他幼儿逗蚂蚁。第二遍,全体幼儿做蚂蚁,老师来逗蚂蚁。提醒蚂蚁们别忘了自己与老师的.对话。

三、创编儿歌

1.启发幼儿想象并表达,要请蚂蚁再来做客,还可以准备别的什么菜呢?

将新的米饭和菜的名称编到儿歌里,大家一起念一念,说一说。

2.活动延伸:小朋友在家里也可以编新的逗蚂蚁的儿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这个游戏。

教学反思:

上完这节小班语言研讨课,我收获颇多。从活动设计来看,目标难易适中,程序设计新颖,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儿歌,并创设情境使他们切身体会儿歌“逗”的主题。特别是活动中,我一改以往儿歌教学中听一听、学一学的模式,而是以猜一猜、想一想、逗一逗的形式导入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直接深入活动的主题“逗趣”,挖掘了这首儿歌自身的游戏性、趣味性,充分发挥了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使得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儿歌轻松愉快。

篇18:中文俱乐部-剪纸课教案与反思

中文俱乐部-剪纸课教案与反思

中文俱乐部――剪纸课教案与反思   活动主题:学剪纸。 活动目的:让学生了解、喜爱中国的剪纸文化,能动手制作一些漂亮的作品,通过学生作品的`展出,深化学校的中文学习氛围。 学习者:苏达娜育英学校小学至初中的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为一个学期。 课程性质:校选课。 时间:50分钟。 工具:剪纸成品、画好的剪纸图样、红纸与白色纸板、胶水,学生自带剪刀与铅笔。   步骤: 一、  发讲义,泰语版中国剪纸文化介绍,学生花3分钟阅读。 二、  展示教师的剪纸作品,学生传阅。 三、  教师把事先画好的剪纸图样与作品张贴在黑板上,强调剪纸需要注意的技巧。 四、  发红纸,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图样开始描图样、剪纸。教师下堂分别辅导。 五、  发白色纸板,学生将各自作品粘贴好。 六、  一起布置展板。 七、  结束。   融入的语言点学习: 剪纸、剪刀、画、剪、贴。   教学反思: 总体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学生基本完成一到两个作品。展板的设计与布置也算成功,反响不错。但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一、  因个人泰语水平有限,在剪纸操作的注意事项上,阐述得不够清楚,以致有学生最后交上了一张简笔画。 改进:可以列出要点,请人翻译成泰文发给学生。当然不能完全依赖这一做法,但相信会有效。 二、  提供的图样复杂程度应该更多样化。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做得很吃力,另外也有不是很擅长手工的孩子,他们也非常不容易。 三、  强调一下让孩子们把阴影部分着色,以便下剪刀,看来相当必要。 四、  语言点学习的设想很美好,也很科学,但因时间有限,侧重点在成品,语言点的教学也就没能兼顾上。如果我在黑板上先布置清楚任务,告诉他们要怎样一步一步完成,语言教学也还是可以更好地融入进去的。   附:教学详情请参看照片与播客视频。

【师徒课教案和反思】相关文章:

1.教学教案和教学反思

2.公开课教案和反思

3.画风教学反思和评课

4.课教案

5.《手拉手地球村》教案和反思

6.关于教师师徒结对和心得体会

7.和复习课

8.磨课反思

9.说课反思

10.物理复习课教案 《力和运动》

下载word文档
《师徒课教案和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